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故事1
关于化学较短的小故事
![关于化学较短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aeafb315f0e7cd185253624.png)
关于化学较短的小故事【篇一:关于化学较短的小故事】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大家都有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放置很久的红薯吃起来总是比新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直观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这样的经验,放置很久的红薯吃起来总是比新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炒菜时,有的人喜欢把油烧得冒烟甚至快燃烧起来才放菜,特别是在使用植物油的时候,觉得又不烧“死”菜里就会有生油气.须知这是一种不好懂得做法,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食盐的实用价值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直观食盐不仅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而且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调味品.此外,食盐还有多种用途.起了皱纹.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1)清晨喝一杯盐开水,可以治大便不通.喝盐开水可以治喉咙痛、牙痛.(2)误食有毒物,喝一些盐开水,有解毒作用.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3)每天用淡盐开水漱口,可以预防各种口腔病.这样的经验,放置很久的红薯吃起来总是比新(4)洗浴时,在水中加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5)豆腐易变质,如将食盐化在开水中,冷却后将豆腐浸入,即使在夏天,也可保存数月.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大家都有(6)花生油内含水分,久贮会发臭.可将盐炒热,凉后,按40斤油1斤盐的比例,加入食盐,可以使花生油2--3年仍保持色滑、味香.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直观(7)鲜花插入稀盐水里,可数日不谢.(8)新买的玻璃器皿,用盐煮一煮,不易破裂.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大家都有(9)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5%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易掉色.这样的经验,放置很久的红薯吃起来总是比新(10)洗有汗渍的白衣服,先在5%的盐水中揉一揉,再用肥皂洗净,就不会出现黄色汗斑.(11)将胡萝卜砸碎拌上盐,可擦去衣服上的血迹.起了皱纹.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12)铜器生锈或出现黑点,用盐可以擦掉.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大家都有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绿豆在铁锅中著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有时,梨子、柿子即使没有用铁刀去切,皮上也会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这是因为鞣酸分子中含有许多酚烃基,对光很敏感,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黑色的氧化物.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直观牛奶不宜在高温煮太久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直观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加热时,呈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牛奶温度达到60--62度时,就开始出现轻微的脱水现象,蛋白质微粒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并出现沉淀.牛奶中还含有不稳定的磷酸盐.加热时,酸性磷酸钙变为中性磷酸钙,也会以不溶性沉淀物的形式沉淀下来.另外,当牛奶加热到100度左右时,牛奶中的乳糖开始焦化,使牛奶带有腿色,并逐渐分解成乳酸,同时产生少量的甲酸,使牛奶带有酸味.所以,牛奶不宜煮得时间太久.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大家都有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大蒜的杀菌作用大蒜的杀菌作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等,蒜苗里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菌力,因为蒜头里含有大蒜油,大蒜油以硫化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二硫化三丙烯.大蒜素遇碱、受热都会分解,所以用大蒜消炎杀菌宜使用生大蒜,不能与碱性物质一起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等,蒜苗里吃过大蒜嘴里产生蒜臭,可将少许茶叶放在嘴里细嚼,或在口中含一块糖,蒜臭就可减少.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蒸锅水不能喝家庭中蒸馒头或蒸小菜的水叫蒸锅水.这种蒸锅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菌力,因为蒜头里含有大蒜油,大蒜油以硫化我们知道,水里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长时间加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而且它受热分解变成了亚硝酸盐.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亚硝酸盐对人们的健康是极为有害的.它能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早成缺氧.亚硝酸盐也能使人体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虚脱.现代医学已证明,亚硝酸盐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性物质.所以,蒸锅水不能喝.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等,蒜苗里人们喜欢吃鱼,是因为鱼的味道鲜美.可是,如果剖鱼时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影响人们的食欲.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胆汁中产生苦味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因为它难溶于水,所以渗入鱼肉中的胆汁,用水是很难完全洗除的.而纯碱能与胆汁酸发生反应,生成物是胆汁酸钠,它可溶于水.所以弄破了鱼胆,只要在沾了胆汁的鱼肉上抹些纯碱粉,稍等片刻再用水冲洗干净,苦味便可消除.如果胆汁污染面积较大,可把鱼放到稀碱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再冲洗干净,苦味可完全消除.饮豆浆四忌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1、忌冲鸡蛋: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一种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从而失去它的营养价值.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2、忌煮不透: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如果煮不透,人喝了就会发生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3、忌冲红糖因和红糖中的有机酸能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粉”,故忌冲红糖饮用,而白糖却无此现象.菌力,因为蒜头里含有大蒜油,大蒜油以硫化4、忌喝过量:豆浆一次喝的过多,容易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大蒜的杀菌作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为何烧肉骨汤中途不宜加冷水肉骨汤所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溶解在汤里的结果.炖肉骨汤时,先冷水下锅,逐渐升温煮沸,然后文火煨炖,这样,可以使肉骨的骨组织疏松,骨中的蛋白质、脂肪逐渐解聚而溶出.于是,肉骨汤便越煨越浓,油脂如膏,骨酥可嚼.、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等,蒜苗里如果在煨炖中途加水,会使肉骨汤的温度突然变化,致使蛋白质、脂肪迅速凝固收缩成团不再解聚.肉骨表面的空隙也会因此而收缩,造成肉骨组织紧缩,不易烧酥,骨髓中的蛋白质脂肪也就不能大量溶出.