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详细版三级防护.ppt
xx医院 2020年1月26日
.新.
1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
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 消毒剂( 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新.
2
一般防护
.新.
16
.新.
5
二级防护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手消 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 揉搓1-3min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新.
6
二级防护
戴手套
戴护目镜
穿防护服
.新.
穿鞋套
7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 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工作服
.新.
3
一级防护
.新.
4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 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 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 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 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 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 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 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 肤刺激性
.新.
8
三级防护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病原体传播而导致的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分级防护制度。
二、分级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分级管理,综合防治。
2. 根据医院感染的风险程度,合理配置防护资源,实现精细化防控。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三、分级防护内容(一)一级防护1. 防护对象:所有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2)个人防护: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
(3)环境清洁:保持诊疗环境清洁、通风,定期进行消毒。
(4)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率。
(5)疫苗接种:积极参加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二级防护1. 防护对象:接触潜在感染源的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一级防护措施。
(2)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防护用品:使用防护级别更高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护目镜等。
(4)消毒处理:对潜在感染源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5)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与考核,提高防控能力。
(三)三级防护1. 防护对象:接触高度传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医务人员。
2. 防护措施:(1)二级防护措施。
(2)生物安全柜:使用生物安全柜进行操作,防止病原体传播。
(3)防护用品:使用高级别的防护用品,如正压呼吸器、防护面罩等。
(4)个人防护培训: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个人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水平。
(5)健康监测:对接触高度传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四级防护1. 防护对象: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任务的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培训资料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
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
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传染病疫点、疫区的划分原则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
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一是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二是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一段时间并可通过某些方式向周围进一步播散。
三是播散的病原体具有使易感者感染的可能。
疫点常常以病家(或包括病家周围)为单位,有时也以病人居留过的场所如宾馆、医院的病房、飞机、轮船、车辆作为疫点。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是指在处理可能感染病原体的病例时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
以下是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的主要内容:
1. 戴防护口罩:医务人员应戴符合规定标准的口罩,包括N95口罩或同等防护水平的口罩。
口罩应正确佩戴,并注意密封性。
2.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医务人员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避免病原体通过眼睛进入体内。
3. 戴防护服:医务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包括隔离衣、防护服等。
防护服应能完全覆盖身体,并且具有阻隔病原体的能力。
4. 戴手套:医务人员应佩戴符合规定标准的手套,如乳胶手套或Nitrile手套。
手套应严密贴合手部,并更换干净的手套,以避免感染传播。
5. 手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包括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清洁双手。
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可能有病原体的物品或者环境后,应及时进行手卫生。
6. 物品消毒: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工作区域和工作用具的物品消毒,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7.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避免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总之,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感染病原体处理的工作时,应采取以上三级防护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它是保证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手段。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
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 / 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
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传染病疫点、疫区的划分原则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
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一是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二是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一段时间并可通过某些方式向周围进一步播散。
三是播散的病原体具有使易感者感染的可能。
疫点常常以病家(或包括病家周围)为单位,有时也以病人居留过的场所如宾馆、医院的病房、飞机、轮船、车辆作为疫点。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器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1概念简介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制度三级防护制度是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和传播途径制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工作场所组织与管理:医院或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
同时,要落实医院院感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员工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防护服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材料,尺寸合适,脱下时具有自我密封功能。
医务人员还应掌握正确佩戴和脱除防护装备的方法,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更换。
3.环境控制措施:对于可能受到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环境,应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同时,在接触患者或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后,医务人员应及时清洗双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卫生。
