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病诊断要点

合集下载

食品微生物之检验方法-阪崎肠杆菌之检验

食品微生物之检验方法-阪崎肠杆菌之检验

附件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阪崎腸桿菌之檢驗1 適用範圍〆本方法適用於一般食品及奶粉中阪崎腸桿菌之檢驗。

2 檢驗方法〆2.1 工作環境〆工作平台須寬敞、潔淨、光線良好,操作平台光度為100呎燭光以上,密閉室內換氣良好,儘可能沒有灰塵及流動空氣。

每15分鐘落菌數不得超過15 CFU/培養皿。

2.2 器具及材料〆2.2.1 乾熱滅菌器。

2.2.2 高壓滅菌釜。

2.2.3 攪拌均質器(Blender)或鐵胃(Stomacher)〆適用於無菌操作者。

2.2.4 天平〆可稱量到2000 g者,靈敏度為0.1 g々可稱量到120 g者,靈敏度為1 mg。

2.2.5 冰箱〆能維持5 ±3℃者。

2.2.6 吸管或吸管尖〆已滅菌,1 mL吸管應有0.01 mL之刻度々5 mL及10 mL吸管應有0.1 mL之刻度。

2.2.7 吸管輔助器(Pipette aid)或微量分注器。

2.2.8 稀釋瓶〆160 mL,玻璃、聚乙烯(polyethylene)、鐵弗龍(Teflon)或其他能耐121℃濕熱滅菌20分鐘以上之塑膠材質,附螺旋蓋。

2.2.9 培養皿〆已滅菌,內徑約9 cm,深度約15 mm,底皿之內外面應平坦,無氣泡、刮傷或其他缺點。

2.2.10 增菌用容器〆附螺旋蓋之125 mL、250 mL、2 L三角錐瓶或廣口瓶々玻璃、聚乙烯、鐵弗龍或其他能耐121℃濕熱滅菌20分鐘以上之塑膠材質。

2.2.11 pH測定儀。

2.2.12 培養箱〆能維持內部溫度在±1℃以內者。

2.2.13 溫度計〆量測溫度範圍1~55℃,最小刻度0.1℃。

2.2.14 水浴〆加蓋,具水流循環系統,能維持水溫溫差在±0.2℃以內者。

2.2.15 接種針及接種環(直徑約3 mm)〆鎳鉻合金、鉑銥或鉻線材質,或可拋棄式者。

2.2.16 曲玻棒〆可滅菌者,直徑3~4 mm,塗抹區域45~55 mm。

2.2.17 試管〆10 ×100 mm,13 ×100 mm,13 ×120 mm,15 ×150 mm,16 ×150 mm試管,或其他適用者。

阪崎肠杆菌检验技术

阪崎肠杆菌检验技术
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验
生态分类
一、阪崎肠杆菌概况
阪崎肠杆菌属肠杆菌科,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寄生的一种革 兰阴性无芽胞杆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一种,在一定条件 下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1980年以前命名为黄色阴沟肠 杆菌,1980年更名为阪崎肠杆菌。
一、阪崎肠杆菌概况
生态分布 家庭、温泉、鼠、苍蝇、植物根围、沉积物,沼泽地、土壤、食品等均有检出阪 崎肠杆菌的报导。有报导推测,昆虫可能是阪崎肠杆菌的环境宿主。 婴儿配方粉的污染: 内在污染:--由加工环境中微生物的存在;加工装置内表面微生物的存在;热处理 后,与干燥基粉混合的加入成分中存在的微生物造成。 外源性污染:--受阪崎肠杆菌污染的配方粉或调制好的配方奶在较高温度下存放, 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喂食时间较长等都可导致阪崎肠杆菌有机会生长繁 殖,增加患病的危险性。
三、阪崎肠杆菌菌定量检测
1g(mL)×3
取样量 10g(mL)×3
100g(mL)×3
BPW 1:10 稀释
mLST-Vm
DFI、TSA
生化鉴定
报告 (MPN值)
操作规程
前增菌 选择性增菌 显色培养基 验证试验 结果报告
三、阪崎肠杆菌菌定量检测
各100ml(g)
各10ml(g)
各900ml(g) 各移1ml
900 ml BPW
样品
100mL(g) 溶解 预热
44℃
36±1℃ 18h±2h
选择性增菌 44±0.5℃
24h±2h
10mL mLST-Vm肉汤
挑取蓝绿色菌落
操作规程 API20E鉴定系统
二、阪崎肠杆菌菌定性检测
TSA平板上直接挑取黄色菌 落进行鉴定
结果鉴定
二、阪崎肠杆菌菌定性检测

