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模板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c91de7998fcc22bcd10dfd.png)
实验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组装滑轮组;
2、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会处理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新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
η=W
有用
总
×100%=
Gh
×100%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滑轮,钩码,细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四、【实验步骤】:
1、校零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如图安装好滑轮组。
3、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10cm。
4、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和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到1号中。
5、如上述实验,将钩码上升的高度改为15cm,并测量记录到2号中。
6、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增加,上升高度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3
号中。
7、如上步骤,钩码数量在此次增加,上升高度
为10cm,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到4号中。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论】:
1、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上升高度对滑轮的机械效率。
2、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357ad7376baf1ffd4fadec.png)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板滞效用 姓名之阳早格格创做真验手段:(1) 教习组拆滑轮组(2)教会丈量滑轮组的板滞效用真验本理:测定滑轮组板滞效用是个间交丈量的物理量,根据板滞效用公式η= w有/w 总有Fs Gh =η真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验历程: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沉力G2. 把刻度尺牢固正在铁架台上3. 按央供组拆滑轮组——一定一动、二定二动4. 弹簧测力计用横曲进与的力进与推绳子使沉物匀速降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共时分别记录绳端战物体正在刻度尺上的初终位子5. 安排表格并记录数据真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真验一)真验真质 次数123钩码沉力G/N钩码的初位子h1/m钩码的终位子h2/m钩码降下的距离h/m有用功W有/J推力F/N绳端的初位子s1/m绳端的终位子s2/m绳端降下的距离s/m总功W总/J真验论断:(1)共一滑轮组,所提下沉物越沉,板滞效用越___________.(2)单滑轮组战单滑轮组,提下共样沉的物体,相共的下度,___________滑轮组板滞效用大.(3)指出普及板滞效用的要领真验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计应横曲进与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在匀速推动历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钩码沉力该当用弹簧测力计丈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估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刻度尺丈量s 、h ,应分别记录初终位子,供好值. (3)多次丈量的手段是举止一些需要的比较,利用不真足归纳法归纳顺序,而不是供仄衡.修议正在每一个组拆中:第(1)(2)次真验统造提下下度相共,与分歧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用跟被提下沉物的闭系.第(2)(3)次真验与相共的钩码数,使物体降下分歧的下度,比较滑轮组效用跟被提下下度的闭系.真验训练题1、您正在干真验的时间,有不思索真验规划是可不妨矫正,怎么样矫正?2、小雪战小白正在“测滑轮组板滞效用”的真验中,所有组拆佳如图1所示的真验拆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战弹簧测力计的位子.(1)小白___________进与推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降下,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推力为0.5N ,共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下的下度为0.1m ,以上丈量准确无,他们意识到出现了过失,请您助闲找出本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滑轮组的板滞效用本质为__________.(4)若提下的钩码沉减少到6N ,则该滑轮组的板滞效用将_____________(选挖:“变大”、“变小”或者“稳定”).3、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正在10s 内把500N 的货品匀速普及2m ,正在此历程中推力所干的功是供正在此历程中:(1)工人师傅所干的有用功;第3题图图1(2)滑轮组的板滞效用.。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3a3ad2856a561252d36f5c.png)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姓名 实验目的:(1) 学习组装滑轮组(2) 学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个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 = w 有/w 总 有FsGh=η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重力G 2. 把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3.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一定一动、两定两动4. 弹簧测力计用竖直向上的力向上拉绳子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同时分别记录绳端和物体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 5. 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验内容 次数 123钩码重力G/N 钩码的始位置h 1/m 钩码的末位置h 2/m 钩码上升的距离h/m有用功W 有/J 拉力F/N绳端的始位置s 1/m 绳端的末位置s 2/m 绳端上升的距离s/m总功W 总/J 机械效率η实验结论:(1)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计 应竖直向上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重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计算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s 、h ,应分别记录始末位置,求差值。
(3)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进行一些必要的比较,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而不是求平均。
建议在每一个组装中:第(1)(2)次实验控制提升高度相同,取不同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重物的关系。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f9f7f8ce915f804d2a16c119.png)
实验原理:
所测物理量:
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高度h、绳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 计,使钩码G升高,读出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码 上升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
1、在研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
素”的实验中,小聪同学预设的实验过
