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一部分古典园林概述

第一部分古典园林概述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 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 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 微观处理等。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国外的中国园林: 1.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1.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明轩1980年4月竣工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馆北翼。它是以苏州“网师 园”为蓝本而建造的,占地400平方米。因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 为“明轩”。这座庭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园林 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公园象征四季的景观布局很有特色。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 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 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 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 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寿山艮岳”的万 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 名园。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总述1、园林的概念:传统概念:是在一定地块范围内,以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美的规律以及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国外: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促进城市自然化,创造游憩境地,在享受绿色环境上人人平等(19世纪工业初期)。

现代:改善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2、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雏形期);第二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时代);第三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的终结,现代园林的兴起);第四阶段:信息文明时代(现代园林实行可持续发展)。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地选择和开发方式: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和天然山水园(承德避暑山庄)两大类型;按园林的权属关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如:故宫内的御花园)、“行宫御苑”(如:圆明园)和“离宫御苑”(如: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寺观园林(如:杭州灵隐寺)。

4、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五个分期:一、生成期:商、周、秦、汉。

(1100多年);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60多年);三、全盛期:隋、唐。

(370多年);四、成熟时期:宋、元、明、清初(770多年);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0多年)。

5、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是什么时候?答: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雏形起源于商代:囿、台、园圃。

囿的定义: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

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祭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

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的大型天然动物园。

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1中国古典园林简述

1中国古典园林简述

小飞虹 拙政园
小亭非常别 致,修成折 扇状。苏东 坡有词“与 谁同坐?明 月、清风、 我”,故名 “与谁同坐 轩”。轩依 水而建,平 面形状为扇 形,屋面、 轩门、窗洞、 石桌、石凳 及轩顶、灯 罩、墙上匾 额、半栏均 成扇面状, 故又称作 “扇亭”。
与谁同坐轩
拙政园
荷风四面亭
远香堂
网师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代扬州的盐商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 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 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 1818年)。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 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 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 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 的影子也是“个”字。

网师园现面积约10亩(包括原住宅),其中 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内花园占地5亩, 其中水池447平方米。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 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 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 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 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 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 调而著称。

1961年3月4日,颐 和园被公布为第一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1998年11 月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2007年 5月8日,颐和园经 国家旅游局正式批 准为国家5A级旅游 景区。 2009年, 颐和园入选中国世 界纪录协会中国现 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 两。清漪园内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 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 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莱、 方丈、瀛洲。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代表 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 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 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 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 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0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补充)课件

