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考籍号: 姓名:

题目: 指导教师:

专业: 联系电话:

地址: 邮编:

QQ 号:

二O一一年十月

目录

1 引言 (3)

2 研究方法 (5)

2.1被试 (5)

2.2工具 (5)

2.3研究程序 (6)

2.4数据处理 (7)

3结果与分析 (7)

4讨论 (8)

5 结论 (9)

6研究后的反思 (10)

7参考文献 (11)

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分析

摘要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儿童的泛灵论也可以看作是对于自我中心主义的曲折反映,采用了问卷法与实验法,对小学一、二、三年级共138名6~11岁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1)儿童的思维在分析某些复杂问题时带有自我中心主义,但某些简单清晰能够联系儿童自身实践经验或儿童感兴趣的问题时又相对客观:(2)每个儿童都有不同不同程度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自我中心主义随年龄的增长,在逻辑问题的分析上会逐渐减弱,趋于理性客观分析问题,但在个性心理的养成上会逐渐显现出来,如自私,占有欲等,应对儿童加以教育和引导,从小培养其宽容,为他人着想的个性。

关键词儿童自我中心主义研究实验

1 引言

皮亚杰认为前运思阶段的儿童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称之为自我中心主义,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自我中心并不是指儿童很“自私”或“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而是指儿童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表征世界,不认识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相信别人的观点、想法和情绪体验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在皮亚杰著名的“三山问题”实验中,研究结果表明,6岁到7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能完成这一任务,儿童总是根据他自己的视角位置来选择照片。皮亚杰指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所谓“泛灵论思维”,即儿童认

为非生物客体也具有各种生命客体的特征,如有思想、观点、愿望、意图和情绪感受能力等等,就像他自己一样。这表明儿童倾向于用人类的目的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认为他们是人为的,因此皮亚杰断言,前运思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前因果性的,即不能对各种现象作出真正的因果性解释。但近年来一些研究结论对皮亚杰的实验理论提出质疑,唐纳森曾介绍过她的同事所做过的一系列有关儿童观点采择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90%的3.5~5岁儿童能正确完成测试,也就是说,他们能采择别人的物理视角。这一研究和皮亚杰的“三山实验”结论不同的原因在于唐纳森的实验能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而“三山问题”实验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不明白主试为什么要他这样做。近年来,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有关儿童社会采择能力的研究,撒兹和格尔曼的实验就证明了4岁儿童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是能够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的需要和能力来调节自己言语造句法的表达,这里,儿童并没有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笔者曾用中国古代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的图画故事书为刺激材料探查了我国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70%的4岁被试能把自己和别人获得的不同视觉信息区分开来,儿童并不认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80%以上被试能依据不同人所获得的不同社会信息将他们的观点彼此区分开来,而且能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观察故事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依据同样的故事内容情节,制作了澳大利亚版本的测试材料,在澳大利亚的幼儿中作跨文化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了同样的发展趋势。

现代心理学家普遍相信“泛灵论”不是幼儿固有的思维特征。笔

者曾用个别访谈法探查了3~5岁幼儿是否具有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初步知识。结果表明,大多数3岁幼儿也能认识到人具有各种高级生物的特征,而洋娃娃和石头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当问及幼儿为什么人能做某种活动,而石头和洋娃娃却不能时,大部分3~5岁能应用“自主运动”这一标准作出区分。皮亚杰的任务中向幼儿提出的问题太难,已超出了儿童所能理解的范围,而儿童力图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从而表现出“泛灵论”的倾向也就不足为怪了。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各一个班,共138人作为被试,其中一年级44人,男21人,女23人:二年级45人,男22人,女23人:三年级49人,男25人,女24人。

2.2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工具:(1)自编的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一段简单的寓言故事,即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和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探查儿童能否把自己和别人获得的不同视觉信息区分开来,第二个问题探查儿童能否依据不同人所获得的不同社会信息将他们的观点彼此区分开来。(2)一些正面画有图画,反面为空白

的纸张,用来做儿童是否能将图片正确的一面面向对方的实验。以上都是参考方富熹,方格所著的《儿童发展心理学》里的实验方法。(3)45颗包装精美的糖果,用于在每个年级做儿童是将糖果先给自己还是给他人的实验。

2.3研究程序

首先在选取的三个班级中,请被试完成自编的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8份。在一年级的调查中,因为一年级学生很多生字都还不认得,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内容,所以问卷发下去后学生们都反映不会回答,于是我在讲台上将该故事声情并茂的讲了一遍,并向学生提问与故事有关的两个问题,即 1.猎人知道东郭先生的口袋里有狼吗?2东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口袋里有狼吗?让学生们将答案写在纸上交给我。

其次对一年级学生做了关于将图片展示给他人的实验,即让20个小学生将一些正面有图画,反面为空白的图片展示给他的同桌看,给儿童的图片有些是方向颠倒的,看他能否将正确的一面展示给同桌。

最后在一到三年级的三个班各随机选择15名学生,并给他们一颗包装精美的糖果,问他们不考虑任何社会因素,第一感觉是将糖果给自己还是给自己的同桌。

2.4数据处理

首先以年级和性别作为依据,将一到三年级的调查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将回答全部正确的归为一类,将答案不完全正确的或错误的将答案记录下来进行分析.

其次对一年级的展示图片实验结果因被试全部测试正确所以不需要统计。

最后以年级为依据,将在一到三年级随机选择15名学生做给学生糖果的实验结果按给自己和给他人进行分类统计,并绘制成表格形式。

3结果与分析

统计的结果如下:一年级学生调查问卷回答全部正确的有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只回答一个否定答案的有3人,女生2人,男生1人,只回答一个肯定答案的有1人,是男生;二年级回答全部正确的有4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第一个回答错误的有4人,2个男生2个女生,回答全部错误的有1人,是女生;三年级回答全部正确的有47人,男生25人,女生22人,第二个问题回答错误的有1人,是女生,只回答一个肯定答案的有1人,是女生。

在一年级做的实验中被试20人均能让画有图画的图片正面对着旁边的同桌,并把大多数颠倒的图片方向顺过来,说明6~8岁儿童是基本能够考虑别人不同的视角观点的。

以年级和行为作为分类变量,在一到三年级随机选择15名学生做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