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习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语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习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广陵赠别(唐)李白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本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诗的一项是()A. 含蓄委婉B. 雄奇瑰丽C. 高亢豪放D. 明俊(3)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感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1)C(2)D(3)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

第三联借景抒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

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解析】【分析】(1)本题是一首律诗,一般是偶数句押韵,即二、四、六、八句的尾字,即“还”“间”“山”“颜”,这几个字都是an韵。

(2)这是一首赠别诗,但李白的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尤其是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这是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因有了对前景的展望,故尾联中说“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显得极为豁达。

A项,“含蓄委婉”不当,所谓“含蓄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

这与尾联不合。

B项,“雄奇瑰丽”,所写风景雄伟壮观异常美丽,这与诗歌中的景物特点不合。

C项,“高亢豪放”,“高亢”指声调或情绪高昂、激动,这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不合。

D项,“明快俊逸”,明白通畅,明亮明朗;洒脱优美超群拔俗。

这与诗歌所写之景“渌水”“青山”相合,故选D项。

(3)首联“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是写携酒送别。

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数里,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

以“数里”写出别情之深厚。

颔联“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紧承上句,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①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释】①鲍照南北朝诗人。

②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B.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C. 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 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2)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答案】(1)B(2)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②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解析】【分析】(1)B项,“借代”错,应为比喻。

故选B。

(2)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

从情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故答案为:⑴B;⑵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②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唐]高适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农田今年又获丰收,自己在幕府多空闲,交代了拜访朋友的背景。

B. “乘兴乃无恒”一句,表达了诗人不能够常常乘兴拜访朋友的遗憾之情。

C. 诗人觉得对待杨七山人的款待无以回报,只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致谢。

D. 这首诗叙事兼有抒情,语言未刻意雕琢,却能够于质朴中表达真性情。

(2)诗的颈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C(2)第一问:小巷冷僻简陋,树木掩映;斋院深深,古藤缠绕。

营造了深远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

第二问: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强化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情蓄势、铺垫。

【解析】【分析】(1)C项曲解诗意。

“无以回报”“只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致谢”错误。

此项是对诗歌尾联的理解赏析。

本诗借拜访朋友来抒发心中“块垒”,尾联是借酒浇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苦闷心情。

故选C。

(2)本题中,颈联是写景,意象“穷巷”“乔木”“深斋”“古藤”,营造了古朴幽深的意境为;这两句诗在结构上点题,为尾联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苦闷心情”蓄势,作铺垫。

按照意境赏析题的答题规范整理答出即可。

故答案为:⑴C;⑵第一问:小巷冷僻简陋,树木掩映;斋院深深,古藤缠绕。

营造了深远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

第二问: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强化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情蓄势、铺垫。

【点评】⑴此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

主要集中对诗意理解、诗歌主旨、诗歌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要读懂诗意,注意情感、形象、技巧等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江苏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后附答案

江苏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后附答案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后附答案)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次韵几复①和答所寄黄庭坚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②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几复:即黄几复,诗人好友。

时几复由南四会至汴京,作者亦由德州德平调汴京。

两年前作者曾写《寄黄几复》一诗。

②作个:这个。

1.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分)2.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请简要概括。

(6分)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3~4题。

(11分)洗竹简诸公同赋敖陶孙舍①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

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

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

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

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

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②青留姓名。

【注】①舍,诗人的朋友陈元仰家。

②劖,砍去。

3.“平林远霭……对潇洒”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5分)4.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在岘山建羊公碑。

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结合末四句比较二者所表现的人生志趣的异同。

(6分)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5~6题。

(11分)夜过鉴湖戴昺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泛西湖苏轼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5.《夜过鉴湖》中“推篷四望水连空”一句,有什么作用?(5分)6.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在湖上泛舟,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11分)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7.分析上阕“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8.赏析下阕“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妙处。

苏州市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苏州市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苏州市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①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②。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③,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④。

【注释】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

②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

③裛(yì):通“浥”,沾湿。

④莱(lái):草名,即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

B.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承上启下,“虽”字是句中之眼,“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北思日悠”转入情感抒发。

C.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人生沧桑之感。

D.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

诗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

(2)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

【答案】(1)D(2)①联想。

“宿云鹏际落”一句诗人借助联想,看见云收而联想鹏落,生动地表现出说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

