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和知识螺旋

合集下载

SECI螺旋模型

SECI螺旋模型
16
项目实施后续情况
古顺酒厂通过采用计算机勾兑系统不仅提高 (稳定)了产品质量,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 的优质品率,勾兑技术人员的勾兑技术而不 同程度提高,有数人考取了国家和省级评酒 员资格证书。
上述作法实现知识什么形式的转换? 上述方法实现了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
成为企业的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过程。 即SECI螺旋模型的第四个阶段:内隐化
11
12
项目实施情况
古顺酒厂首先将参与勾兑技术学习人员的个 人学习记录进行收集、整理;
组织专门人员对酒厂近年来各品种的成品酒 中微量成份进行检测,作为系统方案的 “目标函数”;
组织专门人员对酒厂现有库存的基酒中微量 成份进行检测,作为系统方案的“线性约 束条件 ”;
13
项目实施情况
计算机勾兑系统提出最佳勾兑方案的过程实质 就是高等数学中线性规划问题,即根据对基 酒微量成份的检测结果来选择满足拟勾兑的 成品酒的微量成份的优化方案过程;
24
SECI螺旋模型案例分析
最后,软件专家田中郁子独辟溪径:大阪国际饭店制 作的面包享誉全大阪,为什么不研究研究它呢?于 是,田中郁子拜国际饭店的首席面包师为师,研究 和面技术。她观察到,这位面包师采用了一种独特 的拉面团技术。在项目工程师们的紧密配合下,经 过一年的反复试验,田中郁子终于确定了松下需要 的设计方案(包括在面包机里面加上专门的肋骨状 部件),成功地模仿了首席面包师的拉面团技术, 并烤出了同样美味的面包。最终,松下电器公司开 发出独特的“揉面”技术,在此基础上生产的面包 机大放异彩,上市仅一年,就改写了新品厨房器具 的销售记录。
25
SECI螺旋模型案例分析
对田中郁子来说: 1. 她学到了面包师的隐性技能。

读知识创造的螺旋课件

读知识创造的螺旋课件
开放科学面临的挑战
开放科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共享 的隐私和安全问题等,需要解决这些挑战以实现可持续的 开放科学实践。
未来教育与知识创造
教育变革的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创新、 实践和跨学科的知识创造。
教育在知识创造中的角色
教育机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新知识、新思想的发源地。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详细描述
在构建阶段,初始的灵感和想法开始被整合、发展和形成更具体、更系统的概 念。这个阶段需要深入思考、分析和创新,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发表阶段
总结词
知识传播与交流
详细描述
在发表阶段,知识通过各种媒介和平台进行传播和交流,以扩大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这个阶段需要良好的沟通 技巧和表达能力,以有效地传递知识。
自我实现
个体希望通过创造知识来证明自 己的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组织驱动
组织目标
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需要不断创造新的知识以保持竞争优 势。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鼓励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和交流,促进知识的创造 和传播。
社会驱动
社会需求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新的知识来解 决各种问题,这种需求驱动知识的创 造。
激励机制
社会中的知识螺旋
文化传承
社会通过知识螺旋过程,传承和 发展各种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科技创新
社会中的知识螺旋推动科技创新 和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
荣做出贡献。
公共知识服务
社会通过知识螺旋过程,提供公 共知识服务,满足公众对知识的 需求和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

基于SECI的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过程及螺旋模型

基于SECI的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过程及螺旋模型

识 的搜 寻 成本 和学 习 成本 , 而 进 一 步 强 化 获 取 不 同知 识 的 比 从
人对 事 物 的认 识 … 。 《 语 大 词 典 》 ”汉 中知 识 的 定 义 是 : 人 类 认 “ 识 自然 和社 会 的成 果 或 结 晶 , 括 经 验 知 识 和 理 论 知 识 ” 及 包 以 “ 识 事物 的能力 ”2。韦 伯 斯 特词 典 的 定 义 是 : 识 是 通 过 实 辨 L J 知 践 研究 、 系 或 调 查 获 得 的关 于事 物 的 事 实 和状 态 的 认 识 , 联 是 对 科学 艺 术 或技 术 的理 解 , 是人 类 获 得 关 于真 理 和 原 理 的认 识 总 和 。对 企 业 而 言 , 识 是 企 业 内 部 不 同 知 识 主体 ( 体 、 知 个 团 队 、 业整 体 ) 拥 有 的一 种 有 组 织 的 经 验 、 值观 、 念 、 关 企 所 价 理 相 信 息及 各 种 能 力 的 动 态 组 合 。不 同 知 识 主 体 的知 识 汇 集 成 企 业 所 特有 的 知识 体 系 , 业 在知 识 体 系 的平 台 上不 断 吸 收新 经 企 验 和 信息 , 造 出新 的知 识 。 创 知识 具 有 以下 特 征 : . 竞 争 性 和共 享 性 。知 识具 有公 共 a非 物 品 属性 , 其 本 质 而 言 是 非 竞 争 的 。 知 识 一 旦 创 造 出 来 以 就 后 , 以方 便地 被 人 们所 使 用 , 增 加 一 个 使 用 者 , 不 妨 碍其 可 多 并 他人 使 用 。人 们 能 够 通 过 语 言 、 籍 、 像 制 品 及 网络 等 多 种 书 音 媒 体 学 习各 种 知识 和 技 术 , 将 所 学 到 的 知 识 应 用 于 实 践 。 知 并 识 不 会 因 为被 学 习 和 应 用 而 受 到 丝 毫 损 耗 , 反 , 用 的人 越 相 使 多 , 价 值越 大 。 因 此 , 识 具 有 非 竞 争 性 和 共 享 性 【 。 b 实 其 知 3 ] . 用 的非 排他 性 和 产 权 的 排 他 性 。知 识 的 非 排 他 性 是 指 一 个 人 使用 知 识 不排 除其 他 人 使 用 , 且 很 难 阻 止他 人 使 用 。 一 些 知 并 识或 技 术是 个 人 或 组 织 付 出 艰 辛 劳 动 而 取得 的 创 造 和 发 明 成 果 , 造 发 明 者对 这 些 知 识 的 使 用 拥 有 权 利 , 以通 过 知 识 产 创 可 权 保 护措 施 或 相 关 法 律 排 除他 人 任 意 使 用 , 而 , 识 具 有 排 因 知 他性 。这 种排 他 性 只是 在 一 定 的 时 间 、 域 及 使 用 范 畴 内起 作 地

