6年级新人教版美术下册教案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基本情况本期担任六年级二个班的美术教学。
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美术的方法,具有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能力,能很快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美术知识,有部分学生还参加了美术特长班。
但也有少数学生懒得带学习工具,没考试压力而不学。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
工艺即实用美术,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主要内容有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板报、居室、拼盘设计。
欣赏部分本册安排的也是工艺作品欣赏。
绘画是指在纸、木板、纺织物、墙壁等平面上,用笔、刀、针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运用构图、造型、着色等表现手段,塑造可视的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
本册教材绘画部分内容有图案、中国画、想象画。
三、教学目标任务1、初步了解现代设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意识。
2、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勤奋踏实的好学风。
3、引导学生对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具有感性的认识,学习了解图案,构成等知识。
4、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冷暖知识,了解人的色彩感受。
5、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6、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动态、面部表情画法为语文中的童话故事,作文作插图。
7、学习纸版画的基本知识,创作纸版画。
8、初步认识电脑美术,学习电脑美术的制作方法。
9、了解雕镂的基本特征,运用切割、挖刻、镂等方法,用蔬果雕镂生动有趣的作品。
10、学习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制作各种纸造型,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11、了解有关凤凰的民间传统故事,了解鸟的基本外形特征和色彩,创作“百鸟之王”,培养学生想象力。
1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设计的基本含义,了解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黑板报等相关知识,学习其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章节安排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学会使用线条、色彩、空间、物象等元素制作美术作品。
2. 帮助学生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节日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
- 第一章线条的表现:线条基础练、线条走向和表现方法、线
条构图练等。
- 第二章色彩的运用:色彩基础练、色彩的构成和表现方法、
色彩搭配和运用等。
- 第三章空间的构建:透视的基本原理、空间构成要素、基础
透视练等。
- 第四章物象的创造:剪纸技巧、立体造型方法、素材拼贴创
意等。
- 第五章节日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节日主题创作、节日礼品创作等。
教学方法
1. 线上授课:通过网络平台授课,节约时间和成本。
2. 任务驱动:通过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在
任务中研究。
3. 示范教学:老师可以提前制作好一些作品,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教学评估
1. 作品评估:每个章节结束后,让学生制作一份符合要求的美术作品,并进行评估,以便发现问题和优势。
2. 学生评估:让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填写自我评估表,反馈教学情况。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6课 扇面画》教学设计人教 版
扇面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各种扇子的图片,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山水画或花鸟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画的特点及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各种扇子,感受祖国传统文化,掌握扇子的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了解扇面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之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扇子的范作,不同形式的扇子。
学具准备: 卡纸,牛皮纸,剪刀,油画棒,彩铅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的古代女性手里都拿着什么?你见到了哪几种不同的扇子式?(2)教师进行总结,并由此引入新课[扇面画]二.新授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的种类及作用。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带的扇子,都是什么材质,形式和画面,都有什么作用?(选代表进行介绍,教师小结)2.出示扇子的图片(1)学生欣赏(象牙扇,宣纸折扇,绢丝团扇,羽扇)(2)教师进行小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随手摘取植物叶和禽羽,进行简单的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也有障日之称,后来扇子取材广泛,有竹,纸,草编等……3.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1)出示形状,材质相同的空白扇面和绘图扇面,询问同学如果送你一把,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学生交流回答)(2)教师小结: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既可以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又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3)教师向学生讲述[题扇桥]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原本价格低廉的扇子卖不出去,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即使价格高昂,也有人买呢?[学生作答,教师小结: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4.通过欣赏体会扇面之美(1)出示扇面画,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并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绘画手法,如铅笔画、水彩画、蜡笔画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纸张、画布、画笔等。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绘画手法和材料。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雕塑与塑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雕塑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雕塑材料,如泥巴、石膏、塑料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雕塑工具,如刀、凿、刮刀等。
3.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雕塑材料和工具。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雕塑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设计与社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意识。
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设计原则,如对称、对比、重复等。
2. 学习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如海报、书籍封面等。
3. 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练习。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毕业啦-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毕业啦-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画的相关知识,掌握基础画法;2.了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的能力;4.提高绘画技巧,掌握用笔、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人物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人物画的基础画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3.填充延伸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1.请学生闭上双眼,想象他们即将毕业,手握毕业证书的那一刻的情景,让他们想象一下收到毕业祝福后想画一些独特的毕业作品;2.让学生说出他们想画的作品是什么,为什么想画这样的作品。
