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5432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3.png)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2.D3.B4.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精致:精巧细致。
语境说的是书名,强调新颖,应选“别致”。
等待与“期待”比较,“期待”比“等待”多了“期望”之意。
语境有期望之意,应选“期待”。
忌惮:畏惧;惧怕。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语境是书商与读者的关系,谈不上畏惧,应选“顾忌”。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意在强调小说题目与结构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错,本文主要说的是明清小说的一书多名现象,意在强调小说题目的重要。
B.“普通大众更愿意给小说更改书名”错,原文“小说地位向来很低,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而就少有顾忌,常随意改易书名”说的是小说的阅读对象是普通大众。
C.“一般不会考虑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于文无据,原文“书商或编辑作为特殊读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书名”强调的是书商或编辑作为读者有阅读体验的差异。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根据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
B.“体现当时国人对开港通商的反感”错,由原文第五段“鸦片战争爆发,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咸丰本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可知。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连贯的能力。
“风月宝鉴”的“鉴”有借鉴、警醒之意,故第一空应填②;“悼红”“金陵十二钗”都指的是女子,故第二空应填③;“红楼梦”“红楼”命名富有诗意,“梦”暗扣人物命运的主题,故第三空应填①。
故选B。
5.D6.A7.C8.①大地和天空苍茫、澄澈;②田里庄稼丰收,充满生机;③山上五彩缤纷。
9.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混迹”“收拾”等词赋予鸟雀以人的形象特点,生动体现它们与人类共享丰收的喜悦;把鸟雀比作“蹦跳的火焰”“迷离的浪花”,形象体现它们在田间跳跃的姿态、在霜色中若隐若现的群体形象。
2021年冬季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详析
![2021年冬季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6552b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8.png)
2021 年冬季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4分)群,是回答群己关系,即个人和群体的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生活在社会群体中。
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群体的一分子。
群的价值,就是把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分子;个人发展和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统一;在群体的发展中求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尽个人对群体的一份责任。
可称之为“群己统一”。
人生在世,生活在群体中,便担负着对群体的责任。
具体说就是弘扬仁道,建设理想社会;此事任重而道远,必终身行之,死而后已。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下,民到于今称之。
”(《论语》)这是讲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由个人身后百姓的评价来衡量。
能对群体发展有贡献,得百姓承认,为后世所称道、纪念,造福于后世,这就把个人的生命融入了群体发展的大生命,使个人的生命得以在历史中永存。
群己统一,这是个人人生价值之所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追求在历史中永垂不朽,是中国人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反映。
落实和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就是要求待人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是处理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修己安人,是对君子的要求;以天下为己任,“修己以安百性”,“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理想的圣贤目标。
以上主要是就个人修养说。
就社会言,《论语》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不仅是君子人格的最高要求,也是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
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也是说的社会的核心价值问题。
一个社会,要以道德精神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不能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主导价值。
崇德乐群,二者是统一的。
孜孜于利,总是为私;重义的人不会孜孜于私利,热心助人为群正是重义的表现。
二者的集中表现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死而后已;平日里急公好义,生死关头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这一精神,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人们熟知的历代志士仁人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反映了这一精神。
