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66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的注射剂
清开灵注射剂死亡病例报告显示,81%的患者存在合并用药,8%存在多种 药品混合静脉滴注现象;合并用药品种在1-6种之间
湖南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0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有162例 (53.64%)不良反应为合并用药,少则合并1种,多则合并5种药物,其中5例 为纯中药注射剂配伍使用,157例为中西药配伍使用。
《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 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 射剂称为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学》的定义是“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 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 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 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国家不良反应中心收到清开灵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显示, 11%的病例存在明显超适应症用药现象,用于风寒感 冒或肺气肿,甚至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子宫肌瘤等
2. 超剂量应用
国家不良反应中心数据库报告分析显示: 超剂量使用是ADR重要诱因。 特别是老年人、儿童超剂量使用。
数据库报告显示,使用双黄连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 儿童患者中,2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用药现象
1990-2019年460篇129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中,注射剂引起的占55.62 % 2019-2019年中药ADR报告数量占ADR报告总数的13.5%, 中药注射液 ADR报告占中药ADR的77.5%
2019年,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复方丹参、茵栀黄、鱼腥草等中药 注射液占中药ADR的75%
六、中药注射剂ADR回顾
临床应用,三类最多(占92.7%)
抗感染 10.2%
抗肿瘤 24.4%
心血管58.1%
四、中药注射剂分类
中药注射剂按功能主治可以分为以 下几类:
1.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 中药注射剂占多数,多用于抗细菌 和病毒感染,用于耐西药的细菌及 病毒感染、不耐受抗生素的患者群 体
2.补益类 主要用于各类虚证, 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注射剂。
3.活血类 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 病.涉及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合并 休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 等。
4.抗肿瘤类 对肿瘤的治疗侧重 于抑制肿瘤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两方面,主公用于放化疗的减毒增 效,作为抗癌的辅助治疗药,提高 患者生存质量
5.扶风类 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6.其他 除以上五类以外.中药注 射剂在治疗皮肤病、痔疮等病种上 也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此外,有一 类特殊注射剂为中药来源的化学药 品,即最初从中药中提取分离、现 已人工合成的注射剂
鱼腥草事件
2019年8月,首次通报鱼 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严重 不良反应。截止2019年6 月,国家ADR监测中心共 收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 应报告5448例。严重 ADR258例,死亡44例。
2019年6月1日暂停使用和 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 注射剂。
刺五加事件 2019年10月6日,
表3 引起ADRs前10位药物及ADRs表现
发生ADR例数较高的注射剂
七、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1、多发性和普遍性 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肌内、静滴,均出现过不良
反应。绝大多数由静脉给药引起。 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多于扶正补益类,使用频率相
关。 注射剂发生ADR的例次比口服制剂、外用药多而且重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
三、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程
中药注射液的诞生标志: 20世纪30年代: 柴胡注射液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研制出“抗601注射液”、
“20l—2(板蓝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用于临床 70年代,全国各地试制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骤增,有资
料报道的就有700多种 2019-2019年间,全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平均增长率高达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及安全使用