这时,汤中的蛋白质脂肪也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汤味的鲜美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豆腐最好不要和菠菜一起煮在钙和草酸的比例为1:2时,最易形成结石.若通过食物搭配破坏这个比例,则结石可以防止.例如吃菠菜时搭配着吃些含钙丰富的芝麻、牛奶或鱼,就可以克服菠菜的这个缺点.、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等,蒜苗里高压锅的绝技凡是用过高压锅的人都知道用它做饭既省时间,又节约燃料,而且营养散失较少,尤其用它煮的米饭特别好吃,这是为什么呢?大蒜的杀菌作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我们知道,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含直链淀粉17%,支链淀粉83%.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支链淀粉不溶于水但可以在热水中吸水糊化成极粘稠的溶液.因此大米饭的粘性主要决定于支链淀粉糊化的程度,而支链淀粉糊化的程度又决定于烧饭时锅内的温度.大蒜的杀菌作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普通铝锅在平原地区烧饭时,锅内的蒸气压力只有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度,而高压锅不同,工作压力为1.3公斤/平方厘米,工作温度可达到124度,由于用高压锅煮饭,温度和压力都高于普通饭锅,所以能促使较多的直链淀粉溶解,支链淀粉糊化.同时,由于高压锅是在密封的情况下煮饭,米饭香气散失较少,所以煮出来的饭粘性大,香气浓,味道好.切葱头为何流眼泪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葱头,原产于亚洲西部,早在三千年前就被人们发现,由于葱头对生长条件要求很低,所以,它就很快漂流过海,在许多地方安了家.今天,它以成为市场上常见的蔬菜了.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据化学分析,葱头中含有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当葱头被剥开或切片时,其中的正丙硫醇就挥发到空气中,如果“溜”到人的眼里,就会刺激泪分泌腺,使人流泪.如何克服呢?正丙硫醇能溶于水,因此,每次切葱头时,可以盆内放些水,再把砧板放在水里切葱头,这样正丙硫醇部分溶于水,就能减小对人眼的刺激.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饮酒过量常为醉酒,醉酒多有先兆,语言渐多,舌头不灵,面颊发热发麻,头晕站立不稳……都是醉酒的先兆,这时需要解酒.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什么道理呢?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菌力,因为蒜头里含有大蒜油,大蒜油以硫化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杂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 等,蒜苗里汽水中的化学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夏季,人们总爱喝汽水,打开瓶盖便看到气泡沸腾,喝进肚中不久便有气体涌出,顿有清凉之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就是二氧化碳气体.人们在制汽水时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配制,当把小苏打与柠檬酸混溶于水中后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瓶子已塞紧,二氧化碳被迫呆在水中,当瓶塞打开后,外面压力小了,二氧化碳气体便从水中逸出,可以见到气泡翻腾,人们喝进汽水后,胃中温度高,胃又来不及吸收二氧化碳,于是便从口中排出,这样带走热量,使人觉得清凉.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黄酒为何要烫热喝菌力,因为蒜头里含有大蒜油,大蒜油以硫化黄酒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酒曲及酒药等共同作用而酿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但浓度很低.黄酒中还含有极微量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物质的残留量,人们一般将黄酒隔水烫到60--70度左右再喝,因为醛、醚等有机物的沸点较低,一般在20--35度左右,即使对甲醇也不过65度,所以其中所含的这些极微量的有机物,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黄酒中所含的脂类芳香物随温度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由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的作霜打的青菜味更美由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的作青菜里含有淀粉,淀粉不仅不甜,而且不容易溶于水.但是到了霜降后,青菜里的淀粉在植株内淀粉酶的作用下,由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而且是甜的,所以青菜也就有了甜味.那么,为什么这种变化出现在冬季呢?那是因为由于青菜的植株内淀粉变成葡萄糖溶解于水,细胞液中增加了糖份,细胞液就不容易破坏,青菜也就不容易被霜打坏.由此可知,冬天青菜变甜,是青菜自身适应环境变化、防止冻害的现象.在霜降的季节里,其它蔬菜如菠菜、白菜、萝卜等吃起来味道甜美,也是同样道理.柿饼外的白粉是什么不仅不甜,而且不容易溶于水.但是到了霜降在新鲜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柿饼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随着渗透到表皮上来,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在它渗透到柿饼的表面时,就抓住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葡萄糖的甜味不如果糖,但却不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它渗透到柿饼的表皮上时,就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糖包住,使得整个柿饼都是干燥的,原来这层白粉是葡萄糖粉末.【篇二:关于化学较短的小故事】大自然就是这么奥妙,对一种事物有的人这样认识,有的人却那样认识,而且有时还是截然相反的、矛盾的。
化学家小故事
![化学家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5f9b8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a.png)
化学家小故事以下是 7 条化学家小故事:1. 嘿,你知道吗,当年拉瓦锡那可是相当厉害啊!他就像一个执着的探索者,对燃烧的秘密穷追不舍。
有一次啊,他和朋友们讨论燃烧现象,别人都觉得那没啥特别的,可他偏不信邪!他不断地实验、观察,最终推翻了错误的“燃素说”,这多了不起呀!拉瓦锡真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化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2. 哎呀呀,门捷列夫简直就是化学界的传奇人物!就好比是一位智慧的棋手,巧妙地排布着元素的位置。
据说呀,他在梦里都在思考元素的规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灵感突发,终于排出了那张著名的元素周期表!这可不就是化学领域的一大壮举嘛!不得不佩服他呀。
3. 你晓得波义耳不?他对化学的热爱那叫一个狂热!就像一个充满激情的猎人,紧紧追踪着每一个化学现象。
有一回啊,他在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滴酸碱滴到了花瓣上,哇塞,花瓣颜色瞬间变化了,他立刻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这不就为后来的指示剂奠定了基础吗?波义耳这种对细微之处的敏锐洞察力,真的太牛啦!4. 居里夫人呀,那简直就是坚韧不拔的化身!想象一下,她在那简陋的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研究着放射性物质,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呀!记得有一次实验失败了很多次,可她就是不放弃。
最终她发现了镭和钋,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呀!她真的是女性的骄傲,也是科学界的楷模。
5. 道尔顿呀,这个名字在化学史上可是响当当的!就像一个永不满足的求知者,对原子的奥秘孜孜不倦。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天天盯着各种物质看呀看,琢磨呀琢磨。
终于,他提出了原子学说!这就像是为化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的贡献可太重要啦!难道不是吗?6. 泡利呢,是个特别神奇的化学家!可以说他就像一个挑剔的鉴赏家。
有一次讨论一个化学理论,别人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他可不干,非得提出尖锐的观点。
结果呢,证明他是对的呀!他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对吧?7. 还记得卢瑟福吗?他像是一个勇敢的开拓者。
有一次做实验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奇妙的现象,简直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激动!经过不断研究,他对原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趣的生物化学小故事