程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
重力,按照图甲组装滑轮组,静止时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 η= 计 甲
乙
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再按照图乙组装滑轮
组(动滑轮大小变化),改变所提物重,提升两
个钩码,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物体提升的速度
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 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 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 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0_.2_5_J,人做的 总功为_0_.2_1_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 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_有_用__功__大__于__总_功_;结合测力 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 是_测__力_计__的__示__数__读_错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此实验中操作的关键:
1、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不能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应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对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 有刻度尺,能否测出该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1被提升物体的重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的影响因素: 2动滑轮重及绳重
3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 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 置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2555ac08b9f3f90f77c61b37.png)
返回
结合本次实验请回答: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有
哪些?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
1、减小动滑轮的自重 2、减小机械间的摩擦 3、适当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反馈
回忆“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过程,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确定 原理
数据分析
测量的物理量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与 记录表格
数据处理
拓展 反馈
课堂检测1
用某滑轮组测其机械效率时,所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列
物重/牛 4
物体升高的高/米 拉力/牛
0.2
1 .4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 米
0.8
(1)实验时应保持重物做__匀_速__直__线____运动;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___0_._8_______焦耳,
拉力做的总功为__1_1_._2____焦耳;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7_.1__%___。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竖直、匀速拉动
S末 拉动过程中读数
S初
刻度尺靠近滑轮组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
归纳实验规律: 1、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 械效率不同,重物越重,做有用功相对 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机 械效率一般不同,动滑轮越重,做额外 功相对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52bc438fc8d376eeaeaa31fe.png)
第十一章 第五节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学习目标:1.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了解与机械效率有关的因素。
二、知识回顾:1、有用功: ;额外功:总功:2、 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
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的存在,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机械效率总 三、学习过程: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2、测量工具: 。
3、在实验过程中,测量时要注意:(1)弹簧测力计对绳子拉力F 的测量应该在运动中进行 (2) 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移动; (3) 重物不能摆动;(4)测力计指针不能与刻度板摩擦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实验前应先检查每个滑轮的端面应与框架平行,轮子转动灵活。
再检查测力计是否调零。
2.用单滑轮组实验照图甲将两个单滑轮组成滑轮组。
在滑轮下挂上几个钩码,线绳的自由端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握测力计面板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测力计在移动时的示数。
测出重物上升的高度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把以上数据记入表中,反复实验三次。
3.用双并滑轮组实验用两个双并滑轮组成滑轮组,如图乙。
在动滑轮下面挂几个钩码。
线绳自由端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拉动测力计使重物匀速上升,重复实验3次。
把各次数据记入表中。
(1)、比较1、2、3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2)、比较5、6、7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量、使用较轻的动滑轮、设法减小绳和轮之间的摩擦。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典型无关因素 三、练习1.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图甲 图乙 图丙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 ___;③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 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44bfd1db5fbfc77da269b168.png)
关于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几点说明:
Gh G Gh η= = = nF Fs Fnh
G η= 即: nF
1.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也可以不测量s和h; = 2.若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只计动滑轮重力时:
= F=(G+G )/n 动
η=
G nF
=
G G+G动
即:η=
G G+G动
2、如图、表格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 18cm或5c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式无关 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 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物重
控制因素
较小提升速度
G/N 10
绳端拉 力F/N 4.2
机械效 率 η /% 79.4
中等提升速度 较大提升速度
10 10
4.2 4.2
79.4 79.4
