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吸收儒家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吸收儒家文化精髓构建和谐社会
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在经过长期的改造和适应之后,在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正统思想,并逐步成为以中原为核心的汉文化圈的主流。虽然诞生于封建社会,但是儒家思想千百年来,已融入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有积极意义。
标签:孔子;儒家文化;和谐社会
I2
孔子名丘,字仲尼,以周灵王二十一年生于鲁昌平乡,孔氏系出于殷,而鲁为周公之后,礼文最富,故孔子具殷人质实豪健之性质,而又集历代礼乐文章之大成,孔子尝以其道遍千列国诸侯而不见用,晚年,乃删诗书,订礼乐,赞易象,修春秋,以授弟子,弟子凡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人,孔子年七十三而卒,为儒家之祖。
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在经过长期的改造和适应之后,在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正统思想,并逐步成为以中原为核心的汉文化圈的主流。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家的思想观念以及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的思想,形成了“儒道互补”、“儒释道互补”的特点。而伦理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中国社会在由原始氏族制度相奴隶制过渡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形式被保留下来,并发展为宗法等级关系及秩序。因此,儒家伦理文化肯定血亲差序等原则,尤为强调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为了调解这些关系,提出了忠、孝等一系列肯定家族制度和维护家族利益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注重尊卑以及身份秩序。儒家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就要践履宗法道德而修身齐家,由“内圣”而开出“外王”,从而把道德政治化,突出道德对政治、经济生活的引导。儒家还摸索出了一套培养个人内省修养功夫的方法,鼓励道德人格的理想化,提出了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倡导个人的道德牺牲,讲求顺从自然本性,关注天人合一,主张中庸、中道,强调和合的观念等。
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在阶级社会中,伦理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伦理道德,往往是顺应统治阶级需要的那些,统治阶级利用政治的力量来宣传和贯彻它,用一套关于这种道德的理论来论证它的必然性、合理性。
归根到底,儒家思想所生根发芽的土壤是封建制度,是生产资料地主所有制,而且儒家思想还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麻痹人们思想的工具。他围绕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道德体系展开,强调等级、血缘,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传统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特点。
那么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是否有些共同的道德准则呢?答案是肯定的。恩格斯
在批判杜林关于有所谓永恒不变的道德时曾经指出:“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自有自己的特殊道德,……”“但是在上述三种道德中还是有一些对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这不至少就是永久不变的道德的一部分吗?——这三种道德伦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的互相一致的。”这段话的意思恩格斯讲得很明确很肯定,这三个阶级在道德领域中有一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就是说,封建贵族与无产阶级在道德方面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而儒家思想千百年来,已融入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有积极意义。
1 儒家仁—礼思想对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启示
孔子的仁—礼思想是他建于伦理政治基础上的社会改造方案。“仁”,只作为个人道德品格提出来的,同时又具有社会理想目标的意义。它既是个人内心品质的理想人格,又是社会的理想境界。孔子把这样的社会理想同社会结构结合在一起,“礼”就承担了具体的社会秩序的构建任务。孔子把“礼”分为不同的层次,小到个人生活细节,大至典章制度。孔子用这样的礼,一方面企图整顿社会秩序,同时也用来推知未来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秩序结构。
但孔子的“仁”与“礼”,就其概念的逻辑性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仁”主要包含道德人格、主体意志等精神活动内容,它偏重于以个人为主体的范畴。而“礼”则偏重于以社会为主题的范畴。那么孔子是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建立二者统一的思想体系的呢?
就礼对仁的关系说,礼的主要功能是维护政治伦理秩序。他对个人行为有强制性的一面。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一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一个“齐”字就将礼与刑对置,把礼对仁的强制性表达得十分清楚了。就仁对礼的关系上说,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治国方略上,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孔子的仁礼思想,尽管有着历史局限性,但他从统一的需求来看个人,又以个人为主体来看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礼”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约束机制,通过调整个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控制、约束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个体的道德心理,把外在的强制化为内在的自觉,进而对社会秩序起到整饬和维护的作用。“仁”是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因此,“仁”与”礼”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个人和社会达到统一,构建二者和谐关系。
2 儒家“忠恕之道”为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供了精神道德基础
在人与人关系上,孔子讲求“忠恕之道”。这也是仁学思想的最基本内容。孔
子说“仁者爱人”就是要与人友善相亲,互相帮助。怎样去为“仁”?孔子提出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去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儒家的“忠恕”之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用这样的原则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求得社会和谐发展。
另外,市场经济把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之上,这种关系必定导致寸利必争,有利则和,无利或少利则散,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脆弱,而这种过于松散的人际关系也易于导致社会的动荡。儒家的“忠恕”之道则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精神道德基础。
3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为与中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儒家学说自然也贯穿着“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孔子对于“天”的概念是大而化之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他虽然对天人关系没有做直接具体的回答,但在其一贯主张的“仁”的思想中对天人关系的一种朴素的人文主义思考。《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就是“仁者”不仅要爱人,还要爱物,也就是要将到德关怀的视野扩展到自然万物。同时儒家还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禁律,作为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规范。这些道德禁令一方面固然是为人的利益而设,但另一方面却也有促成自然万物按其本性生长的生态意义。
当今社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标的物质享受,在改造自然中偏离了这一道德取向,对大自然拼命索取,造成了资源日益匮乏,污染严重,生态灾难频频爆发。人若要避免毁灭自己,就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总之,我们应正确对待儒家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13).
[2]周辅成.论人和人的解放[M].长春:华东师范出版社,1997:258.
[3]杨伯峻.论语·为政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65.
[4]杨伯峻.论语·颜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