知识管理seci模型

知识管理seci模型
识的四种场所(Ba)
创发场所/原始场所

在原始场所,个人之间基于同情,或彼此相爱相惜,
因而得以排除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障碍,彼此交互表露其感
觉、情绪、 经验与心态。从原始场所展现出关怀、爱心
、信任与承诺。
• 原始场所是知识创造过程中之起点,属于社会化阶段。个 人之间亲身的面对面之接触经验对隐性知识的移转与转化
十分重要。因此,应强调开放式组织设计,使员工能充分
接触顾客,以便个人之间的直接交谈及沟通。
知识管理seci模型
创造知识的四种场所(Ba)
对话场/互动场所 将拥有特殊知识与能力的一些人组成“一个计划小组”、
特案小组,或跨越业务单位之小组。让这些小组的成员在互 动场所彼此交换想法,同时也对他们自己本身的想法加以反 省及分析。
知识管理seci模型
创造知识的四种场所(Ba)
实践场/行动场/练习场 练习场所代表内化阶段,能促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
识。在资深教师与同事的指导下,以观摩或实际演练等方式 不断的练习,而非只坐著听教师讲授分析性之教材。能应用 实际生活上或模拟的显性知识,并持续将这些知识内化。
组织内的各个场所不仅是累积各种不同的资讯而已。这 些场所具有动态性,能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然后再 进而将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并借此一周期循环而持续 的创造新知识。
为了解消费者之需要及价值,公司另设有“创 造性生活方式研究中 心”,并建立各种系统来创建新产品概念。例如,夏普公司以1985年首 创“趋势领袖系统” 。选取600名各类的外界人土,包括中学生,已婚 上班妇女,以及70多岁的老人等,组成具有指标性的领先消费者。公司 让这些人集聚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及互动,可因而产生大量高品 质的隐性与显性知识,并据以预测今后一至十年内之消费趋势。

知识管理的经典理论

知识管理的经典理论

请问:知识转换和创造模式在产品创新中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
SECI 模型- (知识内容与知识螺旋) -认识论
隐性知识 隐 性 知 识 隐 性 知 识
隐性知识
社会化
外显化
共感知识
内隐化 内面化
概念知识
结合化 连结化
显 性 知 识
操作知识
显性知识
系统知识
显性知识
显 性 知 识
对SECI模型的发展-时间
比喻\类比-神奇校车
Ba
Systematizing ba系统场 是一个在代替实际时空的虚拟世界中对话的地 方。将各种显性知识组织起来,加以分类并激发新知识.
文件管理,整合公司文件并加以分类 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 4. Exercising ba实践场:通过团体工作、工作中学习培训来消化新知识, 创造隐性知识。 给员工提供因尝试创造而允许犯错误的空间。-3M鼓励内部创新, 并容忍员工因创新犯错 发展标准作业流程 引进、转换外部知识
SECI 模型-1 (转换过程) -认识论
隐性知识 隐 性 知 识 隐 性 知 识
隐性知识
社会化
外显化
共感知识
内隐化 内面化
概念知识
结合化 连结化
显 性 知 识
操作知识
显性知识
系统知识
显性知识
显 性 知 识
SECI 模型-2(组织过程)
举例
金庸《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 “张三丰传給 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要他將所見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 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 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 能纯。” [说明“內化”:从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seci模型