山东省202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山东省202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35db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8.png)
山东省2024年冬季一般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题。
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留意事项:1、第Ⅰ卷共10道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残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涂答题卡上、只打在试卷上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盛夏晴朗的夜里,假如你走出毡包仰起脸,你就会看到它——无与轮比的草原的星空。
遮住沧穹的无边天幕被清风完完全全地(撕开/掀开),高远深邃的夜以最最纯净的宝石蓝浸透自己永恒的面容,而那些星星,那些凝聚闪亮传闻的眼眸,则远远近近,高凹凸低地点亮了草原的古老和寂静。
它们就在你清澈的目光里,在你透亮的耳膜边,在你微微发麻的发根颊际唇边。
只要有过这样一个夜晚,便足够了。
因为有那样广袤的大地,有那样(深远/深厚)的夜色,有那么多连缀的星星,有那么引人暇想的天幕,生命从今便不再游荡不依,不再支离破裂,更不会憔悴干枯。
此时,你的心会渐渐(熔化/溶化)在浩渺的星空下,归于安静。
1.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无与轮比耳膜清澈 B.沧穹深邃广袤C.支离破裂浩渺眼眸 D.暇想憔悴连缀2.依次填写在原文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掀开深厚溶化 B.撕开深远溶化C.掀开深远熔化 D.撕开深厚熔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黄金周外出旅游让张教授乏累不堪,一回到家,他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B.家乡变了,你看那鳞次栉比....的楼房、环境优雅的街心公园,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模样。
C.辛弃疾先后被派到江西、湖北等地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与他抗金的志向大相径...庭.。
2022年山东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山东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0aa5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2.png)
2022年山东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1分)①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做人要自知。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说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才是最聪明的。
人要了解自己很难,老子选择一个“明”字,有其深意。
什么是“明”?“明”是对着黑来讲的,对着盲来讲的,“明”就是眼力好,盲是丧失了视力。
看别人看得见,看自己看不见,这就是自我的盲区,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要求__________。
②认识自我的困难就在于“我”之复杂。
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个“我”:一是公开的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二是隐私的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三是背后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四是潜在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
前两种可以说是浅层次的,易于认识的,绝大部分的盲点则在于后两种。
自我感觉良好,时常沉溺于自我迷恋幻觉中的人,是因为不知道背后的我,总将当面的恭维和逢迎视为全部的评价;自卑、自贱、自惭形秽者,则失落于有潜在的我。
③认识自我的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分辨烦恼,不要被无谓的烦恼遮蔽,影响了自我的判断。
有心理学家对烦恼进行了数字化分析,认为人们的烦恼中,有40%属于杞人忧天,30%是为了怎么烦恼也没有用的既定事实,12%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想,还有10%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有92%的烦恼都是自寻的。
④清除自我认识中的盲点,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开拓。
当然,即使到了生命结束的时刻,我们都无法穷尽自我,但是时时警惕自我、激励自我仍是十分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不枉为人,不虚此生。
人类不断成长,是因为能不断认识自我,磨炼自我,提升自我,而认识自我则是人生“自觉”的起点,人生永恒的主题。
⑤认识自我之后首先要建立的立命之说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起始和前提。
⑥孔子十分重视“刚健”的品德。
他说,“刚毅木讷近仁”,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种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即是刚健的生动表现。
山东省部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山东省部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c85d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5.png)
