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55b4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5.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第⼀章對外漢語教學學科論第⼀節對外漢語教學の性質和特點⼀、學科の名稱⼀個學科の名稱應該是該學科の內容和學科本質特點の反映。
⽬前在國內,教授外國⼈學漢語の學科⼀般稱為“對外漢語教學”,但也有⼀些不同の名稱和看法。
1、對外漢語教學2、漢語教學3、漢語作為第⼆語⾔教學4、對外漢語教育(學)5、對外漢語⼆、學科の性質對外漢語教學是由“對外”、“漢語”、“教學”三個關鍵詞組成の。
⾸先,對外漢語教學是語⾔教學。
其次,對外漢語教學是⼀種第⼆語⾔の教學再次,對外漢語教學是漢語作為第⼆語⾔の教學最後,對外漢語教學是針對外國⼈の第⼆語⾔教學總之,對外漢語教學是語⾔教學の⼀種,是針對外國⼈把漢語作為第⼆語⾔の教學。
這就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の本質屬性,也充分說明了對外漢語教學從學科隸屬上應該屬於應⽤語⾔學。
三、學科の特點(⼀)對外漢語教學是⼀⾨獨⽴の學科1、具有明確の研究⽬標和研究對象。
研究如何針對外國⼈把漢語作為第⼆語⾔進⾏教學の規律、原則、⽅法,包括研究“教什麼”、“怎樣教”、“⽤什麼技術⼿段教”、“如何學”等內容,如“作為第⼆語⾔或外語の漢語研究”、“漢語習得與認知研究”、“現代技術⼿段在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中之應⽤研究”等都是對外漢語教學研究の主要課題。
2、具有完備の學科理論體系基礎理論:語⾔理論、語⾔學習理論、⽂化理論、教育理論等;教學理論:對外漢語教學の性質和特點,教學結構及其各構件之間の相互關系,教學類型和課程設計,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測試等各教學環節の理論,有關課程の特點和規律,不同語⾔要素教學の特點和規律,⾔語技能和⾔語交際技能訓練の特點和規律等。
3、具有准確の學科定位:對外漢語教學是語⾔教學の⼀種,是應⽤語⾔學の⼀個分⽀學科,這已成為對外漢語學界⼤多數⼈の共識。
(趙⾦銘,2001)4、具有成熟の研究隊伍和豐碩の研究成果(⼆)對外漢語教學是⼀⾨綜合性、邊緣性學科趙⾦銘認為:“對外漢語教學,經過幾⼗年の發展,現在在業內基本形成共識:作為⼀⾨學科,對外漢語教學の理論基礎是語⾔學(包括⼼理語⾔學、社會語⾔學、⼈類語⾔學)理論、⼼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從根本上說,他是⼀⾨新興の邊緣交叉學科”。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82d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9.png)
• 对外汉语教学概述 •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与方法 • 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与技巧 •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能力 •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评估 •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对外汉语教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以汉语为第二 语言的教学活动,主要针对母语 非汉语的学习者。
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实 践性、互动性等特点,强调语言 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师生 互动和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文化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是文化交流 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增进 国际间相互了解和友谊。
培养全球公民
对外汉语教学培养具有全 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的公民,适应全球化时代 的发展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1 2 3
学科基础建设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了较 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 学等领域的知识。
教材与课程开发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对外汉语教材和课 程不断推陈出新,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各个阶 段。
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界不断探 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系统性原则
教材内容应遵循语言学 习规律,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确保知识体系
的完整性。
实用性原则
教材应注重实际应用, 选取贴近生活的语言材 料,设计实用的语言活
动。
趣味性原则
教材应采用生动有趣的 语言材料和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
教材评估标准与方法
语言质量
评估教材的语言是否规范、准 确,是否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 言习惯。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https://img.taocdn.com/s3/m/4a3056b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1.png)
一、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一讲)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3. 培养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1.1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1.2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2.1 初创时期(1949-1978年)2.2 发展时期(1978-1990年)2.3 成熟时期(1990年至今)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3. 讨论:分组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分享个人观点。
4.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5. 总结:回顾本讲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 课件:讲解PPT3. 案例资料:成功的外汉语教学案例九、教学时间:90分钟十、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第二讲)三、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分享成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讲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讲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https://img.taocdn.com/s3/m/00f027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9.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特点和目标。
