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上、下)》(2019)要点

《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上、下)》(2019)要点

1 背景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骨病,特征为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医疗费用消耗最大的疾病之一。根据ICD-11疾病分类标准,骨质疏松有8种分型,包括骨质疏松(FB83.1)、绝经前特发性骨质疏松(FB83.10)、绝经后骨质疏松(FB83.11)、废用性骨质疏松(FB83.12)、药物性骨质疏松(FB83.13)、吸收障碍导致的骨质疏松(FB83.14),以及其他特指骨质疏松(FB83.1Y)和未特指的骨质疏松(FB83.1Z)。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致残率较高、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2 目的

3 方法

3.1 发起、制订和支持单位

3.2 指南的使用者和目标人群

3.3 指南工作组

3.4 利益冲突声明

3.5 资金来源及作用

3.6 临床问题的遴选和确定3.7 证据纳入标准

3.8 证据的检索

3.9 证据筛选与数据提取3.10 证据评价与分级

3.11 患者偏好与价值观3.12 推荐意见的形成与更新3.13 外部评审

3.14 指南的传播与实施

3.15 指南实施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 结果

疾病诊断类

【推荐意见1】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推荐使用WHO诊断标准,即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骨密度值下降等于或超过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此外,发生了脆性骨折在临床上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A)

功能诊断与评定类

【推荐意见2】推荐采用胸腰椎X线侧位平片和DXA侧位椎体骨折评估评定椎体骨折。(1A)

【推荐意见3】推荐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疼痛、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平衡功能、心理状态五项身体功能的评定。疼痛评定推荐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建议使用量角器进行;肌力评定建议使用徒手

肌力检查法进行;平衡功能的评定推荐使用Berg平衡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建议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1D)

【推荐意见4】推荐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C)

【推荐意见5】推荐使用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简明生存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1C)

康复干预类

【推荐意见6】低频脉冲电磁场可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辅助康复治疗措施。(2D)

【推荐意见7】推荐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对于高龄老年人,推荐低强度日常活动及体育运动;对慢性腰背疼痛的患者,开展对脊柱不增加负重和前屈负荷的伸展运动。(1D)

【推荐意见8】建议引导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抗阻训练,具体训练强度由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评定状况而定。(2D)

【推荐意见9】全身振动训练可作为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运动

能力和相关功能参数的治疗手段。(2D)

【推荐意见10】推荐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平衡训练以改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骨折。(1C)

环境干预类

【推荐意见11】建议对跌倒风险较高的病人使用拐杖或髋部保护器;对急性或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人使用脊柱支架。(2D)

【推荐意见12】建议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家居环境,以预防跌倒。(2D)

行为习惯和健康促进干预

【推荐意见13】推荐骨质疏松症患者合理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照射时间>30min/d,但并非时间越长,效果越好。(1C)

【推荐意见14】建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行早期营养干预,调整饮食结构,摄入优质蛋白、高钙膳食,限制酒精、咖啡及碳酸饮料的摄入,戒烟,并且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2D)

【推荐意见15】推荐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包括告知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危害,用药常识及饮食结构。(1B)

【推荐意见16】推荐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定患者跌倒风险,同时应该评定患者的居住环境。(1C)

【推荐意见17】推荐采用骨折风险预测工具评定患者的骨折风险。(1A)

【推荐意见18】推荐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病人缓解焦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1C)

【推荐意见19】推荐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锻炼,具体应以患者评定状况和兴趣决定。(1C)

5 总结

本指南是我国第一部严格按照WHO指南制订规范和国际标准,制订的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指南制订小组通过调研临床一线的康复医师、临床医师、康复治疗师及专家,形成本指南关注的问题,系统全面的检索和评价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深入访谈和调查患者偏好与价值观,最终形成了19条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治疗的推荐意见,并对每条推荐意见

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对于康复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要点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要点解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人群。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1-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的残疾及死亡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然而,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为减少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内同仁在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完成了大量重要工作。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分别于2006年、2011年、2017年发布了三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成为我国不同时期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的重要学术经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理念、治疗药物等不断推陈出新,且我国骨质疏松症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也进行了很多更新[3]。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好地适应学术前沿进展、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于2022年12月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下文简称“指南”),现对指南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更新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数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2018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5],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2023版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一、前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医学界联合专家团队最新发布了2023版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旨在规范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概述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影响女性和老年人,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从诊断到治疗,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诊断指南 1. 临床症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骨折、身高减短、腰背疼痛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测是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可采用DXA技术进行骨密度检测。 3. 临床辅助检查:通过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蛋白等指标的检测,辅助诊断老年骨质疏松症。 四、治疗指南 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日间充足的日光照射、适量的运动

