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合集下载

心内科冠脉造影操作规程

心内科冠脉造影操作规程

心内科冠脉造影操作规程1. 引言心内科冠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诊断方法,通过介入手术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冠状动脉系统,注射造影剂进行X线摄影以评估冠状动脉的状况。

本文档旨在规范心内科冠脉造影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内科冠脉造影前,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2.1 术前评估在决定进行冠脉造影之前,医生应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操作。

2.2 材料准备•冠脉导管套装:包括插管导丝、导管、球囊导管、注射器等。

•冠脉造影剂:应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注意过敏史。

•心电图监护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心脏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

•麻药及措施:根据需要准备麻醉药物及相关设备。

3. 操作步骤3.1 无创准备1.将患者放在手术床上,保持患者平躺,四肢自然伸展。

2.连接心电图监护设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3.换上手术服,戴手术帽,进行常规消毒。

3.2 局麻根据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3.3 穿刺操作1.找准穿刺点和角度:常用的穿刺点包括桡动脉和股动脉。

2.进行消毒:用酒精或碘酒彻底擦洗穿刺点,保持清洁。

3.局部麻醉:在穿刺点周围注射麻醉剂,确保患者无痛感。

4.进行穿刺:用针头刺破皮肤和血管,插入导丝,待导丝进入血管后,将针头拔出。

3.4 插管操作1.导丝推进:将导丝缓慢推进,上行至主动脉弓水平,在X线仪下进行导丝推进监测,确保导丝顺利进入主动脉。

2.导管插入:用钝头导管按导丝进行推进,插入到主动脉水平时,将导丝取出,使导管自由进入相应的冠状动脉。

3.5 造影剂注入和摄影1.造影剂注射:将造影剂注射到导管中,多注意注射速度,避免造成血管破裂。

2.X线摄影:在造影剂注射后,立即进行X线摄影,记录冠脉的形态和狭窄情况。

3.6 术后处理1.拔管:在冠脉造影完成后,将导管缓慢取出,观察穿刺点,进行局部止血措施。

2.监测和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的并发症。

冠脉造影的方法

冠脉造影的方法

冠脉造影的方法
冠脉造影是一种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医疗技术。

冠状动脉是环绕心脏表面的重要血管,它们为心脏提供必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冠脉造影通过使用X射线和特殊染料来检查这些血管的通畅性。

以下是进行冠脉造影的方法和要求。

1. 准备阶段:冠脉造影通常在医院的导管室进行,这是一个特殊的手术室,配备有进行冠脉造影所需的设备和专业人员。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需要接受医生询问,了解其健康状况、用药情况以及任何可能影响检查的疾病或情况。

医生会向患者解释冠脉造影的过程,并让患者签署同意书。

2. 手术过程:在进行冠脉造影时,患者通常需要躺在一张X光检查床上,医生会将导管通过动脉(通常是股动脉)插入到冠状动脉中。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但医生会给予适当的止痛或缓解不适的药物。

3. 注射染料:一旦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口,医生会注射一种特殊的染料,这种染料会使冠状动脉在X光下清晰可见。

医生会连续拍摄X光片,以观察染料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从而确定冠状动脉的通畅性。

4. 结果解读: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X光片和染料的流动情况,分析冠状动脉的状态。

如果发现任何阻塞或病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支架植入或药物治疗。

5.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不良
反应或并发症。

患者通常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

冠脉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于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应仔细考虑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冠状动脉造影CTA