3.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和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和挑战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外汉语教学的国际化趋势对外汉语教学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趋势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的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研究报告,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3.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心理学理论:学习者心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2.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语言结构的顺序,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交际教学法: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任务的设置,交际活动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法:学习任务的设置,学习过程的组织,学习成果的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
2.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研究报告,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65a437ef46527d3240ce0c7.png)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一、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语言获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2、母语和外语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是指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
母语和外语不是一分为二的两个概念,如对少数民族而言,汉语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外语,称为非本族语。
按有无语言环境来划分外语和第二语言。
西方有一种观点:以语言学习环境为标准来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凡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一般称为第二语言,不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叫外语,这种观点强调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第二语言代替外语的说法。
3、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被教授的语言二、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教学内容是汉语,教学对象是外国人。
?对我国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对国外华裔进行的汉语教学学科名称名称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从中国国内的视角,不能涵盖国外–未能准确反映学科性质名称2——汉语教学–国外汉语教学被称作“华语(文)教学”、“中文教学”、“中国语教学”–在国际场合使用较多,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名称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CSL)–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能体现处于上位整体学科的关系–能反映本学科的基本性质–名称太长、不上口名称4——对外汉语教育学–把教学上升到教育的高度来研究,正确体现教学和教育的关系–能更清晰的体现本学科的性质和学科定位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与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的其他语言的教学属于同一性质。
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双语教学第一、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6fc230255270722182ef70a.png)
三者的异同:
同:都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内容;
都强调学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应用性。
异:吕的体系中有“教学法”内容; 崔的体系中有“学科发展史”等内容; 刘的体系中有“教学实践”等内容。
(二)学科建设体系 1. 学科理论基础 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跨学科性决定的。 如: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 学等。
(四)课堂教学的课型意识 要求课堂不能随意性太大,要突出课型特色。
(五)课堂教学的目的意识 每堂课 的目的。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 每一个教学行为的目的。 (六)课堂教学的敬业意识 永远保持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 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评定。 对学生负责,严格要求。
学语 语 跨 科言 言 文 语学 教 化 言习 学 教 理理 理 学 论论 论 论
教学 学 教 课 教 教 测 评 学科 科 学 堂 学 材 试 估 目课 课 大 教 技 编 理 理 标程 程 纲 学 巧 写 论 论 研设 建 研 研 研 研 研 研 究计 设 究 究 究 究 究 究
学师 教 教 教 教 学 教 科资 学 育 学 学 科 师 发队 管 实 技 资 历 进 展伍 理 践 术 源 史 修 规建 研 研 开 管 研 培 划设 究 究 发 理 究 训
作 业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如何体现 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上? 2、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建设好自己的学 科并使其有长足的发展?