0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补充)课件
人工山水园——选址以城镇内居多,平地造园, 把天然的山水风景缩移摹写到一个小范围内; 人 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最能代表 中国 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天然山水园——选址一般为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 野风景地带,以天然山水植被环境或其局部片段 作为建园基址,在原始地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改造和加工
成熟期——两宋至清初
闳放转为精致,实现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 园林的发展更富于创造性
成熟后期——清中期至清末
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 就
暴露出某些衰颓倾向,丧失了积极创新精神
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
意境的涵蕴
诗为意境,画为蓝本 山水写意,花木含情 园林创作“寓情于景”,园林鉴赏“触景生
情” “观”,“品”,“悟” 意境表达的方法
将自然风景摹拟于咫尺之间,通过观赏者的移 情 与联想,把物境幻化为意境
预先设定主题,用园林构成要素将主题表达出来 园景建成后依据物境特征作文字“点题”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中国园林建筑材质取自于自然木质 建筑内部空间与自然外部空间沟通融
合 建筑群体布局因山就水与自然嵌合 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蕴含自然哲理
诗画的情趣
将诗画的境界、场景以具体的形象展现 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对园景点题 借鉴诗文画理的章法对园林景观、布局结
构 进行组织 “造园如作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皇家园林——皇帝或皇室私有,规模大、景观 丰 富;有苑囿、御苑等别称
私家园林——民间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多 数为宅园,依附于邸宅,主人日常游憩、宴乐、 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景观以精巧取胜; 园、山庄、别业等别称
寺观园林——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 林化环境,与寺观内宗教建筑结合,环境恬适宁 静,古树参天,绿树成荫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
何为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 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 山、叠石和理水),种植树木、花草, 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 途径,创作而成优美的生态良好的 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 大百科全书》
• 课程内容
•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 二、古典园林的特色 • 三、古典园林的分类
(四)成熟前期(宋、明、清)
• 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 (1)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 • (2)皇家园林规模庞大:西苑、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李渔《一家言》、
沈夏《浮生六记》(清) • (4)大批造园家的诞生 • 李渔、张南垣、计成
(五)成熟后期(清乾隆-清末)
汉武帝的上林苑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 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 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 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私家园林类型:城市型宅园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时期
特点
黄帝 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最简单的囿和苑 初期造园。 利用自然山泽、水泉、树木、鸟兽造园 已有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 园林已经萌芽。
出现宫殿建筑为主的宫苑 园林发展的转折点——崇尚自然
园林达到成熟阶段——诗画融入园林(写意山水园林)
宋明清 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3. 寺庙园林:主要包括佛教园林,道观园林,名人祠堂园林.
多座落在山上,选址于空旷处。追求肃穆、庄严、神秘 色彩,以达到对人产生强烈的感应的目的。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还可以先了解一下该亭的 建造年代、匾额、楹联, 以及有关的历史典故。
榭——也是园林中重要的休息 场所,往往临水而建,因而最 适宜观赏水景。
3.从心理的角度讲
年轻好动的游人喜欢穿越小桥流水,可 以为他们选择登山越水的路径;
年龄大的游人则偏爱进廊游览,既可避 雨雪烈日之苦,又能体现平稳和安全, 可以为他们选择进廊游览。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阿房宫就位于其中。 上林苑,还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岛,象征东海 三仙山,树立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开创 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2 转折期
1.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 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3
成熟时期
A.常用假山假水
B.建筑体型小巧玲珑
C.园中建筑金碧辉煌
皇家园林
D.居住和游览合一
E.专供帝王休憩享乐之用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总结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 林的特点:
按地 按气 范围
特点
代表
理分 候分
建筑富丽堂皇。 但是受到自然条件所限,
因为北方 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 以北京为
北方 温带 地域宽广,木比较少。
寺观园林
岭南园林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用手机查一查颐和园和拙政园图片并赏析, 小组讨论总结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特点:
按占 用途 规模 风格 有者
代表
皇家 园林
专供帝王 休憩享乐 的园林
规模宏大, 园中建筑色彩金
真山真水 较多。
碧辉煌,建筑体 型高大。表现了 封建帝王拥有四
海的权威。
颐和园、 北海公园、 河北承德 避暑山庄。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园林概述第一节认识园林一.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域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二.园林的形式: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举例:孔祥熙宅园,常熟城西尚湖江南最大的牡丹园,杭州西湖雷锋夕照,花港观鱼景点,北京植物园,张家界森林公园,浙江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点,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核心旅游区——太白山三、园林的功能:园林不仅作游憩之用,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四.园林的开发形式:I、自然式园林a.山林别墅:多为私家别墅b.自然风景区: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c.风景名胜区:泰山,黄山等II、人工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五.认识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园林的萌芽;2、第二阶段古典园林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从成长渐于成熟;特点:①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其所有;②封闭、内向;③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3、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公园”名词的出现;特点:•除私家园林外,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群众开放的公共园林;•规划设计封闭——开放;•造园不仅为了获得景观之美,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4.第四阶段特点:①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②园林绿化以创造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学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伸到郊外,向着更广阔的国土发展,使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③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中外造园活动简介一、中国园林发展概况1、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2、春秋战国的囿苑与文化:春秋、战国文化、艺术比较发达,表现在建筑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3.