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 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案

合集下载

2018版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8版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法律适用——司法
司法是法的适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国 家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司法权, 审判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及违宪 案件的活动。
1) 司法的主体: ➢ 人民法院-----审判权 ➢ 人民检察院---监督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司法原则
司法 公正
公民在 法律面 前一律
平等
以事实 为依据
以法律 为准绳
司法机 关依法 独立行 使职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法律遵守
《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犯宪法 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我国宪法的地位
1.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2.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3.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 我国已建立了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 治组织。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本经济制度
❖ 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 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 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 则和政策的总和。
❖ 宪法第六条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 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 配的原则。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 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 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2021/10/10
4
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 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 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 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
英美法系 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 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的体系。又称普通法 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 总称。
2021/10/10
26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法律渊源不同(成文法与判例法) ◆法律结构不同(法典与单行法) ◆法官权限不同(是否创造法律) ◆诉讼程序不同(是否以法官为中心)
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
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又称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法系、罗马—
—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法律的总称。它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
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
2021/10/10
25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制定的法律。
2021/10/10
12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
由国家保证实施
与 其 它 社 会 规
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 成文法
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 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版思修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第六章后三节[优质ppt]

2018版思修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第六章后三节[优质ppt]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领导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党保证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 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党支持司法,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党带头守法,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
其他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实 践。
案例导入《我不是潘金莲》
村妇李雪莲怀二胎后,为躲避计划生育而与丈 夫假离婚。岂料丈夫假戏真做,很快就移情别 恋,与别的女人结婚。深感冤屈的李雪莲找法 院理论,但法院根据人证物证判定离婚有效。 假离婚的判决还是没有逆转,前夫不仅不承认 假离婚,还指她在婚前已非处女之身,给她扣 上“潘金莲”的帽子。为了自证不是潘金莲, 她踏上十年的上访之路,年年上京告状,年年 地方官员要防她。故事就围绕着上访与截访的 攻防展开。
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 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律 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 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 则可以惩戒。法律是准绳,任何时 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 时候都不可忽视。——ຫໍສະໝຸດ 近平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
就是要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2
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不能全盘西化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 的保证。

思修第六章第一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一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一节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分析了社会主义法律是如何运行的。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法律含义、特征、产生与发展三个方面对“法律”进行了阐释,使学生对“法律”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法的创制、实施、法律借以产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法律内容所体现的意志等角度来定义法律,旨在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质含义。

情感目标: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法律,要在理解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发展规律和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法律的运行【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推动。

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

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仅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努力提高法治素养。

这就需要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成,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观看案例视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讲授新课法律案例:同学A在校道上捡到一副眼镜,放在宿舍的桌面上,在用电脑时不小心压坏了眼镜。

捡在别人丢失的东西有妥善保管的义务吗?同学A需要赔偿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法律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课件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课件
1.司法的主体: 人民法院-----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监督权
2.司法公正的意义: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 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公正是法律至高无 上的权威的保障
法律遵守
l 1.守法的含义: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 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l 2.守法的两个方面: 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l 3.守法的主体: 一切组织和个人。
案例导入2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 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
讨论:如何量刑?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把自己国家通过、颁布或实施宪法的那一 天确定为“宪法日”,以示纪念。德国、西班牙、墨西哥、挪威、丹 麦、俄罗斯、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家,或把“宪法日”规定为“国民 的节日”、“全民的节日”,或作为法定的“休假日”。
韩国“宪法日”这天,股市休市。其作用都是为了进行全国 普法宣传,让各国公民更多更深刻地了解本国的宪法,接触法,体验 法,有利于提高公民对宪法的关注度。
(二)我国宪法的地位
3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
(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案例导入——青岛考生诉教育部案
2001年8月22日,山东青岛三名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代理律师向最高人民 法院递交行政诉讼状,起诉教育部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
青岛市三考生由于未能达到山东省当年的重点大学的分数线,而不能就 读重点大学。从当年全国各省的重点分数线来看,山东省的重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线明显 高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不仅高于西部等经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省、自 治区,也明显高于北京、上海等教育水平高的地区。

大学思修第六章教案备课

大学思修第六章教案备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理解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

