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二下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d3e7b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1.png)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寓、则、亡、牢、圈、钻、叼、坊、悔、此”等生字,会写“亡、牢、钻、劝、丢、告、筋、疲”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亡羊补牢”的寓意,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反思自己的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准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寓意。
2.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寓意,并能将寓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养了一群羊。
有一天,他发现羊圈里少了一只羊,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亡羊补牢》。
(板书课题:寓言二则亡羊补牢)2.展示羊圈和羊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互相纠正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5.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个人养了几只羊,羊圈破了,狼叼走了羊,他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又丢了羊,后来他听从劝告,修补了羊圈,羊再也没丢过)(三)学习生字1.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亡”:独体字,笔顺是点、横、竖折,注意第三笔竖折要写得端正。
“牢”:上下结构,上面是“宀”,下面是“牛”,写的时候要注意“宀”要盖住“牛”。
“钻”:左右结构,左边是“钅”,右边是“占”,注意“占”的笔顺。
“劝”:左右结构,左边是“又”,右边是“力”,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比例。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25f9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a.png)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二次指导重点生字。
2、复述课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讲故事时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
2、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回忆字义,通过扩充题目讲述故事梗概1、回忆课题,听写并进行书写二次指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成语,还记得它的名字吗?(亡羊补牢)。
题目中有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三个生字呢,你能正确地写好它们吗?好,拿起笔,默念写字姿势,开始写。
(展示学生书写,并进行二次指导)反馈:他写得对不对?回想上节课学写这三个字的要求,你看他哪个字写得?“补”左右结构的字要些紧凑,注意哪笔呢?(竖的位置)那么,把你写得不满意的字在右边的田字格中再工工整整地写一遍,争取这次写好。
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写,老师在黑板上也认真地写下这则成语的名字。
2、回忆重点字义,初步讲述故事过渡语: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还记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吗?亡:丢失;牢:羊圈3、扩充题目讲故事,激发阅读期待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个简单概括文意的方法—扩充题目法,你能用上这种方法概括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吗?谁来试试?有一个人丢了一只羊,后来他听了别人的劝把羊圈补好了,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评:你帮助大家简单回忆了这则成语故事,扩充题目这种方法多有用啊,希望今后的学习中你能用上。
读完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讲讲吗?讲给别人听也是书后的一个要求,打开书,先读一读,再试着讲一讲。
预设一:他把整个故事怎么发生的、后来怎么样了和结果怎么样讲得清清楚楚,他还有哪儿吸引你吗?到底怎样讲才能让别人特别特别喜欢听呢?把人物说的话讲特别有必要。
那么,故事中都有谁说了什么话,打开书找到画下来,再读读。
评:讲得很流畅,说明课下你预习得很充分。
预设二:他把邻居对养羊人的劝告讲出来了,你们觉得还应该讲出什么?这可对情节的发展很重要。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8篇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0a8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d.png)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8篇亡羊补牢篇一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
3、练习用"从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教学用具:录象、自制教学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分析加深理解二、讲读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1、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2、分节读文,质疑。
纠正读音:街坊坊读轻声:窟窿窿读轻声质疑: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
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4、细读课文,归纳寓意。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a: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b: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c: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
"(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
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
范读,个别读,齐读。
)d: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a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明白了应该------街坊的劝告。
b比较句子: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7篇)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9f34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7.png)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7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读“窟窿,叼、劝”4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9个生字。
2、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窟窿、街坊、劝说”和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大意。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寓言”,学生齐读,说一说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2、读课题《寓言两则》,怎么理解“则”(篇,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3、齐读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二、自读课文,生字过关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2、生词过关:羊圈窟窿叼走劝说街坊后悔(1)小老师领读,重点关注:窿、坊读轻声,多音字“圈”(2)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过关(3)全班齐读三、概括大意,总结寓意能力迁移,运用学习《燕子专列》的方法,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圈一圈关键词,加上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1、起因:(1)指生读第1自然段板书关键词:“窟窿”(指导书写,注意“窿”中间有“一”,什么是窟窿?根据“穴”理解,破洞)(2)用因为……所以……说话。
板书关键词2:“叼走”(3)概括:一个人的羊圈破了窟窿,羊被叼走了。
2、经过:(1)羊叼走了,谁来帮助他了?(街坊,指导朗读,提醒轻声)怎么帮助的?(劝说)板书关键词::“劝说” 是怎样劝说的?PPT出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个窟窿吧。
”指生朗读(有一点点着急,你比她更着急)齐读。
