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

合集下载

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

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的评价 ; 所在院校大学英语后
续教学的课程设置 、 教材 内容等情况 ; 对大学英语后续 教学模式及教学 目的的建议 ;对解决专业英语师 资匮
乏、 教师培训等的看法 ; 英语选修课或专业英语课 的教


E P的概念 S
师对大学英语后续教育的看法及教学体会等。 学 生问卷 大致涵盖 : 个人背 景信息 ; 对大学 英语 基础 阶段学 习的感受 ; 对大学英语后续 教学的必要性 及可行性 的评价 ; 大学英语后续 教学阶段学习状况及
英语类 、 语言技能类 、 语言应用类 、 语言文化类 和专业
英语类等必修课 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 以确保不 同
层次 的学生在英 语应用 能力方 面得到充分 的训练 和 提高 。因此 , 开展大学 英语后 续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研
究势在必行 。
教 师问卷主要涉及 : 个人背景信息 ;J x- - 大学英语后
础 阶段后的提高 阶段却长期被忽视 。 0 7 2 0 年教育部高 教 司颁布 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出 , 高校应 指 各
本研究设计 了两套调查 问卷 : 大学英语后续教育
教师问卷和大学英语后续教育学生问卷。问卷形式 为
多项 选择 题 型 。
根据实际情况 , 确定教学 目标 , 设计课程体 系 , 将综合
和学生的需求 , 三者 的关见图 1 。
后续教学课程 的主要障碍是缺乏通用教材 ,而教材质 量直接影响后续教学课程的开设 和教学效果 。有相当 部分教师使用 自选或 自编教材 , 很难保证教材 的质量 ,
同时 导 致 后 续 教 学 缺 乏 知识 的连 续 性 和 系统 性 。后 续
第1 5卷 第 1 期

大学英语II (文科)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II (文科)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II (文科)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大学英语Ⅱ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II课程编码:1610102A学时数:64学分:3.5适用专业:各文科专业(不包括外语专业)教学周数:16周开设学期:第二学期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英语Ⅱ》是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第一年第二学期的一门英语课程、《大学英语》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属于通识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大学英语I》学习的基础上,培养系统的阅读技能和听力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熟悉各种题材的文章,初步了解英语文化,并紧密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及中国人民改革创新的先进事迹,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各种体裁的写作能力,强化大学英语学习观念,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慢速英语节目,能够基本听懂某个话题的讲座,并能够做笔记,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简单的英语交流,并就某一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反应敏捷,语言组织得当,语言、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达到120wpm,能够阅读各种题材并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准确率为80%,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写作能力:能够依照要求或根据自己的感想在30分钟内就各种题材写出150词的短文,做到内容完整、语法正确、条理清晰、句子连贯并有一定复杂性。

5、翻译能力:能够翻译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段落,速度为每小时300词。

翻译题材比较熟悉的汉语文章段落,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汉字。

6、推荐词汇量:新增词汇1000个,累计词汇达到5000—5500个,词组达到1200—1400个,其中积极词汇达到3000个。

基于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设置研究

第10卷第2期2013年2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Feb.2013Vol.10No.2近年来,随着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外语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有较大的提高。

面对这种形势,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之下,根据国家外语教育战略,结合社会对学生外语水平的需求和大学生的工具性需求,充分重视语言输出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开设相应的后续课程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然而,多年来高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一直重输入、轻输出;重应试,轻需求。

如何在大学英语语课堂上实现输出和工具性需求的有机结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背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鲜明地提出工具性目标,因为工具使用是显性的,素质教育是隐性的,在突出其为社会、为科技文化发展服务的同时,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包括科学素质也会随之提高[1]。

1.1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国内高校开设的涉及英语教育的课程可分为通用英语、专业英语、分科英语、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双语课程和(非语言专业的)全英语课程六种类型。

