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屠国平
论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对英 语 的重视 远超 汉 语 。 回顾 英语 在 中 国的发 展 史 ,2 0 世
、
汉语言应用的现状
纪 五六 十年 代 的学生 英 语是 从 高 中才 开 始接 触 ,七 八 十 年
代 的学 生英 语 是 从初 中开 始学 习 ,现 在 的学 生 则 是) L ̄ J L
园就开 始 学 习 ,对 于英 语 学 习 的时 间 与精 力远 超 过汉 语 。 资 料 显示 ,现在 世 界 上  ̄ 3 o 0 o 7 Y 人 学 习汉 语 ,有 1 o 0 当然 ,这 也 不能 怪 孩子 , 因为各 阶段 、各 层 次 的考试 ,英 多 个 国家 的2 3 o o )  ̄大学 开设 了汉语 课 程 ,就在 世 界各 地 争 语 都 占到 了惊人 的 比例 。大学 本 科毕 业 生 ,对 汉 语 没有 明 相 学 习汉 语 的 同时 ,我 们 的国 民们都 在 做 些什 么 呢 。在 很 确 的要 求 ,但是 英 语必 须 过 四级 ,考 研 、托福 、雅 思 ,英 多 留学 生 汉语 成 绩 考 到 了全 年级 第一 的成绩 时 ,有 没有 发 语 的水 平 必 须在 六 级 以上 。天津 语 言学 会 会长 、南 开大 学 现 ,全 年 级 中汉 语 成绩 倒 数 的居 然是 中 国的 大学 生 ?很 多 文 学 院博 士 后 导 师 马 庆 株 教 授 认 为 ,这 些 年 来 ,英 语 的
肘 。究 其原 因 ,主要 是 因 为英 语热 、 网络 语 言 的 冲击 ,语 去 了立足之地 培养 学 生对 祖 国语 言 的情 感 ,增强 语 言规 范 意识 ,弥 补 学 民的重 视 ,应 该具 备 一 定 的学 用 能力 ,但 是 ,重视 并 不 是 生语 言 文字 基 础 知识 方 面 的不 足 ,提 高语 言 表 达 能力 ,让 说要 使 其成 为 主 流 ,本 末倒 置 。纵 观 我 国各 地 教育 部 门 , 他们 的语 言文字 素质 能 适应 时代和 社会需 要 。
202X年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202X年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202X年的社会调查显示,汉语言文学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人民的学习、交流和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202X年汉语言文学的现状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汉语言文学学习状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在中国的普及率较高,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中文课程,而且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中文作为必修课。
此外,许多人还会选择参加汉字、古诗词、演讲等相关比赛,以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学能力。
与此同时,线上学习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许多人通过手机应用、网上课程等渠道,进行汉语学习。
这种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的青睐。
二、现代汉语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调查显示,年轻人对于汉字的使用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更简洁的书写方式,例如简化字、网络用语等。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这会导致汉字的传统魅力逐渐流失。
此外,科技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网络上的汉语用语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同时,一些新兴的信息技术也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汉字文化传承问题尽管汉字在中国社会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年轻一代对于汉字的认知和使用有所下降。
调查显示,一些年轻人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困难,由于缺乏练习和兴趣,他们掌握汉字的能力不够强。
为了解决汉字文化传承问题,应当采取多种手段。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对汉字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汉字书写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另一方面,社会应当倡导和鼓励汉字文化的传承,举办汉字书法展览、汉字文化节等活动,提高人们对汉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四、汉语言文学的国际传播汉语言文学的国际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探讨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探讨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作者:应静霞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5期摘要: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下降是显而易见的,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字能力在下降,很多社会人士亦是如此。
本文对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阐述了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一.调查过程和结果大學生汉语语言能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某大学的部分学生为例,借助于问卷调查法、采访法等方法调查了大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都认为自己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比高中时有所下降,而且也想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他们在中小学时期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是到了大学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语言文字能力的下降。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一)对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认识很到位,但是运用能力下降为了使得调查结果具备一定的效度和信度,笔者选择了某大学的大学生200名,其中男生120名,女生80名。
问:你们对于学习汉语语言的重要性的看法答:96.2%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70.9%的大学生认为学好汉语对今后自身的发展很重要。
78%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汉语语言能力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帮助很大。
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性。
问:你们觉得自己的汉语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如何:答:59.9%的大学生说自我感觉在公共场所表达能力较强,能做到清晰流利。
9.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口语能力很强;60.6%的大学生认为“还可以”;3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语言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这些数据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有信心,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降低。
(二)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相对较低在实际的调查中笔者发现被调查者虽然对自己的汉语语言文字能力有较好的评价,但是实际上他们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偏低。
学生语文能力低母语应用陷入危机

学生语文能力低母语应用陷入危机2013年09月16日14:37 中国教育报我有话说(1人参与)近日,随着“汉字听写”等电视节目的走红,提笔忘字、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网络语言冲击汉字规范使用等说法再次引发国人热议。
现象:语文应用能力水平偏低“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写论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很多精力花在帮助大学生修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乱用等问题上。
”语言文字专家、安徽大学[微博]党委书记黄德宽说,“许多青年教师不会板书,上课一切依赖多媒体,学生也不适应没有多媒体的课堂。
”绍兴文理学院[微博]副教授屠国平2012年组织的一份针对浙江省16所高校2000名大一新生的调查问卷显示,目前中学生的汉语文字能力实际水平偏低,书面表达能力得分在60分以上的占54.2%,80分以上的只占4.4%,平均分只有58.3分。
