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PPT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课件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a4c3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d.png)
contents
目录
• 儒家思想概述 • 法家思想概述 •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比较 •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在当代的应用 •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未来发展
01
儒家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01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 子创立,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 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比 较
政治观念的比较
儒家强调仁政
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应以仁爱和道 德为本,主张君主应以德治国, 以仁爱和礼制来教化人民,实现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法家主张法治
法家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法律为准 绳,主张君主应制定严格的法律 制度,通过法治手段来维护社会 秩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性论的比较
法家思想强调规矩、纪律和服从,主张通过严格的规矩和纪 律来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在教育领域,法家思想可以应用于 学校管理和课堂纪律,强调规矩和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 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企业领域的应用
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忠诚和信誉,主张以人为本、以 和为贵。在企业领域,儒家思想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团 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忠诚和信誉,促进企 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过程中,需 要注意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同 时,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进行适当的调 整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需求。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儒家思 想与法家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 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 发生变化。这需要儒家思想和法家思 想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以适应 时代的需求。
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异同比较
![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异同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8aa4e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e.png)
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异同比较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异同比较一、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化精神比较背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各阶级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儒学应运而生。
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思想是因为其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思想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反过来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民主政治日益发展,民主政治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使古希腊的思想文化繁荣起来。
相同点:(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中国: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等,无不关心人与人的社会西方: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中国:孔子主张仁和礼,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西方: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不同点: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中国: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儒学高度重视伦理纲常,而孔子追求礼乐社会实际上是在极力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
这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方:古希腊智者学派中的激进派反对城邦中存在着的明显的阶级区分和不平等现象,要求在城邦内实现人人平等。
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2.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中国: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西方: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二、中国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比较总体比较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思想文化运动②都启发人们追求真理、民主和科学,冲破封建思想束缚;③都对封建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主张用民主取代专制。
儒家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PPT
![儒家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f0ede2d5bbfd0a79567352.png)
三、封建——资义
2、西:14—18C 人文主义复兴、发展
(1)概况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③启蒙运动 (2)原因 资革
资义制建
①新路开、殖民——资义发、资阶壮。 ②吸取传统文化精华。 ③专制束缚相对较小、重商主义。
三、封建——资义
3、结果:西方领先、中国落后
近代挨打——学西方
四、近现代
1、中学西——中学俄——走自己路
——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2、西:古希腊(BC•5C)
①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中心) ——人开始从神灵、自然控制下觉醒
②苏格拉底:知识、道德、自我、理性、思想自由
③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
一、奴隶社会
3、中西思想对比(孔——苏)
孔子与苏格拉底
平民政治
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重视教育。 责任,利于个性发展。
(1)旧民革时期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阶段 学习内容 从鸦战到 甲午战 从甲午战 到辛革 北洋政府统 治时期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派别 抵抗派——洋务派— —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 主张 君主立宪 以制夷 自强、求富 实践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民主和科学
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简表
共同点:
代表 主要观点或主张 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 首倡社会契约论 英国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否定教权 兴起 首倡分权学说 洛克