婴幼儿健康的“敌人”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婴幼儿健康的“敌人”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婴幼儿健康的“敌人”-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微生物,可以感染婴幼儿并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阪崎肠杆菌耐热、耐干燥、对渗透压有较强的忍耐力,可长时间生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阪崎肠杆菌最喜欢袭击1岁以下的婴儿,如果你在冲调、存放奶粉时操作不当,它就可以趁虚而入,婴儿的胃酸PH值比成人高,可以存活在他们的肠道中,并且婴儿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阪崎肠杆菌可以轻易进入他们的脑部引发脑膜炎,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的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死亡率高达20-50%。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您应当使用不低于70℃的热水冲调婴儿配方奶粉,并在2小时内尽快喂哺,如果需要预先冲调,冲调后应快速冷却并且存放在不超过5℃的冰箱内,还要在冲调后24小时内饮用,喂哺前必须重新加热,那些早产、体重低或免疫力低的高风险婴儿,可以使用商业无菌的液态婴儿配方奶,你记住了吗?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1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它设备和材料如下:1.1 恒温培养箱:25℃±1℃,36℃±1℃,44℃±0.5℃1.2 冰箱:2℃-5℃1.3恒温水浴箱:44℃±0.5℃1.4天平:感量0.1g1.5 均质器1.6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1.7 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250mL、2 000mL1.8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1.9 pH计或精密pH试纸2 培养基和试剂2.1 缓冲蛋白胨水2.2 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2.3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2.4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2.5 API 20E生化鉴定试剂盒2.6 氧化酶试剂3 操作步骤3.1 前增菌和增菌取样前,应消毒检样包装的开启处。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100g(mL)加至预热到44℃装有900mL灭菌缓冲蛋白胨水的2 000mL锥形瓶中,缓缓振摇使样品充分溶解,36℃±1℃培养18h±2h。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和《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和《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和《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9.30•【文号】卫发明电[2008]130号•【施行日期】2008.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和《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的通知(卫发明电[2008]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做好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的诊疗工作,保证婴幼儿身体健康,我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制定了《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和《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

现印发你们,供你们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附件:1.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2.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宣教要点卫生部办公厅二〇〇八年九月三十日附件1婴幼儿阪崎肠杆菌感染诊疗指南一、病原学和流行病学阪崎肠杆菌(Bntorobater sakazakii)属肠杆菌科肠杆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阪崎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但不耐热,可通过巴斯德消毒法杀灭。

阪崎肠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对于免疫力低下者和婴幼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可以致病。

感染来源主要是受阪崎肠杆菌污染的奶粉,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二、临床表现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轻微且不典型,易被忽略。

严重者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脑膜炎等。

(一)全身症状:发热,新生儿可表现为体温不升、精神萎靡、拒乳、黄疸加重,面色发灰、皮肤发花甚至出现休克。

(二)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呕吐、腹胀、腹泻、粘液血便,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严重时可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

(三)神经系统症状:烦躁、哭声尖直、嗜睡甚至昏迷,可出现凝视、惊厥,查体可有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前囟张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1. 引言阪崎肠杆菌(Hafnia alve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

它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也可以在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找到。

阪崎肠杆菌可以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感染,引起各种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等。

为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十分重要。

2. 检测方法2.1 阪崎肠杆菌的培养方法阪崎肠杆菌可以在一般细菌培养基上生长,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Eosin Methylene Blue(EMB)琼脂培养基。