![有趣的生物化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1824e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c.png)
有趣的生物化学小故事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生物化学小故事。
1. 碘指纹:在一个装有少量碘的试管中,把纸上的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
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气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出来的指纹就会渐渐地显示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
这个现象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其他物质,这些物质与碘发生反应,形成了指纹。
2. 维生素的故事:维生素 C 的故事起源于航海时代,当时船员们经常因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而患上坏血病。
后来,科学家发现柠檬汁可以预防坏血病,进而发现了维生素 C。
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损害,从而延缓衰老。
3. 肌肉生长与蛋白质:健美运动员如何增长肌肉?这与蛋白质的摄入和合成有关。
当人体摄入足够的食物蛋白质时,肌肉细胞会合成更多的肌肉纤维,从而促使肌肉生长。
此外,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也有助于肌肉生长。
4. 胰岛素与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生物化学物质,由胰腺分泌,负责调节血糖水平。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或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5. 生物化学家的故事:艾伦·阿尔代(Alan Alda)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因为研究胆固醇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取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的研究为降低胆固醇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6. 恐龙化石与生物化学:恐龙化石中的蛋白质残留物曾一度引起科学界的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化石中的蛋白质序列,推断出恐龙时代的生物化学特征。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恐龙时代的生命奥秘。
7. 茶叶中的生物化学成分: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喝茶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能预防多种疾病。
结束语:总之,这些有趣的生物化学小故事涵盖了生物学、医学、营养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生物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故事
![化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27ff961caaedd3383c4d3f8.png)
可以引用在教学中的十个化学小故事1.一种元素的命名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1867 —1934)在对沥青铀矿和铜矿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两种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或钍的放射性强度更大的物质,她意识到: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认识的新元素。
她对丈夫说:“假使这种新元素的存在将来能够证明的话,我想叫它钋,来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 玛丽·居里虽侨居国外,并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结了婚,但她从小就热爱祖国波兰,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被沙俄帝国侵占的祖国。
她想用新元素的命名来为祖国争得骄傲和光荣!寄托她那火一样的爱国热情。
“好好!”皮埃尔·居里说:“波兰是你的祖国,也可以说是我的祖国!”紧张的工作开始了,淘汰,没日没夜地淘汰,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
1897年7 月,他们果然在含铋的部分矿物中,分析出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铋相似,放射性比纯铀强400 倍。
“啊,新元素,钋,钋。
”居里夫人扑在丈夫的怀里,激动地高喊着“钋,钋!”两行热泪洒在丈夫的胸膛上。
“钋、波兰!波兰,钋!”皮埃尔也从心底发出了欢呼2.第一个享用氧气的是老鼠我们知道,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生存。
然而,是谁发现了氧气呢?在众多讨论发现氧气的著作中,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所著的名为《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最饶有兴味。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33 年3 月13 日生于英国黎芝城附近的飞尔特黑德镇。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是当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他所著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于1766 年出版。
在这部书里,他向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
他当时把氧气称作“脱燃烧素”。
普利斯特里的试验记录十分有趣。
其中一段写道:“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烧素’的空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试验。
我想读者是不会感到惊异的。
我自己试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
有关化学的小故事
![有关化学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2cd5d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8.png)
有关化学的小故事如果你想了解化学,那么通过下面这些小故事了解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方法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关于化学有趣的故事吧!1.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古代有个国王,他有个女儿很美丽,可是国王不喜欢这个公主,因为她总爱用酒精擦她那娇嫩的小手。
国王非常生气,决定要把这个女儿关起来。
接着国王把公主藏在一个房间里,只有公主一个人看不见房间。
国王又叫来大家轮流进去看着她。
结果她一直都在看着大家,因为大家都看不见她的手了。
后来有人说:这个小女孩被一个女子所救,女子将这个女孩送到了寺庙里进行教育。
2.水和酒精能同时蒸发一天,小明看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夏天有一种叫"蚊子"的害虫,它会将水当作"毒汁"喷射到人身上,小明就想看看这个"毒汁"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于是他拿了一个盛有半杯酒精的杯子,用针刺了一下杯子里的酒精。
不久发现,虽然酒精还没有被蚊子吞进肚子里,但是从杯子里喷出来的酒精却和蚊子吸进去的一样多。
后来他就想,这是不是说明酒精比水更容易被蚊子吸收呢?于是他用实验证明了这个观点:他先是拿起筷子蘸一点酒精到杯子里,然后再向杯子里加一点水。
结果发现,筷子蘸到的酒精和加入的水比起来就更多了。
3.乙醇是最强的氧化剂乙醇是液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并且不能与其他氧化剂反应,因此也可以说它是最强的氧化还原剂(当然这个概念有点模糊:乙醇和水的比例,以及它所能达到的最高氧化性)。
在空气中,乙醇与空气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在水中,乙醇溶于水和氧的物质叫氧气。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需要一些其他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剂的反应:(1)氧化反应中需要电子转移到新生成的物质上。
(2)还原时需要电子被氧化。
此外还有一些氧化还原剂也可以进行氧化剂的反应。
(3)还原性物质可以和其他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加成反应。
(4)其它化合物和还原剂可发生类似或不完全类似的反应。
