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材料

合集下载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应满足的要求 • 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特性,即空穴迁移率高; • 具有较低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空穴注入; • 激发能量高于发光层的激发能量; • 不能与发光层形成激基复合物; • 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热稳定性好,可以用真空蒸 发法形成致密的薄膜,不易结晶。
电荷注入材料
在多层结构的OLED器件中,空穴的传输速率要大于电子的传输速率,这样就 造成空穴和电子复合形成激子的比例不对等,为了提高载流子的输入效率,而且 需要尽可能地使传输到发光层的载流子比例达到平衡。其方法是在阴极和电子传 输层之间插入电子注入层,在阳极与空穴传输层之间插入空穴注入层。 电子注入材料 可以作为电子注入层材料的有金属盐、金属氧化物或其掺杂的电子传输材料。 其作用是提高电子从阴极注入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的效率。研究较多的电子注 入材料是碱金属氟化物系列。 空穴注入材料 空穴注入层材料一般选择有机或无机半导体材料。其作用是降低界面势垒,提 高空穴注入效率,延长器件的寿命。常见的空穴注入材料有金属酞菁化合物, 三苯胺和C60等。
有机配合物是最早使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优良的载 流子传输特性和成膜性能,典型的有8-羟基喹啉铝(Alq3)及铍 的络合物Bebq2。
电荷传输材料 有机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和空穴传 输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当有载流子(电子或空 穴)注入时,在其分子间可以进行载流子的定向迁 移从而实现电荷传输过程。通常,由于电荷传输材 料具有较大的共轭结构或是有机金属配合物,因此 也具有发光性质。
End, thank you!
发光效率:>10lm/W;
稳定性:亮度为100cd/m2时,工作寿命大于1万小时;
发光寿命:绿光器件达8万小时,黄光器件达3万小时,蓝光器件达8千小时; 最大尺寸:已经超过40英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7. 可实现超薄的大面积平板显示;
8. 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可做成柔性显示器。
OLED器件发光过程
1.载流子的注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 注入到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层。 2.载流子的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向 发光层迁移。 3.载流子的复合:电子和空穴结合产生激子。 4.激子的迁移: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光分子,并激 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5.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能量。
OLED的特点
1. 全固态器件,自发光型,无真空腔,无液态成分,不怕震动,使用方 便; 2. 响应速度快(微秒量级),视角宽(大于160度),工作温度范围宽 (-40℃~80℃); 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选范围广,容易得到全色显示;
4. 亮度,效率高;
5. 直流驱动电压低,能耗少,可与集成电路驱动相匹配; 6. 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金属阴极 DC 复合 电源 有机层
e
e
h
光发射
h
透明阳极 衬底
器件主要性能指标
载流子迁移率 :载流子迁移率是指载流子(空穴或电子)在单位电场作用下 在给电定材料中的平均漂移速度,是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速度的量度, 载流子的漂移速度与迁移率成正比关系。
量子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量子效率可用外量子效率和内量子效率来评 价。 外量子效率是指发光器件输出的光子数与注入的电子数之比; 内量子效率则是产生于器件内部的光子数与注入的电子数之比。 能量效率与功率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能量效率是指向器件外部辐射的 光功率与外加的电功率之比。 功率效率是指器件每单位面积输出的光通量与输入电功率之比。 器件寿命:器件寿命是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际能够使用的时间长度,通常 以小时表示。

电致发光量子点材料

电致发光量子点材料

电致发光量子点材料
电致发光量子点(Electroluminescent Quantum Dots)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调控性。

本材料由纳米尺寸的半导体颗粒构成,可以在电场激励下发射
可见光。

制备电致发光量子点的方法主要包括热分解法、溶液法和气相沉积法。

对于热分解法,先将金属前驱体(如金属鹅卵石矿、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甲酸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
在高温下加入表面活性剂,通过热解使前驱体成核并生长成量子点。

溶液法是将前驱体溶
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热解或光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使其形成量子点。

气相沉积法则是将
前驱体蒸发或溶解在气体载气中,然后在高温下使其气体相转变为固体相。

电致发光量子点具有调控发光波长的优点,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和组成来实现。

这种材料还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较长的寿命和优异的色纯度。

在应用方面,电致发光量
子点被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器、照明、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电致发光量子点的制备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条件控制,并且在实
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量子点表面的稳定性、合成成本和环境友好性等问题。


来的研究将需要进一步改进材料制备技术,以实现电致发光量子点的商业化应用。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又称为电致冷光材料,指的是能够通过电场或电流激发而发出可见光的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在现代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LED、液晶显示器等。

最常见的电致发光材料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也就是电致发光二极管。

LED是一种具有电致发光特性的二极管,通过施加正向电压,使得电子和空穴重新组合并释放能量,产生可见光。

LED具有体积小、节能、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屏幕显示、汽车照明等领域。

另外一种常见的电致发光材料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种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薄膜材料,通过电压激发有机分子的激发态,从而发出光线。

