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直线与圆基础知识点+思维导图练习
![直线与圆基础知识点+思维导图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a5a54960b4e767f5acfce9d.png)
6、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直线形式
方程形式
已知条件
名称
点斜式
过点 P(x0 , y0 ) ,斜率为 k
适用范围 斜率存在
斜截式
斜率为 k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b
斜率存在
一般式
A, B 不同时为 0
适用任何直线
两点式 截距式
过点 P1(x1, y1), P2 (x2 , y2 )
x1 x2 , y1 y2
在 x 轴、 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 a 、 b 不垂直与坐标轴,
不过原点
30
7、特殊位置的直线方程
(1)若直线垂直于 x 轴,且过点 P(x0 , y0 ) ,则直线方程是
;
(2)若直线垂直于 y 轴,且过点 P(x0 , y0 ) ,则直线方程是
.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直线方程
l1 : y k1x b1
时,
两圆相离;当
时,两圆外切;当
当
时,两圆内切;当
时,两圆内含.
时,两圆相交;
*17、过圆 (x a)2 ( y b)2 r 2 外一点 P(x0 , y0 ) 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A, B ,则
A, B 所在直线方程为 (x0 a)(x a) ( y0 b)( y b) r2 .
外切:d=R+r
外离:d>R+r
例 1、点 A(3, 0) 与点 B(7, 2) 的中点坐标为
.
例 2、已知点 A(2, 1) ,点 B(1, 3) ,则| AB |
.
例 3、求直线 l 经过以下两点的斜率及倾斜角.
(1) A(1, 3), B(1,3 3)
(2) A(2, 2), B(2, 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例题+练习(精品)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例题+练习(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93cb74c551810a6f52486dc.png)
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_知识点+例题+练习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3.①点P在圆外⇔d>r4.②点P在圆上⇔d=r5.①点P在圆内⇔d<r6.(2)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7.(3)符号“⇔”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符号“⇔”的左端可以得到右端,从右端也可以得到左端.2.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注意:这里的“三个点”不是任意的三点,而是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而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圆.“确定”一词应理解为“有且只有”,即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圆,过一点可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能画无数个圆,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能画且只能画一个圆.3.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2)(2)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3)(3)概念说明:(4)①“接”是说明三角形的顶点在圆上,或者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5)②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6)③找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找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外接圆只有一个,而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4.反证法(了解)(1)对于一个命题,当使用直接证法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间接证法,反证法就是一个间接证法.反证法主要适合的证明类型有:①命题的结论是否定型的.②命题的结论是无限型的.③命题的结论是“至多”或“至少”型的.(2)(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3)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4)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5)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①相离:一条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②相切:一条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叫做这条直线和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切点.③相交:一条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此时叫做这条直线和圆相交,这条直线叫圆的割线.(2)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6.切线的性质(1)切线的性质(2)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4)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5)(2)切线的性质可总结如下:(6)如果一条直线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那么它一定满足第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①直线过圆心;②直线过切点;③直线与圆的切线垂直.(7)(3)切线性质的运用(8)由定理可知,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7.切线的判定8.(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9.(2)在应用判定定理时注意:10.①切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经过半径的外端;b、垂直于这条半径,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11.②切线的判定定理实际上是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12.③在判定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时,当已知条件中未明确指出直线和圆是否有公共点时,常过圆心作该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线段的长等于半径,可简单的说成“无交点,作垂线段,证半径”;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可简单地说成“有交点,作半径,证垂直”.8.切线的判定与性质(1)切线的性质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常见的辅助线的:①判定切线时“连圆心和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或“过圆心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②有切线时,常常“遇到切点连圆心得半径”.9.切线长定理(1)圆的切线定义: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2)(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3)注意: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4)(4)切线长定理包含着一些隐含结论:(5)①垂直关系三处;(6)②全等关系三对;(7)③弧相等关系两对,在一些证明求解问题中经常用到.10.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1)内切圆的有关概念: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2)任何一个三角形有且仅有一个内切圆,而任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3)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内角.11.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1)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①外离;②外切;③相交;④内切;⑤内含.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叫两圆相离.当每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两个圆外离,当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圆的内部时,叫两个圆内含,两圆同心是内含的一个特例;如果两个圆有一个公共点,叫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内切、外切两种;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叫两个圆相交.(2)圆和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圆心距、半径的数量之间的关系: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12.相切两圆的性质相切两圆的性质:如果两圆相切,那么连心线必经过切点.这说明两圆的圆心和切点三点共线,为证明带来了很大方便.13.相交两圆的性质(1)相交两圆的性质:(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经过两个圆心的直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3)注意:在习题中常常通过公共弦在两圆之间建立联系.(4)(2)两圆的公切线性质:(5)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两条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6)两个圆如果有两条(内)公切线,则它们的交点一定在连心线上.4. 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及应用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有三种:(1)与圆有惟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若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则该直线是圆的切线;(3)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例4】如图,⊙O的直径AB=4,∠ABC=30°,BC=34,D是线段BC的中点.(1)试判断点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求证:直线DE是⊙O的切线.【例5】如图,已知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以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M,与AB、AD分别相交于E、F,求证CD与⊙O相切.【例6】如图,半圆O为△ABC的外接半圆,AC为直径,D为劣弧上一动点,P在CB 的延长线上,且有∠BAP=∠BDA.求证:AP 是半圆O 的切线.【知识梳理】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切线的定义和性质:3.三角形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圆心距为d ,半径分别为21,r r )相交⇔2121r r d r r +<<-; 外切⇔21r r d +=;内切⇔21r r d -=; 外离⇔21r r d +>; 内含⇔210r r d -<<【注意点】与圆的切线长有关的计算.【例题精讲】例1.⊙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a 的距离为5,则直线a 与⊙O 的位置关系为(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内含例 2. 如图1,⊙O 内切于ABC △,切点分别为D E F ,,.50B ∠=°,60C ∠=°,连结OE OF DE DF ,,,,则EDF ∠等于( )A .40°B .55°C .65°D .70°例3. 如图,已知直线L 和直线L 外两定点A 、B ,且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经过A 、B 两点且圆心在L 上的圆有( )A .0个B .1个C .无数个D .0个或1个或无数个例4.已知⊙O 1半径为3cm ,⊙O 2半径为4cm ,并且⊙O 1与⊙O 2相切,则这两个圆的圆心距为( ) A.1cm B.7cm C.10cm D. 1cm 或7cm例5.两圆内切,圆心距为3,一个圆的半径为5,另一个圆的半径为 例6.两圆半径R=5,r=3,则当两圆的圆心距d 满足___ ___•时,•两圆相交;•当d•满足___ ___时,两圆不外离.例7.⊙O 半径为6.5cm ,点P 为直线L 上一点,且OP=6.5cm ,则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例8.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 于点E 、F ,切点C 在弧AB 上,若PA 长为2,则△PEF 的周长是 _.例9. 如图,⊙M 与x 轴相交于点(20)A ,,(80)B ,,与y 轴切于点C ,则圆心M 的坐标是例10. 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A ,AC 为⊙O 的直径,弦DB ⊥AC ,垂足为M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C=10,tan ∠DAE=43,求DB 的长.【当堂检测】1.如果两圆半径分别为3和4,圆心距为7,那么两圆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外切C .内切D .相交2.⊙A 和⊙B 相切,半径分别为8cm 和2cm ,则圆心距AB 为( )A .10cmB .6cmC .10cm 或6cmD .以上答案均不对3.如图,P 是⊙O 的直径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A. 15B. 30C. 45D. 60O O2O14. 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A )6 (B )25 (C )210 (D )2145.如图,在10×6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A 半径为2,⊙B 半径为1,需使⊙A 与静止的⊙B 相切,那么⊙A 由图示的位置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6. 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A. 45B. 54C. 43D. 657.⊙O 的半径为6,⊙O 的一条弦AB 长63,以3为半径⊙O 的同心圆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交C.相切D.不能确定8.如图,在ABC △中,12023AB AC A BC =∠==,°,,A ⊙与BC 相切于点D ,且交AB AC 、于M N 、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保留π).9.如图,B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且AB :AC=2:5,分别以AB 、AC 为直径画圆,则小圆的面积与大圆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10. 如图,从一块直径为a+b 的圆形纸板上挖去直径分别为a 和b 的两个圆,则剩下的纸板面积是___.11. 如图,两等圆外切,并且都与一个大圆内切.若此三个圆的圆心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则大圆的半径是______cm .12.如图,直线AB 切⊙O 于C 点,D 是⊙O 上一点,∠EDC=30º,弦EF ∥AB ,连结OC 交EF 于H 点,连结CF ,且CF=2,则HE 的长为_________.13. 如图,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若直径AC=12cm ,∠P=60°.求弦AB 的长. 【中考连接】 一、选择题 1. 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那么三角形的边长为( )A.2B.32C.3D.3 2.⊙O 是等边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为2,则ABC △的边长为( )A .3B .5C .23D .253. 已知⊙O 的直径AB 与弦AC 的夹角为 30,过C 点的切线PC 与AB 延长线交于P 点.PC =5,则⊙O 的半径为 ( )A. 335 B. 635 C. 10 D. 54. 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PC 是⊙O 的切线,C 为切点,PC =26,PA =4,则⊙O 的半径等于( )A. 1B. 2C. 23D. 265.