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隔震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隔震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基础隔震技术是一种结构控制技术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有造价低廉,施工便捷、控制效果佳,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基础隔震的概念,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基础,隔震,支座,阻尼,进展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结构的隔震研究十分活跃,工程应用日益增多,已开始从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案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在我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已增加了隔震专门章节。工程结构应用橡胶支座的推荐性设计标准亦已批准。在国际方面,自第一届国际结构控制会议于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以来,大约每9 年召开一次,有关领域的文章也常见于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
二、概念
建筑结构隔震的本质思想是通过增加能够提供柔性和适当耗能装置(阻尼)的隔震层(系统),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基础隔震,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延长结构的振动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从而使建筑物不发生破坏或倒塌。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的隔震消能装置,增加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滞变阻尼。变形能力的增加,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不倒;而阻尼的增大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从而大大减小地震作用、基底位移和结构变形。同时,结构变形能力的增大导致了结构产生的第一振型周期变长。这与增大的阻尼相结合,就可以大大降低地震影响系数,并且结构底部有足够的横向变形能力和滞变阻尼,使得结构底部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避免了常见的结构底部首先破坏的可能性。
三、基础隔震体系的主要类型
基础隔震体系按隔震机理不同可划分为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滑动摩擦隔震体
系、组合隔震体系、摩擦摆体系等。基于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因,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滑动摩擦隔震体系和组合隔震体系。
1.1 橡胶支座隔震体系
橡胶支座分铅芯叠层橡胶支座、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和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橡胶支座隔震体系的周期长、阻尼比大,隔震效果明显,采用后两种橡胶支座,不需再另外附加阻尼器,便于施工。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有以下性能优势:1)该体系的竖向承载力大;2)该体系的隔震层具有稳定的弹性复位功能;3)隔震器的耐久性好;4)隔震效果明显,隔震器受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较小。
1.2 滑动摩擦隔震体系
摩擦滑移隔震系统是在隔震结构中设置摩擦阻尼器组成的隔震系统。该方法是在基础面上设置滑移层,利用滑移层使上部结构产生一定滑擦力。当滑移层受地震作用大于摩擦力时,滑动面滑移,通过滑移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起到隔震作用。摩擦滑移隔震体系包括纯摩擦隔震体系、恢复力摩擦隔震体系及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体系。
1.3 组合隔震体系
组合基础隔震系统可分为并联隔震体系和串联隔震体系,两者由滑动摩擦隔震支座和叠层橡胶支座并联或串联组成。其中,叠层橡胶支座提供系统的恢复力,滑动摩擦隔震支座滞回耗能,隔离地震。这种隔震系统充分利用两种隔震支座的优点,隔震机理简单明确,隔震效果好。
四、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进展
至今,最早提出基础隔震概念的专家是日本的河合浩藏。他在1881年提出了隔震的早期概念。其做法是先在地基上横竖交错放几层圆木,圆木上做混凝土基础,再在上面盖房,以削弱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传递。
1906年,德国的Jacob Bechtold提出要采用基础隔震技术以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建议。1909年,英国的医生卡兰特伦茨J. A提出了另外一种隔震方案,即在基础与上部建筑物间铺一层滑石或云母,当地震时建筑物滑动,以隔离地震。这几种隔震方案均是在地震工程学尚未出现或萌芽时期提出的,虽不完全合理、可靠,但概念上已具备了隔震系统的重要的基本因素。1929年,新西兰的Robert
Waldislas dementak 又提出了类似的思想。
1921年,日本东京建成的帝国饭店可能是最早的隔震建筑。该建筑地基为2~4m 厚的硬土层,下面为18 ^-21m 的软泥土层。设计人F ·L 怀特用密集的短桩穿过表层硬土,插到软泥土层底部,巧妙地利用软泥土层作为“隔震垫”。这种设计思路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和关注。但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该建筑保持完好,经受住了地震考验。而其它的建筑物则普遍严重破坏。随着地震工程学的发展,基础隔震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1924年,日本的鬼头健三郎提出了在建筑物的柱脚与基础间插入滑动或滚动轴承的隔震方案。1927年,日本的中村太郎论述了在隔震系统中吸收地震能量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底柱上端加侧向阻尼器,做为地震时的吸能装置。他对阻尼的认识,正是以前的各种基础隔震方案所忽视的。1959年开始Gent 及Lindley 等最早把橡胶与钢板粘结的橡胶隔震支座作为一体性装置进行力学性能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并用试验进行了验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新西兰的R. I. Skiner 等科研人员率先开发出了可靠、经济、实用的隔震元件--一铅心夹层橡胶垫,大大推动了隔震技术的实用化进程。1969年在南斯拉夫建成的的贝斯特洛齐小学是首座采用天然橡胶隔震垫的建筑。1984年在新西兰建成的四层William Clayton 政府办公大楼,是世界上首座以铅心夹层橡胶垫做隔震元件的建筑物。1985年美国建成第一座四层隔震大楼—加洲圣丁司法事物中心。1982年,日本建成一座二层隔震住宅,采用橡胶垫加阻尼器作隔震元件;1986年,又建成五层高技术中心,采用铅芯橡胶垫;日本在高层结构隔震方面研究应用也较深入,2000年10月,总高度93. lm 共30层的东京衫并花园城竣工,成为已经建成的采用隔震技术的最高建筑物。基础隔震技术己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建筑等设施上,目前大约有三十多个国家在积极开展“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研究。在上世纪全世界大约己建成200几幢基础隔震建筑,其中80%以上采用的是夹层橡胶垫隔震系。
基础隔震是限制地震能量进入上部结构的方法。 近百年来已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隔震方案。常用的隔震 机构和体系如叠层钢板橡胶支座、复位弹簧和平面滑板并联机构、摩擦摆体系和其它隔震、减振复合体系已用于许多实际工程。
FPS 实际是依靠重力复位的摩擦摆滑动机构图1,当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较短时,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可延长至g /2R T π ,其中R 是滑动球面的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