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知识整理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3.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提示我们 温度、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 设,用大豆做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① ② ③
种子数 20 20 20
处理方法 有光,加水,25℃ 有光,加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过程中所加水分越多越好 B.①②组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 C.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 不影响 D.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 可以不作要求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③增大视野亮度的方法:反光镜改平面镜为凹面镜; 调节遮光器,增大光圈。
④实物移动的方向与其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当装 片向左上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向右下方移动。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制作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取载玻片并擦拭干净→ 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料→液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防止产生气泡)→吸余液→染色(根据要求选用)→贴标 签。
本课结束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1)马铃薯的块茎生殖属于 无性生殖 。
(2)设置D清水组的作用是 对照
。
(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丁香提取液的浓度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
题型五 蒸腾作用实验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光促进气孔的开 启,蒸腾增加;(2)水分状况: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 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3)温度:气孔打 开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叶片失水也 可使气孔关闭。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唾液淀粉酶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022年中考复习专题11《科学探究》专项练习附答案(可打印)

知识点11 科学探究(原卷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来源: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有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他问题是()A.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B.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C.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D. 物体的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来源: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实验学校中考物理适应性试卷〔3月份〕]这一个月里我们在课堂上学会了许多物理研究方法。
以下四个探究实验中,运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②研究真空不能传声③用水波来理解声波④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3.[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一诊试卷]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
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拟吸热的多少。
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A. 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通过木块推动的距离比拟动能的大小B.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C.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屡次实验D. 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4.[来源: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局部,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
以下问题中不能用该装置探究的是()A.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 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D. 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5.[来源: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中考物理一调试卷]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木块被小车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以下研究问题的方法中与之相同的是()A. 保持电阻不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 通过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C. 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D.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的磁场6.[来源: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南山学校等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许多实验仪器的制作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或现象转换为容易观测的量或现象。
专题六 实验探究

10
20 30
40
30 20
5
5 _______
200
100 67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图1中的 B (填编号)。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MnO2 2H O+O ↑ 2H2O2===== 2 2
。
③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5 g。
④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1.(2015,荆门)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 为可行的是( B )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
丝) B.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反思与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反应 。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 液的碱性减弱了。于是他大胆作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 猜想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 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 变小,从而导致溶液碱性的减 弱 验证方案 将褪色后的溶液 加热 ,如果 溶液变红,说明小明的猜想正 确
8.(2015,雅安)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
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
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30%双氧水的 质量(g) 加入的水的体 积(mL) 二氧化锰质量 收集时间 ( g) ( s)
1
加热和不加热两种实验对比,表明了升温能加快液体的蒸发;C.探究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3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m的值是___________,由图二可知: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2)图一装置(不含数据采集系统)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管口,___________,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68g5%的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兴趣小组对金属镁的部分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镁与氧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右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A处镁条。
【现象与分析】实验中观察到A处镁条燃烧,B处镁条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Ⅰ.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实验步骤】挤压双球管上左侧的滴管,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B处镁条,可观察到B处镁条燃烧,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产生。
查阅资料得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
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与猜想】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猜想3:白色固体是MgO和MgCO3【验证与结论】取适量B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无气泡产生,白色固体消失,黑色固体不消失,则猜想1成立。
【反思与交流】(1)进行探究Ⅰ的过程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通过本实验,你对燃烧与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绝对精品]主题一 科学探究 考点梳理 2021届中考生物复习(福建)
![[绝对精品]主题一 科学探究 考点梳理 2021届中考生物复习(福建)](https://img.taocdn.com/s3/m/0e557bc514791711cd79171f.png)
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过程一、什么是科学探究?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1. 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观察。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观察法一般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主要应用于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研究动物的行为等,如要了解梅花的结构时应采用观察法。
2. 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法。
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法;当选取的区域较大,无法一一调查时,应从整体中选取样本进行调查,即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时应做到随机取样,保证样本全面且具有代表性,样本大小要合适,以减少误差。
3. 实验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1)对照实验①概念: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②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的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③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判断a.对照组: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b.实验组: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在人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
三、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通常涉及的步骤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几个步骤。
1.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达所发现的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实验专题科学实验是浙教版科学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在中考复习阶段,系统地梳理和强化实验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一、物理实验1、力学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这是中考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掌握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测量体积,通过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在实验中,要注意天平的使用规范,如调平、读数等,以及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要与液面凹液面底部相平。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而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此实验要注意控制变量,保证每次实验时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以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明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实验中要准确测量拉力和移动的距离,同时注意绳子的绕法和测力计的读数。
2、电学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多次测量数据,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和额定电功率。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二、化学实验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制取氧气:掌握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氧气的性质:通过铁丝、木炭等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理解氧气的助燃性。
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明确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掌握实验装置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金属的性质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比较不同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总结