秦汉时期: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物质、经济、思想制度等方面做了不少统一的工作;大量兴建宫殿,比较着名的有信宫和阿房宫;汉朝时期:在汉代的宫室建筑中,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都较大,另外还有长杨宫,甘泉宫等;但在汉代众多的宫殿建筑中,上林苑应该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作;——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秦汉典范: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4、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代表作有“华林园”;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佛寺园林的出现: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建筑兴起,佛寺特多;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二是要靠树林;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皇家园林的发展: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5、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此时期的宫苑除华清宫、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官苑;别业的出现: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称别墅时,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代表之一:王维的辋川别业宋代园林: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西北角的着名园林“寿山艮岳”也称“华阳宫”为代表;“寿山艮岳”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它具有很多园林艺术的特点 ;总结:总之,唐、宋打下了非常厚实的造园艺术基础,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园林达到成熟阶段;6、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着的园冶一书,这一着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 ;总结: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举例:无锡寄畅园 ,扬州个园四季叠石,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环秀山庄,苏州网师园“渔隐”中国古代园林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1按占有者身份分: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着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b、私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静;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3气候条件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a、北方类型b、江南类型c、岭南类型3、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1山a、秦、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2水理水方法:a、掩b、隔c、破3植物树木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植物的象征意义:竹子: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坚强和长寿;兰花:幽居隐士;莲花:洁净无瑕;玉兰、牡丹、桂花:荣华富贵;石榴:多子多孙;紫薇:高官厚禄;4动物主要有:鹤、鸳鸯、金鱼、鹿等;5建筑主要有:厅堂;楼阁;书房馆斋;榭;轩;舫;亭;廊;桥;园墙等;6匾额:包括匾额;楹联;刻石;其作用为: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点景,为景点增加诗意,提升品位;第三节国外造园活动简介国外代表园林:有东方的日本园林;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等;此外,近代又出现了苏联和美国的园林绿化;一、日本园林——缩景园发展过程: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日本园林的特点和种类:特点:顺应自然、精致小巧种类: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洗手钵和石灯笼是其特色陈设品;★枯山水又叫假山水,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沙,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实质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因无山无水而得名;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背景: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台地园依地势而建,以浓密的森林为背景,自上而下摆布园林景观;主建筑建在最高处,向下形成多层台地,按左右对称的格局,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在台地园中轴线的两边,种植着高耸的杉、松类树木;其下种植花卉,形成欧式图案,春、夏、秋三季繁花似锦;两侧为开阔的疏林草地;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几何式的修剪,很注意规则式园林与大自然风景的过渡; 植物以常绿树为主,有石楠、黄杨、珊瑚树等,配置方式采用整形式树坛,绿色为基调,鲜有色彩艳丽花卉;三、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当时号称“太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四、英国自然风景园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国貌大为改观,人们更为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园中有形状自然的河流、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弯曲的小径;出现了“自然风景学派”,自然风景园相继出现;它们对自然风景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典型代表:邱园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之一,它在提高人们对植物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认识过程中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总结: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典型人物:奥姆斯特德——景观设计之父 ,现代园林之父,美国第一景园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奥姆斯特德设计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边缘的稠密的栽植林带;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及前景1、走向生态的设计2、走向文化的设计3、走向区域的设计4、走向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1.图板规格:2.比例尺定义:①图样的比例: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它是线段之比而不是面积之比;②比例的大与小,是指比值的大与小;③比值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的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的比例;3,图纸规格:4.图纸内容:会签栏,标题栏5.规范:文字说明长仿宋字,图纸中表示数量的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字高应不小于;6.不同线型的绘制要求:虚线线段长度约 4-6mm,间距为;点划线线段长度约为 10-20mm,间距为 ,点划线线段的端点不应是点;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 ;直线相交或相接应该明确、肯定;实线与实线应相交于一点,或略微有点出头;点划线和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时,不得与实线连接;弧线相交时,交点要光滑,避免相交部位线条变粗;直线与弧线相交时,应该沿切点方向;交接处应光滑,线条粗细应该一致,先画曲线,后接直线;7.工具线条图的作图步骤:参照课本8.线段的标注:图样上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组成;9.坡度标注:坡度用%、比例或比值表示;10.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①轮廓线、中心线可用作尺寸界线,但不能用作尺寸线,不能用尺寸界线作尺寸线;②应将大尺寸标在外侧,小尺寸标在内侧;③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尺寸注写;④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⑤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⑥尽量避免在如图所示的30°角阴影范围中标注尺寸;⑦任何图线不能穿交尺寸数字;无法避免时,需将图线断开,如图所示;⑧尺寸界线相距很近时,尺寸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近旁,或上下错开,或用引出线引出后再行标注,如图所示;⑨同一张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数字字号应大小统一,通常选用号字,如图所示;第四章平面构成1.