提倡实行法治,建立民主政体
伏尔泰
法国 中心 孟德斯鸠 卢梭 狄德罗
自然权利学说、反教会、 主张开明专制 三权分立 发展“社会契约”论 提出“人民主权”说 宣扬科学与理性 反对迷信和专制
中西文化比较最新版课件2.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
![中西文化比较最新版课件2.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816fe749f705cc1754270971.png)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二、中西方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从中西方教育的嬗变中不难看出,中西方教育存在着很大差异,主 要反映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 下四个方面:
4. 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模式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某 个民族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课后思考
1.请简要分析造成中西方产生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原因 。 2.请简要分析中西方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存在哪些差异。 3.请简要分析中西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差异与共识 。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谢谢观看
➢ 中国的教育一方面强调修己,另一方面强调治人。前者要求在学问 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后者要求在政治上谋求进取
➢ 在道家的教育价值观中,个体内在价值重于个体外在价值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一、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嬗变(2)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鲜明对立的教育价值观。
➢ 一种是从人类自身需求出发,认为教育的价值应当由人的本性需要 来决定,教育的目的只在于启发人的天性、启迪人的智慧、完善人 的个性,使人成为完人;
3. 核心素养与其他素养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共同的素养。但并不是所有的共同素养都是核心素养,只是共同素养中最 为关键的、重要的素养才是核心素养。
4. 核心素养在素养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
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核心素养作为高级素养也不能等同于基础素养。基础素养是对 人的生存与发展起基础性、根本性作用的素养。
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追求平等的文化心理 折射在教育上,使西方教育呈现出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鲜明特质。
儒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96c344f6c175f0e7dd1373a.png)
儒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儒家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西方的文化启蒙当西方被基督教神学黑暗的中世纪统治接近窒息的时候,一些知识分子精英在反思在思考,是为启蒙时期,恰在这时,来华的传教士带回了中国文化,当然包括儒家思想。
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着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
”,“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
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传入是对西方文化一次巨大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被发现,对西方思想家们来说,是与达.伽马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新发现,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他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他说,当中国已经成为广大繁庶而且具有完善而明智的制度治理国家的时侯,“我们(欧洲各国)还是一小撮在阿尔登森林中流浪的野人哩”!他认为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首先从中国那里开始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遥遥领先。
伏尔泰指出,“他们帝国(中国)的组织,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优秀、最古老、也是最广博的王国”。
是他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他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其它启蒙运动人物如霍尔把赫、狄德罗、爱尔维修,以及更早的莱布尼兹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指出:“众所周知,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
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
法国和英国的实情是,中国,在儒学的推动之下,早就彻底废除了世袭贵族政治,现在儒学又成为攻击这两个国家的世袭特权的武器。
中西方文化思想对比PPT课件
![中西方文化思想对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8a2079a8114431b90dd8ef.png)
柏拉图
他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 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描绘了理想的乌托邦,他认为国家应该由哲 学家统治。
柏拉图
他的《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 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 产和家庭。
提出了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 教育体系。
倡导“精神恋爱”,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 对立的俩种状态。
儒 墨 法 道 阴阳
西方的思想家
公 元 前
469 前
399 年
哲学思想:
〈1〉提倡哲学研究要作“心灵的转变”, 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他认为对于自 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 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 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 研究自我。
中西文化思想对比
• 独立性 • 竞争性
中西文化思想对比
• 金钱的运用模式 • 朋友模式 • 公众场合应有的礼数
中西文化思想对比
• 世界观 • "以本国为中心",对于别国的认识十分
肤浅
• 在美国流传一个笑话:东北部的某 一个州的某居民,写信去州政府询 问关于New Mexico的情形,答复 居然是:关于别国的情况我们不大 熟悉,无可奉告。
中西方文化思想对比
学习标准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的思想家,西方的思想 家,其中孔子、 要重视
技能与方法:概括总结中西文化思想,学会概 括总结,
情感价值观:客观的认识中西方文化,通过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思想家
• 孔子(生平) • 公元前551——前479 • 中国思想家、哲学家、
• 西:崇尚个人主义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ppt 人民版
![东西方的先哲——孔子ppt 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d8079210a6f524ccbf85b9.png)
(6)大市模拟题
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 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 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为仁 (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4分) (1)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奴隶制的经 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分)