乙醇是最强的氧化剂——这主要得益于它有很强的氧化性这个特点。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57d9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b.png)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在我们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有趣的化学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背后的原理吧!故事一,变色龙杯。
曾经有一个神奇的变色龙杯,它可以根据杯中液体的温度变化而改变颜色,让人们惊叹不已。
这种神奇的变色效应是由于杯子内壁涂有一层特殊的热敏感涂料。
这种涂料含有一种称为热敏感颜料的物质,当温度升高时,颜料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颜色发生变化。
因此,当我们倒入热水时,变色龙杯会从蓝色变成红色,这一切都是化学原理在起作用。
故事二,闪烁的火焰。
有一次,我在篝火旁看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火焰在燃烧时发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中含有金属离子,当这些金属离子受热激发后,会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比如,钠离子会使火焰呈现出黄色,铜离子会使火焰呈现出蓝绿色。
这种现象正是化学原理的体现。
故事三,气球的浮力。
每当我们玩气球时,都会发现气球在充满气体后会浮在空中,这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比空气轻的氢气或氦气。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空气的重量,而氢气和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气球会浮在空中。
这就是化学原理在气球浮力中的应用。
故事四,香蕉的变化。
你有没有发现,当香蕉熟透后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熟香蕉中含有一种叫做乙烯的气体。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水果的成熟和腐烂。
因此,当香蕉成熟时,乙烯的释放量会增加,导致香蕉发生颜色变化和散发出特殊气味。
这也是化学原理在水果成熟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这些化学小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化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的神奇之处。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让大家对化学产生更多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探索化学的奥秘吧!。
(完整word版)化学趣味小故事
![(完整word版)化学趣味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4fb702a89eb172dec63b7ba.png)
化学趣味小故事化学趣味小故事1、神秘的鬼火:夏天的夜晚,在墓地常会出现一种青绿色火焰,一闪一闪,忽隐忽现,十分诡异.很多人遇到这些都会毛骨悚然,赶紧逃跑。
谁知,那火还会跟着人,你跑它也跑,古人认为是鬼魂在作呈悻就把这种神秘的火焰叫做“鬼火”,那么“鬼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人与动物身体中有很多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这种气体冒出地面,遇到空气后会自我燃烧起来,但这种火非常小,发出的是一种青绿色的冷光,只有火焰,没有热量。
夏天的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的着火点尔出现“鬼火”,又由于燃烧的磷化氢随风飘动,所以,所见的“鬼火”还会跟人走动。
这就是旷野的“鬼火”.2、绿色的天空:蓝天白云一直是我们大脑里的美丽景象,可有一幅画却把天空“画”成了绿色。
是我们见识太少,还是画家别出心裁?其实,当时画家们绘画所使用的蓝色颜料,是一种叫“铜蓝"的矿石,可是时间长了,它发生了化学反应,就变成绿色的了。
铜蓝是铜矿石矿物,因呈靛蓝色尔得名,它的化学成分是硫化铜,可以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铜.3、啤酒喷泉: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喝啤酒解渴,打开啤酒瓶盖时经常看到啤酒向外喷沫,有时还像喷泉一样喷出来,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每升啤酒中都含有5克左右的二(ke zuo you de er)氧化碳。
在制造啤酒时,通过一定压力把它灌进瓶里。
因此,每瓶啤酒里都溶解了一定的二氧化碳,尔瓶里是孕一定空隙的,打开时,只要轻轻摇晃,气体就形成泡沫从啤酒瓶里溢出来。
最近,国外的一些砖家经过近十年观察研究发现,啤酒的泡沫与麦芽有一定的关系。
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是大麦芽,尔大麦在成长、收割、储藏期间一般是多雨的季节,大麦一旦受潮,极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使几十种霉菌得以生殖,用它来酿造啤酒便产生了一些泡沫。
固然,这些霉菌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有的还是孕益的。
啤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12种维生素,产生大量热量,有“液体面包”的美称.4、茶水变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喝茶,有龙井、玉观音、菊花等,茶水颜色各种各样,但没有一种茶水是黑色的,魔术大师将两杯茶水混合,竟然使茶水变成了黑色。
化学趣味小故事
![化学趣味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61def8d0b1c59eef9c7b41b.png)
1.碘与指纹破案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
其实,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面用手指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
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气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出来的指纹就会渐渐地显示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
如果把这张白纸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再做上面的实验,仍能将隐藏在纸面上的指纹显示出来。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汗水等.当用手指入纸上面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脂、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面上,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看不出来罢了.而纯净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有趣的是,绝大多数物质在加热时,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
而碘却一反常态,在加热是能够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蒸气。
象碘这类固体物质直接气化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升化华。
同时碘还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
由于指纹含有油脂、汗水等有机溶剂,当碘蒸气上升遇到这些有机溶剂时,就会溶解其中,因此指纹也就显示出来了2.身轻顽皮的锂锂是一种柔软的银白色的金属,别看它的模样跟有些金属差不多,性格特点可不同一般哩!首先它特别的轻,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个。
其次它生性活泼,爱与其他物质结交.例如,将一小块锂投入玻璃器皿中,塞上磨砂塞,里边会通过反应很快耗尽器皿内的空气是它成为真空。
结果,纵然你使上九牛二虎之力,也别想把磨砂塞拔出来.显然,对于这样一个顽皮的家伙,要保存它是十分困难的,它不论是在水里,还是在煤油里,都会浮上来燃烧。
化学家们最后只好把它强行捺入凡士林油或液体石蜡中,把它的野性禁锢起来,不许它惹事生非。
锂被人发现已有170多年了.在他出世后的100多年中,它主要作为抗痛风药服务于医学界.直到20世纪初,锂才开始步入工业界,崭露头角.如锂与镁组成的合金,能像点水的蜻蜓那样浮在水上,既不会在空气中失去光泽,又不会沉入水中,成为航空,航海工业的宠儿。
化学趣味小故事
![化学趣味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80b8a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1.png)
化学趣味小故事化学趣味小故事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化学是无处不在的。
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塑造着我们的环境。
即使是我们身体里的化学变化都在默默地进行着。