“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偏低,除了表现在错字连篇、语句不通、口语表达不清楚外,还造成学生的感受力下降,表现为对外界麻木,对亲情淡漠。
”著名语言文字专家、北师大[微博]文学院教授王宁说,她给大一学生讲“大学语文”课时,曾讲过10首生离死别的诗词,并以“生离死别”为题让学生写短文,结果发现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到三成,70%的文章是硬挤出来的。
“现在的学生多愁善感的少了,生离没有怀念,死别没有悲哀,丧事没有眼泪,他们会因丢失了某种利益而哭,却少有人为自己的亲友离去而哭。
”王宁认为,这与现代人太过功利性有关,一个健全的人不应仅有知识、技能,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感受力、体验力,“缺乏感受力的人会逐渐钝化,对外界麻木,对亲情漠视”。
王宁认为,如今人们的社会压力大,追求娱乐化,拿汉字、民族语言开玩笑,对民族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什么“食全食美”、“随心所浴”等调侃式用词随处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敬惜字纸”,现在还有几人能这样做?这种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汉字、对民族语言的热爱与尊敬。
原因:母语应用陷入危机如今,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与文字打交道的事情几乎都可以由电脑、手机替代,人们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现象时常发生。
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调查报告

04
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 建议措施
Chapter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教育
开设语言文字规范课程
高校可以开设语言文字规范课程,针对大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进 行系统性的教育和指导。
重视语文基础教育
在中小学阶段,应该重视语文基础教育,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 语言文字使用方法和规范。
加强文化素养教育
通过文化素养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字的历史 演变,增强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理解。
建立语言文字评估机制
制定评估标准
高校可以制定语言文字评估标准,明确学生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要 求和规范。
加强平时作业和考试检查
对学生平时的作业和考试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 正。
建立奖惩机制
对于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对于不规范使用的 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或重修等惩罚。
05
结论与展望
02
大学生语言文字使用现状
Chapter
大学生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语言文字使用频率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中使用语言文字的频率较高,尤其在写作、演讲和课堂讨论等场 合中。
语言文字种类
大学生使用的语言文字以母语为主,但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英语等外语的使用也日益普遍。
大学生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调查
报告 汇报人:
2023-12-02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语言文字使用现状 • 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重要性 • 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建议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Chapter
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重 视。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正确使用祖 国语言文字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学研究·254·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李用铜仁学院摘要:当下的以汉语言文学为专业的大学生存在不少的学习问题,尤其是汉语学习基础不稳固,学习心态过于浮躁,学习能力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这些问题在侵蚀着很多学生的学习根基,使其有可能荒废了四年的宝贵的学习光阴。
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时,需要时刻优化学习方法,确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能够摒除杂念、一心一意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同时也能够扫除学习障碍,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关键词:大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学的经典人文学科,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务必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一心一意地完成学习任务,打下深厚的学习基础,从而度过一个充实、美好、有意义的大学生涯,实现学习能力的长足进步。
但是当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存在着的不少的学习问题,这些学习问题在制约着学生的进步和提高,使得学生的未来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
大学生需要时刻反思自我,从而提升学习状态,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过程有更好的表现。
1 当下的大学生的汉语言学习能力分析1.1 语言功底较弱大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令全体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应该懂得: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学生唯有打下了深厚的汉语学习功底,才能够在文学的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和突破。
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要等等学科,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够对作为孤立语的汉语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
但是当下的大学生在学习这些基础性学科的过程中,显然对于学科未能够产生足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语言功底薄弱,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于汉语的认识程度不足,这导致了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不符合人意。
1.2 文学作品阅读量不足语言是探究文学的工具,如果学生不能够打下深厚的语言学习功底,必然在学习文学的过程捉襟见肘、如履薄冰。
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调查报告

加强实践研究
关注大学生在实践中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情况,探究其 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方式和效果,为提升大学生的语言应 用能力提供指导。
跨学科合作
鼓励跨学科合作研究,引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 科的理论和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大学生正确使用 祖国语言文的问题。
THANKS
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您的观看
表达能力。
提升语言文字学习效果
总结词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途径,提高大学生 学习语言文字的效果。
详细描述
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 情景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 高校可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 育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此外,高校可 以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 同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社会进步
