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如何调向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图解

合集下载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演示幻灯片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演示幻灯片
9
五、注意事项
1、各个元件的安装位置要适当,安装要牢固、排列要整齐; 2、按钮使用规定:红色:SB3停止控制;绿色:SB1正转控制; 黑色:SB2反转控 制; 3、按钮、电机等金属外壳都必须接地,采用黄绿双色线;
4、主电路必须换相(即V相不变,U相与W相对换),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 5、接线时,不能将控制正反转的接触器自锁触头互换,否则只能点动; 6、接线完毕,必须先自检查,确认无误,方可通电; 7、通电时必须有电气工程师在现场监护,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20
21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为了使电动 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 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 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吸合,如 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 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 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 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 行的控制电路。
原理分析: 1、当按下SB1时,V相经由SB2的常闭触点、KM2的常闭触点后, 接到了KM1线圈A2,些时KM1线圈得电(串接于对方线圈控制回路 中的KM1常闭触点断开,电气上保证避免相间短路),KM1接触器吸 合,电动机电源接通,电机正转;
15
2、当按下SB2时,V相经由SB1的常闭触点、KM1的常闭触点后,接到了 KM2线圈A2,些时KM2线圈得电(串接于对方线圈控制回路中的KM2常 闭触点断开,电气上保证避免相间短路),KM2接触器吸合,电动机电源 (此时已调相)接通,电机反转; 3、若同时按下SB1、SB2,由于它们的常闭触点都串接在对方的控制回路 中,所以KM1、KM2的控制回路都断路,这样就保证了,KM1和KM2不可 能同时得电,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也就是说,当SB1和SB2同时按 下时,引入V相的回路断路,这样KM1和KM2的线圈当然不可能同时得电, 也就不可能在接触器的出线端造成相间短路。即,当其中一个开关按下时, 由于此开关的常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控制回路中,造成其断路,从而保 证在其线圈得电的同时,对方线圈永远不可能得电,这也就避免了相间短 路。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反转与制动一PPT课件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反转与制动一PPT课件

9550
PN nN
9550 13 1500
82.77 N • m
第17页/共19页
本模块结束
第18页/共19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9页/共19页
(2)电枢绕组
作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或通过电枢电流产生电磁转矩,实现机电 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件。通常用绝缘导线绕成线圈,按一定规律 连接而成。
第7页/共19页
电枢绕组
第8页/共19页
(3)换向器
换向器是由多个紧压在一起的梯形铜片构成的一个圆筒, 片与片之间用一层薄云母绝缘,电枢绕组与换向片按一定 规律连接。换向器与转轴固定在一起。
第14页/共19页
Z2-56/4-2
(9) 定额。指电机在额定状态下可以持续运行的时间和顺序。 例如标有“连 续”,则表示电机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连续运行;标有“25%”,则表示电机在 一个周期内工作25%的时间,休息75%的时间。
(10) 温升。 表示电机允许发热的一个限度。 温升限度取决于电机所使用的 绝缘材料。
直流电动机应用图片
第1页/共19页
一、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图中N和S是一对固定的(主)磁极,用来建立恒定磁场。两磁极之间有一个可以转 动的圆柱形铁心,铁心上固定着线圈abcd。线圈的ad端接在随电枢一起旋转的两片半圆 形铜片上,这两个铜片合称为换向器,换向器固定在转轴上且与转轴绝缘。铁心、线圈和 换向器组合在一起形成电枢。电刷A、B分别与换向片接触而通向外电路。
产品代号的含义如下: Z系列:一般用途直流电动机,如Z2、Z3、 Z4等系列; ZJ系列:精密机床用直流电动机; ZT系列:广调速直流电动机; ZQ系列:牵引直流电动机; ZH系列:船用直流电动机; ZA系列:防暴安全型直流电动机; ZKJ系列:挖掘机用直流电动机; ZZJ系列:冶金起重机用直流电动机。

电机正转与反转的几种解决方法(附电路图的分析)