临床药学 2019年9月
内容摘要 1.引言 2.概念 3.发展历程 4.中药注射剂分类 5.中药注射剂特点 6.中药注射剂ADR回顾 7.ADR特点 8.ADR原因及临床使用 9.如何减少ADR
一、引言
中医中药的名称,是20世纪内才出现的。与其他科学技术 一样,直到新兴的西医西药传人中国之后,才有了中西医药之 分,中医药和西医药,是相对而言的。
总的说来,在上古时代,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的药学 知识,比中国更丰富,但是,欧洲自进入中古黑暗时代,就停 滞不前了。中药不同于国其他科学技术学科,它源远流长,是 一个伟大的历史文化宝库。我们充分的论据证明,从公元2—3 世纪汉代后期的《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到1765年清代中期的《本草纲目拾遗》,约1500年间,我国 药学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此后西方后来居上,化学药品占了统 治地位。
近年来重点通报的品种
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药品不良反 应信息通报》,重点通报了以下品种:
葛根素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 茵枝黄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剂 清开灵注射剂 炎琥宁注射剂 红花注射液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表现
表1 不良反应临床症状
表2 ADRs表现及涉及的系统
1.双黄连注射液 2.鱼腥草注射液 3.清开灵注射液 4.穿琥宁注射液 5.刺五加注射液 6.茵栀黄注射液 7.葛根素注射液 8.丹参注射液 9. 香丹注射液 10.莲必治注射液
12. 血栓通注射液 13. 灯盏花素注射 液 14. 七叶皂甙注射 液 15. 参麦注射液 16. 生脉注射液 17. 红花注射液 17. 喜炎平注射液 18. 脉络宁注射液
。
2 、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涉及多系统、多器官 报道较多: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损害。
变态反应多见
2/3以上为变态反应,表现形式多样,可发生 于任何系统和器官。多表现为典型的Ⅰ型变 态反应,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ADR类型及构成比
注:为便于表述,系统分类中加上了变态反应,并细分为过敏反应、药疹、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指出现全身性的过敏症状,包括药疹,头晕、心慌、 出汗等一系列症状,但未达到过敏性休克的程度;药疹指仅出现各种的皮疹 而没有全身的过敏症状。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
二、中药注射剂概念:
《中国药典》一部的定义是“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 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 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制剂若为液体,则称为中药注射液 或中草药注射液;若为粉末则称为中药粉针剂或中草药粉针 剂。
双黄连事件
2009,2月9日至10日,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 治县发生3例疑似双黄连 注射液使用不良反应事 件,并造成1例死亡
2009年2月12日晚,卫 生部新闻办发出紧急通 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 、销售并封存黑龙江乌 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 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 黄连注射液”
SFDA公布的出现严重ADR的中药注射剂
药品名称 注射用血塞通
静脉输液溶媒种类不当
错误溶媒 0.9%NS
建议溶媒 5%-10%GS
注射用血栓通
0.9%NS
10%GS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复方NS
5%GS或0.9%NS
参麦注射液
0.9%NS
5%GS
我院部分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及注意事项
4.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液组分复杂,联合应用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双黄连注射剂死亡病例报告显示,80%的患者有合并用药,合并使用了1-4
五、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静脉给药: 优点: 1.吸收快、起效快、血药浓度高; 2.有效原形吸收完全,无首过效应; 3.与肌肉注射比刺激性小,病人接受程度高 缺点:
没有生物屏障,易引起溶血、过敏等不良反应。
肌肉注射: 药物成分经肌肉毛细血管吸收,不经胃肠道吸收。 过去各地方批准的老品种多为肌肉注射液
优点: 有效成分原形吸收,药效作用也较快。
1975~201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药学期刊。可能发生ADR的 TCMI有51种,计2600例。
3、不良反应的不可预知性
由于中药成分中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及 过敏种类众多无法通过预试验减少,因而中 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
4、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制剂质量标 准控制水平的制约,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 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可能不同, 无法做出确切的结论。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 反应的报道就与生产的批次有关。
Why???