PPT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的意思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补充板书“不听”(2)PPT出示第3、4自然段,关键字:“又叼走”(3)用上因为所以把经过说清楚(因为不听劝说,所以羊又被叼走了)3、结果:(1)结果是什么?关键词1:“后悔”PPT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出示: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男女生读,提问: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PPT出示红字提醒“双重否定句”“肯定句”。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最新3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最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8e5d1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4.png)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年级语文下册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共一课时)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共一课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5f84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0.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共一课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理解寓言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掌握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到“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道理,懂得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亡羊补牢》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
3. 寓言寓意的理解与感悟。
4.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复述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掌握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寓意。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寓言寓意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将寓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4. 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寓言的寓意。
5. 讨论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寓言寓意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 复述故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亡羊补牢》2. 重点词语:亡羊补牢、牢不可破、悔过自新3. 故事情节:丢羊、补牢、再次丢羊、反思4. 寓意:及时改正错误,预防未来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给家长听,并讨论寓言的寓意。
2. 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10c3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学习重点:1.会写会认生字,能正确听写词语是重点。
2.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关的寓言知识。
(学生)学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那上的这些你能猜出来吗?幻灯片出示学生猜故事名。
教师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出课题。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引出课题,并板书,理解题意。
二、识读字词,初识课文1.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并画出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词。
3.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点拨:“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uàn,它的其他读音是quān)4.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5.写本课生字。
学生提醒需要注意的部分,教师范写,生书写,展评。
6.指读课文,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文本1.学生自己阅读这个故事,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思考:丢第一只羊后,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不及时修补)3.学生讨论两次丢羊的原因。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羊圈破了,没有及时修补。
第二次丢羊的原因:面对街坊的好心劝告,养羊人无动于衷,依旧任由羊圈破着。
)4.引导学生细读第五自然段,思考: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什么态度?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感想?(我真不应该不听街坊的劝告,真是自食其果,我还是早点把羊圈修好吧……)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小组展示汇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fb6a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由《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组成。
《揠苗助长》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人;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精、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
“则”的意思就是“篇”)二、教学《揠苗助长》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
“助”是帮助。
“长”是生长。
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生字: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巩固生字: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四个问题: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
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的教案范文(精选6篇)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的教案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85f5a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0.png)
寓言《亡羊补牢》的教案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的教案范文(精选6篇)寓言《亡羊补牢》的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透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资料,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就应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齐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此刻你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4、从这个课题,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选取正确的读音窟窿(kū lóng;kū long)废窿(lóng long)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钻研(zu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透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资料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此刻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板书:第一次第二次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能够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样会丢了两次羊。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8篇)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d0f1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0.png)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8篇)《亡羊补牢》的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品读、实践等教学活动,理解内容,感悟寓意,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组词、扩词。
2、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则寓言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情景导入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语言精湛、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借助拼音读课题。
3、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媒体出示:(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
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3、小组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4、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正音、齐读。