培养时一般在37°C下孵育24-48小时。

2.2 阪崎肠杆菌的生化检测阪崎肠杆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进行检测和鉴定。

常用的生化试验包括氧化/发酵葡萄糖试验(O/F试验)和酮糖酸盐(Voges-Proskauer)试验等。

2.3 阪崎肠杆菌的PCR检测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阪崎肠杆菌。

通过特定的引物在PCR反应中扩增阪崎肠杆菌的DNA片段,然后通过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和鉴定。

3. 检测标准3.1 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如下: - 生肉制品:阪崎肠杆菌在每克样品中不得超过10 CFU; - 加工食品:阪崎肠杆菌在每克样品中不得超过100 CFU; - 饮用水:阪崎肠杆菌在每100毫升样品中不得检出。

3.2 环境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根据环境保护标准,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如下: - 水质:阪崎肠杆菌在每升水样中不得超过100 CFU; - 空气:阪崎肠杆菌在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得超过100 CFU; - 土壤:阪崎肠杆菌在每克土壤样品中不得超过1000 CFU。

4. 检测流程4.1 样品采集从食品、饮用水或环境样品中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

使用无菌容器收集,并确保样品处于最佳的保存条件。

4.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前处理,如制备悬浮液或稀释样品。

7-阪崎肠杆菌检验

7-阪崎肠杆菌检验


链中由于食品消费引起致病菌感染的可能性;确定
食物链环节中可以采取的能够降低疾病风险的各 种 管理措施,并对各种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 于2006 年 公布了婴儿配方粉( PIF) 阪崎肠杆菌定量风险评估 模型。
我国对阪崎肠杆菌的风险性评估滞后于国标的执行,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风险评估标准模型出台。
简 介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检测方法是国际检 测阪崎肠杆菌的标准生化方法。此外,还有依据 该菌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方法和PCR法检测及荧 光PCR等分子检测方法。
2008年11月国家标准出台前,我国只有行业标准。

简 介

2005-5-20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出入境 检验检疫局牵头完成《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 法》行业标准。 该标准建立了阪崎肠杆菌改进的传统检测方法(经 典方法)、普通PCR方法和荧光PCR方法(快速筛选 方法),其中改进的传统方法与FDA方法比较,检 测结果一致,但效率大大提高,时间缩短1/3~ 1/2。
无菌锥形瓶100ml\200ml\2000ml
90mm直径无菌培养皿 PH计或精密PH试纸 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可选用其 他等效设备代替)



培养基和试剂

缓冲蛋白胨水BPW(略)

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 mLST-Vm
成分和配制方法见附录A.2,加入万古霉 素目的是抑制革兰阳性细菌等杂菌的生长 注意:新鲜配制的mLST-Vm应该24h内使用, 万古霉素溶液可在4 ℃保存15d

食品安全,宝宝健康,责任重大
欢迎您的参与
谢谢您的支持!

婴幼儿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快速检测

婴幼儿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快速检测

婴幼儿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快速检测李莉; 陈泽辉【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9(010)018【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阪崎克罗诺杆菌; Lamp; 婴儿配方奶粉; 快速检测; 特异性; 灵敏度【作者】李莉; 陈泽辉【作者单位】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质量管理科福建厦门361021;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5阪崎克罗诺杆菌,又称阪崎肠杆菌,多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为食源性致病菌,多来源于婴幼儿食品。

阪崎克罗诺杆菌有鞭毛,兼性厌氧,属于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1]。

婴幼儿感染后容易造成新生儿脑膜炎、坏死性结肠炎和败血症等,对尚未发育完全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

近年来,阪崎克罗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而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在公共卫生领域十分重要[3]。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用菌株本研究用到的菌株见表1。