某同学制做了三个半径分别为1、2、3的圆,在某一平面内,让它们两两外O D C B ABPA OC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1题图 第10题图 第12题图切,该同学把此时三个圆的圆心用线连接成三角形.你认为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A.钝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6.关于下列四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圆心距小于两圆半径之和的两圆必相交 ②两个同心圆的圆心距为零③没有公共点的两圆必外离 ④两圆连心线的长必大于两圆半径之差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 6. 如图,AB 、AC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 、C ,D 是优弧BC 上的一点,已知∠BAC =80°,那么∠BDC =__________度.7.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的度数比为3∶2∶4,MN 是⊙O 的切线,C 是切点,则∠BCM 的度数为________.8.如图,在△ABC 中,5cm AB AC ==,cos B 35=.如果⊙O 的半径为10cm ,且经过点B 、C ,那么线段AO = cm .9.两个等圆⊙O 与⊙O ′外切,过点O 作⊙O ′的两条切线OA 、OB ,A 、B 是切点,则∠AOB = .10.如图6,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B ,BC 是⊙O 的直径,AC 交⊙O 于点D ,连结BD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有 个.11.如图,60ACB ∠=°,半径为1cm 的O ⊙切BC 于点C ,若将O ⊙在CB 上向右滚动,则当滚动到O ⊙与CA 也相切时,圆心O 移动的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cm .12.如图, AB 与⊙O 相切于点B ,线段OA 与弦BC 垂直于点D ,∠AOB =60°,B C=4cm ,则切线AB = cm.13.如图,⊙A 和⊙B 与x 轴和y 轴相切,圆心A 和圆心B 都在反比例函数1y x =图象上,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 .14. Rt △ABC 中,9068C AC BC ∠===°,,.则△ABC的内切圆半径r =______.15.⊙O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O 的半径为r ,当d 、r 是关于x 的方程x 2-4x+m=0的两根,且直线l 与⊙O 相切时,则m 的值为_____.16.已知:⊙A 、⊙B 、⊙C 的半径分别为2、3、5,且两两相切,则AB 、BC 、CA 分别为 .17.⊙O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O 的半径为r ,当d 、r 是关于x 的方程x 2-4x+m=0的两根,且直线l 与⊙O 相切时,则m 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18. 如图,AB 是⊙O 的弦,OA OC ⊥交AB 于点C ,过B 的直线交OC 的延长线于点E ,当BE CE =时,直线BE 与⊙O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第3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9.如图1,在⊙O 中,AB 为⊙O 的直径,AC 是弦,4OC =,60OAC ∠=. (1)求∠AOC 的度数;(2)在图1中,P 为直径BA 延长线上的一点,当CP 与⊙O 相切时,求PO 的长;(3)如图2,一动点M 从A 点出发,在⊙O 上按A 照逆时针的方向运动,当MAO CAO S S =△△时,求动点M 所经过的弧长.第18题图。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64a8bf910a6f524cdbf8587.png)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知识点精讲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相离,相切和相交二、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1. 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关系)圆心(,)a b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则d =则d r <⇔直线与圆相交,交于两点,P Q ,||PQ =d r =⇔直线与圆相切; d r >⇔直线与圆相离2. 代数方法(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即交点个数问题转化为方程根个数)由2220()()Ax By C x a y b r++=⎧⎨-+-=⎩ ,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20px qx t ++=,20px qx t ++=判别式为∆,则:则0∆>⇔直线与圆相交; 0∆=⇔直线与圆相切; 0∆<⇔直线与圆相离.三、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是用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和差大小关系确定,具体是:设两圆12,O O 的半径分别是,R r ,(不妨设R r >),且两圆的圆心距为d ,则: 则d R r <+⇔两圆相交; d R r =+⇔两圆外切; R r d R r -<<+⇔两圆相离 d R r =-⇔两圆内切;0d R r ≤<-⇔两圆内含(0d =时两圆为同心圆)四、 关于圆的切线的几个重要结论(1) 过圆222x y r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 (2) 过圆222()()x a y b r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00()()()()x a x a y b y b r --+--=(3) 过圆220x y Dx Ey F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0000022x x y y x x y y D E F ++++⋅+⋅+= (4) 求过圆222x y r +=外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时,应注意理解:①所求切线一定有两条;②设直线方程之前,应对所求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加以讨论.设切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出关于k 的方程,求出k 值.若求出的k 值有两个,则说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不符合题意;若求出的k 值只有一个,则说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符合题意.题型讲解题型1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 思路提示研究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应牢牢记住三长关系,即半径长2l、弦心距d 和半径r 之间形成的数量关系222()2l d r +=.例 已知圆O :225x y +=,直线l :cos sin 1(0)2x y πθθθ+=<<,设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为k ,则k =___________.分析 先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在进行判断解析 因为圆心(0,0)到直线l 的距离为1,又因为圆O 4个点符合条件. 评注 若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个数为k ,则2k =;若3k =,则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1-变式1已知圆O :224x y +=,直线l :1x ya b+=,设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有两个,则2211a b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例 已知圆C :228120x y y +-+=,直线l :20ax y a ++=,(1) 当直线l 与圆C 相交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 当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l 的方程.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来度量直线与圆相切问题;根据三长关系解决直线与圆相交问题. 解析 (1)圆C :22(4)4x y +-=,故圆心为(0,4)C ,因为直线l 与圆C 相交,所以圆心为(0,4)C 到直线l 的距离2d =<,解得34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4-∞-(2)由题意,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24+=,化简可得2870a a ++=,即1a =-或7a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0x y -+=或7140x y -+=.评注 在处理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时经常用到三长关系,即半弦长,弦心距,半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变式1 对任意的实数k ,直线1y kx =+与圆222x y +=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A .相离 B. 相切 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变式2 过点(1,2)--的直线l 被圆222210x y x y +--+=,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__.变式3 已知直线l 经过点(1,3)P -且与圆224x y +=相交,截得弦长为l 的方程.例 过点(1,1)P 的直线l 与圆22:(2)(3)9C 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小值为( )A.解析 设圆心(2,3)C 到直线l 的距离d ,由弦长公式||AB ==可知当距离最大d时,弦长||AB 最小.又||d CP ≤==l CP ⊥时取等号,故max d .所以max ||4AB ===.故选B评注 过圆内一定点的所有弦中,过此点的直径为最长弦,过此点且垂直于该直径的弦为最短弦. 变式1 过点(11,2)A 做圆22241640x y x y ++--=的弦,其中弦长为整数的共有( ) A. 16 条 B. 17条 C. 32条 D. 34条例 已知圆的方程为22680x y x y +--=.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是AC 和BD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C. 解析 22680x y x y +--=可化为22(3)(4)25x y -+-=,故圆心坐标(3,4),半径为5,点(3,5)在圆内,因为AC 最长,所以AC 为直径,即||10AC =,BD 最短,且BD 过点(3,5),所以||BD ==,所以1||||2S AC BD ==B变式1 如图所示,已知AC ,BD 为圆O :224x y +=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M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例 (201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理13改编)已知圆22:(1)2C x y -+=,过点(1,0)M -的直线l 交圆C 于,A B 两点,若0CA CB ⋅=(C 为圆心),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解析 设直线:(1)l y k x =+,即:l 0kx y k -+= 则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又0CA CB ⋅=,故CA CB ⊥,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2C π∠=.所以sin142d r π====即k =±,故直线l :10x +=或10x += 变式1 已知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过点(2,0)M -的直线l 与圆221x y +=交于,P Q 两点.若12OP OQ ⋅=-,求直线l 的方程.变式2 已知圆C :22(1)(6)25x y ++-=上的两点,P Q 关于直线l :8y kx =+对称,且0OP OQ ⋅=(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PQ 的方程题型2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 思路提示若直线与圆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切线的几何性质为:圆心和切点的连线垂直于切线.例 求经过点(1,7)-与圆2225x y +=相切的直线方程.分析 将点(1,7)-代入圆方程得221(7)5025+-=>,知点(1,7)-是圆外一点,故只需求切线的斜率或再求切线上另一点坐标.解析 解法一: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所求切线斜率为k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7(1)y k x +=-,整理成一般式为70kx y k ---=.5=,化简得3127120k k --=,解得43k =或34k =-.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43250x y --=或34250x y ++=.解法二: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所求切线方程为0025x x y y +=(00(,)x y 是切点),将坐标(1,7)-代入后得00725x y -=,由00002272525x y x y -=⎧⎪⎨+=⎪⎩,解得0043x y =⎧⎨=-⎩或0034x y =-⎧⎨=-⎩.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43250x y --=或34250x y ++=.评注 已知圆外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一般有三种方法:①设切点,用切线公式法;②设切线斜率,用判别式法:③设切线斜率,用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圆半径.一般地,过圆外一点可向圆作两条切线,在后两种方法中,应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变式1 已知圆22:(1)(2)4C x y -+-=,求过点(1,5)P -的圆的切线方程.变式2 直线l (2)2y k x =-+与圆22:220C x y x y +--=相切,则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 A. (2,2)- B. (1,1) C. (3,2)- D. 1(1,)2例 自点(3,3)A -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224470x y x y +--+=相切,求入射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分析 利用对称性解决此类反射问题.根据光学特征,对称性的使用既可以使用点的对称,也可以使用圆的对称.解析 已知圆22(2)(2)1x y -+-=关于x 轴的对称圆'C 的方程为22(2)(2)1x y -++=,可设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3(3)y k x -=+,所以直线l 与圆'C 相切,圆心'(2,2)C -到直线l的距离1d ==,解得43k =-或34k =-.所以光线所在的直线l 方程为4330x y ++=或3430x y +-=.变式1 自点(3,3)A -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l 所在直线与圆224470x y x y +--+=相切,求反射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题型3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思路提示关于直线与圆的相离问题的题目大多是最值问题,即直线上的点与圆上的点的最近或最远距离问题,这样的题目往往要转化为直线上的点与圆心距离的最近和最远距离再加减半径长的问题. 例 (1)直线:1l y x =-的点到圆22:4240C x y x y ++-+=上的点的距离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2)由直线1y x =+上的点向圆22(3)(2)1x y -++=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分析 过直线1y x =+上任意一点向圆22(3)(2)1x y -++=引切线PQ ,即可得到1||PQ O Q PQ ⊥==,那么,当切线长PQ 取最小值时,即1O P 取最小值.解析 (1)圆C 可化为22(2)(1)1x y ++-=,故圆心(2,1)C -到直线1y x =-的距离d ==1d r -=(3) 过1O 作1O H 垂直于直线1y x =+于点H ,过H 作HR 相切圆1O 与R ,连接1O R ,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HR ,圆心(3,2)-到直线10x y -+=的距离d ==||HR =,故选A.变式1 已知点P 是直线40(0)kx y k ++=>上一动点,,PA PB 是圆22:20C x y y +-=的两切线,,A B 是切点,若四边形PACB 的最小面积是2,则k 的值为( )C. D. 2 变式2 已知圆22:1O x y +=和定点(2,1)A ,由圆O 外一点(,)P a b 向圆O 引切线PQ ,切点为Q ,且满足||||PQ PA =.