知识管理seci模型

时间维: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五个阶段
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起始于对隐性知识的分享,大 致与社会化过程相对应。 (社会化) 隐性知识很难进行语言交流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体 验获得,大量蕴藏在个体的头脑里。为了让具有不 分享内隐 的知识 同背景、不同观点和不同动机的众多个人分享隐性 知识、分享他们的情绪、感情和心智模式,组织需 要建立一个个体彼此之间能够通过面对面对话进行 接触的“场所”。 自组织团队是典型的互动场,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 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每个成员享有共 同的信息,并共享各自对组织意图的不同解读。管 理层则通过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以及向团队成员 赋予高度自主权,在组织内部引进创造性混沌。
因而得以排除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障碍,彼此交互表露其 感觉、情绪、 经验与心态。从原始场所展现出关怀、爱 心、信任与承诺。
• 原始场所是知识创造过程中之起点,属于社会化阶段。 个人之间亲身的面对面之接触经验对隐性知识的移转与 转化十分重要。因此,应强调开放式组织设计,使员工 能充分接触顾客,以便个人之间的直接交谈及沟通。
(二)东芝(Toshiba):创建“高阶策略部”, 让公司变得更机灵
东芝主要的事业部门包括: 1.资讯与资讯系统,2.消费性产品, 电力与工业系统,以及零组件。为了知识之创造,公司特别增设了一个 跟各事业部门同等级的“高阶策略部”负责 。高阶策略部的宗旨乃在将 公司的核心技术或知识有效的移转至新事业单位,并使公司在管理方面 能强化创新、挑战与速度等观念。它的任务则是为公司在互动多媒体领 域提供新市场与新的商业机会,主要重点包括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数位 广播、互动电视、网路用具与DVD等。 东芝新近上任的总经理特别重视在传统的公司结构中增设“高阶策 略部” ,以建造一个创造知识的场所(ba)。为了创造及发展知识,该 事业部采取下列四项“关键策略”:1.强化对速度与机敏的意识;2.改 变对会计年度的思考态度,要有急迫感;3.创造一个无界线的作业伙伴 关系,破除本位主义;4.适时投资,以利尽早在新兴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高阶策略部采用扁平化而富弹性的组织结构。在公司高层之强力支 持下,它能跨越公司的各事业部门,积极促进知识交流,而且能独立自 主的运 作。由该部与其他事业部所选出的“关键技术经理”通常每两周 聚会一次,以加速核心技术之交流与决策 程序。公司各专业部门须拨出 0.5%的销售额来支持高阶策略部。该部一年的预算经费约为300亿日元, 相当充裕,因而可放手去创造知识与技术。

SECI螺旋的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研究

SECI螺旋的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研究

SECI螺旋的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研究SECI螺旋是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1995年提出的知识管理模型,它将知识管理分为四个阶段: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这四个阶段形成了一个螺旋形的循环。

这个模型描述了知识在组织中的转移和转化过程,是知识管理领域中的经典模型之一,深受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视。

社会化阶段是指将隐性知识(即个体内部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即表达出来的知识),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分享经验、交流观点、联合问题解决等方式来实现的。

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参与“学徒制”来获得新的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外化阶段是指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记录经验、创作新知识、制定方案和流程等方式来实现的。

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可以通过撰写报告、制作视频、举办培训等方式来分享自己的知识,进而向组织推广和传播新知识。

组合阶段是指将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组合和整合,以创造出新的知识和价值。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信息系统、知识库、协同工具等工具来实现的。

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可以通过搜索不同来源的信息,整理不同的知识点,并在其中发现新的联系和潜在的价值。

内化阶段是指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实践、学习和反思来实现的。

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可以通过实际应用新的知识和技能,从中获得新的经验和洞察。

同时,他们也可以将这些经验和洞察分享给其他人,进而促进知识的更深入的传播和应用。

SECI螺旋模型的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研究如下:一是知识量的研究。

SECI螺旋模型说明了知识的流动和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阶段中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实现。

因此,知识量的研究包括了对不同阶段的知识来源、知识制造和知识输出等方面的研究。

企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理论研究之二

企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理论研究之二

企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理论研究之二企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理论研究之二一、SECI模型的基本假设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研究,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5)提出独到的观点。

他认为企业的员工头脑中拥有大量的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而能够用言语表达的显性知识相对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部分,犹如“冰山一角”。

由于隐性知识是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知识创造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将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而SECI模型就是实现该目标而创造的方法。

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包含知识创造和转化过程的四种模式,企业中的知识创新,经由群化、外化、综合、内化这四种基本模式,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知识螺旋”进化过程。

SECI模型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一个假设: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是可以转换的。

在《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中,野中运用三个详细的技术发明案例以论证SECI模型在知识创造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在SECI模型的操作层次,野中指出:“表出化(external ization)是将暗默知识表述为形式概念的过程。

它采用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暗默知识明示化,是知识创造过程的精髓。

在知识转换的四个模式中,一般认为表出化是创造概念的过程,而该过程的灵感源自对话或集体反思。

”二、国内外学者对SECI模型的不同观点Norman Mooradian(2005)认为显性知识是可以说出来的知识(specifiable knowledge)。

但是,他认为特定的隐性知识和特定的显性知识两者存在对应的结构关系。

在转移显性知识的时候,必须首先识别特定显性知识相对应的隐性知识,然后在转移显性知识的同时转移相关的隐性知识,正如下图中的某一特定显性知识Ke3与特定的隐性知识Ki5,Ki6相对应一样。

