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雏形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模式策略探索
营销模式策略探索
1、产遗产文创产品应结合现代市场需求,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满足消 费者对文化、艺术和实用性的需求。例如,可以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推出具有时尚感和实用性的文具、家居用品等。此外,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打造独具特色的高端收藏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2、品牌建设:打造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建设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品牌塑造过程中,要注重传承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同时,通过持续的质量 管理和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
3、渠道拓展:扩大产品营销渠道,包括线上销售和线下展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背 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 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等。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市场的需求,非 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逐渐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创产 品不仅有助于推广传统文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 新的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线上平台拓展营销渠道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自 建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同时,结合线下展示 活动,如展览、文化节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购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 产品。
4、推广活动:开展各种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曝光度
多元化的推广活动能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一方面,可以利用影视作 品、广告等大众传媒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文化 交流活动等,提高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认知度和兴趣。此外, 与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合作,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专区,也能为产品 推广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度。
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是我县建设城乡统筹的生态经济示县的重要软实力。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安排,3月中旬至4月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教科文卫工委、县文化委、文管所、文化馆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县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先后到文化委、县博物馆、非遗馆、三峡文博园等部门和展馆,凤鸣镇氏宗祠、耀灵鸣凤书院、盐大路、清水孟伉故居、云安古镇、老县城遗址、旧县坪遗址、谭佑铭故居、程德全故居等文化遗址考察调研,听取相关部门、人大代表、社会文化人士等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与此同时,调研组到渝中区、巫山县、忠县进行了考察学习,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情况我县是文物大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其他文物点1196处。
**年完成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及审核工作,普查全县可移动文物数量23**8件套。
**年4月,顺利通过市级专家对**县“一普”数据的抽查审核工作,成为市首家通过抽查的收藏单位。
(一)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逐渐规。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年,国务院和市分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17号、渝府发[**]26号),对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文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县在**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府发〔**〕57号),编辑出版了《**文物概览》。
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和三峡移民迁建中,兼顾了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
典型代表就是飞庙和三峡文物园的异地搬迁保护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重点文物修缮工作初见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旅游开发路径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旅游开发路径探析摘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
文章通过对昆曲的旅游价值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目前昆曲旅游开发中的困境所在,在市场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昆曲旅游开发的完整路径。
关键词:昆曲旅游价值困境开发路径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221-03一、研究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涵盖范围广,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其核心内涵在于它的“非物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形式多样性、无形性,传承的比平衡性,以及独特的民族性等的特征。
当今不少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和消亡,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雷教授曾经论断:“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吸引当今的都市旅游者。
”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
其中,仅有四项是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的,而中国昆曲则居四项之首。
从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逐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二、昆曲开发的旅游价值昆曲的形成源远流长,早在元末明初之际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中国昆曲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典范”。
昆曲旅游开发的意义影响深远。
1.提升旅游地的文化氛围,调和游客们的身心。
昆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旅游地开发昆曲,能使旅游地散发文化的气息,形成当地特有的昆曲文化氛围。
同样,昆曲的声腔舒缓、婉转、细腻、轻悠……在度曲时,只有保持心情平和才能入境,“闲雅整肃,清俊温润”,因而人们认为“度曲所以调和身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等形式存在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使其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形式包括传统村落旅游、非遗展示展览、非遗体验活动等。
传统村落旅游是利用原生态、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游客展示当地的风貌和传统文化。
非遗展示展览是通过展览方式向游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地理和特色,让游客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
非遗体验活动是通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活动,如传统技艺体验、传统节庆参与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特点来确定。
需要认真调研和分析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传承情况和含量的特点等。
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选取适合的旅游开发形式。
如果当地有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可以开展传统村落旅游;如果有非遗展示展览场馆和设施,可以开展非遗展示展览;如果有传统节庆和技艺传承人群,可以开展非遗体验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形式需要注意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在非遗展示展览和非遗体验活动中,应尽量保持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避免商业化和过度开发。