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封建经济兴起。(2分)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 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如杀 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包括《诗》《书》《礼》 《易》《乐》《春秋》等典籍; 删修《春秋》 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问题: (1)在孔子的历史活动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是什么? 即维护和恢复“周礼”,这实际上是要求恢复周朝的制度 和周王的权威。 (2)在当时的结局怎样?原因是什么? 孔子的主张在各诸侯国得不到采纳。 春秋时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全国大 一统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儒家思想ppt课件
![儒家思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ec854c581b6bd97f19ea49.png)
16
和的思想,和为贵
17
三、儒学对中国及现代世界的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文化:稳定封建统治 制定行为规范 当今社会:提出新型政治理念
18
三、儒学对中国及现代世界的影响
2、对世界的影响 东亚:深化儒家思想 稳定社会秩序 欧洲:推动启蒙运动 催生现代观念
19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20
11
一、儒家思想发展史 孟子
民贵君轻 政在得民
12
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 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 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 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 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 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 切的同情和爱心。
2
5
3
4
4
3
5
6
7
8
儒家思想:
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 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
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师, 后来指的是知识分子。
9
一、儒家思想发展史心
①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②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 括为“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 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 系的核心。③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 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④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 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⑤认为 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 心来概括 。
《欧洲启蒙思想》课件
![《欧洲启蒙思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fbdd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8.png)
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
详细描述
伏尔泰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这种制度 压制了人的自由和尊严。他主张代议制政府和法治原则, 认为这是实现人民主权和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
卢梭
总结词
社会契约论和社会平等的倡导者
详细描述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社会平等的思想。他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一种自 然状态中,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人们放弃部分自然权利,组成社会和国家。他主张社会平等和人民主权,认为 这是实现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前提条件。
参与精神。
对社会进步的启示
01
02
03
追求自由平等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自由和 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这 一思想激励人们为争取自 由和平等而奋斗。
倡导科学理性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科学和 理性的重要性,推动了科 学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推动文化交流
启蒙思想促进了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 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和繁荣。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 接触和了解启蒙思想。
文化背景
文学艺术的繁荣
17-18世纪的文学艺术繁荣,如法国 的古典主义文学和英国的浪漫主义诗 歌等,为启蒙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文化 土壤。
哲学思想的演变
社交圈子的形成
各种社交圈子的形成,如沙龙、俱乐 部等,为启蒙思想的讨论和传播提供 了平台。
从笛卡尔到莱布尼茨等哲学家的发展 ,促进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交锋 ,为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
04
启蒙思想的局限与批判
阶级局限性
资产阶级立场
启蒙思想家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和诉求,对于无产阶级和底层人民的 关注不够,阶级局限性明显。
儒道思想比较课堂PPT
![儒道思想比较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2190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9.png)
老子的哲学思想观——趋吉避害
趋吉避害
居安思危,君子之道也。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道德经》15章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治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传·系辞传》
吾日三省吾身。
—《伦语.学而第一》
老子的哲学思想观——静观玄览
静观玄览(一)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 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 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 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16章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 能无疵呼?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 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10章
老子的哲学思想观——静观玄览
静观玄览(二)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 愈多。
—《大学》
格物 → 致知 → 诚意 → 正心 ↓
平天下← 治国 ← 齐家 ← 修身
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差异
核心思想
建功立业
乐生与 顺应
君子的标准
1、不辱君命; 2、宗族称孝焉,乡党称 俤焉; 3、言必行,行必果。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儒家和道家文化的融合
孔子的感悟
吾十又五致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从欲所为,不逾矩
—《道德经》67章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道德经》59章
孔子的哲学思想观——修身要点
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 人。”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复习思路【课件】1.27)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复习思路【课件】1.27)](https://img.taocdn.com/s3/m/e0f3d6c9aeaad1f346933f42.png)