冠状动脉造影CTA

标题
实用文档
标题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VRT 图像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谢谢!
实用文档
训练病人屏气: 多次重复训练,每次幅度相当,(吸气量约75%肺活量) 保证胸壁和腹部不动
正确连接心电极 观察病人心率及节律,最后确定检查采取的扫描模式# 静脉通道连接高压注射器
实用文档
1.正确放置心电极
电极各放在左,右锁骨中 线下缘1厘米处及右侧锁 骨中线与肋软骨下缘的
交界处。
电极各放在左,右锁骨中 线下缘1厘米处及左侧腋
-检查剂量低、稳定性好、目前心脏扫描的主要方式 3、前瞻性ECG门控螺旋采集方式(ECG Flash方式)。
-辐射剂量最低(低于自然本底)、扫描速度最快(可不屏气)
实用文档
*回顾性ECG门控螺旋采集方式
实用文档
*回顾性ECG门控螺旋采集方式-工作过程简述
曝光数据 和
心电信号 同时同步采集
实用文档
冠状动脉成像CTA
实用文档
冠脉CTA成像
临床操作步骤
1. 扫描前的准备 2. 造影剂的使用 3. 扫描步骤 4. 图像重建#
实用文档
1.扫描前的准备
核实病人有无禁忌症
确保病人心律平稳 —Sensation16/Emotion 16: 检查前30~90分钟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艾可洛尔) 使病人的心率<60次/分
注射速率: 4-6ml/s
浓度:
350-370mg/ml
实用文档
2.造影剂的使用
成人常规冠脉 成人冠脉搭桥 成人心肌灌注 成人心腔结构、 瓣膜检查
小儿先心病
造影剂量 50-60/70ml 90/120ml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操作过程:1.术前准备:麻醉师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了解其病史、过敏史及其他相关情况,确保患者适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麻醉医师会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一般包括局部麻醉或全麻。

2.插入导管:麻醉师会在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处消毒并局部麻醉,然后插入一根导管,通过血管到达冠状动脉血管。

导管的尖端通常会被涂抹一些对比剂。

3.注入对比剂:当导管插入到冠状动脉血管后,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入对比剂,使得冠状动脉血管显影。

对比剂进入心脏血管后,医生会通过X 射线或者荧光屏观察冠状动脉的形状和血流情况。

4.检查鉴别:借助对比剂的显影,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的情况,包括狭窄或堵塞等异常。

医生会详细观察和记录冠状动脉的情况,并进行鉴别诊断。

5.结束检查:当检查结束时,医生会将导管从血管中拔出,并在针孔处使用缝合线或者压力带进行关闭。

患者会被送到恢复室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出现。

规范操作:1.术前评估:医生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2.术前告知:医生应该向患者详细说明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做好准备。

3.麻醉与监护:冠状动脉造影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这需要由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并且应有专门的监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4.感染控制: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包括局部皮肤消毒、穿戴手套、面罩等,同时还需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5.辐射保护: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需要使用X射线,为了避免辐射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的伤害,医生应该合理控制X射线的剂量,并佩戴好防护装备。

6.并发症处理:冠状动脉造影虽然是常规的检查过程,但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过敏反应、血管损伤、血肿等。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患者的准备和术前准备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准备和术前准备工作。这包括了 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及术前禁食等。
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步骤
1
麻醉与导管插入
给予局部麻醉,将引导导管插入血管
造影剂注射
2
中。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中。
3
X射线摄影
使用X射线机进行冠状动脉影像的拍
导管拔除与止血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摄。
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后,拔除导管并进 行止血处理。
手术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无创伤
尽可能减少伤害和感染风险。
高标准消毒
严格遵守消毒要求,保持操作环境清洁。
团队合作
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间的良好协作至关重要。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1 血管损伤
及时处理出血点,进行血管修复。
2 过敏反应
监测患者过敏反应,及时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及规范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的目的和意 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心血管检查,通过显像和观察冠状动脉,帮助医 生诊断心血管疾病、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影像设备和试剂的准备
冠状动脉造影需要使用特定的影像设备和试剂,包括X射线机、造影剂等。在 操作前,需要确保设备和试剂的准备完善,以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3 心律失常
4 肾功能损害
稳定患者的心电图,必要时进行心律失常 的治疗。
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采取必要 的保护措施。
术后监护和注意事项
冠状动脉造影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监护和注意事项的告知。这包括休息、饮食、用药等方面的建议, 以保证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