(1)求实数,a b 间满足的等量关系; (2)求线段PQ 长的最小值.题型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思路提示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12,r r ,两圆的圆心距为d ,则:(1) 两圆外离12r r d ⇔+<;(2)两圆外切12r r d ⇔+=; (3)两圆相交1212||r r d r r ⇔-<<+; (4)两圆内切12||r r d ⇔-=;(5)两圆内含12||r r d ⇔->;两圆外切和内切较为重要,这两种位置关系常与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综合考查.例 圆221:20O x y +-=和圆222:40O x y y +-=的位置关系是( )A. 外离B. 相交C. 外切D. 内切 分析 判断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解析 由圆221:20O x y +-=得1(0,0)O ,1r =圆222:40O x y y +-=得2(0,2)O ,22r =,121212||||2r r O O r r -<=<+,两圆相交,故选B.变式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8150x y 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变式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3)A ,直线l :24y x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1) 若圆心C 也在直线1y x =-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2) 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例 已知两圆222610x y x y +---=和2210120x y x y m ++-+= (1)m 取何值时两圆外切.(2)m 取何值时两圆外切,此时公切线方程是什么(3)求45m =时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度.分析 把两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两圆的圆心距d ,判断d 与R r +,R r -的关系,再用圆的几何性质分别解决(2)(3)问.解析 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22(1)(3)11x y -+-=,22(5)(6)61,(61)x y m m -+-=-<,圆心分别为(1,3),(5,6)M N(1) =25m =+(2) 小于两圆圆心距55=,解得,两圆方程222610x y x y +---=与2210120x y x y m ++-+=,相减得861250x y +--+=代入,得43130x y +-+=.(3) 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2222(261)(101245)0x y x y x y x y +----+--+=,即43230x y +-=,所以公共弦长为=评注 应注意两圆位置关系由圆心距和两圆半径的和与差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变式1 若圆224x y +=与圆22260(0)x y ay a ++-=>,公共弦的长为a =___________.变式2 设两圆12,C C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的圆心距离12||C C =( )A. 4B. 有效训练题1. 已知点(,)P a b 在圆C :224x y +=内(异于圆心),则直线10ax by ++=与圆C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 2.已知a b ≠,且2sin cos 04a a πθθ+-=,2sin cos 04b b πθθ+-=,则连接2(,)a a ,2(,)b b 两点的直线与单位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3.设,m n R ∈,若直线(1)(1)20m x n y +++-=与圆22(1)(1)1x y -+-=相切,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1⎡-∞⋃++∞⎣C. 2⎡-+⎣D. (),22⎡-∞-⋃++∞⎣4.若直线1x ya b+=经过点(cos ,sin )M αα,则( ) A. 221a b +≤ B. 221a b +≥ C.22111a b +≤ D. 22111a b +≥5.过点(1,1)P 的直线,将圆形区域22{(,)|4}x y x y +≤分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该直线的方程为( )A. 20x y +-=B. 10y -=C. 0x y -=D. 340x y +-=6.若直线10x y -+=与圆22()2x a y -+=有公共点,则实数a 取值范围是( )A. []3,1--B. []1,3-C. []3,1-D. (][),31,-∞-⋃+∞7. 设,m n R ∈,若直线10mx ny +-=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B ,且l 与圆224x y +=相交所得弦的长为2,O 为坐标原点,则△ABC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8.过点(4,0)-作直线l 与圆2224200x y x y ++--=交于,A B 两点,如果||8AB =,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__.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8150x y 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 10.已知点(3,1)M ,直线40ax y -+=及圆22(1)(2)4x y -+-=. (1)求过点M 的圆的切线方程;(2)若直线40ax y -+=与圆相切,求a 的值(3)若直线40ax y -+=与圆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弦的长为a 的值11.已知圆M 的方程为22(2)1x y +-=(M 为圆心),直线的方程为20x y -=,点P 在直线l 上,,过点P 作圆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 (1)若060APB ∠=,试求点的坐标;(2)若点P 的坐标为(2,1),过P 作直线与圆M 交于,C D 两点,当CD =CD 的方程;(3)求证:经过,,A P M 三点的圆必过定点,并求出所有定点的坐标.1112. 已知圆C 过点(1,1)P ,且与圆222:(2)(2)(0)M x y r r +++=>关于直线20x y ++=对称.(1)求圆C 的方程;(2)设Q 为圆C 上的一个动点,求PQ MQ ⋅的最小值.(M 为圆M 的圆心);(3)过点P 作两条相异直线分别与圆C 相交于,A B ,且直线PA 和直线PB 的倾斜角互补,O 为坐标原点,试判断直线OP 和AB 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学生版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与习题
![学生版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6544c2195f312b3169a58b.png)
高中数学必修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的定义及其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就是半径;(圆心是定位条件,半径是定型条件) (2)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b a圆的一般方程:)04(02222>-+=++++F E D F Ey Dx y x ;圆心 ,半径为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仅以标准方程为例,其他形式,则可化为标准式后按同样方法处理)设),(00y x P 与圆222)()(r b y a x =-+-;若P 到圆心之距为d ; ①P 在在圆C 外 ; ②P 在在圆C 内 ; ③P 在在圆C 上 ;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0:=++C By Ax l 和圆222)()(:r b y a x C =-+-,圆心C 到直线l 之距为d ,由直线l 和圆C 联立方程组消去x (或y )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则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下:相离 ;相切 ;相交 ; 注意:这里用d 与r 的关系来判定,称为几何法,只有对圆才实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利用∆判定称为代数法,对讨论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都适应。
【四】、两圆的位置关系:(1)代数法:解两个圆的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若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交;若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切;若无实数解,两圆相离。
(2)几何法:设圆1O 的半径为1r ,圆2O 的半径为2r①两圆外离 ; ②两圆外切 ; ③两圆相交 ; ④两圆内切 ⑤两圆内含 ;(五)已知圆C :(x-a)2+(y-b)2=r 2(r>0),直线L :Ax+By+C=01.位置关系的判定:判定方法1:联立方程组得到关于x(或y)的方程(1)△>0相交;(2)△=0相切;(3)△<0相离。
判定方法2:若圆心(a,b)到直线L的距离为d(1)d<r相交;(2)d=r相切;(3)d>r相离。
直线与圆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总结归纳
![直线与圆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2c9be7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c.png)
直线与圆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总结
归纳
直线与圆的知识点以及经典例题总结归纳
一、直线与圆的概念
1.直线:是一条无限长的抽象线段,它有一定的方向,并由两个端点构成。
2.圆:一种特殊的曲线,它的轨迹是一个闭合的曲线,它的圆心和半径是固定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半径的长度。
二、直线与圆的性质
1.直线的性质:
(1)直线穿过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2)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不变的,且与直线上任意一点到此直线的距离相等。
2.圆的性质:
(1)圆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2)任意一点到圆的距离都是固定的,且与圆心的距离相等,即为半径。
三、直线与圆的经典例题
1.已知圆O的半径为5,直线l与圆O相交于A、B两点,若∠BAO=60°,求直线l的斜率。
解:以O为原点,将坐标系原点平移至O,则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5,0),(-3.464,4.264),∴直线l的斜率为:k=4.264/3.464=1.237
2.已知圆O的半径为1,点P在圆O外,且P到圆O的距离为2,求直线OP的斜率。
解:以O为原点,将坐标系原点平移至O,则点P 的坐标为(2,0),∴直线OP的斜率为:k=0/2=0。
直线与圆知识点及经典例题_含答案_
![直线与圆知识点及经典例题_含答案_](https://img.taocdn.com/s3/m/3eefad2c376baf1ffc4fad3d.png)
圆的方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要点】 一、 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称为圆 (一)圆的标准方程(x a)2 ( y b)2 r 2 这个方程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新疆 王 新敞 学案说 明:1、若圆心在坐标原点上,这时 a b 0 ,则圆的方程就是 x2 y2 r 2 。
2、圆的标准方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圆心坐标和半径;圆心和半径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确定了圆,所以,只要 a, b, r 三个量确定了且 r >0,圆的方程就给定了。
就是说要确定圆的方程,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新疆确定 a, b, r ,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
王 新敞 学案(二)圆的一般方程将圆的标准方程 (x a)2 ( y b)2 r 2 ,展开可得 x 2 y 2 2ax 2by a 2 b2 r 2 0 。
可见,任何一个圆的方程都可以写成 : x2 y2 Dx Ey F 0问题:形如 x2 y2 Dx Ey F 0 的方程的曲线是不是圆?将方程x2y2DxEyF0 左边配方得:(x D )2 2(x E )2 2D2 E2 4F 2(1)当 D 2E24F>0时,方程(1)与标准方程比较,方程x2y2DxEyF0 表示以(D , 2E 2)为圆D2 E2 4F心,以2为半径的圆。
,(3)当 D2 E 2 4F <0 时,方程 x 2 y 2 Dx Ey F 0 没有实数解,因而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当 D2 E2 4F >0 时,方程 x2 y2 Dx Ey F 0 称为圆的一般方程.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1) x2 和 y2 的系数相同,不等于零;(2)没有 xy 这样的二次项。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种类(1)相离---求距离;(2)相切---求切线;(3)相交---求焦点弦长。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几何方法主要步骤:(1)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利用圆的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3)作判断: 当 d>r 时,直线与圆相离;当 d=r 时,直线与圆相切;当 d<r 时,直线与圆相交。
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
![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38474451e79b896902262e.png)
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总1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练习一(直线和圆部分)知识梳理1.直线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 ;求直线斜率的两种方法:①定义:k = ()2πα≠;②斜率公式:k =2121y y x x --12()x x ≠.答案)0,180︒︒⎡⎣ 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①点斜式 ,适用范围:不含直线0x x =;特例:斜截式 ,适用范围:不含垂直于x 轴的直线;②两点式 ,适用范围:不含直线112()x x x x =≠和直线112()y y y y =≠;特例:截距式 ,适用范围:不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 ③一般式 ,适用范围: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都适用.3.求过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方程时:(1)若12x x =,且12y y ≠时,直线垂直于x 轴,方程为1x x =;(2)若12x x ≠,且12y y =时,直线垂直于y 轴,方程为1y y =;(3)若120x x ==,且12y y ≠时,直线即为y 轴,方程为0x =;(4)若12x x ≠,且120y y ==时,直线即为x 轴,方程为0y =。
4.已知直线1l :11y k x b =+,直线2l :22y k x b =+,则①1l 与2l 相交⇔ ; ②1l 与2l 平行⇔ ;③1l 与2l 重合⇔ ; ④1l 与2l 垂直⇔ .5.已知直线1l :1110A x B y C ++=,直线2l :2220A x B y C ++=,则 ①1l 与2l 相交⇔ ; ②1l 与2l 平行⇔ ;③1l 与2l 重合⇔ ; ④1l 与2l 垂直⇔ .6.两点111(,)P x y ,222(,)P x y 之间的距离12=PP ;点(,)P x y ︒︒到直线l :0Ax By C ++=的距离d = ;两平行直线1l :10Ax By C ++=与2l :20Ax By C ++=之间的距离d = .7.圆的标准方程为222()()(0)x a y b r r -+-=>,其中 为圆心, 为半径 ;圆的一般方程为220x y Dx Ey F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2240D E F +->,其中圆心为 ,半径为 .8.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为222()()x a y b r -+-=,点00(,)M x y ,(1)点在圆上:22200()()x a y b r -+-=;(2)点在圆外:22200()()x a y b r -+->;(3)点在圆内:22200()()x a y b r -+-<。
直线与圆的典型问题
![直线与圆的典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89fcd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5c.png)
当 r1 r2 d 时,两圆外切;
当 r1 r2 d 时,两圆外离;
当 r1 r2 d 时,两圆内切;
当 r1 r2 d 时,两圆内含.