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和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形式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能够增加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在旅游开发中,需要做好规划和管理工作,合理利用资源,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发展和传承。
只有保护好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使其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的品质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过程开场白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化遗产公约》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正是在长达数十年的曲折历程中,人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识,也随着概念化过程的不断拓展而得以深化。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今天已经广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随着时间的嬗递,在用词或术语上出现过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其中既有民俗(folklore)、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heritage)、民间创作(culturaltraditionandfolklore)、口头遗产(oralheritage)、口头和非物质遗产(oralandintangi鄄bleheritage),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这一类总称性术语,也有后来在“代表作”申报条例和申报书编写指南中解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基本类型的“文化表达形式”(culturalexpressiveforms)和“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这一类延伸性概念。
由此可见,作为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概念的提出及其反复界定,不仅反映了教科文组织认真审慎的工作步骤,也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人类遗产”的普遍关注。
日本堪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国度。
教科文组织文化部国际标准司的司长普罗特(LyndelPrott)曾明确指出,“无形遗产”这一概念是由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直接来自1950年日本在这一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立法中。
早在明治四年(1871),日本政府就颁布了太政官公告《古器具保护方案》和最早的近代法津《古寺庙保护法》(1897),对“文化财”(即文化遗产)实行制度化保护。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国或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创造、发展下来的不以物质形态体现在生活实践中的非物质文化精神财富。
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和集体记忆的延续,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的饮食文化、民俗习惯、手工艺等。
挖掘和开发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以下是一些关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开发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对于农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强对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研究,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登记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全面了解农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为后续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力量。
因此,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和保护工作,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和保护意识。
同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传承人的权益,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来。
最后,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可以开发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等,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农村地区旅游,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开发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加强传承人的培训和保护,加强传播和推广工作,加强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开发农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化
益 。②
当前,文化 已经被 作为国家软实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七大报告 中明确提 出,把 “ 激发全 民族文化创 造 活力,提 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 ”作为重要 的文化发展 战略,并强调: “ 当今 时代 ,文化越来越 成为 民族凝
聚 力和创造力 的重要源 泉、越 来越成为综合 国力竞争 的重要 因素 ”@ 。以改革创 新为动力 ,以发展 文化产 业 为突破 口,增 强文化发展活力 ,可谓意义重大 。王 国平认 为:支撑我 国产业 升级的文 化需求主要涉及 民 族 精神、知 识产权观念和 品牌 意识 的整体构造 。强调 :就 发展中 国家产 业升级的紧迫要求而言 ,民族精神
( 一 一 )作坊生产阶段 清末和 民国时期 ,我国的传统产 业初具雏 形,尤其 是其各 自产品的基本工艺 已经确定 。在近一 两百年 时 问里 ,除 了白酒行业有少量官窖外 ,中药、食品 以及 白酒 的私酿都是 以作坊 的形式存在 。作坊生产 的主
要特征是 :工艺传统、手工操 作、生产能力低 。 这一时期 的产 品在传播理念上处于 “ 酒 香不怕巷子深 ”的阶段。通 过民问的 口碑相传 ,在 ‘ 定地域 内
产 业化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一
、
非物质 文化遗产 的生产性保护思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概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概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概况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愈发紧迫。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的概况,包括其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并分享个人对此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传承发展至今的各种非物质文化资产、表现形式和实践方式。
它们以多样性、口耳相传、较低的物质性等特点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俗艺术、传统音乐、民间技艺、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等,它们不仅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代表了中国民族的独特性和传统智慧。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和机构,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培养工程等。
这些举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的良性发展。
然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全球化和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缘化和遗失风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资源不足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存在着标准化、商业化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平衡改革和保护的关系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的前景仍然广阔和有希望的。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的项目和各地的地方传统文化。
这些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瑞昌剪纸源于汉代,1972年11月,在瑞昌境内发掘的西汉古墓墓砖纹饰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瑞昌剪纸的历史雏形。