2. 导入新课(2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课学的画法,如素描构图,人体比例等知识;2.展示一些有关人物画的经典作品,介绍画家的背景,启发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3.对比并评论一下这些作品,让学生认识到画家使用各种不同表达方式表现人物的特点。
3. 讲解基本画法(30分钟)1.介绍人体比例的基本概念,教授运用比例构图法的基本技巧;2.通过模板展开练习,带领学生掌握建立统一的轮廓线的方法;3.介绍聚焦的概念,继续让学生练习克服生硬画法的错误。
4. 真实环境下的人物写生(30分钟)1.将学生带到室外,指引学生们跟着自己的视线观察四周人物,以生活中固有的感性时间为线人物画中使用的节奏;2.引导学生在观察过后运用一些手法来突围表达人物面部特征;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来表达人物特点。
5. 作品鉴赏(10分钟)1.让学生倾听他人分享心得体验;2.对于一些在班级里进行展览的作品,老师应特别指导学生在基于创意、真实、有趣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并妥善反映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体会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参与互动与讨论、喜欢相关音乐的配合、喜欢合作操作和小组辅助创作等多种激励方式,但我同时也发现了他们在画图的过程中某些方面的问题,例如:小学生对人物的比例经常失调、面部表述的笨拙、植物质地的描述成了草和树木。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图文并茂》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图文并茂》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图文并茂的概念,学会运用图画和文字结合表达主题,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文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技巧,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图文并茂的概念:介绍什么是图文并茂,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图文结合的方法:讲解如何将图画和文字巧妙结合,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3. 创意图文创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图文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图文并茂的内涵,并运用图画和文字结合表达主题。
2.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既美观又富有深意的图文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画纸、彩笔、教材。
2. 学具: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文并茂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图文并茂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独立创作图文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 总结:总结本课的重点,强调图文并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图文并茂》- 副六年级下册美术- 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的概念、图文结合的方法、创意图文创作作业设计- 要求学生课后收集一些图文并茂的实例,并分析其特点和表达的主题。
-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幅图文并茂的作品,要求有创意,主题明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图文并茂的魅力,并学会了如何将图画和文字结合。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够自信,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图文创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实践中掌握图文并茂的技巧,并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美术第十二册授课计划第一周准备课教材分析介绍、思想教育、学习准备第二周画画自己的手第三周人物速写第四周劳动中的人物动态第五周我熟悉的人第六周单元学习小结、机动第七周桌子、椅子设计第八周 * 泥塑彩罐(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人物速写)第九周 * 彩塑——鸟(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我熟悉的人)第十周彩色纸筒人第十一周邮票设计(一)第十二周 * 邮票设计(二)第十三周古诗配画第十四周美好的童年(记忆、创作)第十五周版报设计(一)第十六周 * 版报设计(二)第十七周电脑美术设计、实用美术作品欣赏第十八周中国、外国雕塑作品欣赏第十九周总复习第二十周测评、总结美术第十二册备课准备课:1、分析介绍第十二册美术课本,布置学习用品的准备:水粉颜料、上色用品、2B铅笔、铅画纸、彩泥等。
2、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标准和要求提示。
3、课本重点内容和要点提示。
一、画画自己的手(一教时)投影叫上男女几个同学做手的投影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手,指导学生用写生的方法画出自己左手的一个造型。
2、从写生手的结构、手的不同造型,提高学生写真、造型能力,理解手在表现不同人物的气质与神态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启发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双手,用灵巧的双手将来为祖国、为人民效劳。
l 重点:研究、了解手的特证、结构,级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l 难点: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态;从所描绘的手表现人的神态和气质、年龄。
l 教学过程:1、欣赏、分析课中不同形态的手,结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的手,讲讲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的人的手。
2、板书:握、抓、推、举、挡、托胜利、欢送、拒绝、友好、称赞、反对、抗议(1)让学生用手把板书的字义正确地表现出来。
(2)让学生在表现的同时,进一步仔细观察手的形态及皱纹、细节(少年、儿童的手表现不清晰)。
3、示范手的写生方法,步骤。
学生跟画。
4、学生用自己的左手造型、写生、巡视指导学生作业。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部编本(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r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美术教学计划、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二、教学目的要求: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
5、综合运用电脑软件设计电子报刊,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方法与措施: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课时安排(可根据教学情况调整):明与暗(造型表现)1课时寻找美的足迹(造型表现)1课时泥浮雕(造型表现)1课时画扇面(造型表现)2课时我设计的服装(设计应用)1课时图文并茂(造型表现)2课时奇思妙想(设计应用)1课时我的成长变化(造型表现)2课时二十年后的学校(综合探索)2课时课时我们即将毕业(综合探索)1电脑美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1课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评述)2课时明与暗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
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 明暗与立体》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明暗与立体》人教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为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明暗与立体。
本课程将通过学习灯光和影子的运用,了解到明暗表现形式,掌握认识、理解和应用明暗关系的基础知识,为之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明暗的概念,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2.了解立体的表现方式,掌握几何体的基本形状和特点;3.利用明暗和立体的表现形式,画出立体感强、明暗分明的画作。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暗的标准运用和应用;2.教学难点:对光影和遮蔽的认识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1.中考调色板、水彩笔、画笔、铅笔等绘画工具;2.黑白彩色印刷图集、几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等可视物品。