前四者学习的目的仍然是英语语言,但后两者学习的重点则是专业,附带学习英语[2]。

然而,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后续课程教学却是整个大学英语教改体系中的弱项。

后续课程教学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通常是每位任课的老师根据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统一标准,采用的教材也不统一,与其他相关课程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另外,后续英语课程的设置大多没有以学生的工具性需求出发,也就无法为学生的求职考研提供帮助。

1.2输出驱动二语习得的学习者通常有选择地注意到部分语言的输入,然后经过内部吸收后通过假说的形成、试验、修正、确认和否定等过程,把输入语言信息植入自身的中介语体系中。

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

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

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摘要】ESP是一种探讨各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它应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趋势。

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探索、师资的培训、教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ESP理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教学体系当前外语教学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而变革的宗旨是将外语教学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调整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需求,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及研究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动机,制定出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Hutchinion和Waters提出的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理论能够很好地引领我国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

Hutchinion和Waters认为,ESP是一种探讨各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

也就是说,ESP教学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以便获得自己所从事专业或不同体裁的知识或技能,它注重学习者的目的。

即通过ESP教学,学生既学习了专业,同时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ESP教学具有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和注重语用能力培养的特点。

一、构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的现实理据我国现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有本科与专科、重点与非重点、沿海的与内地的,各类学校的生源水平、师资条件不尽相同。

一个教学大纲、一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切实际。

不同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推动我国大学英语发展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其他门类繁多的考试已不太适应人们提高外语水平的需求。

而且,许多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围绕着四级应试展开的,四级考试通过后的英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我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指的是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教学、达到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教学目标后而开设的高年级阶段英语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获取并掌握专业所需的英文信息和基本技能,以英语为工具并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案

2018级本科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试行)为了更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个人发展和我校人才培养要求,逬一步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经商走,决走对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

—、分级教学指导思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扌旨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要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 )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三层次,三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基于我校"一二三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配合学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星。

二、分级教学基本原则分级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为依据,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并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分级教学层次划分结合我校本科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和我校教学资源现状,把大学英语课程按照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2018级入校本科学生(不包括国际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实行分级教学。

[•分级标准根据新生高考英语成绩,大约前10%学生逬入A级班学习,每班不超过60人;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包括音、体、美、播音主持等专业,高职高专学生,3+4本科学生)为C级班,每班不超过80人;其余学生进入B级班,每班不超过80人。

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开发与建构

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开发与建构

2019年49期总第489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开发与建构文/谭安娜 黄渊柏【摘要】依据教育部新时代高校在线课程的具体要求,针对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和慕课后续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科学设置后续课程体系、高效制定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大力加强自主学习和逐步完善测试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的开发,提出构建慕课后续课程整个教学体系的设想,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英语慕课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慕课教学效果与效率。

【关键词】慕课;后续课程;教学模式【作者简介】谭安娜,黄渊柏,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4年立项的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英文报刊阅读>的研究与开发》子项目之一。

一、引言始于2013年的大学英语慕课在全国高校不断开展,并迅速普及推广。

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已建成10余个各具特色的慕课平台,其中包括2018年成立的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标志着我国首个以外语学科特色为主的国际化慕课平台的诞生,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外语在线课程。

特别是随着5G通信技术开始试用,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者开始思考慕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部分“双一流”高校在精减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始大力建设和推广慕课后续课程,指引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来构建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建设,是一项值得大力投入的探索,尤其是后续课程的设置和建构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慕课亟须探讨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慕课后续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模式的运用、自主学习的强化和测试方式的改革和完善等,都需要进行科学且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以在线慕课为主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

最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新文科等高水平课程申报,鼓励有利于对外传播的双语课程申报,这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开发和建构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给后续课程建设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

