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_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小麦产量影响[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小麦产量影响

专业:农学

年级:

学号:

姓名:杨加信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0-03

一、目的意义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总产量最高、总贸易额最大和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粮食作物。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和发展经济有重要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春小麦的重要产区之一。小麦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四分之一,产量在全国春小麦总产量中位居第二。小麦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在本区社会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麦种植密度是影响其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种植密度实质上指作物群体中每一个体平均占有的营养面积的大小。一般说来,作物群体的单位面积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成线性提高,达到一定密度时产量达到最大值,过此,密度再增加,不仅不会使产量增加,反而使产量下降。另一方面,种植密度不同,也影响到群体内透光和通风,进而影响到个体的生长发育。同时,使土壤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群体内的环境因子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影响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产量。【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于春小麦密度和产量的关系方面,国内外许多研究均有涉及。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密度随品种、播期、土壤、栽培管理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播种密度的不同必然会造成个体生长发育的差异,进而影响小麦个体的分蘖数量、成穗情况。密度对小麦茎蘖动

态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为各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最终成穗数也相应增加。【2】

初期群体密度小,可以通过分蘖来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穗粒数,穗粒重来获得较高产量。而初期群体密度大,分蘖后期群体郁闭,不利用群体光合进行,形成大量无效小穗,没有获得较高产量。因此,适当降低密度,建立合理群体密度,促进个体健壮,有效提高小麦开花后植株成生理活性,增加光合产物来源,在适宜密度亩穗数的基础上,也增加了穗粒数,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了不同行距对2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基本苗情况下,缩小行距放稀株距均能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的成穗数,增产显著。【4】

在不同密度春小麦群体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中,结果表明,密度对春小麦群体的结构、光照特征、单叶光合生理性能均有显著的调节功能。合理的群体大小是保证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而获得高产的基础。试验范围内以密度450万株/hm2群体的透光特性、旗叶光合生理性能和产量各因子表现最佳而产量最高,是最佳的密度水平。【5】

在拔节期随着密度的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而从孕穗期到灌浆期,随着密度的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降低说明随着作物的生长和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质量变差,对养分的竞争加剧,群体的光合能力降低,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在乳熟期,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先增加后降低.【6】又如据内蒙古西部春小麦不同密度、氮、磷配比组合的产量效应研究可知,合理的密度和氮、磷肥料的合理施用是春小麦高产的三个重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667m2产量500kg相应栽培技术措施指标为:667m2播种量为23.8----28.89kg。【7】

河套灌区春小麦品种、密度、行距、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总结中“确定了河套灌区高肥力土壤的小麦栽培应走主、蘖并重的道路,依靠部分分蘖成穗,减少无效分蘖,减少颖花退化,主攻大穗大粒.【8】”一段为我们提供了稀植高产栽培思路。

有关春小麦密度与肥料试验研究表明,播种密度为500粒/m2时,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最大. 【9】

三、试验设计方案

试验地及状况

试验于2010年4月下旬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

地点:呼和浩特市东郊

土质:

土壤为沙壤质暗栗钙土,有机质含量30.77g/kg,全N 含量

1.32g/kg,全P含量1.05 g/kg,全K含量为3.63 g/kg,碱解N含

量109.2mg/kg,速效P含量46.0 mg/kg,速效K含量105.2 mg/kg。肥力:肥力适中

水利情况:具有灌溉条件

地势:平坦

●品种类型及特点

品种:永良四号

特点:

该品种千粒重45g; 穗长8-10cm,结实小穗13-15个,穗粒数26-30粒;春性, 分蘖力中等, 株高75-85cm;生育期100天左右。永良四号一般亩产400--460kg,最高550kg。单种每亩基本苗数38—40万。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试验地总面积:300m2,长:30m,宽:10m

小区面积:16m2,长:8m,宽:2m

种植行数:每小区10行

行距:20cm,行长:8m,南北行向

小区排列方式:东西方向

如图所示

拟定单因素(密度)、3水平,分别为38万株/667 m2、40万株/667 m2、42万株/667 m2 ,三次重复。

{播种量(kg/亩)=预定每亩出苗数×千粒重(g)/(1000×1000×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发芽率:96%,种子净度:98%,田间出苗率;90%}

经计算,对应3个水平播种量为20.2kg/667m2、21.3kg/667m2 、22.3kg/667m2 。

对应三个水平每小区播种量分别为:484.6g、510.9g、534.9g.

每行播种量分别为:48.46 g、51.09 g、53.49 g。

(保护行总面积:60+20=80m2,用种量:2.4kg,5行,南北每行181.7g,东西每行60.6g)

播种方案见下表

播种时间:4月2日

播前准备:播前对各重复和小区编号并插上标签,把种子提前分好份并装入相应信封,标号、注明重量。

播种方法:人工播种,开沟,条播(划行、开沟、撒肥、撒籽、覆土镇压、耙地)

播种深度:3--4cm

施肥:基肥每亩施20kg磷酸氢二铵;苗期每亩追施10kg磷酸氢二铵,配施尿素5kg。

灌溉:二叶一心灌头水,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中耕除草:待小麦出苗后,随时观察,对其进行中耕除草.

测试指标与时期

1生育时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的具体日期。

小麦生育时期记载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