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科普讲座PPT课件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科普讲座PPT课件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2.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症状 3. 如何诊断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4. 治疗方法与管理 5. 预防与展望
什么是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什么是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定义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 损害和肌肉无力。多发性肌炎同样是自身免疫性 疾病,但主要表现为肌肉的炎症和无力。
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副作用 。
治疗方法与管理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促 进恢复。
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对患者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与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 食和适度运动。
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 体健康。
预防与展望
预防与展望
两者均可影响日常生活和身体功能,需及时诊断 和治疗。
什么是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 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某些病毒感染和药物也可能诱发该病。
什么是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流行病学
这两种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多见 于30-60岁的人群。
在不同人群中,发病率有差异,需关注特定风险 群体。
血液检查可检测肌酶水平及自身抗体,帮助确诊 。
如有必要,肌肉活检也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
如何诊断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可以帮助评估肌肉损伤及炎症程度。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治疗方法与管理
治疗方法与管理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以 减少炎症和免疫反应。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症状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疗指南第10章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概述】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

其临床特点是以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

PM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

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我国PM/DM并不少见,但发病率不清楚。

美国发病率为5/百万人,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呈双峰型,在儿童5~14岁和成人45~60岁各出现一个高峰。

1975年XXX和XXX将PM/DM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多肌炎(PM);②原发性皮肌炎(DM);③PM/DM合并肿瘤;④儿童PM或DM;⑤PM或DM伴发其它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

1982年Witaker在此分类基础上增加了两类,即包涵体肌炎和其它(结节性、局灶性及眶周性肌炎,嗜酸性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和增殖性肌炎)。