5.第一对角支 16.房室结动脉
6.第二对角支 17.后降支
7.回旋支近段 18.左心室支
8.回旋支远段 19.右心室支
9.钝缘支
20.锐缘支
10.后降支
21.室间隔穿支
11.窦房结动脉 22.左心房支
a
5
Coronary Anomaly
a
6
规范操作:定义或原则?
定义? 是将冠造风险降至最低甚至可避免的合理操作
Approaches
900 patients undergoing PTCA randomized to radial, brachial or femoral artery access site.
N=900
Radial (n=300 Brachial Femoral
) (n=300) (n=300)
• Hard to compress( between the head and biceps) • Nerve injury (median nerve is in the bundle)
a
23
ACCESS: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PTCA by the Radial, Brachial, and Femoral
a
21
Brachial Access Indication
• Femoral or radial approach is not available
• Femoral approach is dangerous ( aortic aneurysm )
• Unaccessible IMA by femoral approach
• Disadvantages: • Technically more difficult.

冠脉造影术基础及指引导管选择

冠脉造影术基础及指引导管选择
开口位置较靠下的回旋支可选用Amplatz
精品课件
96
介入治疗时导引导管的选择
右冠状动脉 (1) 水平方向的RCA或近段病变,选用JR4即可 (2)开口朝上呈牧羊钩状,应考虑选用Amplatz
精品课件
97
介入治疗时导引导管的选择
静脉移植血管
静脉移植血管介入治疗时,导引导管的 选择通常难以预料。
(1)右冠脉静脉桥多位于主动脉根部上方 2-3cm 处,开口多向下,可选用Amplatz 或多功能导引导管
(2)左冠脉静脉桥多起源于右冠脉静脉桥 上侧方,可选用JR4、 Amplatz导引导管
冠状动脉造影术
精品课件
1
左冠脉造影的操作过程
精品课件
2
右冠脉造影的操作
精品课件
3
影像增强器 患者
X线球管
血管造影机
精品课件
1. 机架; 2. 导管床; 3. 高压发生器; 4. 球管; 5. 影响增强器; 6. 电视摄像和模
数转换系统;
7. 数字影像系统; 8. 图像显示和数
据存储系统;
4
冠状动脉解剖学
精品课件
27
正位(AP)+头位(Cra)
精品课件
28
精品课件
29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左前斜(LAO) 45º+ 头位(Cra) 20º 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
精品课件
30
左前斜(LAO) 45º+ 头位(Cra) 20º
精品课件
31
精品课件
32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右肩位) 观察LAD中、远段;

(完整版)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完整版)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为冠心病病人的确诊提供了最好的手段。

它利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动脉血管(股动脉或桡动脉)后置入细小造影导管于心脏冠状动脉开口,造影显示全部冠状动脉内情况。

具有准确、直观、微创、痛苦少的特点,目前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准确的确诊方法。

通过它可了解冠脉内情况,有无冠脉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同时为下一步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否可以行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重新疏通病变冠状动脉血管、还是需要外科搭桥手术等决策做准备,并对病人的预后做评估。

一、适应证1、典型心绞痛发作,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

2、原因不明的胸痛,需除外冠心病。

3、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4、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变特征;术后症状复发。

5、原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者。

6、特殊职业人员疑似冠心病者(飞行员、高空作业人员等)。

7、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

二、禁忌证AHA/ACC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禁忌证未作特殊规定。

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属于相对禁忌。

1、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2、严重心律失常。

3、发热及急性感染。

4、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5、严重肺部疾病。

6、周身动脉硬化。

7、凝血功能障碍。

8、碘制剂过敏。

9、低钾血症。

10、预后不良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11、桡动脉穿刺禁忌证:无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支循环欠佳。

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

三、术前准备1、了解上、下肢动脉搏动情况。

了解桡动脉以及股动脉手术、外伤史。

在做桡动脉导管术前,Allen试验(手指压迫两侧尺和桡动脉使手掌变白,在两侧动脉放松时产生充血)能测定一旦发生桡动脉闭塞是否有足够的尺动脉侧支血流灌注手掌(如先压迫尺动脉再放松后10秒种内不产生再灌注,则不应进行动脉导管术雷诺病和现象中的Allen试验)。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