八、中药注射剂产生ADR原因
一、制剂自身原因 1.中药材质量不够稳定
中药材质量缺乏统一的质量规范 2.处方组成药物选择的误区
3.大部分提取工艺粗放简单 工艺落后的直接结果,ADR增多
4.质量控制手段较低、标准不统一
5.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
中药注射剂产生ADR原因
二、临床不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及我院临床不合理使用,
主要表现如下 : 超适应症用药; 超剂量应用; 溶媒选择或剂量不当 联合用药; 过敏体质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1.超适应症用药 不问起病原因,不管是否对症,临床往往流行: 发烧 →清开灵针 感染 →双黄连针 心血管病 →复方丹参针
以清开灵为例
主要成分:珍珠母、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金银花等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适应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烧 注意:发烧≠清开灵。“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
35%, 最近三年的增长率超过 60%
目前 我国生产中药注射剂的企业近400家 批准生产的注射剂有120多种 70种被分别载入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
2019年九大城市(北京、广州、南京、沈阳、郑州、成都、重庆、西 安、哈尔滨)调查结果,医院采购中,中药注射剂采购金额高居中药 制剂第一位,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量较大
缺点: 1.生物屏障弱,可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2.刺激性大,易产生疼痛,患者依从性低。
中药注射剂 使传统中医药在急重症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已成为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发地带
近10多年来,我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不断增加
1960-1993年780篇3009例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中,注射剂引起的仅占6.3 %;
葛根素事件 2019年, 首次通报严重ADR 2019年,再次警示 “葛根素注射液
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 ; 2019年,SFDA要求修改药品说明书
,以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注意用药 安全。数据显示,通报发布后的 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 ,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发生严重不良 反应报告30例,其中有11例死亡。 仅仅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 日之间,就有6例死亡报告
SFDA接到报告,云南 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 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 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 两批次刺五加注射液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例死亡 2019年10月14日通报 检验初步结果显示, 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 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 液部分批号的部分样 品有被细菌污染的问 题。
茵栀黄事件
2019年10月19日上午,卫生 部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使 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 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 死亡。
以血塞通为例
注射用血塞通说明书 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一次200-400mg;静脉注射一次200mg 临床上超剂量使用情况
典型病例:患者,男,63岁,因脑梗塞静脉滴注注射用血 塞通800mg。用量与说明书不符,超剂量使用。
药品名称 注射用血塞通
静脉输液给药剂量不合理
不合理剂量
来自百度文库
推荐剂量
800mg/次,qd
200-400mg/次,qd
注射用血栓通
600mg/次,qd
250-500mg/次,qd
红花注射液
40ml/次,qd
5-20ml/次,qd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15ml/次,qd
5-10ml/次,qd
天麻素注射液
1000mg/次,qd
600mg/次,qd
3.溶媒选择与溶媒量不当
中药注射剂的稀释溶媒非常关键---其成分复杂,且受液体浓 度、PH值及储存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与不当溶媒配伍往往会 发生变化。
清开灵注射剂死亡病例报告显示,81%的患者存在合并用药,8%存在多种 药品混合静脉滴注现象;合并用药品种在1-6种之间
湖南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0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有162例 (53.64%)不良反应为合并用药,少则合并1种,多则合并5种药物,其中5例 为纯中药注射剂配伍使用,157例为中西药配伍使用。
《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 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 射剂称为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学》的定义是“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 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 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 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国家不良反应中心收到清开灵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显示, 11%的病例存在明显超适应症用药现象,用于风寒感 冒或肺气肿,甚至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子宫肌瘤等
2. 超剂量应用
国家不良反应中心数据库报告分析显示: 超剂量使用是ADR重要诱因。 特别是老年人、儿童超剂量使用。
数据库报告显示,使用双黄连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 儿童患者中,2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用药现象
1990-2019年460篇129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中,注射剂引起的占55.62 % 2019-2019年中药ADR报告数量占ADR报告总数的13.5%, 中药注射液 ADR报告占中药ADR的77.5%
2019年,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复方丹参、茵栀黄、鱼腥草等中药 注射液占中药ADR的75%
六、中药注射剂ADR回顾
临床应用,三类最多(占92.7%)
抗感染 10.2%
抗肿瘤 24.4%
心血管58.1%
四、中药注射剂分类
中药注射剂按功能主治可以分为以 下几类:
1.清热类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 中药注射剂占多数,多用于抗细菌 和病毒感染,用于耐西药的细菌及 病毒感染、不耐受抗生素的患者群 体
2.补益类 主要用于各类虚证, 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注射剂。
3.活血类 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 病.涉及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合并 休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 等。
