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范文
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https://img.taocdn.com/s3/m/a45d05f619e8b8f67c1cb9fc.png)
.
、
假定 和简化 都被认 为 没 有 反 映 出线路 区 的实 际 情 况 基 于利 用当时 已 有 长足进 步的 计算 机 尽量安排 列车
,
山 阳 线 的标 准运 行图编制作业
,
这
.
次 采用计算机编制 列车运行 图 总 共占用计算 机 叮 天
172 小 时
.
通过提 高列车对数 增加线路容量的 考虑 算机编制 时刻表
。
,
、
办理
、
为附 属装 置的 计算机
由 于 研究 开 始时就被指 出的 人
,
时间等
机 间 的情 报交换 有 了 飞跃 的进 步
变 得容 易起来
:
,
故
更主要 的 是 由包括 机车车 辆运 用
,
,
乘务 员运 用
。
采用计算 机编制 时刻表 有 了很 大发展 器上
,
即 计算机的计
,
站 内作 业 等多种重 要因素错综 复杂地交织在 一 起
,
贯线
( 米原 一
青森 》试 用 了本 社 所 编制的 方案 运行图
19 7 2
“
线路 容量
”
的 议 沦甚 为活跃
.
。
虽然 对
获得了良好 的效果 故在
主 要 干线
,
年
,
.(;ຫໍສະໝຸດ 月一g月,
对全 国
、 。
计算线路容量提 出多种理 论 方案
但 由于 进 行过多的
.
19 73 年 1 0
月改图 时 以 及 东北 线 高崎线 都 采用 了计算 机
。
, ,
则
故趁技 术研究所换 新型计算机之机 没置 于 国铁本社列车科内 的计算 机联 接
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复线区段列车运行图
![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复线区段列车运行图](https://img.taocdn.com/s3/m/6695be6231b765ce0508149a.png)
对 四 个 复 线 区 段 实际 编 制 情况 的 分 析 表 明 是 在旅 客 列 车运 行 线 确 定之 后 货 物列 车运 行 线
,
。
比 人 工 编 图 速 度快
、
质 量高
效果 好
具 体做 法
,
电 子 计算 机 按 照 设定 的 数 学 模 型 和 算 法
,
,
迅 速 而 堆 确地排 定
。
描 绘 出 列 车运 行 图
。
,
使 用 的 机 车台 数 少
,
保 持运输 的均衡
,
性 与协 调 性 以 及 运 输组 织 所 要 达 到 的 条件等 等
。
因此
,
如 何给 出 确切 的 数 学 模 型是 应 用 电 子 研 究 电 子 计算 机 编 制 列 车 运 行 图
,
。 , ,
国 外 自五 十 年 代 以 来
,
首
。
但 由 于编 图 的 诸 因 素 交 错 影 响
列车 追 踪 间 隔 和股道 检 查 等 也 都 可 用
,
数 学 表 达 式 之 间 的 组 合 来描述 隔时分规 定为
8
例 如 一 货 物 列 车 到 达 某 站 待避 旅 客 列 车时
8
, ,
假 定列车 追踪 间
,
分钟
那 么 货 物 列 车在该 站 最 早 要 在 旅 客 列 车 通 过 后
x
分钟 才 能 开 出
打 印 列车运行 时 刻 表 和 计算出 各项 技 术指 标
现琳 排
定 方法分 别叙述 如 下
、
一
编制 复 线 区 段 货物 列车 运行线 的 数 学模 型
,
列车运行系统概述
![列车运行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6496dece2f0066f5332269.png)
列车运行系统概述041410230刘乐一、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铁路的投入力度,我国铁路建设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铁路的软肋-高速列车控制,因此发展我国自己的高速列车控制系统对于减少铁路建设运营成本,减少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列车控制基本知识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CTCS等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二、列车发展历史背景2.1国内外发展比较及其发展趋势起初六十年代之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由路旁信号机来传递信息,列车运行安全取决于司机的视觉驾驶技术和经验,前后列车间的空间间隔由相邻信号机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再到后来七十年代之后,列车速度的提高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安全和效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地面信息传输技术和列车信息接收技术的不断完善,出现了点式ATC系统,点连式ATC系统和连续式ATC系统。
从九十年代后,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向数字化ATC发展,通过不同信息传输媒体,采用信息编码传送目标速度、目标距离和轨道电路长度等信息,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通信,因此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得到增强,效率得到提高,效益明显改善。
国内2O世纪大部分时间,全路机车都安装了机车“三大件”,即机车信号、自动停车和无线列调,行车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1985年我国引进国外的无绝缘轨道电路和车载ATP系统。
以此为标志,开始我国运行控制现代化系统的发展,九十年代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结出硕果。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LSK旅客列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在广深线160~200 km/h的列车上投入运营。
LSK 系统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准高速旅客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综合信号安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可靠性与故障安全理论,构成新型人机关系的信号安全防护系统,并首次以车载信号作为行车凭证,实现了我国超速防护系统历史性的突破。