等,以提高骨密度。 2. 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及雌激素等药物的应用, 可以有效减缓骨质流失。 3. 骨折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易于发生骨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包括减少摔倒风险、安全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措施。 五、预防指南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预防尤为重要。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 骨密度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搭配和适度运动,以降 低患病风险。 六、结语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 成了严重影响。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发布,将有力地推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保驾 护航。 以上就是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全面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朋友有所帮助。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 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其主要特征是骨量 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 来了严重影响。对老年骨质疏松症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2019年版)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CD–10:M80.5/M8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7)。 1.已有椎体或髋部脆性骨折史; 2.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定腰椎、股骨颈、全髋或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T值≤-2.5; 3.骨量低下(-2.5

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7)。1.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2)基本骨营养补充剂(钙剂、维生素D类)。 2.药物治疗 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或者骨量低下(-2.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定义和分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股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本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更新要点1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治疗难度大(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1A) 简述: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是由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而在受到低能量外力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低能量外力”相当于人体从站立高度或低于 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于普通创伤性骨折,

具有以下特点: 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急性、进行性骨丢失,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症 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 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及固定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内外固定物稳定性差,固定物或植入物易松动,易发生植骨吸收多见于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系统基础疾病,全身状况差, 麻醉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多 诊断 更新要点1 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首选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CT、MRE E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情况并行鉴别诊断(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简述: 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也可以判断骨质疏松的情况,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更新要点2 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根据骨折的临床症状、专有体征和影像学等检查,对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建议行骨密度检查(推荐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 一、OVF诊疗流程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三)物理学检查 1.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学检查 骨密度检测:X线、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和PET—CT。

基层医生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2020完整版)

基层医生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2020完整版)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由内分泌科医生与基层全科医生共同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简称2019基层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以下特点:①患病率高。早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1]。②危害大。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2,3]。③知晓率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即使在出现了腰背疼痛、腰膝酸软、肌力下降等常见症状后也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④诊治率低。基层骨质疏松症诊治率普遍较低,即使患者发生了脆性骨折,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者尚不足1/4[4],且诊治不规范。⑤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如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坚持从生活方式入手做到及早预防,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因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分别在2011[5]、2017年[1]逐渐更新完善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上述指南的制订和推

广,极大地推动了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但基层医生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2019基层指南结合我国已经发表的相关骨质疏松症指南及大量相关资料,广泛征求了内分泌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涵盖了基层医生所需求的内容,如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分级管理、预防、转诊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经多次修改后成文。 一、识别高危人群,准确诊断,强调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症常隐匿发病,进展缓慢,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非常重要。所以,2019基层指南全面列举了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推荐使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6]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7],作为疾病风险的初筛工具,尽早识别高危人群。 2019基层指南仍推荐以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定获得的骨密度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存在脆性骨折是独立于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另一个标准。本指南也强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若无法用DXA 检测骨密度,X线片仍不失为一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前,需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做出鉴别诊断,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他代谢性骨病。2019基层指南根据骨质疏松风险评估、DXA测定骨密度及胸腰椎X线侧位影像等依据给出了骨质疏松症的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评估技术应用专家共识(草案)》(2019)要点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评估技术应用专家共识(草案)》 (2019)要点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体高发疾病之一,它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主要特点,是一种常见的全身骨骼疾病, 可导致骨骼脆弱和骨折风险。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年龄增长是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60岁以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身体生理机能都会下降,器官功能减退,合并基础疾病增多,同时受相关药物使用等影响,维持骨质量及骨健康的多种细胞因子受到影响,最终导致骨质代谢障碍,骨质量及结构损害,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然而,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预防策略的管理往往没有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甚至在骨折高风险的老年患者中也是如此。因此,以评估证据为基础的筛查策略将有助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识别,降低这类人群的骨折发生率。 1.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1.1 增龄 1.2 多病共存 1.3 多重用药 1.4 其他 2.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早期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往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了骨痛、脊柱变形、脆性骨折等;但老年群体可由于机体感觉功能退化,骨痛症状可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在发生脆性骨折后被直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也有研究认为,身高变矮、活动受限也可能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临床表现,存在该类临床变化的老年人仍需警惕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3. 量表筛查 量表筛查作为最简单易行的评估手段,对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活动能力差、行动不便的人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拟进行大规模普查以及不愿配合进行骨密度检测的老年人群,可以采用量表评估进行初筛,了解他们的骨质健康状况;但是量表初筛的结果不能用于诊断,量表筛出的疑似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可进行下一步的评估。 目前国际上通用量表有: 测试题仅需要受试者判断是或否,简单快速,通俗易懂,易于操作,适用于老年人群。 试者根据图表上年龄和体重的分布情况进行快速查对评估,目前主要应用于老年女性,但也有将该评估工具应用于男性的案例,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降低和骨质变薄,容易发生骨折。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骨质疏松症,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一、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非常重要。指南建议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健康。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豆类、鱼类和坚果等。此外,户外活动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 二、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指南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和游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如举重和体操可以增加骨密度,平衡训练如瑜伽和太极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三、避免危险因素 指南强调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因为这些习惯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此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肾上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 四、药物治疗