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群体,其言行对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 文明进步。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调查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 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在祖国语言文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为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创新教学方法
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祖国语言文,培养其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文字功底。
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态度会影响其语言 使用,部分学生缺乏对祖国语言文学 习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其语言使用不 够规范。
模仿与习惯
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会模仿他人的语言 表达方式,如果周围的人经常使用不 规范的语言,学生也会养成不规范的 语言使用习惯。
04
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 文的对策
强化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论文

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论文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论文学好汉语言文学有助于了解汉语言的发展过程,领略汉语言中蕴含的独特韵味。
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增强自身的写作水平,是现代社会每个中国国民应该高度重视的。
一、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回顾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
纵观历史,我国的文学发展经历了从白话文到现代白话文的发展演变。
文言文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封建时期,并在不同的封建年代有不同的主要文学形式。
春秋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分文学作品。
到了秦汉和两晋时期,“赋”形式文学的兴起受到了当时诸如司马相如等大文学家的喜爱,中国文学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
隋唐时期,唐诗作为中国文化中最灿烂的瑰宝,一改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学形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走向了中国文化的巅峰。
唐末宋初时期,以苏轼、韩愈等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极力倡导“辞”这种文学形式并创作出丰富的、传唱千古的“辞”文学作品。
元明时期,大量的词曲以及小说体的文学作品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推动了中国文言文的发展。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经济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胡适、鲁迅等当代文学家积极倡导白话文文学创作体系,为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先后出现了巴金、冰心、艾青、曹禺等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批判旧社会文化体制,揭露丑恶的现实,为积极探求中国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我国汉语言文学的现状分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民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发展经济建设上,汉语言文学开始走向式微,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题材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空洞,读者更倾向于那些简单的作品,没有时间、兴趣阅读那些文学巨制。
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了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认同度不够汉语言在我国广泛普及,但是却没有涉及一些专业性强的区域,相对于工程、制药、教育、营销、管理等专业来说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刘静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第11期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以及能力也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汉语言学习的困境。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汉语言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文本从现代大学生的汉语言学习问题入手,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大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现状,并且有针对性地探讨我国大学院校规范使用汉语言以及推广汉语言学习的情况。
最终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言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汉语言学习;大学生;现状;对策1 前言就近几十年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而言,高等院校对汉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我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学校在汉语教学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反而不如英语教学。
英语对汉语的冲击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担忧的重要问题。
同时,由于学校和社会有意无意的引导,学生对汉语言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学习英语的人远远多于学习汉语的人。
在很多大学,有很多专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汉语课程,而全国的高校基本都将英语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
这就导致学生对汉语言学习的热情大大减弱,大学生的汉语言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汉语危机”。
2 大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困境2.1 忽略母语学习,重视外语学习。
全球化的环境对大学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
这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英语对汉语的冲击。
我国的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与国际接轨,对英语课程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甚至关系到学业,直接决定学生能否毕业。
相反,汉语言教育就十分萧条,很多学校甚至没有汉语言专业,甚至没有甚至专业的眼语言课程。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占据了大量大学学习时间,而汉语学习却很少有人重视。
因为很多人包括学校的一些组织者也认为汉语作为我们天天使用的语言,没有必要再深入学习。
整个学校和社会都充斥着这样的偏见,这就导致学校不重视汉语教育,学生也不关心汉语学习。
汉语言文学 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一、引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先秦时期。
在这个阶段,诗、书、礼、乐等文学形式逐渐形成,并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演进,汉语言文学逐渐丰富多样,形成了诗、词、曲、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
三、汉语言文学的特点1. 崇尚自然与人文关怀:汉语言文学注重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表达对大自然的景色和情感的赞美,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的描绘。
2. 豪放与细腻并存:汉语言文学既有豪放奔放的作品,如唐代的《长恨歌》和宋代的《水调歌头》,也有细腻温婉的作品,如宋代的《红楼梦》和元代的《西游记》。
