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一、导言1.教学目的和意义:介绍课程意义和目标,为学生明确学习意义及目标;2.课程内容概述:简述课程的内容范围及涵盖的重点领域,引起学生兴趣;3.教学方法与评价:说明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二、跨文化交际概述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概念,明确其重要性;2.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困惑:探讨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和困惑;3.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素养:介绍跨文化交际所必备的素养,如文化敏感度、文化适应力等。
三、文化差异与沟通1.文化对沟通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对沟通方式的影响;2.非语言沟通:介绍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3.社交礼仪: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和行为准则;4.语境和修辞:介绍语境和修辞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四、文化差异在商务领域的应用1.文化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对商务活动的影响;2.跨文化商务沟通技巧:介绍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需要注意的技巧;3.文化差异与商务谈判:介绍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分享应对策略;4.跨文化商务交际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1.跨文化误解的成因:介绍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误解成因;2.跨文化冲突的解决:分析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3.跨文化解决冲突技巧:介绍在跨文化冲突解决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4.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及其解决方法。
六、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能力1.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介绍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性;2.发展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提供发展和提升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和建议;3.跨文化适应案例分享:通过真实案例分享成功跨文化适应的经验和故事。
七、小组项目学生分组完成跨文化交际项目,如实地调研、报告撰写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学科,人们对它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等,在理论上,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摸索边总结,而不必急于寻求某种定论。
概括说来,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就是跨文化交际学。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在全面准确了解中国文化与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起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宏扬中华文化;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精神成人”。
本书吸收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同时十分精练地介绍了英、美、德、法、日五国的文化特性。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外语及其他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正在参预或者将要参预跨文化交际的人们的知识性读物。
本课程教学共54 学时主要以“研究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教授、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时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1、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应该掌握了解文化、大众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
2、了解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演变、古今中外学着对交际的认知和了解。
3、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史,以及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状况。
[学时]第一节文化与交际(学时)掌握文化、交际、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的形成以及人们对交际的认知。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学时)了解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及其概念,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历史。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研究(学时)了解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基本内容和重要内容。
1、了解英国人的构成,以及英国文化及其文化的演进史。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估,并提出一份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的建议。
一、目标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这包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学会尊重和适应他人的文化差异。
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增进友谊,解决跨文化冲突,并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更加成功地工作和生活。
二、内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意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这些文化背景对人们行为和沟通方式的影响。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的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生将能够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语言能力: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学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境中运用。
这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的学习,以及口语和写作的实践。
3. 跨文化沟通技巧:学生需要学会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包括学习如何避免误解和歧视,如何适应他人的行为和沟通方式,以及如何解决跨文化冲突。
三、方法跨文化交际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视听材料:使用视频、音频等视听材料来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传统节日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和聆听来了解其他文化,并从中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
2. 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参观其他国家的使馆或文化机构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跨文化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跨文化案例,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问题和解决方法。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课程内容:第一单元: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作用1.2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1.3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机遇第二单元:文化差异与意识2.1文化的定义和特征2.2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2.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第三单元: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1语言的定义和作用3.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3语言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第四单元:非语言交际与文化4.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类型4.2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4.3非语言交际的意义和应用第五单元:跨文化沟通技巧5.1有效倾听与观察5.2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5.3解决跨文化沟通中的问题和冲突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
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活动表现等。
2.课堂作业:包括课后练习、案例分析报告等。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参考教材:3. Bennett, M.J. (1993).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R. M. Paige (Ed.),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pp. 21-71).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教学大纲制定者:XXX教授。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引言:《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有着重要意义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本教学大纲旨在修订原有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1.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礼仪。
3.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
4.了解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5.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a.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范围。
b.分析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意义。
c.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2.文化差异的认知a.介绍文化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b.分析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c.比较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和非语言交际。
3.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a.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b.探讨有效的交际策略和技巧。
c.培养学生的非言语交际和倾听技巧。
4.跨文化冲突与解决a.分析跨文化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b.介绍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c.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解决冲突的能力。
5.文化影响与应用a.介绍不同文化在商务、教育和社交等领域的影响。
b.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独特性。
c.讨论如何在不同文化场景中合理应用文化差异。
6.跨文化适应和文化敏感性培养a.介绍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性和方法。
b.探讨培养文化敏感性的途径和技巧。
c.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和教学软件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案例。