(3)
弦长 l
具有的关系
r2
d2
l 2
2
二 典型例题
1.直线 3x-4y+6=0 与圆(x-2)2+(y-3)2=4 的位置关系是
13
132
+16,解得 c=10 或 c=-68.
89.自点 P(-6,7)发出的光线 l 射到 x 轴上的点 A 处,被 x 轴反
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 x2+y2-8x-6y+21=0 相切于点 Q.
求光线 l 所在直线方程.
解:如图所示,作圆 x2+y2-8x-6y+21=0 关于 x 轴的对称圆 x2+y2-8x+6y+21=0,由几何光学原理,知直线 l 与圆 x2+y2-8x +6y+21=0 相切.
110.(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圆 x2+y2=4 上一定点 A(2,0),B(1, 1)为圆内一点,P,Q 为圆上的动点.
(1)求线段 AP 中点的轨迹方程; (2)若∠PBQ=90°,求线段 PQ 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1)设 AP 中点为 M(x,y),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P 点坐标(2x-2,2y). 因为 P 点在圆 x2+y2=4 上,所以(2x-2)2+(2y)2=4. 故线段 AP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1)2+y2=1. (2)设 PQ 的中点为 N(x,y). 在 Rt△PBQ 中,|PN|=|BN|, 设 O 为坐标原点,连接 ON(图略), 则 ON⊥PQ, 所以|OP|2=|ON|2+|PN|2=|ON|2+|BN|2, 所以 x2+y2+(x-1)2+(y-1)2=4. 故线段 PQ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x2+y2-x-y-1=0.
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习题
![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b7da1be45c3b3566ec8b2c.png)
直线和圆一.直线1.斜率与倾斜角:tan k θ=,[0,)θπ∈(1)[0,2πθ∈时,0k ≥;(2)2πθ=时,k 不存在;(3)(,)2πθπ∈时,0k <(4)当倾斜角从0︒增加到90︒时,斜率从0增加到+∞;当倾斜角从90︒增加到180︒时,斜率从-∞增加到02.直线方程(1)点斜式:)(00x x k y y -=-(2)斜截式:y kx b =+(3)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4)截距式:1x y a b +=(5)一般式:0C =++By Ax 3.距离公式(1)点111(,)P x y ,222(,)P x y 之间的距离:12PP =(2)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d =(3)平行线间的距离:10Ax By C ++=与20Ax By C ++=的距离:d =4.位置关系(1)截距式:y kx b =+形式重合:1212k k b b ==相交:12k k ≠平行:1212 k k b b =≠垂直:121k k ⋅=-(2)一般式:0Ax By C ++=形式重合:1221A B A B =且1221A C A C =且1212B C C B =平行:1221A B A B =且1221A C A C ≠且1212B C C B ≠垂直:12120A AB B +=相交:1221A B A B ≠5.直线系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表示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和2222:0l A x B y C ++=交点的所有直线方程(不含2l )二.圆1.圆的方程(1)标准形式:222()()x a y b R -+-=(0R >)(2)一般式:220x y Dx Ey F ++++=(2240D E F +->)(3)参数方程:00cos sin x x r y y r θθ=+⎧⎨=+⎩(θ是参数)【注】题目中出现动点求量时,通常可采取参数方程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去解决.(4)以11(,)A x y ,22(,)B x y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0A B A B x x x x y y y y --+--=2.位置关系(1)点00(,)P x y 和圆222()()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x a y b R -+-=内部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x a y b R -+-=上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x a y b R -+-=外(2)直线0Ax By C ++=和圆222()()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判断圆心(,)O a b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d =R 的大小关系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交(有两个交点);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切(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离(无交点);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见的方法(1)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半径r 的大小关系.(2)代数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消元后利用Δ判断.(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圆心距12d O O =与两圆半径之和12R R +,半径之差12R R -(12R R >)的大小关系当12d R R >+时,两圆相离,有4条公切线;当12d R R =+时,两圆外切,有3条公切线;当1212R R d R R -<<+时,两圆相交,有2条公切线;当12d R R =-时,两圆内切,有1条公切线;当120d R R ≤<-时,两圆内含,没有公切线;4.当两圆相交时,两圆相交直线方程等于两圆方程相减5.弦长公式:l =例题:例1若圆x 2+y 2=1与直线y =kx +2没有公共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例2已知两圆C 1:x 2+y 2-2x +10y -24=0,C 2:x 2+y 2+2x +2y -8=0,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例3设直线x -my -1=0与圆(x -1)2+(y -2)2=4相交于A 、B 两点,且弦AB 的长为23,则实数m 的值是________.例4若a ,b ,c 是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的长(c 为斜边),则圆C :x 2+y 2=4被直线l :ax +by +c =0所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例5已知⊙M :x 2+(y -2)2=1,Q 是x 轴上的动点,QA ,QB 分别切⊙M 于A ,B 两点.(1)若|AB |=423,求|MQ |及直线MQ 的方程;(2)求证:直线AB 恒过定点.例6过点(-1,-2)的直线l 被圆x 2+y 2-2x -2y +1=0截得的弦长为2,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例7圆x 2-2x +y 2-3=0的圆心到直线x +3y -3=0的距离为________.例8圆心在原点且与直线x +y -2=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例9已知圆C 经过A (5,1),B (1,3)两点,圆心在x 轴上,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例10(1)与曲线C :x 2+y 2+2x +2y =0相内切,同时又与直线l :y =2-x 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半径是________.(2)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2+(y +1)2=1则2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例11已知x ,y 满足x 2+y 2=1,则y -2x -1的最小值为________.例12已知两点A (-2,0),B (0,2),点C 是圆x 2+y 2-2x =0上任意一点,则△ABC 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例13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0x y -+=截以原点O (1)求圆O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圆O 切于第一象限,且与坐标轴交于D ,E ,当DE 长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3)设M ,P 是圆O 上任意两点,点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N ,若直线MP 、NP 分别交于x 轴于点(m ,0)和(n ,0),问mn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例14圆x 2+y 2=8内一点P (-1,2),过点P 的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直线l 交圆于A 、B 两点.(1)当α=43π时,求AB 的长;(2)当弦AB 被点P 平分时,求直线l 的方程.例15已知半径为5的动圆C 的圆心在直线l :x -y +10=0上.(1)若动圆C 过点(-5,0),求圆C 的方程;(2)是否存在正实数r ,使得动圆C 中满足与圆O :x 2+y 2=r 2相外切的圆有且仅有一个,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e3d1b7bf61fb7360a4c658d.png)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知识点精讲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相离,相切和相交 二、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1. 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关系) 圆心(,)a b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则d =则d r <⇔直线与圆相交,交于两点,P Q ,||PQ =d r =⇔直线与圆相切; d r >⇔直线与圆相离2. 代数方法(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即交点个数问题转化为方程根个数) 由2220()()Ax By C x a y b r++=⎧⎨-+-=⎩ ,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20px qx t ++=,20px qx t ++=判别式为∆,则: 则0∆>⇔直线与圆相交; 0∆=⇔直线与圆相切; 0∆<⇔直线与圆相离.三、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是用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和差大小关系确定,具体是:设两圆12,O O 的半径分别是,R r ,(不妨设R r >),且两圆的圆心距为d ,则: 则d R r <+⇔两圆相交; d R r =+⇔两圆外切; R r d R r -<<+⇔两圆相离 d R r =-⇔两圆内切;0d R r ≤<-⇔两圆内含(0d =时两圆为同心圆) 四、 关于圆的切线的几个重要结论(1) 过圆222x y r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2) 过圆222()()x a y b r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00()()()()x a x a y b y b r --+--=(3) 过圆220x y Dx Ey F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0000022x x y y x x y y D E F ++++⋅+⋅+= (4) 求过圆222x y r +=外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时,应注意理解: ①所求切线一定有两条;②设直线方程之前,应对所求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加以讨论.设切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出关于k 的方程,求出k 值.若求出的k 值有两个,则说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不符合题意;若求出的k 值只有一个,则说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符合题意.题型讲解题型1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 思路提示研究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应牢牢记住三长关系,即半径长2l、弦心距d 和半径r 之间形成的数量关系222()2l d r +=.例9.28 已知圆O :225x y +=,直线l :cos sin 1(0)2x y πθθθ+=<<,设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为k ,则k =___________. 分析 先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在进行判断解析 因为圆心(0,0)到直线l 的距离为1,又因为圆O 4个点符合条件. 评注 若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个数为k ,则2k =;若3k =,则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变式1已知圆O :224x y +=,直线l :1x ya b+=,设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有两个,则2211a b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例9.29 已知圆C :228120x y y +-+=,直线l :20ax y a ++=, (1) 当直线l 与圆C 相交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 当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l 的方程.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来度量直线与圆相切问题;根据三长关系解决直线与圆相交问题. 解析 (1)圆C :22(4)4x y +-=,故圆心为(0,4)C ,因为直线l 与圆C 相交,所以圆心为(0,4)C 到直线l 的距离2d =<,解得34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4-∞-(2)由题意,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24+=,化简可得2870a a ++=,即1a =-或7a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0x y -+=或7140x y -+=.评注 在处理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时经常用到三长关系,即半弦长,弦心距,半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变式1 对任意的实数k ,直线1y kx =+与圆222x y +=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A .相离 B. 相切 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变式 2 过点(1,2)--的直线l 被圆222210x y x y +--+=截得的弦长为,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__.变式3 已知直线l 经过点(1,3)P -且与圆224x y +=相交,截得弦长为l 的方程.例9.30 过点(1,1)P 的直线l 与圆22:(2)(3)9C 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小值为( )A.解析 设圆心(2,3)C 到直线l 的距离d ,由弦长公式||AB ==可知当距离最大d 时,弦长||AB 最小.又||d CP ≤==,当直线l CP ⊥时取等号,故max d =.所以max ||4AB ===.故选B评注 过圆内一定点的所有弦中,过此点的直径为最长弦,过此点且垂直于该直径的弦为最短弦. 变式1 过点(11,2)A 做圆22241640x y x y ++--=的弦,其中弦长为整数的共有( ) A. 16 条 B. 17条 C. 32条 D. 34条例9.31 已知圆的方程为22680x y x y +--=.