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
浅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
儒家中庸哲学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哲学范式,本文来谈谈儒家中庸哲学及现代意义。
摘要:中庸哲学作为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种适度精神与人文关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逐渐暴露出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儒家中庸哲学或许能够为解决现代性之隐忧提供另一种思路。
关键词:中庸哲学;意义;现代性
一、儒家中庸哲学的哲学内涵
(一)中庸哲学的内涵
《中庸》一书着重梳理了孔子中庸哲学的哲学,其内涵可用其中一句原文加以概述,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①儒家思想诞生之前,天命便已存在并在人类社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的诞生为人类摆脱天命的束缚开辟了道路。孔子找到了从天命到人性的连接点,“天命之谓性”即是对这一连接点的高度概括。在孔子看来,天命与人性是相通的,天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之物而是能由人掌握的人性。这就将人类从被动接受天命安排的蒙昧状态中解脱出来,开始人自身掌握命运的历史进程,人的理性自觉及主体性开始显现。但仅打通天命与人性的桥梁是不够的,孔子接着提出了“率性之谓道”。这里的道即是人道。人性的彰显是需要通过人道的贯彻来实现的,在这里孔子主张“率性而为”,根据人性的本真面目进行人道的贯彻。孔子的人道也可称其为仁道,这是孔子一生推崇的。但是孔子也敏锐地发现,人性是有等差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②因此他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等并指出道德教化的作用就是引导“中人”向更好地方向发展,也即“修道之谓教”。这里虽然表现出孔子思想一定的封建性,但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中庸哲学的教化意味,这对社会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庸哲学的内在要求
儒家中庸哲学除了本体论之外,还涉及另一重要议题:践行中庸哲学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功夫论。由中庸哲学的本体论可知,每个人都是有本真之性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往往被金钱、物欲遮蔽了双眼,在利益、权势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迷失了自我。这就需要中庸哲学功夫论来启发人们如何保持自己的本性,做最真实的自己。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途径是坚持适度原则。孔子将中庸之道视为道、体、用俱全之臻我之境。但他同时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性,孔子将“道之不行”的原因归于知者、愚者、贤者对度的错误把握。这些都是没能把握好适度原则造成的。因此,若想把握中庸之道,坚持适度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孔子要求坚持适度原则要“时中”。孔子认为要想践行中庸之道,必须时刻坚持适度原则,坚持中庸之道,才能真正做到坚持本性之真,达到天命与人性的统一。
二、儒家中庸哲学的现代意义
现代世界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个性:现代性。任何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明也展现出了自身的缺陷。面对现代社会暴露的种种问题,学者们对此展开了探讨和研究。查尔斯•泰勒以独到的眼光透彻地分析出了“现代性之隐忧”即:个人主义与意义的失落、工具主义理性的威胁及自由的丧失。这为我们揭示现代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以中庸哲学化解现代性之隐忧的思考空间。现代性的典型特征就是个人权利的获得。个人本位观念将个人视为生活中唯一真实的'存在,而把集体、社会等团体视为没有独立意义的“虚构性团体”它可能导致人的极度自私和团体意识的淡漠,甚至造成传统集体伦理道德的丧失和溃败。一味地追求利益更大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这造成了对某些如奉献精神等更加珍贵的思想意识的衰落。自由的丧失可以说是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技术社会的反向统治与异化使技术反过来统治人类本身。自由的丧失常表现为政治权利、自由选择权利的丧失及生态环境的限制。面对现代社会的三大隐忧,儒家中庸哲学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哲学范式。归根结底,现
代性之隐忧的产生,是没能处理好人与人、科技、自然的相互关系所致,没能保持好平衡必然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不管是处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还是人类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把握好一个适当的度至关重要。适度原则不止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更是整个现代社会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中庸之道不是刻板教条与唯唯诺诺,它是一种真正的哲学思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宝贵的精神养料。坚持中庸哲学,能够使现代社会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这亦是中国精神对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