要成功转移显性知识Ke3,必须同时转移隐性知识Ki5和Ki6。

图1 Norman Mooradian知识结构模型来源: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9):104在我国,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受到了SECI模型的影响。

SECI模型论述企业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SECI模型论述企业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利用知识创造和应用的SECI模型,论述企业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SECI模型的概念SECI知识转化模型是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在其1995年发表的《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用于论述企业管理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显性知识主要是指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的可文本化的知识。

例如,企业管理过程中确定的各种文件内容。

确定的企业的规章制度都可以看作是显性知识。

在企业管理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隐性知识主要是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诀窍”等或与之相类似的,如一句中国古话概括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类的知识。

例如在创业阶段的企业与形成稳定业务规章制度的企业的文化氛围是明显不同的。

又如长期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默契,这种默契甚至可以达到只需一个眼神就可以意会到对方意思的效果。

SECI知识转化模型中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结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如下图所示:其中,社会化是指,通过共同活动或实际接触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人之间的共享;外化是指,隐性知识转化为公开的、易于理解的显性知识;结合是指,显性知识向更加复杂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转化,即显性知识通过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而进行交流、传递、系统化;内化是指,已经外化的显性知识在个人及组织范围内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根植于行动、实践、流程及战略创新等活动。

在以上四种不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群体与个人的传递方向上,社会化和外化是一个个人与个人的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以及再将个体聚集的群体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因此,他们强调的是知识的创造过程。

而结合与内化则是将集体的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的陷性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个人如何学习集体确定为文本等形式的知识,并将之融会贯通到个人的知识体系当中。

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再认识

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再认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7(89:; 。 通过联盟来学习和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知识 ; 快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44. ) 和能力 ; 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主要原因。企业间通过建立战略联 盟的形式来实现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与创新, 这种转移与创新比仅靠企业自身创造知识更 (!<8=><>; .44+? @=AA= B C9>D9E; .44F ) 经济有效 。知识转移只是联盟合作的初级阶段, 在知 识转移得到充分实现后, 联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知识创新可能带来持续的新增收益, 对 于联盟整体和联盟各方显得更为重要。 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44* ) 将知识生产的累积效果引入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之 过程。’9GH9E 和 IJEAKL 中, 提出了知识联盟的概念。 知识联盟是指企业在实现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 为共享组织 的技术和能力、促进知识流动和创新知识而与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组织之间通过 (@(ME<G<(, 契约或股权而结成的优势互补、 风险共担的有机组织 。 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 *,,* ) 实现形式, 它是联盟发展的高级阶段, 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了联盟的动机和内容。广义而言, 知识联盟是企业与企业或其他机构通过不同的结盟方式,进行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新 (陈菲琼, , 其目标是分享对方知识和创新知识。 *,,6 ) 国内外对知识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知识本质、知识转移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而对 (.441 ) 开创性地对于知识创造过程提 于知识创新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N=>(H( B O(H9JGK< 出了 !"#$ 模型,在其后续研究中又对企业如何创造组织环境促进知识创新的 “’(” 理论 (N=>(H(, (*,,1 ) (*,,. ) 进行了探讨。尽管刘刚 、 迈诺尔夫 、 党兴华, .44F 、 N=>(H( 9GM, *,,, ) (*,,/ ) 等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创新, 但这些研究都是以 !"#$ 模型为共同的理论 李莉