五、教学过程1. 自然光和人工光自然光和人工光是形成影子的两种光源。
在教室内,我们可以使用一盏灯作为人工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观察物品,在物品的不同位置观察到不同的影子效果。
2. 立体和几何体立体是指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物体,几何体是立体图形的基本单位。
在教室内,我们可以利用几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等可视物品进行观察和比对,让学生了解几何体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3. 用明暗表现立体感和深度利用明暗可以表现出几何体的立体感和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明暗表现画作的立体感和深度。
4. 绘制作品利用教师提供的教材或工作纸,学生可以尝试绘制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在画作完成后进行评价,互相交流和分享。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主动参与程度;2.学生的绘画作品创意和技巧;3.学生对于明暗与立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家庭作业请学生带回家自行完成一个绘画作品,要求利用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表达。
八、教学延伸1.可以观赏名著中画家的画作,进一步了解明暗和立体表现方式;2.可以深入探究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的连贯性,在画作中运用这两个因素,创造出更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作品。
九、教学反思本课程的难度并不算太高,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记录色彩∣人教新课标(2023秋)
2.分析不同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学会用色彩记录心情;
4.创作以“我的心情日记”为主题的色彩画。
二、核心素养目标
《记录色彩》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美术表现: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色彩运用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色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色彩与情感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首先,学生在理解色彩与情感关系时,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案例分析,他们能够主动观察和讨论色彩带来的心理感受,这让我觉得这个教学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场合适合使用哪些色彩?”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色彩搭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色彩的搭配,容易产生色彩冲突或单调无趣的画面。
-情感表达: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色彩,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己的情感体验。
-创作实践:在创作以“我的心情日记”为主题的色彩画时,学生可能会面临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困难。
举例:针对色彩搭配的难点,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品的色彩搭配,让学生了解和谐色彩搭配的原则。同时,在情感表达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色彩来表达心情。在创作实践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构图建议和色彩运用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突破难点。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全册教案(下册)图文版
东新小学2017—2018学年度美术教案(第二学期)六年级小白第1课明暗与立体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了解明与暗的关系学习简单的素描。
教学重点:铅笔的使用与表现方式。
教学准备:石膏、范作、幻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欣赏素描画。
2、讨论立体感的产生原因。
3、物体的明与暗。
三、新授阶段1、明与暗的产生原理。
2、模拟明与暗的关系与变化。
3、素描中的明与暗的分解。
亮面、灰面、明暗交界、反光、暗面、投影4、素描的神奇表现力。
5、简单示范、步骤。
①构图观察。
②描线。
③调整。
⑤调子、排线。
⑥整体、局部——局部、整体⑦微调6、欣赏大师的素描作品。
四、学生作业1、构图草稿。
2、素描调子。
五、巡视指导六、课后小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回顾阶段①构图观察。
②描线。
③调整。
⑤调子、排线。
⑥整体、局部——局部、整体⑦微调三、学生作业1、上调子、排线。
2、由线深入。
3、层层叠加。
4、远近观察。
四、点评展示五、课堂拓展1、3D效果的视觉素描。
六、总结反思第2课寻找美丽的踪迹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认识和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
教学重点:美的感受与美的特征。
教学准备:范作、幻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什么是美?2、视觉的美与心情的关系。
3、让我们去寻找美。
三、新授阶段1、大自然的美。
①自然的风景②自然的天气③自然的植物⑤自然的动物⑥自然的和谐2、生活中的美。
①美的装饰②美的生活四、课堂拓展1、用相机记录下你寻找到的美。
2、分享美的图片和美的心情。
五、总结反思第3课记录色彩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认识发现自然中光线作用下的色彩变化,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
教学准备:范作、幻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看视频,感受光线下色彩的变化。
2、初步了解光和色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方案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教是六年级一、二班美术课,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生理、身心安康不断开展,学生们对美术要求有所不同,对美术学问、技能驾驭程度也不同。
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真实东西或宠爱目前流行“动漫〞,对此进展大量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特别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
但他们对色彩有区分实力,把握物体形态实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溢了极高热忱。
对美具有了较高观赏实力。
二、教材分析【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浙美版六年级美术教学方案以描绘和立体造型方法,选择合适于看看自己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事物,开展美术构思与创作实力,传递自己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学习比照与和谐、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理解一些简易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加工方法,进展简洁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环境。
【观赏·评述】观赏、相识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绘、分析与探讨等方式,理解美术表现多样性。
能用一些简洁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究】结合学校和社区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学问、技能相结合方式,进展筹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关系。
三、教学目的通过美术教学,培育学生对美术爱好与爱好;学习美术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培育学生安康审美情趣和良好品德情操;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想象实力、形象思维实力和创建实力。
1、学习驾驭几种人物速写方法,能抓住对象体态特征,用简练线条,概括生动地表现其特点,特殊是动态任务形象。
2、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美术技法进展绘画创作或工艺制作。
3、工艺美术〔好用〕特点,能理解承受并明确现代生活中工艺美术应用和地位。
4、观赏闻名雕塑作品,进步观赏实力。
5、人物速写中,视察实力、概括实力、表现实力培育。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升其美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所有单元和内容。