多元识读培养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

多元识读培养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

当今的教育界不得不面对两大社会趋势 : 一是文化 日趋多元化和各类语言变体 ( 特别是英语变体 )不断 涌现 ; 二是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以文字为主的表意方式逐渐被听觉 、 视觉和手势等其他表意方式取代 , “ 人类进人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 的新世纪” _ i ] 。这两个变化都给英语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带来
( 二) 多 元识读 的 内涵
对于多元识读 的内涵 , 国内外学者们进行 了各 自的探讨。T h w a i t e s 提 出多元识读应包含六种具体能力 , 包括 文化 识读 、 媒 体识 读 、 科 技识读 、 批 评性 识读 、 政 治识 读 以及 后现 代 识 读 J 。其 他 学者 如 G e n t l e 、 K n i g h t 和 C o r r i g a n 等人把多元识读能力细分为五种成分 : 语言成分 、 听觉成分、 视觉成分 、 姿态成分和空间成分 J 。 在国内, 胡壮 麟 教授 指 出多元 识读 分 为文化 识 读能 力 和技 术 识读 能 力 两部 分 ¨ J 。文化 识 读 是用 来 描 述 、 包容和尊重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能力 ; 而技术识读能力 即多模态识读 能力 , 指在信息社会 中意义创造与构建 的能力。张德禄教授则将多元识读能力归纳为以下三类 : ( 1 ) 语言读写能力。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能力有 所不 同 , 更强 调认 识社 会 符号 、 不 同模 态 的优 劣 以及 各 种 模 态之 间 的配 合 。 ( 2 ) 社 会 交 际 的能 力 。体 现 在 文 化读写 、 批评读写、 政治读写以及后现代读写等方面。具体而言 , 指对 目标语文化有深刻认识 , 具有 良好 的批 评判断能力 ; 还有对不同文化 的理解 、 接受和调适能力 。( 3 ) 技术读 写的能力。体现在科技读写和媒体读写 两方面。具体来说 , 是指能够掌握现代 的媒体技术并熟练应用 。 尽管学者们对多元识读能力 内涵看法或异 , 但基本上反映了新伦敦小组对 当今教学环境和挑战的分析 , 只是 在具 体 范 畴分 类上 有所 不 同 。 ( 三) 基 于 多元识 读 的教 学模 式 新伦敦小组建议给学生展示 已有的典型性多模态语篇 , 分析其中各模态以及总体特点 , 并 引导学生将现 有的语篇进行重新改造和设计 , 以此来综合培养他们 的语言读写能力 、 社会交 际能力和技术读写能力 。学 生从 中可 以逐渐 获 得应 对文 化 多元化 和 社会 交流 表达 方式 多样 化 的能力 。 新伦敦小组倡导“ 多元识读” 教学, 将设计构建意义作为教学理念 , 具体包括可利用的设计 、 设计过程和 重新设计等阶段 , 揭示意义的建构是主动和动态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利用多种符号资源来习得语言和 文化。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角度 , 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 和积极 主动性 , 使语 言和文化的学习 不 再是 单 一 的吸收 过程 , 而 是通 过理 解 、 比较 和 评 判来 把握 语 言 和 多元 文 化 …。具 体 步 骤可 以分 为 四步 : 实 景 实践 、 明确 指导 、 批 判性框 定 和转 换实 践 J 。

再谈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

再谈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

英语 ( E A P) 和职业英语 ( E O P, )E A P是与某 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 的英语 , 是 以教授学术英语
所需要 的语 言知识和技能为 目的的语言教学模 式 , 是根 据学 习者 的特定 目的和特定需求 而开设 的英
眯。 在充分肯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 了一定 的成 果 的基础上 , 学 者们也 分析指出 了改革 中存在 的问 题 和困难 。杨 惠 中” 指 出大学英语教 学的实际效果 仍不尽人意 , 并建议 大学英语课 程 回归 以外语为工 具 的教学理念 , 在 培养 大学生 听说 凌写各方面 的综 合能力 的同时要加强改进学术英语 的教学。蔡基 刚 曾经指 出 “ 制约大学英语教学 南基础英语 向专业英 语教学逐渐转移 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 , 其 中包括 听力 培养的首要地位 、英语考试热 、大学英语基础论 、
再谈大学 英语后续课程 建设
陈 晓 靖
( 淮阴工学 院外 国语学院 , 江苏 淮安 2 2 3 0 0 3)