发展趋势:发展中的列车控制系统将成为一个集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列车运行调整方案计算机编制系统的研究
![列车运行调整方案计算机编制系统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2b1f4eb307e87101f69613.png)
近 年 来 , 国 内 外 铁 路 调 度 指 挥 系 统 主 要 是 朝 着 调 Wicni e t l t. so s C nr d 和纽 约 北 线地 铁 安 装 T —r n aL D Po系统 。 度 指 挥 自 动 化 、 集 中 化 的 方 向 发 展 。 发 展 铁 路 调 度 指 作 为一 个 健 壮 的客 户 / 务 器 系统 ,T P o给 用 户提 供 服 D— r
维普资讯
DM l 程 S工
列 车 运 行 调 整 方 案计 算 机 编 制 系统 的 研 究
张云涛 贾传 峻 孙全欣
摘 要 :从 分 析 建 立 该 系统 的 必要 性 入 手 , 简 单 介 绍 了 国外 的 一 些 相 近 系统 ,认 为 国 外 同类 技 术 设 备 不 能 照
挥 系统 的 自动化 和集 中化 ,是 实现 铁 路 不停 息 地 运 输 了友 好 的人 机 交 互 界 面 ,使 用户 操 作极 为方 便 。 和无 人 职 守 车站 的重 要 基 础 ;是 使 铁 路 这一 国家 支 柱 22DMI Di ac n g me t nomain S se . S( s th Ma a e n fr to ytm) p I .. S 型行 业 在 时代 的不 断 发 展 中 紧跟 时 代 步伐 ,充 分 满 足 22 1 DMI 的结构 基本组成 社 会需要 的基 本条件 ;是 我 国加入 w T 以后铁 路在 行 O
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研究_聂磊
![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研究_聂磊](https://img.taocdn.com/s3/m/710a9be4b8f67c1cfad6b8eb.png)
第18卷第1期(总第39期) 中国铁道科学1997年3月 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研究聂 磊 郭富娥 (北方交通大学)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摘 要: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特点,对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探讨了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的编图理论和方法。
在确定了高、中速列车运行线的合理铺划顺序之后,根据各类列车的不同性质,提出了3种算法。
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利用计算机编图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算法,开发了计算机编制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其内容包括基础数据的存取与管理、铺划列车运行线、运行图选优、运行结果输出等。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兼顾了我国高速铁路各发展阶段对运行图的不同需要。
关键词:高速铁路 计算机 列车运行图 有效时间链 回溯搜索1 前 言 高速行车技术是一项集众多领域知识的庞大系统工程,它不仅在硬件技术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在软件技术方面(如运输组织方法等)也较之常规方法有新的突破。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也是高速行车不可缺少的技术文件之一。
高速铁路已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投入运营,由于国情不同方式各异,如日本、法国为高速专用型,德国、意大利为客货混行型,因而编制列车运行图也有所区别,日本以规格化运行图为模式,德国则以分时运行图为模式。
据我国铁路专家和学者的多年研究论证,我国的高速铁路在运营后的较长时间内将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行的组织方式,而且两种列车速差大,某些中速列车要上、下高速线。
这就决定了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非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及其它国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会有较大差异。
作为高速铁路的成套技术,及时地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适应我国高速铁路特点的运行图是十分必要的。
2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 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非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工作内容相同,都是在距离(S)、时间(t)的坐标平面上确定满足运行图各种约束条件,并达到一定目标的列车运行线集合。
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单线列车运行图
![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单线列车运行图](https://img.taocdn.com/s3/m/e2867a55767f5acfa1c7cda9.png)
: ,
运 行 图 区 域 内铺 画 旅 客 列车 和 滴 柱 列 车 运 行
线
。
自动 化 能 够 提 高 运 行 图 的质 帚 并 能 大 大 地
,
度列车运 行 图 准行 分 析 比 较 表
、,
缩短编 制时 间
同时 也不排 除在 考 虑具体区 段
,
明 完 全 保 持 中 间 站 的 揖 杆 吉 弋 (通 廿 或 停 车
少 扣除 系 数
。
向 题 还 没 有最 终 解决
在这方而
, .