默写专题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时代变迁,国家兴亡,总与形形色色的人事息息相关。
如贾谊在《过秦论》中用“①”交代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欧阳修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②”说明因伶人而害己误国。
(2)曹操《短歌行》中的“③,④?”两句运用比喻,既显示了诗人景仰渴慕贤才之迫切,又暗寓了贤才难求之痛苦。
(3)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成为诗歌作品中的意象。
如李白《蜀道难》中的“⑤”,衬出蜀道上山峰之高峻;《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则用“⑥”写震动山谷的巨大声响。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阿房宫赋》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钉头之多突出阿房宫建造的奢华。
(2)诗歌中常通过脸色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如《蜀道难》中人们听闻蜀道之难的反应“”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时“”。
(3)蛟或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异动物,常被引入诗文中以表现特定情景或表达特殊情感,如“,”。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云”是古典诗文的常见意象,多姿多彩的云,营造了诗意的天空。
古人赋予“云”不同的内涵,有时云被染上各种颜色,如《登泰山记》中的“___①___”,《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②___”;有时云具有不同的姿态,如《李凭箜篌引》“___③___”中云是静态的,《春江花月夜》“___④___”中云是动态的;有时云又被赋予了比喻义,如《阿房宫赋》用“___⑤___”来形容宫女的秀发,《过秦论》用“___⑥____”来比喻陈涉起义的形势。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e231b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a.png)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如若洪水神话是初民凭空想象的“纯粹神话”,这在个别民族中倒很正常,但世界范围的杜撰和想象,未免太过巧合。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大洪水事件确实曾经发生过?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着手检验冰河时期的地层淤积物,看它们是否是由单一的某次大洪水所产生,由此科学开始以自己的手段介入神学。
有意思的是,对于洪水神话的研究进程却跟神话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
上世纪60年代末,就在人们普遍从地质学角度否认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之后,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从墨西哥湾底部钻出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这些泥芯中记录了一亿多年来气候变化所留下的信息。
迈阿密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各自对此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均发现了海水含盐量在11600年前的一次剧变。
他们认为当时北美冰帽的突然坍塌导致大量融冰涌入墨西哥湾,全世界的海洋水位因此以海啸的速度猛增。
如果这一猜测成立,则毫无疑问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全球性洪水大爆发。
除此之外,19世纪末曾经流行过另一种企图坐实大洪水事件真实性的理论——黑海大洪水假说。
这一假说由美国海洋学家威廉·雷恩提出,他认为伴随着一万多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的结束,黑海里的海水大量蒸发,陆地开始形成,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地中海形成100米的水位差。
横隔在两片海域中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不久后发生决堤。
根据雷恩博士的计算,决堤之后每天有500亿吨的海水从地中海涌向几近干涸的黑海,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200倍的流量,黑海的水位则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迅速增长,海岸线的扩散速度达到了每天数千米。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f9a81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8.png)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中
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
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D(A凭借词作数量奠定地位、铸就辉煌的理解不准确;B“体现了二晏词与屈原、李白等的浪漫主义风格一脉相承”错;C“以期改变注经散文在当时文坛的统治地位”错。
)
2.(3分)B(“催生了宋代苏轼等人豪放词的词风”错。
)
3.(3分)C
4.(4分)首先简要介绍二晏的人生境遇及词作情况,(1分)接着总体概括二晏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1分)然后分别分析二晏作品“痴情”“惆怅”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分)
5.(6分)①在情感基调上,大晏宁静浑厚,小晏张扬热烈;②在表达方式上,大晏借景(物)抒情,小晏直抒胸臆;③在语言特点上,大晏含蓄蕴藉,小晏直白如话;④在行文节奏上,大晏平和舒缓,小晏跌宕顿挫。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想死但又不知以何种方式去结束自己生命的纠结心理”错。