OLED具有发光均匀、色彩鲜艳、可弯曲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屏幕、电视屏幕、车载显示器等领域。

除了LED和OLED,还有一些其他的电致发光材料,如电致发光多晶硅材料、电致发光蓝宝石材料等。

这些电致发光材料都具有突出的发光特性,可以通过激励能源(如电场或电流)来产生发光效果。

电致发光材料的运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电子和空穴在材料中重新组合并释放能量,产生光线。

具体来说,当材料中施加电压时,电子会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而空穴则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当电子和空穴重新组合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

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还可以用于传感、通信、医疗等领域。

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之,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类能够通过电场或电流激发而发光的材料,其中LED和OLED是最常见的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推动了现代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三基色之一的蓝光材料,还可以将其他发光材料掺杂在蓝色发光材料
无机材料电致发光器件的分类
无机电致发光元件
早期的电致发光元件,使用的是由无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 二极管,发光二级管是一种通过电流能发光的二极体,简称 LED,
然而LED真正作为全彩的室内外影像显示系统,还是近几年的事,
因为一直找不到性能足够好的发蓝光的LED无机材料。 发红光的LED无机材料其分子组成是Ga-Al-As. 发绿光的LED无机材料其分子组成是GaP.
5 )电致发光: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能量。
评价OLED的一些主要参数
一般来讲,有机EL发光材料及器件的性能可以从发光性能和
电学性能俩方面来评价。发光性能主要包括发射光谱,发光亮度
,发光效率,发光色度和寿命;电学性能主要包括电流与电压的 关系,发光亮度与电压的关系等。这些是衡量有机EL材料和器件 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发光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极为重要。
有机电致发光过程通常包括以下5个阶段。 1 )载流子的注入:再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 阳极注入到夹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功能薄膜层。
2)载流子的跃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
输层向发光层跃迁。 3)载流子的复合:电子和空穴结合产生激子。 4)激子的跃迁: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分子 ,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纯度不够切在搞掺杂浓度下存在严重淬火效应。接着柯达开发出
C-545T,这是目前发光性能最好的绿光材料。
有机小分子红光材料
由于大多数红光材料是能隙较小的化合物,易发生非辐射复
合,并且存在较强的2-2相互作用或者具有强的电荷转移特性,
在高掺杂浓度或固体薄膜状态下分子间易产生聚合,导致浓度 淬灭,因此红光材料大都荧光量子产率不高,在制备器件时存 在主客体材料之间的能量匹配,相分离,载流子传输不平衡等, 这为红光材料的设计增加困难,导致材料缺乏。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 空穴传输层
•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Friend等人在首次报道了以共轭聚合 物聚对苯撑乙烯(PPV)为发光层材料制成单层薄膜夹心式聚 合物发光器件,其器件的驱动电压为 14V ,发黄绿光,外 量子效率仅为 0.05% ,但是这一研究成果开辟了发光器件 的 一 个 新 领 域 —— 聚 合 物 电 致 发 光 器 件 (PLED) 。 Nature,1990,347,539
• 在 PPV主链乙烯基上引入氰基 后,提高了 CN-PPV 的电子亲 和力,它的氧化还原电位为 0.6V ,能隙 Eg 为 2.1ev ,具 有明亮的红色荧光。 • 在 PPV 的苯环上引入双苯基或 多苯基侧链,由于取代基的引 入产生位阻效应使共轭平面发 生扭曲,使有效共轭长度变短, 导致其发射波长蓝移,获得了 发 蓝 光 的 PPV 衍 生 物 ( DPPPV)。
聚合物电致发光的性能评价:
• 一般来讲,聚合物发光材料和器件性能的 优劣可以从发光性能、电化学性能和电学 性能等方面来评价。 • 主要包括:发射光谱、发光亮度、发光效 率、发光色度、器件寿命、材料的能级和 能隙、发光阀值电压、功耗、电流与电压 的关系、发光亮度与电压的关系等。
PLED的发光机制:
电致高分子应用:
字段式LED
点式LED
点阵式LED
光柱式LED
白色LED照明灯
地砖灯
礼品灯 手电筒
发展历史:
• 上世纪 60 年代人们开始关注有机电致发光现象。 • 1963 年 Pope 等人以电解质溶液为电极,在蒽单晶 (厚度:20µ m)的两侧加 400 V 直流电压时,观察到 了蒽的蓝色电致发光;之后, Helfrich , Williams 等人继续进行了研究,并将电压降至 100V 左右, 获得了高达 5%光子/电子的外量子效率。 • 1982 年,Vincett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 50 nm 厚的 蒽薄膜,进一步将电压降至 30V 就观察到了蓝色发 光,但其外量子效率仅为 0.03% 左右,这主要是电 子的注入效率太低以及蒽的成膜性能不好而存在易 穿的特点。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导论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导论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导论引言:近年来,由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光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易于制备、柔性可折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照明、生物传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基本原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通过施加电场来实现发光的材料,其基本原理是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注入载流子,通过载流子在材料中的扩散和再组合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从而产生发光。