②比喻。

“残月蚌中开”一句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天早晨,月亮渐圆,就好象蚌慢慢张开一样,珠光闪现在蚌中,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

③动静结合。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两句中,前一句描写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是动景,“摇”字生动描画出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勃勃的情态;后一句描写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形成一幅盎然生趣的画面。

江苏省五校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江苏省五校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江苏省五校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2)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面烘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②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

【解析】【分析】(1)C项,“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

故选C。

(2)本题,“座上相看泪如雨”,意思是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雨”运用比喻手法,席间胡笳声起,催人泪下。

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

“门外萧萧杏花雨”,意思是门外杏花飘落一地。

酒喝完才感觉到春夜雨中的一丝丝凉意,风吹杏花,纷纷落下。

酒宴结束,宾客尽欢,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呼应。

分点整理答案。

故答案为:⑴C;⑵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面烘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诗歌鉴赏是江苏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应试能力,为帮助考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供各位考生练习。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石头城宋刘翰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

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

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17.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

(5分)18.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答案17.相同点:①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

(2分)不同点:①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1分)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

(1分)②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

(1分)说明:如学生能从以下角度回答两诗不同点,给2分。

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江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刘诗写的是金陵春景,写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飞雁的悲凉寥落之景。

(2分)18.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

(2分)(如回答作者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

(2分)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二)将进酒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苏州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苏州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苏州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①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②,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③,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④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⑤,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八年(1181)秋天,作者在江西安抚使任上,为原江西路转运判官张仲固奉调兴元知府设宴饯行,有感而作此词。

兴元,汉中。

②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即雍、塞、翟三国地。

③追亡事:韩信投奔刘邦之初不得重用,趁机逃跑,萧何知道韩信是难得的人才,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遂得刘邦重用。

④一编书是帝王师:张良闲步游下邳,有一老者给他一卷书说,读了这卷书可以辅佐君王。

⑤车轮四角:车轮生出四角,意为使离人无法即刻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开篇两句,追忆了汉初三杰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基业的历史往事,既写出了刘邦开创基业的雄豪意气,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光复故土,洗去金军侵略耻辱的一腔报国之志。

B. “一编书”,用张良佐汉的故事,写出张仲固可堪帝王之师;“小试”,有微讽之义,既讽刺宋朝不重用大才,又暗含词人勉励张仲固帅兴元只是牛刀小试,今后必能为国大用。

C. 本篇语言颇为精练,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原是唐代李峤的诗句,但词人却能一扫消极情绪,以之恰到好处地描写了热泪纵横的爱国情景。

D. 词的最后两句,以对方思念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词人对友人别后相思的满腹离愁,这种抒情方式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词的结构颇为紧凑,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上阕先追忆刘邦以汉中为据,重用贤才,多谋善战,剑指关中,开创汉朝基业的雄豪意气;接着笔锋一转,以“追亡事,今不见”一句加以过渡;由历史的回顾转向眼下的现实,既感慨再也见不到汉初风云际会,君臣相得的盛况,又痛惜眼前山河分裂、神州陆沉的现状。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古诗鉴赏专题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专题汇编古诗鉴赏专题1。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近〕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近〕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答案:〔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

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2〕清冷、幽静。

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析: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把环境渲染得如些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3〕“为拂绿琴埃〞析: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

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是他的知音。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

[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8.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

”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5分)9.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习题答案8.(1)颔联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含蓄蕴藉。

(2)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

(3)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

(3个要点中,答对1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9.这首诗主要抒写思归、伤老、厌战之情。

⑴首联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

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

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

“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⑵“三湘”“万里”,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

⑶尾联把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

(答对1 点给2分,3点共6分)子夜歌·三更月① [宋]贺铸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②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注】①本调又名《忆秦娥》。