这种豪放与细腻的并存,使得汉语言文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倡导道德与伦理:汉语言文学中常常弘扬道德与伦理的观念,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
这种倡导道德与伦理的特点,使得汉语言文学在社会教育和道德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汉语言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1.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传播,可以使当代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塑造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使得国外人士更加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和欣赏汉语言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体的文化修养。
五、结论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52教 苑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程新余 曾雅清 任小丽 甘绮龙 唐熙明信息化时代,虽然各种电子输入在汉字使用中逐渐占据“主角”一职,但汉字的书写不应被遗忘。
“心正则笔正”,写字不仅仅是手下功夫,还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质。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提高汉字书写能力,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是每一所高校都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现状调查本研究对四川省12所高校的1200名学生发放问卷(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大学各100份),样本涵盖经济、文、理、工、医、农、教育七大学科。
问卷内容围绕大学生书写汉字时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形式,考虑汉字书写的准确度、工整度、规范性和频率等。
共收回有效问卷1156份。
调查发现,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下降主要表现在提笔忘字现象突出、汉字书写不规范、错别字频率出现高三个方面。
其中,提笔忘字现象占比55.98%,汉字书写不规范占比22.92%,错别字频率出现高,占比21.11%。
提笔忘字现象主要表现为表达感情时拙于言辞和汉字书写时忘记怎么写两个方面。
汉字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汉字结构模糊、字迹潦草和汉字笔顺书写错误三个方面。
错别字频率出现高主要表现为混淆字义和写错字的笔画、结构,生搬硬造字两个方面。
二、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原因(一)社会的进步古有王羲之为练字,将一汪池水变成了墨池,然而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汉字书写却变得不那么重要。
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汉字书写亦是如此。
随着社会的进步,无纸化办公迅速崛起,相较于手写汉字,简单快捷的电脑打字更受人们喜爱,也更加适应时代。
汉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电子输入只能锻炼字音与字义的结合,字形便得不到锻炼,从而使得提笔忘字现象频出和汉字书写不规范。
(二)汉字书写教育的缺失在成长的过程中,汉字书写教育只存在于小学低年级中,初中教育为了中考,高中教育为了高考,而大学教育为了工作,人们收获的只是一门又一门的专业知识。
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调查与研究

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调查与研究作者:尼珍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5年第12期摘要:目前,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逐渐下降,对此,本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对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作了调查分析,探究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应用能力;对策建议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表现,它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材,而且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交往与生活,甚至影响到他们来来的成功与否或成就大小。
本论文主要以笔者所在高校——西藏藏医学院藏族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对我区部分民族院校: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院校中的藏族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应用等情况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从而对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 调查方法与结果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大学生汉字规范使用情况)等方法搜集材料,对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我区高校藏族大学生基本上都具有提高汉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观意愿,对汉语言文字能力在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对自身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自我评价比较较高;对规范使用汉字情况关注较少、对相关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理解甚少、平常用普通话交流机会比较少、对自身汉语文文字能力满意率较低,对随机抽查的高校宣传栏、板报中发现存在错别字现象。
就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培养、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主观能动性不足,与自我评价相比,大学生的实际汉语言文字能力相对较低。
浅议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浅议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与对策随着中国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文科大学生,我们的使命感更加强烈。
但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觉中国当代高校文科生的汉字使用能力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的状况,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标签:文科生;汉字能力;现状和提高汉字是汉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显著标志。
在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汉字对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对外文化传播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有义务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作为中文专业的文科大学生,这种使命感更加强烈。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高校中文系的大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对一些高校文科生的汉字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代高校文科生的汉字使用能力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力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帮助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一、目前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的现状“高校文科生汉字能力”指的是高校文科生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及汉字使用规律的掌握能力,同时也包括在交际中的综合使用能力。
就此,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口头朗读语言材料,另一部分是用笔作答卷面问题,内容囊括四个方面:字形、字音、字义、笔顺,以此希望对大学生的汉字能力有个整体的把握。
调查对象是黑龙江省的部分高校文科生,虽然文科生有专业之分,相同专业的不同班级学生也有良莠之差,但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仍能得出规律性和共性的特点。
(一)字音误读现象严重调查问卷的字音测试部分内容是从普通话测试材料中选取的,但所有的学生都出现了错误。