企业中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分析

企业中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分析
《 经济0 2 1  ̄ 00年第 4 期
● 博 士 硕 士 论 坛
企业【 ; 】知 识 创 造 的 SC EI模 型 分 析
●刘 翰 飞
摘 要 : 业 中进 行 知 识 创 造 的 S CI 型 是 建 立 在 对 知 识 显 性 与 企 E 模
默 会 二 分 的基 础 上 的 。S CI 识 创 造 螺 旋模 型 的 有 效 实现 至 少 需要 满 E 知
3企业中默会知识 的主要特 征。学者们( . 魏华飞等 ,0 4 王庆年等 , 20 ; 2 0 ; 秀 红 等 ,0 5 曾 立 ,0 5 认 为 , 会 知 识 至 少 具 有 以 下 特 征 : 05王 20 ; 20 ) 默 () 1默会知识具有个 体性 和垄断性 。默会知识是主体根据其实践经验而 领悟和总结出来 的 , 因其 主体不 同而有差异 。由于知识主体是不会随 会 意 自动实现知识的共 享的, 于是默会知识 的垄断性也就凸现了出来 。 2 () 默会知识具有情 景性 。默会 知识是 主体在处理一定的客观事件时 , 所运 用的知 识 、 经验 和能力 , 是镶嵌 于人的实践 活动之 中的 , 它与实践 的环 境、 对象等紧密联 系, 具有情境性 。 3 默会知识具有 转移 的困难性 、 () 难以 模拟性 以及其 载体上 的依 附性 。 默会知识的转移包括个体 自身的知识流 动、 个体之间的知识流动 、 团队之 间的知识 流动 、 部门之间 的知识 流动 、 个体向团队的知识转移 、 团队向部门的知识转 移 、 部门 向组织 的知识转 移、 组织 向部 门的知识转移 、 ¨向团队的转 移 、 部 团队向个体的知识转 移 。 前 四 种知 识 转 移 是 组 织 内部 同一 层 面 的 知 识 流 动 , 涉及 到知 识 主 这 体对组织 的贡献 和知识主体所能获得的利益 , 中间三种 知识 的转移 因流 动的层 次性 比较 明显而显现 出与组织发展强正相关 的作用 , 三种 知识 后 转 移 属 于惯 性 流 动 。4) ( 默会 知识 主体 收 益 具 有 不 确 定性 。 个 组织 经久 一 不衰的重要原因是其个体 的知识 以及个体们用他 们的知识为企业或者 组 织作 出的贡献 。组织 内部显性知识的价值是一种 可以度量 的知识 , 而 默会 知 识 是一 种 属 于 个 人 拥 有 深 层 次 的 知 识 , 的价 值 化 不 是 简单 地 通 它 过 网络平 台或 者企业文化的刺激就可以实现的。 如果默会知识主体将其 共享, 那么默会知识的垄断性也 就被 打破 , 由默会 知识带来的超额利益 以及 个人 的内心成就感也随之消失 。5 默会知识理论上 的优先性 。 () 默会 知 识相 对 于 显 性 知 识 具 有 优 先 性 ,即 默 会 知 识 在 企业 中 不 仅 大 量 存 在 着. 而且 其 重 要 性 要 大 于 显 性 知 识 。默 会 维度 相 对 于 明确 ( 性 ) 识 具 显 知 有理论上 的优先性 ( 郁振华 ,0 1。“ 2 0 ) 默会知识是 自足 的, 明确( 而 显性 ) 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 , 所有 的知识不是默会知 识 就是 植 根 于 默 会 知 识 。 种 完 全 明确 的知 识 是 不 可 思 议 的 。 ( cal 一 ”Mihe

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和知识螺旋

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和知识螺旋
比喻本身不足以完成知识创造过程,接下来是类比和模式化。比喻大多受到直觉的驱使,把乍看起来毫无联系的形象连接起来;类比则通过澄清比喻中两个概念的相同与不同,调和比喻中蕴含的冲突。它可以看成是从纯粹想象到逻辑思维的中间环节。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建立模式。在模式中,原有的隐性知识被表达为可理解的概念,转化为外显的符号系统。
比如,禅宗的神秀和惠能那两首著名的谒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以菩提、明镜比喻僧人修行。用的比喻物是相同的,但两人各自表达的修行方法恰恰相反。僧人可以通过这种比喻,领会其中的意思,这就是隐性知识的群体传播和知识外显。大量的类比,可以使原本无法说出的意思越来越清楚,由不可言到可言,由无符号到符号化。而后人对这两种修行方法的逻辑解释,则是把禅宗的修行方法给予概念化明晰化的模式处理。
总体上说,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可以被概括为: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整个组织体系中传播,被员工吸收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实现增量增值和结构转变。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如下图所示:
知识螺旋
从主体上看,组织知识的创造不仅发生在个人层次上,而且发生在群体、组织、组织之间等层次上。在不同的层次上,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野中提出了知识创造螺旋的概念,用来反映知识创造的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野中指出组织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创造新的理念和理想、动员各种资源使个体共享隐性知识、增进实践智慧,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形成创造的原动力。野中认为:“人们一旦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意义,就会开始以全新的方式对创新进行思考。仅仅将许多数据和信息放在一起是不够的。创新是高度个人化的个人和组织自我更新的过程。员工的个人承诺和他们对企业及其使命的认同变得必不可缺。在这个方面,新知识的创造既是关于理念的,也是关于理想的。这就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精髓是根据具体理想或愿景来重新创造一个世界。创造新知识实际上意味着在个体和组织自我更新的连续过程里对企业及其所有成员进行重新创造。这不是少数精英——研究与开发、战略规划或营销部门的专才的责任,而是组织所有成员的分内之事。”

东西融合的典范:野中郁次郎与知识管理

东西融合的典范:野中郁次郎与知识管理

欧李平 周静子 周是今 | 文李平: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周静子: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周是今: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东西融合的典范:野中郁次郎与知识管理野中郁次郎被誉为“知识管理的拓荒者”和“知识创造理论之父”,他融合了东西方哲学,建构了一套既有东方特色,又有西方元素的全球普适性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东西融合的典范。

这对于如何构建中国独特的实践模式以及理论体系,极具启发意义,尤其值得中国企业家及学者尊重和学习!美国家相对较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洗礼,有更多成功的企业经验可供观察研究。

因此,过去全球知名管理大师大多出身于欧美地区。

日本一桥大学国际企业战略研究所的荣休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是其中的少数例外。

野中郁次郎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知识管理的拓荒者”和“知识创造理论之父”。

在研究生涯的早期,野中郁次郎的主要研究焦点是认知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以必要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一个整体。

然而,在与同事竹内弘高和今井健一(Hirotaka Takeuchi & Kenichi Imai)研究日本公司的改革过程时,他们觉察到那些公司并不仅仅是适应环境,而是通过改革主动改变自身和环境。