对于高风险人群,指南推荐使用药物治疗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药物包括钙剂、维生素D衍生物、双磷酸盐和雌激素等。然而,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人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可能不同。 五、定期检查 指南建议高龄女性、绝经妇女和其他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存在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六、心理支持 骨质疏松症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指南强调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结起来,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提供了全面的防治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避免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定期检查和心理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保护骨骼健康。然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点

尊敬的各位答辩专家: 大家好!我是12级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史世华,导师是马天洪副主任医师。我的论文题目是《XXXXXX》。 一、骨质疏松症(OP)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二、OP的风险因素 高龄、绝经后女性、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咖啡及碳酸饮料、少动和制动、膳食中钙和(或)VD缺乏、光照少(户外活动少)、吸烟、酗酒(>2次/d)和药物等。 可引起或加重OP的药物有:锂盐、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肝素、苯妥英、质子泵拮抗剂(≥1年)、甲状腺素(过度替代或抑制的剂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三、骨质疏松症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种: 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②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OP;

③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四、骨质疏松症典型的临床表现 1、疼痛:疼痛部位包括胸、背。 2、脊柱变形:0P 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柚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 3、脆性骨折 五、诊断 病史和体检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确诊依赖于X线检查或骨密度测定。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公认的骨密度检查。与正常年轻人相比,骨密度下降2.5个标准差诊断OP,即:T值≤-2.5诊断为骨质疏松;-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1.0为正常。 六、药物治疗 (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1、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量)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400mg,故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mg。 2、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上、下)》(2019)要点

《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上、下)》(2019)要点 1 背景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骨病,特征为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医疗费用消耗最大的疾病之一。根据ICD-11疾病分类标准,骨质疏松有8种分型,包括骨质疏松(FB83.1)、绝经前特发性骨质疏松(FB83.10)、绝经后骨质疏松(FB83.11)、废用性骨质疏松(FB83.12)、药物性骨质疏松(FB83.13)、吸收障碍导致的骨质疏松(FB83.14),以及其他特指骨质疏松(FB83.1Y)和未特指的骨质疏松(FB83.1Z)。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致残率较高、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2 目的 3 方法 3.1 发起、制订和支持单位 3.2 指南的使用者和目标人群

3.3 指南工作组 3.4 利益冲突声明 3.5 资金来源及作用 3.6 临床问题的遴选和确定3.7 证据纳入标准 3.8 证据的检索 3.9 证据筛选与数据提取3.10 证据评价与分级 3.11 患者偏好与价值观3.12 推荐意见的形成与更新3.13 外部评审

3.14 指南的传播与实施 3.15 指南实施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 结果 疾病诊断类 【推荐意见1】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推荐使用WHO诊断标准,即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骨密度值下降等于或超过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此外,发生了脆性骨折在临床上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A) 功能诊断与评定类 【推荐意见2】推荐采用胸腰椎X线侧位平片和DXA侧位椎体骨折评估评定椎体骨折。(1A) 【推荐意见3】推荐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疼痛、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平衡功能、心理状态五项身体功能的评定。疼痛评定推荐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建议使用量角器进行;肌力评定建议使用徒手

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

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制定一份有效的康复指南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康复目标、方法、案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 一、了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骨折风险增加、骨骼疼痛、身长缩短等。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等因素。 二、骨质疏松症康复目标 骨质疏松症康复的目标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风险,并通过改善骨密度和骨组织微结构来维持骨骼健康。 三、骨质疏松症康复方法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骨质疏松症康复的重要手段,包括负重练习、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微结构,提高

