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材料的种类及性能影响因素
材料力学性能-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0.4 位错理论的回顾
一、位错理论的基本概念
1、晶体中的缺陷:点、线、面、体缺陷 2、位错的定义: 晶体内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在 滑移面上的交界线,称为位错线。 3、位错的描述及种类: 柏氏矢量;刃位错、螺位 错、混型位错。 4、位错的萌生与增殖:形核;F-R位错源理论。 5、位错的运动: 滑移、攀移、交滑移、交割与割阶 6、位错运动受阻: 塞积群、割阶、气团、面角位错 7、其他: 位错的应力场与弹性应变能;位错的受 力;位错的分解或合成;典型晶体中的位错。
31
32
33
广义虎克定律物理方程
34
3. 狭义虎克定律
常用公式!
正弹性模量 切变弹性模量
35
三、弹性模量
是一个与外作用力无关的常数,仅与材料本 身的性质有关,反映材料的本质,是构成材料的离子 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主要指标
1.弹性模量的物理意义和作用 ⑴物理意义: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⑵用途:工程上亦称为刚度;计算梁或其他构
• 这些方法要求有可供测年的残留物,并不适用绝大多数青 铜器制品。
• 而铅同位素法,由于误差太大,以及测量原理的问题,而 已经被否定。
41
基于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实现古代青铜 器测年的基本原理与可行性分析
• 在现代金属材料理论中,有一个“时效”或“时效 处理”的概念,它是指将淬火后的金属工件置於室 温或较高温度下保持适当时间,通过稳定金属材料 的组织和尺寸,以提高金属强度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16
引言
单向静拉伸试验特点:
1、最广泛使用的力学性能检测手段; 2、试验的应力状态、加载速率、温度、试样等 都有严格规定(方法:GB/T228-2002;试样: GB/T6397-1986)。 3、最基本的力学行为(弹性、塑性、断裂等); 4、可测力学性能指标:强度(σ)、塑性 (δ、ψ、f)等。
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引言:电气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具有独特的电气特性。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电气石的应用,特别是其在负离子释放材料中的潜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一、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制备方法1. 电气石的提取与净化电气石一般存在于石英矿石中,其提取过程需要进行矿石的破碎、粉碎和筛分等步骤。
随后,利用浸泡、浮选和干燥等工艺方法可以分离出电气石。
而为了得到纯净的电气石,还需要进行净化处理,如酸洗或碱洗等。
2. 电气石的改性处理由于天然电气石的结构不够均匀且含有杂质,因此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负离子释放性能。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离子交换、热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离子交换能够将电气石中的杂质离子置换为特定的离子,从而提高其纯度。
热处理则可以通过改变电气石的晶格结构,增强其负离子释放效果。
化学处理则可以将电气石与其他物质反应,以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结构。
3. 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制备首先,将改性后的电气石粉末与聚合物或陶瓷粉末进行混合。
其次,通过压制、成型和烧结等工艺将混合物制备成块状或颗粒状的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或涂覆等,以提高电气石材料的外观和性能。
二、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性能研究1. 负离子的释放性能负离子的释放性能是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通过负离子检测仪可以测量材料中负离子释放的数量和速度。
研究表明,制备方法、电气石质量和改性处理等因素都会对负离子释放性能产生影响。
2. 表面电荷密度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的表面电荷密度是影响其负离子释放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过表面电位仪可以测量材料表面的电位差,从而计算出其表面电荷密度。
研究发现,改性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电气石材料的表面电荷密度,从而提高负离子的释放效果。
3. 其他性能研究除了负离子释放性能和表面电荷密度,还可以对电气石负离子释放材料进行其他性能的研究。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如承压、耐久、抗震等,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决定其使用效果的关键,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1.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承受压力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材料的质量、配合比、水灰比、龄期等因素有关。
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有标准试块法、小试块法、非标准试块法等。
2.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指混凝土承受拉力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常常会出现裂缝。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常采用钢筋等材料进行加固。
抗拉强度的测试方法有直接拉伸法、间接拉伸法等。
3.抗剪强度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是指混凝土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与其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有直接剪切法、间接剪切法等。
4.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混凝土在受力时所表现出来的弹性特性。
弹性模量越大,混凝土的刚性越大,反之则越柔软。
弹性模量的大小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等因素有关。
5.泊松比混凝土的泊松比是指混凝土在受力时横向变形与纵向变形之间的比值。
泊松比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材料等因素有关。
三、混凝土的影响因素1.材料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子、水等。
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水泥的种类和品质、骨料的种类和粒径、砂子的种类和粒径以及水的质量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2.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材料的比例。