4.设备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并经过正确的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废物处理措施:对于可能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确保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6.医务人员健康监测:医院应建立医务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级防护制度的执行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落实。
同时,医院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防控和三级防护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总之,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制度是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工作场所的组织与管理、员工控制措施、环境和设备控制措施、废物处理措施以及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可以有效地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一、二、三级防护及隔离病房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完整版)
医务人员一、二、三级防护及隔离病房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完整版)为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及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指导做好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新冠肺炎医疗机构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国家及各省市都发布了一系列的防控指引,但是随着下发的文件越来越多,有些医务人员对一、二、三级防护的内容记得越来越混淆,今天我汇总了下国家及不同省份的一二三级防护要求及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分享给大家,其他省份没有汇总的,欢迎大家私信小编补充。
一、国家版医务人员防护指引(来源: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二、山东省医务人员防护指引(来源:山东省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院感防控技术指南(2020 年版))(一)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要求。
(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做好诊区、病区的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四)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照接触风险,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增加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在为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增加空气隔离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1.一级防护:预检分诊点,普通急诊留观区,门诊,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医务人员医学观察区,隔离病区的潜在污染区工作人员,以及进行普通患者手术,非新冠患者的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外的安保、保洁、医疗废物转运等工作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措施。
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最新可编辑word 文档。
完整版)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完整版)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措施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需要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并在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可使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专门病区、处理分泌物和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以及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他们需要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和工作帽,并在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在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还需要戴防护眼镜并注意呼吸道和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除了二级防护的措施外,还需要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的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的防护服和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的防护口罩。
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也就是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
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一段时间并可通过某些方式向周围进一步播散。
播散的病原体具有使易感者感染的可能。
疫点通常以病家为单位,有时也以病人居留过的场所如宾馆、医院的病房、飞机、轮船、车辆作为疫点。
疫点范围的划定应由流行病学医师根据有关指征确定。
为了确保口罩密封性,需要用力呼气,使口罩内产生正压,并检查漏气情况。
如果发现漏气,应调整口罩位置或张力,再重新测试密封性,直至保证密封性。
另外,还需要进行负向密封检查,深吸气,如果口罩紧贴脸部,则没有漏缝;如果有漏缝,则空气会进入口罩,使得负压消失。
在戴护目镜和面罩时,需要先用架子或头带固定护目镜,再用带子将面罩固定在眉毛上方,并调节到合适位置。
戴手套的步骤是选择合适类型及大小,戴上手套,将手套拉到袖口上方,但要注意将戴手套的手远离面部,切忌接触或调节其他PPE,手套一旦破裂立即摘掉,戴新手套之前应洗手,限制污染手套能够接触的表面和物品。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规范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地个人防护制度及防护措施一、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经管办法》、《隔离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制订以下内容: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隔离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工作人员发生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时报告医院感控办.3、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地人身伤害.4、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经管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地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医务人员防护地原则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疑似传染病病人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和导致感染地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规范预防.规范预防地核心内容包括:1、所有地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地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地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地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地传播.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二)规范预防地具体措施包括: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地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地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医务人员地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5、处理所有地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6、对病人用后地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地消毒措施.三、医务人员地分级防护(一)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地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规范预防地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地各项规章制度.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4、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地防护.