构成的含义: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2.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3.点、线、面称为“构成三要素”;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a)对称与均衡b)对比与调和c)节奏与韵律d)和谐5.单位形概念:也叫基本形,指在平面构成中,一组相同或相近的形象组成,其每组单位称为单位形;6.基本形的建立方式:a、分离:单形与单形之间不接触;b、接触:单形与单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c、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d、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e、减缺:单形与单形相互覆盖,覆盖的形部分被减掉;f、差叠添加:两个单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一个新的形;g、联合:一个单形与另一个单形相交部分面积较大,经联合形成的图形; 7.平面构成的形式a)重复构成形式b)近似构成形式c)渐变构成形式d)发射构成形式e)空间构成形式f)特异构成形式g)分割构成形式h)肌理形态构成第五章色彩构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相混合而成白光;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红+绿+蓝=白;2.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3.色彩三原色:红、黄、蓝;色彩的三种原色等量混合即产生黑色4.色彩三要素:又称色彩的三属性;三个属性:色相、明度、纯度;5.色彩的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而显现出差异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色彩对比;第六章地形表现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2.地形图:以一系列整数标高的水平面与山地相截,把所得的等高截交线正投影到水平面上,便得一系列不规则形状的等高线,注上相应的标高值,在上图下方,就是一个山地的标高投影图,即地形图;3.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隔,用h表示;4.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5.地面坡度:地面坡度i 与等高线平距d 成反比;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大,等高线显得稀疏;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高线十分密集;6.基本地貌的等高线A.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山头洼地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高程,洼地则相反;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方向的短线;示坡线由高到低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是洼地;B.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山脊山谷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C.鞍部的等高线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鞍部的等高线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组成,即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D.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石质土质悬崖7.等高线的分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8.等高线的特性:1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2闭合性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3非交性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4正交性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5密陡稀缓性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第二节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1.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2.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2.悬山顶 ,五脊二坡3.硬山顶 ,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4.攒尖顶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举例: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5.录顶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或多面坡多向排水;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6.卷棚顶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7.硬山式变种——三川脊式硬山正脊中间高起来,并在高起来的两侧增加垂脊;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第八章投影基础1.投影四要素:投射中心,投射线,投影面,光源2.投影法的种类:中心投影法 ,斜投影法3.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积聚性,真实性,类似性,平行性第九章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1.风向频率玫瑰图:又称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的;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3.总平面图:将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建、拟建、原有和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围的地形、地物,用直接正投影法和相应的图例画出的图样,即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简称总平面图;4.附:园林设计平面图:是表明在设计范围内的所有内容的图纸,即设计范围内所有造园要素的水平投影图;5.建筑平面图定义:用假设的水平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上面部分,下面的水平面正投影就能反映建筑物的内部平面,称为建筑平面图;6.建筑立面图:用直接正投影法将建筑各侧面投射到基本投影面而成.在平行于建筑物立面的投影面上所作的视图称为立面图;7.建筑的剖面图:若选择一个平行于侧面的铅垂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一部分剖切端面的正投影图就能反映建筑的内部层次变化,该图成为建筑剖面图;7.建筑施工图一般的绘图步骤:通常先按建施图布置的基本要求布置图面,注意预留标注尺寸、标高等所需图幅,然后依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顺序画建施图底稿;同一图纸上底稿均完成后,才加深图线;8.平面图的画图步骤:1按开间、进深尺寸画定位轴线2量墙厚画墙线3确定柱断面、门窗洞口位置;画门的开启线,窗线定位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窗台、阳台、室外、台阶、楼梯、等细部5布置标注对轴线编号圆、尺寸标注、门窗编号、标高符号、文字说明如房间名称等位置进行安排调整;先标外部尺寸,再标内部和细部尺寸6底层平面图需要画出指北针,剖切位置符号及其编号7认真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8书写数字、代号编号、图名、房间名称等文字;9.立面图的画图步骤1画地坪线、根据平面图画首尾定位轴线及外墙线2依据层高等高度尺寸画各层楼面线为画门窗洞口、标注尺寸等作参照基准、檐口、屋面等横线3画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阳台、柱子、外墙面分格等细部的可见轮廓线4布置标注布置标高楼地面、阳台、檐口、台阶、平台等处标高、尺寸标注、索引符号及文字说明的位置等,只标注外部尺寸,也只需对外墙轴线进行编号5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6书写数字、图名等文字 ;10.剖面图的绘图步骤⑴画室内外地坪线和首尾定位轴线、各层楼面、屋面等;。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1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1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生成期经历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一)囿、台和沼出现和发展1、囿的出现与发展囿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即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所以域养禽兽也,主要功能—帝王狩猎;例如:“囿有韭囿也,囿见有杏”;“囿游,囿之离宫,小苑观处也”;“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2、台与沼的出现与发展积土四方而高曰台;台------观天象,通神明,对山岳的崇拜;沼------对水的崇拜;囿、沼、台三者的融合在周代确定下来。