(2)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2015年.全国Ⅱ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 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 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 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 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 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 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 值。
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 为“理学”,更加理论化和 思辨化,使儒学进入了一 个崭新的阶段
思想家批判发展 儒家思想,使中 国传统文化重新 焕发生机
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与发展线索
中西思想文化比较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对 古代希腊时期
文明的差异性
差异 地形 古中国 古希腊 平原多,山地少,内陆 海岸线曲折、多山、港口多、 成片, 河流旁聚集人口 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复习思路
启蒙运动与儒家思想
![启蒙运动与儒家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0c7b60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7e.png)
启蒙运动与儒家思想说到17世纪和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它的影响力绵延至今。
按康德观点,他认为启蒙运动的重点是让人类摆脱了不成熟状态,这种不成熟主要在宗教事务上。
此外,发现了人的尊严,人类学会用人的眼光看人。
这场运动主张的道德与理性、自由和平等、民主与正义,为欧洲走向民主社会提供了思想与哲学上的准备。
这场震撼人心的运动,受过儒家思想的大量影响,学界对此屡有论述,但一般人似乎知道得很少。
当时最为推崇儒家思想的是伏尔泰,他在1760年的《礼俗论》中,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这部关于人类文化的历史书中,他把中国人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并认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要远胜过犹太人。
这对当时的欧洲人影响很大,中国人不仅被当时的欧洲人视为宽容的代表,更让他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道德世界。
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说道:“我觉得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孔夫子,对于他的国家的上古时代所作的见证;因为孔夫子决不愿意说谎;他根本不做先知;他从来不说他有什么灵感;他也决不宣扬一种新宗教;他更不借助于什么威望;他根本不奉承他那时代的当朝皇帝,甚至都不谈论他。
”在另一处他说:“再说一遍,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
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值得关注的是,伏尔泰的很多思想与儒家确实体现出一致性。
比如伏尔泰说“自然法就是令我们感到公正的本能”,他认为这种本能是“天下的人”所普遍具有的。
这些天赋人性的思想,和儒家对良知良能的论述,包括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
再如也说“试把全世界的儿童集合起来,你只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纯洁、温良和胆怯……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
伏尔泰还把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为“人类的法典”。
果然在法国《1793年宪法》的人权宣言中,在阐释自由时,就把此奉为道德上的唯一原则。
至于霍尔巴赫,更是认为“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他主张的道德理性取代宗教和以道德理性指导政治,更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2近代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2近代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7de15eb307e87101f69672.png)
解析:B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A项错误;广告内容“欲图一国之进 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契合了当时辛亥革命后追求
专题2
近代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
主干串讲 史料分析 高考链接
主干串讲
一、欧洲的启蒙运动 1.含义:启蒙是使人们摆脱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是获 得了勇气的运用理性反思并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复兴 是启蒙运动的渊源,17~18世纪启蒙运动上升为欧洲社会思想的主流。 2.主张 (1)哲学上,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2)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为后来的自由主义经济 思想打下基础。 (3)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以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 等级特权。 (4)文化上,主张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进步最伟大的 力量。
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
【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进步思想”产生的 时代背景,说明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解读】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背景”需结合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信息回答 ,结合所学对该时期中国社会现状的描述 ,
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归纳即可。“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领 域,从社会观念、政治思想、爱国主义、维新变法等角度归纳即可。 答案:背景:清王朝政治腐败,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
(2)初步实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但 这次革命不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群众没有真正觉醒,被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 实,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3) 再次启蒙 :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 , 高举“民主” 和“科学”的大旗, 反对封建特权 , 要求政治民主 ;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 学,提倡新文学,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延续。 (4)再次实践:五四运动后,新思潮再次向社会改造的政治化倾向转变 ,预示了近代中国 启蒙与革命相互转化的历史趋势 ,至此,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高潮落幕 , 新民主主义革 命兴起。 三、中西启蒙运动的差异 1.基础不同:西方启蒙运动是一种市民社会的思想变革 ,市民社会的启蒙运动表达了个 人主义的诉求;中国启蒙运动, 则并不具有西方市民社会的历史基础,以知识分子为主 要载体的中国近代启蒙表达了集体主义的诉求,是基于国家、民族的独立而提出的。
高一历史东西方的先哲(PPT)3-3
![高一历史东西方的先哲(PPT)3-3](https://img.taocdn.com/s3/m/b60d0883700abb68a982fb8a.png)
了。” “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
恶。”
—— 引自《何新论坛》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
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
识。——苏格拉底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与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
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上述材料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
想主张有何不同?