1.1.2 样品与试剂本研究检测采用的样品婴幼儿奶粉,来源于厦门市各超市。

万古霉素试剂: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阪崎肠杆菌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设备BSC-1500IIA2-X型生物安全柜: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GNP-9160型、GNP-9080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HV-25型高压灭菌器:日本平山制作所株式会社;Pico7500 2415型台式高速离心机:厦门联仪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EPPENDDO-RF型恒温金属浴:厦门宝能科技有限公司;IKA MS3型漩涡混合仪:福州齐力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BCD-218S DA型海尔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1.3 方法1.3.1 传统分离鉴定应用GB 4789.40-2010方法,取100 mg样品,加到高压灭菌过的,44℃的装有900 mL缓冲蛋白胨水的锥形瓶中,混匀。

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流程

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流程

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流程
阪崎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中的一种常见细菌,其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该细菌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腹泻、肺炎、败血症等。

因此,在医学诊断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对阪崎肠杆菌的鉴定十分重要。

下面是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的流程:
1.搜集样本
对于可能污染阪崎肠杆菌的样品,如肉类、蔬菜、水果、动物粪便等,进行采集,并妥善保存。

2.培养
将样品进行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acConkey培养基或兰伯特培养基。

在37摄氏度下,进行18-24小时的培养,以使菌落生长到足
够数量。

3.鉴定
(1)形态特征:观察菌落的形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再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和运动性等。

(2)生化特性:采用一系列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卡氏试验、甲烷酸盐发酵试验等,以区分阪崎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

(3)免疫学鉴定:采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法等,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抗原。

以上是长春阪崎肠杆菌科鉴定的流程。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避免交叉污染。

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将影响到后续的治
疗和防控措施。

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之欧阳音创编

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之欧阳音创编

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附录1 重要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附录1-1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5~10 月)高发。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非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

1.3 致病食品:主要为沙门氏菌污染的的畜肉类、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

1.4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 临床表现2.1 潜伏期:一般为 6 h~48 h。

偶尔长达 4 d。

2.2 主要症状及体征2.2.1 胃肠炎型:最常见。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

症状可因病情轻重而反应不同。

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者。

病程一般为 3 d~7 d。

2.2.2 败血症型:多见于儿童、慢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

症状严重,有高热、寒战、厌食和贫血等。

败血症因沙门氏菌侵入血循环引起,可导致多种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等。

3 实验室检验3.1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

3.2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

3.3 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沙门氏菌。

3.4 必要时可测定沙门氏菌分离株与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 4 倍)。

3.5 沙门氏菌检验按照 GB 4789.4 进行。

4 诊断4.1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可确诊。

4.2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几个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即使无可疑食品或未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也可确诊。

4.3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而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未检出沙门氏菌,则不可确诊。

附录1-2 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生在 3 月~9 月。

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细菌成分

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细菌成分

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细菌成分一、引言阪崎肠杆菌科(Sakazakii 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科,包含多种致病性菌种。

其中的阪崎肠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肺炎等严重感染。

因此,对于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要求极高。

二、样品采集与处理1. 采集样品:从食品、环境等来源中采集样品,如奶粉、水源等。

2. 处理样品: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加入缓冲液等,以保证后续操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培养基选择与制备1. 培养基选择:常用的培养基有Luria-Bertani(LB)、营养琼脂(NA)、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MacConkey(MAC)等。

2. 培养基制备:按照标准配方制备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四、细胞分离与纯化1. 细胞分离: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静置或摇床培养,使菌落生长。

2. 细胞纯化:通过不同的方法,如差速离心、磁珠分离等,将目标细菌分离纯化。

五、生化鉴定1. 氧化酶试验:检测细菌是否具有氧化酶活性。

2. 婴儿食品模拟液培养:将细菌接种到婴儿食品模拟液中进行培养,观察是否能够生长。

3. 阳性和阴性反应检测:通过添加不同的试剂观察细菌是否产生阳性或阴性反应。

六、分子生物学鉴定1. PCR扩增:使用特异性引物对目标基因进行PCR扩增。

2. 16S rRNA序列分析:对PCR扩增得到的16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较。

七、质谱鉴定1. MALDI-TOF MS技术:利用MALDI-TOF MS技术对目标菌株进行质谱分析,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质谱图谱进行比对。