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是AC 和BD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解析 22680x y x y +--=可化为22(3)(4)25x y -+-=,故圆心坐标(3,4),半径为5,点(3,5)在圆内,因为AC 最长,所以AC 为直径,即||10AC =,BD 最短,且BD 过点(3,5),所以||BD ==,所以1||||2S AC BD == B变式1 如图所示,已知AC ,BD 为圆O :224x y +=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M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例9.32 (201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理13改编)已知圆22:(1)2C x y -+=,过点(1,0)M -的直线l 交圆C 于,A B 两点,若0CA CB ⋅=(C 为圆心),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 解析 设直线:(1)l y k x =+,即:l 0kx y k -+= 则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又0CA CB ⋅=,故CA CB ⊥,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2C π∠=.所以sin142d r π====即k =±,故直线l :10x +=或10x ++= 变式 1 已知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过点(2,0)M -的直线l 与圆221x y +=交于,P Q 两点.若12OP OQ ⋅=-,求直线l 的方程.变式2 已知圆C :22(1)(6)25x y ++-=上的两点,P Q 关于直线l :8y kx =+对称,且0OP OQ ⋅=(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PQ 的方程题型2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 思路提示若直线与圆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切线的几何性质为:圆心和切点的连线垂直于切线. 例9.33 求经过点(1,7)-与圆2225x y +=相切的直线方程.分析 将点(1,7)-代入圆方程得221(7)5025+-=>,知点(1,7)-是圆外一点,故只需求切线的斜率或再求切线上另一点坐标.解析 解法一: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所求切线斜率为k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7(1)y k x +=-,整理成一般式为70kx y k ---=.由圆的切线的性质,5=,化简得3127120k k --=,解得43k =或34k =-.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43250x y --=或34250x y ++=.解法二: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所求切线方程为0025x x y y +=(00(,)x y 是切点),将坐标(1,7)-代入后得00725x y -=,由00002272525x y x y -=⎧⎪⎨+=⎪⎩,解得0043x y =⎧⎨=-⎩或0034x y =-⎧⎨=-⎩.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43250x y --=或34250x y ++=.评注 已知圆外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一般有三种方法:①设切点,用切线公式法;②设切线斜率,用判别式法:③设切线斜率,用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圆半径.一般地,过圆外一点可向圆作两条切线,在后两种方法中,应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变式1 已知圆22:(1)(2)4C x y -+-=,求过点(1,5)P -的圆的切线方程.变式2 直线l (2)2y k x =-+与圆22:220C x y x y +--=相切,则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 A. (2,2)- B. (1,1) C. (3,2)- D. 1(1,)2例9.34 自点(3,3)A -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224470x y x y +--+=相切,求入射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分析 利用对称性解决此类反射问题.根据光学特征,对称性的使用既可以使用点的对称,也可以使用圆的对称.解析 已知圆22(2)(2)1x y -+-=关于x 轴的对称圆'C 的方程为22(2)(2)1x y -++=,可设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3(3)y k x -=+,所以直线l 与圆'C 相切,圆心'(2,2)C -到直线l 的距离1d ==,解得43k =-或34k =-. 所以光线所在的直线l 方程为4330x y ++=或3430x y +-=.变式 1 自点(3,3)A -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l 所在直线与圆224470x y x y +--+=相切,求反射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题型3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 思路提示关于直线与圆的相离问题的题目大多是最值问题,即直线上的点与圆上的点的最近或最远距离问题,这样的题目往往要转化为直线上的点与圆心距离的最近和最远距离再加减半径长的问题.例9.35 (1)直线:1l y x =-的点到圆22:4240C x y x y ++-+=上的点的距离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2)由直线1y x =+上的点向圆22(3)(2)1x y -++=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分析 过直线1y x =+上任意一点向圆22(3)(2)1x y -++=引切线PQ ,即可得到1||PQ O Q PQ ⊥==,那么,当切线长PQ 取最小值时,即1O P 取最小值.解析 (1)圆C 可化为22(2)(1)1x y ++-=,故圆心(2,1)C -到直线1y x =-的距离d ==1d r -=(3) 过1O 作1O H 垂直于直线1y x =+于点H ,过H 作HR 相切圆1O 与R ,连接1O R ,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HR ,圆心(3,2)-到直线10x y -+=的距离d ==,||HR =,故选A.变式1 已知点P 是直线40(0)kx y k ++=>上一动点,,PA PB 是圆22:20C x y y +-=的两切线,,A B 是切点,若四边形PACB 的最小面积是2,则k 的值为( )A. 3B.2C. 变式 2 已知圆22:1O x y +=和定点(2,1)A ,由圆O 外一点(,)P a b 向圆O 引切线PQ ,切点为Q ,且满足||||PQ PA =.(1)求实数,a b 间满足的等量关系; (2)求线段PQ 长的最小值.题型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思路提示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12,r r ,两圆的圆心距为d ,则: (1) 两圆外离12r r d ⇔+<; (2)两圆外切12r r d ⇔+=; (3)两圆相交1212||r r d r r ⇔-<<+; (4)两圆内切12||r r d ⇔-=; (5)两圆内含12||r r d ⇔->;两圆外切和内切较为重要,这两种位置关系常与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综合考查.例9.36 圆221:20O x y +-=和圆222:40O x y y +-=的位置关系是( )A. 外离B. 相交C. 外切D. 内切 分析 判断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解析 由圆221:20O x y +-=得1(0,0)O ,1r圆222:40O x y y +-=得2(0,2)O ,22r =,121212||||2r r O O r r -<=<+,两圆相交,故选B.变式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8150x y 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变式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3)A ,直线l :24y x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 (1) 若圆心C 也在直线1y x =-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2) 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例9.37 已知两圆222610x y x y +---=和2210120x y x y m ++-+= (1)m 取何值时两圆外切.(2)m 取何值时两圆外切,此时公切线方程是什么?(3)求45m =时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度.分析 把两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两圆的圆心距d ,判断d 与R r +,R r -的关系,再用圆的几何性质分别解决(2)(3)问. 解析 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22(1)(3)11x y -+-=,22(5)(6)61,(61)x y m m -+-=-<,圆心分别为(1,3),(5,6)M N(1) =25m =+(2) 小于两圆圆心距55=, 解得,两圆方程222610x y x y +---=与2210120x y x y m ++-+=,相减得861250x y +--+=代入,得43130x y +-+=.(3) 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2222(261)(101245)0x y x y x y x y +----+--+=,即43230x y +-=,所以公共弦长为=评注 应注意两圆位置关系由圆心距和两圆半径的和与差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变式1 若圆224x y +=与圆22260(0)x y ay a ++-=>,公共弦的长为a =___________.变式2 设两圆12,C C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的圆心距离12||C C =( )A. 4B. 有效训练题1. 已知点(,)P a b 在圆C :224x y +=内(异于圆心),则直线10ax by ++=与圆C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不能确定 2.已知a b ≠,且2sin cos 04a a πθθ+-=,2sin cos 04b b πθθ+-=,则连接2(,)a a ,2(,)b b 两点的直线与单位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3.设,m n R ∈,若直线(1)(1)20m x n y +++-=与圆22(1)(1)1x y -+-=相切,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1⎡-∞⋃+∞⎣C. 2⎡-+⎣D. (),22⎡-∞-⋃++∞⎣4.若直线1x ya b+=经过点(cos ,sin )M αα,则( )A. 221a b +≤B. 221a b +≥ C.22111a b +≤ D. 22111a b +≥5.过点(1,1)P 的直线,将圆形区域22{(,)|4}x y x y +≤分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该直线的方程为( )A. 20x y +-=B. 10y -=C. 0x y -=D. 340x y +-=6.若直线10x y -+=与圆22()2x a y -+=有公共点,则实数a 取值范围是( ) A. []3,1-- B. []1,3- C. []3,1- D. (][),31,-∞-⋃+∞7. 设,m n R ∈,若直线10mx ny +-=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B ,且l 与圆224x y +=相交所得弦的长为2,O 为坐标原点,则△ABC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8.过点(4,0)-作直线l 与圆2224200x y x y ++--=交于,A B 两点,如果||8AB =,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__.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8150x y 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 10.已知点(3,1)M ,直线40ax y -+=及圆22(1)(2)4x y -+-=. (1)求过点M 的圆的切线方程;(2)若直线40ax y -+=与圆相切,求a 的值(3)若直线40ax y -+=与圆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弦的长为a 的值11.已知圆M 的方程为22(2)1x y +-=(M 为圆心),直线的方程为20x y -=,点P 在直线l 上,,过点P 作圆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 (1)若060APB ∠=,试求点的坐标;(2)若点P 的坐标为(2,1),过P 作直线与圆M 交于,C D 两点,当CD =CD 的方程;(3)求证:经过,,A P M 三点的圆必过定点,并求出所有定点的坐标.12. 已知圆C 过点(1,1)P ,且与圆222:(2)(2)(0)M x y r r +++=>关于直线20x y ++=对称. (1)求圆C 的方程;(2)设Q 为圆C 上的一个动点,求PQ MQ ⋅的最小值.(M 为圆M 的圆心);(3)过点P 作两条相异直线分别与圆C 相交于,A B ,且直线PA 和直线PB 的倾斜角互补,O 为坐标原点,试判断直线OP 和AB 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直线与圆知识点及经典例题(含答案)
![直线与圆知识点及经典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8ec734431b90d6d85c700.png)
圆的方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要点】 一、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称为圆 (一) 圆的标准方程(x a)2 (y b)2『这个方程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____ 2 2 2说明:1、若圆心在坐标原点上,这时 a b 0,则圆的方程就是 x y r 。
2、圆的标准方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圆心坐标和半径;圆心和半径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确定了 圆,所以,只要a ,b ,r 三个量确定了且r > 0,圆的方程就给定了。
就是说要确定圆的方程,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确定a ,b ,r ,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
(二) 圆的一般方程2 2 2 2 2 2 2 2将圆的标准方程(x a) (y b) r ,展开可得x y 2ax 2by a b r。
可见,任何一个2圆的方程都可以写成 :X2y Dx Ey F 02 2问题:形如xy DxEy F 0的方程的曲线是不是圆?2 2FD 2E 2 J D ‘ E 4F将方程X y Dx Ey左边配方得:2)2) 2D E0表示以 22为圆2 2(1)当 D E 4F >° 时,方程(1 )与标准方程比较,方程xyDx Ey FD 2E 2 4F心,以2为半径的圆。
DE DE⑵当DmE —4F=Q 时,方fc a +y a +Dx+Ey+F = OR 有实数解汁亍 厂亍 所以表示一个点(亍-計2 2(3)当D 2E 24F v 0时,方程x y Dx Ey F °没有实数解,因而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2 2当D 2 E 2 4F >°时,方程x y Dx Ey F °称为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22(1) X 和y 的系数相同,不等于零;(2) 没有xy 这样的二次项。