不同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配合比中水泥的比例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大,但是若水泥的比例过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冻性会下降。
3.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
水灰比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大,但是若水灰比过小,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和耐久性会降低。
木材力学性能的检测与分析研究
木材力学性能的检测与分析研究木材在建筑、家具制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这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因此,对木材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木材力学性能检测方法1. 弯曲强度测试弯曲测试常用于表征木材的强度和坚固度,可以通过测定弯曲载荷和弯曲位移获得相应的参数。
2. 抗压强度测试抗压测试可以测量木材在受压力作用下的强度。
压缩试验中,木样通常被置于试验机之下,沿木材长度方向卸载,以测量材料在受压状态下的强度。
压缩测试还可以测量木材的纵向变形率。
3. 抗拉强度测试拉伸试验可以测量木材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在该测试中,材料被拉伸,并通过暴露样品的两端来应用外部力。
4. 剪切强度测试剪切测试会测量材料沿剪切面抵抗踩踏和分裂的能力。
剪切测试让木材在机器之下部分剪断,通过测量所需的切割力来测定木材剪切强度。
二、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因素1. 木材年轮木材年轮认为是一种显著的木材力学性能因素。
纵向拉伸试验等工业测试表明,木材的年轮会影响它的拉伸强度和其底杆点。
2. 木材物种不同种类的木材由不同的树种遗传,以及生长环境变因,因此,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着不同的性能。
松木是一种轻质木材具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是建筑和工业用材的优选。
激素树、榉树等是高雅的家居木材,其触感具有细腻、光滑、挺拔等特点。
3. 湿度木材不锈柿将会随着环境湿度发生变化,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木材吸收或释放水份,会影响它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相对的力学性能。
4.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也是一种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因素,如木材横向壁厚比例及孔隙率等,都会影响它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性能。
三、木材力学性能分析通过上述方法检测不同种类、不同生长环境和不同干燥要求的木材力学性能,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的方式有很多种,从简单的屈服点分析,到详细的材料模拟和流场仿真分析。
1. 屈服点分析在材料力学中,材料屈服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nao材料导热系数
nao材料导热系数摘要:1.NAO 材料的导热系数概述2.NAO 材料的种类3.NAO 材料的导热性能影响因素4.NAO 材料的应用领域5.我国NAO 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正文:1.NAO 材料的导热系数概述AO(Nano-Auxetic Oxides)材料,即纳米体积效应氧化物材料,是一类具有高热导率、低热膨胀性能和优异力学性能的新型无机非晶纳米材料。
NAO 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NAO 材料而言,其导热系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
2.NAO 材料的种类常见的NAO 材料有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等。
这些材料在纳米尺度下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热导率,使其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NAO 材料的导热性能影响因素AO 材料的导热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材料的结构: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导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纳米结构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输。
(2)材料的组成:材料的化学组成对其导热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氧化铝中铝和氧的比例会影响其导热性能。
(3)材料的缺陷:材料中的缺陷会影响其导热性能。
缺陷越少,导热性能越好。
4.NAO 材料的应用领域AO 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但不限于:(1)电子器件:NAO 材料具有高热导率和低热膨胀性能,可作为电子器件的散热材料,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建筑材料:NAO 材料可作为建筑材料的添加剂,提高建筑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节能性能。
(3)能源领域:NAO 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领域的应用,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5.我国NAO 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我国在NAO 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经成功研制出多种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NAO 材料。
复合材料电阻率
复合材料电阻率一、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其中电阻率是复合材料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本文将从定义、影响因素、测试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定义电阻率是指导体在单位长度内电阻大小的度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复合材料中,由于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界面效应和相互作用,因此其电阻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三、影响因素1.基体材料: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的种类及其导电性能对电阻率有很大影响。