帝尧、舜均修筑高台以通神;夏启作均台,桀作瑶台,殚百姓之财;商纣王建鹿台,“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周文王灵台------观祲象,察氛祥;春秋战国时期的台-------登高赏景。

(二)生成期主要园林1、汉上林苑---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1)山:自然山(终南山);2)水:自然水(关中八水、天然湖泊);人工湖(如昆明池、太液池);昆明池-豫章台,刻石鲸,东牵牛,西织女;3)植物:天然植被丰富,另人工栽植的树木;4)动物:豢养百兽、飞禽,设斗兽场及兽圈。

5)建筑:宫(建章宫、宣曲宫、葡萄宫等);观(犬台观、虎圈观、观象观等)台(神明台)苑(御宿苑、思贤苑);6)生产基地:果园、蔬圃、养鱼场等。

特点:1)上林苑是范围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2)建筑分布疏朗;3)功能多样-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求仙、生产、军训等。

2、建章宫1)正门(璧门)--东侧凤阙,西侧神明台(通天台)上有仙人,掌有铜盘玉杯(承露盘);2)太液池—池中筑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一池三山”格局为后世皇家园林创造宫苑池山的传统模式;3)建章宫前宫后苑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御苑的传统模式。

(三)前秦时期小结1.周代以前,台出现,筑土而成且体量巨大;2.以直线和斜线组成,表现体积感和力量感;3.沼、台的组合--以山水配置构成园林骨架;4.周代以前的园林主要是娱神,对自然的崇拜;5.周朝确立了囿的形式,游乐的功能增加,主要是娱人;6.周朝确立了都城规划的形式-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中国园林史 第1章 先秦及秦汉时期园林

中国园林史 第1章 先秦及秦汉时期园林
(2) 君子比德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源于先秦儒家,它从功利、 伦理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用大自然山林川泽美比喻人的 高尚品德。引导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以 “善”作为“美”的前提条件,从而把两者统一起来。
3
(3) 神仙思想 产生于战国末,盛行于秦、汉。产生主要原因:一是 战国末期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人们产生的苦闷感,想要 逃避不满的现实。神仙思想是原始宗教中鬼神崇拜、山岳崇拜 与老庄学说融糅混杂的产物。秦汉之际,民间广为流传的神仙 和神仙境界的传说,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神奇,流传最广,成 为中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
猎转化为一种娱乐活动,同时还兼有征战演习、军事训练的 意义。 《诗经》中有:“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域养需要 有更为坚固的藩篱以防野兽逃逸,故《说文》解释囿为“苑 有垣也”。 2. 商、周时畜牧业发达。 周王室设置专用的“牧地”由“囿 人”专门管理。 3. 囿除了为王室提供祭祀、丧纪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 的野味之外,还兼有“游”的功能。
实例 1 宜春苑
秦宜春苑修建于今西安东南的曲江池地区。有巍峨壮丽的宫殿, 有茂密的山林竹木,有曲江水景,山水俱佳,景色秀丽,地形优势,是理想 的苑囿之地。据《三辅黄图》记载:“宜春宫,本秦之离宫,在长安城东南 杜县东,近下杜。”《括地志》也曾记载:“秦宜春宫在雍州万年县西南 三十里,宜春苑在宫之东,杜之南。”
4. 园林里面人工开凿水体,既满足了交通或供水的需要,同时 也提供了水上游乐的场所,创设了因水成景的条件。
这两座著名的贵族园林代表着与台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 是过渡到生成期后期的秦汉宫苑的先型。
14
此外, 宫苑也被竞相效法。而具体的形象表现于某些战国 铜器的装饰纹样。 例如,河南辉县出土的赵固墓中一个铜鉴纹样 图案所描绘的贵族游园情况(图1. 5)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 世纪后 19 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园林史-复习

中国园林史-复习
ª比邻寺观而单独建的园林 ª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 ª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
北魏末年,北方佛寺达30000余所。 其中洛阳1000余所。
北方佛寺以洛阳永宁寺为最大。还 有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嵩山幽谷中的少 林寺。
w 舍宅为寺: 南北朝盛行此风,后来唐代也盛行。 因此寺观园林与宅园在内容和规模上几乎
3、建筑:传统的木构建筑,无论在技术或艺术 方面均已趋于成熟,具有完整的梁架制度、斗 拱制度及规范化的装饰、装修。
4、园林 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由掌握到提
炼,进而把它典型化,使我国古典园林发展成 为写意山水园阶段。
观赏植物栽培在园艺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 步,培育出许多珍稀品种、移栽异地花卉。
w 第四,建筑:十六院
w 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创作,也是庞大 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它在规划设计 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 标志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的到来。
第二节 唐代宫苑(公元618~907)
一、概述 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1、诗歌:仅据《全唐诗》所收录,诗人
达2200人,诗歌近五万余首。李白、杜 甫、白居易为最著名的三大诗人。 2、艺术:龙门石窟、莫高窟
中国园林史-复习
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w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w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w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话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的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 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有: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三、建康:
皇家园林30余处,环布于今日玄武 湖北、东、南三面。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第一章: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早的园林可追溯至中国古
代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在古代,园林被视为人工构筑的山水之间的微缩世界,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统一。

古代园林常常由建筑、植物园、水池、石头、假山等元素构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追求自然”、“守护水源”、“排景辞物”、“布
局对称”、“借景造境”等。