(三)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种类 (1)相离---求距离; ⑵相切---求切线; (3)相交---求焦点弦长。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ad859c652ea551811a6878b.png)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及题型归纳知识点精讲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相离,相切和相交二、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1. 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关系)圆心(,)a b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则d =则d r <⇔直线与圆相交,交于两点,P Q ,||PQ =d r =⇔直线与圆相切; d r >⇔直线与圆相离2. 代数方法(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即交点个数问题转化为方程根个数)由2220()()Ax By C x a y b r++=⎧⎨-+-=⎩ ,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20px qx t ++=,20px qx t ++=判别式为∆,则:则0∆>⇔直线与圆相交; 0∆=⇔直线与圆相切; 0∆<⇔直线与圆相离.三、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是用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和差大小关系确定,具体是:设两圆12,O O 的半径分别是,R r ,(不妨设R r >),且两圆的圆心距为d ,则: 则d R r <+⇔两圆相交; d R r =+⇔两圆外切; R r d R r -<<+⇔两圆相离 d R r =-⇔两圆内切;0d R r ≤<-⇔两圆内含(0d =时两圆为同心圆)四、 关于圆的切线的几个重要结论(1) 过圆222x y r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 (2) 过圆222()()x a y b r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200()()()()x a x a y b y b r --+--=(3) 过圆220x y Dx Ey F ++++=上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0000022x x y y x x y y D E F ++++⋅+⋅+= (4) 求过圆222x y r +=外一点00(,)P x y 的圆的切线方程时,应注意理解:①所求切线一定有两条;②设直线方程之前,应对所求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加以讨论.设切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出关于k 的方程,求出k 值.若求出的k 值有两个,则说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不符合题意;若求出的k 值只有一个,则说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符合题意.题型讲解题型1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 思路提示研究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应牢牢记住三长关系,即半径长2l、弦心距d 和半径r 之间形成的数量关系222()2l d r +=.例 已知圆O :225x y +=,直线l :cos sin 1(0)2x y πθθθ+=<<,设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为k ,则k =___________.分析 先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在进行判断解析 因为圆心(0,0)到直线l 的距离为1,又因为圆O 4个点符合条件. 评注 若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个数为k ,则2k =;若3k =,则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1-变式1已知圆O :224x y +=,直线l :1x ya b+=,设圆O 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有两个,则2211a b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例 已知圆C :228120x y y +-+=,直线l :20ax y a ++=,(1) 当直线l 与圆C 相交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 当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l 的方程.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来度量直线与圆相切问题;根据三长关系解决直线与圆相交问题. 解析 (1)圆C :22(4)4x y +-=,故圆心为(0,4)C ,因为直线l 与圆C 相交,所以圆心为(0,4)C 到直线l 的距离2d =<,解得34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4-∞-(2)由题意,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24+=,化简可得2870a a ++=,即1a =-或7a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0x y -+=或7140x y -+=.评注 在处理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时经常用到三长关系,即半弦长,弦心距,半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变式1 对任意的实数k ,直线1y kx =+与圆222x y +=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A .相离 B. 相切 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变式2 过点(1,2)--的直线l 被圆222210x y x y +--+=,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__.变式3 已知直线l 经过点(1,3)P -且与圆224x y +=相交,截得弦长为l 的方程.例 过点(1,1)P 的直线l 与圆22:(2)(3)9C 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小值为( )A.解析 设圆心(2,3)C 到直线l 的距离d ,由弦长公式||AB ==可知当距离最大d时,弦长||AB 最小.又||d CP ≤==,当直线l CP ⊥时取等号,故max d =所以max ||4AB ===.故选B评注 过圆内一定点的所有弦中,过此点的直径为最长弦,过此点且垂直于该直径的弦为最短弦. 变式1 过点(11,2)A 做圆22241640x y x y ++--=的弦,其中弦长为整数的共有( ) A. 16 条 B. 17条 C. 32条 D. 34条例 已知圆的方程为22680x y x y +--=.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是AC 和BD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解析 22680x y x y +--=可化为22(3)(4)25x y -+-=,故圆心坐标(3,4),半径为5,点(3,5)在圆内,因为AC 最长,所以AC 为直径,即||10AC =,BD 最短,且BD 过点(3,5),所以||BD ==,所以1||||2S AC BD ==B变式1 如图所示,已知AC ,BD 为圆O :224x y +=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M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例 (201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理13改编)已知圆22:(1)2C x y -+=,过点(1,0)M -的直线l 交圆C 于,A B 两点,若0CA CB ⋅=(C 为圆心),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解析 设直线:(1)l y k x =+,即:l 0kx y k -+= 则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又0CA CB ⋅=,故CA CB ⊥,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2C π∠=.所以sin142d r π====即3k =±,故直线l:10x +=或10x += 变式1 已知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过点(2,0)M -的直线l 与圆221x y +=交于,P Q 两点.若12OP OQ ⋅=-,求直线l 的方程.变式2 已知圆C :22(1)(6)25x y ++-=上的两点,P Q 关于直线l :8y kx =+对称,且0OP OQ ⋅=(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PQ 的方程题型2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 思路提示若直线与圆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切线的几何性质为:圆心和切点的连线垂直于切线.例 求经过点(1,7)-与圆2225x y +=相切的直线方程.分析 将点(1,7)-代入圆方程得221(7)5025+-=>,知点(1,7)-是圆外一点,故只需求切线的斜率或再求切线上另一点坐标.解析 解法一: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所求切线斜率为k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7(1)y k x +=-,整理成一般式为70kx y k ---=.5=,化简得3127120k k --=,解得43k =或34k =-.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43250x y --=或34250x y ++=.解法二: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所求切线方程为0025x x y y +=(00(,)x y 是切点),将坐标(1,7)-代入后得00725x y -=,由00002272525x y x y -=⎧⎪⎨+=⎪⎩,解得0043x y =⎧⎨=-⎩或0034x y =-⎧⎨=-⎩.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43250x y --=或34250x y ++=.评注 已知圆外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一般有三种方法:①设切点,用切线公式法;②设切线斜率,用判别式法:③设切线斜率,用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圆半径.一般地,过圆外一点可向圆作两条切线,在后两种方法中,应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变式1 已知圆22:(1)(2)4C x y -+-=,求过点(1,5)P -的圆的切线方程.变式2 直线l (2)2y k x =-+与圆22:220C x y x y +--=相切,则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 A. (2,2)- B. (1,1) C. (3,2)- D. 1(1,)2例 自点(3,3)A -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224470x y x y +--+=相切,求入射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分析 利用对称性解决此类反射问题.根据光学特征,对称性的使用既可以使用点的对称,也可以使用圆的对称.解析 已知圆22(2)(2)1x y -+-=关于x 轴的对称圆'C 的方程为22(2)(2)1x y -++=,可设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3(3)y k x -=+,所以直线l 与圆'C 相切,圆心'(2,2)C -到直线l 的距离1d ==,解得43k =-或34k =-.所以光线所在的直线l 方程为4330x y ++=或3430x y +-=.变式1 自点(3,3)A -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l 所在直线与圆224470x y x y +--+=相切,求反射光线'l 所在直线的方程.题型3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思路提示关于直线与圆的相离问题的题目大多是最值问题,即直线上的点与圆上的点的最近或最远距离问题,这样的题目往往要转化为直线上的点与圆心距离的最近和最远距离再加减半径长的问题. 例 (1)直线:1l y x =-的点到圆22:4240C x y x y ++-+=上的点的距离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2)由直线1y x =+上的点向圆22(3)(2)1x y -++=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分析 过直线1y x =+上任意一点向圆22(3)(2)1x y -++=引切线PQ ,即可得到1||PQ O Q PQ ⊥==,那么,当切线长PQ 取最小值时,即1O P 取最小值.解析 (1)圆C 可化为22(2)(1)1x y ++-=,故圆心(2,1)C -到直线1y x =-的距离d ==1d r -=(3) 过1O 作1O H 垂直于直线1y x =+于点H ,过H 作HR 相切圆1O 与R ,连接1O R ,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HR ,圆心(3,2)-到直线10x y -+=的距离d ==||HR =,故选A.变式1 已知点P 是直线40(0)kx y k ++=>上一动点,,PA PB 是圆22:20C x y y +-=的两切线,,A B 是切点,若四边形PACB 的最小面积是2,则k 的值为( )A. 3B.2C. D. 2 变式2 已知圆22:1O x y +=和定点(2,1)A ,由圆O 外一点(,)P a b 向圆O 引切线PQ ,切点为Q ,且满足||||PQ PA =.(1)求实数,a b 间满足的等量关系; (2)求线段PQ 长的最小值.题型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思路提示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12,r r ,两圆的圆心距为d ,则:(1) 两圆外离12r r d ⇔+<;(2)两圆外切12r r d ⇔+=; (3)两圆相交1212||r r d r r ⇔-<<+; (4)两圆内切12||r r d ⇔-=; (5)两圆内含12||r r d ⇔->;两圆外切和内切较为重要,这两种位置关系常与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综合考查.例 圆221:20O x y +-=和圆222:40O x y y +-=的位置关系是( )A. 外离B. 相交C. 外切D. 内切 分析 判断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解析 由圆221:20O x y +-=得1(0,0)O ,1r =圆222:40O x y y +-=得2(0,2)O ,22r =,121212||||2r r O O r r -<=<+,两圆相交,故选B.变式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8150x y 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变式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3)A ,直线l :24y x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1) 若圆心C 也在直线1y x =-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2) 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例 已知两圆222610x y x y +---=和2210120x y x y m ++-+= (1)m 取何值时两圆外切.(2)m 取何值时两圆外切,此时公切线方程是什么(3)求45m =时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度.分析 把两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两圆的圆心距d ,判断d 与R r +,R r -的关系,再用圆的几何性质分别解决(2)(3)问.解析 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22(1)(3)11x y -+-=,22(5)(6)61,(61)x y m m -+-=-<,圆心分别为(1,3),(5,6)M N(1) =25m =+(2) 小于两圆圆心距55=,解得,两圆方程222610x y x y +---=与2210120x y x y m ++-+=,相减得861250x y +--+=代入,得43130x y +-+=.(3) 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2222(261)(101245)0x y x y x y x y +----+--+=,即43230x y +-=,所以公共弦长为=评注 应注意两圆位置关系由圆心距和两圆半径的和与差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变式1 若圆224x y +=与圆22260(0)x y ay a ++-=>,公共弦的长为a =___________.变式2 设两圆12,C C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的圆心距离12||C C =( )A. 4B. 有效训练题1. 已知点(,)P a b 在圆C :224x y +=内(异于圆心),则直线10ax by ++=与圆C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2.已知a b ≠,且2sin cos 04a a πθθ+-=,2sin cos 04b b πθθ+-=,则连接2(,)a a ,2(,)b b 两点的直线与单位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3.设,m n R ∈,若直线(1)(1)20m x n y +++-=与圆22(1)(1)1x y -+-=相切,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1⎡-∞⋃++∞⎣C. 2⎡-+⎣D. (),22⎡-∞-⋃++∞⎣4.若直线1x ya b+=经过点(cos ,sin )M αα,则( ) A. 221a b +≤ B. 221a b +≥ C.22111a b +≤ D. 22111a b +≥5.