临床表现】本病在成人发病隐匿,儿童发病较急。

急性熏染可为其先驱表现或发病的病因。

早期病症为近端肌无力或皮疹,全身不适、发热、乏力、体重降落等。

1.肌肉本病累及横纹肌,以肢体近端肌群无力为其临床特点,常呈对称性损害,早期可有肌肉肿胀、压痛,晚期出现肌萎缩。

多数患者无远端肌受累。

1)肌无力:简直一切患者均出现分歧程度的肌无力。

肌无力可忽然发生,并延续进展数周到数月以上,受累肌肉的部位分歧出现分歧的临床表现。

肩带肌及上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不克不及平举、上举,不克不及梳头、穿衣;骨盆带肌及大腿肌无力:抬腿不克不及或困难,不克不及上车、上楼,坐下或下蹲后起立困难;颈屈肌受累:平卧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喉部肌肉无力形成发音困难,声哑等;咽、食管上端横纹肌受累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食道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接收停滞等,这些病症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的消化道受累类似;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并引起急性呼吸功用不全。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14
2.2.3自身抗体 2.2.3.1肌炎特异性抗体:PM/DM的抗体可 分为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yositis—specific autoantibodies,MSAs)和肌炎相关性抗体2大类。 MSAs主要包括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ARS)抗体、抗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 抗体和抗Mi一2抗体3大类。
12
2.2.2 肌酶谱检查 PM/DM患者急性期血清肌酶明显增高如肌酸磷 酸激酶(CK)、醛缩酶、天冬氧酸转氨酶(AST)、 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等,其中 临床最常用的是CK,它的改变对肌炎最为敏感, 升高的程度与肌肉损伤的程度平行。PM/DM血 清CK值可高达正常上限的50倍,但很少超过正常 上限的100倍。
③甲周病变:甲根皱襞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性红 斑或瘀点,甲皱及甲床有不规则增厚,局部出现 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6
“技工手”:在手指的掌面和侧面皮肤过多角化、 裂纹及粗糙,类似于长期从事手工作业的技术工 人手.故名“技工手”。还可出现足跟部的皮肤 表皮增厚,粗糙和过度角化。此类患者常常血清 抗Mi-2抗体阳性。
⑤其他皮肤黏膜改变:皮肤血管炎和脂膜炎也是 DM较常见的皮肤损害;另外还町有手指的雷诺现 象、手指溃疡及n腔黏膜红斑。部分患者还可出现 肌肉硬结、皮下小结或皮下钙化等改变。
7
2.1-3皮肤和骨骼肌外受累的表现
2.1.3.1肺部受累: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 胸膜炎是PM/DM最常见的肺部表现,可在病程 中的任何时候llf{现。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 咯痰、呼吸困难和紫绀等。少数患者有少量胸腔 积液,大量胸腔积液少见,喉部肌肉无力可造成 发音困难和声哑等。膈肌受累时可表现为呼吸表 浅、呼吸困难或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肺部受 累是影响PM/DM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肌细胞表达MHC-I分子,浸润的炎性 细胞主要为CD8+T细胞,呈多灶状分布在肌纤维周围及肌 纤维内,PM特征性表现,也是诊断PM最重要的病理标准
❖ 非IlM主要表现为巨噬细胞而非CD8+T细胞的浸润,且肌 细胞不表达MHC-I分子
❖ 用它区分药物性、代谢性等非IIM
2.2.5 肌肉病理
同硬皮病的 消化道受累相似
3 心脏受累:发生率为6%~75% 有明显临床症状者较少见,最常见的表现是心律不齐
和传导阻滞 较少见的严重表现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包填塞, 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 肾脏受累:少数 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罕见的暴发型PM可表现为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及 肾功能衰竭
❖ 5 关节表现: 部分PM/DM可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表现,通常见于 早期,可表现为RA样关节症状,但一般较轻 重叠综合征者较多见 儿童DM关节症状较多见
1.肺部受累: ➢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胸膜炎,表现为胸闷、气短、咳
嗽、咯痰、呼吸困难和紫绀等,少数患者有少量胸腔积液 ➢ 喉部肌肉无力可造成发音困难和声哑等 ➢ 膈肌受累时可表现为呼吸表浅、呼吸困难或引起急性呼吸
功能不全 肺部受累是影响PM/DM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 2 消化道受累: 累及咽、食管下端横纹肌 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 反酸、食管炎、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
—自身抗 体
• 抗Jo-1抗体阳性率:PM 30%, DM 10%
• 意义:
1.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肌炎自身抗体
2. 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3. 肺部受累
4.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多 关节炎、雷诺现象、技工手等症状
抗SRP抗体主要见于PM,阳性率约为4%~5%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2
其他治疗:部分患者 曾试用抗疟药、环孢素A、 免疫球蛋白静脉冲击、 血浆置换等治疗,均取 得一定疗效。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
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 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 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 伴发关节外表现。
未定型脊柱关节病
未定型脊柱关节病是一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目前仍采用Bohan和Peter1975年 提出的诊断标准。其内容如下: 1、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肌无力。 2、肌活检示肌肉出现坏死、再生、炎症等变 化,可伴有肌束膜的萎缩。 3、血清肌酶谱升高。 4、肌电图出现下述肌源性损害:1)低幅、短时 限、多相波运动单位电位;2)纤颤、正锐波 和插入活动增加;3)自发性高频率放电。 5、皮肤改变:包括Gottron征、向阳性紫红斑、暴 露部位的皮疹等。
多发性肌炎 / 皮肌炎的基本 病理改变是炎细胞浸润、肌纤 维变性和/或坏死、肌细胞再生、 纤维化和肌萎缩。 T 淋巴细胞 和 B 淋巴细胞浸润是本病的特 征性变化。皮肤病变主要是小 血管周围炎症,皮肤和皮下组 织均有炎细胞浸润。另外,本 病的肌肉改变往往呈灶性分布, 肌纤维粗细不均是本病的又一 病理特征。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张学武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均为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 性肌无力,皮肌炎尚伴有 特征性皮疹。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常累及多种脏器,出现关 节炎、肺间质纤维化、胸 膜炎、吞咽困难、心肌炎、 肾损害及神经系统病变。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 治疗强调早期应用糖皮质激 素,重症患者或激素疗效不 佳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骶髂关节炎病变程度分级
0级:正常
1级:可疑 2级:轻度骶髂关节炎:局限性侵蚀、硬

皮肌炎(肌痹)诊疗规范

皮肌炎(肌痹)诊疗规范

附件1:专科诊疗方案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痹)诊疗方案一、定义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目前认为属于自身免疫病范畴。

DM表现为皮肤和肌肉的弥漫性炎症,皮肤出现红斑、水肿,肌肉表现为无力、疼痛及肿胀,可伴有关节痛和肺、心肌等多脏器损害;PM无皮肤损害。

本病与中医肌痹或风湿痹类似。

如黄帝。

内经·素问〃长节刺论篇中记载:“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

”。

诸病源候论〃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风湿寒之气合而为痹。

……风湿之气偏多者,名风湿痹也。

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搏于血气,血气不行,则不宣,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故其肌肤尽痛。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凡因脾胃受损,或风寒湿、热毒等邪侵淫肌肉,闭阻脉络,气滞血瘀,出现一处或多处肌肉疼痛,麻木不仁,甚至肌肉萎缩,疲软无力,手足不随,谓之肌痹。

肌痹亦称肉痹。

2.西医诊断标准:Bohan和Peter(1975)提出的诊断表现(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和呼吸肌无力;(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CK升高;(3)肌电图异常;(4)肌活检异常;(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