例如,碳纤维基质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
2.增强剂:增强剂可以改变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填充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导电性能。
例如,在石墨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基质复合材料中添加碳黑可以提高其导电性能。
3.填充物:填充物对于复合材料中电阻率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碳纤维增强环氧基质复合材料中添加导电纳米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其电阻率。
4.制备工艺:不同的制备工艺可以影响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填充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导电性能。
例如,热压成型比树脂浸渍法制备的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基质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电阻率。
四、测试方法1.四探针法:四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它通过在样品表面施加电流和测量样品表面上产生的电势差来计算样品电阻率。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复合材料。
2.热释电法:热释电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温度变化来计算其电阻率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高温下测试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3.交流阻抗法:交流阻抗法是一种通过测量交流信号在样品中传播时受到的阻抗大小来计算样品电阻率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低频下测试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五、应用1.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应用,其中电阻率是评估其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
例如,在飞机结构中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降低结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2.电子领域:复合材料在电子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半导体器件封装中使用填充导电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器件的散热性能和可靠性。
材料物理性能(课件)
TIM
Ni(OH)2
19
(二)热容
■ 热分析方法 ·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 间温差与时间或温度的关系 。分析所采用的参比物应是热惰性物质 , 即在 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分解、相变和破坏 ,也不与被测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 。参比物的热容、热传导系数等应尽量与试样接近。
5
(一 )热学性能的物理基础
■ 晶格热振动
· 晶格热振动: 晶体点阵中质点围绕平衡位置的微小振动 。材料 热学性能的物理本质均与其晶格热振动相关。 · 晶格振动是三维的 , 当振动很微弱时 , 可认为原子作简谐振动。 振动频率随弹性模量Em增大而提高。
x=ACOS(ot+p)
· 温度升高时质点动能增大 , 1/2 mv2= 1/2 kT, ∑ (动能)i =热能 · 质点热振动相互影响 ,相邻质点间的振动存在一定的相位差, 晶格振动以波(格波) 的形式在整个材料内传播 。格波在固体中的 传播速度: v = 3 * 103m/s, 晶格常数a为10-10 m数量级 ,格波最高频 率:v / 2a = 1.5 * 1013 Hz · 频率极低的格波: 声频支振动; 频率极高的格波: 光频支振动
■ 亚稳态组织转变为稳定态要释放 热量 ,热容 -温度曲线向下拐折。
H
TC
T
二级相变焓和热容随温度的变化
17
(二)热容
■ 热容的测量
· 量热计法 。低温及中温区: 电加热法 · 高温区:撒克司法
P:搅拌器 ,C: 量热器筒 18
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合理选择适当的工程材料可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效益。
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涉及到多方面的考虑因素,如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机械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等。
首先,工程材料的物理特性是考察材料是否适合特定工程环境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应与周围环境相匹配,以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材料的开裂或变形。
其次,化学性质决定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尤其在某些特殊工况下,如海洋环境或化工厂等,对材料的耐蚀性要求特别高。
再者,工程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刚度、韧性等,决定了材料在工程中承受荷载的能力和变形行为。
最后,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意味着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变化情况,例如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为工程师们提供更好的材料选择方案。
在选材原则中,还应考虑到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选择符合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材料。
此外,经济性也是选材原则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包括材料本身的成本,还应考虑到其加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整体的工程成本。
综上所述,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应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应注重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持久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的工程材料选用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可以期待更具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工程材料的涌现和应用。