电机正转与反转的几种解决方法(附电路图的分析)

电机正转与反转的几种解决方法(附电路图的分析)1、利用自锁环节分别实现正转与反转图1正反转控制线路1在以上电气原理图中,按下SB2,KM1得电且自锁,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然后按下SB1可以使电动机停转;再按SB3,KM2得电且自锁,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反转。

线路中,实现了电动机定子绕组相序的交换和每个接触器的自锁。

但是没有实现两个交流接触器的互锁,亦即KM1和KM2同时得电时,将造成电源短路,当按下SB2后,不按SB1就按SB3,就会造成这种事故。

2、增加互锁环节避免主电路短路图2 正反转控制线路23、增加复合按钮实现一键反转图3 正反转控制线路3图3中所示的控制线路改进了不能一键反转的缺陷,它采用了复合按钮SB2与SB2-1(图3中的金色圈显现)、SB3与SB3-1(图3中的深蓝色圈显现)。

以电动机正转时为例,KM1通电,KM2的辅助动断触点(图3中的红色圈显现)闭合,KM1的自锁触点(图3中的棕色圈显现)闭合,而KM1的辅助动断触点(图3中的绿色圈显现)断开,KM2的自锁触点(图3中的浅蓝色圈显现)断开,两组复合按钮保持原始状态。

此时按下SB3,将断开KM1支路,KM1断电使KM1的辅助动断触点(上幅图中的绿色圈)复位闭合,SB3-1也有闭合动作,此时KM2支路通电并自锁(图3中的浅蓝色圈显现),实现电动机反向。

显然,在图3中,采用的复合按钮也可以起到互锁的作用,因为按下SB2(SB2-1)时,KM1得电,同时KM2被切断;同理按下SB3(SB3-1)时,KM2得电,同时KM1被切断。

但是只用按钮进行互锁,而不用接触器辅助动断触点之间的互锁是不可靠的。

在实际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负载短路或大电流长期作用,接触器的主触点被强烈的电弧“烧焊”在一起,或者接触器机构失灵,使衔铁卡住,总处于吸合状态,这些都可能使主触点不能断开,这时如果另一接触器动作,就会造成电源短路事故。

而用接触器的辅助动断触点进行互锁,无论什么原因,只要一个接触器是吸合状态,它的互锁动断触点必然将另一个接触器线圈电路切断,使该接触器主触点不能闭合,这样就能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

直流电机如何调转向-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图解

直流电机如何调转向-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图解

直流电机如何调转向?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
图解
1、他励直流电机
通常,可采纳下面两种方法来使直流电动机反转:
(1)将电枢两端电压反接,转变电枢电流的方向。

(2)转变励磁绕组的极性,即转变主磁场的方向。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匝数较多,电感很大,把励磁绕组从电源上断开将产生较大的自感电动势,使开关产生很大的火花,并且还可能击穿励磁绕组的绝缘。

因此,要求频繁反向的直流电动机,应采纳转变电枢电流方向这一方法来实现反转。

此外,还必需指出,仅采纳上述方法之一即可实现电动机的反转,假如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则反反为正,反而不能达到电动机反转的目的。

2、永磁直流电机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只要将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调换,就可以实现电机反转。

3、无刷电机
用的是无霍尔掌握器,只要调换任何两条电机线就可以了。

用的是有霍尔掌握器,先调霍尔ac相线,再调线包AB相线就可以了。

4、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则需要转变定子线圈与碳刷(转子)串联的方向:假定原电机内部接线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左边碳刷——电枢(转子)——右边碳刷——电源;
要转变转向,就需要改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右边碳刷——电枢(转子)——左边碳刷——电源;
即将碳刷(或定子线圈)的两端接线对调即可。

串激式直流电机的转向与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无关,实际上可以使用在沟通电路上。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一、正反转原理图正反转原理图是用来控制电动机正转和反转的电路图。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正反转原理图示例:```[正转按钮]------[正转继电器]------[电动机]| || |[反转按钮]------[反转继电器]------[电动机]```二、工作原理分析1. 正转工作原理:当按下正转按钮时,电流从电源进入正转继电器,激活继电器的电磁线圈。