古墓砖及陪葬陶器上的许多饰纹图案与今天民间剪纸的常用花纹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风格也如出一辙,据专家推测,瑞昌剪纸至少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汉晋年间。
瑞昌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间风俗密切关联。
瑞昌地处南北交汇处,经过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进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犷,渐渐形成了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
瑞昌剪纸采用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并采取'非镂空'的反常技法,使作品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深刻。
瑞昌剪纸口授手传,代代相承,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婚丧、制衣等领域。
瑞昌剪纸在反映现代生活题材及采用新手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
1986年,瑞昌剪纸被江西省文化厅纳入庐山之夏文化艺术博览会进行专题展出,同年,又被中国剪纸研究会推荐100套剪纸作品在广交会上展出;1988年,黄志纯、张友清、周少瑞等25名作者的41件作品收入中国15省市《雪花剪纸集》,同年有8件作品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展出并被收藏;1989年,瑞昌26位作者的39件作品被选入北京全国剪纸展览;1999年,在南昌市举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瑞昌剪纸作品展',20件参加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大展的剪纸作品全部获奖。
瑞昌剪纸以其独有魅力吸引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各个阶层,'中国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也接踵而至。
瑞昌剪纸不仅艺术价值引人关注,潜在的装饰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垂青。
如今,在瑞昌从事剪纸深加工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设计到制作,都集观赏性、知识性、纪念性、收藏性于一体,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向现代商品转化,由零散的形式向组织程度较高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剪纸产业大格局。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历程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历程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历程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审美习俗、仪式和节庆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文化遗产。
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精神内涵,对于维护和传承人类独特文化个性,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推动北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与保护北京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地之一,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工作。
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陆续有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老北京胡同文化、皮影戏、京剧、皇家宫廷美食等,这些项目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积极响应。
2. 非遗活动的推广与传承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目标,北京市举办了一系列非遗活动,包括展览、演出、比赛等。
每年都会在首都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向公众展示非遗项目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北京作为中国古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展。
1. 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北京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如老北京胡同文化、京剧、皮影戏、民俗节庆等。
2.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北京的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一些非遗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创新,如在数字化保护、线上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北京通过举办文化节、非遗展览等活动,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作者:张静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32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本文以东营市为例,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和可行办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294-0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近年来,东营市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探索实践,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相继建立非遗保护名录以及非遗项目传承人保护制度,开展了一系列民间文化活动,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目前,东营市共有东营区吕剧(传统戏剧)、广饶县陈官短穗花鼓(传统舞蹈)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饶县枣木杠子乱弹(曲艺)、东营区盐垛斗虎(传统舞蹈)、垦利县黄河口草编(传统技艺)等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广饶县中国齐笔(传统技艺)、垦利县佛头黑陶(传统技艺)等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吕剧是在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拉地摊”坐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腊月二十三,时殿元等民间艺人趁群众过小年辞灶之机,将山东琴书《王小二赶脚》按故事中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戏剧的样子化妆演出,这便是吕剧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为统一该剧种的名称,遂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之“吕”字,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捋戏”等音。
因此,定名为“吕剧”。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一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这是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程度轻重而己。
从历史到现代 非遗文创的演变与创新
从历史到现代非遗文创的演变与创新从历史到现代:非遗文创的演变与创新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
这些非遗代表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包括传统的手工艺、音乐、戏剧、舞蹈等。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非遗文创产业应运而生,其演变与创新无疑成为了当前非遗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非遗文创的演变非遗文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当时中国正面临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工业化进程。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一些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开始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精美的非遗文创产品。
这些产品的特点是融合了传统的工艺技艺和现代的审美理念,同时注重原创和创新。
随着非遗文创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项目开始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开展市场营销和推广活动。
通过各种展览、展销会、电商平台等,非遗文创产品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
同时,非遗文创产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包括非遗设计、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等。
二、非遗文创的创新非遗文创产业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创意上,更融入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念和方法。