实验 物重 物体上升的 测力计的示 测力计移动 数F/N 的距离s/cm 次数 G/N 高度h/cm 1 6 3 2.5 9 2 3 6 6 5 8 2.5 2.5 18 24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目的是为了改变 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 相同 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___ (选填“相同 或“不相同”),得到的结论是:
80%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
实验 物重 物体上升的 测力计的示 测力计移动 数F/N 的距离s/cm 次数 G/N 高度h/cm 1 6 3 2.5 9 2 3 6 6 5 8 2.5 2.5 18 24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afff3a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e.png)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原理:有用功/总功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同一滑轮组: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6)测量机械效率时为什么不能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机械效率会怎样?答: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绳子和滑轮之间没有摩擦力,拉力示数会变小,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偏大。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85f5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6.png)
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引言: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输出能量的能力。
滑轮组作为一种简单机械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实验目的:1.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 探究滑轮组的工作原理;3. 分析滑轮组的优化方法。
实验原理: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机械装置,通过绳索将多个滑轮连接在一起。
在滑轮组中,力可以通过绳索传递,从而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通过测量输入输出能量的比值来计算。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滑轮组、测力计、重物、计时器等;2. 将滑轮组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绳索的松紧程度;3. 将测力计固定在滑轮组上,并将绳索与重物连接;4. 通过测力计测量滑轮组的输出力;5. 将重物从不同高度释放,并测量重物下降的时间;6.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这意味着在滑轮组的工作过程中,有30%的输入能量被损耗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讨论与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摩擦是造成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滑轮组的运动过程中,滑轮与绳索之间以及滑轮与轴之间都会产生摩擦,从而损耗一部分能量。
其次,绳索的材质和状态也会影响机械效率。
绳索的弹性和摩擦系数会影响力的传递效率。
此外,滑轮组的设计和制造质量也会对机械效率产生影响。
如果滑轮的表面光滑度不够高,会增加摩擦损耗,降低机械效率。
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选择低摩擦系数的材料,如涂层或润滑剂,以减少摩擦损耗。
其次,优化滑轮组的设计,确保滑轮表面的光滑度。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滑轮组,保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也能提高机械效率。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了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优化设计来提高。
初中物理—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初中物理—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863cbddb14e852458fb57be.png)
实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姓名: 成绩:
一 实验目的:掌握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二 实验器材:滑轮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铁架台、线绳。
三 实验步骤
32.如图23甲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时,先测出了动滑轮的重力。
然后按图23乙所示方式进行组装,在动滑轮下悬挂钩码(质量均为已知)。
向上拉住弹簧测力计使钩码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步骤。
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_________的关系,可以证明使用动滑轮有________特点。
小东按23图丙组装滑轮组,继续进行了“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求出机械效率η=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保持滑轮组绕线方式不变,增加悬挂钩码的个数,
其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丙。
实验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1fff9d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e.png)
实验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识储备:1.功的计算:有用功W 有=Gh ;总功W 总=Fs 2.机械效率的计算:①已知物重和拉力:η=W 有W 总×100%=Gh Fs ×100%;②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η=W 有W 总×100%=GG 动+G×100%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h 的关系:s =nh 【实验结论】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物体的重力、动滑轮重力、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与绳子的绕法、绳子段数无关;根据影响因素,得到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力、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 N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约为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的实验数据是用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的;第4次实验数据是用图 ( )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的.(均选填“a ”“b ”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7)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中,若在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可使测得的拉力大小更精确.针对这种做法说说你的看法 .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 /N钩码上升的高度h /m 测力计示数F /N 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机械效率η140.11.80.3260.1 2.40.383%340.11.40.557%440.2 1.4 1.057%(参考答案: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若不是在匀速拉动中读数,静止时读数,则结果会偏大. 因为在静止时拉力不克服摩擦力或克服较小的摩擦力,拉力偏大,机械效率结果就偏小)(8)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或(选填“增大”或“减小”)额外功.(9)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与实验(4)的结论同理的是.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乘客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润滑(10)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始终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的看法是正确的,理由.(11)在测拉力时某同学使弹簧测力计做加速直线运动,该同学测得的机械效率与正确操作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2)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的关系时,用到的物理方法为.(13)有同学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去掉一个测量工具反而能够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可以去掉,去掉该测量工具后,机械效率可写为η=.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0accace5700abb68a982fbed.png)