大 帚的 研 究 经 常 简 化 成 数 学 试
。
_
,
可 调 整 列车运 行时 刻 以减
凑 原理
这 个 戚理 被 编 闻 技 术 人 员 研 利 用
、
L
因 此 这 种 新 的方 法 将 使 固 定旅 客
述 旅 客列车
摘 件 列 车 周 电 运 行 线 和 货 物 列车
方案
,
即 货 物 列 车 卖 际 运行 图 和 最 大 平 行 运 行
,
l 机 器编 制硅杆 图的 草m 彼得 洛 夫 作 出的
。
最 旬 毫电呵 砖
,
图
。
若 梁 用第一 方奏
,
原始 有 电的 准 备 过程 会
到 日前 为 正
、
他研 制 电的 寮
相 当夏杂 图 编制 如 二线
;
而 民大 大 喂 制 了 区 段 改 造 舌 的 运 行 增 加 车站 配媛
为 了 确 定 旅 客列车 运 行 时刻应 预 先 了 解
。
`
应 满 足 以 下 要隶
o r
:
一二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报告
![一二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dceefe28ea81c758f57886.png)
第1章绪论1.1 列车运行图概述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中受多种因素制约、技术性强的综合性计划,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是铁路经济效益的源头。
铁路这个复杂的巨型联动机就是通过列车运行图把车、机、工、电、辆等部门和各个工种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昼夜不停地进行着有条不紊的工作,科学地、合理地利用铁路运输资源,为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与综合管理水平,改善运输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以增强铁路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主题。
在国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和控制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铁路也一改“夕阳工业”的面貌,进入了第三次发展时期。
在我国,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建设的长期滞后与低速发展,使得运输能力十分紧张,成为国民经济腾飞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与完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与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行速度,改善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增强铁路运输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是铁路竞争制胜的基础。
因此,传统的长周期的手工编图方式已不能适应运输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不利于铁路现代化的进程,不利于实现铁路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这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手段及管理体制,必须迅速向市场型、效益型和服务型转变,使铁路运输体制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增强铁路的竞争力。
为此,要求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与调整工作,必须摆脱目前人工通过橡皮和铅笔进行编制的落后状态,采用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加快编图速度,缩短编图周期,提高编图质量,把编图人员从复杂的繁重的手工劳动中摆脱出来,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和运输管理现代化提供科学基础。
因此,积极研究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理论和方法,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列车运行图编制与调整系统,提高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智能水平,对于增强我国铁路适应能力,跟踪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实现科技兴路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理论与方法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487f97e53a580216fcfe69.png)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原苏联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对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 编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模型及模式进行了多种试 验、改进和完善。采用的基础算法主要为模拟人工方法, 不追求运行图最优,而是着眼于实用,采用人机对话方式, 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烦琐的运算工作,在计算机给定方案 的基础上进行人机对话方式的修改调整,直至满意为止, 从而减少了运行图编制时间,但优化效果甚微。
60年代铁科院运输所率先在我国研究利用计算机铺画 单线非平行运行图。经过多年的研究,铁科院于1985年开 发了“人机对话方式铺画全路直通客车方案”软件,先后 在PDP-11和VAX系列计算机上运算,软件实现了许多功能, 但由于当时计算机运算速度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系统仍不 能直接应用。 近十年来,经过铁科院运输所坚持不懈的努力,对该 软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目前已应用于实际编制全 路客车直通方案。该软件系统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实现了 运行时分累计,运行轮廓方案,兑现方案和检调方案的铺 画,对主要枢纽客运站进行行车间隔检查、车站到发线检 查和库线检查以及打印方案指标等功能。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英国也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编图研究。1965 年英国借助计算机,首先在较短的区段上进行列车运 行模拟,后来发展到在包括30个车站、300架信号机的 单线自动闭塞区段上进行列车运行模拟。从1971年开 始,英国用计算机直接指挥编组站的作业过程,广泛 采用列车运行图自动描绘系统。 此外,德国、比利时、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也先后进行了计算机编图的研究与试验,在不同程度 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
三、国内外计算机编图的方法综述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479ad1d15abe23482f4dd5.png)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1 概述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以及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间,是铁路运输组织的基础和铁路各部门的工作计划。
由于铁路运输组织受天气、外界因素以及各部门工作配合的影响造成了运输计划性不强,列车晚点较多的现象,因此手工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越大、越来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外对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一般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而我国引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则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经过了50多年的艰苦研究和探索已经初具成效,本文将对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运用与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2 目前我国计算机编图的主要特点2.1 基本满足了各铁路局间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全路旅客列车运行图的联网编制,在实现全路数据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提供了各铁路局列车运行图的查询、绘制、指标计算与统计、报表输出等功能,并提供了较强的群体协同作业技术手段,具有基本的自动铺化水平。
2.2 目前我国运行图的编制实行的是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的管理体制,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运行图的基本资料必须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换。
因此系统具备数据的分解、合并功能,铁道部可将各铁路局的数据合并为全路数据库也可将相关数据下载到各铁路局同时也可接受各铁路局上传的相关数据。
2.3建立了切合实际需要的人机交换系统。
2.4 系统将数据管理与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与调整、绘制、时刻表输出以及指标计算等功能合为一体综合起来构建一个整体的列车运行图编制体系。