一般来说,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发光层、载流子注入层和电极层等。

载流子注入层用于实现载流子从电极注入到发光层,电极层用于提供足够的电场以驱动载流子在发光层中运动。

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1.分子设计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通常需要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和能级分布。

通过分子设计法,可以设计出具有良好光电性能的有机分子,进而制备出高效的电致发光材料。

2.整体法:整体法是一种将有机分子溶解在溶剂中,通过溶液沉积、旋涂等技术制备电致发光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备的电致发光材料结构均匀、制备成本较低,但是光电转换效率较低。

3.蒸发法:蒸发法是一种将有机分子在真空条件下蒸发沉积在基板上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备的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较好的膜层质量,但是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1.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OLED是一种采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制备的光电器件,具有高亮度、广色域、快速响应等特点。

OLED器件由ITO透明导电玻璃基板、有机电致发光层、载流子注入层和金属电极等组成。

制备OLED器件的方法主要有真空蒸发法、旋转涂敷法和喷墨印刷法等。

2.有机电致发光场效应晶体管(OFET):OFET是一种利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

OFET器件由基底、源极、漏极和门极等组成,其中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层起到了发光的作用。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电致发光 材料及器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介绍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知识、性质和广泛应 用。通过这个课件,您将会了解到电致发光技术的原理和未来发展趋势。
电致发光基础知识
发光机理
电致发光是通过电流激发发光分子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激发电子跃迁至激 发态,然后通过光致发光机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
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
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和照明等 领域。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的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将实现更高的亮度、更低的功率消耗,并进一步 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结语
• 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未来,我们有望见证更多创新的发光材料和器件应用的出现。
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质
1 发光性能
衡量发光材料亮度、色彩饱和度和发光效率等方面的性能。
2 稳定性
评估材料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稳定性,如寿命、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3 加工性能等
材料在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时的可加工性、薄膜制备条件等方面的性能。
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种类
电致发光器件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无机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颜色发生机制
发光颜色的发生取决于发光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有机染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 材料)的分子结构。
常见的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含有有机分子的材料,可实现丰富多彩的颜色和高亮度。
无机电致发光材料
使用无机物质制备的材料,具有稳定性和长寿命的特点。
杂化电致发光材料
结合有机和无机组分的材料,优化了发光性能和稳定性。
器件构成
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提取层等是组成电致发光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①空穴注入电极(阳极)/发光层/电子传 输层/电子注入电极(阴极);
②空穴注入电极(阳极)/空穴传输层/发 光层/电子注入电极(阴极);
③空穴注入电极(阳极)/空穴传输层/发 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电极(阴 极)。
5.4.1.2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机理
有机电致发光过程通常包括以下5个阶段。 (l)载流子的注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
5.4.2.2 电子传输材料
要求: ①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易于传输电子;
②具有较大的电子亲和势,易于由阴极注入 电子;
③具有较大的电离能,对空穴有阻挡作用; ④激发能量高于发光层的激发能量; ⑤不能与发光层形成激基复合物; ⑥成膜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不易结晶。
5.4.2.3 空穴传输材料
特点: ①具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 ②具有较小的电离能,易于由阳极注入空穴; ③具有较小的电子亲和势,对电子有阻挡作用; ④激发能量高于发光层的激发能量; ⑤不能与发光层形成激基复合物; ⑥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热稳
5.4.3.2 10-羟基苯并喹啉铍
5.4.3.3 苯基联苯噁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5.4.4 电致发光器件展望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实现任何颜色的显示,同 时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等特 点。高分子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超薄、质 量轻、可弯曲、折叠的特点,可制成大面积平板 显示器,能满足当今信息时代显示设备提出的更 高要求。从目前的研究进展看,它的亮度、效率 和全色性都超过了无机电致发光器件,唯一的缺 点是寿命不够。因此,许多研究者都把研究的重 点放到了改进稳定性上。
电致发光材料
某些物质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下而将电 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现象。具有这种性能 的材料称为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具有 低能耗、小体积、表面显示的特点,电致 发光材料是仪器表照明、平面显示器件制 造的重要原料。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简称EL材料)是一种能够在电
场的作用下产生发光现象的材料。

它具有在室温下工作、发光效率高、寿命长、能耗低等优点,因此在显示、照明、生物医学、安全标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EL材料的基本原理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发生辐射
而产生光。

目前,主要的EL材料包括有机EL材料和无机EL材料两大类。

有机EL材料是指以有机化合物为基础的EL材料,其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
可制备成薄膜、柔性度高,适合于柔性显示器件的制备。

有机EL材料的发光颜色
丰富,可以通过不同的有机分子设计实现多种颜色的发光,因此在显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机EL材料是指以无机化合物为基础的EL材料,其优点是发光效率高、寿
命长、稳定性好,适合于大面积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应用。

无机EL材料的发光机理
复杂,通常包括发光中心和激活剂等组成,通过控制发光中心和激活剂的种类和浓度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