要求: 以上题目任选其一。 字数不限。 要谈自己真知灼见,不以抄资料来凑字数。
80年代以来: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法原则,成为引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 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df【3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df【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df92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d.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df【精选3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df【精选3篇】一a.一开头就留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对本国人进行的母语教学区分开来,探究其次语言教学路子。
b.在重视把握词汇语法等语言学问的同时,强调四项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B.60’s初—“文革”之前总结建国以来的教学阅历。
1964年,钟著《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79年发表)。
特点:提出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a.“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
b.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
c.教学内容与同学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
d.“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的主要教学原则。
……C.70’s特点:着重解决教学中的详细问题。
a.在论述详细教学问题时,较多受到听说法、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b.把实践性原则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中进行句型教学试验。
c.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听说和读写作为两类课进行了分开教学。
D.80’s开头,真正从学科建设的高度进行教学理论讨论。
a.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讨论。
b.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绽开了全面的讨论。
c.对教学法原则的讨论进一步深化。
d.提出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
E.90’s以来,理论讨论深化。
渐渐引进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成果。
几个概念的区分1.“其次语言”和“外语”的区分其次语言(03年解释术语)其次语言教学包括(00年术语解释):①中国人学外语;3②少数民族学汉语;(01年选择)③少数民族学外语;④外国人学中文(即对外汉语教学)……2.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不属于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其次语言教学;外国华侨的汉语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
由于少数民族同属中华民族,同属中华文化。
外国华侨在国外诞生、成长,受外国文化影响,同中华文化有巨大差异,会造成汉语学习、运用的障碍。
3.“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分①目的不同语言教学重点是培育同学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学问,所以应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培育交际力量,而不是大量讲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44a693d5727a5e9856a610d.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绪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一、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则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外语。
2、母语和外语是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母语=第一语言?外语第二语言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是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4、目的语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选择“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目的语”填在括号内: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正在学习汉语。
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苗寨出生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汉语。
苗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结论:以上概念从不同角度提出,它们之间存在:1、交叉现象2、模糊现象母语本族语第二语言外语(二)学科的名称学科名称是学科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1、对外汉语教学体现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如果:教学对象——不是外国人教学地点——国外适合国内教外国人汉语时使用2、汉语教学国际场合,国内外学者一起讨论学科或学术问题时。
国际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科学性——精确地指出了本学科的内涵和性质学术论著中使用不上口4、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教学论角度本学科形成以来,对外汉语学界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事实上包含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全部内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https://img.taocdn.com/s3/m/6210a47d5acfa1c7aa00cc64.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学科的名称一个学科的名称应该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目前在国内,教授外国人学汉语的学科一般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名称和看法。
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对外汉语教育(学)5、对外汉语二、学科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由“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关键词组成的。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也充分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应该属于应用语言学。
三、学科的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研究如何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包括研究“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如何学”等内容,如“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现代技术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之应用研究”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2、具有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等;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教学结构及其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类型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教学环节的理论,有关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不同语言要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等。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已成为对外汉语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赵金铭,2001)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赵金铭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在业内基本形成共识: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da8010066f5335a812196.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一)绪论一、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英文直译是“the teaching of Chinese to foreigners”。
1978年在北京召开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王力实际上这(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问。
在国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
——朱德熙如果教外语是一门学科,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科。
——王还1983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84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7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一)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1.初创阶段(1950年—1961年)特点:(1)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注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本国人进行的母语文教学区别开来,摸索一条第二语言教学的路子。
(2)很多著名语言学家如吕叔湘、周祖谟、朱德熙等先生在初创阶段就亲自参加这项工作,使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有着雄厚的研究汉语语言学的实力,也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语言学家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好传统。
(3)二次大战期间协助赵元任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主持“军队特别训练课程中文部”,用听说法进行汉语教学工作的邓懿先生,和40年代末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过三年汉语教学的王还先生,都作为组织者和骨干教师参加了初期的教学工作,这又使得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有可能借鉴、吸取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好经验和新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08e091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9.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境外进行的汉语语言教学,主要面向非华裔学习者,旨在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汉语,并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关注汉语的语言知识,也包括汉语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旨在帮助学习者真正了解和体验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也开始有一些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汉语,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以便他们在各个领域中更好地应用汉语。
比如,在商务领域中,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可以与中国商人进行更好的商业沟通和交流;在文化领域中,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在学术领域中,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旨在为外国学生提供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的机会,同时也帮助他们在中国和中文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广泛,有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可供选择,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自学和交流学习等。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感兴趣的方向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商务方向上,学习者可以参与商业研讨会议、实地考察、商业交流学习等诸多形式,以更好地掌握商务汉语的技能和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注重整体性,即不仅要关注汉语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注重汉语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介绍。
