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 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
1,构成世界的实体 2,创造宇宙的动力
3,促使道万生物一运,动一的生规二律, 4,作为二人生类三行,为三的生准万则物 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 发动者。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 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 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 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 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 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 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 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 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 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 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 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具体论述治国主张,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 东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大道,本无仁可言
讲求仁义,表明大道已失。
对百姓怀有“仁”也属多事,必然会打扰 干涉百姓生活,国家就不宁静。
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 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 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 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 后相随” 。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 地位,认为“柔弱胜刚 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 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 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 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 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 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 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 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 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 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 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 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5
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 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 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 造进步之主流。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 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咎
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亦可救弊, 亦可养人
我还是不懂!
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 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 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思想)
“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 创建、去发挥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 就大众的事业。
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 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 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 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 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 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 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 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 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 余言,而去”,最终成了 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 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 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 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 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 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 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 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 发展变化的,而“道”是 世界的本源。
老子五章
湖南娄底外国语学校 王也升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 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 《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 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 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 作家之首。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 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 年~500年之间,《史记》 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人”。楚国苦县厉乡, (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 店。)春秋时期思想家, 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 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 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
道,如果说得出,它就不是永恒的“道”; 名,如果说得出,也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用“无”来命名万物之始,用 “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 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 物的极限。 这两者是同一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 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
极远啊,极深啊,它是一切微妙的总和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 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 教导,任凭万物自由生长变化,而不开创 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 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 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 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 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 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 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 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 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後相随。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就无所谓丑 了;都知道怎么才算善,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有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是由 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 而和谐。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 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 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百度文库 抛弃了聪明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 益;抛弃了仁义,人民才能回到孝慈; 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民 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 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保持单纯、坚 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 学问,没有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