除了有机EL材料和无机EL材料,近年来还出现了混合型EL材料,即有机无
机杂化EL材料。

混合型EL材料综合了有机EL材料和无机EL材料的优点,具有
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EL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随着
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EL材料将会在显示、照明、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因分子间范德华力作用较弱,
对于处在激发态的有机分子,其电子与空
穴基本属于一个分子。因此大多数的有机 分子所形成的激子属于Frankel激子类型。 设激子的能级Eex。位于价带底能级Ec与价 带顶能级Ev之间,则它的激发能为Eg`= Eex—Ev ,小于Eg=Ec--Ev。显然激子的 束缚能为Ec—Eex;激子最终发生复合,即 在此过程中电子落人空穴之中,或者产生
余辉在10 -8 秒以下的称荧光.如受外来光 线激发发光的荧光灯发光;受阴极射线激发 发光的电视屏发光;都为荧光.荧光是冷光, 其余辉时间与发光体温度无关.荧光灯管和 电视屏上都涂有发光物质,荧光灯上涂的发 光物质常为卤磷酸钙.
磷光邮票与荧光邮票的区别:磷光邮票和荧 光邮票都是发光邮票,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 蓝绿色余辉,主要区别是撤除紫外线照射, 荧光邮票亮光立即消失,而磷光邮票亮光消 失较慢。
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无机半导体 电致发光器件,因为它们在通讯、光信息处理、 视频器件、测控仪器等光电子领域有着广泛而重 要的应用价值。
无机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粉末、半导体薄膜等 电致发光器件尽管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 其复杂的制备工艺、高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 不能大面积平板显示、能耗较高以及难以解决短 波长(如荧光)等问题.使得无机电致发光材料的 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改变取代基 增加给电子基团发生红移 增加吸电子基团发生蓝移 改变共轭链的长短 部分共轭可以获得更大的量子效率,抑制了非光耗散 掺杂剂 改变了能量传递的效率和浓度,改变器件的发光光谱
制备
真空蒸镀 浸涂和旋涂 原位聚合法 利用单体的光聚合或者电化学聚合制备聚
聚合物电致发光的一些基本概念
载流子 激子 单线态与三线态 磷光和荧光 电致发光的量子效率 载流子注入效率

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场激发材料发光的技术,它已经成为制造高质量平面显示器和照明设备的关键技术之一。

无机和有机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致发光材料,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一、无机电致发光材料
1.磷光体
磷光体是由氧化物或氟化物等高熔点材料和稀有金属离子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

目前,磷光体已被广泛应用于LED照明和显示器行业。

其中,红色磷光体的发光效率较高,已经成为了LED照明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颜色之一。

2.氮化物LED
氮化物LED是由镓铝氮化物等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效率高,颜色纯度度高等特点。

目前,氮化物LED已被广泛应用于绿色、蓝色和紫色LED照明以及RGB LED显示器中。

3.硅基LED
硅基LED是由硅材料和硅基异质结构组成的发光器件,具有低电压、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

硅基LED已经成为了微电子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设备。

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1.聚合物LED
聚合物LED是由导电聚合物或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的发光器件。

它具有发光效率高、颜色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可穿戴等领域。

2.小分子有机LED
小分子有机LED是由有机荧光分子制成的发光器件,具有可调颜色、发光亮度高等特点。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OLED电视、OLED照明等领域。

总体来说,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将
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pt课件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pt课件
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
有机配合物是最早使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优良的载 流子传输特性和成膜性能,典型的有8-羟基喹啉铝(Alq3)及铍 的络合物Bebq2。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基本概念
电致发光(EL)是指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电压的激发 而发光的现象,是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有机电致发光是指由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制备成的薄膜器件在电场 的激发作用下发光的现象。
发光材料按分子结构特性分为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 和有机金属配合物材料,前者种类最多,典型的小 分子荧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如DCM发红光,香豆素 C540发绿光。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蒽 单晶层 20厚 m,度 驱动 40V 电 0 压
2). 1982年 Vincett的研究驱动电压30V, 但是器件的量子效率很低,小于1% 特点: (1)单层器件;(2)驱动电压高; (3)器件效率低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Electroluminescent Polymer Materials,简称ELP)是一类能够通过施加电场而产生发光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 发光原理: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通过在材料中施加电场,使其电荷发生重组并释放能量,从而产生光。

一般来说,ELP材料包含有机发光分子和电荷传输分子,通过调控它们之间的能级结构和电子传输性质,实现电-光转换。

2. 发光颜色: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可实现多种发光颜色,包括红、绿、蓝等。

通过调整材料的化学结构和添加适当的发光分子,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效果。

3. 柔性性质:ELP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可塑性,可用于制备柔性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无机发光材料,ELP材料更容易实现柔性器件的制备。

4. 低功耗: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是一种低功耗的发光材料,能够以较低的电压和电流产生较高的光亮度。