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对中国文化、历史、习俗、礼仪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因为学习者的背景和目的各不相同,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调整。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7685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f.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方法。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能够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目标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挑战3.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推广中华文化的影响4.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其应用5.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教学评估和测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阐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应用和效果。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观点阐述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汉语教学法》等。
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模板等,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等,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对外汉语教学的片段或分享一个成功教学案例,引起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或案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https://img.taocdn.com/s3/m/d0c192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e.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目的1.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1.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2. 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3. 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性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掌握主要教学理论的应用2.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交际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理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2.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2. 讲解主要教学理论的基础和应用3. 分析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和适用场景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方法3.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口语教学法听力教学法阅读教学法写作教学法教学技巧的运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3.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2. 讲解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3. 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4.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5 教学评估课堂实践评估学生互评评估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评估4.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原则掌握教学课程的评估方法4.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原则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进度的规划教学课程的评估方法自我评估法同行评估法学生评估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4.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与评估的重要性2. 讲解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进行课程评估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评估过程4. 分析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4.5 教学评估课堂实践评估学生互评评估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专业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掌握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5.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进修与培训学术交流教学研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5.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2. 讲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3. 分析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6.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种类与特点掌握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的方法6.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种类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实物教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评价与反馈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6.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种类与特点2. 讲解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3. 分析教材的评价与反馈重要性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7.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7.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语言与文化关系文化差异对教学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化教学的方法与技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7.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2. 讲解语言与文化关系及文化差异的影响3. 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第八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管理8.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管理策略掌握课堂管理的方法与技巧8.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管理策略学生的激励与纪律管理个性化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的方法与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8.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管理策略2. 讲解建立良好课堂氛围与学生激励的方法3. 分析纪律管理和个性化教学策略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第九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与测试9.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测试类型掌握教学评价和测试的设计与实施9.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教学测试的类型与设计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9.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测试类型2. 讲解不同评价方法和测试的设计与实施3. 分析评价和测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第十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国内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与变革科技与教学的融合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0.4 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2. 讲解国内外汉语教学的趋势与创新3. 分析科技与教学融合的发展方向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评估第十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11.1 教学目标理解课堂活动设计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方法11.2 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设计的意义和作用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活动材料和资源的选择活动评估和反馈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11.4 教学步骤1. 导入课堂活动设计的重要性和功能2. 讲解活动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步骤3. 通过示范教学展示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4. 学生小组讨论活动材料和资源的选择5. 分析活动评估和反馈的有效性11.5 教学评估小组活动参与度评估活动设计方案评估第十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外活动与实践12.1 教学目标理解课外活动与实践的意义掌握组织课外活动与实践的方法12.2 教学内容课外活动与实践的类型和目的组织课外活动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活动案例分析课外活动与实践的评估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12.4 教学步骤1. 导入课外活动与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2. 讲解组织课外活动的原则和方法3. 通过示范教学展示实践活动案例4. 学生小组讨论课外活动的评估12.5 教学评估小组活动参与度评估活动设计方案评估第十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13.1 教学目标理解本土化与国际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策略13.2 教学内容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概念和意义对外汉语教学本土化的实施策略对外汉语教学国际化的实施策略本土化与国际化案例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13.4 教学步骤1. 导入本土化与国际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2. 讲解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概念和意义3. 示范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实施策略4. 学生小组讨论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案例13.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方案设计评估第十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职业发展14.1 教学目标理解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意义掌握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14.