具备上述(1)、(2)、(3)、(4)者可确诊PM,具备上述(1)~(4)项中的三项可能为PM,只具备二项为疑诊PM。

具备第(5)条,再加三项或四项可确诊为DM;第(5)条,加上二项可能为DM,第(5)条,加上一项为可疑DM。

(二)证候诊断1.热毒炽盛证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眼、面皮肤大片鲜红水肿性斑片,甚则延及颈项肩臂,触之灼热,肌肉关节疼痛无力,伴口干口苦、心悸烦躁、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

肺胃热盛,复感风热毒邪侵袭肌表,或外邪入里化热,致邪热充斥于内,煎灼气血,血热妄行,溢于脉外,故见肌肤红斑皮疹;热毒内蕴,经脉不利,故见肌肉肿胀疼痛;气机不畅,故见四肢肌肉无力;热毒耗伤津液,见口苦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热毒炽盛于内之象。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皮肌炎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严重 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发热
皮肌炎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 低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
消化道症状
皮肌炎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 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 状。
心脏症状
少数皮肌炎患者可出现心悸、 胸闷、心律失常等心脏症状。
PART 03
多发性肌炎临床表现
REPORTING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 准
REPORTING
• 引言 • 皮肌炎临床表现 • 多发性肌炎临床表现 • 诊断标准 • 治疗方法与预后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目的和背景
探讨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其重要性 。
提高对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 漏诊。
其他系统受累
皮肌炎患者还可出现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如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等。而多发性肌炎患 者相对较少出现这些系统受累的表现。
PART 04
诊断标准
REPORTING
皮肌炎诊断标准
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
可伴有关节疼痛、肿胀等。
肌酶谱升高
如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 (LDH)等。
肌电图呈肌源性改变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按摩、针灸等,可缓解肌肉疼痛、僵硬等症状,改善肌肉功能。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有助 于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预后与转归
01
预后因素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情严 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患者年龄、并发症等。一般来说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预后。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多发性肌炎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多发性肌炎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多发性肌炎1.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多发性肌炎的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和调护的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风湿病科、中医科、中医基层医师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肌群的间质性炎性改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无力,继之产生肌肉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1]中医学将多发性肌炎归于“肌痹”、“痿证”等范畴。

3临床诊断3.1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发布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2]3.1.1临床标准(1)包含标准A.常大于18岁发作,非特异性肌炎及皮肌炎(DM)可在儿童期发作。

B.亚急性或隐匿性发作。

C.肌无力:对称性近端多于远端,颈屈肌多于颈伸肌。

D.DM典型皮疹:眶周水肿性紫红色皮疹;Cottron征,颈部V征,披肩征。

(2)排除标准A.IBM临床表现:非对称性肌无力,腕/手屈肌与三角肌同样无力或更差,伸膝和(或)踝背屈与屈髋同样无力或更差。

B.眼肌无力,特发性发音困难,颈伸>颈屈无力。

C.药物中毒性肌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淀粉样变,家族性肌营养不良病或近端运动神经病。

3.1.2血清CK水平升高3.1.3其他实验室标准A.肌电图检查包含标准:(1)纤颤电位的插入性和自发性活动增加,正相波或复合的重复放电。

(2)形态测定分析显示存在短时限,小幅多相性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排除标准:(1)肌强直性放电提示近端肌强直性营养不良或其他传导通道性病变。

(2)形态分析显示为长时限,大幅多相性(MUAPs)。

(3)用力收缩所募集的MUAP类型减少。

B.磁共振成像:STIR显示肌组织内弥漫或片状信号增强(水肿)。

C.肌炎特异性抗体。

3.1.4肌活检标准A.炎性细胞(T细胞)包绕和浸润至非坏死肌内膜。

2004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草案)

2004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草案)

2004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草案)【诊断要点】1. 症状、体征:①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以及颈肌、咽肌、呼吸肌无力,逐渐加重,可伴肌痛。

②典型的皮疹。

一些患者在发病初皮疹仅出现在眼内眦及鼻梁两侧,或有典型皮疹而无肌无力者应引起注意。

~PM/DM 患者发热并不少见.特别是并发肺部损害者。

2. 辅助检查:(1)血清肌酶:绝大多数患者在病程某一阶段可出现肌酶活性增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之一。

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碳酸酐酶 III 等,其中以 CK 最敏感。

CK 有 3 种同功酶:CK—MM(大部分来源于横纹肌、小部来自心肌);CK—MB (主要来源于心肌,极少来源横纹肌);CK-BB(主要来源于脑和平滑肌)。

其中CK—MM 活性占CK 总活性的95%~98%。

PM/DM 主要以 CK—MM 的改变为主。

碳酸酐酶 III 为惟一存在于横纹肌的同列酶,横纹肌病变时升高。

但未作为常规检测。

其他肌酶同时来源于其他组织器官对PM 和DM 的诊断帮助不如 CK。

肌酶活性的增高表明肌肉有新近损伤,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因此肌酶的高低与肌炎的病情变化呈平行关系。