这使得ELP材料在电子显示器、照明等领域具有潜在的能耗优势。

5. 制备成本较低:相较于无机发光材料,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制备成本较低,生产工艺也相对简单,有助于推动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发展。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电激发光(OLET)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可以用于制造高效、柔性和多彩的显示器、照明设备和其他光电子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是一种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发光的有机材料,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视角、薄、轻、柔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生物医药等领域。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当今光电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

首先,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

它能够在低电压下产生高亮度的发光,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OLED材料的发光波长范围广,可以实现全彩色显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此外,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还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发光性能。

其次,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柔性。

OLED材料可以通过溶液法、真空蒸发法等简单加工工艺制备成薄膜,适用于各种基板材料上。

同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以制备成柔性器件,具有弯曲、折叠等特性,可以应用于柔性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此外,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还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无机发光材料,OLED材料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同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低电压下即可发光,具有较低的功耗,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总的来说,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柔性、环保节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光电材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必将在显示、照明、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一、什么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EL)是一种由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制成的电致发光材料。

该材料能够通过电场的激励,发出独特的发光效应。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通常采用沉积方式或者印刷方式进行。

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包括分子畸变技术、溶液加工技术、真空沉积技术、印刷技术等。

1. 分子畸变技术分子畸变技术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制备的核心技术之一。

其制备过程包括分子设计、合成和纯化等环节。

其中合成阶段是制备分子材料的最关键步骤,在其中电子转移特性和载流子传输特性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这种技术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

2. 溶液加工技术溶液加工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制备技术。

该技术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印刷、旋涂、喷涂、浸涂等方式将其涂布在透明基板上,并经过热处理、光致反应等方法加工形成电致发光元件。

采用这种技术所制备的元件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可以在大面积基板上形成均匀的光致发光层。

3. 真空沉积技术真空沉积技术是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一种重要工艺。

该技术需要使用真空机械设备,在真空腔体中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沉积在基板表面上,经过加工形成电致发光元件。

采用这种技术所制备的元件表现出稳定的电致发光特性,是制备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主要手段。

4. 印刷技术印刷技术是最常见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制备技术之一。

该技术包括光刻、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多种印刷方式。

采用这种技术所制备的元件制作过程简单,加工效率高。

印刷技术能够直接将电致发光层制备在透明基板上,不必通过复杂的光刻或化学蒸发等工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及其应用

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及其应用

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及其应用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产生发光效应的物质,其通常由发光层和电致激发层两部分组成。

发光层是主要发光区域,电致激发层则提供了电场,使得发光层的能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发光效应。

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亮度高、寿命长等特点,在照明、显示、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发光层和电致激发层的材料选择和层次结构设计。

其中,发光层的材料选择是电致发光材料设计的核心问题。

根据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不同,可选的发光层材料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常见的发光层材料有有机发光材料、无机发光材料和量子点等。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分子结构单一、易于合成制备、颜色可调、柔性加工等特点。

其发光机理主要是通过受激发电荷从基态转移到激发态,再通过辐射跃迁产生发光效应。

有机发光材料的产业化应用也非常广泛,包括OLED显示屏、LED照明和生物成像等领域。

无机发光材料指的是以磷光体、卤化物或光阳离子等为代表的无机材料。

由于其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热稳定性和光学透明度等特点,因此在LED照明、光催化和生物成像等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量子点是一种能够产生发光效应的半导体材料,其大小与其颜色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通常情况下,量子点的大小越小,其发光颜色就越蓝;反之,量子点颜色会变为红色。

量子点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荧光量子产率,而且具有发光颜色可调、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和寿命等优点。

因此,在LED照明、生物成像、光催化等领域广泛应用。

除了发光层的选择,电致激发层的材料选择和层次结构设计对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电致激发层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电场,使得发光层的载流子能级结构产生改变,从而实现发光效应。

电致激发层材料通常具有高的电导率、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等特点。

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其中,LED照明是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LED照明由于其节能、寿命长、色调良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室内外照明的最佳选择。

电(场)致发光原料(精)

电(场)致发光原料(精)

电(场)致发光材料无机粉末电致发光(EL)材料是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一种无机粉末发光材料,其发光颜色主要有蓝、绿、橙,以及上述颜色的过渡色。