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园林主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
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园林美学的追求和对宇宙之美的探索。

第三章:代表性古典园林作品
中国古典园林有许多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颐和园、拙政园、留园、潭
柘寺等。

这些园林作品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而且在植物配置、景观布局、文化内涵等方面也展现了深厚的古代艺术精髓。

第四章: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技艺和设计理念逐渐得到
传承和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师们在借鉴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古代园林的精神和美学延续至今,为当代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迪,为当代园林设计和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一章-园林史绪论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一章-园林史绪论

日本 枯山水庭院
造园的要素、任务和风格
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四个基本要素 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四个基本要素 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是造园的四项 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是造园的四项 主要工作(手段) 主要工作(手段) 各种风格园林,按照山、 植物、 各种风格园林,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的 构配方式来分可分为 规整式园林(典型: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规整式园林(典型: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景式园林(典型:中国园林) 风景式园林(典型:中国园林)
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规整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风景式园林
规整式园林: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 规整式园林: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 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 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着重在显示园林总体的人 工图案美,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 工图案美,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 理性的自然
例:凡尔赛宫 (如图)
造园三大体系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 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 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 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 浑然一体,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浑然一体,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由于中国大陆三 面环山,一面濒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 面环山,一面濒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国长期实行的中央 集权、礼仪制度和农业本位文化, 集权、礼仪制度和农业本位文化,文明远远高于世界诸国文 以泱泱大国自居,小视四方,中国园林自诞生以后, 化,以泱泱大国自居,小视四方,中国园林自诞生以后,在 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 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
西亚园林(伊斯兰园林) 西亚园林(伊斯兰园林)

园林规划设计 第1章 中国园林概述

园林规划设计  第1章  中国园林概述

色相比较简单:一般只涉及到二、三个色调:即以青瓦为屋顶; 各种大作一律施栗皮色油漆;墙垣一律涂以白色。这三个基本色 虽有较强的明暗差别,但就色彩而言并不构成对比关系。 由于灰栗皮、墨绿等色调均属调和、稳定而又偏冷的色调,不仅 极易与自然界中的山石、水、树等相调和,而且还能给人以幽雅 宁静的感觉。白粉墙在园林中虽较突出,但本身却很高洁,正可 以借色调对比以破除可能出现的沉闷感
拙政园听雨轩庭院
拙政园听雨轩
听 雨 入 秋 竹 , 留 僧 覆 旧 棋
蕉 叶 半 黄 荷 叶 碧 ,
秋 雨
《楚辞 · 渔父》 屈原被放逐时,有渔 父问为何被怀王放逐, 屈原答:“举世皆浊吾 独清,举世皆醉吾独醒, 是以见放。”于是渔父 就笑唱一曲: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 濯吾足。 于是有 沧浪亭 网师园 濯缨水阁 沧浪亭园门
南北园林区别二
北方: 北方:敦实 厚重 封闭 南方: 南方:轻巧 玲珑 通透 开敞 原因: 原因:气候条件不同
南北园林区别三
北方: 北方:色彩比较富丽 南方: 南方:色彩比较淡雅
原因: 原因:服务对象不同 地理位置不同
颐和园某方亭:采用大式做法,以黄绿两色为屋顶, 檐部斗拱,梁枋以青绿等色为基调并绘有彩画;柱及 格扇等木作为朱褐色;槛墙及栏杆分别为石砖之本色, 从整体看色彩甚富丽堂皇。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
(1)皇家园林 )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 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 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 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中外造园史

中外造园史

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总说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⑴幼年时期——历史上的商、周、秦、汉(建筑宫苑大发展)⑵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兴起)⑶全盛期——隋唐(写意山水园林兴起与发展)⑷成熟前期——两宋(诗画山水园)⑸成熟中期——元、明、清初⑹成熟后期——清中至清末(建筑山水园)2.中国古典园林类型:⑴按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划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⑵按隶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除此之外,还有公共园林,一些非主流的园林,如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以及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3.中国古典园林特点:⑴师法自然,高于自然⑵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⑶浓郁的诗画情趣充盈其中。

⑷园林意境深邃高雅第二章园林的幼年时期——商、周、秦、汉(前11世纪—220年)一.幼年时期总体特征:1.这是期造园主流室皇家园林,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

私家园林甚少,模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两者间尚未出现明显的区别。

2.园林总体规化尚比较粗放,设计经营的艺术水平不高。

无论天然山水园林或人工园林,建筑物只是简单的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

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的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园林朝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本于自然却未高于自然。