4.抗肿瘤类 对肿瘤的治疗侧重 于抑制肿瘤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两方面,主公用于放化疗的减毒增 效,作为抗癌的辅助治疗药,提高 患者生存质量
5.扶风类 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6.其他 除以上五类以外.中药注 射剂在治疗皮肤病、痔疮等病种上 也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此外,有一 类特殊注射剂为中药来源的化学药 品,即最初从中药中提取分离、现 已人工合成的注射剂
鱼腥草事件
2019年8月,首次通报鱼 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严重 不良反应。截止2019年6 月,国家ADR监测中心共 收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 应报告5448例。严重 ADR258例,死亡44例。
2019年6月1日暂停使用和 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 注射剂。
刺五加事件 2019年10月6日,
表3 引起ADRs前10位药物及ADRs表现
发生ADR例数较高的注射剂
七、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1、多发性和普遍性 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肌内、静滴,均出现过不良
反应。绝大多数由静脉给药引起。 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多于扶正补益类,使用频率相
关。 注射剂发生ADR的例次比口服制剂、外用药多而且重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
三、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程
中药注射液的诞生标志: 20世纪30年代: 柴胡注射液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研制出“抗601注射液”、
“20l—2(板蓝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用于临床 70年代,全国各地试制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骤增,有资
料报道的就有700多种 2019-2019年间,全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平均增长率高达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及安全使用
临床药学 2019年9月
内容摘要 1.引言 2.概念 3.发展历程 4.中药注射剂分类 5.中药注射剂特点 6.中药注射剂ADR回顾 7.ADR特点 8.ADR原因及临床使用 9.如何减少ADR
一、引言
中医中药的名称,是20世纪内才出现的。与其他科学技术 一样,直到新兴的西医西药传人中国之后,才有了中西医药之 分,中医药和西医药,是相对而言的。
总的说来,在上古时代,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的药学 知识,比中国更丰富,但是,欧洲自进入中古黑暗时代,就停 滞不前了。中药不同于国其他科学技术学科,它源远流长,是 一个伟大的历史文化宝库。我们充分的论据证明,从公元2—3 世纪汉代后期的《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到1765年清代中期的《本草纲目拾遗》,约1500年间,我国 药学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此后西方后来居上,化学药品占了统 治地位。
近年来重点通报的品种
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药品不良反 应信息通报》,重点通报了以下品种:
葛根素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 茵枝黄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剂 清开灵注射剂 炎琥宁注射剂 红花注射液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表现
表1 不良反应临床症状
表2 ADRs表现及涉及的系统
1.双黄连注射液 2.鱼腥草注射液 3.清开灵注射液 4.穿琥宁注射液 5.刺五加注射液 6.茵栀黄注射液 7.葛根素注射液 8.丹参注射液 9. 香丹注射液 10.莲必治注射液
12. 血栓通注射液 13. 灯盏花素注射 液 14. 七叶皂甙注射 液 15. 参麦注射液 16. 生脉注射液 17. 红花注射液 17. 喜炎平注射液 18. 脉络宁注射液
。
2 、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涉及多系统、多器官 报道较多: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损害。
变态反应多见
2/3以上为变态反应,表现形式多样,可发生 于任何系统和器官。多表现为典型的Ⅰ型变 态反应,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ADR类型及构成比
注:为便于表述,系统分类中加上了变态反应,并细分为过敏反应、药疹、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指出现全身性的过敏症状,包括药疹,头晕、心慌、 出汗等一系列症状,但未达到过敏性休克的程度;药疹指仅出现各种的皮疹 而没有全身的过敏症状。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
二、中药注射剂概念:
《中国药典》一部的定义是“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 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 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制剂若为液体,则称为中药注射液 或中草药注射液;若为粉末则称为中药粉针剂或中草药粉针 剂。
双黄连事件
2009,2月9日至10日,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 治县发生3例疑似双黄连 注射液使用不良反应事 件,并造成1例死亡
2009年2月12日晚,卫 生部新闻办发出紧急通 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 、销售并封存黑龙江乌 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 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 黄连注射液”
SFDA公布的出现严重ADR的中药注射剂
药品名称 注射用血塞通
静脉输液溶媒种类不当
错误溶媒 0.9%NS
建议溶媒 5%-10%GS
注射用血栓通
0.9%NS
10%GS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复方NS
5%GS或0.9%NS
参麦注射液
0.9%NS
5%GS
我院部分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及注意事项
4.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液组分复杂,联合应用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双黄连注射剂死亡病例报告显示,80%的患者有合并用药,合并使用了1-4
五、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静脉给药: 优点: 1.吸收快、起效快、血药浓度高; 2.有效原形吸收完全,无首过效应; 3.与肌肉注射比刺激性小,病人接受程度高 缺点:
没有生物屏障,易引起溶血、过敏等不良反应。
肌肉注射: 药物成分经肌肉毛细血管吸收,不经胃肠道吸收。 过去各地方批准的老品种多为肌肉注射液
优点: 有效成分原形吸收,药效作用也较快。
1975~201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药学期刊。可能发生ADR的 TCMI有51种,计2600例。
3、不良反应的不可预知性
由于中药成分中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及 过敏种类众多无法通过预试验减少,因而中 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
4、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制剂质量标 准控制水平的制约,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 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可能不同, 无法做出确切的结论。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 反应的报道就与生产的批次有关。
Why???