这些化学过程,可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它们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在此,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化学趣闻小故事。
1. 橙子和柠檬你是否注意到,当你将橙子榨汁后,切片的橙子会发黄变干,而柠檬切片则没有这样的现象。
这是因为柠檬和橙子中含有的柠檬酸浓度不同。
橙子中的柠檬酸浓度较低,因此切片后会发生氧化反应,使切片变黄。
而柠檬中的柠檬酸浓度较高,具有抗氧化性,可以有效地保护切片不受氧化影响。
2. 牛奶和芝士你可能会认为芝士和牛奶成分差不多,但它们在制作过程中是完全不同的。
当牛奶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生变性,形成固态物质,即芝士。
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原来的线性结构变成了三维结构,从而形成了芝士的纤维状结构。
3. 葡萄酒的味道葡萄酒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酸、酯、醇、果糖等。
这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不同,会导致葡萄酒的味道和风味不同。
例如,酸的含量较高的葡萄酒通常会有酸味和酸果香味。
而含有较多醇类的葡萄酒会具有更浓重的香味和口感。
4. 酸雨和污染酸雨是一种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会对大气、水体、植物和动物造成伤害。
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从而形成酸性沉降物。
这些沉降物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酸化,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紊乱。
5. 绿植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生物体,它们能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一过程中,植物吸收光子,其中光合色素分子的贡献尤为重要。
光合色素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线吸收下来,从而产生能量,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以上这些小故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是深刻而有趣的。
它们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化学小故事或趣味化学
![化学小故事或趣味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c41c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7.png)
化学小故事或趣味化学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实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无意间经历了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下面我将分享几个令人惊叹的化学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的奇妙世界。
故事一:魔幻的变色龙反应在实验室中,有一种被称为“变色龙反应”的化学实验引人注目。
这个实验展示了许多不同颜色的溶液如何在相互反应后迅速变色。
这种变色现象是由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们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的。
这个实验需要三种液体溶液:钾碳酸钾、硫酸二氧化锰和甲酸。
开始时,钾碳酸钾的溶液是无色的,硫酸二氧化锰的溶液呈浅紫色,甲酸则是黄色的。
当这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时,化学反应迅速发生,颜色随之变化。
溶液开始变色,从无色变为黄色,然后变为深橙色,随后是红色、深蓝色和紫色。
这些颜色变化是由于化学物质在反应中的氧化还原产物的不同形成的。
这个实验目不仅令人惊叹,而且让人感叹化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故事二:可怕的炸碎瓶子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一个学生用一个空的玻璃瓶和硫酸、过氧化氢等化学物质进行了一次危险的实验。
当他将硫酸加入瓶中,并轻轻倾斜瓶子时,瓶子突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这看上去可能像是魔法,但实际上是由于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气体的压力。
硫酸与过氧化氢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氧气。
这些氧气积聚在瓶子中,由于瓶口没有足够的空间释放气体,导致气体压力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瓶子爆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在封闭容器中会逐渐增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承受能力时,可能会导致危险的爆炸。
故事三:冰与盐的“热情相爱”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喜欢用盐来融化冰块。
这是因为盐和冰之间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即冰的熔点降低。
当我们向冰块上撒盐时,盐会与冰表面接触,从而改变冰的结构。
盐会与冰中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得冰晶逐渐解开。
在这个过程中,冰的熔点降低,使得冰块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融化。
这是因为盐与冰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阻碍了冰的结晶。
化学小故事
![化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806e4e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a.png)
以下是100个与化学相关的小故事,供您参考:1.《发现氧气》:卡尔·威廉·舍勒在研究空气中的氮气时,意外地发现了氧气。
2.《发现甲烷》: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大·伯特洛尼在进行煤矿安全研究时,发现了甲烷。
3.《奇妙的质子》:欧内斯特·卢瑟福和汉斯·格奥尔格·加伦发现了质子。
4.《海绵体》:德国化学家路德维希·威廉·克拉普罗特发明了一种名为“海绵体”的新化合物。
5.《制备氯化铁》:法国化学家皮埃尔·乔波蒂发现了制备氯化铁的方法。
6.《元素周期表》: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7.《抗生素的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8.《发现放射性衰变》: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衰变。
9.《燃料电池》:英国化学家威廉·格罗夫斯和弗朗西丝·贝克尔发明了燃料电池。
10.《金属腐蚀》:德国化学家费迪南德·奥古斯特·拉斯科发现了金属的腐蚀现象。
11.《化学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历史。
12.《制备纯碳酸钙》: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尼古拉·沙发明了制备纯碳酸钙的方法。
13.《制备锂》:瑞典化学家约翰·奥古斯特·阿尔克南发现了制备锂的方法。
14.《生命元素》: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等。
15.《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等。
16.《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烃、醇、酮、醛、羧酸等。
17.《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安全和基本操作,包括计量、称量、加热、过滤等。
18.《分子结构》:分子结构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
19.《重要元素》: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元素,如钙、铁、锌、硅等。
20.《气体定律》: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等。
化学趣味小故事及原理
![化学趣味小故事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2a63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6.png)
小故事:奇妙的颜色变化实验
从前有一个小化学家,叫小明。
他热爱化学实验,尤其是那些能够产生奇妙颜色变化的实验。
有一天,他决定做一个令人惊叹的颜色变化实验。
小明先准备了几种溶液:一瓶是无色的酚酞指示剂,另一瓶是淡黄色的亚硝酸铵溶液。
他先在试管中滴入一些酚酞指示剂,这时试管内的液体呈现淡粉色。
接着,小明小心翼翼地滴入亚硝酸铵溶液,观察着试管的变化。
突然间,试管内的液体由淡粉色变成了明亮的橙红色,仿佛一场秋日里火烧云的美景。
小明睁大了眼睛,兴奋地跳了起来。
这个颜色变化实验真是太神奇了!