可作为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肌酶的升高常早于临床表现数周,晚期肌萎缩肌酶不再释放,肌酶可正常。

在一些慢性肌炎和广泛肌肉萎缩的患者,即使处于活动期,其肌酶水平也可正常。

(2)肌红蛋白测定:肌红蛋白仅存于心肌与横纹肌,当肌肉出现损伤、炎症、剧烈运动时肌红蛋白均可升高。

多数肌炎患者的血清中肌红蛋白水平增高,且与病情呈平行关系,有时先于 CK 升高。

(3)自身抗体:①抗核抗体(ANA):PM/DM 中 ANA 阳性率为 20%~30%,对肌炎诊断不具特异性。

②抗 Jo 一 1 抗体:是诊断PM/DM 的标记性抗体,阳性率为25%,在合并有肺问质病变的患者中其阳性率可达 60%。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摘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M/PM)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肌肉无力和皮肤损伤。

当DM/PM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时,治疗难度增加,病情更为复杂。

影像学诊断是关键的诊断手段,CT和MRI可以显示肺间质性病变和肌肉情况。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肌酶和自身抗体水平的检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严重病例可考虑静脉免疫球蛋白。

护理措施主要是加强营养,注意防感染。

并发症预防包括预防肌炎和器官功能的恶化。

综合治疗效果需进行长期评估,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未来展望包括进一步研究病因和治疗方面的创新,为DM/PM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肺间质性肺炎、诊治、影像学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综合治疗、疗效评估、未来展望1. 引言1.1 疾病概述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M)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疾病,特征性病变为皮肌炎,可累及全身皮肤和多种器官。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最常见于成年女性,但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

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炎症、肌肉无力、关节疼痛和疲劳等。

皮肌炎症表现为皮肤呈现红斑、皮疹、溃疡等病变,肌肉无力可以导致肌无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道肌肉受累导致呼吸困难。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面主要是应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进行护理措施和预防并发症。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但仍需定期进行随访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未来的展望则是希望能够通过深入研究,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2 发病原因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

内科-神经内科-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内科-神经内科-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脏功能评估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大小、室壁厚 度、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
心肌病变检测
对于皮肌炎可能伴发的心肌炎,超声 心动图可显示心肌回声异常、心肌运 动减弱等改变。
03 实验室检查在皮肌炎及多 发性肌炎中应用
血清学检查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增高是肌损伤敏感的特异性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如肺部感染、心血管疾 病等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领域新进展介绍
01
02
03
04
新型生物制剂的研发与应用, 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免疫治疗的探索与实践,如细 胞免疫疗法等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在疾病发病 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预 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推广与实施,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生物制剂
如抗TNF-α药物、B细胞清除剂等, 针对特定免疫环节进行干预,适用 于难治性病例。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血浆置换
01
通过去除患者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抗体,减轻免疫反应,适
用于重症或难治性病例。静来自注射免疫球蛋白02可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部分病例。
物理治疗
03
如按摩、理疗等,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肌肉功能,作为辅助
补体检测
补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 免疫反应的活跃程度。
肌肉活检技术
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 如肌纤维变性、坏死、再生等,有助 于确诊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
免疫组化染色
肌肉电生理检查
如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可以评估肌肉和神经的 功能状态,辅助诊断皮肌炎或多发性肌 炎。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5/22022/5/2Monday, May 02,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5/22022/5/22022/5/25/2/2022 12:33:16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5/22022/5/22022/5/2M ay-222-May-22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5/22022/5/22022/5/2Monday, May 02, 2022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2/5/22022/5/22022/5/22022/5/25/2/2022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2022/5/22022/5/22022/5/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5月 2022/5/22022/5/22022/5/25/2/2022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5/22022/5/2May 2, 2022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2/5/22022/5/22022/5/22022/5/2
肌酶改变先于肌力和肌电图的改变,肌力常滞后 于肌酶改变3.10周.而复发时肌酶先于肌力的 改变。少数患者在肌力完全恢复正常时CK仍然升 高,这可能与病变引起的肌细胞膜“漏”有关。 相反,少数患者活动期CK水平可以正常,这种情 况DM比PM更常见。CK正常的PM/DM患者应做 仔细的鉴别诊断,一般而言肌炎活动期.特别是 PM患者其CK水平总是升高的,否则诊断的准确 性值得怀疑。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5/22022/5/2Monday, May 02,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5/22022/5/22022/5/25/2/2022 12:33:16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5/22022/5/22022/5/2M ay-222-May-22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5/22022/5/22022/5/2Monday, May 02, 2022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2/5/22022/5/22022/5/22022/5/25/2/2022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2022/5/22022/5/22022/5/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5月 2022/5/22022/5/22022/5/25/2/2022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5/22022/5/2May 2, 2022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2/5/22022/5/22022/5/22022/5/2