因此,野中郁次郎93提出了信息创造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组织被看作是通过信息创造达到有目的进化的实体。

然而,野中郁次郎并没有止步于信息创造理论,他从研究创新过程中发现,涉及创新的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信心或决心,为了处理这样的信心和决心,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被忽略。

因此,他提出了知识创造理论。

在1995年,野中郁次郎与同事竹内弘高一起出版了《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

在此书中,他们从柏拉图(Plato)、笛卡尔(Descartes)、波兰尼(Polanyi)的知识哲学谈起,加入了日本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尤其是融入了东方悟性智慧,建构了一套具有全球普适性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

SECI模型解析

SECI模型解析

SECI模型解析一个动态的组织知识创造的统一模型。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的SECI模型解析。

(‘95)什么是SECI模型?释义日本著名的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认为,知识创造流程的模型必须要对知识创造的动态特征有深入了解、必须要对流程本身进行有效管理,基于这两点,他们提出了 SECI模型。

SECI模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SECI2.Ba(注:日文“场所”的意思,即整合资讯为知识的场所,包括特定的时间和地点)3.知识资产(Knowledge Assets)。

这三个部分处在有机地、动态地互为作用之中。

组织的知识资产在Ba之间被组织成员分享,与此同时,组织成员的个人隐性知识也在Ba之间通过SECI被传递和放大,SECI也就是知识的四种创造历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在化(Internalization)SECI、Ba以及知识资产这三项要素一定要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之下,才能持续不断地、动态地实现知识创造,也就是说,要形成每一位组织成员都能遵从的纪律。

SECI知识创造是存于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之间的一个持续的、互动的过程,并以螺旋式进行,形成四种模式。

当组织规模向上跃进的时候,知识创造的螺旋也会相应变得越来越大,同时触发新的知识创造螺旋(参见右图)。

社会化。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个人经验来分享隐性知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学徒工作。

外化。

阐释和发展包含于隐性知识中的概念,这将更加有助于知识沟通。

组合化。

对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组合。

一个典型例子是构建模型和范式。

内在化。

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外在的显性知识成为个人知识的一部分基础(如心智模型),同时成为组织资产的一部分。

企业中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绩效、成本与风险分析

企业中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绩效、成本与风险分析

文 章 编 号 : 1 0—0 4 2 1 l209 —8 0 74 7 (0 0 0—0 20
作 者 简介 : 蚌 珠 (9 3)女 , 宁 北镇 县 人 , 京 大 学 马 克思 主 义 学院 教授 , 士 生导 师 。 孙 1 6一 , 辽 北 博
刘翰 飞 ( 9 1) 男 , 西 玉林 人 , 京 大 学 马克 思主 义 学 院 政 治 经 济 学博 士 生 。 18 一 , 广 北

企 业 中默会 知 识 的主要 特 征
( J 识 一 知
关 于 什 么 是 知 识 ? D v n o t 和 P ua a epr r sk

收稿 日期 : 0 0 0 —5 2 1 ~ 12 ① 关 于“ 息” 知 识 ” 区别 可 参 看 N n k n a e c i1 9 , 5 — 0 。 信 与“ 的 o a aa d T k u h( 9 5 P 7 6 ) ② S C 是 日本 管理 学 学者 N n k 等 提 出的 默 会 知 识 与 显 性 知 识 的 四 种 转 化 模 式 : 1 社 会 化 ( o il ai ) ( ) E I oaa () S c i t n , 2 外 az o
( ek o e g — a e iw ft ef m) 企 业 理 Th n wld eb s d ve o h i 是 r
论 的最 新发 展 ( n k No a a等 ,0 0 。该理 论认 为 , 20 ) 企 业是 一 个 知 识 创 造 ( n wld ecet g 体 , 认 k o e g -rai ) 并 n
第 3 卷第 2 1 期
V0 .3 。No 1 1 .2
吉 首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知识管理的模型

知识管理的模型

知识管理的模型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组织内部的一种战略性方法,旨在最大化知识的创造、分享和利用,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组织内外部所有可用知识资源的系统。

知识管理的实践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其知识和信息资源,从而更快地应对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实践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种模型和框架。

下面介绍几种知识管理的常见模型:一、SECI模型SECI模型是由日本学者Nonaka提出的一个著名的知识管理模型,它将知识转换分为社会化、外化、组合和内化四个过程。

社会化是指个人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外化是指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可用的形式,组合是指将不同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内化是指将组织的知识传递给个人并内化为个人知识。

SECI模型强调知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产生的,促进知识的创造和共享。

二、知识转移模型知识转移模型是指在组织内部推动知识转移的理论框架。

这种模型强调知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输和变换过程,并提供了一种方法来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

知识转移模型的核心是通过明确知识持有人和知识接受者的关系,确保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这种模型有助于解决组织内信息孤岛问题,促进知识共享和利用。

三、知识创建模型知识创建模型是由日本学者Nonaka和Takeuchi提出的,它强调通过组织内部的创新和学习来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转化。