创新在于如何在保护非遗文化的同时,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非遗文创产业注重非遗技艺的研究与创新。
通过对传统技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之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审美标准。
传统的织锦、雕刻等手工艺品经过现代设计的加持,焕发出新的魅力。
其次,非遗文创产业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传媒等手段,将非遗文化以更加生动、多样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和消费者,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再次,非遗文创产业探索非遗教育的新模式。
非遗文化作为重要的国家财富,应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传承。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泉州,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具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开发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促进文化繁荣、海西建设等积极意义。
但在开发过程中,泉州在政府、社会、群众三方面产生了诸多问题。
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保护、传承和整合,并进行旅游开发设计,以寻求可持续性的产业发展模式,应是海西经济区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泉州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 ; 开发 ; 参与一、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随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展开和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程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属性,我们在保护工作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说明了这点。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学科,其理论问题也比较复杂,同时,我们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也才刚刚开始。
因此,我认为应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基本理论作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这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亦称无形文化遗产。
最初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国际组织并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后才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二)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南文化的核心物种,是闽南先民的杰出创作,是生存在当下、传承在闽南民系的活态文化。
中国古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国古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些具有历史、民族性、文化特色和地方色彩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手工艺技能、节庆习俗等非物质文化现象和实践。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发展史、文化传承、价值观念和社会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将关注中国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讨论非遗保护的现状和未来,以及保护与传承对于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历史、艺术、文物、民间文化、风景名胜区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确保它们不受破坏、污染和损毁。
”此外,国家还成立了超过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一些重要的非遗进行传承和保护工作,并且成立了体系完整的传承与研究机构,例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国家图书馆等。
此外,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生活补贴,为非遗团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资金支持等。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由于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民族性、文化特色和地方色彩的独特文化现象和实践,而且种类繁多、地域广泛,因此具有保护难度大的特点。
另一方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依赖于人力资源,且传承人年龄偏大、数量有限、传承效果参差不齐,导致传承不完全、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从跌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例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仅存于口述传承和家族聚会中,传承人变少、距离不分,也会导致遗产传承断档。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区域内的人们维护感情联结、保持独特文化特色、塑造个性、凝聚社会共识、发展经济、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非遗在传承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其中一项核心问题是人才流失。
非遗文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
非遗文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遗文创产业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的定义、建设和运营模式,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一、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的定义非遗文创产业园区是专门为非遗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的一种空间形态,旨在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其具体功能包括非遗文化展示、创意设计、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旨在实现经济效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结合。
二、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的建设1. 挖掘和整合资源非遗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包含了众多的技艺、传统技术和文化元素。
在建设非遗文创产业园区之前,需要先进行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这可以通过调研、专家评估和社会参与等方式完成。
2. 设计和规划建设非遗文创产业园区需要一个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方案。
首先,需要考虑空间布局,包括展示区、创意设计区、研发区、培训区等。
其次,需要考虑园区的风格和建筑风格,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3. 建设和装修在规划方案确定后,需要进行园区的实际建设和装修工作。
这包括场地的土建工程、设施的安装以及园区的景观布置等。
需要确保建筑风格与非遗文化的特点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的运营1. 打造品牌形象非遗文创产业园区需要有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游客和客户的关注。
这可以通过设计专属的标志、宣传册和宣传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需要利用网络等渠道进行有效的推广。
2. 多元化展示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的展示内容应当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可以展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化,包括技艺展示、手工制作、演艺表演等。
同时,可以结合互动体验的方式,使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和参与其中。
3. 推动产业升级非遗文创产业园区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也应当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通过组织培训、举办比赛和商贸活动,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蔚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依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全县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561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
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