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继续教育与专业进修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国际汉语教育合作与交流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14.4 教学步骤1. 导入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2. 讲解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3. 示范继续教育与专业进修的途径4. 学生小组讨论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方法14.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方案设计评估第十五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5.1 教学目标理解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掌握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15.2 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未来的挑战对外汉语教学未来的机遇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和方法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15.4 教学步骤1. 导入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 讲解对外汉语教学未来的挑战和机遇3. 示范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和方法4. 学生小组讨论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15.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方案设计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概论,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目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与评估、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教材与资源、文化因素、课堂管理、评价与测试、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f66b2e77c1cfad6195fa79a.png)
二、几个有关概念
1、母语:人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学习语言,多 数人这时学习和获得的语言,通常叫做母 语。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一 般是指本民族的语言,相对于外国语或外 族语。
2、第一语言:根据学习的先后顺序,把最早 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叫做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根据学习的先后顺序,把第一语言 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叫做第二语言。如果在第 二语言之后再学习其它语言,还可以根据学习的 先后顺序,把它们分别叫做第三语言、第四语 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再区分。因为区分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它们的学 习和习得规律的异同。在第二语言之后再学习其 它语言,其学习和习得规律与第一语言学习和习 得规律的异同,跟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学习和习 得规律的异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没有必要再 加以区分,可以把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两 种以上的语言统称为第二语言。
四、教学目的
我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⑴通过有关内容的讲授和讨论,使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对外 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以便将来指 导教学实践。我们这里用“了解”而不用“掌握”,是 因为要真正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和 教学法,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
⑵通过有关内容的讲授和讨论,使同学们全面了解对外汉 语教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为将来开展研究工作打 下初步的基础。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就是一种应用理论。跟这 种应用理论相对,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育 理论等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我们研究对外汉 语教学,不但要研究作为应用理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
而且要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有关的基础理 论。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尤其是它 的教学理论——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https://img.taocdn.com/s3/m/f9e5746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4.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目的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3.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区别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2.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3.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目的和特点3. 讨论:分组讨论对外汉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区别四、教学练习1. 判断题:判断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是否正确2. 选择题:选择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3. 问答题: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与现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3. 了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政策与措施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2.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3.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政策与措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我国的政策与措施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四、教学练习1. 填空题:填写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阶段2. 问答题: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3. 论述题:论述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政策与措施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法3. 理解教学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2.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法3. 教学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教学法3. 实践环节:分组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演示四、教学练习1. 判断题:判断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法是否正确2. 选择题:选择教学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3. 问答题: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设计原则2.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3. 学会编写对外汉语教学计划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设计原则2.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3. 对外汉语教学计划的编写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设计原则、实施过程和教学计划的编写3. 实践环节:分组编写对外汉语教学计划,进行展示和评价四、教学练习1. 填空题:填写对外汉语教学的设计原则2. 问答题: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3. 应用题:编写一份对外汉语教学计划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与测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方法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测试类型3. 学会设计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与测试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方法2. 对外汉语教学的测试类型3. 对外汉语教学评价与测试的设计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与测试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方法、测试类型和评价与测试的设计3. 实践环节:分组设计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与测试,进行展示和评价四、教学练习1. 判断题:判断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2. 选择题:选择对外汉语教学的测试类型3. 问答题:简述对外汉语教学评价与测试的设计步骤第六章: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原则2. 掌握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方法3. 了解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步骤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原则2. 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方法3. 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步骤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材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原则、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步骤3. 实践环节:分组设计对外汉语教学课程,选择教材并进行使用方法的讨论四、教学练习1. 填空题:填写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原则2. 问答题:简述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方法3. 应用题:设计一份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表第七章: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2. 学会运用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果3. 了解文化差异对教学的影响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2. 教学技巧的运用3. 文化差异对教学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技巧的运用以及文化差异对教学的影响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并演示教学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四、教学练习1. 判断题:判断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否正确2. 选择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技巧解决问题3. 问答题:简述文化差异对教学的影响第八章:对外汉语教师素养与职业发展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2. 掌握教师素养的提升方法3. 了解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2. 教师素养的提升方法3.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素养的提升方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并分享提升教师素养的方法和职业发展经验四、教学练习1. 填空题:填写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与责任2. 问答题:简述教师素养的提升方法3. 