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

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

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

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

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

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

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

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

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

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

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

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盖鲁粤解放军总医院冠脉造影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唯一的方法。

1958年Sones首先开展经肱动脉切开行冠脉造影。

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是1953年Seldinger所介绍,1962年Rickets和Abrams第一次应用,1967年Amplatz和Judkings加以改进。

目前,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基于其造影,冠脉造影还被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价和估计,基于冠脉造影的冠脉血流储备测定还可以提供功能指标。

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随着技术和经验而扩大。

对于冠脉的适应证,Sones有句名言,只要操作医生称职合格,设备完善,对患者的危险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凡是需要显示冠脉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都有冠脉造影的指征。

但应用最多的适应证是对已高度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作进一步的检查,如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估计要做再血管化治疗的心绞痛患者;患者的心绞痛也许不重,但其他检查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新发生的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

另外一组患者冠心病的诊断不明确,需要做冠脉造影予以澄清,如不典型的胸痛,无创检查的结果模棱两可;难以解释的心衰或室性心律失常;拟进行其他较大手术而又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包括心电图异常(Q波,ST-T改变),不典型心绞痛,年龄>65岁的患者;拟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如年龄>50岁应常规行冠脉造影。

他们的适应证可能会有一些争论。

198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冠脉造影委员会制定了冠脉造影适应证:A无症状的患者1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如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左室功能受损2患者的职业对其他人的安全有影响,如飞行员、汽车司机、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等3可疑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B有症状的患者1药物、PTCA、溶栓或搭桥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2不稳定型心绞痛3变异型心绞痛3心绞痛合并下列情况者:a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b同时有心肌梗死、高血压的历史和心电图ST-T改变c不能耐受药物治疗d基于职业和生活习惯的考虑e反复不明原因的肺水肿5有心绞痛或非侵入性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在施行血管手术前6心肺复苏成功,但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C不典型胸痛1心电图和核素负荷试验提示高危冠脉病变2怀疑冠脉痉挛3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或征象D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1休息或轻微活动后出现心绞痛2左心功能不全,特别是伴有反复心肌缺血或明显的室性心律失常3非侵入性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证据4非Q波心肌梗死E瓣膜疾病1欲施行瓣膜手术,胸部不适,心电图提示冠心病2>35岁的男性患者,绝经后的女性患者欲施行瓣膜手术F先天性心脏病1有冠心病症状或征象的患者2怀疑冠脉畸形3>40岁的男性患者,绝经后的女性患者欲施行根治手术G其他情况1主动脉病2无明显原因的、收缩功能正常的左心衰竭3>35岁的男子或绝经后的女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伴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欲施行手术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包括:①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③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④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⑦病人身体状况不能接受和耐受该项检查者;⑧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⑨其它原因。

冠脉造影(超全)

冠脉造影(超全)
选择性冠脉造影:
将导管置入左、右冠状动脉并注射造影剂行血管造影
6
术前准备工作
7
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径路

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切开 肘动脉穿刺/切开


8
股动脉解剖和穿刺
9

股动脉穿刺的弊端
外周血管弯曲时操作困难甚至失
败 局部并发症
制动引起的问题

减少并发症的措施
10
导管选择及导管输送
29
UC200004871EN
Lateral Left Takeoff
JL 4.0
EBU 4.0
Other Recommendations: AL
30
Superior Left Takeoff
FL 3.5
EBU 3.5
Other Recommendations: Champ 1.5; MAC
31
(蜘蛛位)
59
左冠造影体位— AP Caud30°
(正位足)
60
左冠造影体位 — Left Latetal
61
RAO 30 + CAUD 45
体位不同测量长度不同
LAO 30 + CRAN 35
17.96 mm
LAO 58 + CAUD 45
14.92 mm
62
6.16 mm + 5.04 mm
24
“ 冒烟 ” 判断导管大小
25
Coronary Ostial Takeoffs
Lateral Inferior Superior
26
导管血管同轴性
27
左冠 “ 插管 ”
1
2
1
2