2.讨论和演练: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4.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故事。
5.实践活动: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挑战。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课程概述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员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本课程共8个单元。
第1单元介绍一些有关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
其余7个单元主要为学员提供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他们意识到在同外国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会因文化差异引起种种误解,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二、学习目标通过8 个单元的学习,学员应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对象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
三、建议学习方法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听公开讲座(磁带)、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
四、考核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及课程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课程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
形成性考核内容和方式严格按照《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的要求执行,课程终结性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
(具体见考核说明)五、各章简述第一单元语言、文化与交际内容:介绍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流模式,交流中的各种意义教学目的:帮助学员认识到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对语言的充分理解需要文化意识。
学习目标: 通过各种练习了解决定交际质量的基本要素,认识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把握交际场合的定义、程式和价值观等。
UNIT 1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unit you will be able to:1.distinguish types of communication2.understand the basics of communication3.design a model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4.understand a variety of meanings in communication5.be aware of mutual monitoring process in a social situation6.be aware of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a social situation7.be aware of situational schema8.be aware of different values in communication9.be aware of non-verbal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10.reflect on conditions of effective speaker and listener in communication第二单元文化冲击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时常常感到的种种“文化诧异”现象教学目的:通过对各种“文化诧异”现象的分析培养学员的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跨文化交际是指在多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与友谊。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1.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2.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培养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4.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欣赏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1.文化概论a)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b) 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和重要性2.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a) 文化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形式b)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解c) 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3.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a) 尊重他人的文化和价值观b) 适应不同的礼节和行为准则c) 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4.误解和歧视a) 语言和行为的误解b) 非理性的偏见和歧视c) 打破误解和歧视的方法和策略5.跨文化交际的实践a) 跨文化团队合作b) 跨文化销售与市场营销c) 跨文化外交与国际关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理论和案例,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问题;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思考和理解;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5.案例研究:学生将选择一个真实的跨文化案例,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度和小组合作等;2.课堂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案例分析等;3.个人报告:学生需选择一个跨文化交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4.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原理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社交礼仪的实用性课程, 包括礼仪的概论、社交礼仪、涉外礼仪以及不同场合的礼节和规范。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1、通过对现代礼仪以及外事礼仪和商务礼仪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在不同场合的得体的举止,学会如何有效地展现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2、体现出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能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五、教学内容Unit 1Language Tools: Suggesting PossibilitiesEncounter: The Tax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Projected Cultural Similarity六、教学安排该课程每周32学时,16周,16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14学时为课内实验教学时 间,2学时为期末复习答疑。
建议教学进度如下:难点内容: Ethnocentrism 教学内容: Unit 5, Unit 6 第7, 8章 Dealing with Conflict (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 K'ar Stories 难点内容: Dealing with Conflict 教学内容: Unit 7, Unit第9, 10章 Friendship Pa tterns (支撑课程目标4、5)重点内容: Friendship Patterns 难点内容: Friendship Patterns 教学内容:Unit 9, Unit 10第1, 2章Intercultural Communica tion and Understanding Wes terners(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Cultures 难点内容: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Cuiturcs教学内容: Unit 1, Unit第3, 4章 Generalizations and stereotypes (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 Di fference in Rank and Power 难点内容: Difference in Rank and Power教学内容: Unit 3, Unit 4第5, 6章 Conformity in Wes torn Cui turcs (支撑课程目标4、5)重点内容:li'osterncrsUnit 1Language Tools: Suggesting PossibilitiesEncounter: The Tax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Unit 6Letter To Fran: CarsFran's Response: CarsCulture Difference Reading: Family Relationship in the USUnit 7Language Tools: Acknowledging Other Points of ViewEncounter: The English ClubT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Tn^groups and Out-GroupsUnit 7Letter To Fran::CriticsFran's Response: CriticsCulture Difference Reading: In / Out-Groups i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Unit 8Language Tools: Conceding a PointEncounter: Borrow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War StoriesUnit 8Letter To Fran::ExceptionsFran's Response: ExceptionsCulture Difference Reading: Dealing with ConflictUnit 9Language Tools: Checking and ClarifyingEncounter: Left out of the Conversation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War StoriesUnit 9Letter To Fran::An American FriendFran's Response: An American FriendCuiture Difference Reading: Friendship Patterns七、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无课内实验内容。
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导言: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日益频繁和紧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和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互动。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2.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3. 培养学生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文化意识和认知- 教学内容:- 介绍不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探讨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
2. 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教学内容:-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 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的技巧。
- 教学方法:- 结合真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
- 利用录像和音频材料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
3. 文化冲突的解决- 教学内容:-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和误解。
- 探讨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和策略。
- 教学方法:- 开展小组讨论和团体项目,鼓励学生共同探寻解决方案。
- 分析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
4. 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教学内容:- 学习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和策略。