原理解析:化学反应的奇妙变化
这个颜色变化实验背后隐藏着一个有趣的化学反应原理。
在这个实验中,亚硝酸铵(NO₂⁻)和酚酞指示剂之间发生了还原氧化反应。
亚硝酸铵(NO₂⁻)在反应中发生了还原,氧化成了氮气(N₂)。
而酚酞指示剂则在还原环境下由无色变成了红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试管中的液体从淡粉色变成了明亮的橙红色。
这个实验不仅展示了化学反应的奇妙之处,还通过颜色的变化形式生动的呈现给小明。
这样的趣味实验不仅能激发孩子对化学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或许,未来的化学家就在这样的趣味小故事中埋下了种子。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ebfa7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c.png)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一)》同学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化学教育教学故事。
有一次上课,我们在做一个实验,就是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在一起。
当我把它们倒在一起的时候,“噗”的一声,好多气泡冒了出来,就像汽水打开时那样。
有个同学特别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凑得很近去看。
结果不小心,脸上沾到了一点液体,他吓得赶紧往后退。
然后我们就一起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气泡呀?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有的说可能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有的说是不是在变魔法。
通过这个小实验,大家对化学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啦。
还有一回,我们学习燃烧的知识。
我拿着一根蜡烛,点着了让大家观察。
有个同学说:“老师,蜡烛燃烧会变短呢!”大家都笑了。
其实这就是化学的奇妙之处,小小的现象里藏着大大的学问。
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像这样,充满好奇地去摸索化学的世界。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二)》今天给你们讲讲在化学课上发生的好玩的事儿。
有一次,我们做了一个金属和酸反应的实验。
把锌片放进稀盐酸里,马上就有好多小泡泡冒出来。
一个同学忍不住问:“老师,这是在吐泡泡吗?”大家都笑了。
然后我就告诉大家,这是锌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了氢气。
还有一次,我们做白糖燃烧的实验。
把白糖放在勺子里加热,慢慢地白糖就变黑了。
同学们都惊讶地说:“哎呀,白糖变黑糖啦!”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大家对化学越来越感兴趣,每次上课都特别期待。
希望你们也能在化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发觉更多的神奇之处。
《化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三)》同学们,听我讲讲化学课上的有趣故事。
记得有一回,我们做了个水变“牛奶”的实验。
我把一种无色的液体倒入另一种无色的液体里,一下子,水就变得像牛奶一样白白的。
大家都惊呆了,纷纷问我这是怎么回事。
我笑着给大家解释,这是两种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还有一次,我们在研究物质的溶解。
我把盐放进水里,盐很快就不见了。
有同学说:“老师,盐是不是藏起来啦?”大家哈哈大笑。
其实这就是化学的魅力,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让你爱上化学的经典趣味小故事九则
![让你爱上化学的经典趣味小故事九则](https://img.taocdn.com/s3/m/dd081830964bcf84b9d57b6b.png)
化学经典趣味小故事九则,看完有木有爱上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关于化学的九则经典小故事,看完再次爱上化学有木有?1. 古老的新印章有一批古画,变得灰黄而没有光泽,但它上面的印章却鲜红,像新盖上去的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考古学家经过认真地研究和科学地测定,发现绘画的颜料大多使用了铅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氧化物,而古代印章使用的印泥是用朱砂和麻油搅拌而成,在空气中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保持了原有红润鲜艳的颜色。
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硫化汞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日光下长期暴晒也不变色,而且能耐酸、耐碱,正因为这样,被用作颜料。
有些纸张时间放得久了就会变成黄色,这是因为纸张内部还有一部分杂质没有清除掉,日子久了,受到空气和日光的作用,就会发生变化,使纸张渐渐变黄,并且容易破裂。
如果在制造纸张时能用氧气或漂白粉漂白纸浆,那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为了使纸张容易吸收墨汁,防止书写或印刷时墨汁化开,可以加入适当的胶汁,如动物胶、明矾、松香等。
如果要使制造的纸张表面光滑,能两面写字,那就要加入一些填料如淀粉、碳酸钙、滑石粉、白陶土等,使纤维素之间的空隙填满,从而可防止墨汁化开。
2. 纯蓝墨水与蓝黑墨水翻开我们以前写的作业,发现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而有的却清清楚楚,同一时期的字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字迹不清的是用纯蓝墨水写的,日子长了,会被氧化,颜色渐渐变浅,甚至完全消失;而这种清楚的是用蓝黑墨水写的,蓝黑墨水被氧化后,能逐渐生成一种永不退色的化学物质——黑色的鞣酸铁,所以,字迹比较清楚。
一般,蓝黑墨水里还加入了可溶性蓝色有机染料、硫酸、苯酚、甘油和香料。
加入硫酸,是使墨水保持酸性,防止墨水沉淀;苯酚的俗名叫石炭酸,是著名的防腐剂,能杀菌,使墨水不至于腐化发臭;甘油的化学成分是丙三醇,是常用的防冻剂,加入甘油后,就可以大大降低水的冰点,使墨水在冬天不易结冰;至于加入香料,则是使墨水芳香宜人。
关于化学的小故事100字
![关于化学的小故事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d4f8c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7.png)
关于化学的小故事100字1、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他发现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后生成呛人的黄色气体,身体受到严重伤害。
他认为化学“这种尊贵的学问,乃是奋斗的目标。
”舍勒逝世后,瑞典人们十分怀念他,在科平城和斯得哥尔摩都为他建立了纪念塑像,他的墓地前立有一块朴素的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位健美男子,高擎着一把燃烧的火炬。
2、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
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3、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
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
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拉瓦锡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
拉瓦锡用天平仔细称量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
他的导师鲁伊勒把失去水蒸气称为“结晶水”,从此就多了一个化学名词——结晶水。
这次意外的成功使拉瓦锡养成了经常使用天平的习惯。
4、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钱永健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染料,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
钙在多种生理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神经冲动调节、肌肉收缩、受精作用等。
不过,计量细胞内钙水平的方法当时还相当原始,需要穿透细胞壁注射钙结合蛋白,这种方法通常会毁坏研究细胞。
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
此外,钱永健还找到了为钙质“上妆”的方法,使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