)
7.(3分)A(小说以“论王石头的重要性和非重要性”为题,意在体现作者对于人的生存价值的自我认同这一命题的深入思考。
)
8.(4分)“重要性”是指王石头因女儿的需要、像“我”一样陌生人的关心而重获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2分)“非重要性”是指疾患的困扰、单位的无
1。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040b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5.png)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近期,王峰团队的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天命使徒》面世引发关注。
联想到去年由清华大学沈阳团队创作而成的人工智能短篇小说《机忆之地》,可以看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变化,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似乎开始朝向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攀登。
②面对人工智能,艺术家似乎很难有护城河。
青年科幻作家慕明在小说集《宛转环》的《自序:从猿到神》里想象到,60年后,曾经坚固的“写作”观念早已崩塌,“当风格转移的算法成功实现中文自然语言应用,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汪曾祺,曾被看作写作者指纹的语言风格被抽象、编码”,可以运用到任何原始文本之中。
因此,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词句段落,人工智能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创作。
到那时,“写什么”“如何写”的方法论问题已经解决,而难住人工智能的将是“为什么写作”这个哲学命题。
③就现实而言;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正在对写作领域进行“包抄”。
2017年,微软小冰出版了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写出较为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而在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创作中,不少作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收集、整合资料,并让其承担撰写情节大纲、激发叙事灵感等功能。
更不用说在更宽泛的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对各类制式写作的驾驭已经炉火纯青……对此,文艺创作者们的态度是复杂微妙的:重复性工作日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取代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c746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e.png)
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读书这件事上,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建议只有一条:不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应该顺从自己的直觉,发挥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如果我们能就这一点达成共识,我才能畅所欲言地提出观点和建议,因为你们将不会任其束缚自己的独立性,而独立性是读者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毕竟,针对书籍,怎能制定出规则呢?滑铁卢战役是在确定的日子里发生的,但《哈姆雷特》就是比《李尔王》更好的戏剧吗?没人能这么定论。
每个人必须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判定。
如果尽信权威——哪怕是裘袍加身、冠冕堂皇的权威——允许他们进入我们的书房,告诉我们怎样阅读、读什么书、对读物作何评价,那就无异于破坏自由精神,而那正是阅读圣殿的氛围。
在其他领域,我们或许受制于多种律法和传统,但在阅读的圣殿里完全没有。
但是,为了享受自由,我们当然必须自控——请原谅这种老生常谈。
我们决不能无助、无知地浪费自己的能力,为了浇灌一丛玫瑰花,却喷湿了半栋屋;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能力训练得更加精准,有的放矢,箭无虚发。
也许,这正是我们在图书馆里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有的放矢之“的”到底是什么?图书馆看上去只是一座聚集之所,五花八门混作一堆。
诗歌和小说、历史和回忆录、词典和名人录,用各种语言写成,由不同性情、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男女作者创作的书,全部挤挤挨挨地摆在书架上。
外面有驴子在叫,女人在公共水泵边闲聊,马驹在田野里奔驰。
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怎样才能在这纷繁混乱中厘清秩序,以便从阅读中得到最深远、最广博的愉悦?我们往往带着预设门类、模糊的想法去读书,期望小说应该写实,诗歌应该有所虚构,传记应该不容美词,历史书应该强化我们的偏见。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12月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12月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c90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2.png)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第二段“The story of the farmer reached the ears of a reporter. Curious about the secret of his success, the reporter came to interview him. While he was learning about the farmer’s growing skills, he found that the farmer shared his best quality seeds (种子) with his neighbors.(那位农民的故事传到了一位记者的耳朵里。记者好奇他成功的秘诀,就来采访他。当他了解农民的种植技能时,他发现农民会和邻居们分享他最好的种子。)”可知,这位农民之所以玉米种得好是因为他和邻居分享了自己最好的种子。故选A。