要 :本 文在 肯定 大学英语后 续课程 改革成果 的同时 ,指 出后续课程 建设还存在 着一定的 问题 :
学 生英语 水平达 不到后 续课程 需求 ;教 师专业知识结构发展 相对滞后 ;课程设 置缺乏延 续性 和 系统性。
国 内各 大学根 据 自身发展 的需 求 和特点分 别 开设 了不 同的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 虽然取得 了一定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2 9 作者 简介 :陈晓靖 ( 1 9 7 3 一) ,女 ,江苏淮安人 ,淮 阴工学院外 国语 学院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 向: 二 语习得 ,外语 教学与研 究 。
第2 2 卷
第 1 2期

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大学英

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大学英

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例作者:苏畅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7期苏畅(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摘要]对当前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目前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大连民族大学拓展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估手段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提出了对策,旨在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 拓展课程; 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24-02一、引言拓展类课程开设的理念源于选修制度的产生,它是1869年由美国教育家艾略特(C.W.Eliot)在哈佛大学确立和推行的。

旨在强调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

它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塑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要学会选择,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动机、兴趣及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

目前国内的拓展课程是指各个学校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自主开发和研究的课程,将英语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有机地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国内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表明,在目前阶段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已经进入了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英语专业界限逐渐模糊;规范统一的教学正向个性化教学发展;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正在松动为特征的“后大学英语时代”。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以《课程要求》为参照,大学英语课程不应当只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它也是一门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从而提高人文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

生态教育视野中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构

生态教育视野中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构
21 0 1年 第 7期 第2 9卷 ( 第 1 2期 ) 总 3
毕 节 学
院 学

J OURNAtOF B E U V SIY , UI NI ER T
NO. 2 1 7, 0 1 Vo . 9 1 2 Ge e a . 3 n r lNo 1 2
生态教育视 野 中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构
中 图分 类 号 : 1 . H3 9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7 5 ( 0 1 0 — 0 7 0 17 - 09 2 1 )7 0 8— 5
20 正式颁 布的 《 07年 大学英语 课程 教学要 求》 指 出 :各 高等学 校应根据 实 际情 况 ,按照 《 课程要

个不 可分 割的有 机生 态整 体 ,协 同完成 育人 的功 能。三 个生 态 因子是 相互依 赖 、动态 发展 变 化的 ,
如果其 中一个 因子缺失 或者 被破坏 ,将 会引起 连锁 反应 ,导致课 堂生态 系统失 衡 ,影 响课 堂教学 的正
常进行 。可见 ,依据 生态学 的整体观 和平衡 观 ,课 堂生态应 具有整 体性 、和谐 性和共 生性 ,应遵 循 师
本文从 实际 教学经 验 出发 ,运用 教育 生态 学原理 ,对 大学 英语 后续 课程 教学模 式 、课 程设置 等进
行深入分 析 ,指 出其生 态化教学环 境的缺失 ,提 出建构 完整 、科学 、规范 、生态 的大学英语后 续课程 体 系 的策 略 ,以期有助 于完善 当前后续课 程 的建设 ,最大 限度地达 到 《 大学英语课 程教学要求》 的 目标 。
求》 和本 校的大学英语 教学 目标设计 出各 自的大学英语课 程体 系 ,将综合英语类 、语言技能类 、语言应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三、课改简要思路(强化能力目标)
01
能与外商进行基本的英语沟通和交流
02
能阅读基础的英文网页和产品说明书
03
能套写英语邀请函、会议记录,拟写日程安排表
04
掌握英语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习惯
三、课改简要思路(细化知识目标)
掌握英语表达习惯和文化; 掌握英语基础语法; 掌握英文函电格式、英语表格,套写公函 和简历; 掌握公司各部门的英文表述; 掌握英语核心词汇(2500个)和基本句型。
主导
4
产品介绍
听说:产品的口头描述 读写:产品说明书翻译
主导
5
接待外宾
听说:外宾接待的简单交流(接机,晚宴,入 住,送别等等) 读写:发送邀请函,会议记录,公司函件
自主
三、课改简要思路(项目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进行有机结合。 激励学生的自主探索意愿,增强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英语运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能自如地、得体地从事商务活动 2. 能团结协作完成项目
知识 目标
1. 职场英语视听说综合知识 2. 商务活动流程、商务礼仪
单元简介
单元目标
实施步骤
全课进程
课程单元设计
一、单元简介
时间
第一学期5-8周
9-17周
第二学期1-5 周
6-10周
11-16 周
项目名称
项目1:职业规划
考核
项目2:求职
收集信息的能力
能用英语自我介绍,展示自我,并建立友好的关系,能根据岗位需求描述个人的学历、特长和所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大学英语课程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尤其是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