化学科学家的小故事
![化学科学家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1a02f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c.png)
化学科学家的小故事以下是 8 条“化学科学家的小故事”:1. 嘿,你知道门捷列夫不?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啊!有一次他在研究元素的时候,就像在搭积木一样,努力想要找到一种规律,把这些元素都排好队。
他日夜思索,不断尝试,就如同一个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里闯荡。
最后,哇塞,他真的搞出了那张著名的元素周期表!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不是让人超级佩服?观点:门捷列夫的努力和成就非常了不起。
2. 居里夫人,哇,她可太牛了!她在那简陋的实验室里,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勇士,面对放射性物质也毫不退缩。
有一回,她为了提取一种极其微量的元素,简直是用尽了各种办法,那股执着劲儿简直了!就好像在沙漠中寻找绿洲一样坚定。
她发现的镭元素,那可是给科学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啊!这能不让人惊叹吗?观点:居里夫人的坚韧和科学贡献令人赞叹。
3. 咱来说说拉瓦锡吧!你想想看,他研究燃烧现象的时候,得多专注和用心啊。
好比一个侦探在破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有一次实验中,他发现了氧气的重要性,这简直像找到了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他的这些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多重要啊,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好好记住他?观点:拉瓦锡的研究对化学发展意义重大。
4. 爱迪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阿伏伽德罗,那化学可就不一样咯!阿伏伽德罗研究分子的时候,那可是绞尽脑汁啊。
就像一个棋手在思考每一步棋怎么走,小心翼翼地探索着。
有一次他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反复做实验,那种坚持真让人动容!他提出的阿伏伽德罗定律,可是为化学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是吗?观点:阿伏伽德罗的贡献不可忽视。
5. 鲍林,那可是个传奇人物!他研究化学键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
他不断尝试,就和一个艺术家塑造作品一样。
有一次他为了找到一种更准确的描述化学键的方法,简直是茶不思饭不想,一门心思扑在上面。
最后他的成果,那可是让大家都眼前一亮啊!这怎么能不厉害呢?观点:鲍林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
简短有趣的化学故事
![简短有趣的化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f2d32dedd36a32d72758197.png)
简短有趣的化学故事1、化学药品湖世界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护,有的是咸水湖,有的是淡水湖,形形色色,各种各样。
其中有的湖泊贮藏着丰富特殊的化学药品,形成了化学药品湖。
水银湖前苏联的兴顿山里有一个湖泊,人离它四五百米时,便会感到恶心、头晕、呼吸困难,如不及时离开就会窒息而死。
用来湖里贮藏着大量的水银,散发出大量的汞蒸汽,如人和动物接触久了,就会中毒死亡。
酸湖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一个湖,湖底有两口泉眼喷出了强酸,因而整个湖的湖水变成了腐蚀性极强的“酸水”,算的浓度很大。
这种酸的浓度很大的湖水,可以杀死一切生命,有人又叫它死湖。
碱湖前苏联乌拉尔有一个湖,湖水含有咸味。
原来这里的水含有碱和氯化钠。
若干洗衣服,只要将衣服浸在水里揉搓,不必用洗涤剂便能洗得很干净。
盐湖亚洲西部的死海是含盐最多的湖,这里的湖水每升含盐272克。
由于湖水含盐多,密度很大,能将人托起。
硼沙湖智利的亚特斯柯教湖,湖面似一片白茫茫的浮冰覆盖在湖上,湖水内含有大量的很有用的硼沙〔Na2B4O5(OH)4·8H2O〕。
荧光湖在拉丁美洲西部印度群岛的巴哈马岛上有个“火湖”,湖水闪闪发光,就像燃烧时冒出的“火焰”一样。
这个湖的水里含有大量的荧光素,如果你要信手拨动湖水,便会“火化”四溅,这是由于荧光素所引起的。
2、碘与指纹破案同学们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
其实,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
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汽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到的指纹就渐渐显露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得棕色指纹。
如果把这张白纸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再做上述实验,仍能将隐藏在纸上的指纹显示出来。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汗水等。
当用手指往纸往上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脂、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上,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看不出来罢了。
而纯净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a206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2.png)
化学小故事及其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无论是食物的烹饪、水的净化、药品的制备,还是生活用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化学的作用。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有趣的化学小故事,并解释它们背后的化学原理。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们的厨房里。
当我们在煎鸡蛋的时候,会发现鸡蛋在锅中逐渐变色,从透明变成了白色,再到金黄色。
这其中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受热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当受热时,氨基酸会发生变性,使得蛋白质从透明变成了白色。
而当鸡蛋继续受热时,蛋白质中的糖类和脂肪会发生糖类和脂肪的氧化反应,产生了金黄色的物质,这就是我们常见的蛋黄。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们洗衣服的时候。
在使用洗衣粉或洗衣液时,我们会发现衣服上的污渍会被清洗掉。
这是因为洗衣粉或洗衣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能够更好地渗透到衣物纤维中,将污渍分解并带走。
此外,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淀粉酶等酶类物质也能够分解衣物上的蛋白质和淀粉,起到了清洁的作用。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我们生活用品的制备过程中。
比如肥皂的制作,肥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或脂肪酸钾,它们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皂化反应得到的。
皂化反应是一种酯的水解反应,当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与碱发生反应时,就会生成肥皂。
这是因为碱能够将脂肪酸中的羧基和碱中的氢氧根结合,生成肥皂分子和甘油分子。
通过这些化学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化学无处不在,它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化学原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还能够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化学知识,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美好。
希望通过这些小故事,大家能够对化学产生更多的兴趣,了解更多有趣的化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关于化学的九则经典小故事,看完再次爱上化学有木有?