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孕育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这一中华民族引以骄傲和自豪的“国粹”。
蔚县剪纸又叫窗花,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点彩剪纸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用薄薄的白纸,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下来,再点染上鲜艳的颜色,形成空灵、艳丽的艺术品。
因为集中了中国民间艺术质朴、率真、热情的共性和敦厚、阳刚、朴拙的乡土个性,而从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转化为了华夏民族的民间标志。
被誉为“中华民族一种美丽的象征性符号”。
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蔚县剪纸又名列中国剪纸之首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9年1月与苏绣、钧瓷在北京大学、新浪网等联合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创意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中一起荣获“民俗名片奖”。
艺术——方寸之间见乾坤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
泥河湾是200万年前东方人类发祥地。
殷商时期,商汤封代,秦统一六国后,置代郡。
至北周宣武帝时(公元580年)始置蔚州,民国年间改州为县。
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蔚州深遂的文化内涵。
国与郡的数度兴废离合,州与县的几经更改,人类生存繁衍、发展进化、创造文明的印记从未中断,构成了今天中国北方独有的蔚县特色文化现象。
蔚县剪纸在这种浓郁地方文化土壤的长期熏陶、催化下诞生、成长和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点彩剪纸有据可查,最早的一位蔚县窗花民间艺术家叫刘老布,是清末光绪年间的一位银匠。
他把从河北武强输入的木板印刷的糊窗纸(称为草窗花),蔚县刺绣用的花样和19世纪中叶西欧发明的“合成染料”相融合,雕刻花卉和人物,这是蔚县点彩剪纸发展的雏形。
浅析“非遗”产业化的发展途径
浅析“非遗”产业化的发展途径“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是当下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遗”产业化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非遗”产业化的发展途径。
一、政策引导政策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对于非遗产业来说,政策支持更是重中之重。
在政府层面上,除了对非遗传统文化保护和价值共识的宣传,更需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加强对非遗产业的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各项具体政策,鼓励企业家投资非遗产业,支持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鼓励各个企业和机构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赋予非遗产业更为稳定的基础和红利。
二、发掘国内外市场如果说政策是非遗产业的基础,那么市场就是非遗产业的根本。
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非遗产品已然成为一种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型产品类型。
不过目前来看,“非遗”品牌的市场化使用还不够深入。
事实上,非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是全球化的趋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中国的非遗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中国非遗文化也应该向着国际市场发展。
这就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平台拓展非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尤其需要重视发掘海外市场,打造有文化内涵和要素的非遗品牌,创造出更多国内外市场开发的机会。
三、多元化产品开发除了政策和市场,产品也是非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将非遗文化转化成为现实生活中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产品,是非遗产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开发就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多元化也体现在创新性非遗产品的开发上,可以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打造新颖、实用的工艺品和装饰品等等。
正是这些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价格带来更为广泛的机会和平台。
四、教育宣传非遗产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投资者的支持,更需要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如何通过教育宣传来提高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度和价值认同,教育公众对非遗产品的消费理念,也是非遗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分类等基础理论的认识达成一致,旅游开发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开发价值、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开发影响及实证五大方面。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1研究现状1.1基本概念达成共识(1)基本概念的确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兴起。
但对其概念却并未有准确的界定。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被确认。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确定,使其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与行动中来。
(2)类型的界定。
“一个完整的‘无形文化遗产’涵盖一个很宽泛的范围。
它包含了传统语言和口传遗产;传统宗教和礼仪;工艺设计和美术作品、音乐、诗歌、戏剧、舞蹈、服饰、厨艺、狩猎、园艺、纺织、医疗、处理冲突的方法等。
”根据定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一部分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进行归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民俗等十大类别。
此外还有人按照非物质文化申报的标准与申报程序,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可按等级划分,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县级。
目前,上述依据已基本被大家认可,受国务院出台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类的影响,以表现形式、内涵为划分依据的分类方法已被广泛认可。
笔者认为,无论是内涵与表现形式划分法还是等级划分法,都是我们整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在旅游开发中应结合使用,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优先级的问题就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等级综合评价。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是我县建设城乡统筹的生态经济示范县的重要软实力。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安排,3月中旬至4月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教科文卫工委、县文化委、文管所、文化馆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县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先后到文化委、县博物馆、非遗馆、三峡文博园等部门和展馆,凤鸣镇彭氏宗祠、耀灵鸣凤书院、盐大路、清水刘孟伉故居、云安古镇、老县城遗址、旧县坪遗址、谭佑铭故居、程德全故居等文化遗址考察调研,听取相关部门、人大代表、社会文化人士等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与此同时,调研组到渝中区、巫山县、忠县进行了考察学习,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情况我县是文物大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其他文物点1196处。
**年完成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及审核工作,普查全县可移动文物数量23**8件套。
**年4月,顺利通过市级专家对**县“一普”数据的抽查审核工作,成为重庆市首家通过抽查的收藏单位。
(一)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逐渐规范。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年,国务院和重庆市分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17号、渝府发[**]26号),对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文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县在**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府发〔**〕57号),编辑出版了《**文物概览》。
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和三峡移民迁建中,兼顾了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