The farmer’s answer made the reporter understand connections in life.
It is the same with our lives. Those who choose to live in peace must help others around them to live in peace too. Those who wish to be loved must first learn to love others too.
1.Who is the curator of the museum?
A.MaryB.Malcolm.
C.Powell Cotton.D.An African.
2.What do we know about Powell Cotton?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63a44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1.png)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小说描写中的“风景”,是小说叙事中的细部元素。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景色、背景、环境及空间指涉的状态,是人为加工、记录和描绘叠加起来的景观及其独特存在。
风景收录于人的眼中也投影到人的心灵底片,成为主体情感与精神的镜像。
作家书写风景的过程,是与自然相拥、交融,实现叙述本体意义重构的过程,当然,也是在自然中发现自我、认知自我、确认自我甚至是净化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
风景描写是作家灵魂的勘探仪,发现了怎样的风景、如何呈现风景、表现出与风景怎样的胶着度,是阐释作家精神向度和人文情怀的重要参照物。
风景描写同时也是我们触摸作家的心灵脉搏、与其完,成灵魂共舞的诗学路径。
当我们与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在这条小径相逢、相拥时,风景描写便可能达到审美至境。
在任何时代,风景都是文学文本中无可替代的叙事要素,风景描写的“流失”,不仅意味着叙事的缺憾,同时也是人类放逐自然、走向孤独、失去精神和灵魂伴侣的危途。
(摘编自张学昕《书写能触摸到时代气息的“大风景”》)材料二:如何写风景?刘勰给出了答案:“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规听之区。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他又说:"窥情风重是上,钻貌草木之中。
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
”(甲)刘勰从他所处的时代和文学发展状况出发,对于如何写风景给出了"绘形描声"的答案。
随着时代、文学的发展,风景描写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小说中风景描写的变化最为明显。
月诗歌和散丈不同,屮国古典小说并不擅长写景,其风景描写大都比较空疏和呆板。
这是中国古典小说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它们大都出于讲述需要,风景描写退居于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背后。
现代小说踪合了时歌、散丈风景搦写的特长,开始吸纳风景描写。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4ce3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9.png)
山东省2023年12月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题。
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旳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10道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旳。
2、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残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涂答题卡上、只打在试卷上无效。
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旳读音不对旳旳一项是()A.尼采就自诩(xǔ)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获得。
B.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C.不识相旳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guō)噪不已。
D.李小二道:“只要提(tí)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旳词语,书写所有对旳旳历来是:(1)况且一直微笑着____旳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2)____,忽必烈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不仅识得弯弓射大雕,还尽懂得治理天下。
(3)自由和平等旳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___旳酷暑就不会过去。
A.和蔼 凭心而论义奋填膺B.和蔼平心而论 义愤填膺C. 和霭凭心而论义愤填膺 D.和霭 平心而论义奋填膺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旳词语,恰当旳一组是()(1)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__有了一道凝碧旳波痕。
(2)这番话不免啰嗦,不过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__不可。
(3)我独坐在发出黄光旳菜油灯下,想,这____旳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中旳……A.宛如斤斤计较 百无聊赖B.宛然斤斤计较百无一用C.宛然锱铢必较百无聊赖 D.宛如 锱铢必较 百无一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旳一项是:A.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是政策上旳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旳深刻改革。