论述题:论述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第九章: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2.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3. 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前景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3.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前景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四、教学练习1. 填空题:填写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2. 问答题: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3. 论述题:论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前景第十章: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学会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案例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研究方法3.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类型与分析方法2.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研究方法3.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类型与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教学练习1. 判断题:判断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是否正确2. 选择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3. 问答题:简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目的重点关注环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bc15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c.png)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1)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2)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1)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2)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1)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2)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内部因素:A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包括学习者心理、生理策略等个体因素和教师的基本素质。
B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C学习与教学活动的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等环节和理论。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理论基础部分。
➢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哲学。
➢第二层次:学科理论体系——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第三层次:教育实践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简答题)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
语言教学也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学,但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ab5c1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9.png)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词汇方面 汉语的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如冰鞋、手套、一月)。其他语言则没有汉语词汇这一特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单纯词,需要死记(如glove、fun、strict). 汉语的构词法非常灵活,词和词组的结构关系一样,都是用偏正、并列、述宾、述补、主谓五种结构关系表示。
周小兵(2009)没有区分核心与基本,认为三个问题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学科:三个基本问题
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语言教学的科学。
理论语言学从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对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对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措施评估等教学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7个方面)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启示如下: (1) 学习语言要重视意义。要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音和义的的对应关系 (2)学习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主要内容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3)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音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怎样处理言语技能训练?三种方式
3.怎样进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五种方式
总体设计中的教学原则包括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d406a64a98271fe910ef952.png)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本族语就使本民族的语言。
通常可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民族以外的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学科的性质: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同于语言学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
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基础阶段的学生占大多数)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母语和目的语、汉语间的对比)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6、集中强化教学小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分为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
理论基础(提供依据和支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文化学—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教育学、心理学—作用于方法和途径。
学科理论A基础理论: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习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学科研究方法。
B:应用理论(四大环节、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等)。
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服务的对象,也是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
对外汉语1.初创阶段(1)1950年7月在北京成立了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最早)1958年,(2)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2,巩固阶段(1)1962年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是对外汉语教学进入巩固阶段的标志。
(2)教材《基础汉语》、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1981年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是第一部吸收功能法的教材。
语言的基本特征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符号是指代事物的标记。
包括形式与内容。
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2)语言符号的形式—语音;内容—意义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通过组合和聚合规则来运转。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https://img.taocdn.com/s3/m/d4c287d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b.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案(讲授课)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目的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3. 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2.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3.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2. 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3. 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区别4. 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章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分析其教学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3. 了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背景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3.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成就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图片展示法四、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背景2. 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3. 展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成就4. 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章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资料,加深对发展历程的理解。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2.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
3. 理解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2.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3. 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小组讨论法四、教学步骤1. 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2. 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理论3. 分析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4. 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分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发展概况:一、对外汉语的发展历史与学科地位的确立:1、1950年,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成立于清华大学;1951年正式开课,有33名欧洲留学生。
“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邓懿、王还等为任课老师。
2、1960年北京开始接收非洲留学生。
3、第一位到国外教授中国语文的专家是朱德熙。
4、1965年为承担2000名越南学生的汉语课,开展了培训班,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5、1978年,对外汉语教育确立了学科地位;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8年,该研究会独立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为吕必松。