骨骼强度。 2、药物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治疗方案,如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等。 3、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对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也有重要影响。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的食物。此外,戒烟、限制饮酒也是必要的。 四、骨质疏松症康复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骨质疏松症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案例一】:青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康复 小张是一位28岁的女性,因为长期节食减肥,导致营养不良,患上 了骨质疏松症。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医生首先要求小张调整饮食,保证每日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此外,医生还为小张安排了每周至少三次的负重练习,如慢跑、瑜伽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为其开具了抗骨吸收药物。经过半年左右的综合治疗,小张的骨密度

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极高骨折风险(全文)

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极高骨折风险(全文) 2022年12月31日,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办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发布会隆重召开,此次发布会就指南更新部分和新增部分进行了重点解读。 相比于2017年指南,此版指南的一大更新点是,提出了骨质疏松症患者及FRAX判定为高风险的患者在用药之前需进行骨折风险的评估,并分为高骨折风险和极高骨折风险。新版指南中指出,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患者均属于高骨折风险者;骨质疏松患者如合并以下七条中任意一条者可被评估为极高骨折风险者: 01近期发生脆性骨折(特别是24个月内发生的脆性骨折); 02接受抗骨折疏松症药物治疗期间仍发生骨折; 03多发性脆性骨折(包括椎体、髋部、肱骨近端或桡骨远端等); 04正在使用可导致骨骼损害的药物,如高剂量糖皮质激素(≥7.5 mg/d 泼尼松龙超过3个月)等; 05DXA测量的骨密度T-值<-3.0;

06高跌倒风险或伴有慢性疾病导致跌倒史; 07FRAX@计算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骨折风险>30%或髋部骨折风险>4.5%。 专家评述: 该更新点是本版指南的创新点,其与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美国内分泌学院(AACE/ACE)2020年5月更新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相接轨,也是我们在指南中第一次提出对骨质疏松及高风险人群进行骨折风险的划分。 随着骨松治疗领域的发展,大量证据显示在一次急性信号骨折之后,再发脆性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骨科医生在临床接触众多的骨折患者,因此更需快速识别该风险并进行控制。近几年国际学术组织陆续提出了“极高骨折风险”分类。不同指南对于极高骨折风险患者的分级标准略有不同,如美国内分泌协会2019年5月发布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骨折风险的确定应该包括:胸椎和髋部BMD的测定、纳入全髋和股骨颈BMD值的FRAX计算结果,极高骨折风险应包括多发椎体骨折及髋部或椎体BMD T-值≤-2.5;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关节炎和肌肉骨骼疾病临床经济学会(IOF/ESCEO)在2019年发布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诊断和管理指南》以及2020年3月发布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 (2019年) 一、概述 (一)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 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二)分类 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 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 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 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1]。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 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本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三)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 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我国50岁 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

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3]。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显示,1990—1992年,50岁以上髋部骨折发生率男性为83人/10万人,女性为80人/10万人[2];2002—2006年,此发生率增长为男性129人/10万人,女性229人/10万人,分别增加了1.61倍和2.76倍[4,5]。据估计,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次数约为269万例次,2035年预计约为483万例次,到2050年预计约达599万例次[6]。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必须强调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凡可使骨吸收增加和/或骨形成减少的因素都会导致骨丢失和骨质量下降,促进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的发生、发展[7]。 (一)骨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骨吸收主要由破骨细胞介导,破骨细胞在接触骨基质时被激活,分泌某些酶和细胞因子以溶解骨基质,矿物质被游离(骨吸收)[7]。

★★★骨质疏松中医诊疗方案(2023)

★★★骨质疏松中医诊疗方案(2023) 1. 简介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的丢失和骨密度的降低。中医诊疗方案为骨质疏松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经络气血的畅通,促进骨骼的健康生长和修复。 2.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骨质疏松主要依据病人的病史、舌诊、脉诊和症状表现。常见的病症包括骨骼疼痛、易骨折、身体乏力等。通过综合分析症状和体征,确定病情的阴阳盛衰和气血状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 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原则是调节阴阳平衡、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补肾强骨。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草药的调理、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熏蒸等。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方剂的选择和疗程的安排。