2.5 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将编图相关技术资料全部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编图系统完全按照数据库系统所设计资料和条件进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3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方法3.1 模拟方法该方法主要以人工编图的原则和经验为主,系统自动生成计算机编图的判别准则和执行程序,实现人工编图的全过程。
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
![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https://img.taocdn.com/s3/m/18323942b84ae45c3b358c56.png)
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作者:张晴来源:《创新时代》2017年第07期由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倪少权教授主持的“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倪少权,男,出生于1967年,教授,博导。
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
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研究,主持研究开发的成果成为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的支撑手段。
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曾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之青年奖、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
2016年3月3日,中国铁道部门传来喜讯,基于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开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开展的“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迈出了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研究历史性的一步,为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再添利器。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运行图在适应市场发展、满足市场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运行图编制周期的长短、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统的手工编图方式造成编图周期过长,使得铁路难以快速编制新的列车运行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因此,采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是我国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及各铁路局纷纷寻找更好的突破口,并支持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倪少权、吕红霞带领学校计算机编图研究团队进行了“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系统研究。
依托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他们十年磨一剑,终于在2015年完成了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3.0版和4.0版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科研突破。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他们自主研制开发了全路一体化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取得了计算机编制全路列车运行图的突破;建立了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网络化协同技术,实现了全路联网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突破;建立了群体协同工作的编图模式,打破了传统个体封闭作业的编图模式;提出了基于分层决策和满意优化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智能化解决方案;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计算机自动编图技术,攻克了计算机编制路网列车运行图的技术难关;构建了集列车运行图相关作业计划编制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实现了系统集成创新;系统开发实现了基于64位的技术升级,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生命周期。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bb42bed6137ee06eff918e3.png)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
我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客车二分格方案图。
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
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已真正成为了现实。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等子系统组成。
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单机编图功能,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
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而且该系统目前已被铁道部确认为全路计算机编图的统一软件,在此基础上,铁道部已确定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全面深入研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构建全路统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同时,强化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和客运专线运输计划编制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全路特别是客运专线运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我国计算机编图概述
![我国计算机编图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7895dc14028915f804dc2b2.png)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概述1 我国计算机编图研究概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开始进行计算机编图研究,初期主要研究采取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编图,后来进一步发展到研究开发列车运行图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目前,已逐步由过去单纯研究运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进一步过渡到研究开发列车运行图信息管理系统,向实现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阶段发展。
我国铁路从60年代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经过了30多年的探索。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所、哈尔滨铁路局科研所、北京交通大学、原长沙铁道学院、原上海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上海铁路局科研所及西南交通大学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历了编制双线区段列车运行图、单线区段列车运行图、客车方案图、枢纽地区列车运行图、路网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发展过程,由从力求最优化的目标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到从力求实用、确保编图质量的目标出发建立基于智能搜索技术的自动化编图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辅助决策系统。