激活后,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使电流能够流向电动机,从而使电动机正转。

2. 反转工作原理:当按下反转按钮时,电流从电源进入反转继电器,激活继电器的电磁线圈。

激活后,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使电流能够流向电动机,但此时电流的流向与正转时相反,从而使电动机反转。

3. 工作原理分析:正反转原理图中的按钮起到了控制电动机正转和反转的作用。

当按下正转按钮时,正转继电器激活,电动机正转;当按下反转按钮时,反转继电器激活,电动机反转。

通过控制继电器的触点状态,可以改变电流的流向,从而实现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4. 注意事项:在设计正反转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电源的电压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需要匹配,以确保正反转时电动机能够正常工作。

- 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需要设计为互锁按钮,即在按下一个按钮时,另一个按钮无法按下,以避免电动机同时正反转而引发故障。

- 继电器的选型需要考虑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以确保继电器能够承受电动机的工作电流。

以上是关于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的详细分析。

通过控制正反转电路,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自动化系统中。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演示幻灯片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演示幻灯片
制电路为了使电动 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 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 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吸合,如 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 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 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 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 行的控制电路。
原理分析: 1、当按下SB1时,V相经由SB2的常闭触点、KM2的常闭触点后, 接到了KM1线圈A2,些时KM1线圈得电(串接于对方线圈控制回路 中的KM1常闭触点断开,电气上保证避免相间短路),KM1接触器吸 合,电动机电源接通,电机正转;
15
2、当按下SB2时,V相经由SB1的常闭触点、KM1的常闭触点后,接到了 KM2线圈A2,些时KM2线圈得电(串接于对方线圈控制回路中的KM2常 闭触点断开,电气上保证避免相间短路),KM2接触器吸合,电动机电源 (此时已调相)接通,电机反转; 3、若同时按下SB1、SB2,由于它们的常闭触点都串接在对方的控制回路 中,所以KM1、KM2的控制回路都断路,这样就保证了,KM1和KM2不可 能同时得电,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也就是说,当SB1和SB2同时按 下时,引入V相的回路断路,这样KM1和KM2的线圈当然不可能同时得电, 也就不可能在接触器的出线端造成相间短路。即,当其中一个开关按下时, 由于此开关的常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控制回路中,造成其断路,从而保 证在其线圈得电的同时,对方线圈永远不可能得电,这也就避免了相间短 路。
4
()2)、工作原理分析:
A、正转控制:
按下SB1
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S B1常开触头闭合
KM1线圈得电
KKM1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
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
K M1主触头闭合
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作

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

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

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一、引言直流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正反转是直流电机的基本功能之一,它能够使电机在不同方向上旋转,从而实现不同的工作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流电机正反转的原理。

二、直流电机结构直流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通常由铁芯和绕组组成,铁芯上有若干个槽,绕组就绕在这些槽里面。

转子由磁芯和永磁体或者电枢组成。

当通以直流电源时,定子绕组中会产生磁场,而转子上的永磁体或者电枢会受到这个磁场的作用而旋转。

三、正反转原理1. 磁场方向改变直流电机正反转的关键在于改变磁场方向。

当通以正向电流时,定子绕组产生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磁场,而当通以反向电流时,则产生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磁场。

因此,要实现正反转功能,只需要改变通入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方向即可。

2. 交换电极连接改变电流方向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交换电极连接。

当电源正极与定子绕组的一端相连时,就会产生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磁场,而当电源正极与定子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时,则会产生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磁场。

因此,只需要交换电极连接即可实现正反转功能。

3. 使用切换器除了交换电极连接之外,还可以使用切换器来改变电流方向。

切换器通常由多个开关组成,每个开关都可以控制一段绕组是否通电。

当需要正转时,只需要让某些开关通电,而让其他开关断电;当需要反转时,则反过来控制这些开关即可。

四、实现方法1. 交换电极连接交换电极连接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实现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直流电机有两个接线端子,一个是正极,另一个是负极。