皮肌炎诊疗指南

皮肌炎诊疗指南

皮肌炎诊疗指南【概述】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属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呈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种皮肤损害,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系指本组疾患而无皮肤损害者。

【诊断】根据患者对称性近端肌肉乏力、疼痛和触痛,伴同特征性皮肤损害如以眶周为中心的紫红色浮肿性斑,Gottron氏征和甲根皱襞僵直扩张性毛细血管性红斑,一般诊断不难,再结合血清肌浆酶和CPK、LDH、AST、ALT和醛缩酶的增高,24小时尿肌酸排出量增加,必要时结合肌电图的改变和病变肌肉的活组织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治疗】在无肿瘤并发的病例,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一般成人剂量相等于泼尼松60~100mg/d,约为1mg/(kg•d),重症病例或开始剂量无效,可增至 1.5mg/(kg•d);儿童剂量通常较成人剂量增加些,为 1.5mg/(kg•d)。

症状轻者可用较小剂量。

根据临床症状,尿肌酸排出量和血清肌浆酶测定值作为应用皮质炎固醇增减剂量的参考指标,一般肌力恢复较肌浆酶和尿肌酸排泄量好转迟缓数周。

近年来重症病例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即静脉滴注1g,连续3天,以后再改用泼尼松600mg/d)。

约1/3病例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效应不佳。

免疫抑制剂特别是氨甲喋呤静脉滴注合并皮质类固醇治疗尤其对改善肌力有一定疗效,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也可应用。

其他非甾体类抗体炎药物,蛋白同化激素如苯丙酸诺龙、抗疟药物(如氯化喹啉)和维生素E等亦可辅助试用。

重症病例可静脉补给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三磷酸腺苷、辅酶A 和能量合剂。

近亦有应用环胞菌素、血浆透析等获得一定效果。

此外物理疗法,在急性期严重炎症时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软挛缩,每日二次,不鼓励主动运动;在恢复期鼓励进行速度缓慢主动运动。

其他可酌情采用按摩、推拿水疗,透热电疗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挛缩。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概述多发性肌炎(PM)与皮肌炎(D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皮肤、骨骼肌病变为主的非感染性炎症,常累及上肢带肌、颈肌、咽肌等,皮肤、心脏、胃肠道、肺脏均可受累,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PM的发病机制不明,某些研究提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已从成人与儿童PM血清中检查出柯萨奇病毒B,用逆转录方法在病人肌肉组织中复制出柯萨奇病毒RNA;给新生小鼠注射柯萨奇病毒B,可以复制出小鼠肌炎。

另从PM 患者的肌肉组织中查到过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原,从包涵体性肌炎病人肌组织中分离出腺病毒。

虽然不能肯定某种病毒就是PM或DM的致病因子,但病毒可能也是PM或DM发病的一种激发因子。

在肌炎浸润的细胞中发现1/3的细胞是巨噬细胞,2/3是淋巴细胞,浸润的细胞表面多表达MHC-I类抗原,这似乎表明,在PM肌炎病灶部位发生了针对肌细胞膜抗原或与肌纤维表面抗原有交叉反应的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

在病人的血清中可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如:抗肌球蛋白抗体(antimyosin antibodies)、抗肌红蛋白抗体(antimyoglobin antibodies)、抗Jo-1 针针对氨酸 t-RNA合成酶)、抗PL-7、PL-12 针针对氨酸 、氨酸 t-RNA合成酶)以及抗PM-1抗体等,提示PM与自身免疫反应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根据其主要表现,临床又将之分为八种类型,即成人多发性肌炎、成人皮肌炎、幼年性皮肌炎、胶原血管性肌炎、伴有肿瘤的肌炎、非肌瘤性皮肌炎、包涵体肌炎、嗜 粒细胞性肌炎以及结节病性肌炎等。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在中医学里大多数学者将之归为“痿证”范畴。

对其病因病机,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就指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此在治疗上,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