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005ed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2.png)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A卷)试题2021年11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济南自古就有“人文渊薮”与“文化名都”之称,赵孟頫在济南为官三年,《鹊华秋色图》里画下了“鹊华烟雨”的济南美景,留下了“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千古佳句,为济南这座城市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文化名片。
整个画卷意境明净旷远,充满野趣。
古人称,此画虽凭记忆所画,但正是济南八景之一“鹊华烟雨”的最好写照。
乾隆十三年,乾隆东巡路过济南,北望鹊华二山,想起了藏在皇宫内的这幅画,遂命侍从千里飞骑,从北京取画,与自己眼前之景进行印证,并在画上题诗一首,盛赞造化的灵秀与画家的妙笔。
作为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齐鲁IP创意节的一部分,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将赵孟頫描绘济南秋日景色的《鹊华秋色图》,打造成了动态的“鹊华十二时”,通过数字活态画作、融合多种手法,让观众的视角从二维画作进入三维立体感官世界。
画作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光影里:赭黄顶的屋宇交相辉映,掩映在缓缓流动的红绿秋林之中;日出日落间,牛马悠然而行,长汀层叠涌动;柳荫下,舟楫旁,渔夫起网,妇人倚门,仿佛人物有了神色,远古的生活慢慢鲜活起来。
“鹊华十二时”在内容创造上可谓做到了以小见大、以微知著。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秋日的鹊华景色,其时空是固定的,其内容是瞬间的。
而“鹊华十二时”将画作进行了时空的拓展,拓展出24小时的各种景色。
在作品中,随着夜半、鸡鸣、日出、日中等时间的推移,巨幅画面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元素。
比如日出之时,可以看到一轮旭日缓缓从华山一侧升起,画面上也逐渐出现了亲切的人间烟火。
与之同时,鸡鸣狗吠,树枝摇动,华山、鹊山青翠壮观。
“站在这动态的名画前,我仿佛置身于古城的北郊,不仅领略了华山、鹊山的风光,还仿佛在和古人进行精神上的对话,更对赵孟頫的原作心生无尽的敬畏。
山东省 2022 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
![山东省 2022 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8d059d7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9.png)
山东省2022 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 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环顾世界,从英国的田园牧歌到美国的荒野书写,从西方的“阿卡狄亚”到中国的“桃花源”,自然的遗产属性早已受到关注。
然而,任何文化遗产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同样,任何自然遗产也都有其特色的文化内涵,协同进化与发展才是遗产完善之根本。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的数目远多于自然遗产。
为此,近年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呼吁高度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
在自然遗产管理方面,美国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服务排在其使命的首位。
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价值一般比较重大,对游客有较多限制;农业农村部下属的国家森林体系,常分布在国家公园周边,保护价值相对较低,更多地承担旅游功能,大大减轻了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
我国的现状是,即使国家级遗产的管理也是以地方政府为主,而地方政府派出的管理部门既管理又经营,政企不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从而导致遗产保护难以遏制不当的开发建设趋势。
(摘编自金磊《从遗产日的文化与自然双主题说起》) 材料二:世界遗产不只是一地一国的遗产,更属于全人类。
所以,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从这份宝贵遗产中受益,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
以鼓浪屿为例,它展示了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在建筑、技术、园林景观方面能看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融合。
西风东渐、华侨反哺,闽南白话字和早期的汉语拼音在这里传播;中国的现代医学、音乐教育在这里生根;弘一法师、林语堂、马约翰、林巧稚等在这里留下足迹……人类文明交流史,在这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浓墨重彩地演绎。
美丽,但是脆弱;珍贵,却又易逝。
这正是我们要保护历史文化记忆的原因,也是世界遗产设置的初心所在。
把文化遗产原原本本地保存下来并不简单。
1964 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对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ab9e3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49.png)