只需要将这两个接线端子互相交换即可实现正反转功能。

2. 使用切换器使用切换器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精确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切换器由多个开关组成,每个开关可以控制一段绕组是否通电。

当需要正转时,只需要让某些开关通电,而让其他开关断电;当需要反转时,则反过来控制这些开关即可。

3. 使用直流电机控制器直流电机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直流电机的设备。

直流开关控制正反转的原理

直流开关控制正反转的原理

直流开关控制正反转的原理直流开关控制正反转的原理直流开关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具备开关功能,能够控制电流的通断。

在直流电路中,通过控制直流开关的通断状态,可以实现正反转的控制。

直流开关控制正反转的原理主要涉及到电流的流向和电压的极性。

一、直流开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直流开关一般由可控硅(也叫二极管晶闸管)和驱动电路组成。

可控硅是一种晶体电子器件,其正向工作时,具备导通电流的能力;反向工作时,具备截止电流的能力。

驱动电路负责对可控硅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其通断电流的目的。

可控硅的结构与二极管相似,也包含有P区和N区。

P区为正极,N区为负极,中间还有一层绝缘层隔开P区和N区。

当施加一个正向电压时,P区变为正极,N区变为负极,这时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通过器件。

反之,当施加一个反向电压时,P区变为负极,N区变为正极,此时可控硅处于截止状态,电流无法通过器件。

二、正转控制原理要实现直流电机的正转,即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我们可以应用可控硅的导通特性。

首先,将直流开关和直流电机相连,然后施加一个正向电压给可控硅,可控硅变为导通状态,电流通过直流开关,再流向直流电机,从而实现电机的正转。

由于可控硅具备自锁特性,一旦它导通,即使去除施加给它的电压,它依然可以持续导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只需施加一次正向电压给可控硅,通过短暂使它导通,然后关闭直流开关,可控硅就会继续保持导通状态,电流持续流向直流电机,实现正转。

三、反转控制原理要实现直流电机的反转,即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需要改变电流的流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改变电路的极性。

在正转初始状态下,将直流电机的正负两极与直流开关连接方式互换,即正极连接到直流开关,负极连接到直流电源。

然后,施加一个正向电压给可控硅,可控硅导通,电流通过直流开关,再流向电机,此时电机实现反转。

同样地,我们只需施加一次正向电压给可控硅,使其导通短暂时间后关闭直流开关,可控硅就会持续导通,电流持续流向直流电机,实现反转。

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

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

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一、直流电机概述直流电机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设备中。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通过不同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二、直流电机的组成部分直流电机由定子、转子和电刷组成。

2.1 定子定子由一组绕组和磁铁组成,绕组中通有直流电流,磁场由磁铁产生。

2.2 转子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通常由一组线圈和铁芯组成。

2.3 电刷电刷是与转子接触的碳刷,用于提供电流给转子线圈。

三、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定律。

3.1 洛伦兹力当有电流通过定子绕组时,定子产生的磁场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使转子开始转动。

3.2 电磁感应定律当直流电机转子开始旋转时,转子线圈切割磁力线,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与电机的供电电压方向相反,抵消传递给转子的电流。

这种自感应作用使电机保持稳定的转速。

四、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直流电机的正反转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实现。

4.1 正转正转是电机顺时针旋转的状态,通过向定子绕组通入适当方向的电流可以实现正转。

4.2 反转反转是电机逆时针旋转的状态,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方向,使其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方向发生改变来实现反转。

4.3 制动制动是使电机停止旋转的状态,通过短路定子绕组,使电机的转矩产生阻碍,实现制动。

五、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

5.1 直接控制直接控制是指通过改变电机供电电压大小和方向来实现电机正反转和调速的方法。

这种控制方法简单、成本低,但存在调速范围狭窄和调速精度受电源波动影响的缺点。

5.2 间接控制间接控制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来实现电机正反转和调速的方法。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较宽范围的调速,但电流控制较为复杂,容易造成能量损耗。