典型代表就是张飞庙和三峡文物园的异地搬迁保护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重点文物修缮工作初见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雏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仅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也是较为新颖的一个提法。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它的“产业开发”在人们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并不少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集市、庙会这两种较为典型的平台。
集市、庙会形成于古代并发展至今,是百姓较为传统的民间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集市和庙会都是流通各种产品、进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能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民间自发性形成的开放性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载体。
一、主要类型
(一)集市
自古以来,集市就被当作是百姓进行交换活动的重要空间和场所,具有很强的乡土气息。
《周易》中提到的“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勾勒出了古代集市的大致面貌。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形态中,集市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集市是自然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自然经济形态中,生产者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当他们生产的产品超出自己的需求后,就会把盈余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拿到固定的场所与其他物品进行交换,这个场所便是众人所称的“集市”。
同时,集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源头。
在商品经济形态中,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商品之间的交换,集市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商品交换的绝佳场所。
直至今日,在市场经济形态下,我国仍然有不少乡村、乡镇依旧保留着集市这个贸易交换场所,“赶集”仍然是基层百姓重要的日常活动。
集市不仅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贸易场所,同时也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文化空间”。
在传统的集市上,民间艺人和传统匠人的存在为集市增添了一丝文化韵味,人们可以从民间艺人的身上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情怀,从传统匠人的身上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如糖画艺人、杂耍艺人、打铁匠、剃头匠等。
这些民间艺人和传统匠人活跃在居住地附近的不同集市上,或依靠自身的技艺制作并出售相关产品,或依靠自身的手艺开展相关服务,在交易的过程中获得经济收入。
集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风貌,民间艺人、传统匠人作为技艺、手艺的传承载体,展现了这个地区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庙会
庙会一般是指在寺庙周围定期举办的集聚活动,它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
我国庙会的产生跟宗教活动有一定的渊源,它是从古代庄严的宗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而来的。
汉、唐、宋时期,在庙会中开展的活动大多带有宗教色彩,庙会成为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
到了明清时期,庙会的商贸功能凸显出来,庙会开始成为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重要空间场所,“赶庙会”成为人们丰富日常消费活动的重要方式。
到了今天,庙会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集世俗文化活动展示与市集商品交易于一体的重要民间活动,参加庙会成为现代人们纾解生活压力的重要渠道。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庙会的宗教功能不断弱化,宗教性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地方性、世俗性的活动。
同时,庙会的交易功能显著增强,集聚了当地的一些小商小贩,并成功吸引了一些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贸易活动的发展。
在庙会举办期间,商贩们带着当地的一些特色实用产品、美味小吃、精美工艺品等出现在百姓的视野中,丰富了人们的消费活动。
对于一些择山而建的寺庙来说,从山脚到山腰的路途中是庙会活动的固定场所,商贩们也多集中分布在山路的两侧,便于参加庙会的百姓沿途开展消费活动;对于一些地处平原地区的寺庙来说,它的活动空间不受地形的影响,商贩们的活动区域相对来说较为灵活。
在庙会举办期间,一些民间艺人会充分利用庙会展现杂技、歌舞等,为赶庙会的人们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当然不乏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影,也就是说,庙会也为非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交流互动平台。
在当下的社会中,一些重要的庙会延续下来,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由于庙会本身也是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因此一些重要的庙会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泰山东岳庙会、药王山庙会等。
二、运作方式
从宏观上来说,集市和庙会的运作有着很强的相似性。
我国传统的集市和庙会几乎都是由民间自发组织和主导的,举办地点和举办时间较为固定,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附近地区的商贩和消费者。
从微观上来说,二者的具体开展方式却有着细微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活动覆盖的区域范围大小不同、举办周期长短不同。
传统的集市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到了现代,集市依旧由民间力量组织形成。
从空间上来看,集市的举办地点较为固定,一般是在乡镇上某个交通适中的具体村庄。
合适的集市选址大大方便了周边区域百姓的参与,体现出了较强的地域性。
一般情况下,集市的名称是根据举办地的地名而来,如青岛李村大集、寿光刘旺大集等。
从时间上来看,集市的举办时间具有稳定的周期性,并且周期也较为短暂,一般是“日出开集,日中而散”。
比如,在山东地区,每逢农历二、七是青岛李村大集的开集时间;每逢农历五、十是寿光刘旺大集的开集时间;每逢农历三、六、九是烟台福山大集的开集时间。
直至今天,一些老手艺人仍然活跃在集市上,他们带着自己的手艺、工具以及一些现有的成品到销售地点摆摊卖货,比较常见的有手工糖人、手工编织品、手工泥塑等。
可以说,集市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地域的非遗项目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较为开放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非遗“原生态”的生存发展环境。
传统的庙会也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到了现代,政府的力量参与进来,为庙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客观保障。
庙会的举办时间和举办地点也较为稳定。
相比于集市,庙会举办的周期和会期要稍微长一些,周期往往按年计数,会期则以一天、三天、五天、十五天较多常见,如河南省浚县庙会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办,总共共持续十五天;山东省邹县峰山庙会举办时间为每年的二月初二至二月初五等。
与集市不同的是,庙会具有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产生的影响力要稍微大一些。
比如在中原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河南万岁山春节庙会,它凭借“中原最超值庙会”的美誉每届吸引游客数量多达百万人次。
在万岁山春节庙会举办期间,戏曲、杂技等节目精彩纷呈;剪纸、糖人、脸谱、蜡染等众多传统民俗争奇斗艳;胡辣汤、江米甜酒、杏仁茶等特色小吃让人念念不忘。
由此可以看出,庙会是传统民俗项目、非遗项目的重要发展载体,民俗项目、非遗项目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部分经济价值,得到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集市、庙会的这种运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非遗的传播营造了“原生态”的发展环境,保留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我国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创生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烙印。
集市、庙会的出现为非遗产品或服务提供了交易、展示的民间性平台,促进了非遗产品或服务在不同群体之间的流通,促进了非遗的传播。
但这种传播的
范围并不是很大,由于集市、庙会的举办地点较为稳定,覆盖的范围也较为固定,因此非遗的传播通常是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发生的。
这种发生在地域范围内的传播方式,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其优势在于让非遗在自己熟悉的地理环境中不断发展,有助于非遗保持较为显著的地方特色;其劣势则在于限制了非遗受众的广度,易使非遗处于“深闺”而不被世人所熟悉,不利于非遗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