(二)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病留观室、传染病病区地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地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地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地工作人员,转运病人地医务人员和司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严格遵守规范预防地原则.2、根据传染病地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与空气隔离.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地各项规章制度.4、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地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地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地卫生与保护.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地医务人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隔离留观室、隔离病区必须配置耐穿刺、防渗漏地容器盛装各类锐器,预防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医院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地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地体温和呼吸系统地症状.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防护用品地规范及使用医务人员使用地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规范.(一)防护服:应当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可为联体式或者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地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防护口罩:应当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地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地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 2 0,滤料地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以选用符合N95或者FFP2规范地防护口罩.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防护眼镜或面罩:使用弹性佩戴法,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地防溅性能. (四)隔离衣:材料易于清洗和消毒,长袖、拉链或者钮扣位于背部.(五)手套:为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六)鞋套:为防水、防污染鞋套.。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发热门诊是医院中重要的传染病防控岗位之一,医务人员在此岗位上负责病情评估、检查、诊断和治疗工作。
由于传染病的高风险性,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环境防护以及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一、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时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防控手段。
以下是三级防护措施中的个人防护要点:1. 佩戴防护装备: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佩戴医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和鞋套等防护装备。
医用口罩需要严密贴合面部,完全遮挡口、鼻和下巴,避免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进入口鼻。
防护服应能覆盖身体大部分皮肤,并采用防护衣帽一体式设计。
2. 做好个人卫生: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漱口,并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手部消毒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应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3. 健康监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每日需要定期测量体温,并做好相关记录。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并隔离。
二、环境防护措施环境防护是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时必须要注意的方面。
以下是三级防护措施中的环境防护要点:1. 保持空气流通:发热门诊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空气流通。
开窗通风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使用空调设备进行空气循环,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室内的滞留时间。
2. 清洁消毒:发热门诊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对工作台面、仪器设备和医疗废物容器等敏感区域进行消毒,采用有效杀菌剂,确保病原微生物的彻底清除。
3. 废物处理:对发热门诊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传染性废物需要单独收集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医疗废物处理处理医疗废物是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三级防护措施中的医疗废物处理要点:1. 分类包装:根据相关标准,将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放置在废弃物容器中,以避免再次使用。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完整版)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执行三级防护的工作中,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面屏等。
防护服需具备防水、防病毒等功能,以保障医务人员在疫情中的工作安全。
手套应使用一次性无菌手套,用于接触病人、进行操作等,避免交叉感染。
口罩应采用合适的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原体。
护目镜或面屏用于保护眼部免受飞沫飞溅的侵袭。
2.洗手和消毒医务人员在进入病房、接触病人或进行操作前后都需要进行洗手和消毒。
洗手步骤要正确,包括用洗手液洗手,揉搓手心、手背、指间、指甲缝,清洗至少20秒,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消毒液要选用含酒精浓度为60%以上的消毒剂,对工作区域、器械、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3.应用强力防护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需要采用强力防护措施,如套双层手套,穿全套防护服,佩戴护目镜或面屏,戴帽子等。
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体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进入医务人员的身体,提高他们的防护能力。
4.严格的隔离措施在疫情流行或高风险疾病传播时,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隔离病人,隔离区域,以及避免与家人接触等。
医务人员应定期和灵活地更换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并通过不同的通道进出隔离区域,以避免交叉感染。
5.定期体温监测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测量体温,以及其他疾病症状的监测。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及时报告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隔离。
6.学习疫情知识和技能医务人员应及时获取最新的疫情信息,并了解和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接受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何进行洗手和消毒、如何处理医疗废物等,以提高自身的防护水平。
7.心理支持与关怀在高风险环境中从事工作的医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相关部门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建立专门的心理援助渠道,帮助他们应对恐惧、焦虑和压力。
总结起来,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洗手和消毒、强力防护措施的采用、严格的隔离措施、定期体温监测、疫情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心理支持与关怀等。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三级防范医务人员的三级防范医务人员应该依据接诊患者的不一样采纳不一样的防范措施并吻合以下要求1.一般防范合用于一般门急诊、一般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恪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仔细履行手卫生。
一级防范合用于发热点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恪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恪守消毒、隔断的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断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需时戴乳胶手套。