3. 思想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信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1. 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3. 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的关系教学难点:1. 法律概念的理解与运用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与优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讲授新课1. 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 介绍法律的定义、起源和演变过程。

- 分析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 结合实例,阐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介绍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

- 分析我国法律体系的特点,如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等。

3. 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的关系- 阐述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分析宪法与法律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讨论1.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体会。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强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法治体系的关系。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讲授新课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介绍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 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现状和目标。

- 结合实例,阐述法治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三、课堂讨论1.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贡献力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PPT教学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PPT教学课件

2020/10/16
2
我们(大学生)都懂法吗?
★大学生现在的社会里也算是学历知识
水平比较高的群体,那么是不是大学生群 体都拥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呢?
2020/10/16
3
案例一:我没有偷东西
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00年 6月,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某公司 上网帐号与密码。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 帐号与密码,还得意得告诉他们“这帐号是黑下 来的,不付钱就可以上。”。
2020/10/16
5
案例三:清华学子伤熊事件
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 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 泼伤了5只熊。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 “我觉得好奇……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 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不令人震惊。
2020/10/16
6
从以上事件可见,并非所有大学生都懂基 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做了如此荒唐的事情。
2020/10/16
20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奴隶制法律
◆法律产生的原因
阶级原因:奴隶主与奴隶两大对立阶级出现; 阶级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文化原因:文字的出现及其广泛使用
奴隶制法律通常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其
主要特征有:一是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二是否认奴
隶的法律人格;三是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四是刑罚方式极其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L/O/G/O
2020/10/16
1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 治衰则国家乱。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 和推动。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 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 仅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努力提高法治素养。这 就需要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刻理解社会 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 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成,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 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的模范。

思修第六章第六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六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六章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了解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含义和特征。

能力目标:大学生能够领会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最后落脚到如何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情感目标:既要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更要依法履行法律义务,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教学难点:公民应该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案例:2018合肥高铁女子扒门事件事件经过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罗海丽)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

该列车计划停留15分钟,事件在第14分钟处置完毕,未造成列车晚点。

事件结果1月10日上午,罗某到合肥站派出所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出行要自觉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权利和义务问题是人们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

享有法律权利的主体称为权利人,承担法律义务的主体称为义务人。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外特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法律权利,不履行法律义务;任何公民都是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统一体,并把自己依法履行义务作为他人依法享受权利的实现条件。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 [1]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 [1]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 6章
(一)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二)我国宪法的地位
3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
(四)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 6章
2001年8月22日,山东青岛三名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代理律师向最高人民 法院递交行政诉讼状,起诉教育部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根本制度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任务国家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权利义务现代化建设宪法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国家的根本法国家性质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域基本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封建制法律
一是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 依附关系; 二是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三是维护专制皇权; 四是刑罚严酷。
史载,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多 人,行刑七日方止。临到最后杀方孝 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朱棣先是命 人将方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并割下 舌头,随后处以凌迟之刑……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 2.守法的两个方面: 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 3.守法的主体: 一切组织和个人。
《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 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6章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 6章
同年11月10日,张先著以被告芜湖市人事局的行为剥夺其担任国家公务 员的资格,侵犯其合法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依法判令被告 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撤销其不准许原告进入考核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依 法准许原告进入考核程序并被录用至相应的职位。此宗案件,被媒体称为 “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

思修第六章第四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四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六章第四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大学生能够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治领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道路。

情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教学难点: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18温州滴滴顺风车奸杀案8月24日13:30,被害人在微信群中确认已在车上。

