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损耗管理制度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合理保障粮食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粮食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粮食,是指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及其制成品。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从事粮食生产、加工、销售、收购、调拨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第四条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注重粮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工作的领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粮食损耗溢余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粮食损耗溢余管理相关资源。
第七条对粮食损耗溢余管理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本制度由国家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粮食损耗管理第九条粮食损耗是指粮食在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因自然原因、设备损坏、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失。
第十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粮食储存管理制度,采取措施,严格防范各类粮食损耗。
第十一条加强对粮食运输、储存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保护粮食不受任何损害。
第十二条对于粮食损耗,应当及时处理,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第十三条粮食损耗责任人应当按照规定实施损耗补偿,对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损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粮食损耗情况。
第十五条对于粮食损耗量较大的单位,应当要求其进行整改,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粮食损耗。
第三章粮食溢余管理第十六条粮食溢余是指因生产超产、供求矛盾或其他原因,导致某些地区或单位粮食产量过剩。
第十七条对于产量过剩的粮食,应当加强市场调节,通过适当的渠道保障市场供需平衡。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粮食溢余地区或单位的粮食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十九条对于粮食溢余的市场化管理,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粮食资源,促进农产品流通。
原粮保管损耗管理制度
原粮保管损耗管理制度一、原粮保管损耗的概念原粮保管损耗是指在原粮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粮数量、质量发生减少的现象。
原粮保管损耗是粮食生产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粮保管损耗主要包括粮食的数量损失和质量损失两个方面。
数量损失是指原粮在储存、运输等环节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粮食数量的减少,如霉变、腐烂、损坏等;质量损失是指原粮在保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粮食的品质下降,如水分增加、质地降低、营养成分丧失等。
原粮保管损耗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原料质量问题,包括原料自身质量不佳、加工过程中原料不当处理等;二是储存环境问题,包括储存容器不当、温度湿度不合适等;三是作业管理问题,包括操作不规范、保管不严谨等。
二、原粮保管损耗原因分析1.原料质量问题原料质量问题是导致原粮保管损耗的重要原因。
原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粮食加工产品的质量,如果原粮质量不佳,容易导致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出现问题。
例如,如果原粮含有过多的杂质、霉菌等,容易导致原粮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腐烂等问题,从而损失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粮食。
2.储存环境问题储存环境问题是导致原粮保管损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原粮的储存环境直接影响着粮食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如果储存容器不当、温度湿度不合适,容易导致原粮发生变质、变味等问题,最终导致大量的原粮损耗。
3.作业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是导致原粮保管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作业管理不规范,保管不严谨,容易导致原粮在搬运、储存、加工等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原粮的数量和质量损失。
三、原粮保管损耗管理制度建立针对原粮保管损耗的原因,粮食加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减少原粮保管损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运营水平。
1.建立原粮质量检验制度粮食加工企业应建立原粮质量检验制度,对原粮的质量进行把关。
在原料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合格的原粮才能用于生产加工,从而减少由于原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原粮保管损耗。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一、粮食损耗管理制度的概念粮食损耗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粮食仓储、运输和加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损耗情况,建立的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这套管理制度需要包括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监督检查等各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粮食在存储、运输和加工环节中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过多的损耗。
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保障粮食安全: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而粮食损耗是粮食安全的重要隐患。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粮食损耗,保障粮食安全。
2.减轻国家负担:粮食损耗会导致国家粮食资源的浪费,加重国家的粮食负担。
而通过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轻国家的粮食负担,提高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
3.促进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粮食损耗对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
4.保护环境:粮食损耗所带来的浪费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严格执行粮食损耗管理制度,可以减少粮食浪费,保护环境。