KPT牌EL材料可广泛应用于EL玻璃屏、EL搪瓷屏、EL塑料屏、EL丝线等交、直流电致发光器件。

由于目前EL器件制屏工艺多以丝网印刷或喷涂为主体,因此,我公司生产的EL发光粉分为三种类型:B类:平均粒度29μm,特点为亮度高、耐高温适合于塑料屏、搪瓷屏;S类:平均粒度9μm,特点为亮度较高,发光均匀细腻,适合玻璃与塑料屏;C类:平均粒度28μm,特点为颗粒表面经过包膜处理,防潮湿性能好,其使用寿命延长、亮度高、不需封装,适合塑料屏;国家标准牌号类型发光颜色化学成份D310 B 蓝白ZnS:Cu、YAGD320S 黄白ZnS:Cu 、MnD330B、S 橙白(白)ZnS:Cu、染料D417B、S 深蓝ZnS:Cu、AlD447B、S 浅蓝 ZnS:CuD502B、S 蓝绿ZnS:CuD512B、S、C 绿 ZnS:CuD522S 黄绿(Zn、Cd)S:CuD601 S 黄(Zn、Cd)S:CuD611B、S 橙ZnS:Cu、MnD651S 橙红ZnS:Cu、MnD661S 红(Zn、Cd)(S、Se):Cu电致发光器件配套原料与使用技术咨询科炎光电研制的电致发光器件制造专用辅助材料,可以结合各类EL发光材料使用,其完全适用于EL玻璃屏、搪瓷屏、塑料屏、丝线等器件产品丝网印刷、喷涂工艺的实施。

使用该辅助材料制造的EL各类器件,基本技术指标(参考)为:电压40V~400V,频率50Hz~4KHz,温度-40~+60℃,电流0.02~0.2mA/ cm2,电容0.2~0.7nF/cm2,功耗2~7mW/ cm2,湿度0%~90%,平均使用寿命1万小时,亮度5~100cd/ m2。

型号用途特点高亮专用胶水印刷发光层介质层与介质粉混合、与发光粉混合、附着力强、110度干燥介质粉印刷介质层高反射率、高介电常数改性剂加入到A、B、AB组份浆中增塑、固化稀释剂、清洗剂调节粘度、清洗工具稀释、清洗ITO膜塑料透明导电膜透明、柔软ITO油墨塑料透明导电层印刷透明导电层导电银浆印刷背电极导电性能好绝缘涂料保护背电极使用简单电致发光专用胶水型号用法特点AB 红外加热慢速干燥(3-4小时)加改性剂A B 发光层红外加热慢速干燥(3-4小时)介质层红外加热慢速干燥(3-4小时)加改性剂加改性剂FB 常温快速干燥(2小时)或红外加热(10分钟)高发光亮度、简单快速干燥PB 常温慢速干燥(5小时)或红外加热(1小时)高发光亮度、UV UV紫外线固化(30-120秒)高发光亮度、超快速干燥。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五.PLED器件的主要辅助材料
除了 ITO 之外,一些化学掺杂的导电聚合物也被用作空穴注入电极,像 p-型掺杂的聚吡咯、聚噻吩衍生物和聚苯胺等。这些材料都有比较高的功函数,用它们作正极使得空穴注入发光层只需跨越很小的能垒,实验表明它们不仅能提高器件的效率,还大大提高发光的均匀性以及器件的寿命。
电致发光是指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它是一个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一种发光过程。
电致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图象显示信息处理和通讯等领域。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所有的电致发光器件都是在p-n 结无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制造的,如磷化镓(GaP)发光二极管、磷砷化镓(GaAsP)发光二极管、砷铝镓(GaAIAs)发光二极管 。
能量效率(功率效率)=输出的光功率/输入的电功率。
量子效率分为外量子效率和内量子效率。
外量子效率=发射出器件的光子数/注入的电子和空穴数
内量子效率=器件内部复合产生辐射的光子数/注入的电子 和空穴数
流明效率(光度效率)=发射的光通量/输入的电功率
3
2
1
4
5
6
2.3. 发光效率
1
由于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会有不同的心理-物理反应,所以人眼不能用于测量颜色,仅能判断颜色相等的程度。
02
一般来讲,聚合物发光材料和器件性能的优劣可以从发光性能、电化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等方面来评价。
主要包括:发射光谱、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发光色度、器件寿命、材料的能级和能隙、发光阀值电压、功耗、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发光亮度与电压的关系等。
二、聚合物电致发光的性能评价
在有机/聚合物 EL 中,发射光谱通常有两种:光致发光光谱和电致发光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需要光能的激发,电致发光光谱需要电能的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概述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是指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而发光的现象。

用有机发光材料制作的发光器件,一般统称作OLEDs(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用聚合物为发光层的器件,称作PLEDs(Polymer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多采用夹层式(三明治)结构,即将有机层夹在两侧的电极之间。

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并在有机层中传输,相遇之后形成激子,激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分子,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出光能。

ITO透明电极和低功函数的金属(Mg、Li、Ca、Ba、Ce等)常被分别用作阴极和阳极。

根据材料特性和器件要求,主要有单层器件、双层器件、三层器件、多层器件、带有掺杂层的器件、三像素垂直层叠式器件等器件结构。

早在1963年,美国纽约大学的Pope 等首次发现有机材料单晶蒽的电致发光现象,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Eastern Kodak)公司邓青云等用苯胺-TPD做空穴传输层(HTL)、八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EML)成功研制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工作电压小于10 V,亮度高达1000 cd/m2,这样的亮度足以用于实际应用。

1990年Friend课题组[3]采用聚对苯撑乙烯(Poly-phenylene vinylene, PPV)为发光材料制成聚合物发光器件(PLED),打开了PLED研究的新局面。