文章结构是一个长文的骨架,它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1.1 概述:介绍工程材料选用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解释合理选择工程材料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并引出接下来的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
概述文章的大纲和目录,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结构,使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框架。
材料的性能-工程材料
材料的性能-工程材料引言材料是工程设计和制造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可靠性、耐用性、平安性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其它一些重要性能参数。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材料工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它包括强度、韧性、硬度、弹性模量等指标。
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力,常由抗拉强度或抗压强度来表示。
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外部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由断裂韧性或冲击韧性来衡量。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刮削或压痕的能力,可用洛氏硬度或维氏硬度进行测量。
弹性模量那么表示了材料在受力后会恢复原状的能力。
热性能热性能是材料在受热或受冷时的表现,包括导热性、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等。
导热性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由热传导率来度量。
热膨胀系数那么表示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膨胀或收缩程度。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材料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化学性能化学性能是指材料与环境中化学物质发生反响的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氧化性、复原性等。
耐腐蚀性是材料抵抗化学腐蚀侵蚀的能力,常用酸碱腐蚀试验来评估。
氧化性表示材料与氧气接触时的性能,如金属氧化后形成氧化膜。
复原性是指材料复原他物的能力,用于一些特定工艺中。
其它重要性能参数除了上述的根本性能指标外,还有一些其它重要的性能参数需要考虑。
例如,电导率是指材料导电的能力,常用于电子器件中。
磁性是指材料对磁场的反响能力,用于电磁设备的制造。
透光性是指材料对光线透过的能力,一些光学器件中十分重要。
总结工程材料的性能对工程设计和制造至关重要。
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其它一些重要性能参数都需要考虑进去。
通过综合评估材料的性能,可以选择最适宜的材料来满足工程需求。
以上是关于工程材料性能的简要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文档为人工智能助手生成,仅供参考。
根据实际需求,建议根据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个性化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材料物理性能
参考书:
材料物理性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邱成军等 TB303/Q712
材料物理性能
机械工业出版社,陈騑騢
TB303/C417
金属材料物理性能
冶金工业出版社 王润
75.211 W35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振铎等
71.2241/460
工程材料的性能、设计与选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柴惠芬,石德珂编
通过材料性能的学习,可以掌握材料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 变化规律及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了解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及材料 性能与其化学成分、组织结构间的关系,掌握改善和提高材料性能、充 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了解材料性能的测试原理、方法 及相关仪器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在合理选用材料、提高材料性能和开发新材料过程中 具有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明确的思路。
(3)T→0时,热容为0,与事实相符。
1.爱因斯坦模型
进步:能量量子化,考虑了温度因素。 不足:在T<<θE温区理论值较实验值下降得过快。 原因:前提、没有考虑低频率振动对热容的贡献。德拜模型在这一方面 作了改进,故能得到更好结果。
2. 德拜模型
前提:①考虑了晶体中各质点的相互作用;②对热容的贡献主要是频率 较低的声频支振动(0~ωmax),光频支振动对热容的贡献很小,忽略; ③把晶体看作连续介质;④ ωmax由分子密度和声速决定。
材料在不同制造工艺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承受加工的能力,是物理、 化学性能的综合。如铸造性能、塑性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 性能等。直接影响材料使用的方式、成本、生产效率等。
2.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材料的性能
材料性能学是材科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因为材料科 学的根本任务是:材料制备、提高材料性能、开发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研究材料的应用,以满足各行业对材料性能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最终 归结到材料性能上。
4-2 热释电材料与器件
4.2.3 热释电材料制备方法 TGS热释电单晶一般是通过降低温度法生长晶体,
对TGS饱和溶液进行缓慢降温,降低溶解度产生过饱和 以长出大尺寸优质单晶。LT单晶与铌酸锶钡单晶都是用 提拉法从熔体中生长的。热释电陶瓷的制备方法与压电 陶瓷的制备方法基本一致,都经过配料-混合磨细-预烧二次细磨-造粒-成型-排塑-烧结成形-外形加工-被电极-高 压极化-性能测试的流程。热释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溅射 法、脉冲激光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流延法等。