8月24日14:09,被害人在微信群中称,进入无人山区,“怕怕,师傅开的山路,一辆车都没有”。

8月24日14:14,被害人发出最后四个字“救命”“抢救”,至此再无消息。

8月24日15:42,被害人好友,向滴滴平台阐明事情经过后,滴滴平台表示“将有相关安全专家介入处理此事,会在1小时回复”。

8月24日16:00,被害人好友多次继续联系滴滴平台,确认事情进展。

同一时刻,受害人的另一名朋友向永嘉上塘派出所报案,要求获得司机具体信息(电话、车牌等),但无果。

8月24日17:42,滴滴平台表示已联系上司机,嫌疑人表示受害人没有上车。

被害人好友要求滴滴平台给出嫌疑人具体信息(电话、车牌等),被滴滴平台拒绝,称泄露用户隐私。

8月24日20:00以后,被害人好友得到消息称滴滴已将司机的车牌信息给警方。

8月25日 2:12 ,被害人好友在新浪微博发布寻人消息,引发网友和媒体关注。

8月25日凌晨4时许,犯罪嫌疑人,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被抓获。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由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叫做法
律体系。
法律部门 又称部门法,指的是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
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
①党的领导原则。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最大优势。 ②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人权:指人作为人享有和
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包括 生存权和发展权。
③基本经济制度。 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
制(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个体、私营等形式。
法律体系的分类: 根据内容,划分为:
①实体法律:
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或者 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 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 等。
普通法律的内容必须符 合宪法的规定,不得与宪法 相抵触。
讨论
“孙志刚案”
2003年3月17日晚,27岁的武汉青年孙 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广州市后转送广州 市收容遣送中转站。
第二天晚上,孙自称有心脏病被送至 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诊治。
1954年宪法
1993年修正案
2018年修正 案
1975年宪法
1988年修正案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四部宪法:
1954年
1975年

思修第六章第五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五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六章第四节《培养法治思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了解法治思维及其内涵;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能力目标:大学生能够领会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法治。

情感目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教学难点:怎样培养法治思维【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案例分享:吉林长春小伙小程捡到一张银行卡,并将7300元存入捡到的银行卡中。

发现存错后,小程找到银行,但银行拒绝退还欠款,也拒绝提供错存银行卡用户的个人信息。

(《新文化报》)你如何看待?小程能可以拿回7300元吗?其实,这事儿还真不赖银行。

首先,小程将捡到的银行卡随身携带,并将钱存入这张捡到的卡上,这属于个人过失,而并非由银行的系统漏洞所致;其次,银行拒绝将错存款项从他人账户返还小程,这也是起码的金融常识,毕竟,银行没有权力在错存银行卡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操作其账户;最后,银行不肯向小程透露错存款项流入账户户主的个人信息也属照章办事,因为银行有义务为用户信息保密,否则,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大可以“错存”为借口获取他人账户信息。

那么,谁来为“错存”行为纠错呢?答案只能是法律。

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错存款项流入账户户主,“没有合法根据”取得7300元收益,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小程。

相对于从银行获悉该储户个人信息,小程更应该向法院提请求帮助,依法追回损失。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课堂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理解和运用法治思维呢?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案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导入新课:从这周开始,我们进行法制观的学习,这是本课程的最后一个版块。

先关注一个焦点事件——复旦投毒案(见讲义)问:谈谈你对“复旦投毒案”的认识?(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一、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从法律发展史来看,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1.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区别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和途径:制定、认可2.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1)国家对公民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2)国家对公民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一种以国家政权意志出现的行为规范。

而国家政权由统治阶级掌握,因此法首先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

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同时也决定着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例如:《环境保护法》就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律的历史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而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规范是风俗和习惯。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于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手段和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1、奴隶制法律奴隶制法律通常采用最极端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方式(会说话的工具)2、封建制法律封建制法律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使命。

3、资本主义法律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变成了商品。

4、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就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它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制),它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实效。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除了具有规范作用外,还具有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作用。

A.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①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专政的国家制度②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③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④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①法律制定(立法)②法律执行(执法)③法律适用(司法):④法律遵守(守法):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的四部宪法:→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5年宪法(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宪法(第五届)→1982年宪法(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我国宪法五次修正案:①1988年第七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②1993年第八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③1999年第九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④2004年第十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

(5)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结论:宪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特征:(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五条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保障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家性质)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形式。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社会生产的性质和手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方法、生产资料的分配形式等国家经济生活的制度的总和。

教学视频:宪法知识与法律体系。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政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宪法相关法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动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二)民法商法(三)行政法(四)经济法(五)社会法(六)刑法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5分钟)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一)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二)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作业布置: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宪法的地位。

课程教案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全面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第四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个人的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

法治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关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要在这一进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自觉性。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没有领导核心;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失去了目标和内在依据;离开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就不能有序进行。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