八、中药注射剂产生ADR原因
一、制剂自身原因 1.中药材质量不够稳定
中药材质量缺乏统一的质量规范 2.处方组成药物选择的误区
3.大部分提取工艺粗放简单 工艺落后的直接结果,ADR增多
4.质量控制手段较低、标准不统一
5.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
中药注射剂产生ADR原因
二、临床不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及我院临床不合理使用,
主要表现如下 : 超适应症用药; 超剂量应用; 溶媒选择或剂量不当 联合用药; 过敏体质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1.超适应症用药 不问起病原因,不管是否对症,临床往往流行: 发烧 →清开灵针 感染 →双黄连针 心血管病 →复方丹参针
以清开灵为例
主要成分:珍珠母、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金银花等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适应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烧 注意:发烧≠清开灵。“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
35%, 最近三年的增长率超过 60%
目前 我国生产中药注射剂的企业近400家 批准生产的注射剂有120多种 70种被分别载入中国药典和部颁标准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
2019年九大城市(北京、广州、南京、沈阳、郑州、成都、重庆、西 安、哈尔滨)调查结果,医院采购中,中药注射剂采购金额高居中药 制剂第一位,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量较大
缺点: 1.生物屏障弱,可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2.刺激性大,易产生疼痛,患者依从性低。
中药注射剂 使传统中医药在急重症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已成为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发地带
近10多年来,我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不断增加
1960-1993年780篇3009例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中,注射剂引起的仅占6.3 %;
葛根素事件 2019年, 首次通报严重ADR 2019年,再次警示 “葛根素注射液
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 ; 2019年,SFDA要求修改药品说明书
,以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注意用药 安全。数据显示,通报发布后的 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 ,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发生严重不良 反应报告30例,其中有11例死亡。 仅仅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 日之间,就有6例死亡报告
SFDA接到报告,云南 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 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 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 两批次刺五加注射液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例死亡 2019年10月14日通报 检验初步结果显示, 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 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 液部分批号的部分样 品有被细菌污染的问 题。
茵栀黄事件
2019年10月19日上午,卫生 部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使 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 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 死亡。
以血塞通为例
注射用血塞通说明书 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一次200-400mg;静脉注射一次200mg 临床上超剂量使用情况
典型病例:患者,男,63岁,因脑梗塞静脉滴注注射用血 塞通800mg。用量与说明书不符,超剂量使用。
药品名称 注射用血塞通
静脉输液给药剂量不合理
不合理剂量
来自百度文库
推荐剂量
800mg/次,qd
200-400mg/次,qd
注射用血栓通
600mg/次,qd
250-500mg/次,qd
红花注射液
40ml/次,qd
5-20ml/次,qd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15ml/次,qd
5-10ml/次,qd
天麻素注射液
1000mg/次,qd
600mg/次,qd
3.溶媒选择与溶媒量不当
中药注射剂的稀释溶媒非常关键---其成分复杂,且受液体浓 度、PH值及储存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与不当溶媒配伍往往会 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