热释电温度/红外辐射传感器其结构如图所示,一般由以 下部件构成:一个菲涅尔透镜,用来聚焦红外线,减少环境 中的红外辐射的干扰,并且将检测区域分为可见区和盲区, 当物体移动时,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结构与器件示意图
一个多层膜干涉滤光片,滤掉可见光和无线电波,只 让红外线经过菲涅尔透镜和滤光片照到热释电材料上;
在室温下工作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是 红外热像仪的核心器件,UFPA由一个个铁电场效应晶体 管探测器构成,其中的铁电薄膜的极化受红外辐射而变化 时,漏极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热释电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是影响整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响应率、噪声、噪声 等效功率、噪声等效温差、探测率、最小可分辨温度和 热响应时间等。UPFA基的红外热像仪已经广泛应用于工 业监测探测、战场侦察监视探测与瞄准、红外搜索与跟踪、 消防与环境监测、医疗诊断、海上救援、遥感等领域。
4.2.4 热释电材料器件 例1 温度/红外辐射传感器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0K,就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 度越高,红外辐射越强,而且能够显著地被物体吸收转变 成热量。当热释电温度/红外辐射传感器检测范围物体内有 温度变化时,就会使传感器内的热释电材料温度发生变化, 在两个电极表面产生电荷和电压,检测电压大小,就能获 知物体的温度变化量。热释电传感器拥有价格低廉,性能 稳定,可远距离/非接触探测的优点,在防盗报警、火灾警 报、非接触式开关、红外探测等领域广泛应用。
材料学四要素
材料学四要素
材料学四要素是指材料学中考虑的四个基本因素,也被称为材料的四个基本特征。
这些要素对于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材料学四要素的简要解释:
1.构成要素(Composition):指材料的化学组成。
不同元素
和化合物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材料,其组成可以通过化学
元素、化学化合物或合金等来描述。
2.结构要素(Structure):指材料的内部结构。
材料的结构涉
及晶体、晶粒、晶面取向、晶格缺陷等微观组织特征,以
及颗粒、纤维、孔隙大小、分布等宏观组织特征。
3.性能要素(Properties):指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
材料的性能包括强度、硬度、耐腐蚀性、导电性、热传导
性、弹性模量等多个方面,这些性能与材料的构成和结构
密切相关。
4.加工要素(Processing):指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工艺。
加工
涉及到将原材料转化为实际应用材料的过程,如锻造、铸
造、挤压、焊接、热处理等。
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会对
材料的性能和结构产生影响。
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一起决定了材料的特性和行为。
材料学的研究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开发新的材料、优化现有材料的性能,并应用于各种工程和科学领域。
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热分解行为
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热分解行为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行业的材料,其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行为对于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行为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类材料。
一、热稳定性的定义与影响因素热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抗热老化性能,也即材料在长时间高温暴露后的性能表现。
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本身的结构、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热处理方式等。
1. 材料本身的结构: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会直接影响其热稳定性。
一些高度分子化合物,如聚酰胺、聚苯胺等,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氮等原子,使得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2. 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添加剂是提高塑料材料热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热稳定剂、阻燃剂、抗氧剂等。
其中,热稳定剂在塑料加工过程中能够防止或延缓塑料的热分解反应,提高其耐高温性能。
3. 热处理方式: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等方式改变材料结构的一种技术。
适当的热处理方式能够提高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
例如,热处理可以使材料分子链结晶,提高其热稳定性。
二、塑料材料的热分解行为塑料材料的热分解行为是指材料在升温过程中分子链发生断裂、气体和液体产物释放的过程。
热分解过程不仅会使塑料材料的性能受到破坏,还会产生有害气体和酸性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1. 热分解反应的类型:塑料材料的热分解反应类型有多种,主要包括裂解反应、氧化反应、缩合反应和聚合反应。
不同的塑料材料在热分解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反应,因此其产物也会有所不同。
2. 热分解反应的影响因素:热分解反应的速率和产物释放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温度的升高会加速热分解反应的进行。
此外,塑料材料中的添加剂和杂质等也会影响热分解的过程和产物。
三、提高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控制热分解行为的方法为了提高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控制热分解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添加热稳定剂:热稳定剂是提高塑料材料热稳定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加工硬化:试样发生均匀塑性变形,欲继续变形则必须不断增加载荷,这种随着随性变形的增大形变抗力不断增大的现象叫加工硬化。
2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3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着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通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小于1%-4%),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见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6弹性极限:以规定某一少量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对应此残留变形的应力。