三、粮食损耗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目前的粮食损耗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地方对粮食损耗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够明确和严格,导致一些隐患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2.监督检查不到位:有些地方对粮食损耗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够到位,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理。
3.技术装备不足:一些粮食仓储、运输和加工环节的技术装备不足,使得粮食在存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易发生损耗。
4.员工素质不高:一些从事粮食管理工作的员工素质不高,对粮食损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四、提高粮食损耗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为了提高粮食损耗管理水平,促进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1.健全粮食损耗管理制度: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粮食损耗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规范储备粮的损失损耗管理,确保储备粮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储备粮的损失损耗管理,包括收购、储存、轮换、销售等环节。
二、损失损耗分类与定义1. 正常损失:指在储备粮储存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鼠虫害等)导致的损失。
2. 非正常损失:指在储备粮储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如管理不当、操作失误等)导致的损失。
三、损失损耗管理责任制1. 公司主要领导是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全面指导、监督和协调损失损耗管理工作。
2. 储运部门负责人是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和处理损失损耗管理工作。
3. 仓库保管员是损失损耗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人,负责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失损耗问题。
四、损失损耗管理流程1. 收购环节:在收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入库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2. 储存环节:在储存过程中,定期进行粮情检查和安全检测,及时掌握粮食的储存状况。
加强鼠虫害防治和防火防潮等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3. 轮换环节:在轮换过程中,严格按照轮换计划进行操作,确保出库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4. 销售环节:在销售过程中,对销售的粮食进行严格的质量和数量检验,确保销售的粮食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损失损耗记录与报告1. 每个环节的损失损耗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原因、数量等信息。
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2. 每月底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当月储备粮的损失损耗情况,包括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的数量和原因分析。
报告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3. 如发现非正常损失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粮油损耗管理制度
粮油损耗管理制度一、粮油存储管理1.1、存储条件粮油的存放环境必须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远离高温和潮湿环境。
尤其是粮食杂质和油脂容易吸附异味,影响油品品质。
同时,存储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消防要求,保证安全存放。
1.2、包装规范粮油在存储时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包装牢固、密封、无破损和无异味。
同时,必须标明日期、批号和产地等信息,以便跟踪追溯和检验。
1.3、安全设施存储设施内必须配备消防器材、急救设施,以及完整的监控系统。
同时,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二、出入库流程2.1、进货流程粮油的进货必须经过正规渠道采购,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采购。
同时,在进货时必须对货物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货物符合合同标准。
2.2、出货流程粮油的出货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包括货物的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
并且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出货程序,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
2.3、库存管理对于库存的管理必须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同时,必须制定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货物的准确归档和存放。
三、损耗计算与监控3.1、损耗计算粮油损耗主要包括自然损耗和人为损耗。
自然损耗主要是由于潮湿、变质、虫害等原因造成,人为损耗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浪费、盗窃等造成。
因此,必须建立细致的损耗计算制度,对损耗进行及时核实和记录,以便了解损耗情况。
3.2、损耗监控对于损耗的监控必须加强,包括定期对存储设施和货物进行检查,排除损耗的可能性。
同时,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和减少损耗风险。
3.3、损耗分析对于损耗情况必须进行分析,找出损耗的原因和漏洞,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同时,必须与供货商和客户进行沟通,共同解决损耗问题,减少损失。
四、管理责任制度4.1、管理责任人制度对于粮油的管理必须有专门的管理责任人,负责粮油的存储、出入库和损耗监控工作。
同时,对管理责任人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激励,确保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和分类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五、结论篇1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粮食储备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国策,它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储备粮在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损耗。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损失损耗,我国制定了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解析。
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和分类储备粮损失损耗是指在粮食储备过程中,由于自然原因、人为因素等导致的粮食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的现象。
根据损失损耗的原因和性质,储备粮损失损耗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损耗:由于粮食自身的生物特性和储存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的粮食损失。