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 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
中西思想发展与碰撞PPT课件
![中西思想发展与碰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0c9016376baf1ffc4fadeb.png)
鸦片战争前后 鸦片战争的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840-1842年英国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的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51-1864年 英法俄美
“师夷长技以自强”
曾国藩
李鸿章
1、促进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的根本原因 是 A、新的政治力量出现 B、民族危机不断出现 C、对西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洋务运动的失败 2、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共同点表述正确的 A、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 B、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既继承中国传统又吸收西方文化
民国初年 英俄日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陈独秀 蔡元培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8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台 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 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分析思考: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探索救国之路 的历程是不断深入的过程,请分析影响探索不 断深入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因素是什么?1
西汉:
宋明理学
明(1368年)清(1644):虽然 出现了“离经叛道”的李贽,但 仍是“八股取士”,程朱理学一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统天下 。
朱熹
李贽(1527-1602)
固未尝有是非”……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 放出来,主张以人为中心,肯 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掀起了一 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培根 15世纪 宗教改革 但丁《神曲》 伽利略证明“日心说” “知识就是力量”
张之洞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西:资义民主思想发展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 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 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 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2009· 江苏高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 同点是( )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D
C
5.(2009· 厦门质检)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 学” 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 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B
6.(2009· 合肥检测)李鸿章自嘲 “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 的“ 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制度 养兵练兵之法
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
三、封建——资义
1、中:明清 反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产生
未成主流思想,未推动社会变革 原因:①资义萌芽弱,缺物质基础。 ②传统文化束缚。 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2、西:14—18C 人文主义复兴、发展
(1)概况 ①文复:反神学,倡人性、重价值尊严、现世享乐 ②宗改:脱离罗马天主教,建新教 ③启运:反封建、神学,倡理性,勾画蓝图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四、近现代
1、中学西——中学俄——走自己路
(2)新民革时期、建国后 ①十革后,马义入 ②1921中共立——大革命:学俄“城市中心论”
③ 1927井冈山——建国:中特革命路(工农武装割据)
⑤ 1978——:中特社义路 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
④ 1949——1978:学苏“斯大林模式”(1956毛探索)
三、封建——资义
2、西:14—18C 人文主义复兴、发展
(1)概况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③启蒙运动 (2)原因 资革
资义制建
①新路开、殖民——资义发、资阶壮。 ②吸取传统文化精华。 ③专制束缚相对较小、重商主义。
三、封建——资义
3、结果:西方领先、中国落后
近代挨打——学西方
四、近现代
1、中学西——中学俄——走自己路
A
7.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 飞跃”的主要表现是它( ) A.超越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
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 系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 ) A.“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矛盾的理论
启蒙运动简表
共同点:
代表 主要观点或主张 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 首倡社会契约论 英国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否定教权 兴起 首倡分权学说 洛克
提倡实行法治,建立民主政体
伏尔泰
法国 中心 孟德斯鸠 卢梭 狄德罗
自然权利学说、反教会、 主张开明专制 三权分立 发展“社会契约”论 提出“人民主权”说 宣扬科学与理性 反对迷信和专制
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 部分,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 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均应 得到承认和尊重。 人类的思想文化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 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推动政治、经济 共同发展。
一、奴隶社会
1、中:春秋战国
①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自然、社会、人生的主张) ②儒学形成发展(尚法轻儒)
——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2、西:古希腊(BC•5C)
①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中心) ——人开始从神灵、自然控制下觉醒
②苏格拉底:知识、道德、自我、理性、思想自由
③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
一、奴隶社会
3、中西思想对比(孔——苏)
孔子与苏格拉底
平民政治
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重视教育。 责任,利于个性发展。
四、近现代
1、中学西——中学俄——走自己路
(2)新民革时期、建国后 ①十革后,马义入 ②1921中共立——大革命:学俄“城市中心论”
③ 1927井冈山——建国:中特革命路(工农武装割据)
⑤ 1978——:中特社义路 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
④ 1949——1978:学苏“斯大林模式”(1956毛探索)
贵族政治
同:关注人、人与社会,肯定人的价值,具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异:孔子——维君统,压制人性;苏——强调人的地位、权利、
不同之因:
①时代特征:孔——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时期;苏——雅 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②根源: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农耕——工商业
二、封建社会
1、中:汉——明清
儒学居统治地位
2、西:中世纪
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解决的问题
精髓
作用
毛泽东 革命道路、社会 实事求是、 使人民站起来; 主义改造和建设 群众路线、 建立社义制度 思想
独立自主 什么是社会主 邓小平 义,怎样建设 理论 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使人民富起来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建设一个什么样 “三个 实事求是、 人民奔小康 的党、怎样建设 代表” 与时俱进 党
(1)旧民革时期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阶段 学习内容 从鸦战到 甲午战 从甲午战 到辛革 北洋政府统 治时期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派别 抵抗派——洋务派— —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 主张 君主立宪 以制夷 自强、求富 实践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民主和科学
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
A
B
3.(2009· 广东高考)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 想家是( ) 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4.(2009· 福建高考)“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 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 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