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 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固体。
某兴趣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可能是氧化亚铜(Cu 2O),也可能是 ▲ 。
资料:Cu 和Cu 2O 都是红色固体。
实验:将新制的氢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如右图),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推测:该黑色粉末是氧化铜,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和 ▲ 。
验证: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若出现 ▲ ,证明上述推断是正确的。
3.小岳同学在复习气体的性质时,阅读到以下资料: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前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装置取决于气体能否与水反应、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该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大小。
现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反应前的物品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有关性质如下表,有关装置如下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能用发生装置A 制取的气体是 ▲ (填“甲”、“乙”或“丙”);(2)收集丙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甲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
33.中央电视台曾4。
介绍段儒斌发明的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微生物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
小明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表设(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 ▲ ;(3)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
2021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测试:科学实验探究【含答案】

2021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测试《科学探究》专题1班级姓名学号一、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思维模式:2.注意实验操作(加入某种试剂、对药品进行加热等)、实验现象(有无沉淀、气体、溶液颜色变化等)、实验结论(有无某种物质、猜想是否正确等)之间的对应关系:二、考点透视考点1 气体成分的探究例1 如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
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猜想】(Ⅰ)含可燃性气体CO;(Ⅱ)含可燃性气体CH4;(Ⅲ)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__________,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进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目的是除CO2等酸性气体(2)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3)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①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①无水硫酸铜__________;①烧杯内壁变浑浊①证明有H2O生成;①证明有_______生成【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______也有相同的现象。
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________的存在,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考点2 固体成分的探究例2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资料卡片】BaCl2溶液显中性。
初中的科学探究知识点整理

初中的科学探究知识点整理科学探究是指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初中科学学习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初中科学探究知识点的整理。
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1.科学探究的目的和意义:科学探究是为了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增加我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2.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主要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和模型建立等方法。
3.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通常是从观察现象出发,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4.科学探究的规范:科学探究需要遵循科学方法的规范,如实验要具有可重复性、可比性和可检验性。
二、科学探究的实践技能1.观察技能:观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通过观察能发现问题和现象,提出假设。
观察时要注意客观、全面、细致和准确。
2.实验设计: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仪器,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在科学实验中要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整理数据、绘制实验图表、计算数据,得出结论。
4.思维能力:科学探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见解。
三、科学探究的应用领域1.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探究中需要掌握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
2.社会科学: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等社会科学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探究中需要了解数据分析、调研和比较等方法。
四、科学探究的案例分析1.植物生长实验:可以通过控制各种因素来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如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化学反应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来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了解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变化。
3.物理力学实验:可以通过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等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物理定律和现象。
通过以上探讨,可知科学探究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学生们应该重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中考生物考点解读 科学探究