八、总结阪崎肠杆菌科菌种鉴定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包括样品采集与处理、培养基选择与制备、细胞分离与纯化、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质谱鉴定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性。

GB坂崎肠杆菌检验

GB坂崎肠杆菌检验

2024/6/19 即:不能观察到ES的特征性菌落。
15
显色培养基的选择性较好
• DFI对ES的选择性较好,ES形成的蓝绿色特征性菌落 易于辨认,而且:
硫化氢指示剂可以区分ES和产生少量α-葡萄糖苷酶但H2S阳 性菌株(如普通变形杆菌)。
ES都可以在DFI平板上生长并产生蓝绿色菌落 其他常见菌在DFI平板的菌落颜色
2024/6/19
4
二、培养特征
• G-无芽孢杆菌,兼性厌氧,在6℃-47℃范 围内均可生长,适温35-37℃
• 营养要求不高: VRBGA、TSA、NA、MAC、EMB、其他
与其他常见肠杆菌相似
2024/6/19
5
三、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 D-山梨醇 产生吐温80脂酶 细胞外Dnase 氧化酶试验 黄色菌落 α-葡萄糖苷酶
Enterobacter sakazakii(ES)
2024/6/19
1
内容
第一部分:一般特征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部分:ES的检验
2024/6/19
2
第一部分:一般特征
命名 培养特征 生化反应 抵抗力 增殖能力 致病性
2024/6/19
3
一、命名
1980年之前一直被称为黄色阴沟肠杆菌。 • DNA-DNA杂交 • 生化反应 • 黄色素 • 抗生素敏感性
2024/6/19
27
API 20E生化鉴定板典型生化反应图示
API 20E反应编码 3345 373 3305 173 3305 363 3305 373
API 20E结果评价 Excellent identification Excellent identification Very good identification

奶粉中的健康杀手——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解读

奶粉中的健康杀手——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解读

奶粉中的健康杀手——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解读!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spp.)是由Iversen等人于2008年建议创立的隶属于肠杆菌科的一个新属,该属是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有周生鞭毛、能运动、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该菌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1起初该菌因其产生黄色素,被认为是肠杆菌属中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变形种──黄色阴沟肠杆菌;21989年,Farmer通过DNA杂交、生化反应、黄色素产生及抗生素敏感性等实验,发现该菌与阴沟肠杆菌有所不同,为此更名为“阪崎肠杆菌”;32008年,Iversen等人通过荧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自动核糖体分型、16SrRNA基因测序、DNA-DNA杂交和表型阵列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将该菌由种(阪崎肠杆菌)扩大为属(克罗诺杆菌属),这个新属包括6个种;42012年,Joseph等利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多位点测序技术对克罗诺杆菌属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将克罗诺杆菌属分为7个种。

克罗诺杆菌属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可通过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食品导致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其名字“克罗诺”(Cronos)来源于希腊神话,克罗诺是希腊神话中十二个泰坦巨神之一,传说他的每个孩子一出生就被他一口吃掉,其行为表现和该菌的致病特性很吻合,因此“Cronobacterspp.”被译成“克罗诺杆菌属”。

该菌作为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对其相关产品的检测及监管尤为重要,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另外,2016年12月23日卫计委发布了新标准GB 4789.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将于2017年6月23日实施,并将代替GB 4789.40-2010、SN/T 1632.1-2013。

该标准与GB 4789.40-2010相比,主要变化有:1.修改了标准名称标准名称中“阪崎肠杆菌检验”改为“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

阪崎肠杆菌检测标准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可以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种食品和饮用水中。

由于其对婴儿和免疫系统较弱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因此对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阪崎肠杆菌检测的相关标准,以便从事食品生产和检验的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循。

首先,阪崎肠杆菌的检测应该遵循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验》(GB 4789.41-2016)。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培养和鉴定等步骤。

在进行检测时,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阪崎肠杆菌的检测需要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PCR法、免疫学方法、生化方法等。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样品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同时,应使用经过认证的检测设备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另外,阪崎肠杆菌的检测还需要严格控制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和干扰因素。