过点(1,1)P 的直线,将圆形区域22{(,)|4}x y x y +≤分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该直线的方程为( )A. 20x y +-=B. 10y -=C. 0x y -=D. 340x y +-=6.若直线10x y -+=与圆22()2x a y -+=有公共点,则实数a 取值范围是( ) A. []3,1-- B. []1,3- C. []3,1- D. (][),31,-∞-⋃+∞7. 设,m n R ∈,若直线10mx ny +-=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B ,且l 与圆224x y +=相交所得弦的长为2,O 为坐标原点,则△ABC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8.过点(4,0)-作直线l 与圆2224200x y x y ++--=交于,A B 两点,如果||8AB =,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__.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8150x y 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 10.已知点(3,1)M ,直线40ax y -+=及圆22(1)(2)4x y -+-=. (1)求过点M 的圆的切线方程;(2)若直线40ax y -+=与圆相切,求a 的值(3)若直线40ax y -+=与圆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弦的长为a 的值11.已知圆M 的方程为22(2)1x y +-=(M 为圆心),直线的方程为20x y -=,点P 在直线l 上,,过点P 作圆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 (1)若060APB ∠=,试求点的坐标;(2)若点P 的坐标为(2,1),过P 作直线与圆M 交于,C D 两点,当CD =CD 的方程;(3)求证:经过,,A P M 三点的圆必过定点,并求出所有定点的坐标.12. 已知圆C 过点(1,1)P ,且与圆222:(2)(2)(0)M x y r r +++=>关于直线20x y ++=对称. (1)求圆C 的方程;(2)设Q 为圆C 上的一个动点,求PQ MQ ⋅的最小值.(M 为圆M 的圆心);(3)过点P 作两条相异直线分别与圆C 相交于,A B ,且直线PA 和直线PB 的倾斜角互补,O 为坐标原点,试判断直线OP 和AB 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专题10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个知识点8种题型)(原卷版)
![专题10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个知识点8种题型)(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d734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2.png)
专题10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个知识点8种题型) 【目录】倍速学习四种方法【方法一】 脉络梳理法知识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方法二】 实例探索法题型1.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与应用 题型2.直线与圆相切的有关问题 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方法三】 成果评定法【倍速学习三种方法】【方法一】脉络梳理法知识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代数法:由 ⎩⎨⎧Ax +By +C =0,x -a 2+y -b2=r2(1)几何法: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1,r 2,两圆的圆心距为d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如下:|r -r |<d 0<d <⎭⎬⎫圆C 1方程圆C 2方程――→消元一元二次方程⎩⎨⎧Δ>0⇒相交,Δ=0⇒内切或外切,Δ<0⇒外离或内含.①外离(4条公切线):d >r 1+r 2 ②外切(3条公切线):d =r 1+r 2③相交(2条公切线):|r 1﹣r 2|<d <r 1+r 2 ④内切(1条公切线):d =|r 1﹣r 2| ⑤内含(无公切线):0<d <|r 1﹣r 2|【方法二】实例探索法题型1.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与应用【例1】 已知直线方程mx -y -m -1=0,圆的方程x 2+y 2-4x -2ym 为何值时,圆与直线:(1)有两个公共点; (2)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变式】已知直线l :(2m +1)x +(m +1)y =7m +4,圆C :(x -1)2+(y -2)2=25,则直线l 与圆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题型2.直线与圆相切的有关问题【例2】(1)已知直线l:ax+by-3=0与圆M:x2+y2+4x-1=0相切于点P(-1,2),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2)过点A(4,-3)作圆(x-3)2+(y-1)2=1的切线,求此切线方程.【变式】若圆C:x2+y2+2x-4y+3=0,关于直线2ax+by+6=0对称,则由点(a,b)向圆C 所作的切线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例3】(1)求直线l:3x+y-6=0被圆C:x2+y2-2y-4=0截得的弦长|AB|.(2)过点(-4,0)作直线l与圆x2+y2+2x-4y-20=0交于A,B两点,如果|AB|=8,求直线l的方程.【变式】直线m:x+y-1=0被圆M:x2+y2-2x-4y=0截得的弦长为( )A.4 B.2 3 C.12D.13【例4】一艘轮船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 km 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为30 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 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变式】如图所示,一座圆弧形拱桥,当水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拱顶离水面2米,水面宽12米,则水面下降1米后,水面宽度为( )A.14米B.15米C.51米D.251米圆位置关系的判断【例5】当实数k为何值时,两圆C1:x2+y2+4x-6y+12=0,C2:x2+y2-2x-14y+k=0相交、相切、外离?【变式】已知圆C1:x2+y2-2ax-2y+a2-15=0,圆C2:x2+y2-4ax-2y+4a2=0(a>0).试求a为何值时,两圆C1,C2的位置关系为:(1)相切;(2)相交;(3)外离;(4)内含.【例6】(1)圆C1:(x-m)2+(y+2)2=9与圆C2:(x+1)2+(y-m)2=4相外切,则m的值是________.(2)求半径为4,与圆(x-2)2+(y-1)2=9相切,且和直线y=0相切的圆的方程.【变式】求与圆x2+y2-2x=0外切且与直线x+3y=0相切于点M(3,-3)的圆的方程.【例7】 已知圆C 1:x 2+y 2+6x -4=0和圆C 2:x 2+y 2+6y -28=0.(1)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求经过两圆交点且圆心在直线x -y -4=0上的圆的方程.【例8】 已知圆C 1:x 2+y 2+4x -4y -5=0与圆C 2:x 2+y 2-8x +4y +7=0.(1)证明圆C 1与圆C 2相切,并求过切点的两圆公切线的方程; (2)求过点(2, 3)且与两圆相切于(1)中切点的圆的方程.【变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P (0,1)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分别与圆O :x 2+y 2=4交于点A ,B ,与圆M :(x -2)2+(y -1)2=1交于点C ,D .若AB =372,求CD 的长. 【例9】 已知圆C :x 2+y 2+2x -7=0内一点P (-1,2),直线l 过点P 且与圆C 交于A ,B 两点.(1)求圆C 的圆心坐标和面积;(2)若直线l 的斜率为3,求弦AB 的长;(3)若圆上恰有三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求直线l 的方程. 【变式】已知圆x 2+y 2-4ax +2ay +20a -20=0.(1)求证:对任意实数a ,该圆恒过一定点; (2)若该圆与圆x 2+y 2=4相切,求a 的值.【方法三】 成果评定法一、单选题1.(2023秋·江西九江·高二九江市同文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圆221:()1C x a y -+=,圆222:(1)()4C x a y b --+-=,其中,R a b ∈,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罝关系不可能为( )A .外离B .外切C .内含D .内切2.(2023秋·浙江嘉兴·高二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圆1C :()()22234x y -+-=与圆2C :()()22119x y +++=,则圆1C 与圆2C 的位置关系为( )A .相交B .外切C .内切D .内含3.(2023秋·河北石家庄·高二石家庄市第四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圆22:(2)(3)4C x y -+-=,该圆被直线30x y +-=所截得弦长为( )4.(2023秋·江西上饶·高二江西省广丰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a 、R b ∈,圆1C :A .2B .3C .4D .55.(2023秋·河北保定·高二定州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几何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米勒问题:“设点,M N 是锐角AQB ∠的一边QA 上的两点,试在边QB 上找一点P ,使得MPN ∠最大.”如图,其结论是:点P 为过,M N 两点且和射线QB 相切的圆与射线QB 的切点.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定两点()()0,2,2,4M N ,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MPN ∠取最大值时,点P 的横坐标是( ) A .2B .6C .2或6D .1或3值与x ,y 无关,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a ≤- B .46a -≤≤ C .4a ≤-或6a ≥D .6a ≥7.(2023秋·天津武清·高二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圆22:1O x y +=,点()00,P x y 是直线:3240l x y +-=上的动点,若圆O 上总存在不同的两点,A B ,使得直线AB 垂直平分OP ,则0x 的8.(2023·江苏·高二专题练习)已知点P 是圆22:(2)(2)2M x y -+-=上的动点,线段AB 是圆||PA PB +的最大值是(二、多选题9.(2023秋·江苏连云港·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设b 为实数,已知圆224x y +=,直线l :y x b =+,当b 为( )时,圆224x y +=上恰有3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都等于1.10.(2023秋·陕西咸阳·高二咸阳彩虹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圆22:(2)4C x y ++=,直线()():1210R l m x y m m ++-+=∈.则( )A .直线l 恒过定点()1,1-B .当0m =时,圆C 上恰有四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 C .直线l 与圆C 有一个交点D .若圆C 与圆22280x y x y a +-++=恰有三条公切线,则8a =11.(2023秋·山东德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点(,)P x y 是圆224440x y x y +--+=上一动点,则下列12.(2023秋·贵州·高二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22:1C x y +=,点P 为直线:20l x y --=上的动点,则( )60恒过定点三、填空题13.(2023秋·江西九江·高二九江市同文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经过点()0,4,且与圆四、解答题17.(2023秋·山东菏泽·高二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圆2211:C x y +=与圆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时,求ABC的外接圆方程PC l(2023秋·贵州高二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圆+-=为直线l上一点,过点310y求直线AB的方程;轴正半轴的交点,过点。
直线与圆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直线与圆知识点总结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60d400d4d8d15abe234ee7.png)
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 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l 与x 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2)倾斜角的范围[)π,0。
如(1)直线023cos =-+y x θ的倾斜角的范围是____(答:5[0][)66,,πππU );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2)过点),0(),1,3(m Q P -的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m 那么],32,3[ππα∈值的范围是______(答:42≥-≤m m 或)2、直线的斜率:(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k ,即k =tan α(α≠90°);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2)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的斜率为()212121x x x x y y k ≠--=;(3)直线的方向向量(1,)a k =r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4)应用:证明三点共线: AB BC k k =。
如(1) 两条直线钭率相等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____________条件(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2)实数,x y 满足3250x y --= (31≤≤x ),则xy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______(答:2,13-) 3、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00(,)x y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直线的斜率0=k 时,直线方程为1y y =;当直线的斜率k 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求它的方程,这时的直线方程为1x x =.(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和斜率k ,则直线方程为y kx b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2a230fcc175527072208da.png)
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1. 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 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即k=tan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当[)90,0∈α时,0≥k ; 当()180,90∈α时,0<k ; 当90=α时,k 不存在。
例.如右图,直线l 1的倾斜角α=30°,直线l 1⊥l 2,求直线l 1和解:k 1=tan30°=33∵l 1⊥l 2 ∴ k 1²k 2 =—1 ∴k 2 =—3例:直线053=-+y x 的倾斜角是( )A.120°B.150°C.60° ②过两点P 1 (x 1,y 1)、P 1(x 1,y 1)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例.设直线 l 1经过点A(m ,1)、B(—3,4),直线 l 2经过点C(1,m )、D(—1,m +1), 当(1) l 1/ / l 2 (2) l 1⊥l 1时分别求出m 的值※三点共线的条件:如果所给三点中任意两点的斜率都有斜率且都相等,那么这三点共线。
3. 直线方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 =y 1。