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组、细绳、钩码、和。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钩码的重力G,钩码上升的高度h,细绳末端的拉力F,细绳末端移动的距离s。
4、实验数据表格:4、分析实验,得出结论:(1) 比较1、2次,可得:同一滑轮组,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2) 比较2、3次,可得:物体重力相同时,越小,机械效率就越高。
5、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6、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必须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细绳。
若加速拉动细绳,F将偏大,W总将偏大,η将偏小。
若减速拉动细绳,F将偏小,W总将偏小,η将偏大。
若向下拉,由于弹簧测力计有重力,F将偏大,W总将偏大,η将偏小。
(2)刻度尺要竖直放置。
这样才能准确测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细绳末端移动的距离s。
(3)s、h可以只测量一个,然后根据公式s=nh计算出另一个量;甚至一个都不测量,依然可以根据公式测量出滑轮组的计算效率。
练习题:1、某实验小组采用甲、乙、丙图所示滑轮组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3次实验是采用图进行的实验,此次实验弹簧测力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3)比较第1、2两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4)比较第2、3两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5)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等。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8aa3fbba0d4a7302763a77.png)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八开民族中学 班级: 姓名: . 【实现目的】1.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学会组装滑轮组,并测量、计算出其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能否改变力的方向、又是否能省距离? (2)使用滑轮组是否省力、省距离?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分别使同一物体在不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使用动滑轮时匀速运动,记录整个过程需用力的大小,物体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然后由数据分析得到结论。
【实验器材】铁架台、钩码、滑轮两只,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线、铅笔等。
【实验过程】 1、按甲图所示测出钩码的重力。
2、按乙图所示安装好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10CM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操作2次)3、按丙图所示安装好动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10CM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操作2次)4、按如图所示组装滑轮组进行测量计算机械效率 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要匀速拉动,(2)动力的方向要与并排的绳子平行。
【实验记录】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 次数 钩码个数 拉力的大小(N ) 钩码上升10cm 时绳端 移动的距离s (cm ) 拉力方向 机械效率FS G W W h ==总有η不使用机械1 2 22使用定滑轮12 竖直向下2 2 斜45度向下 3 2 水平方向 使用动滑轮12 竖直向上 2 2 斜45度向上 3 2 水平方向滑轮组 1 2 24【实验结论】(1)使用定滑轮, 。
(2)使用定滑轮, 。
(3)同一装置的机械效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与 有关,物重增大,机械效率提高。
(4)机械效率还和机械本身装置有关,与其结构、轻巧程度以及润滑程度都有关系。
FSG W W h==总有η丁。
初中物理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初中物理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f0789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02.png)
初中物理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示例文章篇一:《有趣的初中物理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初中物理课上,有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那天物理课,老师一脸神秘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堆滑轮、绳子还有各种测量工具。
我心里就嘀咕啦:“这是要干啥呀?”老师拍拍手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做个好玩的实验!”实验开始啦!我们小组几个人围在一起,眼睛都紧紧盯着那些滑轮。
我拿起一个滑轮,左瞧瞧右看看,心想:“这小东西能有啥大作用?”我们按照老师说的步骤,先组装好了滑轮组。
这可不容易,绳子老是不听话,不是绕错了,就是掉下来。
我急得直跺脚,嘴里嘟囔着:“哎呀,这绳子怎么这么调皮!”同组的小明也着急地说:“别急别急,咱们再试试!”好不容易组装好了,接下来要测量物重和拉力啦。
我小心翼翼地把钩码挂在绳子上,感觉就像在完成一项超级重要的任务。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小小的钩码和滑轮组,不就像一群小伙伴在齐心协力完成一项大工程吗?测量的时候,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测力计,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生怕读错了数。
当我们记录下一组组数据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挖到了宝藏一样兴奋!旁边小组的小红他们也在忙活着,还时不时朝我们这边看看。
我大声问:“小红,你们测好了吗?”小红回答说:“还没呢,你们咋样?”我们相视一笑,继续埋头苦干。
实验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几次数据偏差很大,我们都懵了。
“这是咋回事呀?”“难道是哪里出错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最后,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算出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物理实验这么有趣,就好像在探索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做事情就像这个滑轮组一样,要各个部分配合好,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且,遇到问题不能轻易放弃,要多思考多尝试。