7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保持正比关系的应力最高限。
8屈服强度:以规定发生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通常以0.2%的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
9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发生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断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的消耗能量。
韧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于主应力成45度角。
10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形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危害性很大。
断裂面一般与主应力垂直,端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11剪切断裂是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着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断裂,又分滑断和微孔聚集性断裂。
12解理断裂: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总是脆性断裂。
13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缺口效应“①缺口引起应力集中,并改变了缺口应力状态,使得缺口试样或机件中所受的应力由原来的单向应力状态改变为两向或者三向应力状态。
②缺口使得材料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增大材料产生脆断的倾向。
8缺口敏感度:有缺口强度的抗拉强度σbm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 NSR=σbn / σs NSR越大缺口敏感度越小9冲击韧性:Ak除以冲击式样缺口底部截面积所得之商10冲击吸收功:式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以Ak表示,单位J11低温脆性:一些具有体心立方晶格或某些秘排立方晶格的金属,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种现象称为低温脆性12 脆性转变温度:当温度降低时,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增加,而塑形和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
隔热保温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指标
岩棉板:防火性能好、耐高温,但导热系数较高、价格较高
玻璃纤维棉:导热系数低、防火性能好,但价格较高、易吸湿
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极低、防火性能好,但价格昂贵、易碎
气凝胶:导热系数极低、防火性能好,但价格昂贵、易碎
隔热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
2
导热系数
影响因素:材料的成分、结构、密度、湿度等
定义:衡量材料导热能力的参数
工业领域
建筑行业:墙体、屋顶、地板等部位的保温隔热
电力行业: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设施的保温隔热
交通运输行业: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保温隔热
石油化工行业:管道、储罐、反应器等设备的保温隔热
汽车行业
汽车空调系统:使用隔热保温材料,提高空调效率,降低能耗
汽车发动机:使用隔热保温材料,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油耗
材料维护和保养方法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隔热保温材料的外观和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避免接触水分:隔热保温材料应避免接触水分,以防止其吸水膨胀和性能下降。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隔热保温材料,保持其清洁,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其性能。
避免机械损伤:隔热保温材料应避免受到机械损伤,以防止其性能下降。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单位:W/m·K
应用:选择合适的隔热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以实现最佳的隔热效果。
热阻值
热阻值的定义:衡量材料阻止热量传递能力的指标
热阻值的影响因素: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湿度等
热阻值的应用:选择合适的隔热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热阻值的计算公式:R=L/A,其中L为材料的厚度,A为材料的面积
汽车车身:使用隔热保温材料,降低车内温度,提高乘坐舒适度
汽车排气系统:使用隔热保温材料,降低排气温度,减少环境污染
材料物理性能
1.根据受力应变特征材料分为:脆性材料,延性材料,弹性材料。
2.材料受载荷后形变的三个阶段:弹性形变,塑形形变,断裂3.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正应力和对应的正应变的比值。
意义:反映材料抵抗应变的能力,是原子间结合强度的标志。
影响因素(键合方式,晶体结构,温度,复相的弹性模量)。
机理:对于足够小的形变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系数为弹性模量,物理本质是原子间结合力抵抗外力的宏观表现,弹性系数和弹性模量是反映原子间结合强度的标志。
4.滞弹性:固体材料的应变产生与消除需要有限的时间,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称为滞弹性。
衡量指标:应力弛豫和应力蠕变。
应力弛豫:在持续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总变形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徐变变形增加使物体的内部应力随时间延续而逐渐减少的现象。
应力蠕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下变形随时间延续而缓慢增加的不平衡过程。
5.塑性形变指一种在外力移去后不能回复的形变。
滑移系统:滑移方向和滑移面。
产生条件:a-(几何条件)面间距大滑移矢量小 b(静电条件)每个面上是同种电荷原子,相对滑移面上的电荷相反。
无机非材料不产生原因:a.滑移系统少;b.(位错运动激活能大)位错运动需要克服的势垒比较大,位错运动难以实现。
施加应力,或者由于滑移系统少无法达到临界剪应力,或者在达到临界剪应力之前就导致断裂;c.伯格斯矢量大。
6.高温蠕变定义:材料在高温下长时间受到小应力作用出现蠕变现象。
影响因素:温度和应力。
机理:a晶格机理(位错攀移理论,由于热运动位错线处一列原子移去或移入,位错线向上移一个滑移面。