帝王宛囿规模宏大,其布局多处于法天象、仿仙境、通神明的目的,对园林审美的经营尚处于低级的水平上,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二、填空:1.商纣王——“沙丘宛台”周文王——“灵台、灵囿、灵沼”2、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统称为“贵族园林”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3.“囿”最早文字记载园林形式,主建筑是“台”4.古典园林的三大起源:囿–台 - 园圃5.周文王以后,囿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政治地位的象征6.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园林名度最高:楚国——章华台(“山环水抱”的做法,是园林里开凿大型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例)吴国——姑苏台7.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秦始皇时期8.秦汉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苑内最主要的宫殿建筑群——阿房宫9.建章宫后从此“一池三山”遂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中国古典பைடு நூலகம்林的功能
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 主要功能有: 1、狩猎(或称围猎) 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赏、兼有 训练禁军的目的,还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 2、游玩(或称游戏) 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 3、观赏 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区、景点进行观赏和欣 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 4、休憩 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 息。 5、祭祀 古代的陵园、庙园等。

其主体是以汉族文化为背景的风景式园 林体系。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 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 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 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 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 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1.园林的概念
2.按园林所处地域分布分类
2.1 北方园林 2.2 江南园林 2.3 岭南园林
2.1 北方园林
主要地处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登封、开封、 曲阜、北京等古都古城,其中以北京园林为代表,多 为皇家园林。这些园林风格粗犷,人工建筑偏于厚重, 是我国古代园林的宏丽之作。如北京以山水取胜的 “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其特点是:宏大 壮美,雄伟豪放,富丽堂皇,可概括为“北方之雄”, 但秀媚稍显不足。
1.3 寺观园林
是指宗教、祭祀园林,是寺观、祠堂等与园林相 结合的产物,遍及我国的名山大岳,就现存数量,为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几百倍。如北京碧云寺的水泉 院,承德殊象寺,扬州大明寺东院等。 其特点是:环境静穆,景色优美,多建于自然山林; 布局严谨,多为轴线对称;广植特定品种树木,突出 肃穆、庄严、神秘气氛,体现佛、道、儒、俗文化相 融合的特点。
“园林”一词最早见于441—513年梁朝沈约所著 《宋书》中的《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 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陶渊明)。这一时 期的园林多指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的乡间庭园,如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 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 鸣桑树巅”。
世界遗产在中国——建筑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长城 清东陵 盛京三陵 沈阳故宫 北京故宫 天坛
云冈石窟
清西陵
敦煌莫高窟
十三陵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龙门石窟
安阳殷墟
三清山 布达拉宫 大足石刻 明显陵
世界遗产在中国——建筑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长城
颐和园 平遥古城 青城山和都江堰
西递、宏村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有: 1.按园林占有者的身份分类
1.1 皇家园林 1.2 私家园林 1.3 寺观园林
2.按园林所处地域分布分类
2.1 北方园林 2.2 江南园林 2.3 岭南园林
1.按园林占有者的身份分类
1.1 皇家园林
又名苑圃、宫苑,为皇家所有,是供帝王居 住、活动和享受的地方。一般多建在京城,与皇 宫相连。有些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之 地,多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表现出明显的皇权 象征。如北京的北海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 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建筑体型 高大,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富丽堂皇;集天下 能工巧匠,收天下之美景,耗费巨资建成,尽显 皇权威严。
岭南园林
此外,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在宫殿、寺庙、 庭院也附建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宗教气氛的园林。 如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 建于18世纪40年代,是历代达赖的夏宫,园内宫 殿耸立庄严,林木葱郁,花卉繁茂,曲折幽静。
3.按园林的艺术风格分
(1)规则式园林 (2)自然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
2.2 江南园林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带,以南京、无锡、扬 州、苏州、上海、杭州、嘉兴等地为多,苏州为最。江南自东 晋、南北朝之后,经济发展很快,且江南游乐之风盛于中原, 故有钱有势者以争建园林或私宅为高雅,不出院门,可陶性于 山水之野。另外江南山清水秀,河道密布,湖塘众多,草木繁 茂,为建园林提供了条件。江南园林艺术造诣最高,常被作为 中国园林的代表,其影响渗透到各种类型、各种流派的园林当 中,成为后人效法的范例。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 甲江南”之说。
石雕具像(人物、活动物) 大型整体太湖巨石
9景态 旷景:开场袒露 10风格 骑士的浪漫蒂克
5 中国建筑园林的伦理性和内向性