2.运输损耗:在粮食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
3.加工损耗:在粮食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技术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
4.其他损耗:包括管理不善、盗窃等导致的粮食损失。
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了有效管理储备粮损失损耗,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1.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额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储备粮,制定了不同的损失损耗定额,超过定额的损失损耗需要进行专门的报批和处理。
2.储备粮损失损耗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对储备粮的损失损耗进行监测,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储备粮损失损耗的核算和审计制度:对于储备粮的损失损耗,需要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审计,确保损失损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储备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有助于准确掌握储备粮的实际库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有助于提高储备粮的管理水平,降低储备粮的损失损耗。
3.有助于强化对储备粮的监督,防止和打击粮食储备领域的腐败现象。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一、粮食损失损耗的现状1、粮食损失的原因粮食损失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自然原因:包括气候灾害、病虫害等;(2)技术原因:主要是由于收获、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的不科学、不合理所致;(3)管理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粮食损失;(4)人为原因:主要是由于盗窃、浪费等造成的粮食损失。
2、粮食损失的程度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于粮食损失和浪费造成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损失率甚至达到30%以上,这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粮食损失的影响粮食损失不仅对国家粮食供应造成了威胁,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还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因此,减少粮食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立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粮食供应建立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粮食的损失,提高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保障粮食供应。
2、节约资源粮食是宝贵的资源,减少粮食损失可以节约资源,提高粮食利用率。
3、环保减少粮食损失可以减少粮食残渣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
4、促进农业发展粮食损失的减少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5、减轻社会负担粮食损失的减少可以减轻政府的粮食安全压力,减轻社会负担。
三、建立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应该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避免过分严格或者过分宽松。
2、综合治理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应该综合考虑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粮食损失。
3、法治化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应该依法依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4、全民参与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农民等,形成共治。
5、科技支撑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粮食损失。
四、完善粮食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加强粮食生产环节的管理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管理,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粮食损失。
2、加强粮食储存环节的管理要加强对粮食储存环节的管理,提高仓储设施的质量,加强防潮、防鼠、防虫等管理,减少粮食损失。
仓储管理规定损耗(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仓储管理,降低损耗,提高仓储效率,保障企业物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储区域,包括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备品备件仓库等。
第三条仓储损耗是指物资在储存、搬运、装卸、检验等过程中,因自然损耗、管理不善、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物资数量、质量或价值的减少。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仓储损耗管理制度,明确损耗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耗率。
第二章损耗分类及标准第五条仓储损耗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损耗:因物资特性、环境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损耗。
2. 管理损耗:因仓储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损耗。
3. 人为损耗:因盗窃、损坏、误用等原因造成的损耗。
第六条损耗标准:1. 自然损耗:根据物资特性和环境条件,合理制定损耗率,一般不超过5%。
2. 管理损耗:管理损耗率应控制在2%以内。
3. 人为损耗:人为损耗率应控制在0.5%以内。
第三章损耗控制措施第七条仓储设施与设备管理:1. 仓库设施应保持完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适用。
2. 仓库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确保其性能稳定,提高工作效率。
第八条物资验收管理:1. 严格执行物资验收制度,确保验收过程规范、准确。
2. 验收过程中,发现损耗应立即报告,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第九条仓储环境管理:1. 仓库内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物资损耗。
2. 定期检查仓库内温湿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条物资摆放与储存管理:1. 按照物资特性、规格、型号等进行分类存放,确保物资整齐、有序。
2. 仓库内物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规定标准,避免因堆放过高导致的损耗。
3. 定期对储存物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搬运与装卸管理:1. 严格执行搬运、装卸作业规程,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2. 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物资损耗。