)b扩散蠕变理论(空位扩散流动,应力造成浓度差,导致晶粒沿受拉方向伸长或缩短引起形变)c晶界机理(多晶体蠕变,高温下晶界相对滑动,剪应力松弛,有利蠕变。
低温下晶界本身是位错源,不利蠕变)7.理论断裂强度:理论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实际强度:实际情况中材料在外加应力作用下,沿垂直外力方向拉断所需应力。
8.断裂韧性:是材料的固有性能,由材料的组成和显微结构所决定,是材料的本征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释材料的种类按照包埋材料的类型,缓释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其中有机类缓释材料目前应用最多的缓释材料多为高分子缓释材料。
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高分子缓释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和合成高分子缓释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纤维素类、多糖类(如壳聚糖、环糊精)、蛋白质类(如胶原蛋白、丝素蛋白等);合成高分子主要有聚乳酸、聚酯、聚酸酐及氨基酸类聚合物等。
无机缓释材料无机缓释材料主要包括硫、石蜡、松香等一些无机矿物质。
美国是最先研发以硫为包衣材料的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其疏水性低,影响缓释效果,再次涂覆石蜡或沥青后,增强了其疏水性,改善缓释性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己形成一定的规模。
中科院于19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一种混合涂层材料,这种涂层材料主要由白蜡,沥青,磷酸钙镁混合而成,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持续释放性能并形成生产规模。
郝世雄分别以碳酸氢钙-聚乙烯醇,石蜡-松香为包衣材料,制备了对土壤无污染且多营养的无机包衣肥料。
结果表明,石蜡-松香体系的包衣肥料综合性能优于碳酸氢钙-聚乙烯醇体系,石蜡和天然松香在包衣膜层中的用量配比对缓释性能有重要影响,当其配比为80:20时,包衣肥料缓释效果最好。
卢玉东等以松香为包膜原料,溶剂喷涂法制备了包衣肥料,当松香包衣量为5%以上时,缓释效果显著,工艺简便,可制得包覆量大的包衣肥料。
曹振恒等采用不同方法测试了以松香甘油酯,石蜡为原料制备的无机物包衣肥料,探索出了最佳包膜工艺技术,且包衣材料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
张雁等以凹凸棒石为原料,添加复合材料苯丙乳液、石蜡,获得了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复合包衣肥料,同时发现,各个包衣材料的用量,工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都对缓释性能有影响。
当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120min,苯丙乳液、石蜡、凹凸棒石用量分别为50-60ml、20g、20g,是最佳工艺条件和物料配比。
虽然这些无机包衣材料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但是与有机物包衣材料相比,仍然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目前人们研究最多的还是有机包衣材料。
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其中纤维素类居于天然产量的首位。
利用它们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可完全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安全无毒,由此形成的产品具有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意义,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纤维素类纤维素(cellulose)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可得到一系列的纤维素衍生物。
它们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价廉等优点,几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纤维素中应用最多的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CMC)、乙基纤维素(EC)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将其作为药用辅料可在缓释制剂加以应用。
易菊珍等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阳离子瓜尔胶为原料,制得不同系列配比的多糖共混膜。
以此共混膜作为药物布洛芬的载体,发现该共混膜对疏水性药物布洛芬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周永新等用乙基纤维素作为缓释材料制作的带缓释顺铂栓塞装置在体外、动物体内均具有缓释作用,在体内有利于提高肺组织局部药物的浓度。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目前药物制剂中应用较多的缓释材料,通常将其作为骨架材料,结合其他辅料,应用于缓释药物领域。
壳聚糖类壳聚糖(chitosan),其化学结构与纤维素相似,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聚合物。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和甲壳类动物及昆虫的甲壳中,其降解产物无毒,且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好的黏附性、生物相容性,不易受菌类侵袭,易生物降解,在药剂中用途广泛。
但单纯的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为获得性能优异的载体材料,可将壳聚糖与其它材料通过交联、接枝以及共混的方式复合在一起使用。
罗华丽等以壳聚糖(CS)和盐酸左氧氟沙星(LVFX)为原料,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 CS 载药微球。
结果发现:微球载药量与壳聚糖降解程度、CS 与 LVFX 配比等因素有关,所制得载药微球药物体外缓释性能良好。
龚露旸等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以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量。
相比恩诺沙星原料药,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在 1h 内减少约 60%药物的释放,24h 总释放度为 79.9%。
Simi将壳聚糖、大米淀粉混合制得复合膜。
结果发现该共混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光滑、均匀的表面性能,较高的热稳定性、熔化温度,同时该复合膜的控制释放特性良好。
蛋白质类胶原蛋白(collagen)可通过降解机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在生物缓控释材料领域有较多应用。
在药物缓控释制剂中,胶原作为缓控释载体基质的形式很多,如膜、海绵、片、微球等。
丝素蛋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毒、价廉易得、稳定性良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