相传创始于李白。

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

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

②何许,为何这样。

8.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9.请结合全词,赏析“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高中语文苏教版课本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课本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及答案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1、不思量。自难忘。中的“自” 有什么妙处试做分析。 2、下片有一感人的细节描写, 先指出,再赏析其写作技巧。
1、①字义,自,自然; ②句义想不去思念却又自然忆起; ③这一个字为全诗的诗眼,既表现了 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切,又领起下文,意 冠全词。十年之久,生死相隔,思念之情, 萦绕心间,难以排遣。因而有了“夜来幽 梦忽还乡”正是自难忘的最好注解。
1、①从黄叶、寒烟、斜阳意象可以看出 景物特点是廖阔苍茫、朦胧凄清,萧 条冷落②寄托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离 愁别恨和孤独惆怅的羁旅情思。 2、①反衬②不直接写愁苦,而是说只有 好梦才能入睡。这里的好梦显然是指 家人团圆,而现实是“酒入愁肠,化 作相思泪”以梦境的乐反衬现实之悲, 悲亦更悲。
踏莎行
2、①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 有泪千行。这一感人细节是夫妻梦中 重逢。②细节描写③妻子对着明亮的 窗子梳妆打扮,迎接远归的丈夫。然 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千言万 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无声的情 愫。④那种深切的思念之情,通过梦 中相逢却又有泪无声的细节描写表现 的更加强烈感人。
苏幕遮 怀旧 1、上片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 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2、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睡”一句的表达技巧。
雾失楼台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当时怎起什么作用?
(1)[答案] 抒发了作者因遭贬谪,而产生的极 度灰心失望的情绪。 (2)这两个典故起到反衬愁苦和使愁苦之情 变成具体形象的作用。本来收到朋友寄赠的 礼物和慰藉的书信,应是高兴之事,但由于 词人遭遇贬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 礼物和书信不仅 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 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而且这种离愁 别绪就像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一样越积越多, 越积越厚,从而使离愁别绪这一抽象的感情 变得具体形象。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一)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2.“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句中,“松排山面千重翠”是写 (时间)的山上景物,“月点波心一颗珠”则是写晚上的 (处所)景物。

(2分)2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22.白天水中23.① 比喻。

如: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湖面水平如镜。

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

刻画出西湖的美。

② 情景交融。

描绘出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处处流露出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③ 白描。

以“湖”开头,以“湖”字作结,全诗亦以“湖”字为中心,画出湖上春景图,层次分明。

④ 铺陈。

写出西湖春景的多样与丰富,表达喜爱之情。

(答到任意两种手法即可。

手法一点给1分,分析一点1分。

语句流畅1分)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二)瑞鹧鸪辛弃疾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②,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

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

②长卿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

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5分)9、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6分)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落寞、无聊的闲居生活。

(2分)作者本有杀敌报国的雄心,然而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他只能在期思溪边借酒浇愁,与滞涩的蝉声、寂静的树林、轻飞的冷蝶、半开的菊花作伴,落寞、无聊。

(3分)9、下阕后两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题是江苏高考语文备考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同学们在复习阶段重视诗歌鉴赏能力的练习,下面为大家带来,供大家参考练习。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一野色[宋]范仲淹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①意登高醉始回行色[宋]司马池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注]①幂幂:浓密状。

②山公:指晋朝的山简。

他镇守襄阳时经常至习家池饮酒,大醉而归。

③行色:指旅客匆匆走过时的表情神色。

④陂水:芍陂的水。

⑤陌:田间小路。

8、范诗颔联的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这两个字并简要赏析。

6分答:9、范诗写野色,司马写行色,虽对象不同,但这两首诗都体现了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赏析。

6分答: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解析8“点”“开”二字用得十分传神。

1分“点”这里是冲的意思,似轻纱又像薄幕、即将慢慢合拢的暝色,被鸟儿忽然翻飞而上的羽翼点破,极富动感。

“开”这里有剖开之意,夕阳像一把把金色的剑劈开帘幕,此时白色与金色互相映衬,色泽明丽,极富感染力。

2分“点”和“开”两个动词赋予了野色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

2分回答“破”和“开”字,若分析合理,可给4分。

9这两首诗都把虚无的、难以名状的境界描绘得活灵活现。

范诗写野色,选定春季作为背景,然后从春天不可捉摸的氛围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景象来作暗点陪衬,让读者感觉到野色的存在,体会到野色的美好。

3分司马诗写行色,没有细致地描摹客旅匆匆走过时的表情神色,而是通过比喻和对比从侧面着笔,写渡口来往的人表情比芍陂的水还冷,比秋天的景象还凄凉。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行人旅途奔波的辛苦、孤寂和不知归宿何处的茫然。