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调查报告

01 02
提高社会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
本次调查结果引起了社会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情况的关注, 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更加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应用工作 。
促进高校加强语言文字教育
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各高校可以 借此机会加强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字水平。
03
调查结果和分析
数据统计和分析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采用 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统计
共收到有效问卷1000份,其中男生占50% ,女生占50%。调查数据显示,80%的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 字,但存在一些不规范使用的情况。
调查结果概述
主要问题
意义
祖国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确使用对于传承文 化、促进社会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的 社会中坚力量,掌握好祖国语言文字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和现状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大学生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逐渐出 现一些新的问题,如错别字、语病、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 到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4
调查结论和对策
结论和建议
调查发现
大学生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流中存在语言使用不规范、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等问 题。
建议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完善语言文字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的语言 文字应用能力。
对策和方法
对策
推广普通话,加强母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材建设 。
方法
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 化建设,完善语言文字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 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论文: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摘要:在高等教育中,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高等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专业,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主要承担着继承和传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的任务。
在社会现实中,汉语言文学更加广泛,是汉文化的书面形式,承载着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
本文主要是研究和分析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及其相关对策。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问题;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文学研究技能,就业方向侧重文学类的工作,例如新闻出版、文学评论、文学教学等。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其发展来源是语言交流和思想沟通,形成现代化的学科是19世纪末,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
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文字、人文情怀、思想行为、道德风尚、习俗礼仪等一系列的我国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称,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我国民族的精神面貌,指引着我国人民的行为规范。
在高等教育中,汉语言文学浓缩为一门研究汉语言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素养。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一)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单一的理论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应该运用探索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得汉语言教学更加现代化和生动化,摒弃以往的单一式理论教学方式,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作为落脚点,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高高在上,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吸收知识,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困乏。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导致“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尚未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
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在当今大众文化传播大力推广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汉语言文学不仅仅是培养文字素养的手段,更是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的选择。
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的现状和影响进行探究。
一、汉语言文学的现状1.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甲骨文。
其后,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经历了许多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唐诗宋词元曲”时期,被视为汉语言文学的黄金时代;其后,随着现代文化的崛起,汉语言文学进一步发展壮大。
现代作家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特色,如鲁迅的现实主义、巴金的浪漫主义等。
2.汉语言文学的读者群体目前,汉语言文学的读者群体十分广泛,包括所有年龄层次的读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根据调查数据,大多数汉语言文学的读者是女性,而男性读者数量相对较少。
3.汉语言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触和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
汉语言文学不仅是一种娱乐文化,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认知深度,促进读者文化素养的全面升华。
二、汉语言文学的影响1. 对个人的影响通过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人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阅读可以拓展思维,增加知识、开拓视野。
其次,汉语言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使得读者能够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素养。
阅读还能促进人们的良好思想习惯和情感寄托,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 对社会的影响汉语言文学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通过文艺作品的创作、传递和分析评价,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其中人物、情感、事件等艺术性的价值内涵,同时也可以了解社会和历史的背景和变迁,在促进文化交流、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的积极作用。
三、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1.电子阅读的兴起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