同时,丝素蛋白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如柔韧性、透湿性、透气性、缓释性等,可以通过处理得到不同的形态。
于方方等研究丝素蛋白及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缓释材料的应用料的两种药膜对天然抗菌药——茶多酚的缓释性能,并应用到聚丙烯无纺布的功能性后整理中。
结果表明两种丝素蛋白膜都可以作为茶多酚的控制释放材料,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相比纯丝素蛋白,对茶多酚具有更好的缓释作用。
同时,整理到聚丙烯无纺布上的上述两种药膜仍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合成高分子缓释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
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各种碳源,由微生物发酵制得的一类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聚乳酸、聚酯及微生物多糖等,其特点是能完全生物降解。
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制得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由于在自然界中酯基容易被微生物或酶分解,所以化学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大多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结构的脂肪族聚酯。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聚乳酸(PLA)也称为聚丙交酯,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聚合物,它拥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与抗溶剂性,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另外,聚乳酸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等,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塑料型材、薄膜、无纺布、纤维等包装材料,以及药物控释载体、手术缝合线、组织工程支架和眼科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
赵海军等以具有多个反应点的胆酸和D,L-乳酸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聚合法制备出以胆酸为核的星形聚乳酸药物缓释材料,发现该缓释材料的缓释性能良好。
Slivniak 等通过开环聚合,酯交换反应以及熔融缩聚,制备聚乳酸蓖麻油酸共聚聚酯,该聚酯对水溶性抗癌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释放,前60 天聚合物几乎没有变化,药物能保持持续浓度释放。
Jackson 等制备聚乳酸乙醇酸薄膜,发现紫杉醇能在磷酸盐缓冲液中以恒定浓度持续释放 3 周以上。
何莉等将消炎痛和聚乳酸同时溶解在三氯甲烷∶丙酮(体积比2∶1)的混合溶液中,制得均匀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载药微米纤维膜。
与纯药粉的释药速率相比,载药PLA 纤维膜药物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
Ito 等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与药物混合,制备成释药纳米微球,发现该微球的缓释性能良好。
Liu 等对PLGA 也有一定的研究。
聚酸酐聚酸酐是一类新型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合成材料,分子中含有的酸酐键具有不稳定性,能水解成羧酸,其具有良好的表面溶蚀降解性、结构易改性、降解速度可调及易生物降解等优异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就是一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新型高分子缓释材料,被用于制造缓释骨架片剂、微囊剂及贴布剂等。
Vogel 等以聚酸酐为药物载体,采用双乳剂蒸发技术制备了各种微球,并测试了模型蛋白质、牛血清蛋白质的体外释放行为。
测试结果发现,通过调节蛋白质的包裹含量可以达到控制蛋白质的释放速率的目的。
多肽与氨基酸类聚合物多肽是指将一种或几种氨基酸或其衍生物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共聚物或均聚物。
聚合所得的多肽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异的生物降解性。
不同结构的多肽及氨基酸类聚合物降解性不同,将其应用于药剂载体时,聚合物配比不同,其降解性能也不同。
Kiew等通过碳二亚胺反应,以聚L-谷氨酸为缓释载体,与抗癌药物吉西他滨结合,使得药物分子在血液中的稳定性增强,同时,药物释放时间明显延长。
Dion等将聚乙二醇和聚赖氨酸复合作为高分子材料载体,使用这种载体明显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
Maruyama等通过聚合反应使得聚乳酸与接枝多糖聚赖氨酸复合,制得具有三层结构的纳米粒子。
该纳米粒子具有表面功能化、在水相里稳定分散以及DNA 的缓释等多种性能。
缓释材料性能影响因素缓释材料核心物质的释放主要受环境因素、加工工艺、包膜材料的结构以及核心物质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包膜内外的蒸汽压等因素。
邹洪涛等研究表明,包膜肥料养分释放常数与温度符合Arrhenius方程,即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包膜肥料养分的释放。
土壤水分含量的改变也会对包膜肥料养分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分含量越低,养分释放速率会越慢。
包膜内外的蒸汽压是影响包膜缓释肥养分释放的根本原因,因为在线性释放期和释放衰减期,包膜型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快慢与膜层内外蒸汽压成正比。
包膜材料的加工工艺主要有流化床法、喷动床法、转鼓包膜法和真空包膜法等。
不同的加工工艺如包膜厚度、包膜层数、孔隙率及包膜均匀程度的不同都会对养分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包膜层数越多,肥料的缓释周期就越长;而包膜均匀程度越高,缓释性越好。
包膜材料结构因素主要是指膜材的亲疏水性、结晶度、交联度及相对分子质量等,这些因素对于包膜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波兰Anna Jarosiewicz和Maris Tomaszewskap使用聚砜(PSF)和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分别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作为包膜液,发现膜材的亲疏水性影响着尿素养分的释放。
另包膜材料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膜材的渗透性下降,养分释放速率减慢。
包膜缓释肥的养分类型不同,其包膜的完整性及养分的释放速率也不同。
Shavi等认为,当包膜材料的厚度相同时,有机包膜肥料中N的释放速率一般高于K。
郑祥洲等研究表明,以复合肥为核芯的包膜肥料其包膜完整度和控释性能皆优于高钾型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