1. 古老的新印章
有一批古画,变得灰黄而没有光泽,但它上面的印章却鲜红,像新盖上去的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考古学家经过认真地研究和科学地测定,发现绘画的颜料大多使用了铅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氧化物,而古代印章使用的印泥是用朱砂和麻油搅拌而成,在空气中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保持了原有红润鲜艳的颜色。
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硫化汞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日光下长期暴晒也不变色,而且能耐酸、耐碱,正因为这样,被用作颜料。
有些纸张时间放得久了就会变成黄色,这是因为纸张内部还有一部分杂质没有清除掉,日子久了,受到空气和日光的作用,就会发生变化,使纸张渐渐变黄,并且容易破裂。
如果在制造纸张时能用氧气或漂白粉漂白纸浆,那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为了使纸张容易吸收墨汁,防止书写或印刷时墨汁化开,可以加入适当的胶汁,如动物胶、明矾、松香等。
如果要使制造的纸张表面光滑,能两面写字,那就要加入一些填料如淀粉、碳酸钙、滑石粉、白陶土等,使纤维素之间的空隙填满,从而可防止墨汁化开。
2. 纯蓝墨水与蓝黑墨水
翻开我们以前写的作业,发现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而有的却清清楚楚,同一时期的字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字迹不清的是用纯蓝墨水写的,日子长了,会被氧化,颜色渐渐变浅,甚至完全消失;而这种清楚的是用蓝黑墨水写的,蓝黑墨水被氧化后,能逐渐生成一种永不退色的化学物质——黑色的鞣酸铁,所以,字迹比较清楚。
一般,蓝黑墨水里还加入了可溶性蓝色有机染料、硫酸、苯酚、甘油和香料。
加入硫酸,是使墨水保持酸性,防止墨水沉淀;苯酚的俗名叫石炭酸,是著名的防腐剂,能杀菌,使墨水不至于腐化发臭;甘油的化学成分是丙三醇,是常用的
防冻剂,加入甘油后,就可以大大降低水的冰点,使墨水在冬天不易结冰;至于加入香料,则是使墨水芳香宜人。
3. 给书找“外套”
开学发了新书,阳阳用牛皮纸而别的同学用的是普通纸,过了一段时间,只有阳阳的书皮完好无损。
原来是因为制牛皮纸所用的木材纤维比较长,而且在蒸煮木材时,是用烧碱和硫化碱化学药品来处理的,这样它们所起的化学作用比较缓和,木材纤维原有的强度所受到的损伤就比较小,因此用这种纸浆做出来的纸,纤维与纤维之间是紧紧相依的,所以牛皮纸都非常牢。
4. 圆珠笔还是原子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后不久,美国人还沉醉在原子弹摧毁日本的得意之中,一位商人借机推销一种圆珠笔说这种笔里装的是珍贵的‘原子油墨’,买一支回去足够用一辈子的。
由于人们对原子弹有着神秘感,渴望对其了解,便争相购买这种新奇的笔。
于是人们把圆珠笔都叫原子笔。
圆珠笔用的时间长,是因为油墨黏性比较大,不易大量流出,加之圆珠笔头顶端与钢珠之间的缝隙要比自来水笔笔尖上的出水缝细得多,写字时圆珠笔的油墨注量远比自来水笔水流量小,因此,用的时间比较长。
5. 四种颜色小圆球邮票
1824年,维勒刚从瑞典回到德国,正忙于研究氰酸铵,他想把溶液慢慢蒸干,得到结晶体,可是蒸发过程实在太慢,但最终还是得到了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后来他研究这种晶体,仔细一分析,发现是尿素。
为此,发行一种有意义的纪念邮票,用黑、红、蓝、灰四个分子模球分别代表尿素的C、O、N、H原子。
氰酸铵受热后会分解为氨和氰酸,而氰酸又会变成异氰酸,当异氰酸与氨重新化合,就变成了尿素。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对土壤无影响,适用于各种土壤
和植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氮肥。
尿素有吸湿性,吸湿后还能结块,因此储存时也应该防潮,放在干燥地地方,尿素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变硬和板结。
6. 玻璃的“天敌”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玻璃或玻璃器皿上有很多花纹,这是用一种叫氢氟酸的物质刻的。
原来,氢氟酸的腐蚀性较强,能轻而易举地“吃”掉玻璃,是玻璃的“天敌”。
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在玻璃上均匀地涂好一层致密的石蜡,然后用工具在石蜡上写字、作画、标刻度,使要雕刻的部分露出玻璃,再用适量的氢氟酸涂在上面,让它把玻璃“啃”去一层。
氢氟酸涂得多,玻璃就“啃”得深,涂得少,就“啃”得浅,这样,玻璃器皿上就出现了人们想要的花纹和图案了。
7. “闹鬼”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鬼,所谓的鬼故事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可有人的的确确在故宫附近看见了以前的宫女,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其实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像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像放映一样再出现一遍。
8. 国球——我们的骄傲
这个给我们国家带来无数冠军、荣誉的乒乓球竟然是用棉花制成的。
原来,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与浓硫酸及浓硝酸的混合液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叫低度硝棉的物质。
原来人们利用低度硝棉制成了一种特殊材料——赛璐珞,人们就用它来制作乒乓球。
赛璐珞是第一个以天然原料加工的人造的塑料,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它质轻,有良好的弹性、韧性和机械强度,可制成透明与不透明的制品,又容易染成任何一种颜色。
它的缺点是加热到80℃时便开始软化变形,碰到火种会引起激烈的燃烧。
在历史上,赛璐珞曾被用来制造摄影胶卷、电影胶片,为发展摄影
及电影艺术做出过杰出贡献。
因为它容易燃烧,如今已“退休”、“让位”给其他塑料去做摄影胶卷。
由于赛璐珞具有优异的弹性,而且强度高、不易碎裂,因此人们用它来制作乒乓球。
直到今天,赛璐珞依然是制乒乓球的最好材料,没有第二种材料能够胜过它。
赛璐珞受热后容易加工,人们用它做眼镜架。
如果眼镜架断了,还可以自行修补:只需在断裂口处滴1~2滴丙酮后将断裂处压紧,待丙酮蒸发后就修补好了。
9. 黑夜里的闪光灯
带闪光灯的照相机,即使在漆黑如墨的夜晚也能拍照,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闪光灯里面装的是金属——镁或铝,只要将镁或铝研成极细的粉末,即铝粉或镁粉,极容易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把铁熔化。
在闪光灯里装上极细的铝粉或镁粉,使用时只要轻轻地按一下快门,在百分之几秒内就能燃烧完毕,发出耀眼的光芒,一瞬间完成胶片感光这一“使命”。
有了闪光灯,不论天多么黑,光线多么暗,都能拍摄出照片。
现在已被电子闪光灯取代。
目前,光学相机和数码相机上使用的都是电子闪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