临床上从脾胃、肝肾人手,辨证治疗DM、PM而获良效的报道不少。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亏虚则四肢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而痿软无力;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而致肢体不用。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③甲周病变:甲根皱襞处可见毛细 血管扩张性红斑或瘀点,甲皱及甲 床
有不规则增厚,局部出现色素 沉着或色素脱失
④“技工手”:在手指的掌面和侧 面皮肤过多角化、粗糙,类似于长 期
从事手工作业的技术工人手, 故名“技工手”。 足跟部
血清抗Mi-2抗体阳性 ⑤其他皮肤黏膜改变:皮肤血管炎 和脂膜炎,手指的雷诺现象、溃疡 及肌肉硬结、皮下小结或皮下钙化 等改变。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 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2012.2
1 概述
❖ 特发性炎性肌病 ❖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 ❖ 是一组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 ❖ 其中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
2.2.3肌炎自身抗体
肌炎 自身 抗体
肌炎特异性 自身抗体 (MSAs)
抗氨基酰t-RNA合 成酶(ARS)抗体
信号识别颗粒 (SRP)抗体
抗Mi-2抗体
肌炎相关性
自身抗体 (MAAs)
抗PM-ScL抗体
抗SSA抗体
抗Ku抗体
抗Jo-1抗体 抗PL-7抗体 抗PL-12抗体
• MSA:抗Jo-1抗体,抗PL-7/12抗体
❖ 2 消化道受累: 累及咽、食管下端横纹肌 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 反酸、食管炎、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
同硬皮病的 消化道受累相似
3 心脏受累:发生率为6%~75% 有明显临床症状者较少见,最常见的表现是心律不齐
和传导阻滞 较少见的严重表现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包填塞, 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 肾脏受累:少数 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罕见的暴发型PM可表现为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及 肾功能衰竭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04
治疗原则与方案
一般治疗
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肌肉负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适 当的康复锻炼。
饮食调整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以维持身体需要。同时,避免摄入可能导致过敏的 食物。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首选药物,可 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但需根据病情调 整剂量,长期使用应注意副作用。
THANKS
心理支持
1 2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 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心理咨询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提供心理支持。
3
心理治疗
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等,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02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可能加重皮肌炎患 者的皮肤症状。
03
其他环境因素
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也可 能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发
病有关。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肌肉症状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常出现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可伴有肌肉疼痛或压痛。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 发音障碍等症状。
皮肤症状
处理
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透析治 疗。
其他并发症
预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 力,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控制 血糖、调节血脂、抗骨质疏松等。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42-风湿病科--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42-风湿病科--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和《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以肢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为特征,初起可急骤出现,继则手软难握,臂软难举,足软难履,甚则累及咽、颈项及胸部肌肉,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斜视、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伴或不伴特征性皮肤损害者均可诊断为肌痹。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

(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

(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

(3)肌电图示肌源性异常。

(4)肌活检异常:肌纤维变性、坏死,细胞吞噬、再生、嗜碱变性,核膜变大,核仁明显,筋膜周围结构萎缩,纤维大小不一,伴炎性渗出。

(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①眶周皮疹:眼睑呈淡紫色,眶周水肿;②Gottron 征: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背面的红斑性鳞屑疹;③膝、肘、踝关节、面部、颈部和上半身出现的红斑性皮疹)。

符合1~4条中任何3条或以上可确诊多发性肌炎,同时有第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

轻型:诊断明确,但临床稳定,所累及的靶器官(包括肺脏、心脏、消化道、肾脏等)功能正常或稳定,呈非致命性。

重型:诊断明确,肌炎病情活动明显,伴有重要脏器累及并影响其功能;病情危重而凶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者。

(二)证候诊断1.湿热阻络证:肌肉酸痛肿胀,四肢沉重乏力,发热,食欲不振,二便不调,热毒炽盛时还可见皮肤散在红斑,以眼睑周围和胸背部为多,色多红紫,甚则溃烂,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寒湿痹阻证:肌肉酸胀、疼痛或身体困重乏力,恶寒发热或畏寒肢冷,皮疹颜色紫暗,舌淡苔白腻,或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或濡缓。

3.脾肾不足证:肌肉酸痛,松弛乏力,精神倦怠,身体消瘦,声低懒言,动作迟缓伴腰膝酸软,皮疹颜色淡红或暗淡,面色晄白,二便不调,夜尿较多,舌淡苔白,脉沉或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概述】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

其临床特点是以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

PM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

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我国PM/DM并不少见,但发病率不清楚。

美国发病率为5/百万人,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呈双峰型,在儿童5~14岁和成人45~60岁各出现一个高峰。

1975年Bohan和Peter将PM/DM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多肌炎(PM);②原发性皮肌炎(DM);③PM/DM合并肿瘤;④儿童PM或DM;⑤PM或DM伴发其它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

1982年Witaker在此分类基础上增加了两类,即包涵体肌炎和其它(结节性、局灶性及眶周性肌炎,嗜酸性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和增殖性肌炎)。

【临床表现】本病在成人发病隐匿,儿童发病较急。

急性感染可为其前驱表现或发病的病因。

早期症状为近端肌无力或皮疹,全身不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1.肌肉本病累及横纹肌,以肢体近端肌群无力为其临床特点,常呈对称性损害,早期可有肌肉肿胀、压痛,晚期出现肌萎缩。