5、指导书写“此”、“渴”(可让学生交流)。
6、勾出文中生词,并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1、释题:坐井观天。
质疑: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3、小组讨论:(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2)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4、汇报交流。
5、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对话。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通过读、议、评,体会句子的意思。
6、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7、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
交流体会,从而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5篇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0c227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5.png)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亡羊补牢》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亡羊补牢》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预设板书:寓言两则亡羊补牢一、问答导入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生:寓言两则亡羊补牢(齐读课题)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生:很有道理的故事。
师:蕴涵着道理的故事。
我们要怎样学好寓言?生:学习道理(板书:道理)师:除了学习道理,还要学习什么?一下子就学习道理吗?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师:今天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习好课文。
师:今天学习《亡羊补牢》,请给“亡”组词。
生:死亡(板书:死亡)生:亡羊补牢师:请给“牢”组词。
生:监牢(板书:监牢)生:坐牢师:“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生:“亡”是死亡的意思生:“牢” 是牢房的意思生:“牢” 是羊圈的意思生:“亡”是失去的意思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 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证据,初读课文师:找证据必须先读课文,慢慢地读,遇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解决。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小组长带领读课文,听到谁读不准,一齐帮帮他。
2,交换小组长检查读书。
(小组长汇报读书情况)师:以后小组检查时,就要齐心协力,争取好成绩。
(二)出示三句话:(课件)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46a4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f.png)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优秀3篇《亡羊补牢》教案篇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言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
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2、齐读成语。
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二、教授方法,读懂题意(一)读一读——读文知事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习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
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
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
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
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
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
“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①)。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二)品一品——品文析人1、指生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aeda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6篇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6934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4.png)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6篇《亡羊补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即时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关注点一、播放动画激趣:教师播放《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
学生观看后,思考:“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理解二、理解题意。
看了故事之后,你知道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文中指羊圈。
“亡羊补牢”的意思: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学生思考回答题意理解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生字。
教师强调重点、难点的生字。
如: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将重点字帖在黑板上)学生朗读掌握难点生字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四、指名朗读,交流疑问教师指名朗读,同时提出要求:通过听读,你对课文有什么质疑?学生可能问道: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疑点。
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五、课后延伸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交流意见正确即可六、教后小结今天我学到了什么?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交流意见正确即可板书设计:亡羊补牢丢失羊圈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即时改正,就不算晚幼儿园大班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28)天,一年共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第12课《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2课《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73841a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d.png)
12《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故事,通过朗读体会寓言所表达的意思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寓言故事,理解寓言所表达的含义。
4.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8个词语。
2.让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含义,从中体会到做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出示课件:说:“寓言”这两个字,同学们应该不陌生吧!问:“想想之前我们还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学生回答.......出示图片: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学生自由回答..........我们今天课文“寓言二则”则:篇二则:两篇看看是哪两篇寓言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今天这课先学“亡羊补牢”二、初读感知学习提示: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3.圈出文中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4.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解读课题:亡羊补牢亡:丢失。
亡羊:丢了羊。
补:修补。
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了羊后去修补羊圈。
(一)初读识字图片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加一加识记:巩固熟字,识记生字。
减一减:熟字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字音。
多音字学习:读一读,注意加点字发音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juàn)圈养(zuān)钻研圈(quān)圆圈钻(juān)圈起来(zuàn)钻井例句:他在山上用铁丝网围了一个大圈(quān),在里面搭了个鸡圈(juàn),把鸡圈(juān)在里面养。
例句:钻(zuàn)井队有几位刻苦钻(zuān)研技术的工程师。