该课程不仅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

2、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包括口语、听力、写作、翻译等。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

4、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文化交际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跨文化交际等。

2、教学安排:课程一般分为四个学期,每个学期约16周,每周安排4-6个课时。

教学内容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安排,同时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以及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软件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2、考核标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水平、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六、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1、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辅导书籍、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等。

2、师资队伍: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同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1、课程评价: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等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以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2、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的人文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的人文课程设置

构 ,应 该责无 旁贷 地承担 这个责
任 。然而 ,在 大学英语 课 堂上讲
解 和 介 绍 国学 经 典 鲜 有 成 熟 的 案
和优势 ,将 本校 的大学英语 课程
分 为 基 础 和 后 续 两 个 阶段 。 基 础 阶段基本按 照传 统的课程 和教学 模 式 ,课 程 性 质 为 必 修 课 程 , 主 要 关 注 基 本 的 语 言 技 能 和 语 言 知 识 传 授 。 改 革 的 重 点 主要 在 后 续 阶 段 。 在 大 学 蔓 、四 两 个 年 级 开 设 包 括 语 言 应 用 类 、语 言 文 化 类
可 以引导学生在 阅读 和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同
时 ,对 读 本 的 译 文 做 出 批 评 性 意
例 ,在教学 内容 以及 教材 的选择 上都 还在一 个尝试 的阶段 。 “ 不
管 是 使 用 别 人 的教 材 还 是 自编 讲 义, 课 堂 选 材 的标 准 是 一 个 很 难 定
夺 的 问题 ” 。
设如英美 国家 概况 ,英 美文学 选 读 ,圣 经选 读 等课 程 ,而 忽 略 , 甚至可 以说是放 弃 了对 博大精 深 的 国学文化 的介绍 、研究 。大学 作 为 文 化 传 承 的一 个 重 要 的 机
韵 的同时 ,还 能切实体 会英 汉两
种 语 言 在 语 言 的 音 韵 和 结 构 上 的 差 异 。 此 外 ,读 本 同 时 也 可 以 看 作 为一 个 翻 译 练 习 的 素 材 , 教 师
的过渡 ,从 而全 面提高 个人 素质
以适应社会和竞争的需要 。 ”[ 6 1 现 在 学 界 早 已 不 在 把 语 言 仅
师 研 究 英 语 永 远 不 可 能 超 过 英 语 国家的人, 研究英 美文学不可能超 过 英 国人 和 美 国人 , 我们研究汉语 又不可 能 超 过 中 文系 的教 师 , 因 此, 英 语 教 师 的 任 务 就 只能 够 是 研 究 中 国人学 英 语 。[ 2 1 因 而 ,之 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最新)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最新)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制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一、教学性质和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

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三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如下:一般要求: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 ~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探讨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逐年提升,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问题引起了语言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浅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并探讨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改进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模式
作为一门国际语言,重要的交流工具,英语教学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我国整体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英语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很多英语教学的基础工作已经被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逐级分化。

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量的基础词汇和基本的语法规则。

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仅仅立足于语言工具论的基础,这显而易见是不能够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的。

因此改变以往的课程设置体系,将基础英语向多元化应用英语过渡,做到语言学习与专业应用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融为一体才是英语教学的新目标。