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术诊疗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术诊疗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术诊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是指将导管经主动脉依次选择性地送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并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的分支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

冠脉造影是临床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程度最可靠的方法,被称之为“金标准”。

明确的冠心病病人进行冠脉造影的主要目的为冠脉的血运重建策略提供相关信息。

部分冠心病患者或非冠心病患者,为了解左室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需行左室造影术。

【适应证】1.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1)稳定型心绞痛,尤其是药物控制较差的或不能耐受抗心绞痛治疗药物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不稳定型心绞痛,尤其是不能被药物控制的、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可疑的变异型心绞痛。

(3)急性心肌梗死,对发病12h以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行冠脉造影术,主要目的是进行直接PTCA术。

对心梗后仍有反复心肌缺血、心梗机械性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病情许可亦应行冠脉造影术。

对溶栓未能再通的患者也是冠脉造影的适应证。

心梗后仍有心肌缺血或负荷试验阳性的病人也应行冠脉造影术。

(4)无症状但负荷试验阳性,尤其是低负荷(6.5METS)试验阳性的患者应行冠脉造影术。

(5)需明确诊断的可疑冠心病患者。

中老年人有以下情况,须行诊断性冠脉造影(除外冠心病):不典型胸痛;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有可疑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改变,但无胸痛病史,需与原发性心肌病或其他心脏病相鉴别者。

(6)需术前明确冠脉病变的非冠心病患者。

中老年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前,需除外冠心病者;先天性心脏病可疑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者等情况也需行冠脉造影术。

2.左室造影的主要指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瓣膜狭窄及返流的评定、评定左室功能等;了解室间隔缺损及其合并畸形、了解左房室瓣关闭不全及左房室瓣裂的程度、了解主动脉狭窄的类型、了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程度、了解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明确有无主动脉窦瘤破裂、了解室壁瘤的大小及范围、评定心脏功能等。

冠脉造影常用体位

冠脉造影常用体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造影体位1.头位:AP+CRA30°
观察LAD近、中段,LAD与D分支处。

2.左肩位:LAO30°+CRA20°
观察LAD中、远段和D开口。

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LCX体部、OM开口及体部。

4.足位:AP+CAU30°
观察LM、LAD、LCX开口及近端,LCX体部、OM开口。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体部、OM开口及体部。

6.右肩位:RAO30°+CRA20°
观察LAD中、远段。

右冠状动脉常用造影体位1.左前斜:LAO45°
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PD。

2.头位:AP+CRA20°
观察RCA远段分支及其开口情况。

1.正位:0°
2.类似右前斜,具体度数不知道,主要还是用来看左冠状动脉,感觉这样既能分开LAD和LCX,又能看清LAD中、远段病变,有时PCI定位时可能用到。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造影指南
1.病史和临床评估: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前,医生需要收集患者的详
细病史,并对其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

这包括评估症状(如胸痛、呼吸困
难等)、评估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
及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

2.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冠状动脉造影通常用于以下情况:明确诊断
冠心病、评估心脏功能、评估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

3.术前准备:冠状动脉造影通常需要患者空腹,术前应告知患者停止
进食和饮水。

同时,患者应告知医生他们可能对造影剂或任何药物过敏。

4.手术过程:冠状动脉造影通常在心导管室中进行。

在手术前,医生
会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手腕或大腿上的动脉,然后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进
入冠状动脉。

然后,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将其注入冠状动脉,同
时使用透视仪观察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流动情况,并拍摄X光照片。

5.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出血和血栓形成。


生应告知患者这些潜在并发症,并确保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
处理这些并发症。

6.术后处理:冠状动脉造影通常是一种日间医疗程序,患者在手术后
几小时内可以回家。

在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疼痛、淤血或
水肿。

医生通常会给予患者相应的镇痛药和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7.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解读:医生会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来评估冠
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
窄的程度、血栓形成、斑块形成等。

8.冠状动脉造影的风险和益处: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检查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医生应与患者讨论冠状动脉造影的风险和益处,并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总结起来,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

医生和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且了解其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并发症和术后处理。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冠状动脉造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