3. 定期对搬运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第十二条损耗责任追究:1. 对因自然损耗、管理不善、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损耗,应明确责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粮库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
粮库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1、粮油保管损耗包括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减量:(1)粮油保管损耗是指粮油由计量验收入库起(包括库内搬倒、堆装),至计量点交出库止的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损耗。
(2)自然损耗是指粮油在储存过程中,因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干物质、计量的合理误差、检验化验耗用的样品、轻微的虫鼠雀害以及搬倒中零星抛撒等导致的损耗。
(3)水分杂质减量是指粮油在入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水分自然蒸发,以及通风、烘晒、除杂整理等作业导致的水分降低或杂质减少等损耗。
2、粮油储存损耗应当以一个货位或批次为单位分别计算,不得混淆。
3、自然损耗应当在一个货位或批次粮油出清后核销。
其中,原粮、油料、油脂的自然损耗按以下定额处置,在定额以内的据实核销,超过定额的按超耗处理并分析超耗的原因:粮油保管自然损耗定额单位:%品种六个月一年以内一年以上粮食0.10 0.15 0.20油料0.15 0.20 0.23油脂0.08 0.10 0.12保管自然损耗量=入库总量—出库总量—水分杂质减量保管定额损耗量=入库总量×自然损耗定额(%)超耗量=保管自然损耗量—保管定额损耗量4、水分杂质减量应当实核实销:(1)入仓前以及入仓期间发生的水分杂质减量应当在形成货位后核销。
(2)储存期间的水分杂质减量应当在一个货位或批次粮油出清后核销。
(3)因通风导致出库粮食水分在本库粮食保管安全水分以下的水分减量按一定比例核销。
5、粮油保管溢余是指出库数量大于入库数量其多出的那部分数量。
溢余数量应按“商品溢余”处理,不得冲抵保管损耗。
6、粮油出库发生超耗和溢余,仓储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写出书面报告。
超耗部分由责任人员负责赔偿;合理溢余给保管员适当奖励。
粮仓合理损耗方案
粮仓合理损耗方案在粮仓储存期内,由于多种原因(如自然条件、管理不善、质量不佳等),粮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
而合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或避免损耗,保障粮食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粮仓合理损耗方案。
1.选择优质物料选择高品质的物料,是避免损耗的关键。
尽量选择机械和人工选粮,去除带砂、带石等杂质,确保储存的粮食质量高。
同时,要注意对粮食进行鉴定和分级,分类储存,确保按质分储、合理分配。
2.合理掌控储存环境粮食储存的环境是影响粮食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温度控制在粮食储存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温度。
将温度控制在宜人的范围内,可以避免粮食由于高温老化、潮湿发霉等导致的损失。
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止潮湿、防水渗透的措施。
(2)湿度控制湿度是影响粮食储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粮食储存环境过于潮湿,容易导致霉变甚至腐烂,损失严重。
因此,需要精确地控制湿度,除湿、干燥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3)通风控制通风控制是保持整个储存环境适宜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通风,可以调节粮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潮湿等问题的出现。
(4)防害虫控制粮食储存期间,害虫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防止害虫滋生、繁殖,需要采取一系列防害虫措施,如杀虫剂等。
3.合理管理储粮对于粮仓的日常管理,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粮情定期检查每个粮仓内的粮情,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储存区域,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
(2)分区管理对不同等级的粮食,按照其品种、存放时间、用途等因素,合理分区管理,定期进行转存、翻仓、掉仓、空仓等操作,避免出现区域粮堆积发霉、变质等现象。
(3)遵循先进经验了解先进储粮经验,不断学习、积累先进储粮管理经验,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
以上就是粮仓合理损耗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障粮食质量,是粮食加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范文
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范文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粮食损耗溢余的管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企事业单位、农民合作社和个体农户。
第三条粮食损耗溢余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四条粮食损耗溢余分类管理,包括损耗管理、溢余管理。
第五条粮食损耗溢余管理应坚持科学、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粮食损耗管理第六条粮食损耗是指在粮食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病虫害、不良天候、设备折旧等原因造成的粮食减少。
第七条粮食损耗应当及时统计、报告,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第八条粮食损耗的补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一)合理调整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的工艺和设备,减少粮食损耗;(二)加强防灾抗灾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粮食的损害;(三)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粮食的感染;(四)制定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五)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定期对粮食进行检测和检验;(六)修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七)开展科学研究,寻求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第九条对于因企事业单位、农民合作社和个体农户的过失或违法行为造成的粮食损耗,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条国家应加大对粮食损耗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供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各方面积极参与粮食损耗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粮食溢余管理第十一条粮食溢余是指粮食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产生的超过市场需求的粮食。