2021年山东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济南外国语学校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留意事项:1.第Ⅰ卷共10首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南普陀寺位于雄奇的五老峰下,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规模(浩大/宏大),气概庄重,毗邻厦门高校。
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院重檐飞脊,(气宇轩昂/仪表堂堂),顺山势沿中轴线,(依次/渐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藏经阁,两旁分布有钟楼、鼓楼、方丈室、素斋馆等建筑。
寺周环围着一堵琉璃瓦围墙,墙内墙外分明是两个世界。
墙外是喧嚣的都市,是滚滚红尘;墙内是安静的寺院,是清灯古佛。
寺院大门的正前方,有一个方形的放生池。
①,波光荡漾,倒映着树木山峦,云影天光。
池中有不少乌龟,探头探脑,憨态可拘,不少游客凭栏观看,时而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池面上有喷泉,不断地喷出秀丽的水花,②。
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在快乐地游弋着,闲适而得意。
1.文中画线的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毗邻坐北朝南B.供奉滚滚红尘C.飞脊青灯古佛D.喧嚣憨态可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浩大气宇轩昂渐次B.宏大仪表堂堂渐次C.宏大气宇轩昂依次D.浩大仪表堂堂依次3.依次填写到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碧水盈盈②在阳光下闪着晶莹夺目的光线B.①碧水盈盈②晶莹夺目的光线在阳光下闪着C.①盈盈碧水②晶莹夺目的光线在阳光下闪着D.①盈盈碧水②在阳光下闪着晶莹夺目的光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对朴槿惠的弹劾案,马上免去了她的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21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7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2分)《小说一得》中说:“一篇好小说,无好题目,必定减色不少;有好题目,无好结构,亦然。
”小说题名是最先入读者之耳目的,如果题名新颖(别致/精致),符合读者的阅读(等待/期待),就能助益小说的销售。
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代表精英文化的经史子书,书商一般不敢篡改,但小说地位向来很低,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而就少有(顾忌/忌惮),常随意改易书名,造成一书多名的现象。
这在明清小说史上是极为普遍的。
笔者据欧阳健、萧相恺主编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粗略统计,该书收录小说有异名者约二百部,而且很多小说不止一个异名。
有的小说在写作、传抄、成书、出版等过程中,就产生过多个书名。
明清小说的命名方式很多,你念总在《余之小说观》一文中概括道,“有短至一二字者,有多至成句者,有以人名者,有以地名者,有以一物名者,有以一事名者……种种方面,总以动人之注意为宗旨”.这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小说一书多名的一些原因,但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二:第一,读者阅读体验的差异。
读者因受到个性喜好、知识结构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很多小说再版时,书商或编辑作为特殊读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书名,有的对小说中的武打内容感兴趣,如《南北两宋志传》晚清再版时易名为《北宋金枪传》,突出杨家将所使用的兵器;有的看重小说的劝惩功能,如《绣戈袍全传》本以物命名,后改名《果报录》。
书商还善于蹭热点,紧扣读者的趣味。
如晚明内忧外患,时代呼唤英雄,故书商将《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刻改为《英雄谱》.鸦片战争爆发,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咸丰本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
第二,书商的销售策略。
潘建国曾指出,晚清通俗小说翻印的一大弊端就是改换小说题目,欺世取售。
其法五花八门,有的故弄玄虚,制造噱头,在书名上贴上所谓“志”“传”“纪”等标签;或称是“外史”“外传”“逸史”“秘史”等,如《封神演义》改为《商周列国全传》。
还有的就是为了傍名牌,傍四大小说名著的自不必说,有以“奇观”改名者,如《石点头》改名为《五续今古奇观》等;也有以“才子书”标榜者,如《两交婚小传》更名为《续四才子书》等。
以上种种,不外就是利用书名做广告而取得更大的销售效益。
张敏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表《小说和题目》一文,称小说好似商品,“能否引起读者的兴味和注意,将首尾读全,委实也是看着那题目的吸引力如何。
所以题目是小说的广告,也可以说是引诱读者的香饵”。
由此可见,明清小说一书多名现象的产生,与读者、书商都有关系(当然,与作者也有一定的关系),是当时社会思潮、读者心理、文坛风习及商业经济等状况的折射,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销售和传播,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
无视作品本身一味粗暴更名,造成书名与内容割裂,甚至两者之间毫无关系,如光绪间出品的小说《白云塔》曾改名《新红楼》,其实与《红楼梦》“风马牛不相及”.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书商唯利是图,侵害作者和读者的权益,破坏了小说创作生态。
(节选自万晴川《“名实相生”与“名实相怨”——明清小说的一书多名现象》,有删改)1.根据文意,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别致等待忌惮B.精致等待顾忌C.别致期待顾忌D.精致期待忌惮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引用《小说一得》的话,意在强调小说题目与结构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
B.作为精英文化代表的经史子书高不可及,因此,普通大众更愿意给小说更改书名。