物
科
第22讲
学 探
究
0 1 / 知识梳理 整合提升 0 2 / 真题目测 明确方向 0 3 / 知识点对点
PART 01
知识梳理 整合提升
知识点导学 知识点1 科学探究的方法
回首页
1.观察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
可以直接用
肉眼
,也可以借助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
肾小
管 的重吸收作用。
考查点
回首页
3.(2018·江西)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 ,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若长期饮用 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寻找合 适的奶源制作酸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将编号甲、乙、丙的三张灭菌滤纸圆片,分别浸润 下表各检测样品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 ,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
A.讨论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典题3为探究牵牛花颜色改变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需将牵牛花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进行处理,
此研究方法是( D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量法 D.实验法
知识点1 科学探究的方法
回首页
典题4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一项重要方法。下列四 项实验,科研工作者运用模拟实验方法进行模拟探
知识点2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原则
回首页
实验步骤如下: A.将纸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标上甲和乙,其中甲部分 的土壤为干燥的,乙部分的土壤应为潮湿的。 B.把3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然后用不透光纸将整个纸盒 盖住。
C.将两装置置于 相同 且适宜鼠妇生活的环境中。
D.过1小时后清点甲、乙两处鼠妇个数,并记录。 E.重复此实验5次。
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分类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分类训练:科学探究题1.胃酸过多会引起不适,不同病症需要服用不同的抗酸药。
实验小组同学对抗酸药选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抗酸药主要利用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过量盐酸反应,药品用量一般为1~2片(约0.5g~1g)2.氧化镁和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原理相似。
3.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消化性蛋白酶,当pH为3~5时活性较好,当pH超过6时,因变性而失去活性。
4.理想抗酸药应具备起效快速,避免产生气体刺激溃疡面等特点。
【进行实验】I.是否引起胃内压强的变化锥形瓶中模拟胃酸过多的环境。
将气球中的抗酸药加入锥形瓶中。
装置及药品序号抗酸药现象1-1氢氧化铝片气球无明显变化1-2碳酸氢钠片气球明显膨胀1-3铝碳酸镁咀嚼片气球无明显变化1-4氧化镁粉末气球无明显变化Ⅱ.是否引起胃内温度和pH的变化利用图1进行实验。
向4个烧瓶中分别加入抗酸药,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滴加0.37%的足量稀盐酸。
传感器测得的相关结果见图2、3、4。
【解释与结论】(1)Ⅱ中,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药品用量在1~2片内,针对“严重胃溃疡患者”不建议选用的抗酸药是 ,理由是 。
(3)下列关于氧化镁粉末、氢氧化铝片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 .氧化镁粉末的反应会引起温度上升 B .反应后溶液均显碱性 C .氢氧化铝片的反应更快D .均有水生成(4)由上述实验可知,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优势有 。
【反思与评价】(5)查阅资料发现Ⅱ中实验1-3无明显现象是与物质的用量有关。
小明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实验操作和现象:取6片铝碳酸镁咀嚼片于试管中, 。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的盐,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的物质,下面是阳阳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1)相同条件下,23Na CO 溶液比3NaHCO 溶液的碱性强; (2)20Ⅱ时,23Na CO 、3NaHCO 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 和9.6g ;(3)3NaHCO 在270Ⅱ时能发生反应: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23Na CO 受热不易分解;(4)()32Ca HCO 易溶于水。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1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题型专练——实验探究题11.酒精是果酒发酵的主要产物,其含量高低是衡量果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越高,则果酒品质越好。
甲醇是果酒发酵过程中极易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
为研究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甲醇含量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1:取新鲜葡萄和新鲜苹果各500克,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和苹果汁,装入发酵瓶后,添加酵母菌悬浊液(内含0.3克千酵母)和蔗糖,搅拌均匀,盖好瓶盖,进行发酵,得到果酒。
步骤2:每天16:00测定果酒中的酒精度和甲醇含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图。
(1)为了使酵母菌发酵效果更好,根据图2应选择合适温度约为。
(2)分析图甲葡萄酒和苹果酒在不同质量蔗糖下的酒精度变化曲线,得出的初步结论:。
(3)发酵材料、蔗糖量是酿制果酒的关键,会影响发酵过程中酒精和甲醇的生成。
国家要求果酒中甲醇的含量值≤0.1克/升,请结合图甲、图乙,对发酵材料、蔗糖量、发酵时间提出合理建议。
2.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测量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1;③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测量两个橡胶塞间的距离为h3,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璃管内的水面相平;④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⑤反应结束后,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再次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与玻璃管内的水面再次相平,测量此时玻璃管内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2;⑥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1)实验步骤③⑤中,调节水槽内水面高度和玻璃管内液面相平的目的是:。
(2)经过计算,小科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则h1、h2、h3应满足的关系式是:=15。
(3)如果步骤②中装入玻璃管中的水过少,将对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有何影响?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3.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6伏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欧,1安”的字样。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2讲 化学实验与探究