多数患者无远端肌受累。

(1)肌无力: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

肌无力可突然发生,并持续进展数周到数月以上,受累肌肉的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肩带肌及上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不能平举、上举,不能梳头、穿衣;骨盆带肌及大腿肌无力:抬腿不能或困难,不能上车、上楼,坐下或下蹲后起立困难;颈屈肌受累:平卧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喉部肌肉无力造成发音困难,声哑等;咽、食管上端横纹肌受累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食道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等,这些症状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的消化道受累相似;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并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肌无力程度的判断如下: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能轻微收缩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做平面移动,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抗地心吸引力);4级:能抗阻力;5级:正常肌力。

(2)肌痛:在疾病早期可有肌肉肿胀,约25%的患者出现近端肌肉疼痛或压痛。

2.皮肤DM除有肌肉症状外还有皮肤损害,多为微暗的红斑,皮损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或有鳞屑。

皮损常可完全消退,但亦可残留带褐色的色素沉着、萎缩、疤痕或白斑。

皮肤钙化也可发生,多在儿童中出现。

普遍性钙质沉着尤其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

皮肤病变往往是皮肌炎患者首先注意到的症状。

(1)向阳性紫红斑: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见于60%~80%DM患者,它是DM的特异性体征。

(2)Gottron征:此征由Gottron首先描述。

被认为是DM的特异性皮疹。

皮疹位于关节伸面,多见于肘、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处,也可出现在膝与内踝皮肤,表现为伴有鳞屑的红斑,皮肤萎缩、色素减退。

(3)暴露部位皮疹:颈前、上胸部(“V”区),颈后背上部(披肩状),在前额、颊部、耳前、上臂伸面和背部等可出现弥漫性红疹,久后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减退。

(4)技工手:部分患者双手外侧掌面皮肤出现角化、裂纹,皮肤粗糙脱屑,同技术工人的手相似,故称“技工”手。

尤其在抗Jo-1抗体阳性的PM/DM患者中多见。

(5)其他一些皮肤病变虽非特有,但亦时而出现,包括:指甲两侧呈暗紫色充血皮疹,指端溃疡、坏死,甲缘梗塞灶,雷诺现象,网状青斑,多形性红斑等。

慢性患者有时出现多发角化性小丘疹,斑点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轻度皮肤萎缩和色素脱失,称为血管萎缩性异色病性DM。

皮损程度与肌肉病变程度可不平行,少数患者皮疹出现在肌无力之前。

约7%患者有典型皮疹,但始终没有肌无力、肌病,肌酶谱正常,称为“无肌病的皮肌炎”。

3.关节关节痛和关节炎见于约15%的患者,为非对称性,常波及手指关节,由于手的肌肉萎缩可引起手指屈曲畸形,但X线相无骨关节破坏。

4.消化道10%~30%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反流,为食道上部及咽部肌肉受累所致,造成胃反流性食管炎。

X线检查吞钡造影可见食道梨状窝钡剂潴留,甚至胃的蠕动减慢,胃排空时间延长。

5.肺约30%患者有肺间质改变。

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发绀、可闻及肺部细湿罗音,X线检查在急性期可见毛玻璃状、颗粒状、结节状及网状阴影。

在晚期X线检查可见蜂窝状或轮状阴影,表现为弥漫性肺纤维化。

部分患者为慢性过程,临床表现隐匿,缓慢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

少数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其病理基础为肺小动脉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肺功能测定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

肺纤维化发展迅速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6.心脏仅1/3患者病程中有心肌受累,心肌内有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和变性,局灶性坏死,心室肥厚,出现心律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亦可出现心包炎。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约30%出现异常,其中以ST段和T波异常最为常见,其次为心传导阻滞、心房纤颤、期前收缩、少到中量的心包积液。

7.肾脏肾脏病变很少见,极少数暴发性起病者,因横纹肌溶解,可出现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少数PM/DM患者可有局灶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但大多数患者肾功能正常。

8.钙质沉着多见于慢性皮肌炎患者,尤其是儿童。

沿深筋膜钙化多见,钙化使局部软组织出现发木或发硬的浸润感,严重者影响该肢体的活动。

钙质在软组织内沉积,X线示钙化点或钙化块。

若钙质沉积在皮下,则在沉着处溃烂可有石灰样物流出,并可继发感染。

9.与恶性肿瘤约有1/4的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患者,可发生恶性肿瘤,男性多见。

DM发生肿瘤的多于PM,肌炎可先于恶性肿瘤2年左右,或同时或后于肿瘤出现。

所患肿瘤多为实体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等,也可出现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等。

肿瘤切除后肌炎症状可改善。

10.与其它结缔组织病约20%患者可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等,PM和DM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并存,符合各自的诊断标准,称为重叠综合征。