近十多年来,聚合物发光材料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研究工作非常活跃。

相继合成并研究了种类繁多的共轭高分子,涉及聚对苯撑乙炔(PPE)、聚乙炔(PA)、聚对苯撑(PPP)、聚噻吩(PT)、聚芴(PF)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等等。

PPV及其衍生物是目前电致发光研究中最为成熟、最具商业化前景的一类电致发光材料,通过结构修饰、复合/共混来控制分子结构以及调节光电性能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聚硅烷电致发光材料随着光电功能材料的深入研究,共轭聚硅烷受到极大关注。

1998年, Y·H·Xu等人首次成功地用聚甲基苯基硅烷制成了能发出绿色光的电致发光器件、场致发光器件,可作为光源或显示器。

单用聚硅烷制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主要缺陷是稳定性差和量子效益太低。

聚硅烷是典型的P型掺杂半导体,具有较高的空穴传输能力(约10-41/cm2·s),可用作空穴传输材料;具有光导性,能强烈吸收近紫外光; stokes位移很小,能发出强烈的紫外荧光。

这对于制备紫外和近紫外发光二极管(LED)非常具有吸引力。

由于聚硅烷对空穴具有优良的传导能力和对电子的传输较困难,导致聚硅烷在电致发光过程中空穴在材料内部聚集,发光层仅靠近阴极侧的界面,形成影响发光的缺陷。

解决这个问题较适合的办法是将σ共轭聚合物与π共轭聚合物进行共聚或将具有共轭π键结构的侧基引入到聚硅烷的硅原子上。

【注:文献1】薄膜电致发光材料薄膜在光电子领域最有前景的应用就是薄膜电致发光。

由于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具有体积大、功耗高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平板化。

在众多的平板显示技术中,TFEL显示技术由于其主动发光、全固体化、耐冲击、视角大、适用温度宽、工序简单等优点,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发展迅速。

自从1974年日本Sharp公司的InoguchiT首先实现了薄膜电致发光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实现了全色薄膜电致发光显示。

主要有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电致发光材料。

1红色发光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ZnS:Mn的单色TFEL显示已经实现商业化,而且它们的性能到今天一直在完善。

因为ZnS:Mn薄膜发光体发出的桔黄色光具有最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所以使商业应用成为可能。

ZnS:Mn的发光光谱来自Mn的4T1(3d)-6A1(3d)的层内跃迁。

它的发光亮度和效率可分别达到在60Hz时300cd/m2和在1kHz时2~4lm /W。

这是由于Mn离子和Zn离子有着同样的价态(+2)和在ZnS晶格中与Zn离子有着相似的离子尺寸(仅仅差8% )。

Zn2+和Mn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0. 074、0. 080nm。

这样,Mn可以在低温下被掺入到ZnS里,并且能均匀地分布,因此,能够得到大碰撞截面(2×10-1cm2)。

可以用1个红滤光片滤掉ZnS:Mn发出的黄光来得到明亮的红光。

Tuenge R T和Kane J报道了使用CdSSe制成的无机薄膜长波滤光片得到了明亮的红光。

其他红色发光材料有CaS:Eu和ZnS: Sm,它们均不需要滤光即可得到红光,但目前还不能达到TFEL所需要的亮度要求。

CaS: Eu薄膜的最高发光效率为0. 21m /W[4],但它还远远小于ZnS:Mn的发光效率。

2绿色发光材料最有前景和亮度最高的绿光TFEL发光体为ZnS:Tb,F。

它首先是在1968年由KahngD得到的,由于发光中心被认为是TbF3分子形成的,所以称作LUMOCEN(Luminescent fromMolec-ularCenter)。

从那以后,通过优化F/Tb比例、增加电荷补偿,例如引入氧以及引入Ag、Cu、Ce等共掺杂物等方法来完善ZnS:Tb, F的亮度和效率。

现在通过溅射方法制备的ZnS: TbOF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可达到1lm /W。

ZnS:Tb的发光峰值在545nm处,其CIE坐标值为x=0. 31,y=0. 60,这与CRT显示采用的绿光标准非常接近。

该薄膜的发光是由于Tb离子的跃迁引起的。

氧和氟加入该发光体能够完善器件的性能。

Sohn SH等人认为由于这两种元素的加入使材料更有利于晶化,从而减少了发生无辐射跃迁的场所。

【注:文献2】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与传统的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电致发光技术(如阴极射线显示CRT、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PDP等)相比,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技术优点十分突出:(1)可以使用较低的直流驱动电压、能耗少,可与集成电路驱动相匹配;(2)电致发光的有机聚合物品种丰富,发光波长容易通过化学方法便捷地调节,容易实现全彩显示;(3)自发光机理,亮度大、效率高、视角广,响应时间短(通常在微秒级),可实现超薄的大面积平板显示;(4)制作工艺简单,有机聚合物的机械加工性能良好,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显示设备,甚至可以卷曲和折叠而不影响器件性能。