4. 饮食调理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建议病人摄入富含维生素D、钙、镁等有益于骨骼健康的食物,如豆类、海产品、乳制品、黑芝麻等。避免寒凉食物和过度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以保护脾胃功能和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5. 养生保健 中医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更是如此。建议患者适量进行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以提高骨密度和强化骨骼。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 6. 注意事项 中医诊疗骨质疏松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耐心,疗效因人而异。骨质疏松患者在中医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在中医治疗期间,避免同时接受其他医疗方式,以免干扰疗效评估和治疗效果。 7. 结语

骨质疏松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注重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经络气血的畅通,通过中草药调理、针灸等方法促进骨骼的健康生长和修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监测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9). 骨质疏松证候与中医药防治指南(2019年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顾雪萍, & 邱岩. (2017).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3(6), 824-826. 3. 朱琳. (2016). 骨质疏松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1), 193-19 4.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锻炼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BMD)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并伴随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骨组织疾病。 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腰椎骨、髋骨、股骨颈BMD 测量T值≤即为骨质疏松。 体力活动可以增加生长发育期的峰值骨量,减缓由老龄化引起的骨量丢失。通过增加肌力训练和平衡减少跌倒危险等方面的作用,来减少疏松性骨折的危险。 一、运动测试注意:1、严重椎骨骨质疏松走路即可引起疼痛的患者,最好选择功率自行车而不是运动平板。 2、椎骨压缩骨折导致重心前移,会影响在运动平板测试时的平衡。 3、对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进行最大肌力测试。 二、运动处方:1、有骨质疏松危险的个体: 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 强度:从中等(60~80%最大力量,8~12次重复的抗阻训练)增加到大强度(80~90%最大力量,5~6次重复的抗阻训练) 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

2、有骨质疏松的个体: 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 强度:一般采用中等强度(40~60%VO2R)的承重有氧训练(登楼梯、步行、其他可耐受的方式)、中等强度(60~80%最大力量,8~12次的抗阻训练)的抗阻训练。 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 三、训练方式:1、承重的有氧训练: 踏步运动和步行(下肢) 研究证明,骨骼纵向的压力对于减少骨钙的丢失最为重要,因此运动疗法的设计首先要在纵向为骨骼加压力。也就是说,外界压力的传导方向与骨骼的轴线一致。例如,下肢的骨骼一般与地面垂直,因此运动产生的力量传导方向最好也与地面垂直,这样疗效最佳。根据此原理,原地作踏步运动和步行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因为无论是原地踏步还是步行前进,人身体的受力都与地面垂直并沿下肢骨骼传导。由于下肢骨骼受到来自垂直方向力量的刺激,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踏步和行走的时间,以及是否可在负重条件下运动应当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不强求一致。 跳跃运动(扶物体,防摔倒,下肢)

2019版: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全文)

2019版: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全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首个中国OP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达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城市地区为25.6%,农村地区为35.3%。OP最严重的后果是OP性骨折,它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 一。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常见OP性骨折(椎体、髋部和腕部)的医疗支出将达1745亿元[2]。中西医在OP的诊疗中各有优势,为明确中西医结合在OP诊疗中的作用,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近年来OP最新诊疗进展,参考国内外指南和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意见,实施时应结合患者和医疗具体情况。 一、定义 传统中医学并无"骨质疏松症"概念,而属"骨痿"、"骨枯"、"骨痹"等范畴,病变在骨,其本在肾,病因以肾虚为主,与肝、脾、瘀等密切相关,证属本虚标实[3,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OP定义为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5]。OP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OP包括绝经后OP(I型)、老年0P(n型)和特发性OP(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OP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OP。本指南 主要针对原发性OP。 二、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一)危险因素 OP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主要分为不可控因素与 可控因素,后者包括生活方式、疾病、药物等(表1)[6,7]。 表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二)风险评估 OP受多因素影响,对个体进行OP风险评估,筛查高危人群,可为早 期防治提供有益帮助。临床上风险评估工具较多,基于易于操作、省时经济、适合国情的考虑,本指南推荐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的OP风险1min测试题、亚洲人OP自我筛查工具(OSTA)和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作为疾病风险评估工具。 定量超声(QUS)是评估OP的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联合使用QUS 与OSTA筛查OP可获得满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8]。同时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9]将中医体质纳入OP的风险评估。以中医体质学理论[10,11]为指导,评估OP的易感性,合并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判断。具体如下:阴虚型、气虚型、阳虚型易感性均为+++,血瘀型为++,气 郁型及平和型为+,痰湿型和湿热型均为+-,特禀型为-。说明:+++为 高,++为较高,+为正常,+-为较低,-为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