第十二条粮食溢余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优先保障市场需求,确保市场供应的稳定;(二)积极拓展内外销渠道,尽量减少粮食溢余;(三)加强储备,储备粮食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第十三条粮食溢余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一)建立健全市场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二)加强市场监管,防止粮食垄断和恶意哄抬价格的行为;(三)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四)加强粮食流通环节的管理,确保粮食的安全和质量;(五)加大对粮食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稳定价格,扩大销售市场。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摘要:一、制度背景与目的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与分类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五、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与责任追究六、制度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正文:一、制度背景与目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我国储备粮的损失损耗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储备粮的管理效益。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的国家,建立完善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与分类储备粮损失损耗是指在储备粮的储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因自然因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粮食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根据损失损耗的原因和程度,储备粮损失损耗可分为合理损耗、异常损耗和重大损耗。
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完善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等。
2.明确各级储备粮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各级管理机构严格履行职责。
3.加强储备粮损失损耗的预防措施,提高储备粮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4.建立储备粮损失损耗报告制度,确保各级管理机构及时、准确地报告损失损耗情况。
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1.建立储备粮损失损耗的监督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2.定期开展储备粮损失损耗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严肃查处违反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与责任追究1.对储备粮损失损耗进行合理处理,包括损失损耗的鉴定、核实、赔偿等。
2.依据法律法规,对违反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损耗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仓库损耗管理制度
仓库损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建立健全仓库损耗管理制度,规范仓库日常管理,减少因损耗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仓库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的损耗管理工作。
三、仓库损耗的定义1. 仓库损耗是指在仓库管理过程中,出现货物破损、丢失、过期、陈旧等情况所造成的损失。
2. 仓库损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a. 货物在搬运过程中破损;b. 货物因长时间存放而过期或者变质;c. 货物因环境原因或人为原因造成损失。
四、仓库损耗管理机制1. 设置损耗管理岗位为了加强对仓库损耗的管理,设立专门的损耗管理岗位,负责收集、记录和统计仓库损耗情况。
2. 制定损耗管理制度仓库损耗管理岗位负责编制仓库损耗管理制度,并经领导审批后实施。
3. 损耗管理的分类根据仓库实际情况,将仓库损耗分为可预防性、不可预防性和人为损耗。
4. 设置损耗管理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仓库损耗的管理目标,如减少10%的货物损耗等。
5. 实施损耗监控通过设备监控、巡检、清点等方式,对仓库货物进行损耗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提出改进建议对常见的损耗情况,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对易碎货物优先进行搬运、对易过期货物进行及时处理等。
7. 建立损耗管理档案对每个月的损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损耗管理档案,为管理改进提供依据。
五、仓库责任管理1. 仓库管理员责任仓库管理员是仓库损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仓库货物的存放、搬运、清点等工作,并要求其对货物进行精心保管,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2. 损耗责任的追究对于明显由仓库管理员或其他工作人员过失造成的损耗,要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追责。
六、仓库损耗管理的改进1. 定期组织培训为了提高仓库管理员和工作人员对损耗管理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
2.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引进适合的设备和技术,比如货物搬运机械、环境监测设备等,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
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
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粮油贮存的安全和有效管理而设立的一套制度。
1. 粮油保管损耗管理:制定粮油保管损耗的指标和标准,对粮油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
的损耗进行监测和控制。
建立定期检查和点查制度,对粮油仓库的温湿度、防潮、防
虫等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仓库环境符合贮存要求。
2. 粮油溢余管理:建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粮油配送计划,避免粮油溢余产生。
对于
已经发生的粮油溢余,采取合理的销售、调剂或捐赠等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粮油浪费。
3. 粮油贮存管理:制定粮油贮存的规范和标准,对粮油仓库的设计、建设、管理和运
营进行管理。
建立粮油入库、出库、记录和台账等管理制度,确保贮存过程中的安全
和按时交付。
4. 粮油质量监管:建立粮油品质检测和抽检制度,对粮油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
对于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油,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粮油的质量安全。
5. 粮油库存管理:建立粮油库存盘点和管理制度,定期对粮油库存进行盘点和清查。
及时更新库存信息,避免库存误差和漏报情况的发生。
6. 粮油安全管理:加强粮油仓库的安全管理,确保粮油贮存过程中的防火、防爆、防
盗等安全措施的实施。
建立粮油仓库的安全防护制度,确保粮油贮存的安全性。
以上是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旨在保障粮油贮存的安全和有效管理,减少损耗和浪费。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实用版2篇】目录(篇1)1.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定义和背景2.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原因3.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4.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效果和影响正文(篇1)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指在粮食储备过程中,对粮食损失和损耗进行科学管理、监督和控制的一套制度。