(1)中国建筑和园林的伦理性和等级性明显。 (2)内向性和隐蔽性比较突出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 园林建筑内向性和含蓄性的内涵是: 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虚实结合,疏密相间,蜿蜒曲折,高低错落 景物渗透,层次分明,巧于因借,天人合一 意与境谐,神与物游,外师造化,内发心源
任课教师:万虹
第 一 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 淀之上,是渊源久远、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现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 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 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 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中国 古典园林曾对周边汉文化圈内的国家产生持 续而深远的影响。
巴黎凡尔赛宫苑
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 作。园林总面积广达1500公顷.相当于当时巴黎市 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园的中轴线长达3千米,与地 处高坡长达400米的宫殿主楼垂直相交。中轴的前 半段为十字形水渠,两侧是星罗棋布的花坛、喷泉、 池沼、雕像。园周不设围墙,使园内绿化与园外的 田野连成一片,而园内一系列对景安排都与中轴线 严格对称。凡尔赛宫苑是路易十四称霸全欧后于 1661年始建的,历时百年之久,消耗全国赋税的 十分之六。壮丽的凡尔赛宫苑无处不体现主权的至 高无上,但也充分展示了法兰西园林简洁豪放的独 特风格。
2.中国传统建筑类型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 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 并列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我国的传统建筑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 根据它的实际用途分为民用建筑、官用建筑、宫 廷建筑以及军用建筑。
按照具体功用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政权建筑:包括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2)军事建筑:如城墙、长城、烽火台; (3)纪念性建筑:如纪念碑、牌坊等; (4)陵墓建筑,主要指帝王陵寝、墓群; (5)宗教、祭祀性建筑:如寺院、庙宇、祭坛等; (6)桥梁及水利工程:赵州桥、都江堰; (7)民居建筑:各地风格各异的民居 (8)园林建筑:
苏州不但园林数 量多,而且园林艺 术也达到了很高水 平,故有园林城之 称,其中沧浪亭、 狮子林、拙政园、 留园号称“苏州四 大名园”。其特点 是:规模小巧,玲 珑别致,布局巧妙, 曲折幽深,构景雅 丽,诗情画意,可 概括为“南方之 秀”,但略显局促。
2.3 岭南园林
主要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潮汕、东莞、番禺、广州 等地,以宅园为主。终年常绿,又多河川,具有明显的热带、 亚热带风光特点,造园条件十分优越。园林多为景观欣赏与避 暑纳凉结合,其布局往往以大池为中心,绕以楼阁,高树深池, 阴翳生凉。花木种植颇广,它们与建筑小品相映衬,更显得园 林色彩浓丽,绚烂精巧。岭南园林发展历史较晚,既吸取了江 南园林之“秀”,也师道于北方园林风格,近代又受西欧造园 技法的影响,建筑高而宽敞、结构简洁、轻盈秀雅、室内造景、 内外呼应,具有综合型园林的特征。现存岭南园林,有著名的 广东佛山的梁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 房等 “岭南四大名园”。
1.2 私家园林
主要是一些王公贵族、官吏富商、文人雅士等私人投 资建造供自家居住享用的园林,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可 观,尤以江南(太湖流域)为多,尤其苏州、扬州、无锡一 带最具代表性。如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北京的王 府花园,山东曲阜孔府的后花园等。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多建于城市,常用假山假水;主 题突出,很注重构图;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净,注 重诗情画意;受环境及园主经济条件所限,对造园者的艺 术造诣和技巧要求更高,其效果达到了“虽由人做,宛自 天开”的境界。
圆明园
4 中西园林的比较
类别 1布局 2道路 3树木 4花卉 5水景 6空间 7雕塑 8取景 西方园林艺术风格 几何形规则式布局 轴线笔直林荫大道 整形对植、列植 图案花坛、重色彩 动态水景:喷泉瀑布 大草坪铺展 对景:视线限定 中国园林艺术风格 生态形自由式布局 迂回曲折,曲径通幽 自然性孤植、散植 盆栽花台、重姿态 静态水景:溪池滴泉 假山起伏 借景:步移景异 奥景:幽闭深藏 文人的诗情画意
古罗马的突斯卡姆庄园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 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 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 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正,与 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 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重台叠 馆的建筑和中轴线是全园的主体和轴心, 结合山势,从山上引水下山,用于纳凉。 而且还建有雕像装饰的喷泉池沼,随阶 降泻的叠瀑等。
在漫长的园林历史发展中,“园林”的含义有了较 大的丰富与发展,人们似乎都明白它的意思,却又 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
园林: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 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 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 居住的环境。
园林,在中国古籍中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 苑、庭园、山池、别业等。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埃及古花园
古希腊于公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 造园艺术,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 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终于发展 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 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 艺术被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希腊的柱廊 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 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方式, 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 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 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