少数患者和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炎性肠病和白塞病相重叠。

11.儿童PM/DM 儿童DM多于PM,约为10倍~20倍,起病急,肌肉水肿、疼痛明显,可有视网膜血管炎,并常伴有胃肠出血、黏膜坏死,出现呕血或黑便,甚至穿孔而需外科手术。

疾病后期,皮下、肌肉钙质沉着,肌萎缩。

12.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起病隐匿,病变累及四肢近端肌群外,尚可累及远端肌群。

与PM不同的是肌无力和肌萎缩对称性差,指屈肌受累和足下垂常见,肌痛和肌肉压痛罕见。

肌酶正常,对激素治疗反应差。

病理特点为肌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查到嗜酸性包涵体,电子显微镜显示胞浆和胞核内有小管状的丝状体。

【诊断要点】1.症状、体征(1)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以及颈肌、咽肌、呼吸肌无力,逐渐加重,可伴肌痛。

(2)典型的皮疹。

一些患者在发病初皮疹仅出现在眼内眦及鼻梁两侧,或有典型皮疹而无肌无力者应引起注意。

(3)PM/DM患者发热并不少见,特别是并发肺部损害者。

2.辅助检查(1)血清肌酶:绝大多数患者在病程某一阶段可出现肌酶活性增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血清指标之一。

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碳酸酐酶III等,其中以CK最敏感。

CK有3种同功酶:CK-MM(大部分来源于横纹肌、小部来自心肌);CK-MB (主要来源心肌,极少来源横纹肌);CK-BB(主要来源脑和平滑肌)。

其中CK-MM活性占CK总活性的95%~98%。

PM/DM主要以CK-MM的改变为主。

碳酸酐酶III为唯一存在于横纹肌的同功酶,横纹肌病变时升高。

但未作为常规检测。

其他肌酶同时来源于其他组织器官对PM和DM的诊断帮助不如CK。

肌酶活性的增高表明肌肉有新近损伤,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因此肌酶的高低与肌炎的病情变化呈平行关系。

可作为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肌酶的升高常早于临床表现数周,晚期肌萎缩肌酶不再释放,肌酶可正常。

在一些慢性肌炎和广泛肌肉萎缩的患者,即使处于活动期,其肌酶水平也可正常。

(2)肌红蛋白测定:肌红蛋白仅存于心肌与横纹肌,当肌肉出现损伤、炎症、剧烈运动时肌红蛋白均可升高。

多数肌炎患者的血清中肌红蛋白水平增高,且与病情呈平行关系,有时先于CK升高。

(3)自身抗体1)抗核抗体(ANA):PM/DM中ANA阳性率为20%~30%,对肌炎诊断不具特异性。

2)抗Jo-1抗体:是诊断PM/DM的标记性抗体,阳性率为25%,在合并有肺间质病变的患者中其阳性率可达60%。

抗Jo-1阳性的PM/DM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肌无力、发热、间质性肺炎、关节炎、雷诺征和“技工手”。

(4)肌电图:几乎所有患者出现肌电图异常,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即在肌肉松弛时出现纤颤波、正锐波、插入激惹及高频放电;在肌肉轻微收缩时出现短时限低电压多相运动电位;最大收缩时出现干扰相。

(5)肌活检:取受损肢体近端肌肉如三角肌、股四头肌及有压痛和中等无力的肌肉送检为好,应避免在肌电图插入处取材。

因肌炎常呈灶性分布,必要时需多部位取材,提高阳性率。

肌肉病理改变:①肌纤维间质、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其他有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②肌纤维破坏变性、坏死、萎缩,肌横纹不清,③肌束间有纤维化,肌细胞可有再生,再生肌纤维嗜碱性,核大呈空泡,核仁明显。

④血管内膜增生。

皮肤病理改变无特异性。

3.PM和DM的诊断标准Bohan 和Peter (1975)提出的诊断标准:(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和呼吸肌无力;(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CK升高;(3)肌电图异常;(4)肌活检异常;(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

具备上述(1)、(2)、(3)、(4)者可确诊PM,具备上述(1)~(4)项中的三项可能为PM,只具备二项为疑诊PM。

具备第(5)条,再加三项或四项可确诊为DM;第(5)条,加上二项可能为DM,第(5)条,加上一项为可疑DM。

4.鉴别诊断对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对不典型病例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肌病,例如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风湿性多肌痛等疾病鉴别。

(1)运动神经元病:肌无力从肢体远端开始,进行性肌萎缩,无肌痛,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

(2)重症肌无力:为全身弥漫性肌无力,在进行性持久或反复运动后肌力明显下降,血清肌酶、肌活检正常,血清抗乙酰胆硷受体(AchR)抗体阳性,新斯的明试验有助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