特别是近几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在和铁道部及相关铁路局(我们呼局始于1996年)合作进行计算机编图的研究中,提出了“单双线合一”的计算机编图统一算法思想,研制开发了全路通用的铁路局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软件和全路直通客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软件,已在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铁路提速编图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路局不同区段的特点研究特定具体区段的解决方案,缺乏通用性;第二阶段:致力于研究系统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力图通过一个系统去解决不同区段、不同线路的问题;第三阶段:研究开发以铁路局为适用对象的编图系统软件,实现以铁路局为整体解决范围的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第四阶段:研究开发全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软件,实现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全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的联网辅助编制。
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的运用与发展分析
![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的运用与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6a4dac284ac850ad0242bf.png)
列车运行 图计 算机编制系统的运用与发展 分析
史常庆 等
1 我国铁路计算机编图研究概况
我 国铁 路 从 2 O世 纪 6 0 年 代开始进 行利 用计算
机 编 制 列 车 运 行 图 的研 究 ¨ ,经 过 近 4 0年 的 探 索 ,
2 我国现行计算机编 图软件的特征分析
( 1 ) 初 步 建 立 车 务 部 门编 制 列 车 运 行 图 的 过 程 化 作 业 工 具 。基 本 满 足 铁 路 局 客 货 列 车 运 行 图 的
文 章编 号 :1 0 0 3 — 1 4 2 1 ( 2 0 1 3 ) 0 2 — 0 0 2 6 — 0 3
中图分 类号 :U 2 9 — 3 9 ;U 2 9 2 . 4 1
文献 标识码 :B
列车运行 图计算机编制 系统 的 运 用 与发 展 分 析
A n a t y s i s o n U s e a n d D e v e t o p me n t o f T r a i n Wo r k i n g D i a g r a m
( S c h o o l o f T r a n s p o r t a n d L o g i s t i c s ,S o u t h w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C h e n g d u 6 1 0 0 3 1 ,S i c h u a n,C h i n a )
w hi c h i s m ai n l y di v i de d i n t o 3 s t u d y s t ag es a nd ai m ed t o r ea l i z e i n t e gr a t i on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n i z a t i on o f t r ai n wor k i n g di agr a m an d r e l at i v e op er a t i on di a gr a m dr a wi n g & m an ag em en t .
调度指挥的利器:列车运行图
![调度指挥的利器:列车运行图](https://img.taocdn.com/s3/m/b3e7579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7.png)
调度指挥的利器:列车运行图2022年12月2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2023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
此次运行图调整,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那么,什么是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图为什么要经常调整呢?本文将给大家介绍列车运行图的前世今生。
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图是整个铁路系统组织生产运输的重要技术文件,有多重要呢?可以这么说,铁路系统中的车、机、工、电、辆各个专业部门,其生产的组织,人员的作息都要受到列车运行图的影响!它同时也是调度指挥系统的手中利器,如果说司令员指挥战斗离不开地图,那么铁路调度员指挥行车也离不开列车运行图,司机行车也必须照图进行。
铁路列车运行图(以下简称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它规定各车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
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规定各次列车按一定的时刻在区间内运行及在车站到、发和通过。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它表示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或通过状态的二维线条图。
列车运行图的样子是这样子的:列车运行图示意图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接触不到列车运行图的,但是我们会经常遇到列车运行图的简化版本:列车时刻表。
世界上最早长成二维时空图样式的列车运行图被发明出来,距今已有137年的历史。
列车运行图的前世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森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成为工业革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欧洲多国也纷纷拉开了建设铁路的大幕,人们出行距离变的越来越长。
在差不多是“晨钟暮鼓”计时的年代,路网规模持续扩大和开行列车数量增多,因各地时间不同步引发的铁路事故时有发生,推动精确同步的铁路时间成为铁路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现代标准化时间就这样被铁路发展催生了,并沿着铁路线不断扩展延伸,成为人们的共识。
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9c8e79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8.png)
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王凯;倪少权【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6(014)003【摘要】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生产计划,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组织的效率和安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强度,同时保证运行图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国内外专家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开发了相应的编制系统.本文从编制方法和国内外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存在的不足方面,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总页数】8页(P75-82)【作者】王凯;倪少权【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成都610031;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4+1【相关文献】1.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 [J], 倪少权;吕红霞;刘继勇2.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的运用与发展分析 [J], 史常庆;倪少权3.基于B/S结构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管理系统探讨 [J], 于涛4.苏联铁路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综述 [J], 刘梅林;郭富娥5.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由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倪少权教授主持的“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J], 张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2faaa9e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c.png)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
倪少权;吕红霞;刘继勇
【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36)003
【摘要】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是铁路适应市场的需要,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的调整子系统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列车运行图系统的调整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了讨论,对该子系统框架的设计以及图形显示优化的技术实现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总页数】5页(P240-244)
【作者】倪少权;吕红霞;刘继勇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成都铁路局运输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2.41
【相关文献】
1.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设计的研究 [J], 倪少权;吕红霞;杨明伦