2. 绘画技巧的基本训练,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了解教材内容和要求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教科书,介绍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教学目标。
2. 讲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内容,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的背景知识。
3.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思考。
第二课时: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发现其中的美和细节。
2. 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3.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提出他们自己的美术作品主题和构思。
第三课时:绘画技巧训练1. 教师示范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
2.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逐步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3. 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在画中展示个人风采。
第四课时:美术作品欣赏1. 教师介绍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 向学生展示这些艺术作品,引导他们欣赏和评论。
3.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3.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在美术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别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集体备课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图文并茂》人教版
难点突破:通过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学会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美术学科素养:学生对于美术基本术语、材料、技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如何提高学科素养。
难点突破:结合教材内容,系统讲解美术基本知识,通过课堂实践、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美术学科知识的掌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图文设计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图文结合原则进行创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文并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图文创作方法: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结合文字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举例:教授学生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表现不同情感;运用形状的对比、重复、变形等方法丰富画面效果;运用色彩的温度、明暗、饱和度等表现画面氛围。
(3)作品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对优秀图文并茂作品的鉴赏能力,了解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讨论前先进行个人思考,然后再与小组分享观点。
此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美术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美术基本术语、材料、技法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素养。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学校:授课教师:第1课明暗与立体☆教学目标:1、了解明暗形成的规律,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出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感的作品。
3、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明暗形成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多种明暗表现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是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使静态的课本内容动态化、直观化。
二是运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表现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展示一张平整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没有立体感,把纸张折叠后再展开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学生会发现纸张有了立体感。
为什么呢?因为纸张产生了明暗强弱的变化,明暗会使物体产生立体感。
这样引入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简洁、直观,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2、实验明理要想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就要知道明暗有什么规律。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小手电筒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照射石膏几何体或其他物体,观察明暗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正、侧、顶、背面,全方位的照射、细心观察,学生很容易从光的强弱变化、角度的变化中得出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光线的强弱和远近不同,明暗色调不同光线和物体的角度不同,明暗色调不同物体本身色调不同,明暗的感觉不同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大调”3、观察感受,为了加深学生对明暗规律的认识,这个环节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学具,如幻灯图片或实物品拿出来,进行明暗变化的感受,对比观察“三大面,五大调”。
这样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与传统教学中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相比,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主动性更强、兴趣更浓厚。
4、尝试体验在学生明白明暗的规律后,让学生尝试用明暗变化的规律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方法是先展示用线条画好的三幅画:一幅树叶,一幅扇子,一幅苹果,让学生添加明暗,表现立体感。
这样“跳一跳,摘果子”,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标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和知识,如构图、色彩搭配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我。
3. 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如线条、形状、颜色等,并让学生了解它们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3. 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各种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术的魅力。
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各种美术作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故事的方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讲解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3. 学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4.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如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让学生在课后也能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以上就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色彩与世界课时1:认识色彩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 研究基本的颜色搭配原则。