严格履行手卫生。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办理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范。
二级防范合用于进入甲型H1N1 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 流感隔断病房、隔断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办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件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严格恪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依据甲型 H1N1 流感的流传门路采纳飞沫隔断与接触隔断。
严格恪守消毒、隔断的各项规章制度。
进入隔断病房、隔断病区的医务人员一定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断衣或防范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依据洁净区、潜伏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区分正确衣着和脱摘防范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4.三级防范合用于为实行可引起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起气溶胶的操作包含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引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范外应该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器标准预防是将广泛预防和体内物质隔断的很多特色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拥有传染性,需进行隔断,无论能否有显然的血迹污染或能否接触非完好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一定采纳防范措施.依据流传门路采纳接触隔断,飞沫隔断,空气隔断,是预防医院传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1看法简介是指以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拥有传染性,需进行隔断,无论能否有显然的血迹,污染,能否接触非完好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一定采纳预防措施。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在抗击各类传染病的战斗中,发热门诊是前沿阵地,而医务人员则是冲锋在前的战士。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同时有效地开展诊疗工作,三级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三级防护的定义与重要性三级防护是针对传染病防控中最高级别的防护要求,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在发热门诊这样的高风险区域,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大,三级防护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使其在安全的环境下为患者服务。
二、防护装备的具体要求1、工作服医务人员应穿着清洁、合适的工作服,以保持整洁和专业形象。
2、一次性工作帽工作帽要将头发完全覆盖,防止头发暴露在外,减少污染的可能。
3、医用防护口罩(如 N95 口罩)这是防护的关键装备之一。
N95 口罩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和飞沫,佩戴时要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不留缝隙。
4、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护目镜能够保护眼睛免受飞沫和体液的喷溅,防护面屏则提供了更广泛的面部防护。
5、一次性防护服防护服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透性能,覆盖全身,包括颈部、手腕和脚踝等部位。
6、一次性乳胶手套戴两层手套,外层手套要覆盖防护服的袖口,以增强防护效果。
7、一次性鞋套鞋套要完全包裹鞋子,防止鞋底沾染污染物。
三、正确的穿戴和脱卸流程1、穿戴流程首先进行手卫生,清洁双手。
穿上工作服。
戴上一次性工作帽,确保头发全部被覆盖。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口罩贴合面部。
戴上护目镜或防护面屏,调整位置使其舒适且能有效防护。
穿上一次性防护服,注意检查有无破损。
戴上第一层一次性乳胶手套,将袖口塞进手套内。
穿上一次性鞋套。
戴上第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覆盖防护服袖口。
2、脱卸流程首先进行手卫生。
解开防护服的拉链,小心地将防护服由内向外卷,避免接触污染面。
脱下一次性鞋套,放入医疗废物垃圾桶。
脱下第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放入医疗废物垃圾桶。
消毒双手。
摘下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放入指定的消毒容器中。
消毒双手。
脱下第一层一次性乳胶手套,放入医疗废物垃圾桶。
三级防护.ppt
个人防护用具使用原则
个人防护用具可以减少而不是完全消除感染 的可能
个人防护用具只有在使用正确时才有效 个人防护用具不能取代洗手等基本卫生措施
谁应穿戴PPE
任何进入隔离病房者: 所有医务人员、放射科医生、体检医生、处
理标本的实验室人员 所有协助人员 家庭成员和探视者 进入疫区所有人员
何时使用PPE??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xx医院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
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 消毒剂( 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一般防护
穿工作服
一级防护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 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 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 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及医疗环境时要使用(例如医疗设备,环境表 面),某些情况下在进入病房环境要使用 液滴飞溅预防–距病人3英尺内要戴手术口 罩பைடு நூலகம்通过空气传染的隔离*– 微粒呼吸器
戴护目镜
穿防护服
穿鞋套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 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 部紧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 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 肤刺激性
三级防护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 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 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二级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三级防护措施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穿工作服、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min.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
⏹对病人实验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紧密。
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紧缩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紧密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
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传染病疫点、疫区的划分原则
所谓疫点是指传染源可能向周围播散病原体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
这一定义有几层含义,一是疫点内存在或在一定时间内曾经存在传染源(死亡后或转移后可以不存在),传染源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二是传染源播散或可能播散了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能存活一段时间并可通过某些方式向周围进一步播散。
三是播散的病原体具有使易感者感染的可能。
疫点常常以病家(或包括病家周围)为单位,有时也以病人居留过
的场所如宾馆、医院的病房、飞机、轮船、车辆作为疫点。
疫点范围的划定应由流行病学医师根据有关指征确定。
疫区是根据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来划定。
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相毗邻村、一个镇或毗邻镇,在县城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条街道为范围划定疫区。
疫区由疫区所在县卫生局提出申请,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发布。
个人防护介绍
个人防护设备 (PPE)
◆医用口罩或微粒呼吸器(N-95/FFP2)
◆手套
◆一次性长袖防护服
◆眼睛防护:护目镜,面罩
◆鞋套
◆帽子
个人防护用具使用原则
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是为了保护卫生保健人员免受可能来自如下方面的微生物感染:
⏹污染的手、眼睛和衣服
⏹对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感染
⏹个人防护用具可以减少而不是完全消除感染的可能
⏹个人防护用具只有在使用正确时才有效
⏹个人防护用具不能取代洗手等基本卫生措施
何时使用PPE??