在我国,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原因,如气候、湿度、温度等;二是人为原因,如操作不当、储存条件不佳等;三是生物原因,如害虫、微生物等。
为了减少这些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和损耗,我国实施了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储备粮库房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储存条件,减少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的损失损耗;其次,加强对储备粮的管理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储备粮的质量和安全;最后,采用科技手段,如低温储存、气调储存等,提高储备粮的储存效率,降低损失损耗。
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储备粮的损耗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损失损耗的检测和评估技术需要不断更新等。
总的来说,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我国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篇2)一、引言二、储备粮损失损耗的定义和分类三、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四、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实施五、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六、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储备粮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粮食供应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储备粮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损失损耗,这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完善的储备粮损失损耗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仓库物资损耗管理制度
仓库物资损耗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仓库承担着物资存储、调拨和保管等重要职责。
然而,在仓库管理中,物资损耗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为了提高仓库物资的利用率和保障物资质量,制定一套高效的物资损耗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物资损耗的分类根据物资损耗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损耗和人为损耗两类。
1. 自然损耗自然损耗是指由于物资质量和性能自身的限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环境的变化,导致物资的退化、老化和变质。
自然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仓储措施和保养方法来减少其影响。
2. 人为损耗人为损耗是指由于管理不善、操作错误、疏忽大意等人为原因造成的物资损耗。
人为损耗是可以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的。
三、物资损耗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降低物资损耗,提高仓库物资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物资损耗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1. 制度建立的目的物资损耗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仓库物资的保管、调拨和使用,减少物资损耗,提高物资利用率和管理效能。
2. 制度内容(1)物资入库管理:要求仓库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物资进行验收、入库登记和存储,确保物资的数量和质量准确无误。
(2)物资出库管理:要求仓库人员在出库前进行核对和审核,确保物资的数量和用途与申请单一致。
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出库记录和追溯制度,方便后期的管理和追溯。
(3)物资盘点管理:定期对仓库内的物资进行盘点,确保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的一致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核算偏差。
(4)物资保养维护:建立物资保养维护记录和计划,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延长物资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自然损耗而造成的损失。
3. 制度执行和监督(1)培训与考核:对仓库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其仓储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建立考核制度,对仓库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激励他们主动遵守制度和规范操作。
(2)监督与检查: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或责任人,对仓库物资的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粮食仓库废料管理制度范本
粮食仓库废料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粮食仓库废料管理,提高废料利用率,降低粮食储存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类粮食仓库废料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粮食仓库废料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现废料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第四条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负责全国粮食仓库废料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地方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粮食仓库废料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废料分类与处置第五条粮食仓库废料分为以下几类:(一)粮食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稻壳、麦糠、米糠等;(二)粮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米糠、麦皮、碎米等;(三)粮食仓库设备维修、更换产生的废料,如金属、塑料等;(四)其他废料。
第六条粮食仓库废料的处置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废料应分类收集、存放,避免混合,便于处理和利用;(二)废料处理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如作为肥料、饲料、能源等;(三)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废料,应按照相关环保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填埋、焚烧等;(四)废料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章废料利用与处理第七条粮食仓库应建立健全废料利用与处理制度,明确废料处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八条粮食仓库应定期对废料进行清查、分类、统计,分析废料的产生原因、数量和处理情况,提出减少废料产生的措施和提高废料利用率的方法。