-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 教学方法:- 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提供实践机会。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交际方式,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估- 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 按照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因素进行评估。
2. 书面作业评估- 布置书面作业,包括文化分析和跨文化交际方案设计。
- 根据作业的内容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3. 期末考核- 设计综合性的跨文化沟通项目,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时总数:32学时学分总数:2学分适用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二、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通识教育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正确使用交际策略,增强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帮助他们避免交际失误,能够适应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所以,它不同于其它英语专业的课程,实践性较强。
三、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跨文化交际基础篇,包括跨文化交际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如何理解交际与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篇,主要阐述文化如何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特别是世界观与价值观如何因文化而异,并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
第三部分为言语交际篇,包括文化因素对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介绍中西方人对语言交际功能的不同认识和在交际中对环境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为详细的说明中英语言存在的差异,探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和英语口、笔语交流中的语言迁移问题。
第四部分为非语言交际篇,探讨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跨文化差异。
第五部分为跨文化交际的提高篇,重点探讨如何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基本建议与教学建议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注意有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正确使用交际策略,增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信以及交际的准确性,避免交际失误,能够适应不同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建议:建议以教师授课居多,学生探讨辅以;教材自学居多,影音材料音像辅以;教学中以个案分析为先导,科学知识传授为主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基本技能。
五、主要实践环节与要求本课程建议学生认知中文化差异,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案例展开探讨,以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在跨文化环境中遇到的挑战,并在国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主要文化概念和理论,包括文化维度、文化价值观等。
2. 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文化沟通、文化适应等。
3. 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文化智慧。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国际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安排1.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2. 课程学时:36学时3.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4. 主要内容:- 文化概念和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文化差异分析与比较- 文化冲突与解决- 跨文化沟通技巧- 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 跨文化合作案例研究四、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2. 课堂表现3. 作业4. 期末论文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跨文化交际》2. 参考书目:-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全球商务交际实务》 - 《国际文化比较》六、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师将由具有丰富跨文化交际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七、总结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文化广度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愿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我跨文化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G0330004
适用专业:非英语A班(限选修)
学时数:48×1学期=48学时
学分数:3学分×1学期=3学分
编写日期:2016年4月
主讲教师:邱敏、于辉、李欣、王晓蓉等
选定教材: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014年12月第20次印刷
一、课程任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课程任务: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日益受到外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开设跨文化交际类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教程以具体事例唤醒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选文增长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以多样性的课内活动增加学生的跨文化情感体验,进而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
本门课程以美国跨文化交际培训理论为依据,按照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跨文化意识的觉醒,跨文化知识的吸取,跨文化情感挑战的应对,以及跨文化技能的获得。
本门课程每单元开篇都有跨文化交际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对实例的思考与分析,唤醒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每单元都提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推荐阅读书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关的专门知识提供引导。
每个单元都设计了课堂活动与练习题目,力图通过课堂和课后活动使学生将跨文化交际知识及时转化为交际技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学会识别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想法、态度、价值观中蕴含的文化寓意。
学会识别在跨文化交际中哪些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的障碍。
理解“文化”、“交际”、“人际交往”的含义。
这些目标将通过阅读、小组讨论、口头报告、视频观看等手段实现
教学方法: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除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要花时间通过听说读写译理解文化,分析案例,通过自我训练,提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提供的参考文献清单,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
通过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案例分析密切结合,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机会,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组织模拟交际,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交际中。
要求学生在交际前进行认真的准备,注意运用交际理论及策略,然后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讨论练习以及课后案例分析作业都力求突出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案例分析作业,并在课堂上作集体报告等。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全书共分九个单元。
根据我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单元用时6个学时,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可能稍有调整。
第一单元为绪论,总体介绍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三单元介绍日常言语交际,着重介绍跨文化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如称呼、话题选择、拜访礼仪、赞语与赞语应答等。
练习注重学生的日常交际的模式化习得。
第四单元介绍语言交际,着重讲解词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思维模式。
通过大量的实例,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把文化深层结构引入学生的视野。
第五单元介绍非语言交际,主要概述非语言交际的三大内容:时间观念、空间的使用与身势语,用大量事例充分展示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规则。
第六单元介绍跨性别文化交际,介绍中外男女性别意识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如谈话风格、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如何跨越这些障碍而达到彼此的沟通与理解。
第七单元介绍谈判风格的文化差异,着重分析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谈判风格,介绍了中西方谈判氛围、谈判人员的组成、决定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第八单元介绍跨文化交往中的幽默认知,介绍在跨文化交往中如何理解幽默、欣赏幽默和使用幽默。
第九单元以跨文化人格形成为内容,重点讨论中西方文化观的融合,介绍了中西方世界观在对宇宙、自然、知识、社会、时间及交际等认识方面上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提出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培养跨文化人格成为一种必然需要。
三、课程的考核:
本门课程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为过程性评估成绩,二为理论考试成绩:
1. 过程性评估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 具体由4方面组成:
1)课堂表现 20%
主动回答问题,课前的口语报告,课上的听课情况
2)出勤率10%
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分,事假一次扣分, 病假一次扣分
3)作业10%
批改网上提交作文
4)期中考试 10%
期中考试按照教务处规定时间,学生在批改网上提交一次命题作文。
注:1. 课堂平时成绩的评定由任课教师给出。
2.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四、参考书目:
1) Hall, Edward.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Doubleday.
2) Samovar, & . Porter. 2003.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L.A. Samovar & . Por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10th edition).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3) 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林达,1997,《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 穆京虹,1999,《在美国屏风上——一位北大女博士留美十年》。
北京:作家出版社。
6) 王宏印,1996,《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7)周宁,1999,《2000年中国看西方》。
北京:团结出版社。
撰写人:邱敏
审核人:
课程负责人: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