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小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的养成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家庭教育是重要的养成教育基石。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应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重视家庭关系的维护。
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倡导孩子的正面价值观,并以身作则。
同时,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充分的支持与关爱。
其次,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再次,社会教育也是重要的养成教育渠道。
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孩子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社会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社会教育的引导和管理,避免负面影响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最后,科技教育也应成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在的小学生成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技。
通过开设合适的课程,我们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精神,让他们逐渐适应信息社会的节奏,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全面、系统、科学,由家庭、学校、社会和科技多渠道、多层次共同参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小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向上,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品德修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家庭和学校里,要注重对孩子进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家长和老师要做孩子的榜样,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他们养成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勤奋上进等良好品质。
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学习态度。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一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健康素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让他们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注重饮食、作息、锻炼等方面的养生之道,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成为一个健康阳光的小学生。
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注重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发展个性,全面发展。
这些是我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我相信,只有将品德修养、学习态度、健康素养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小学生,也才能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我们的教育界能够更多地关注小学生养成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平道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是教育的重点群体之一,他们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养成是一种长期的过程,涉及到思想、行为、品德等多个方面。
在我的认知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思想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需要教师从教材、教学方式、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氛围,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其次,要注重行为养成。
小学生的行为养成与其健康成长密不可分。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引导他们养成自律和良好的习惯。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良好的行为参照。
再次,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的发展阶段,此时的道德品质对他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此外,应该注重家校共育,让家长扮演好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注重思想、行为、道德等多方面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就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养成教育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质”的指标。
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与学习,我认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注重在细节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班级里出现的好人好事大力赞扬,反复宣传,树立标兵。
激发学生争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给孩子经常讲遇到同学呕吐该怎么办、有同学摔倒了该怎么办、有同学忘带本子和橡皮了该怎么办,现在不管有哪位学生呕吐或流鼻血了,马上就会有几名学生围上来,有的把人送校医室,有的打扫地面卫生,有的向老师报告情况。
不管有哪一个学生没带本子、铅笔,马上就会有至少七八个周围的同学送上一张张纸或一支支笔。
我经常告诉学生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如班里有为了纠正视力带眼罩的学生,同学们不能耻笑他们反而要提醒他们带好眼镜、认真做眼保健操,提醒他写作业时注意坐姿等,帮助他们尽早恢复视力。
当同学回答问题有误时不能嘲笑而是真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学会知识。
正是在这些看似小事而却是大事的细节中逐步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正确认识小学生行为教育习惯。
行为教育习惯是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将影响人一生的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所以,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行为习惯教育不是无足轻重的细微末节,而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从小处说,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从大处说,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华民族才会拥有德才双馨的建设者,才能把祖国建设成自主创新型国家。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质”的指标。
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学会倾听的习惯。
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善于思考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敢于提问的习惯。
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与人合作的习惯。
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自主读书的习惯。
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认真书写的习惯。
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举止文明的习惯。
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受益者,我认为养成教育对于我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养成教育能够培养我们良好的习惯和行为素养。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这些习惯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每天按时起床、勤洗手、讲卫生等等,这些习惯都是从小学开始养成的。
通过养成教育,我们还能够培养出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素养,比如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等等。
这些良好的习惯和行为素养将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养成教育能够提高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养成教育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这些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将会使我们在学习上更加高效、自律,提高学习成绩。
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对我们的将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和压力。
养成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积极心态和品格素养。
在小学阶段,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比如考试不理想、人际关系问题等等。
通过养成教育,我们学会了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培养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养成教育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使我们能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积极心态和品格素养将会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学生养成教育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养成教育,我们能够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素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品格素养。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小学阶段认真对待养成教育,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有道德、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6篇)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6篇)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精选6篇)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篇1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
下面谈几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体会。
1、行为习惯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
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
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
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
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
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
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
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
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3、学习习惯(1)制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给自己的前方竖一面红旗。
这样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不会再感到无所事事,没有压迫感,而成绩也在追赶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
(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
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35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
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
为了让整个班级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班级干部和头20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3)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我平时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例如要求学生要注意卫生保洁,不乱丢果皮纸屑。我自己坚持衣着整洁,注意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和个人卫生。每当我走进教室,如果发现课室地面有纸屑,我就会很自然地弯下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其次是要树立、宣扬学生典型。我注意对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表扬。从而让学生学有榜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一 、现状分析
经过近三年的小学生活,加上本人一直由一年级入学时跟班而上,我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往往不忍心过于严厉的管教,加之他们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学生还是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3、检查评比
我打算每周进行四评。即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并根据综合评价情况,评出红旗、红花、红星等次,及时进行表彰。这样的检查评比,成了学生进步的力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二)教育疏导,晓之于理