6、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是:1965年出版的《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7、80年代提出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
90年代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高度重视语言习得的研究与教学理论的丰富。
8、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是1984年6月成立的“语言教学研究所”。
9、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
二、学科特点:1、性质:对外汉语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既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也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学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短期、速成的教学;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结构”是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功能”是指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节中能完成的交际任务。
“文化”是指语言教学范围里的文化,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影响到交际的语言文化因素以及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4、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关系:(1)对外汉语教学和母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同,进行母语教学时学生已具备了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语言知识、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的教学,以及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好的品德、情操、提高文学修养、审美能力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绝大部分是从发音、字母开始,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即母语教学。
(2)、学习者在获得母语时,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心理和社会习惯已经形成。
对外汉语教学时,新的思想意识、文化现象的接受和理解就会有难度,甚至产生障碍和冲突。
5、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第一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即在文化上的可行性,在情景中的得体性和实现性。
三、对外汉语的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母语与外语: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母语不一定是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也不一定是外语。
3、目的语与媒介语: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下午掌握的语言;媒介语是指一种被用作媒介性质,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母语的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交际得到相互发展目的的通用语言。
比如世界语、肢体语等等。
主要存在于初级阶段的教学中,是为了方便汉语教学的需要使用的其他语言,包括教材媒介语以及教师的课堂用语。
4、第二语言和外语: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其他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别的国家的语言。
四.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学。
a对外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b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为学习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规律和原理;c汉语习得理论:是对学习者的研究,即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d学科研究方法学;2、应用理论:教学理论就是一种应用理论。
研究对象是第二语言教学本身,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以及跟教学有关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
3、应用研究: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理论基础,从各方面进行专门研究,以便指导教学实践。
4、教育实践:主要是教学实践。
教育实践既包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又包括对未来的对外汉语师资的教育。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
五.教学模式:1.教学法: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不同层次上的具体内容。
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教学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4.阅读法:产生于20世纪初,为英国语言教育家韦斯特所创立。
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阅读法是首次提出以培养阅读技能为主的单项语言及阅读训练方法。
5.听说法:上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教学法。
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读写能力,又称“句型法”或“结构法”。
其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弗里斯、拉多。
6.全身反应法:于60年代初期产生于美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阿舍尔。
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是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
7.团体语言学习法(团体学习法):也称“咨询法”,60年代初创立于美国,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柯伦。
这是种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教师和学生处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咨询过程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
8.暗示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于60年代中期创立的。
是一种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的教育方法。
9.自然法:是7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的新教学法,其倡导者是美国加州大学西班牙副教授特雷尔和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
自然法是根据对自然环境中的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观察与研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首先集中培养理解能力并强调通过习得掌握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10.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较早称为“功能法”“意念-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初西欧共同体国家,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它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1.任务式教学:任务型教学理论作为交际教学理论新的发展形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该理论的核心是完成任务,所谓“任务”指有非常明确目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相类似的语言交际活动,即用语言做事。
在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教师设计具体的、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让学生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通过协商、讨论、发挥创造,最终完成具体活动。
任务是一个完整的交际活动,可以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他们的语法知识去表达意义上,而不仅仅是机械地使用语言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也包括各种增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练习活动。
衡量一项任务是否成功,要看有没有一个结果,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的结果。
早在1987年,首次进行任务型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并形成理论的是英国学者伯拉胡(Prabhu)。
1989年,澳大利亚人、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系主任纽南(Nunan)教授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
语言教学应以活动为基础,这些活动关注的是自然语言运用,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语言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通常情况下,完全自然的学习并不能保证准确地道,教学介入是必要的,以便能够在保持自然学习优势的前提下,促进对语言形式的习得。
交际任务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有效工具,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习者在重视意义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对形式进行短暂处理,然后关注形式。
在完成任务之前和之后,多做一些相关的语言学习活动可能会很有帮助,因为这些活动能够引起或者强化学习者在交际中对形势特征的注意。
12.浸入式教学:采用目的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课堂上主要是向学习者提供目的与语言输入。
教学的目标是以语义为重点,组织学生用目的与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沟通交流。
这种自然地教学途径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满足了语言习得和教学内容学习的要求。
13.明德模式A.特点(1)从整体性上看,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每期9周,实行封闭式教学,从入学测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到期末评估等环节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明德所采用的操练法的理论根源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但又有新的发展。
明德的操练法强调是在教师控制之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朱永平2004)。
(3)操练是明德汉语教学的基本思想,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操练模式”。
,即:大课(导入课)练—小课(操练课)练—个别谈话课练—课外练。
(4)明德汉语教学的操练模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课前教师须集体备课、学生须预习;课堂授课也有一定的程式,比如,学习某个句法结构,让学生跟读句子、齐读、复述、在教师提供的语境下快速造句等;另外还包括其他教学活动,如师生一对一谈话、辅导答疑、周考、课外活动等。
总之都是有章可循,比较规范,易于操作(5)明德的特色在于①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②情境教学,注意使语言教学活起来;③授人以渔,想方设法教会学生怎样学;④真实语料,教科书及课内外不使用人造的不自然的语言材料;⑤实际运用,强调学生随时随地使用所学语言;⑥以学生为中心,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检验教学效果;⑦定期严格测试,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计划。
(6)明德中文暑期学校的教学目的非常明晰,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汉语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其迅速提高。
在明德暑期中文学校学满9周的学生,基本可以用汉语进行日常交谈,汉语水平可达中级或中级以上(张喜荣、田德新2004)。
B.局限性:明德中文暑期学校的汉语教学时间非常集中,教学相对封闭在人造的目的语环境中,教学对象的母语都是英语,教师投入精力多、工作强度大。
与交际法、表演法等重视学生课堂模拟语言交际的教学模式相比,明德的操练模式有些机械,时间过长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感觉到没有表达的自由。
因此,明德中文暑校的汉语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在对初学者的短期强化教学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