【知识梳理一】
典型物质常用检验试剂、方法、实验现象
典型物质 常用检验试剂或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 白色硫酸铜粉末 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现象 复燃 变蓝色 变浑浊
O2 H 2O CO2 CO H2
【知识梳理二】
典型物质常用检验试剂、方法、实验现象
常见离子 H+ 常用检验试剂或方法
①石蕊试液;②活泼金属;③测pH值
拓展
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H2SO4、 NaCl三种无色溶液? 只用一种试剂及其相互反应鉴别物质的试 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结论:
无色酚酞
A: NaCl B: H2SO4 C:NaOH 装入C试管内的 液体是NaOH
A
B
C
A
B
装入A试管内的 液体是NaCl 装入B试管内的 液体是H2SO4
实验现象
OH①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测pH值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ClSO42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稀盐酸或稀硝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CO32NH4+ 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热) 溶液中Cu2+ ①看颜色;②滴入NaOH溶液看沉淀颜色 3 + 溶液中Fe 溶液中Fe2+
化学实验
名称 常用化学仪器 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基础 所用仪器 基本实验操作 操作方法及步骤 化 注意事项 学
实 验
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提纯等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 应用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综合试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 探究性实验
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分离仪器
一、认识常用仪器
反应容器 固定和支持仪器
剂的顺序必须科学合理,要避免加入试剂对后面 实验的干扰。
鉴别题题型
不限试剂的鉴别:
只限一种试剂的鉴别: 不另加试剂的鉴别:
【实验】第三篇中考实验探究题

【关键字】实验.实验探究题目1为探究蚯蚓对土壤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一较大的玻璃缸,下层装颜色较深的粘土,中间装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再装颜色较深的粘土。
每装一层稍加按压,使玻璃缸中的土保持一定湿度。
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玻璃缸容积的四分之三,以保持玻璃缸内有足够的空气。
选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放在上述盛土的玻璃缸内,并投放一定量的腐烂树叶,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留一小孔通气)。
将上述装置放入温暖、不直接见阳光处5~6日,观察土壤的分层情况及疏松状况。
(1) 请你预测所观察到的现象。
(2) 此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3) 该探究实验能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 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小明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
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___ _;理由是。
3经测量,台州某地土壤中砂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
据图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类土壤。
4 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移栽盆中。
并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与土面相平。
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土壤不浇水。
请回答:(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②③有什么不同?②④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②比较说明了什么?②③比较说明了什么?②④比较又说明了什么?(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株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小明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他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5 土类土壤装在三支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标记为A、B、C。
下表所示是他的实验方案。
(1)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2)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类卷题型03 科学探究题(练习)