知识创建模型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难以表达的主观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表达和传递的客观知识。

知识创建模型的关键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递。

四、知识生命周期模型知识生命周期模型将知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知识的创造、获取、分享、使用和保存等不同阶段。

这种模型帮助组织了解知识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从而设计相应的知识管理策略和活动。

知识创新的模型研究

知识创新的模型研究

知识创新的模型研究摘要:在充分的文献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等各种研究方法,对知识创新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知识创新的四大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与启示。

abstract: base on the study of adequate document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both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first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theory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in-depth. then,studies and proposes four models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in the end, the author gives four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knowledge innovation.关键词: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特征;知识创新模型key words: knowledge innovation;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04-021 知识创新的特征分析笔者对知识创新进行了分析,得出知识创新的两大特征,为研究知识创新的模型提供基础。

1.1 “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

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是显性知识。

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隐性知识”[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和知识螺旋作者:杨柯闻华来源:《财经界·管理学家》2008年第11期野中郁次郎用了30多年的时间跟踪日本企业的变化,揭示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

在野中之前和之后,也有不少学者聚焦日本,但是,多数人看到的,只是优良的生产技术,企业和顾客、供货商、政府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终身雇用制度,重视年资等等“日式管理”的特色。

而野中提出,日本企业的过人之处,本质是其组织的知识创造能力。

野中认为,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更为优秀的原因,在于它能“有组织地”充分调动蕴藏在员工内心深处的个人知识。

谁能获得这种独特的组织能力,谁就能持续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

野中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入手,试图从理论上解读这种组织能力。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野中从认识论的角度,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两大类。

这个划分不是野中的首创,而是借鉴了匈牙利裔的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 Polanyi)的观点①。

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符号系统完整表述的、清晰的知识,包括文字陈述、数学方程、图表、技术说明书甚至手语、旗语等等。

这类知识是“格式化”的,可以通过书籍、软件或网络进行传播,可以借助传媒而不需人的直接作用来交流,因此,它属于客观的、理性的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符号系统描述的知识,它源自个人的体验,说不清道不明,与个人信念、视角及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密切相关。

经验、直觉、秘诀、预感等等,都属隐性知识范围。

它是“非格式化”的,可能来自出色设计师的神来之笔、工匠师傅的独特技艺、基金经理的即时判断、销售员的市场嗅觉或发明者闪现的灵机一动。

在获得难以用语言符号表达的隐性知识方面,必须涉及到人际互动、合作意愿、共有经历、默契配合等“软条件”,才可以有效交流。

尤其在涉及个人预感和直觉这类知识时,个人的愿望和意志起决定作用。

波兰尼认为,从数量上看,显性知识只占人类知识的一小部分。

正如他所说:“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能够表达出得多。

”波兰尼是在哲学层面上论证隐性知识,野中则把这一思想延伸到实用层面。

野中提出,隐性知识也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是“技术”层面,它包括非正式和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常常可以称之为“秘诀”(know-how)。

比如,大师级工匠或特一级名厨对大量操作技能了如指掌。

尽管他们经验老到,但常常难以将日积月累的技艺背后的科学道理表达出来。

这类“秘诀”只能手把手传授,而且还离不开师徒之间的默契配合。

源自亲身体验、高度主观和个人的洞察力、直觉、预感或灵感等,就属于这个层面。

第二个是“认知”层面,它包括信念、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及心智模式。

这些认知因素根深蒂固,是那些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知识,而且人们会在内心深处认为它们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尽管这些知识的内容也很难用语言符号表达出来,但却始终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方式。

野中认为,在组织的知识创造活动上,日本企业与西方企业采取的方式迥然不同。

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知识形式是显性知识。

而日本人受到传统东方哲学的影响,强调主客一体、身心合一的思维方式。

在知识观上,日本人只是把显性知识看成是冰山的一角,他们认为知识主要是隐性的,它不易察觉和表述,具有高度个人化、难以形式化等特征。

比如,日本人认为最理想的沟通境界是“哼哈式”——张三看着李四说“啊”,对方点头回答说“嗯”,双方都对另一方的意思了然在心。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流方式,彼此都在分享隐性知识。

野中利用东方的辨证思考方式探讨了波兰尼的知识两分法,并敏锐地察觉到个体所蕴藏的隐性知识是新知识的重要来源。

这一独特的视角提醒企业,注重数据和信息管理固然重要,但更要重视由隐性知识所引发的知识创造,鼓励个体亲身体验、切身领悟和共享知识活动。

野中说:“重视隐性知识可以使企业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审视组织——不是作为一部处理信息的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

在这个背景下,共享对企业代表什么,它要向何处走及怎样使所希望的世界成为现实的世界,变得远比对客观信息的处理更加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野中指出组织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创造新的理念和理想、动员各种资源使个体共享隐性知识、增进实践智慧,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形成创造的原动力。

野中认为:“人们一旦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意义,就会开始以全新的方式对创新进行思考。