在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应避免外部环境的污染,确保样品的纯净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流程,避免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存在。

最后,阪崎肠杆菌的检测结果应当进行合理的解读和评估。

在获得检测结果后,应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结果的解读和评估,判断样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存在情况和数量水平。

同时,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制定,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

总之,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标准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规定,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严格控制检测过程中的污染和干扰因素,合理解读和评估检测结果,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阪崎肠杆菌检测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

阪崎肠杆菌的测定PPT

阪崎肠杆菌的测定PPT

03
样品处理与准备
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样工具
使用无菌采样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采样部位
保存条件
将采集的样品立即放入无菌容器中,密 封并标识清楚,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 以确保样品的新鲜度和避免细菌增殖。
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 如食品表面、内部或液体样品等。
样品前处理
样品均质化
对于固体或半固体样品, 需进行均质化处理,以便 后续检测。
公共卫生监测
建立阪崎肠杆菌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控 制食品、水源等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保障公 众健康。
08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检测方法优化
通过改进培养基配方、提高检测灵敏度等方式,成功 建立了高效、准确的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
污染源追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阪崎肠杆菌进行基因分型, 实现了对污染源头的快速识别和追溯。
保存期限
注意样品的保存期限,过期样品可 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4
实验步骤与操作
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培养基选择
针对阪崎肠杆菌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如阪崎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
培养基配制
按照培养基说明书或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 进行配制,确保各成分比例准确。
灭菌处理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确保无菌 状态,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污染。
考核与评估
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包括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测试等,确保实验人员能够熟练掌 握实验技能和知识。同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07
应用实例与案例分析
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测定
食品样品采集与处理
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等各环节采集样品,进行适当处 理以消除干扰因素。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邓丽萍邓访萍张琴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3年第11期摘要:阪崎肠杆菌可感染婴幼儿,引发脑膜炎、菌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因此,探究出快速、灵敏、高效的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中比较常见的是分离鉴定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法。

分离鉴定法易于操作、成本低,但检测周期长,无法满足对目标食品快速检测的需求;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手段,但是由于其对检测人员要求高,所需设备和试剂价格昂贵,目前多在实验室进行,不适用于现场检测;免疫学检测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现场快速检验,但容易受到其他杂菌的影响,敏感性较低。

本文综述了分离鉴定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等多种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结合参考文献就检测研究进展予以分析,以期为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Detection Methods for Foodborne Enterobacter sakazakiiDENG Liping1,2,3, DENG Fangping4, ZHANG Qin1,2,3(1.Guangdong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Guangzhou 511442, China;2.Guangdong Food Industry Institute Limited Company, Guangzhou 511442, China;3.Guangdong Provincial Food Industry Public Laboratory, Guangzhou 511442, China;4.The First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Abstract: Trace amounts of E. sakazakii can infect newborns and young children, causing meningitis, septicaemia and necrotising small bowel colitis, among others. Therefore, exploring a rapid, sensitive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method for E. sakazakii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t present, convention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biology and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methods for E. sakazakii are more commo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 and low cost, but the detection cycle is long, which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target food.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is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ans of detection, but due to its high demand for test technicians, the required equipment and reagents are expensive, and is currently mostly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is not suitable for on-site testing. The method of immunological determination is simple and fast, which is suitable for field rapid detection, but it is easy to be interfered with other miscellaneous bacteria and itssensitivity is not high enough. In this paper,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techniques,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echniques and other detection methods of E. sakazakii were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ction wa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re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E. sakazakii in food.Keywords: Enterobacter sakazakii; detection method; research progress阪崎腸杆菌(又称阪崎氏肠杆菌)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干燥性、耐高渗环境性,可抵抗超高温瞬时灭菌。

食源性变形杆菌病诊断要点

食源性变形杆菌病诊断要点

食源性变形杆菌病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特点
1.1 发病季节:多发生在夏、秋季节(5 月~10 月)。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变形杆菌污染的食品导致的感染型食源性疾病。