2.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J], 王凯;倪少权
3.计算机编制上海枢纽列车运行图工程实现 [J], 汤友福;吴林;朱挺
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列车运行图编制一体化系统设计 [J], 黄树明;杨皓男;倪少权
5.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由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倪
少权教授主持的“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J], 张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和浩特铁路局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
![呼和浩特铁路局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167892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b.png)
呼和浩特铁路局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
纪洪业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是一项涉及路网内技术设备的运用、生产力布局、工作量调整的繁重、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为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提高效益的源头
作用,应当及时地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列车运行图的调整编制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仍然依靠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编图周期长、难度大,根本无法适应当前铁路改革的节奏.因此,建立一套先进的、路网区域的、安全可靠的、应变
能力强的、适应市场经济效益型的、运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工具支持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势在必行.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纪洪业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营销调度处,副科长,工程师,呼和浩特,0100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调整系统设计及实现 [J], 倪少权;吕红霞;刘继勇
2.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J], 王凯;倪少权
3.计算机编制呼和浩特铁路局列车运行图的研究 [J], 纪洪业;武文魁
4.计算机编制呼和浩特铁路局列车运行图通过鉴定 [J],
5.我国计算机编制铁路列车运行图技术迈出历史性一步由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倪少权教授主持的“基于群体协同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J], 张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范文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范文
公司简介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简介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国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进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研究工作。
我校研制开发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在全路多个铁路局和设计院得到广泛应用,并被铁道部用于编制全路直通客车二分格方案图。
系统对于单线、双线及单复线、自动闭塞及半自动闭塞、直线线路及网状线路都是有效的,是一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系统性较强的、功能较完善的以铁路网为整体的计算机编图软件系统。
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手工编图方式,使得编图工作中放弃传统作业方式下的纸和笔已真正成为了现实。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铁路研究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已跨入实际应用阶段。
该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运行图编制及调整、客图管理、时刻表生成、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占用图绘制及指标统计等子系统组成。
系统在将编图资料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该项研究建立了“单双线合一”的编图算法,为路网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研究采用基于人工编图经验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取得了对难度较大的单线列车运行图的自动编制问题求解的有效突破;系统切合实际需要,提供了编图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交互手段;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单机编图功能,同时具有较完善的计算机联网编图功能,系统数据管理能有效支持网络操作,数据的输入、修改及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等实现了网络化,可支持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初步为铁道部、铁路局两级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
系统已在全路各铁路局及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设计院、中铁电气化研究设计院、沈阳勘察设计院等单位投入运用。
该项研究系列成果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1等奖1项和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3等奖4项。
而且该系统目前已被铁道部确认为全路计算机编图的统一软件,在此基础上,铁道部已确定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研发培训中心,全面深入研发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构建全路统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同时,强化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和客运专线运输计划编制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全路特别是客运专线运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行车的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
(2)迅速、便利地运输旅客和货物。
运行图上铺画的旅客列车应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方便条件,客、货列车对数应考虑到运量的波动程度,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运输任务。
(3)充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
在铺画列车运行线时,应消除各种不必要的停留时间,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要合理规定列车重量标准和机车运用方法;对直通列车要注意良好的衔接,以提高机车车辆的运用效率。
同时,要妥善安排工务部门的施工计划,保证线路大修施工和日常运输两不误。
(4)应将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确保列车运行图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日常运输生产和列车运行秩序变化的需要。
(5)列车运行图要与列车编组计划和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使列车运行线与车流很好地结合起来。
(6)保证各站、各区段间工作的协调和均衡。
在运行图上铺画列车运行线时,应力求在一昼夜内各个阶段大体均衡,以充分利用车站到发线和咽喉通过能力、车站改编作业能力,以及区间通过能力。
(7)合理安排乘务人员的作息时间,保证不超过规定的一次连续工作时间标准。
列车运行图是全路与运输有关各单位的综合工作计划。
因此,在编制运行图过程中,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列车运行与技术站作业的关系,列车运行与机车交路的关系、运输与施工的关系、跨局列车与管内列车的关系、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的关系等。
要使编制出来的运行图既是先进的,又是可行的。
各铁路局编完运行图后,由铁道部审查批准,并由铁道部确定在全路统一实行新运行图的日期(与新列车编组计划同时实行)、印制行车时刻表,拟定新旧运行图的交替办法,各铁路局应组织各分局、站、段切实做好实行新运行图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