3分。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二鹧鸪天周紫芝一点残红①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江苏高考诗歌专题参考答案1

江苏高考诗歌专题参考答案1
明 考 情 · 真 题 感 悟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 掬。 【注】 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 金的前线。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Company Logo
新课标 ·语文(江苏专用)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Company Logo
新课标 ·语文(江苏专用)
【答案】 颔联写作者赴山居路上所见,是近景。苍苍古 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 底的沙石清晰可见。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
明 考 情 · 真 题 感 悟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 用?
明 考 情 · 真 题 感 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写诗人夜泊江湾,描述了一幅水底鱼龙翻 动,狂风卷地,巨浪高如房屋,汹涌翻腾的景象。以江水汹涌 烘托内心无法排遣的忧愤,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菜 单
Company Logo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新课标 ·语文(江苏专用)
【答案】 这首诗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脱俗、 幽雅高洁的 形象。诗中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的白牡丹
明 考 情 · 真 题 感 悟
的对比,正是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从侧面衬托 出一株冰清玉洁,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白牡丹 形象。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练习(16)(2021年整理)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外)练习(16)(2021年整理)

古代诗歌鉴赏(课外)课后练习(16)1.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中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本词上片中的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答:(2)本词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

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答:(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答:2.古代诗歌阅读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上阕。

2.下阙描绘了怎样的农村景致?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燕子矶注施闰章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1。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

2。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①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②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①作者被贬黔中所作。

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

③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专项300练】盐城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专项300练】盐城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含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赵令畤春风试手先梅蕊,①姿冷艳明沙水。

不受众芳知,端须②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

雪后燕瑶池③,人间第一枝。

【注】① (pīng):光润而美的样子。

②端须:只该。

③瑶池:相传为西王母居住的仙境。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起句奇绝。

“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对梅花的赞颂。

B.上片第三、四句先扬后抑。

第三句削弱了梅花孤高的气势,隐含一丝落魄的哀伤;第四句则把梅花之清高孤绝与月亮相匹配。

C.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的幽香。

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装饰在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

D.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

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喻,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

【答案】(1)B(2)①通过直接描写梅花的外在来表现它的清高幽独。

“姿”写梅花美丽的姿容,“冷艳”写花色,“清香”写花香,暗指它清幽高洁的气质。

②通过环境的衬托来表现梅花的高洁。

“明沙水”是梅花生长的环境,这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环境,凸显了梅花的高洁。

“雪后燕瑶池”一句想象瑰丽,瑶池高远华美,加上“雪后”修饰,营造出一种幽冷的氛围,烘托出梅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仙姿”。

③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梅花的清高孤绝。

上片第三、四句以梅花与百花对比,写梅花不能被其他花儿理解,却与高洁的月亮约定日期来做伴,突出了梅花的高洁。

【解析】【分析】(1)B选项“先扬后抑”错误,此处应该是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陆游《卜算子•咏梅》曾写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不愿与百花争艳却遭来百花的妒忌,把梅花写得极为美丽又清高孤绝。

而此词的作者却说“不受众芳知”,梅花孤高的气势削减了,仿佛还有了一丝落魄的哀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次韵几复①和答所寄黄庭坚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②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几复:即黄几复,诗人好友。

时几复由南四会至汴京,作者亦由德州德平调汴京。

两年前作者曾写《寄黄几复》一诗。

②作个:这个。

1.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分)2.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请简要概括。

(6分)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3~4题。

(11分)洗竹简诸公同赋敖陶孙舍①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

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

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

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

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

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②青留姓名。

【注】①舍,诗人的朋友陈元仰家。

②劖,砍去。

3.“平林远霭……对潇洒”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5分)4.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在岘山建羊公碑。

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到“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结合末四句比较二者所表现的人生志趣的异同。

(6分)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5~6题。

(11分)夜过鉴湖戴昺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泛西湖苏轼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5.《夜过鉴湖》中“推篷四望水连空”一句,有什么作用?(5分)6.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在湖上泛舟,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11分)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7.分析上阕“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8.赏析下阕“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妙处。

(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11分)西江月刘过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9.请简要分析本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6分)10.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11分)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②《太平御览·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5分)12.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6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11分)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13.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5分)14.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11分)醉落魄·离京口作苏轼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15.有人说这首词的上片可用“朦胧”一词概括,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5分)16.酒醒后的情景,柳永的《雨霖铃》也描写过,试比较这两首词的不同之处。