题型三科学探究题考查点1 科学探究的方法及环节1.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比较法C.文献法D.实验法2.为了解初中生的近视情况,露露同学在本校的三个年级中各抽取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
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B.比较C.推测D.抽样调查3.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调查法4.“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向我们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战实验: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5.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运用证据和逻辑做出推测,下列证据与推测之间逻辑关系不成立的是()考查点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6.为验证含氮的无机盐是菜豆植株生长必需营养成分,下列实验处理不合理的是()A.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菜豆幼苗 B.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培养C.以土壤浸出液培养的作为对照组D.以蒸馏水培养的作为实验组7.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完善的一项是()A.水分B.空气C.光照D.温度8.兴趣小组同学将刚摘下的苹果叶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多。
针对此现象,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不适合实验探究的是()A.下表皮的气泡多是因为气孔多吗?B.叶片排出的气体是氧气吗?C.苹果叶的上下表皮哪个气孔多?D.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吗?9.(新考法—在知识主题中探究)我国疆域辽阔,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下表列举了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的相关信息(资料来源:《生物地理学》,2014年版)。
请据表回答问题:(1)表中占世界种数百分比最高的植物类群,其命名依据是种子外无包被。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酸、碱、盐的鉴别-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碱、盐的鉴别-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酸、碱、盐的鉴别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6长春.中考模拟) 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0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別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________,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別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至此五瓶液全部鉴别出來.2、(2016句容.中考模拟) 发酵粉是糕点的常见膨松剂,成分一般是NH4HCO3、NaHCO3,某同学将发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呈无色.Ⅰ、为确定气体和固体及溶液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气体为________(写化学式),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猜测】①白色固体是CaCO3;②________;③白色固体是CaCO3和Ca(OH)2.【实验】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滴入酚酞,无明显变化,则白色固体一定是________.(3)将所得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体;②在另一份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滴入酚酞.生成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有溶质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Ⅱ、为确定发酵粉成分含量,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4)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1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5.3g.则发酵粉中NH4HCO3与NaHC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3、(2017乌海.中考模拟) 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
科学中考复习 七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二节:实验与观察一.观察: 观察:直接用感觉器官的观察。
观察:借助仪器和工具的观察。
二.实验: 1、 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
2、.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天平测量 ; 温度计测量 ; 停表测量 ; 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不可用于 ) 刻度尺测量 ;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酒精灯用于加热;(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 ;不用时灯帽 )试管:用作少量药品反应容器;( 直接加热;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加热时要先_____,倾斜呈____角,管口不能对着_____;加热时试管夹要从_________,夹在离试管口_____处;用试管夹夹住加热时,大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短柄上;加热结束要等_____后才能清洗,清洗完或不用时要放在_______上)烧杯:用于配制溶液、大量试剂反应容器。
( 直接加热,如需加热下面要垫上 ;用作反应容器时液体不超过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1/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和燃烧匙,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公认的标准量即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长度_____质量_____时间_____)一 长度的测量:1. 单位:国际单位:____;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单位换算:2.6m= = cm 32.5厘米= = m2.刻度尺的使用:一选:根据量程和最小刻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二贴: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
三垂直: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四读数:测量值=准确值+1位估计值+单位1.测量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科学》教科书长度约为24厘米,那么,在此测量的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是指 ( ) A 、书 B 、所用的尺 C 、24厘米 D 、1米2.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3、下图是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 )4.如下图所示,读数.ABC D 乙甲5.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厘米,铜丝铜丝的直径是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知识整理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2.沸腾的条件有: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压缩。
4.热传递的条件:要有温度差。
5.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与什么有关:物体的质量、升高/降低的温度、物质的种类。
6.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7.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8.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9.浮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10.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
12.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密度、液体深度。
13.固体的溶解度大小和什么有关: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14.气体的溶解度大小和什么有关: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气压。
15.人体生命活动受到什么的调节:神经(神经系统)、激素(内分泌系统)。
16.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电压、电阻。
1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
18.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磁场的方向和什么有关:电流方向。
19.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磁场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电流大小。
20.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是否插入铁芯。
21.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大小、线圈匝数。
2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什么有关:电流方向、磁场方向。
2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
24.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磁场强弱、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等。
25.物质燃烧的条件有:要有可燃物、要有助燃剂、温度达到着火点。
26.影响光合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光照强弱、温度等。
27.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有: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温度等。
28.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水、金属本身的性质。
29.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
30.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高度。
31.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形变大小。
3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在力的方向上经过一段距离。
33.功率大小和什么有关:做功大小、时间。
34.电功率大小和什么有关:电压、电流。
35.电功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电压、电流、通电时间。
36.电热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37.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温度、酸碱度(pH)。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知识整理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2.沸腾的条件有:、。
3.液化的方法有:、。
4.热传递的条件:。
5.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与什么有关:、、。
6.力的三要素是:、、。
7.二力平衡的条件:、、、。
8.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9.浮力大小和什么有关:、。
10.力的作用效果:、。
1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2.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3.固体的溶解度大小和什么有关:、。
14.气体的溶解度大小和什么有关:、、。
15.人体生命活动受到什么的调节:、。
16.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1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
18.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磁场的方向和什么有关:。
19.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磁场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20.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因素有:、、。
21.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有:、。
2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什么有关:、。
2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
24.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5.物质燃烧的条件有:、、。
26.影响光合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有:、、、等。
27.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有:、、、等。
28.金属锈蚀的条件:、、。
29.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30.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31.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3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3.功率大小和什么有关:、。
34.电功率大小和什么有关:、。
35.电功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36.电热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37.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