小伙伴们,你们说是不是呀?总之,这次初中物理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真是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物理更感兴趣啦!示例文章篇二:《有趣的初中物理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初中物理课上,有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那就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得那天,物理老师一脸神秘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堆器材,有滑轮、绳子、钩码,还有测力计。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c1dad73b3567ec112d8a13.png)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实验目的:1、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会处理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新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W有用=Gh,W总=Fs,s=nh (其中,G表示物重,F表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s表示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表示重物上升的距离h,n表示承载物体的绳子的股数)∴三、所测物理量:必须测量:物重G、拉力F、[假设为0.1m、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nh=0.1n(m)]重物上升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这两个物理量可以不测量四、实验器材:钩码、滑轮组、铁架台、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五、实验步骤:1.用所给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滑轮组。
图1图2 图3 图42.将钩码挂在滑轮组下方,记录下所挂钩码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拉住绳子自由端。
3.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匀速上升一段距离,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物体上升后所达到的末位置以及绳子自由端上升到的末位置。
4.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然后根据W有用=Gh和W总=Fs计算出有用功和总功,按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改变所挂钩码的重力,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6.钩码重力不变,承载滑轮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注意:实验过程中应匀速竖直拉动测力计实验表格:六、交流与总结:1.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不一定相同,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所挂钩码质量大时比挂钩码质量小时机械效率大。
2.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不一定相同,挂钩码相同时,动滑轮质量大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动滑轮质量小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
3.物体上升越高机械效率越大对不对?因为S =nh,所以h增大几倍,W有和W总也同时增大几倍,两者的比值η不变,所以机械效率的大小与重物上升的高度无关4.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对不对?越省力的机械,动滑轮质量越大,机械做的额外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也小。
10.实验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实验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e180f229c8d376eeafaa318c.png)
实验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实验要点巧提炼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动滑轮、定滑轮、钩码若干二、针对训练再巩固1.小东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分别测量两次实验的动滑轮重G动、钩码总重G、钩码上升高度h、绳子自由端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计算出相应的机械效率η,并将它们填入下表中.(1)实验中,测机械效率的原理是η=___________ .(2)实验中,序号1代表图中___________滑轮组.(选填“甲”或“乙”)(3)在图乙的实验中,滑轮组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J.2.(2020•广东模拟)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认为应该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实验次数钩码重量钩码上升的高度绳端拉力绳端移动的距离机械效率.G/N h/m F/N s/m140.1 1.80.374%280.1 3.30.381%3120.1 4.50.3(3)请将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4)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5)完成上面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改变实验器材的组装进行拓展探究.请按照示例写出一种不同的方案.项目更换或改变实验器材的组装及操作装置简图探究的问题示例将滑轮组绕线改为动滑轮由2段绳子悬挂探究滑轮机械效率与绳绕线方式的关系拓展探究3.(2020•安徽模拟)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所示.次数钩码重力(N)提升高度(cm)有用功(J)拉力(N)总功(J)机械效率1 1.0400.4 1.10.8845%2 1.5400.6 1.4 1.1254%3 2.030 1.74 2.540 1.0 2.0 1.6063%(1)请把表格中三个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2)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增大.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与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之和,即:W总>W有+W轮,他猜测还有因素影响机械效率.(4)丙同学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ΔW=W总﹣W有﹣W轮,通过比较第1、2和4组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ΔW越大,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参考答案1.(1)W GhW Fsη==有总(2)甲(3)0.42.(1)匀速(2)不正确摩擦(3)89% (4)相同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换用轻一些的动滑轮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的关系3.(1)如下表所示(2)动滑轮重力不变,随着钩码重力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机械效率变大(3)绳重、各种摩擦(4)所挂钩码增多时,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多次数钩码重力(N)提升高度(cm)有用功(J)拉力(N)总功(J)机械效率1 1.0400.4 1.10.8845%2 1.5400.6 1.4 1.1254%3 2.0300.6 1.7 1.0259%4 2.540 1.0 2.0 1.6063%。
12.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12.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081cd05a8102d277a22f57.png)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请思考: 1.怎样计算总功:2.怎样计算有用功:3.实验中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实验】 一、实验过程: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 ,并填入表格。