1.3 致病食品:引起食源性变形杆菌病的食品主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尤其以水产类和熟肉制品为多见,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

污染途径为制作食品过程中生、熟食品交叉污染,或受污染的熟食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后食用引起。

1.4 易感人群: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2 临床表现
2.1 潜伏期为 3 h~20 h。

2.2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周或上腹部刀绞样疼痛、腹泻、发热约38℃左右。

大便多为水样便,有恶臭,无脓血。

中毒患者一般于 1 d~2 d 内自愈。

3 实验室检验
3.1 从可疑食物及患者呕吐物、粪便、肛拭子中分离出生物学型别或血清型相同的变形杆菌。

3.2 患者发病初期与恢复期的变形杆菌血清凝集效价
比在1:4 以上有诊断意义。

同时以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

3.3 检验方法见附录 A。

4 诊断
4.1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的优势菌为变形杆菌和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分离出生物学特性或血清型一致的变形杆菌,即可确诊。

4.2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粪便及肛拭子中均未分离出变形杆菌,但患者发病初期与恢复期变形杆菌的血清凝集效价比在1:4 以上,也可确诊。

4.3 其他情况,按照 GB 14938.1 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病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特点
1.1 发病季节:无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被阪崎肠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婴儿配方中极微量的阪崎肠杆菌污染就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受阪崎肠杆菌污染的调制配方在较高温度下存放,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喂食时间较长等都可导致阪崎肠杆菌有机会生长繁殖,增加患病的危险性。

1.3 致病食品:主要为婴儿配方粉。

另外,配方粉冲调、放置和喂食过程中不卫生的调制器皿和环境、配方粉冲调过程中添加的其他成分(如淀粉或糖)或食用其他食物也可能成为一种其他类型的污染源。

1.4 易感人群:阪崎肠杆菌可引起各年龄段的感染,但高危人群主要是婴儿(0~12 月龄)和新生儿(0d~28 d),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或免疫力低下的婴儿,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性最高。

2 临床表现
2.1 潜伏期:不明确。

2.2 主要症状:感染主要引起婴儿脑膜炎、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2.1 脑膜炎:早期症状主要是吮奶无力或不吃奶,体温不稳(多数病儿有发热,少数全身发凉,体温不升),呼吸窘迫,黄疸,呼吸暂停,中枢神经系统体征[如嗜睡,惊厥(特别是局灶性),呕吐,激惹]更特异性地提示脑膜炎。

25%的病例有囟门的隆起或饱满,仅15%的病例有颈项强直,也可发现颅神经异常(特别是涉及第3,6,
7 对颅神经)。

该菌引起的脑膜炎常引起脑梗塞、脑脓肿、囊肿形成和脑室炎等并发症,并且可引起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脑水肿、四肢瘫痪和发育障碍等。

2.2.2 败血症:早期体征通常是非典型的和轻微的。

自发性活动减少,吸吮无力,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体温不稳(过高或过低)最常见。

其他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窘迫,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和烦躁不安),黄疸,呕吐,腹泻和腹胀。

2.2.3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婴儿可表现为腹胀的肠梗阻,胃胆汁性残留(在喂养后)可逐渐发生呕吐胆汁,或肉眼或镜下血便,败血症可表现为嗜睡,体温不稳,呼吸暂停发作的增多和代谢性酸中毒。

3 实验室检验
3.1 从可疑食品中检出阪崎肠杆菌。

3.2 从患者呕吐物、粪便/肛拭、血液、脑脊液等生物标本中检出阪崎肠杆菌。

3.3 对从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生物标本的阪崎肠杆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获得相同的指纹图谱。

3.4 按 GB 4789.40 进行检验。

4 诊断
4.1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生物标本相同指纹图谱的阪崎肠杆菌,可确诊。

4.2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如无可疑食物,但从 2 个或 2 个以上患者生物标本中分离到相同指纹图谱的阪崎肠杆菌,可确诊。

4.3 其他情况,按照 GB 14938.1 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