仅仅将许多数据和信息放在一起是不够的。

创新是高度个人化的个人和组织自我更新的过程。

员工的个人承诺和他们对企业及其使命的认同变得必不可缺。

在这个方面,新知识的创造既是关于理念的,也是关于理想的。

这就是创新的动力。

创新的精髓是根据具体理想或愿景来重新创造一个世界。

创造新知识实际上意味着在个体和组织自我更新的连续过程里对企业及其所有成员进行重新创造。

这不是少数精英——研究与开发、战略规划或营销部门的专才的责任,而是组织所有成员的分内之事。

”因此,野中提出,新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创造出来的,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SECI模型,并用“知识螺旋”一词来形象地描述新知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的动态过程。

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野中认为,在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

知识在三个层次上,即个人、小组和组织之间创造。

这个过程,归纳起来就是:经过个人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转变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加工改造为知识体系,再转变为具体的个人的隐性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形成了丰富、扩展、增值、创新的循环拓展。

野中把这一过程,概括为SECI模型,即群体化(Socialization)、外显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和内隐化 (Internalization)。

群体化(Socialization):即社会化,是指个人的隐性知识向他人传递并实现隐性知识的群体共享。

个人可以从他人那里不用语言符号中介而直接获得隐性知识,获取渠道是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方法,即把个人经验变成群体的共享经验,并由此创造出共有技艺或共同心智模式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

从个人经验到经验共享,可以用“头脑风暴法”的会议对话方式,也可以用开发商和用户的坦诚交流方式,还可以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心照不宣方式,以及师徒同门之间的切磋感受方式等。

这些方式的共同特点是,所传递的知识是没有符号系统、不能逻辑表达的,接受者只能通过感受、领悟、体验等途径,把这些说不出的知识学过来。

所以,这些隐性知识很难被组织更有效地综合利用。

因此,知识创造还需要进入客观表达阶段。

外显化 (Externalization):即客观化,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符号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这是知识创造过程的关键。

具体讲,就是用语言符号把隐性的想法与诀窍表达出来,实现知识外显。

这需要标准化、概念化,使隐性知识变为可重复的工业化知识。

在这种知识转化过程中,野中认为,西方推崇的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会相形见绌,而东方的尤其是日本的认知方法对于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非常有效。

野中强调,使用比喻语言和象征手法可以表达人们的直觉和灵感。

由“比喻”到“类比”再到“模型”,是外化知识的基本途径。

野中强调,“比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

比喻是从类似出发的,但类似肯定包含有不似。

文学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何以溅泪?鸟何以惊心?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而且在形象上是有差别的。

由于比喻在两件似乎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它会带来差异和冲突。

比喻通常看上去总有不一致之处,但正是这种逻辑冲突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

当人们试图界定、弥补、调和这些比喻中的差别时,便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活动。

正是差异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这种方式下,那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人,可以通过想象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要进行分析和归纳。

通过比喻,人们将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以新的方式汇集起来,就可以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当人们试图将比喻的含义界定得更明确的时候,他们会努力调和比喻中的冲突。

这就是将隐性知识外显化的第一步。

比喻本身不足以完成知识创造过程,接下来是类比和模式化。

比喻大多受到直觉的驱使,把乍看起来毫无联系的形象连接起来;类比则通过澄清比喻中两个概念的相同与不同,调和比喻中蕴含的冲突。

它可以看成是从纯粹想象到逻辑思维的中间环节。

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建立模式。

在模式中,原有的隐性知识被表达为可理解的概念,转化为外显的符号系统。

比如,禅宗的神秀和惠能那两首著名的谒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都以菩提、明镜比喻僧人修行。

用的比喻物是相同的,但两人各自表达的修行方法恰恰相反。

僧人可以通过这种比喻,领会其中的意思,这就是隐性知识的群体传播和知识外显。

大量的类比,可以使原本无法说出的意思越来越清楚,由不可言到可言,由无符号到符号化。

而后人对这两种修行方法的逻辑解释,则是把禅宗的修行方法给予概念化明晰化的模式处理。

联结化(Combination):是指零散的显性知识向体系化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各种方式把形形色色的知识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人们对待信息就像玩拼图游戏,会把自己从文件、会议、电话交谈、计算机网络等媒介得到的知识碎片连结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具体方法有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等,最终重新构造既有信息并催生新知识。

但是,野中强调,这种“综合”的方式只是外显的完成,对于个人而言,他可以从整体构图中得到原来的碎片所没有的新知识,但对组织来讲,并没有真正扩展组织已有的知识储备。

它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把个体乃至群体的知识变成组织的知识,把散乱的知识变成系统的知识。

内隐化 (Internalization):是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从组织的知识储备到个人的知识创造的转化。

系统化的显性知识转变为实践活动,需要有一个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即“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经过前三个过程,组织的共有技术诀窍和心智模式,再内化到个体的隐性知识之中,新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新的隐性知识。

这时,新的知识就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

组织的知识创造经过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后,会进入激发新一轮知识创造的螺旋。

总体上说,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可以被概括为: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整个组织体系中传播,被员工吸收和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实现增量增值和结构转变。

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如下图所示:知识螺旋从主体上看,组织知识的创造不仅发生在个人层次上,而且发生在群体、组织、组织之间等层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