整体认读词语:出示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检查识字情况,采用点名读或开火车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c886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2、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课: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的故事吗?谁能讲一讲?2、它们都叫什么故事?你认为什么是寓言?(师板书:小故事大道理)3、出示课题,生齐读。
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名解释题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教师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1、听了你们的复述,放羊人丢了几次羊?a、谁愿意读放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句子?你认为放羊人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b、教师指导“发现、原来、叼走了”的正确读法;c、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加深感悟。
2、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呢?a、指名读这部分,强调放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的态度,和街坊态度的诚恳;b、读到这儿,你想对放羊人说什么?3、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a、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做得对吗?他身上有什么精神?b、你们对放羊人很了解,以后的生活中他身上发生下列事,他会怎么处理?1)、有天早晨起床,他发现自己的衣服破了一个洞;2)、他的儿子很调皮,总是一再的犯错;3)、一天,他家的墙因为年久失修倒了。
c、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四、课外延伸:生活中,你有和放羊人类似的经历吗?你是如何做得?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fc41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第1篇】我很少上低段的课,总共也就教过一次一年级,两次二、三年级,上这几次的时候,都还不是使用的统编教材。
所以,我看到任然老师第一次上低段,上得还有模有样,心里很是为她高兴。
在这一节课中,她很重视落实字词,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让小朋友把难读、难写的字反复做了梳理;讲故事的时候,她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小朋友理清了线索;寓言讲述了什么道理,她也结合生活进行了落实。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小小的问题,比如,口头的术语比较多;对低段的教材不够熟悉;个别的地方有拔高;安排的教学顺序也值得商榷。
但是,对于新老师来说,已经相当棒啦!以下是她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2.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语和内容中的关键词,读好对话的语气。
3.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寓意。
4.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寓意。
教学环节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ppt出示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的图)师: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他们都是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认字识词(1)自由读生字。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字宝宝,你会读吗。
先自己读一读。
(2)请小老师带读生字。
师:这里有两排生字,老师想请两位小老师,小老师读一次,你们读一次。
谁想当小老师。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师:现在挑战升级,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去掉拼音开火车。
(4)认读词语。
师:看来这些字难不倒大家。
你看,字宝宝放进词语里,你还会读吗?自由读一读。
师:这里有3排词语,老师想请3位小朋友起来读一读,读对了大家跟读一遍,谁想挑战。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优秀5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f126d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6.png)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优秀 5 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我为您带来的 5 篇《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 新设计2 新设计3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 4 个生字,学写9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4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
教学安排,首先从问答入手。
通过介绍学习方法和组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查字典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 、“牢”这个词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深入找证据,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紧接着,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5 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6 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1、同学们好,请坐。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 (坐井观天) 对了,那这一幅呢? (揠苗助长) 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 (画蛇添足 ) 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8f15b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第1篇】故事《亡羊补牢》教案2《亡羊补牢》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目标,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所以,我把本次说课的.主题确立为了:强化自主合作学习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强化自主合作学习纵观本堂课,自主学习的环节有一处,如下:1、“通读故事,会讲故事”这一环节,我出示了自主学习提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把预习时勾画出的难读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故事读熟;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一下。
并设计了自主学习检测的三个环节:(1)开火车认读生词。
(2)抽读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红色的轻声字、生字、多音字。
(3)联系生活、结合理解“街坊”“窟窿”“结结实实”的意思。
这一自主学习的环节帮助学生扫清了字词障碍,为后面的顺利学习做好了铺垫。
合作学习的环节有二处,如下:1、合作问答师:讲故事是有一定顺序的。
看着题目,大家先来提提问题。
我们就知道故事的顺序了。
生:怎么会丢羊的?生:丢了几次羊?生:怎么补牢的?生:后来怎么样?师:(随机板书学生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把故事整理一下,默读课文后同桌两人合作问答。
学生读课文后互问互答。
这一合作交流,为的是人人都能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顺利讲好故事做铺垫。
2、合作讲故事师提示:有了思路,可以自己练习讲故事了。
同学们可以一个人根据板书讲这个故事给小组成员听,也可以小组合作讲,讲故事时可以配上动作。
学生练习讲故事后,小组汇报讲故事。
当然,展示时有的小组选择了个人汇报,有的选择了合作汇报。
不管方式如何,孩子们合作得都很好!二、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3个:1、认记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部编版《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部编版《亡羊补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064cc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b.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 认记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体会寓意。
3. 通过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中《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老师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看词语,能不能记得它们?(依次出示词卡:窟窿、街坊、劝告、修补、钻研、结结实实)师:词语读的准确,这个故事讲了怎样的内容呢?把书打开,找同学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生:分自然段读课文生:根据板书复述故事大致内容。
(三)解课题师:“亡羊补牢”这个故事里面“亡”和“牢”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在字典中亡有三种意思,在成语里,怎样选择?学生举手表决。
课件呈现1逃离2.死亡3.丢失生:我知道“亡”就是“死亡”。
师:故事里提到了羊死了吗?从课文里找寻答案哦。
