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6b11a01bb4daa58da0114a62.png)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2016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代史03708)试题及答案解析详细版

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答案】A【解析】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答案】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3.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仁学》C.《人类公理》D.《变法通义》【答案】D【解析】A《新学伪经考》,C《人类公理》为康有为作品;B谭嗣同写了《仁学》;D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4.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答案】C【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答案】A【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一兴中会。
1895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
B.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继续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基本特征:(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四、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五、义和团运动意义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敢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简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2)相互关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点。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历史论述题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之间的关系。
1、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关系是:当外国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的危险,国内,除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侵略者同封建政权勾结,镇压中国革命,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地位和状况,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与状况,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而完成第二大任务是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最终目的。
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清中期以后,封建统治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
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的失败。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3fff9b671ed9ad51f01df2ce.png)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关键词:近代中国;历史任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1.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②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③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15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新阶级?这些新阶级的特点是什么?P13-15①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晚清出现了官僚地主,民国时期出现了城居地主。
②农民阶级: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近代中国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生活状况极度恶化,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具有保守、散漫、狭隘等局限性。
③工人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
主要来源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
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④资产阶级: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A.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集封建性、剥削性、买办性、寄生性、垄断性于一身。
B.民族资产阶级:a革命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b妥协性、软弱性、动摇性: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没有革命的彻底性,因而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答案

简答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通过现代化、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二者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
2.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失败原因:(1)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亩产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势力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难以取胜。
(2)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第考,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他们虽然在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
第三,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
他们不但脱离了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简述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第二,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第三,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了哪些新面貌?第一,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分)第二,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2分)第三,大批农民踊跃参军;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主观题) (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相互关系:这两大任务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前者是前提,后者是行动。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3.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
4.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①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5.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
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①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6530a0f1b7360b4c2f3f64b6.png)
(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答: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它们的关系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1)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它们的关系是:(1)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答: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鸦片战争时有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先进地主阶级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洪仁玕学习西方的制度,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李鸿章等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行洋务运动,开办一些军用民用企业,以求富国强兵。
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进行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孙中山通过革命斗争,要在中国建立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推翻封建统治。
4、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答:(1)太平天国农民斗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4)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答:(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3)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4)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
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答:(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做了大量工作。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篇: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6b11a01bb4daa58da0114a62.png)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3e65b71efad6195f312ba693.png)
(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和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族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补充: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
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前者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第二大任务只有在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方能进行。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