在各类电致发光共轭聚合物中,聚芴类衍生物具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芴单元是刚性共平面的联苯结构,C-9位置可以方便地引入各种取代基团以改善溶解性能及超分子结构,而不会引起显著的空间位阻影响主链的共轭;聚芴类衍生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聚芴类衍生物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效率合适,能满足显示技术的要求。

受到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的巨大应用潜力的吸引,相关研究工作一直非常活跃。

充分利用有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易于修饰的优势,在研究构效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聚合物的主链或侧链结构从而有效优化聚合物的各项性能,是通常采用的促进聚芴类电致发光材料可实用化的途径。

直接面向器件制造的聚合物:将聚芴类材料用于显示技术时,需要将聚合物首先沉积在基质上随后进行模式化处理以得到全彩显示和特定的图案。

目前广泛使用的技术有三种:区域选择性的电聚合方法;光化学模式化方法;非反应性技术。

其中非反应技术简单方便,成本低,且不会因为辐射等原因破坏聚合物的结构,已经发展起来的技术有栅格打印、喷墨打印和软平板印刷等。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需要各种形式各种规格的显示屏应用于移动电话、汽车、便携式电脑、传真设备等场合。

聚合物电致发光技术可以应用在一切需要显示技术的领域,最广阔的前景在于高密度显示屏或者电视。

聚芴类发光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在电致发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已经有商品化的材料出现。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效稳定的蓝光材料;能够实现载流子平衡的多功能聚合物;LED器件结构的突破性发展;电致发光的基本物理和化学问题仍然没有彻底研究清楚;仍然缺少高效、简单、不需要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路线。

尽管如此,随着物理、化学、材料、器件交叉研究的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必将大大加快聚芴类发光材料的可实用化和产业化进程。

【注:文献3】新型蓝色电致发光材料———联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联苯乙烯衍生物4,4′-双[2,2-(1-萘基,苯基)]苯乙烯基)-1,1′-联苯(NPVBi),由于材料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制备了结构为ITO/TPD/NPVBi/Alq/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性质,得到了色纯度较好的蓝色发光。

特别是器件在不同的工作电流下,色坐标基本不变,色度相当稳定。

研究表明NPVBi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蓝色发光材料。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研究的目标是发展彩色显示,为了实现彩色显示,需要红、绿、蓝3种基色,或者利用颜色转换介质(CCM)技术,把蓝光转换为红光和绿光,从而实现彩色显示。

因此研究蓝色发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蓝色发光材料通常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大大地影响了载流子尤其是电子的有效注入,使得蓝色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一般比绿光和红光器件要低。

尽管人们对有机蓝光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有效的蓝色发光材料仍然比较少,目前蓝光材料主要包括联苯乙烯(distyry-larylenes,简称DSA)衍生物,金属螯合物、二唑衍生物、蒽类衍生物和稀土配合物等。

在各种蓝色发光材料中,联苯乙烯衍生物是最有前途的一类材料,关于这类材料已有一些报道。

在这类材料中比较典型的材料是DPVBi(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它是一种目前比较好的蓝光材料,但DPVBi的玻璃化温度Tg不到100℃,其热稳定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文首次合成了一种稳定性比DPVBi好的DSA衍生物4,4′-双[2,2-(1-萘基,苯基)]苯乙烯基)-1,1′-联苯(NPVBi),用NPVBi作发光层制作了结构为ITO/TPD/NPVBi/Alq/LiF/Al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光谱,亮度-电压,电流密度-电压及在不同电流下的EL 光谱特性。

【注:文献4】新型电致发光材料1,5-萘二胺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N,N’-二苯基-N,N’-二(1-萘基)-1,5-萘二胺(NPN),测定了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DSC测定其玻璃化温度(Tg)高达127℃,循环伏安法(CV)测定其电离势(Ip)为5.30 eV,可望用作有机电致发光空穴传输或蓝色发光材料.空穴传输材料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从阳极注入的空穴经过空穴传输层的传输,与阴极传来的电子在发光层内复合,从而激发发光层分子产生单重态激子,单重态激子经辐射弛豫而发光[1].作为空穴传输材料,不仅要具有较低的电离势以降低空穴传输层与阳极之间的能垒,同时还应该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较好的成膜性,以此来增加器件的稳定性,延长器件的寿命.三苯胺类衍生物是应用最广泛的空穴传输材料,它们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比一般的电子传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高两个数量级[2],是性能优良的空穴传输材料.但它们的玻璃化温度偏低是一个明显的缺点[3,4],如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Tg=60℃),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Tg=100℃).我们在TPD和NPB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1-萘基)-1,5-萘二胺(1,5-bis[N-(1-naphthy)-N-phenyl]naphthalene diamine, NPN).该材料不仅保持了TPD和NPB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较好的成膜性,有望成为优良的空穴传输材料.【注:文献5】聚对苯撑乙烯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聚对苯撑乙烯衍生物(PPVs)材料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激光和化学与生物传感等先进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