(6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11分)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②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中原士庶大举迁居东南,史称“衣冠南渡”。

17.请简要赏析“避地衣冠尽向南”一句的艺术技巧。

(5分)18.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十、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9~20题。

(11分)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许浑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19.首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分)20.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6分)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答案1.运用对比手法,将当年相伴读书时的闲适快乐与现在相逢时的沧桑景象作对比。

2.相会无期的无奈;老友见面的喜悦;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故土的思念。

3.远处平原上树林掩映雾霭之中风景如画,西边群山连绵起伏,江上白帆缓缓而移,眼前结庐孤村静对丛丛青竹。

表达了诗人于竹林饮酒、笑谈中遥望竹外景色时的愉悦满足的心境,对主人清高脱俗的赞赏。

二者都追求人生价值的永恒。

5.异:孟浩然借羊公碑的长存,感慨自己功业无就,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而本诗作者借朋友聚会竹林中饮酒赋诗,笑谈百年奇事,聆听风吹竹叶之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洒脱不俗的人生志趣。

交代观景的立足点;展现鉴湖广阔的水面;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铺垫。

6.戴诗表达回乡心切;苏诗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期待)7.描写杨柳环绕,鸳鸯休憩,绿萍涨浮,交代荷花生长的清幽偏僻的环境。

描写鸳鸯双栖双宿,反衬水中荷花的孤寂。

“涨断莲舟路”为下文写荷花无人欣赏作铺垫。

(或交代荷花无人欣赏的原因)8.托物言志、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不肯在春天开放,只在夏日盛开,最终在秋风中凋零的凄凉命运。

借荷花的形象表达词人不愿趋时附势的高雅节操以及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苦闷。

9.大量使用前人成句和典故,增强了词篇的表现力。

比如,此词上片“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皆用《孟子·公孙丑下》中之语。

下片中的“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皆用《史记》中的语句。

(对于用典的分析,不必全有就可得分。

)10.本首词体现了作者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

11.作者先写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

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意思对即可)12.没有。

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阕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二是下阕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两句主要抒发了诗人失意后的豁达之情。

(意思对即可)13.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言志抒情作铺垫。

14.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

15.月色微微,云彩轻轻。

词人从沉醉中醒来,回望京口,只见一片烟雾迷蒙,仿佛梦之初醒。

只记得饮酒高歌之情景,怎么又到船上了呢?真是月朦胧,云朦胧,孤城朦胧,人的意识也朦胧。

情景交融,巧妙地烘托出醉醒后的心境。

16.柳永的词状写想象之景,是虚写;苏轼的词状写眼前之景,是实写。

柳永的词描写的景象“杨柳岸、晓风残月”清新、鲜明,而苏轼的这首词则景象朦胧。

风流浪子柳永是向热恋中的情人诉说“千种风情”,苏大学士是向朋友和长久分离的亲人倾诉羁旅行役之“梦”。

17.①运用借代手法,以“衣冠”代士庶。

②运用“避地江南”典故,既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间接写江南风景的美好。

18.①表达了对江南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②表达了思乡望国的痛苦之情。

19.首句写出了日斜燕飞之景;点题,以西飞海燕比喻在长安“卜居不遂”之客,写出了客士“卜居不遂”内心积郁、愤懑不平之情;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与第三句“楼台深锁无人到”形成对照。

20.对比。

来到长安的贫士寻不到一片栖身之地与显贵人家的重楼闲闭、无人居住形成对比,呈现出一种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答托物言志、借物取喻、托景见意亦可)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解析1~5.略6.注意分析景物的特征“杨柳环绕,鸳鸯休憩,绿萍涨浮”“鸳鸯双栖双宿”,从内容上分析“清幽偏僻”“反衬水中荷花的孤寂”的作用,从结构上分析“铺垫”的作用。

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注意是景物描写,自然要分析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再分析结构上的铺垫的作用。

7.注意分析手法“托物言志”和“拟人”,然后分析其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此题从手法和情感的表达方面进行分析。

手法注意是“托物言志”和“拟人”,情感上的作用更是“表达词人不愿趋时附势的高雅节操以及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苦闷”。

8~20.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