C.书商、编辑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小说的题目,一般不会考虑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
D.明清小说一书多名,虽在短期内利于销售,但长期以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高二学生小林的爷爷收藏了一批明清小说。
在帮助爷爷整理藏书的过程中,小林发现了“一书多名”的现象。
经过研究思考,他就其中几本书作出了如下分析。
根据文意,这些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碧梧山庄本《韩湘子全传》内封题“韩昌黎全传”,这是把韩湘子与唐代韩愈混为一谈。
B.《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体现当时国人对开港通商的反感。
C.《续小五义》改名为《续忠烈小五义》,凸显了对传统忠烈精神的追求与褒奖。
D.《好述传》改名为《第二才子书》,是书商为了达到利于销售的目的而傍名牌。
4.《红楼梦》在写作、传抄、成书、出版的过程中产生过多个书名。
下面一段话介绍了这种情况。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红楼梦》开头写石头将自己“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编述一集”,名“石头记”;空空道人因抄录小说而悟道,故名“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曰“风月宝鉴”;而曹雪芹,在“悼红轩”中增删成书后改名“金陵十二钗”。
后来,程高本刊行时题名“红楼梦”,因此书名,获得后世读者认可。
①既富有诗意,又深刻揭示了小说主题②从警世角度揭示小说主旨③更关注女儿们的命运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19分)霜来秋色浓陈爱民①秋天往深处走,霜肯定来。
霜来得轻巧,悄无声息。
某一个早晨,瓦檐上闪烁着粉粉的光,那就是霜了。
节令的抵达是时间发出的号令。
霜由水汽凝结,万物染上或深或浅的白华,霜降正像时间的一场仪式。
②霜,只有在晴天里才会生成。
霜降霜降,其实,霜是生成的,是集结的,甚至是铺排的。
说“降”,是人的心理作用,表明一种空阔、一种自然而然。
天气确实更凉了,北方开始大面积冷起来,霜只是把大地和天空拓展得更为苍茫和澄澈而已。
经了霜“打”的好多蔬菜和果实,变得甜起来脆起来,比如萝卜、白菜、红薯、柿子、枣儿等等。
③霜在秋夜里喧哗得紧,数着丰收的故事,到早上,就在阳光的宁静中升腾自己。
田里到处是白光流淌,稻草垛憨憨的。
好多鸟雀混迹于鸡鸭鹅中间,一起收拾收割后漏下的谷粒,它们是一朵朵蹦跳的火焰,也是一簇簇迷离的浪花。
等霜全部离开,一沟沟、一冲冲、一垄垄的田,都列着阵,老老实实,规规矩矩。
④五彩缤纷,是山的姿态和行头,虽然有些芜杂,却因了霜的洗涤,显得更加明净。
所有的颜色都酣畅到了极致。
苦楝的果实和一茎茎的叶,把鹅黄全抖出来了。
银杏到底老辣,举重若轻,一树金黄就是一树景观。
山毛榉没有服输,褐的底色中生出星星点点。
栗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写满了阳光的斑斑驳驳。
鹅掌楸挺秀的身材棱是棱,角是角。
皂角把果实撑得紫黑油亮,叶子和树干有浓浓的烟火色。
至于枫树,烈焰飞奔,自有不凡的气势。
再看柏和松,葱茏转深翠,更显高洁。
不得不承认,时间的霜,是清醒,是砥砺,是温婉,也是旷达。
⑤“霜降抢秋,不抢就丢。
”虽说气候南北差别大,但农事在这个时节没有闲下来。
农谚说得明白,“霜降见霜,谷米满仓”“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红薯霜降下手收,豆到寒露没等头”,等等。
这时,湘中地区开始种油菜,等到阳春,油菜花炫目的金色会排山倒海,那些布谷的欢唱倒显得轻浅了;一些农家也在田里撒紫云英草籽,开春后,紫云英自成一景,细小的花骨朵笑成一堆,随风轻漾,猛不丁,一只只野蜂就跌进这紫色的湖泊里。
⑥关于霜降,有两件事情,我记忆深刻。
一是摘棉花。
晴好的天气,母亲都要去摘棉花,我常常跟着。
我家的棉花地在山顶,霜降时,棉花骨朵纷纷绽开,像举着的一个个半攥的拳头;棉杆像刀子削过一样,瘦,但有劲道。
母亲走进地里,一次次弯腰,用拇指食指轻轻探进骨朵里,再用力一捏,一扯,再一投,棉花就“啵”的一声,躺到了箩筐里。
霜风虽不刺骨,但总是把母亲的脸吹出一道道沟纹。
母亲用这些棉花,一部分卖了补贴家用,一部分用来给我们兄妹做棉鞋棉衣。
如今老家生活殷实得很了,但母亲还是每年要种一块地的棉花,每年给城里的我寄一双棉鞋。
她总说,好鞋子买得到,好棉鞋难得找,土办法做的棉鞋,一针一针紧出来的,穿得久,护脚呢。
这都是实话,而且,母亲的针线功夫,在方圆十几里数得上。
几次回老家,看见母亲在村头采摘棉花,腰已经挺不起了。
我立马跑过去,和母亲一道,把棉花运回家。
还有一件事,就是父亲对田里下的功夫,总比别人下得久,下得多,下得深。
霜降后,他在自家的所有责任田里都要筑一个池子来沤肥;春耕时,把池子扒开,父亲会笑得特别舒畅。
⑦“千树扫作一番黄”,霜降一过,大伙儿又各有各的忙碌,各奔各的希望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水汽澄.(chéng)澈B.芜.(wú)杂葱茏C.补贴湖泊.(pō)D.殷.(yān)实方圆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在秋夜里喧哗得紧”“到早上,就在阳光的宁静中升腾自己”,写出霜的牺牲精神。
B.在⑥段中,用“探”“捏”“扯”“投”等动词,准确表现了母亲做农活的娴熟流畅。
C.文中⑤段引用农谚,突出霜降在农事中的重要性,从而自然引出了自己关于霜降的深刻记忆。
D.由自然之霜引发对时间之霜的思考,与《我与地坛》在景物中穿插生命感悟的写法相似。
7.下列诗句的意境与本文意境相近的一项是(3分)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霜来”之后,自然界“秋色浓”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
(3分)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10.文中用大量笔墨写“我”关于霜降记忆深刻的两件事,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17分)李想(注)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吴秀琳曰:“公欲取蔡,非得李祐不可。
”祐帅士卒刈麦于张柴村。
想召史用诚,曰:“尔以三百骑伏彼林中,又使人摇帜于前,若将焚其麦积者。
祐素易.官军,必轻骑来逐之,尔乃发骑掩之,必擒之。
”用诚生擒祐以归。
将士以祐向日多杀官军,争请杀之,想不许,待以客礼。
李祐言于李想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赢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