2.按照上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3.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4.改变钩码的 ,重复上面的实验。
二、记录数据: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 /N 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绳端移动距离s /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W 总/J 机械效率 1 2 3 4沉5三、注意事项:1.要 拉动。
2.拉力方向 。
3.及时记录数据。
【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思考】实验中的额外功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目的】斜面的机械效率和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原理】请思考: 1.怎样计算总功:2.怎样计算有用功:3.实验中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实验】一、实验过程:①测量,记录数据;②把小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木块上升的高度;③改变斜面的,重复步骤②的操作,再测两次斜面的机械效率。
④改变斜面的,重复步骤②的操作,再测两次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记录数据:斜面倾斜程度斜面粗糙程度木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沿斜面移动距离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较缓木板较陡木板更陡木板棉布毛巾三、注意事项:①要拉动物体。
②拉力要与斜面。
③及时记录数据。
【结论】1.当相同时,斜面越陡(倾斜)越力,机械效率越。
2.当相同时,斜面越光滑越力,机械效率越。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培优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实验活动1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培优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实验活动1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1dceb0b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f.png)
实验活动1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1.实验原理:η=W 有W 总×100%。
2.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若干、细线、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3.实验操作:(1)安装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测出钩码的重力(设为G 1)后挂在动滑轮的下端; (2)记下钩码和细线自由端对应的刻度线(初位置);(3) 匀速竖直 拉动细线末端,使钩码匀速上升,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同时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 和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4)改变钩码重力(设第二次重为G 2),重新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5)更换不同的滑轮组(如图乙),重复上述步骤,分别测出提升G 1、G 2时对应的机械效率η3和η4; (6)比较η1、η2、η3、η4,研究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
4.实验讨论:(1)实验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4个,分别是钩码的重力G 、钩码上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机械效率η=GℎFs×100%;(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在运动过程中读取的;(3)若没有刻度尺,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设绳子的股数为n ,则η= G nF×100%。
5.实验结论:(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所提物重 、 动滑轮重 、摩擦力均有关; (2)物体越 重 ,动滑轮越 轻 ,摩擦力越 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针对训练】[遂宁中考]涪江六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设备。
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丙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无关;(4)通过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6)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建议可采取的措施有ABC (多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姓名 实验目的:
(1) 学习组装滑轮组
(2) 学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个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η = w 有/w 总 有Fs
Gh
=
η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1.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总重力G 2. 把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
3.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一定一动、两定两动
4. 弹簧测力计用竖直向上的力向上拉绳子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同
时分别记录绳端和物体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 5. 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验内容 次数 1
2
3
钩码重力G/N 钩码的始位置h 1/m 钩码的末位置h 2/m 钩码上升的距离h/m 有用功W 有/J 拉力F/N
绳端的始位置s 1/m 绳端的末位置s 2/m 绳端上升的距离s/m 总功W 总/J 机械效率η
实验结论:
(1)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测力计 应竖直向上用力.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重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而不是根据钩码的额定值计算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s 、h ,应分别记录始末位置,求差值。
(3)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进行一些必要的比较,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规律,而不是求平均。
建议在每一个组装中:
第(1)(2)次实验控制提升高度相同,取不同的钩码数,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重物的关系。
第(2)(3)次实验取相同的钩码数,使物体上升不同的高度,比较滑轮组效率跟被提升高度的关系。
实验练习题
1、你在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实验方案是否可以改进,如何改进?
2、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___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 ,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内把
5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2m ,在此过程中拉力
所做的功是1250J 。
求在此过程中: (1)工人师傅所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3题图
F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