对于汉语言文学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阅读方式,更有助于汉语言文学的全球传播。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屠国平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持续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对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材料抽查等方法对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作了调查分析,探究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培养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屠国平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湖北省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3.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5.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期部分作者简介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作者简介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 教师专业发展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语言文字工作 绍兴文理学院 文字工作者 语言学研究
摘要:屠国平,男,1965年生,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技能中心主任、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咨询组学术秘书,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理事。
任教“教师口诸”“演讲与口才”“现代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等多门课程。
张期从事语言测试和社会语言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第12期76 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屠国平摘 要:目前,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持续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
对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材料抽查等方法对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作了调查分析,探究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培养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一、调查方法与结果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访问校园网论坛等方法搜集材料,对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基本上都具有提高汉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观意愿,对汉语言文字能力在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对自身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自我评价比较高,对中小学时期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满意率较低,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偏重外语教学持有一定的批判态度。
大学生在培养、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主观能动性不足,与自我评价相比,大学生的实际汉语言文字能力相对较低。
1.大学生对培养、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性认识比较到位,对自身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比较高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汉语比学习外语重要;有96.2%的大学生认为汉语对自己“比较重要”或“十分重要”;有70.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汉语对今后自我发展的作用“重要”;有78.4%的大学生认为汉语将在日后拟从事的工作中经常使用。
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对汉语地位的重视。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较高:有5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公众场合进行即兴口语表达可以做到流畅清晰,甚至妙语连珠;有9.2%的大学生表示对自身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很满意”,60.6%的大学生认为“还可以”;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表示“很满意”,59.3%的大学生认为“还可以”。
2.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相对较低针对大学生对自身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较高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语言文字能力调研测试。
调研测试分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两个部分,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偏低。
(1)书面表达能力调研测试结果。
通过对大学生汉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测查,结果发现,得分在60分以上的占54.2%,80分以上的只占4.4%,平均分只有58.3分。
对学生论文、自办报纸和刊物文稿、高校网络留言板和BBS留言的审阅结果也印证了这个结果,出现的问题类型基本相同。
(2)口语表达能力调研测试结果。
有准备的口语表达不尽如人意。
我们随机查阅了200份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在“说话”项中,有40%以上的应试人在“自然流畅程度”评分项中被扣分,说明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明显缺陷。
即兴口语表达的情况更不理想。
据对431名大学生的随机抽查情况表明,能够在即兴口语表达时做到口齿清楚、发音比较标准,表达流畅、条理清楚,内容符合话题的比例不到15%。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叙述的重点不明确,表达的条理不够清楚,主动寻找话题的比例较低,在会话中缺乏对对方话语的理解,谈话内容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校园DV、广播节目、演讲录音的审听审看中,发现同样存在着普通话不标准、方言语调明显、用词不当和组句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经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课题组认为,造成现屠国平,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代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严重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中学语文教学未能真正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应当说,课程标准对汉语言文字能力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与评价办法等方面的设计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我国的基础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以下两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第一,应试教育导致基础教育中对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进入盲区。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许多学校把语文教学重点都放在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上,重知识轻应用,重理解轻表达,重文学轻实用,造成很多大学生只会写格式化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不会写简单的小论文和应用文。
调查数据显示,有37.6%的学生对自己应用文(如通知、请假条、计划与总结、调研报告等)写作能力“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第二,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缺乏相应条件。
一是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
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许多语文教师普通话不够标准,有的老师还在用方言授课。