1.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1.1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连贯性
目前,很多大学英语都进行了分级教学,也就是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入学就进行英语分级测试,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级别的教学班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教材使用以及教学
模式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级别较高的英语班级的学生,影响就更加明显。

通过分级进入较高英语学习班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较高级别的英语教材,同时由于基础较好,他们能够提前并较顺利的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

如果还依照传统的课堂英语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被大大削弱,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学生用于学习英语的时间往往被其他课程所占用。

因此导致了很多优秀的英语学习者在校正规英语学习的时间仅为一年或一年半。

优势学生的长处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停滞不前,甚至是大大退步。

1.2缺乏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支持
四、六级考试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一门考试,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的呼声,希望停止这一僵化的考试形式,因为它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而另一方面,部分大学非常重视学生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通过率,甚至将其定为授予学生学位的前提及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尺度,因而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这无形中鼓励了英语应试教育在课堂中的延续。

对于后续课程也只是形式上的设置,并为真正的深入执行,发挥不了后续课程的真实作用。

比如学生在预选后续课程时,并未对课程本身对学生做详细的介绍以及选课指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茫然、不了解。

后续课程与其他非英语课程还会出现时间冲突的问题,同为选修课,很多学生会放弃选择英语后续课程,提早结束大学英语学习。

1.3后续课程本身存在问题
后续课程的开设对于英语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它不是完全沿袭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材以及教学方法,而是向着专业化,技能化的新思路发展,因此教师本身的素质以及相应配套教学教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决定了后续课程的实施效果。

目前在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多为英语语言学和文学专业毕业,知识面较单一,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关于教材的选定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大学虽然鼓励开设后续课程,但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材的选定都缺乏明确的指导,基本遵循教师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行。

因此有些后续课程的教材直接选取英语专业相关教材,仅仅对其中一部分内容做了简单的取舍,教学内容缺乏完整的体系,不适合公共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和吸收,最终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于所选课程的兴趣,课程后期会出现学生流失的现象。

2.完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模式的探讨
2.1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要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连贯性,也就是在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语法规则和词汇量的前提下,保证完成了相应的基础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一至两个学期的后续课程,完成大学英语基础学习向专业英语学习的转化。

后续教学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语言文学文化类(英美概况、英美电影欣赏、英美经典名篇导读)、语言技能类(英语中高级写作、英语中高级翻译、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辅导类(托福及雅思、gre等国际类考试的介绍与辅导)。

后续教学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可作为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基础英语教学与后续课程的接轨问题。

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因此语言技能类课程可先行开设,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为提高阶段,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文化类,考试类的课程开展。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类的课程,如英美文学文化、影视赏析等等。

为了保证后续课程的实效性,学校职能部门应该更加关注英语后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等方面应该有长远规划和统一要求。

2.2师资建设与教材选择
教师应该重视课程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反思教学过程,探索适合选修该课程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英语专业教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而多数学校对后续教学教材的选用一般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和随意性。

参与教学的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专业文献中选编某些材料进行教学,从而使得整个教学体系缺乏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为了保证英语后续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打造一支既具备英语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师队伍。

2.3 完善后续课程评价体系
后续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目前一些院校将后续课程划分为任选课,学生通过网上选课选取相应的课程,获得相关的学分。

为了避免之前提到的任选课时间段冲突,学生放弃英语后续课程的情况发生,可以将后续课程设定为限选课,预留好固定的英语后续课程时间段,真正保证学生英语学习不断线。

另外,后续课程的考试系统还可以更加的多样化,比如口语课程可以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使平时口语学习的效果与终结测试结果相结合,合理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

影视赏析课程则可增加观后感报告成绩的比例。

学生在进行后续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效果通过阶段性的考察进一步巩固,及时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了后半阶段的学生流失情况。

3.结语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完成基础英语向专业化英语的过渡。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否则,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学习不断线也就成为了空话。

相信但随着对于后续课程的研究的深入,它必将会更加的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昌勇. 关于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思考[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
[2] 罗立胜,张文霞.以实用性英语教学为基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改革[j].外语界, 2003
[3] 曲桂贤,朱晓军.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