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一时期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成立,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对话、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世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资本日益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商品结构以及地理方向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显得越来越脱离实际,需要有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新问题,其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之谜,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一节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里昂惕夫(Wassily Lenonitief,1906—1999)生于俄国彼德堡,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代表作《投入产出经济学》,他因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于1973年荣获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里昂惕夫之谜全称为“里昂惕夫稀少生产要素论之谜”(The Leontief Scarce Factor Paradox)简称“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按照赫-俄理论,各个国家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少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理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里昂惕夫同其他经济学家一样,确信其理论的正确性。他于1953年对美国的进出口部门作了一个经验研究,目的在于对赫-俄理论进行验证。于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大约200个行业的出口货物和进口替代品(美国需要进口,同时也在国内生产的产品)生产所需的劳动量和资本量进行了比较。其研究结果于1953年发表在《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再考察》一文中。里昂惕夫计算了1947年生产每百万美元美国出口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替代品所需资本(K)和劳动(L)数量,其计算数据见表4-1。
表4-1 美国进出口商品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较
由表可知,1947年美国出口每一百万美元的商品用资本2550780美元和182个劳动力,每人每年耗资14015美元。与此同时,生产每一百万美元的进口替代品用资本3091339美元和170个劳动力,每人每年耗资18184美元,这样,在1947年用平均每人每年耗资表示的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18184)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14015)之比为1.30。这说明,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个验证结果出乎里昂惕夫本人的预料,也与赫-俄理论的“结论”大相径庭。
1956年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和有关美国1951年的统计资料,对美国的贸易结构进行了第二次验证。验证结果以《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贸易结构:进一步地验证和经验分析》为题于同年公开发表。在该文中,里昂惕夫分析和验证了1951年美国贸易统计资料,得出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13726)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12977)之比为1.06,这与前一次的结论基本相
同,从而,进一步证实其结论的正确性。但这一结论与赫-俄理论恰恰相反,故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之谜激发了其他经济学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格局的类似研究,以检验赫-俄理论。例如,日本两位经济学家建元正弘(M.Tatemoto)和市村真一(S.Ichimura)1959年使用了与里昂惕夫相似的的研究方法对日本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日本这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输出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输入的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与赫-俄理论不符;加拿大经济学家沃尔(D.F.Wahl)1961年分析了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发现,加拿大出口品为相对资本密集型,因为加拿大的大部分贸易是与美国进行,而美国是个相对于加拿大而言资本丰裕的国家,所得结论与里昂惕夫之谜一致,而与赫-俄理论相悖。
诸如此类的验证不胜枚举,结论表明里昂惕夫之谜普遍存在,它不仅发生在美国,还发生于一般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一情况,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围绕着里昂惕夫之谜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才使国际贸易理论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和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转折点,从此,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解释,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些解释概括起来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理论认为赫-俄理论本身有缺陷;第二种类型的理论认为里昂惕夫的计算验证本身有问题;第三种类型的理论认为,赫-俄理论与里昂惕夫结论并无矛盾。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些理论。
(一)赫-俄理论缺陷论
赫-俄理论认为,无论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实际如何,某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型方法生产的,因而若某种商品为资本密集型的,另一种商品为劳动密集型的,则这些商品永远是资本密集型的或是劳动密集型的。这种固定不变的确定方法的确存在严重缺陷,从而造成该理论的不足。实际研究表明,随着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涨,有可能使某一产业部门以劳动替代资本的速度快于另一个产业部门,或者反之。所以,该情况表明说某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比总是资本密集型的或是劳动密集的,显然是不妥的;不仅如此,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同一时期,其要素密集型也是不同的,同一种产品在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也称为要素密集型逆转,即某种商品在某个国家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另一个国家的既定生产价格条件下却可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以美国为例,出口商品在国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别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赫-俄理论的另一个缺陷是,过分突出资源供给的差异,单纯地强调生产要素的供给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忽略了生产要素需求方面对贸易的影响,这使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如果用世界标准衡量,美国并不是一个大米生产国,却是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这是因为美国食用大米很少的缘故,即对大米的需求不足。又如,对美国经济的研究表明,该国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超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因此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超过出口密集型产品,这种需求正好颠倒了美国在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两个理论结论的矛盾。
(二)里昂惕夫验证缺陷论
对于里昂惕夫之谜,有些经济学家提出质疑,认为里昂惕夫的计算局限于两个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这一生产要素的作用,这是造成里昂惕夫之谜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在两要素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型商品,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美国非常依赖几种自然资源产品的进口,而这些资源在美国是稀缺的,同时国外开采这些资源的生产中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要大于其他贸易产品,那么,美国输入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情况就以输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统计现象出现。如果扣除了这部分影响,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就会小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则里昂惕夫之谜就不存在了。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关税政策也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里昂惕夫用1947年美国进口的实际构成作为对美国各个生产进口替代品的行业进行加权计算的基础,以校正进口替代的结构,而没有考虑到美国的关税政策是保护国内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达到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目的,执行关税政策的结果是人为地增加了进口货物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而减少了劳力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R.E.Baldwin)的计算,如果美国政府不是人为地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则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的比率将比实际进口所计算的比率低5%。
(三)一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