5.3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是采用电子换向技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电机正反转和调速。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一、正反转原理图正反转原理图是用来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的电路图。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正反转原理图示例:```电源──────── 开关A ──────── 电机│└──── 开关B```在这个原理图中,电源通过开关A和开关B来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当开关A闭合时,电流从电源经过开关A进入电机,使电机正转。

当开关B闭合时,电流从电机经过开关B返回电源,使电机反转。

二、工作原理分析正反转原理图中的开关A和开关B起到了控制电流流向的作用。

下面是对工作原理的详细分析:1. 正转工作原理:- 开关A闭合,电流从电源进入电机的一个端口。

- 电流经过电机的线圈,产生磁场。

- 由于电机的磁场与永磁体或其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使电机正转。

2. 反转工作原理:- 开关B闭合,电流从电机的一个端口返回电源。

- 电流经过电机的线圈,产生磁场。

- 由于电机的磁场与永磁体或其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使电机反转。

通过对比正转和反转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开关A和开关B的闭合状态决定了电流的流向,从而控制了电机的转向。

三、实际应用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机控制领域。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示例:1. 交通信号灯控制:- 正反转原理图可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的转向。

- 通过控制信号灯中的电机,可以实现红灯、绿灯和黄灯的切换。

2. 电动车控制:- 正反转原理图可用于电动车的电机控制。

- 通过控制电动车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可以实现前进、后退和停止等功能。

3. 工业生产线控制:- 正反转原理图可用于控制工业生产线上的设备转向。

- 通过控制设备上的电机,可以实现产品的正向加工和反向处理。

总结: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是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的基本电路。

通过控制电流的流向,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向和反向运动。

该原理在交通信号灯控制、电动车控制和工业生产线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以上是对正反转原理图及工作原理的详细分析,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

直流电机正反转

直流电机正反转

直流电机正反转,调速及能耗制动控制
杨宏威2014-5-10 上海
利用电枢电压极性进行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其控制原理图如下所示。

改变电路中的电阻R1,R2可以用于限流启动,同时兼做调速作用。

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等级US(依照设计要求有:DC220v,110v,48v,24v,5v),均可以通过电源变换得到,变换电路大同小异。

图1-1 直流电机正反转,调速及能耗制动控制电路说明如下,以上为电机部分控制电路图,所采用电机是裸机的情况下加的制动电路,欠压,欠流,过流保护。

但其实最终控制正反转,上面最根本的还是KM1,KM2两个继电器控制触点,决定了电机电流接入方向,从而决定了电机运行方向,至于电机选择,应该选用内部有保护电路,制动电路,并留有外接控制端口的电机。

控制方案简约如下:
1.输入/输出元件及控制功能
2.单片机工控板外围输入输出控制简易接线图
你先看这样可不可以,单片机电路,电源电路,接口电路等我有时间画给你。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机的通电方式使电机的方向反转。

在直流电机中,由于电枢和永磁体的相互作用,电机转动时会产生的磁场方向会随着电流方向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

因此,通过改变电流的极性,就能够改变电机的运动方向。

在直流电机中,采用换向器来改变电流的极性。

换向器是由多个导轨组成的组件,每个导轨上都有一组电刷和一段电极。

当电机转动时,电极会接触电刷,将电流引入电枢,从而使电机转动。

当电极经过换向器的分界线时,电刷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导轨上,改变电流的极性,从而实现电机的反转。

换向实际上是实现了电枢线圈与定子磁场的切换,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当电枢线圈左边与楔相邻时,通过滑环在线圈两端引出直流电。

此时由于电枢转动就会感应到轴线方向上的磁场。

若磁场与左边的永磁体北极相对,则在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被拉出向上。

随着电枢的转动,线圈会与楔分离,但是此时线圈上的电流方向由于滑环的存在就不会改变。

当线圈中心和定子极音重合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定子极音方向重合,线圈的力矩变为零,并且线圈中的电流对电枢的牵引力也达到了最大值。