教育疏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热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违反纪律或不遵规守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学生一味地进行指责批评,往往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我要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开始逐渐形成,因此家庭和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小学生养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自律能力和学习习惯,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养成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行为举止和社会地位。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孩子道德素养的培养,教育他们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各种人际关系。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日后的成长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小学生养成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品质,它关系到孩子学习、生活和行为的规范。
在家庭和学校,都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自觉守纪、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让他们懂得自律是一切成就的基础,只有有自律能力的孩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学生养成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就。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功课,认真完成作业,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等。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培养出对知识的渴求,懂得学习是快乐的,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压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小学生养成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自律能力和学习习惯。
家庭和学校必须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其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很多方面,如品德修养、学习习惯、健康生活等,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的看来,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其独立自主、积极向上的性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
下面,我将就这些方面展开我的见解。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孩子正在逐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和学校,他们需要学会独立处理一些事情,如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
教育者要引导他们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让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多思考,多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选择,并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正在不断形成和发展,教育者要及时引导他们,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培养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品质,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故事、小品、游戏等形式,让孩子认识到一些道德伦理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形成端正的品行和价值观。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培养其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
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运动等,而这些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者要引导孩子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在饮食上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等。
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者应引导孩子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等方式,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它需要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引导。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水泉中心小学李维玲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这说明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
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令他受益终生。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经过反复教育和训练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又在逐渐发展变化的行为方式。
习惯一旦形成,就具备了三个特性:一是稳定性,二是养成型,三是长效型。
小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会做人的道德习惯,学会学习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吃饭、睡觉、卫生、锻炼、劳动习惯。
人的年龄越小,习惯养成越重要。
那么教师如何在班级内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良好的卫生习惯1.学会讲究卫生,勤洗手,开窗通风换气,勤理发,勤剪指甲,卫生工具放在指定位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另外,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自理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便是这个道理。
为此,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首先做到。
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讲台及讲台周围,没有打开的窗户就打开,看到地上的碎粉笔纸屑就弯腰去捡,见同学的衣服不整齐就帮他整理好。
久而久之,学生就模仿你的样子去做了。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会学习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学习成功的基本保障。
小学生应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1.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自信,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摸索出一些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还可以缩短学困生和优生之间的差距。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勤做笔记的习惯。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乌丹三小一年二班马海华经过一个学期正规的学校教育,虽说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一些基础,但养成教育依然是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
面对着这些天真可爱,幼稚无知的小孩子,我觉得细心和激励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
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源于实践,博大精深。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训练必须严格,并且必须持之以恒。
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
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二·养成教育要讲究方法在日常管理中,我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不是简单化地批评批评,而是以事实讲道理,在了解清楚学生当时的思想情况后,耐心地讲清道理,在学生明白事理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主动进取,提高自控能力。
如:低年级同学经常出现一些因小是小非纠扯不清的小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我从不急躁,而是让他们说话,把当时的情况及想法都说出来,之后再给他们讲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明确指出,小学生要有明是非的能力,还要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要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在家庭中进行,学校和社会也要承担起责任。
家庭是小学生最初的社会化环境,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行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校和社会也不能放弃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责任,学校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律能力;社会则应该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小学生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都在不断形成和发展。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家庭应该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教会他们做一个守时、守规、有礼貌、有责任心的好孩子;学校则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尊重、懂得感恩;社会则应该营造尊重和谅解的社会风气,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是小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独立思考、总结反思等;家长和老师要合理引导和监督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觉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小学生也要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懂得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整,这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逐渐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和自主生活的人。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他们顺利成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者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如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适应等;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和社交机会,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成为有担当的社会新人。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乌申斯基也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
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他们的终生发展。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点滴入手,注重细节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向学生讲了一个人因为弯腰捡起地上纸屑而被大公司破格录用的故事,使学生知道: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弯腰,只是一片小小的纸屑,但却折射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所以,在校园里如果哪个学生能主动捡起操场上的纸屑,我都会对他大加表扬。
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养成了注意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榜样感召,情境陶冶小学生大多具有富于幻想,主动活泼,善于模仿,易受暗示和感染,可塑性和依赖性大等特点,但其行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
因此,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榜样作用施加影响以及利用情境进行陶冶。
榜样感召是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教育和影响受教育者,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影响以及英雄人物的激励。
榜样能给小学生提供鲜明、生动、可模仿的形象,使他们在对自己喜爱的榜样的思想行为的仿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道德认识,激发内在的上进心,强化自我锻炼,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号召力。
情境陶冶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创设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乌申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可见,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的品格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为其终生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是,当前,尽管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高度重视,严格、系统地训练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但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势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一些家庭教育对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使现在的孩子在做人上,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在生活上,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在思想上,处在“吃苦”与“享乐”的矛盾中;在教育内容上,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这种现象严重搅乱了孩子们幼嫩的心智。