1、在标准预防中使用
•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被污染物;接触粘膜或不完整皮肤时要戴手套
•隔离服–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进行操作或照顾病人要穿隔离服
•口罩、护目镜及面罩–在照顾病人活动中可能产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喷溅时配戴
2、在扩大预防中应用
接触预防–隔离服、鞋套和手套在接触病人及医疗环境时要使用(例如医疗设备,环境表面),某些情况下在进入病房环境要使用•液滴飞溅预防–距病人3英尺内要戴手术口罩
•通过空气传染的隔离*–微粒呼吸器
谁应穿戴PPE
⏹任何进入隔离病房者:
❑所有医务人员
❑放射科医生
❑体检医生
❑处理标本的实验室人员
❑所有协助人员
❑家庭成员和探视者
⏹进入疫区所有人员
如何穿戴PPE
N-95 / FFP2 微粒呼吸器
•预防
–吸入感染性颗粒(< 5 m)
–面部受污染, 包括鼻子和嘴
•仅穿戴 N-95/FFP2 口罩–无需另外的呼吸道保护措施
•一旦戴上口罩,不要触碰口罩的外侧
•型号大小应合适,保证密封性
•与其它医疗废弃物一同处理
N-95 / FFP2口罩的使用指南:
第一步
取出口罩,找出鼻梁片位置,带子悬挂在手下侧
Step 2
口罩下缘夹住下巴,鼻梁片位置向上
Step 3
把上面带子拉至脑后,固定在头部上侧;将下面带子拉至脑后固定在耳部下方
Step 4
用双手调整鼻梁片,使之张力适宜服帖于鼻梁上,保证脸部密合
Step 5
用双手掌杯型覆盖在口罩上,进行密封测试
正向密封检查:
用力呼气,口罩内出现正压。
如果发现漏气,应调整口罩位置或张力,再重新测试密封性。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保证密封性。
负向密封检查:
深吸气。
如果没漏,产生的负压会使口罩紧贴脸部。
如果有漏缝,
空气会进入口罩,使得负压消失。
如何戴护目镜和面罩
•将护目镜用架子或用头带固定遮住眼睛
•将面罩遮住面部,并用带子固定在眉毛上方
•调节到合适位置
如何戴手套
•最后戴手套
•选择合适类型及大小
•戴上手套
•将手套拉到袖口上方
如何安全使用
•将戴手套的手远离面部
•切忌接触或调节其他PPE
•手套一旦破裂立即摘掉,戴新手套之前应洗手
•限制污染手套能够接触的表面和物品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 戴帽子
•步骤2 戴口罩
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
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3 穿防护服
•步骤4 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 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 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穿戴防护用品
一戴帽子二戴口罩三穿防护服四戴防护眼镜五穿鞋套或胶鞋六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如何移除PPE
PPE的“污染” 和“清洁” 区域
•污染区域–外部前方
◆该PPE区域已经或有可能已经接触到身体部位,相应
物品或环境表面,这些区域会有感染性微生物存在•清洁区域–内部、外后部、系在头上和后部的带子
◆该PPE区域不大可能接触感染性微生物
脱去PPE的地点
•在门道,在离开病房之前或者在前厅(至少离病人一米处)
•出房间后且在房门关掉之后摘掉呼吸器
摘掉护目镜或面罩
•用戴手套的手握住护目镜或面罩的架子
•从面部摘掉
•放入指定容器以被回收或处理
脱掉隔离外罩服
•解开带子
•从颈部到肩部慢慢将隔离服褪下
•将污染面翻转朝里
•叠成一团
•丢弃
摘掉微粒呼吸器
⏹将底部松紧带从头部上方拉起
⏹再将上部松紧带拉下
⏹丢弃
如何摘掉手套
•抓紧靠手腕的外部边缘
•慢慢将手套褪下最后里面朝外
•用另外一只戴手套的手拿着
•将不戴手套的手指从腕部伸进另外一只手套
•将手套从里面褪下,从而将两只手套套在一起
•丢弃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 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 解防护服
步骤3 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 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步骤5 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 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7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步骤8 洗手、消毒。
脱掉防护用品
一摘下防护镜二解防护服三摘掉手套四脱掉防护服五脱鞋套或胶鞋六摘口罩七摘帽子八洗手、消毒
手部卫生
•脱掉PPE后立即洗手.
如果在脱掉PPE过程中发现手被污染,要先洗手再继续脱PPE
•用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酒精擦手剂
洗手的要求
洗手指征
①接触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②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③处理清洁或无菌物物品前;
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⑤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⑥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⑦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步骤
第一步打湿手和手腕擦肥皂
第二步右手手掌在左手之上,左手在右手之上
第三步手掌对手掌,包括手指间,相互清洗
第四步手指背面对另只手手指交替清洗
第五步左手攥紧右手拇指转动搓擦,并两手交替进行
第六步将右手指尖在左手中正向和反向转圈搓擦,并两手交替
烘干手
在洗手后彻底烘干是重要的,因为 :
⏹湿手会沾微生物
⏹湿手可能扩散传染性微生物
⏹湿手可能孳生传染性微生物
这样还有助于防止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