当电枢继续转动时,线圈又会接触到右边楔子,此时电枢通过楔子引出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发作了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因此颠倒。

这样线圈对电枢上的牵引力同样变为了反向,这也就实现了电机的反转。

以上就是直流电机的换向原理。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直流电机的简介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直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

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直流电机分为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两类。

直流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机器。

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转动装置。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用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原理1、实验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接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流和电磁力,在感应电流和电磁力的共同作用下,转子随着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转动。

因此转子的旋转方向是通过改变定子旋转磁场旋转的方向来实现的,而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只需改变三相定子绕组任意两相的电源相序就可实现。

如图2.1所示为PLC控制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实验原理电路。

左边部分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主回路。

由图2.1可知:如果KM5的主触头闭合时电动机正转,那么KM6 主触头闭合时电动机则反转,但KM5 和KM6 的主触头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源短路。

右边部分为采用PLC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反转控制的控制回路。

由图可知:正向按钮接PLC的输入口X0,反向按钮接PLC的输入口X1,停止按钮接PLC的输入口X2;继电器 KA4、KA5 分别接于PLC 的输出口Y33、Y34,KA4、KA5 的触头又分别控制接触器KM5和KM6的线圈。

实验中所使用的PLC为三菱FX2N系列晶体管输出型的,由于晶体管输出型的输出电流比较小,不能直接驱动接触器的线圈,因此在电路中用继电器KA4、KA5 做中间转换电路。

在KM5和KM6线圈回路中互串常闭触头进行硬件互锁,保证软件错误后不致于主回路短路引起断路器自动断开。

电路基本工作原理为:合上QF1、QF5,给电路供电。

当按下正向按钮,控制程序要使Y33为1,继电器KA4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5的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正转;当按下反向按钮,控制程序要使Y34 为1,继电器KA5 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6的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反转。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如下:
1. 电源:接入电机的电源线,提供与电机工作电压相匹配的电力。

2. 开关: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包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或者两个单刀双掷开关。

开关可设置为手动或自动控制。

3. 电机:转子内嵌在定子之间,转子内部包含电枢和永磁体。

电枢通过电流控制转子的旋转方向。

4. 继电器: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改变电机的电流方向。

5. 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机和控制电路免受过流、过载或其他故障的影响。

包括熔断器、热继电器和过载保护开关等。

6. 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中的连接与断开,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控制电路由开关、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等组成。

7. 接地线:连接电机及其控制电路的接地线,确保电路安全可靠地接地。

注意:上述文字仅为描述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的要点,不包括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电机如何调转向?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图解
1、他励直流电机
通常,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来使直流电动机反转:
(1)将电枢两端电压反接,改变电枢电流的方向。

(2)改变励磁绕组的极性,即改变主磁场的方向。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匝数较多,电感很大,把励磁绕组从电源上断开将产生较大的自感电动势,使开关产生很大的火花,并且还可能击穿励磁绕组的绝缘。

因此,要求频繁反向的直流电动机,应采用改变电枢电流方向这一方法来实现反转。

此外,还必须指出,仅采用上述方法之一即可实现电动机的反转,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则反反为正,反而不能达到电动机反转的目的。

2、永磁直流电机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只要将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调换,就可以实现电机反转。

3、无刷电机
用的是无霍尔控制器,只要调换任何两条电机线就可以了。

用的是有霍尔控制器,先调霍尔ac相线,再调线包AB相线就可以了。

4、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则需要改变定子线圈与碳刷(转子)串联的方向:假定原电机内部接线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左边碳刷——电枢(转子)——右边碳刷——电源;
要改变转向,就需要改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右边碳刷——电枢(转子)——左边碳刷——电源;
即将碳刷(或定子线圈)的两端接线对调即可。

串激式直流电机的转向与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无关,实际上可以使用在交流电路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