第九条粮食仓库应鼓励开展废料利用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废料的综合利用率。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条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和地方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粮食仓库废料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粮食仓库应定期向上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废料管理情况,包括废料产生量、处理量、利用量等。
第十二条粮食仓库应建立健全废料管理档案,保存废料处理的相关资料,以备查阅。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反本制度的,由上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粮食损耗定额管理制度
粮食损耗定额管理制度粮食损耗定额管理制度粮食损耗定额管理制度1、粮食入库时,坚持国家质量标准,发现入库粮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或者质检单明显不符的,保管员有权拒收。
入库结束后,质检中心及时大仓扦样检测质量,粮食水分、杂质等各项指标据实记载存档,最为出库时核算粮食损耗的依据。
2、入库过磅检斤是保管员和司磅员共同对数量负责。
如因司磅员未及时发现计量器具故障、或者故意弄虚作假,导致出现数量误差的,有司磅员赔偿负责相应损失。
3、粮食出库前有化验室扦样,进行全面质量检测,书面通知保管员,并记载入档,作为及时水杂减量和核算损益的依据。
4、检验员扦样时,该仓保管员必须到场监督,检验员与保管员双方书面签字确认,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5、粮食出库时,原则上有当时负责入库的保管员进行粮食出库,出清仓库后及时盘存、核算损益。
6、保管员要严格检查出库手续,每天与业务,财务人员进行核对,日清月结,并妥善保管原始凭证。
7、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不得超过国家规定,(1)即标准仓房存储:包括标准高大方式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等,储存期一年内不超过0.5%;一年至二年以内的,不超过0.6%;二年以上的不超过0.7%。
(2)非标准仓房存储:包括非标准方式仓和封闭罩棚仓等,储存期一年内不超过0.6%;一年至二年以内的,不超过0.7%;二年以上的不超过0.8%。
(3)露天存储:包括千吨囤、罩棚和露天垛,储存期一年内不超过1.0%;一年至二年以内的,不超过1.2%;二年以上的不超过1.5%。
8、水分减量按一下公式计算:水分减量=入库重量×(入库水分—出库水分)/(卜出库水分),杂质减量依据整理时所发生的实际数量核算。
9、粮食保管损耗有水质减量和保管自然损耗两部分组成,粮食保管实际损耗超过水质减量和保管自然损耗定额的部分称为超耗。
超耗部分由负责出入库的保管员按当时市场价格全额赔偿。
每年同品种、同入库时间、同入库质量标准、同储粮条的稻谷轮出后,仓储检验科分别计算平均损耗率,对整仓稻谷出库损耗低于平均损耗率的仓库,按给予保管员300-500元的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库损耗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加强对粮食损耗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监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国家粮食储备局及各级粮库。
三、损耗管理机构
各级粮库应设立损耗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损耗的监测、核算和控制工作。
四、损耗记录
1.每日勤务人员应对粮库内的粮食进行清点和核实,并及时记录粮食数量及存储情况。
2.损耗管理部门应对每个粮仓的粮食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损耗台账中,包括每日的粮食进出量、损耗量及原因等。
3.损耗管理部门应每月将损耗情况向上级粮库报告,并按照需求上报给国家粮食储备局。
五、粮食包装管理
1.对于已经破损的粮食包装,应及时进行更换,以防止粮食受潮、开裂等情况的发生。
2.粮库应加强对包装材料的管理,确保包装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质期较长。
3.对于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包装,应及时对粮食进行检验,并及时处理,以防止粮食损耗问题的发生。
六、粮食堆放管理
1.粮库内的粮食应根据粮食种类、储存期限等要求进行合理的堆放,确保通风透气、干燥环境。
2.对于已经不能正常储存的粮食,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粮食损耗。
3.定期对粮食堆放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堆放情况应及时纠正。
七、粮食温湿度管理
1.粮库应设立温湿度监测设备,并定期对粮库内部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调整通风设备、加强通风等措施,以确保粮食储存环境的干燥透气等条件。
2.对于出现高温高湿、潮湿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粮食发霉、变质等情况。
3.粮库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纳入粮食损耗管理台账中。
八、粮食检查管理
1.粮库应设立检验部门,负责对进库粮食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损耗管理台账中。
2.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粮食,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粮食质量下降、变质等情况。
3.对于出库粮食,也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粮食质量符合标准。
九、粮食加工管理
1.对于需要进行加工的粮食,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工,并在加工后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2.对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损耗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及处理。
3.加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免出现损耗情况。
十、粮食运输管理
1.对于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及处理,并向国家粮食储备局上报。
2.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确保车辆符合国家标准,运输过程中不出现粮食损耗情况。
3.运输中应加强对车内温湿度的控制,确保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十一、故障处理
1.对于粮库设备出现故障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粮食损耗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向上级粮库进行报告。
3.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十二、违规处理
对于出现违规情况的粮库,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并进行追责。
十三、监督检查
1.对各级粮库的粮食损耗情况应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国家粮食储备局进行报告。
2.加强对粮库损耗管理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十四、奖惩办法
对于在粮食损耗管理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鼓励其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在粮食损耗管理工作中出现失职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十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具体问题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负责解释。
以上就是粮库损耗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大家能认真遵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