另外,当代小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多数都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同时,由于小学生学生年龄特点,他们辨别善恶、美丑和是非的能力不强,社会不良导向往往会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偏差。
如果不注意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就难以形成。
老子说得对: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习惯培养也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要找到一个容易成功的突破口。
那么,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略谈拙见。
一、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遵循“最佳期”理论。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真正获得实效,需要遵循心理学原理,抓住“最佳期”,从人生幼儿期抓起。
关于养成教育,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过少年儿童个体发展中的所谓“最佳期”理论,认为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
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
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乃至影响其一生。
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等长大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品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小学生养成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独立意识、注重礼仪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培养独立意识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来形成独立的意识和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
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注重礼仪教育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规范,也是一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
在小学生阶段,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尊重他人、有礼貌、懂得感恩,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还可以通过模拟情景、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规范,让他们知道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他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成长的阶段,他们需要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来保持健康。
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引导他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体魄和阳光的心态。
还要注意引导小学生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坏习惯,如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沉迷电子产品等等,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对待生活,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长要起到表率的作用,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关爱和引导;老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世界和生活;社会也要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永城市芒山镇彭厂小学侯先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深刻又形象地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可不重视的意义。
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培养出举止得体、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促进其终生发展。
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为什么不少学生知道《守则》、《规范》,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小学生因知识浅簿,经验欠缺,经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二、教师要率先垂范,更要足智多谋不少教师总在埋怨学生习惯差,难纠正。
反躬自问:我们教师了解他们成长中的心灵期待吗?我们的言行是否一致,能否经得起孩子纯真又细腻的审视吗?现实中不少学生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相当多的是家长没有将“第一任教师”的职责做到位,如果这些孩子到学校不能看到老师言行一致的教导和示范,那么道理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空洞的,甚至是充满虚伪和欺骗的。
优秀论文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摘要】:养成教育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从小为学生打下做人基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已日益成为一种共识。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中最为基础、至关重要的基本要素。
本文以铁岭市银州区小学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及意义入手,并就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来谈小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生行为习惯守则【正文】:曾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位记者问其中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你在那所大学、那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就是他们认为终身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概念及重要意义所谓养成教育就是指“养育→生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它实际上就是通过训练指导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以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反复训练和体验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党和政府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视,曾强调指出:“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养成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黄尖永和小学颜晓辉内容摘要:小学生养成教育从常规管理、训练重点、检查和督导、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等几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养成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各种教育任务就理应由学校来承担,其中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习惯、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随着网络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学生接受的社会信息面广量大,由于他们对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享乐虚荣的意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养成教育也自然成了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规范常规管理为养成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抓常规的宣传教育和示范训练,使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应该怎样去做,这是养成教育的提前。
作为校方,应当首先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常规管理实施方案,做到领导重视,要求明确。
其次应当采取各种方法来宣传与示范,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宣传教育,使低中高年级分别达到不同的要求,并自觉按规范的要求去做。
二、强化训练重点部分,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强化训练以需以严格要求作保证,严格要求的基础是切实可行,小学生年龄跨度大,心理差异也大,针对这个情况,强化训练要求坚持“三个不同”:各个年级要求不同,每个阶段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
学校的要求切合实际,学生遵守必须一丝不苟,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自与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努力使纸上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强化训练要重视示范的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性强,学校应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定期向学生介绍优秀人物的事迹,强调学校领导、老师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重视培养师生礼仪、学习标兵,学校培养示范年级,年级培养示范班级,班级培养示范学生。
强化训练要重视训练的方式和训练的内容,不能搞全盘一刀切,学校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分步训练方案,各班级、年级依据学校方案制定详细训练步骤和内容,坚持循序渐进,内容活泼多样,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作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受益者之一,我认为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看法。
一、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观念尚未定型,因此需
要引导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品德教育应贯穿于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以及日常生活中。
在课堂教育中,可以通过设置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课本内容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社会正义、家庭和睦、助人为乐等美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
组织各种活动,推广文明礼仪,营造积极向上、互助友善的校园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可
以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互动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知识教育
知识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提高生活素质
和投身未来社会建设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黄金期,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其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环境。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兴趣引导、启蒙提升、知识掌握、能
力训练和创新应用的有机结合。
其中,应该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讲授,
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出发,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
让他们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基本学科习得知识,就可以让他们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发展赢得更多的
可能。
三、能力教育
能力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已经不
再局限于基本素质,而是注重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小学生阶段,应该注
重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文化课游戏、集体竞赛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探究性学习,提高其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
四、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
文化素质是指个体在文化领域所具
有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文化审美和承受历史和社会复杂性的能力。
在小学生养成教
育中,文化素质教育应贯穿在每一方面。
例如,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歌赋、名人故事等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其审美情趣和文化水平;在历史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了解
古今中外历史事件,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和文化意识;在艺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学习
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形式,提高其艺术感受和文化修养。
总之,小学生养成教育是综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多方面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孩子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