生:“亡”就是“丢了”。
师:你听得一定很认真,那么“牢”呢?生:我知道,在故事中“牢”是指羊圈。
师:(出示甲骨文“牢”)在古代,“牢”就是指圈养牲畜的围栏,在这个故事里指的就是?生:羊圈。
师:看图,这就是养羊人的羊圈,“圈”这个字,表示用栅栏把牲口住的地方围起来,外面的国字框就表示一圈栅栏呢。
汉字可真有趣,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
羊住的地方就叫羊圈,那么牛住的?猪住的?生:牛圈、猪圈。
师:你们瞧,遇上不理解的字,解决它的方法很多,除了查字典,还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联系上下文理解。
“亡羊补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生:丢了羊之后来修补羊圈。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找原因: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完整。
课文中的养羊人丢了______次羊,最后他把羊圈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采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在学习生字时,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
(3)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他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9.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寓言二则
亡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
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为
补结果再也没丢迟
牢(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也
②学习生字“悔”。
换一换法:海——悔。
③用“后悔”造句。
(2)课件出示句子2: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①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说。相机学习“此”。)
②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2.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观察各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6.教师强调写字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
7.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后再进行书写。
8.全班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表扬写得较好的同学,并让其和大家交流分享书写经验。
(4)齐读第4自然段。
6.过渡:两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7.学习第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1: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①你能体会养羊人现在的心情吗?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4.教师相机总结:刚才老师讲的寓言故事里就包含一些道理。
指导朗读课题,并相机教学“则”:左右结构,平舌音。
拓展理解:两个寓言故事就叫“寓言二则”,也可叫“二则寓言”,两条新闻就可以叫一一指学生回答。(“新闻二则”或“二则新闻”)
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初步感受寓言的特点,并相机教学生“寓”,初步理解“寓言”的意思。
二、引出新课
1.提出初读要求: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刚才你们读到的寓言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亡羊补牢”)
学习生字“亡、牢”。
(1)“亡、牢”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呢?
减一减法:忙-忄=亡
字理识字法:(出示“牢”字理图)甲骨文的牢字,像一头牛被困在圈栏之中。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做摘苹果的游戏。
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 坊 悔 此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读好重点句。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教师相机强调“街坊”中的“坊”读轻声;“钻入”中的“钻”读“zuān”;“叼”的读音为“diāo”。
教学过程:
批注或修改
一、初识寓言
1.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都爱听故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个故事,想听吗?
2.你们觉得这两个故事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初步感知寓言故事的特点:故事短小精悍,十分有趣,还能给人启发)
3.教师相机板书“寓言”,并教学“寓”:上下结构,形声字。原指寄居、居住,引申为有所隐含、寄托。
4.初步感知思维方方式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地看待周围事物和现象。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故事内容及生活常识理解“结结实实”“街坊”等词语。
难点: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寓言故事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尝试讲述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2)指名读课题。
3.质疑课题。“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羊圈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劝告 丢过 钻进去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加一加法:钅+占=钻
形声字记忆法:“叼”左边的口字旁表示用口来叼,右边的“刁”表示生字的读音。
③齐读句子。
(2)重点句2: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①“街坊”就是——邻居。“坊”是本课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加一加:土+方=坊;换一换:房—坊。)
五、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语言训练:(出示课文插图)当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会怎么说?养羊人会怎么回答呢?
2.同桌表演后,老师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深入学习了课文内容,现在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预设:第二个句子中的“赶紧”一词体现了养羊人及时改正错误,不再拖延时间。
③指名读句子。
(3)小结过渡:养羊人终于听取了街坊的劝告,及时修补了羊圈,结果——(幻灯出示句子)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设计意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提供运用词语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此环节中抓住了“又”和“赶紧”,感悟养羊人因后悔而及时改正错误,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②街坊劝告时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人吧!
③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预设: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啊,真是多此一举。不就是一只羊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④养羊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无所谓,毫不在乎)
⑤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相互评议。
4.过渡: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5.小结,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________,就________。
6.引学:“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7.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六、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四、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亡羊”的?(第1~4自然段)
2.丢羊的原因是什么?默读第1~4自然段,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重点句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①“圈”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
②学习生字“钻、叼”。
教学内容
12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文中拼音,正确认读15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端正美观、按笔顺正确书写亡、牢、钻、劝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故事内容及生活常识理解“结结实实”“街坊”等词语。
3.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寓言故事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尝试讲述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