二是教学条件不完善。
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量的综合性语文应用和实践机会,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精力,组织一定量的活动,学校提供一定的设施,学生分出一定的时间。
调查发现,有41.35%的学生反映中学没有自己组织的文学社团,31.95%的学生反映中学没有创办学生自己的文学刊物,28.26%的学生认为中学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甚至“很不重视”。
在“中学语文能力教学状况调查问卷”中,我们调查到了以下一些结果:(1)中学期间不注重汉语言文字的训练。
有60.1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朗诵比赛,62.59%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演讲比赛,72.18%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辩论赛,72.74%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读书报告会。
有60.1%的人表示在读书报告会上积极发言“不太做得到”或“比较困难”;有39.66%的人表示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太做得到”甚至“比较困难”。
能经常阅读名著的学生只有18.23%,经常写随笔(日记)的学生只有20.11%,经常与老师交流的学生只占20.56%。
有57.89%的学生表示从来不写文章投稿。
(2)中学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
有52.25%的大学生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太满意”或“不满意”,有61.28%的大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方式“不太满意”或“不满意”,有28.26%的大学生认为中学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不太重视”甚至“很不重视”;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抽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比例仅占9%,学生每天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大多数(87.78%)只有1~2小时,不太喜欢或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比例竟高达38.91%!2.西方文化的大量侵入,社会对外语的某些片面理解,教育部门对外语教学的过分重视,使社会、学校、学生对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日趋淡化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外语已经进入了强势地位,大学生用于学习外语的时间明显多于学习汉语的时间多,造成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1)社会背景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外商企业的剧增以及出国热等这些社会现实迫使大学生去学习与掌握外语,以便今后在事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学生普遍认为学好外语可以在取得学位、就业考研和阅读专业文献等方面占优势,有64.6%的大学生认为“花这么多的时间学外语”值得。
(2)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存在偏颇。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的指挥棒,学校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
但是现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课时分配严重地偏向外语。
外语与汉语课程设置比例甚至达到5:1,迫使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外语上。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学习外语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占60%。
这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有着密切的关联。
有些理科类专业的课时比例更是严重失调,外语(以英语为主)占的课时多,而汉语方面课程很少甚至完全没有。
如“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有将近一半的高校没有开设。
3.网络等新兴媒体语言的强势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1)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使汉语的地位受到冲击。
长时间使用电脑做作业和写文章,使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逐渐衰退;经常使用电脑,使大学生对错字的敏感度也越来越低,有86.5%的大学生表示有“提笔忘字”的情况。
电脑的使用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使汉语“失灵”了。
随着网络的流行,网络语言也“肆意”发展起来,一定程度上使汉语的使用发生了变化。
学生把网络语言中的随意性和自创性带到汉语的使用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遇到学生打破汉语原有的规则和结构,自己创造出所谓77的“新词”的现象。
这种现象也会在正式的场合中,譬如写文章时发生。
(2)电视媒体、手机等的影响。
现在很多电视剧和谈话、娱乐类节目对大学生都比较有吸引力,但这些节目中的苍白的语言表达、字幕中的错别字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比较大,有些还被作为另类加以模仿。
手机的出现使写信这样的通讯手段基本上被大学生“遗忘”。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减退,降低了语言的敏感度。
4.大学生在培养、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缺少实际的行动中学阶段,学生普遍对汉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方法了解得较少,训练不够系统。
调查中,有19.7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虽然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训练,有11.28%的大学生公开表示自己不太重视口语表达训练。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用于阅读汉语文书籍的时间大部分在2小时以下,1小时以内的竟占46.3%。
而学习外语的时间却要多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有40%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现在的汉语文能力已能应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训练汉语言能力的兴趣与动力。
5.汉语言文字能力测评体系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由权威部门发布的专门用于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的方案,因此无法确定培养、训练的真正目标,也就无法正确评价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水平。
标准不明,则目标不清,训练就会迷失方向。
三、对策研究1.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教师和学生正确处理好母语和外语的关系,重视汉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指出,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记,须提高对民族语言的重视。
他认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即便在知识阶层中,行文用语不规范、逻辑混乱等问题也十分严重,这不但影响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严重制约了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导致出现这一问题的体制性导向因素亟需改变 [1]。
汉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处理不好,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许多大学生无奈地表示:汉语是母语,也是今后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开的,是最重要的;外语仅仅是一种辅助语言,作为中国人,今后或许很少会用到外语。
但现在高校、社会将外语与很多人生的关键环节挂钩,而汉语言文字能力却几乎不在考虑范围,孰轻孰重,只能作出无奈的选择。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师生正确处理好母语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自觉重视汉语言能力的培养。
2.科学设置大学语文类课程,构建语言文字能力培养体系为了解决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高校加强汉语言文字能力训练,比较突出的是关于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