直线与圆知识归纳
![直线与圆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2b5ca2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d.png)
直线与圆◆知识点归纳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规定: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 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围为),0[π 2.斜率:)2(tan πα≠=a k ,R k ∈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y x P ,),(222y x P )(21x x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121221x x y y k P P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能力提升斜率应用例1.函数)1(log )(2+=x x f 且0>>>c b a ,则cc f b b f a a f )(,)(,)(的大小关系例2.实数y x ,满足)11(222≤≤-+-=x x x y ,试求23++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两直线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222111:b x k y l +=或0:22221111=++C y B x A l ;当21k k ≠或1221B A B A ≠时它们相交,交点坐标为方程组⎩⎨⎧+=+=2211b x k y b x k y 或⎩⎨⎧=++=++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直线间的夹角:①假设θ为1l 到2l 的角,12121tan k k k k +-=θ或21211221tan B B A A B A B A +-=θ;②假设θ为1l 和2l 的夹角,则12121tan k k k k +-=θ或21211221tan B B A A B A B A +-=θ;③当0121=+k k 或02121=+B B A A o直线1l 到2l 的角θ与1l 和2l 的夹角α:)2(πθθα≤=或)2(πθθπα>-=;距离问题1.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111y x P y x P 则 )()(121221y y x x P P -+-=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2200BA CBy Ax d +++=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直线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为1l :01=++C By Ax ,2l :02=++C By Ax ,则1l 与2l 的距离为2221BA C C d +-=4.直线系方程:假设两条直线1l :0111=++C y B x A ,2l :0222=++C y B x A 有交点,则过1l 与2l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C y B x A +++0)(222=++C y B x A λ或)(222C y B x A +++0)(111=++C y B x A λ (λ为常数)对称问题1.中点坐标公式:点),(),,(2211y x B y x A ,则B A ,中点),(y x H 的坐标公式为⎪⎪⎩⎪⎪⎨⎧+=+=222121y y y x x x点),(00y x P 关于),(b a A 的对称点为)2,2(00y b x a Q --,直线关于点对称问题可以化为点关于点对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 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l 与x 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2)倾斜角的范围[)π,0。
如(1)直线023cos =-+y x θ的倾斜角的范围是____(答:5[0][)66,,πππ);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2)过点),0(),1,3(m Q P -的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m 那么],32,3[ππα∈值的范围是______(答:42≥-≤m m 或)2、直线的斜率:(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k ,即k =tan α(α≠90°);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2)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的斜率为()212121x x x x y y k ≠--=;(3)直线的方向向量(1,)a k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4)应用:证明三点共线:AB BC k k =。
如(1) 两条直线钭率相等是这两条直线平行的____________条件(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2)实数,x y 满足3250x y --= (31≤≤x ),则xy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______(答:2,13-) 3、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00(,)x y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00()y y k x x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直线的斜率0=k 时,直线方程为1y y =;当直线的斜率k 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求它的方程,这时的直线方程为1x x =.(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和斜率k ,则直线方程为y kx b =+,它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3)两点式:已知直线经过111(,)P x y 、222(,)P x y 两点,则直线方程为121121x x x x y y y y --=--,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若要包含倾斜角为00或090的直线,两点式应变为))(())((121121y y x x x x y y --=--的形式.(4)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为,a b ,则直线方程为1=+by a x ,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任何直线均可写成0Ax By C ++=(A,B 不同时为0)的形式。
如(1)经过点(2,1)且方向向量为v=(-1,3)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___________(答:12)y x -=-);(2)直线(2)(21)(34)0m x m y m +----=,不管m 怎样变化恒过点______(答:(1,2)--);(3)若曲线||y a x =与(0)y x a a =+>有两个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1a >)提醒:(1)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都有局限性.(如点斜式不适用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还有截距式呢?);(2)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可正、可负、也可为0.直线两截距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如过点(1,4)A ,且纵横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___条(答:3)4.设直线方程的一些常用技巧:(1)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y kx b =+;(2)知直线横截距0x ,常设其方程为0x my x =+(它不适用于斜率为0的直线);(3)知直线过点00(,)x y ,当斜率k 存在时,常设其方程为00()y k x x y =-+,当斜率k 不存在时,则其方程为0x x =;(4)与直线: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可表示为10Ax By C ++=;(5)与直线:0l Ax By C ++=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10Bx Ay C -+=.提醒:求直线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恰当选择方程的形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5、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1)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d =;(2)两平行线1122:0,:0l Ax By C l Ax By C ++=++=间的距离为d =。
6、直线1111:0l A x B y C ++=与直线2222:0l A x B y C ++=的位置关系:(1)平行⇔12210A B A B -=(斜率)且12210B C B C -≠(在y 轴上截距);(2)相交⇔12210A B A B -≠;(3)重合⇔12210A B A B -=且12210B C B C -=。
提醒:(1) 111222A B C A B C =≠、1122A B A B ≠、111222A B C A B C ==仅是两直线平行、相交、重合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什么?(2)在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有可能这两条直线重合,而在立体几何中提到的两条直线都是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3)直线1111:0l A x B y C ++=与直线2222:0l A x B y C ++=垂直⇔12120A A B B +=。
如(1)设直线1:60l x my ++=和2:(2)320l m x y m -++=,当m =_______时1l ∥2l ;当m =________时1l ⊥2l ;当m _________时1l 与2l 相交;当m =_________时1l 与2l 重合(答:-1;12;31且m m ≠≠-;3);(2)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4120x y +-=,则与l 平行,且过点(—1,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答:3490x y +-=);(3)两条直线40ax y +-=与20x y --=相交于第一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12a -<<);(4)设,,a b c 分别是△ABC 中∠A 、∠B 、∠C 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sin 0A x ay c ++=与sin sin 0bx B y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答:垂直);(5)已知点111(,)P x y 是直线:(,)0l f x y =上一点,222(,)P x y 是直线l 外一点,则方程1122(,)(,)(,)f x y f x y f x y ++=0所表示的直线与l 的关系是____(答:平行);(6)直线l 过点(1,0),且被两平行直线360x y +-=和330x y ++=所截得的线段长为9,则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答:43401x y x +-==和)7、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8、对称(中心对称和轴对称)问题——代入法:如(1)已知点(,)M a b 与点N 关于x 轴对称,点P 与点N 关于y 轴对称,点Q 与点P 关于直线0x y +=对称,则点Q 的坐标为_______(答:(,)b a );(3)点A(4,5)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B(-2,7),则l 的方程是_________(答:3y=3x +);(4)已知一束光线通过点A(-3,5),经直线l :3x -4y+4=0反射。
如果反射光线通过点B(2,15),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答:18x 510y -=+);(5)已知ΔABC 顶点A(3,-1),AB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6x+10y -59=0,∠B 的平分线所在的方程为x -4y+10=0,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答:29650x y +-=);(6)直线2x ―y ―4=0上有一点P,它与两定点A(4,-1)、B(3,4)的距离之差最大,则P的坐标是______(答:(5,6));(7)已知A x ∈轴,:B l y x ∈=,C (2,1),ABC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提醒:在解几中遇到角平分线、光线反射等条件常利用对称求解。
9.(1)直线过定点。
如直线(3m+4)x+(5-2m)y+7m-6=0,不论m 取 何值恒过定点(-1,2)(2)直线系方程(1)与已知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的设法: Ax+By+m=0 (m ≠C)( 2 ) 与已知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的设法: Bx-Ay+m=0(3)经过直线1l ∶1A x+1B y+1C =0,2l ∶2A x+2B y+2C =0交点的直线设法:1A x+1B y+1C +λ(2A x+2B y+2C )=0(λ为参数,不包括2l )(3)关于对称 (1)点关于点对称(中点坐标公式)(2)线关于点对称(转化为点关于点对称,或代入法,两条直线平行)(3)点关于线对称(点和对称点的连线被线垂直平分,中点在对称轴上、kk’= -1二个方程)(4)线关于线对称(求交点,转化为点关于线对称)10、圆的方程:⑴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
⑵圆的一般方程:22220(D E 4F 0)+-x y Dx Ey F ++++=>,特别提醒:只有当22D E 4F 0+->时,方程220x y Dx Ey F ++++=才表示圆心为(,)22D E --,半径为的圆(二元二次方程220Ax Bxy Cy Dx Ey F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0,A C =≠且0B =且2240D E AF +->));⑶圆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a r y b r θθ=+=+(θ为参数),其中圆心为(,)a b ,半径为r 。
圆的参数方程的主要应用是三角换元:222cos ,sin x y r x r y r θθ+=→==;22x y t +≤cos ,sin (0x r y r r θθ→==≤≤。
⑷()()1122A ,,,x y B x y 为直径端点的圆方程()()()()12120x x x x y y y y --+--=如(1)圆C 与圆22(1)1x y -+=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答:22(1)1x y ++=);(2)圆心在直线32=-y x 上,且与两坐标轴均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答:9)3()3(22=-+-y x 或1)1()1(22=++-y x );(3)已知(P -是圆{cos sin x r y r θθ==(θ为参数,02)θπ≤<上的点,则圆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P 点对应的θ值为_______,过P 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答:224x y +=;23π;40x -+=);(4)如果直线l 将圆:x 2+y 2-2x-4y=0平分,且不过第四象限,那么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0,2]);(5)方程x 2+y 2-x+y+k=0表示一个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答:21<k );(6)若{3cos {(,)|3sin x M x y y θθ===(θ为参数,0)}θπ<<,{}b x y y x N +==|),(,若φ≠N M ,则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 1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知点()00M ,x y 及圆()()()222C 0:x-a y b r r +-=>,(1)点M 在圆C 外()()22200CM r x a y b r ⇔>⇔-+->;(2)点M 在圆C 内⇔ ()()22200CM r x a y b r <⇔-+-<;(3)点M 在圆C 上()20CM r x a ⇔=⇔- ()220y b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