教学内容:1.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分析不同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参与色彩搭配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2.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举例说明;3. 分析不同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举例补充;4. 引导学生参与色彩搭配实践,在小组内选择主题进行色彩搭配创作;5.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资源:1. 彩色图片展示;2. 色彩分类表格。
课时2:色彩与情感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2. 发现不同颜色对情感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探索不同颜色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2. 分析不同场景下色彩的使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具有情感色彩的图片,引发学生与情感的共鸣;2. 分析不同颜色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 通过欣赏不同场景下色彩的使用,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情感所带来的色彩变化;4.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不同情感表达主题,进行色彩搭配创作;5.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对色彩与情感的认识。
教学资源:1. 具有情感色彩的图片展示;2. 情感表达场景图片。
第二单元:线条与造型(以下内容省略)第三单元:立体与空间(以下内容省略)...第六单元:创意与表达(以下内容省略)---以上是整本《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的大纲,共包括六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分为多个课时。
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步骤,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
通过这本教案,学生可以系统学习美术知识,并在创作中发展创意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一课形色协奏曲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难点: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材、图画本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
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
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
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六)欣赏提升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七)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拓展评价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
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
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教学反思第2课俯仰之间教学目标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
抒热烈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俯视的照片学具准备:图画本、铅笔、彩笔、照片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泰山吗?谁来说一说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2.老师也爬过泰山,这是前几年老师在泰山上拍的风景照片,课件展示泰山图片大家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
课件展示各自定义。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
出示课题。
二、欣赏感受(一)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1.老师课前收集了很多俯视角度拍摄的风景图片,我们国家山川辽阔壮美,南北差异很大。
比较一下江南与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江南地势平缓,山峦不大也不够连贯,因此属于丘陵地带;而塞北山峦壮阔,连绵不断,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
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a. 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b. 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二)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1.那么俯视角度与平视角度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看这两张图片,它们是同一个荷花。
但是,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三)示范引导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示范创作。
边创作边讲解。
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教师板书。
a.构图b.景物的摆放。
c.细节的刻画。
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三、自由创作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反思第3课遥远的地平线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
2.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油画棒、黑色水性笔、作业纸2、学生准备:油画棒、黑色水性笔。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导入课题通过一张图片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基本的透视变化。
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张图片,你们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小结):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板书:遥远的地平线)二、观察分析了解变化1.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种有趣的透视规律。
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说一说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1.让学生了解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
2.在探究练习中让发现透视规律,并能运用透视规律来解决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画面近大远小的排列方法。
2.教师示范让学生更加明白画面的主次关系。
五、学生创作注意:1、主体物要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并且重复排列在画面中2、情境添加简洁有趣3、颜色要有对比,近处的鲜明,远处的灰暗作业反馈,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及时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近大远小或遮挡方法运用得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展示。
六、教学反思第4课壶趣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
2、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
重点: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
难点:壶的造型和连接地方的粘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壶向学生展示。
二、分析结构掌握壶形1、课件展示多张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3、教师归纳总结: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
三、尝试体验探讨研究1、参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
(课件展示)2、师生合作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4)制泥条,做壶把,连接需牢固;(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四、设计构思创作表现1、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求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
2、两人为一组,分工有合作制作一把茶壶。
教师巡回指导。
五、观摩交流互相评析1、学生互评2、教师点评六、课后拓展作业布置1、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2、将作品上釉烧制,教师统一收藏、展览。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