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复习

合集下载

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课后培优)

新乡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C6H5CH2OH和C6H5OH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为:C.乙炔的结构式:CH≡CH D.羟基的电子式:3.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换成用水浴加热实验效果会更好B.a试管上换成长玻璃导管能提高原料利用率C.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来D.向a试管中先加乙酸,再加浓硫酸和乙醇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5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B.甲苯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6.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烷和乙烷B.乙烷和乙烯C.溴苯和硝基苯D.葡萄糖和果糖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NH3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稀硝酸溶解0.1mol铁粉,转移电子个数一定为0.3N AB.1L容器中充入2mol NO和1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等于2N AC.500mL 0.5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 AD.0°C、101kPa条件下,11.2L三氯甲烷含有的氯原子个数为1.5N A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氢氧化钠的电子式: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 = Na++Cl-+O2-10.贵金属钯可催化乙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键所处环境不同,稳定性也不同B.贵金属钯也可将R2CHOH羰基化C.反应物CH3CH2OH→产物CH3CHO,发生了氧化反应D.反应过程中,Pd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二、填空题11.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与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

高中化学第9章 第56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高中化学第9章 第56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第56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目标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烃: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2.按碳骨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烯烃(碳碳双键)乙烯CH2==CH2炔烃—C≡C—(碳碳三键) 乙炔CH≡CH芳香烃苯卤代烃(碳卤键)溴乙烷CH3CH2Br醇—OH(羟基) 乙醇CH3CH2OH酚苯酚醚(醚键)乙醚CH3CH2OCH2CH3醛(醛基)乙醛CH3CHO酮(酮羰基)丙酮CH3COCH3羧酸(羧基)乙酸CH3COOH酯(酯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胺—NH2(氨基)苯胺酰胺(酰胺基)乙酰胺CH3CONH2氨基酸—NH2(氨基)、—COOH(羧基)甘氨酸(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有机化合物常用的表示方法有机化合物名称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2-甲基-1-丁烯2-丙醇或CH3CH(OH)CH3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2)含官能团的有机物,与烷烃命名类似。

注意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看待。

酯是由对应的羧酸与醇(或酚)的名称组合,即某酸某酯。

聚合物:在单体名称前面加“聚”。

(3)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所得到的一系列产物。

①习惯命名:用邻、间、对。

②系统命名法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甲基编号。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1)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1)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为杂质,以下对应操作能达到除杂目的是A.乙醇(水):分液B.乙烷(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洗气C.乙烷(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氢气D.己烷(溴):加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分液2.下列各组有机物以任意比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的是A.C3H8、C4H6B.C3H6、C4H6O2C.C2H2、C6H6D.CH4O、C4H4O5 3.利用反应5NaCl+2CO2+2H2O 通电5NaClO+C2H 4O(环氧乙烷)可实现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ClO的电子式:B.Cl-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比例模型:D.环氧乙烷的结构简式:4.“人造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被称为植物肉的“人造肉”,主要以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

另一种是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人造肉”,从活的鸡鸭鱼牛羊猪身上采集干细胞,然后在实验室培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B.蛋白质水溶液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C.人造肉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动物的屠杀D.人体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淀粉已水解完全B 卤代烃Y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观察,无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卤代烃不是溴代烃A.A B.B C.C D.D6.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7.下列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与水B.用硝酸银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C.用溴水区别乙烯与甲烷D.用浓硫酸干燥NH38.以下6种有机物:①异戊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乙醇④乙酸⑤乙二醇⑥甘油,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④>⑥>⑤>②>③>①B.⑥>④>⑤>②>③>①C.⑤>⑥>④>③>①>②D.⑥>⑤>④>③>①>②9.截止到2020年5月1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482万,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我国的政体优势。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章节复习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章节复习

B
总结升华: 总结升华: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要注意: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要注意:“长”、“多”、 “近”、“简” 、“小”,在主链两端等距离地出 现不同的取代基时, 现不同的取代基时,从靠近简单取代基的一端给主 链编号,即两端等距不同基,起点靠近简单基。 链编号,即两端等距不同基,起点靠近简单基。 烯烃、炔烃命名时要注意:以包含双键或三键( 烯烃、炔烃命名时要注意:以包含双键或三键(官 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作主链, 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作主链,另外从离双键或三键 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 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使双键或 三键的位次最小。 三键的位次最小。 苯及同系物命名时,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苯及同系物命名时,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可 不必编号;若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可用邻、 不必编号;若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可用邻、间、 对表示,也可编号。 对表示,也可编号。

答案 N(C) =5 N(H) =12 N(O) =1 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5H12O, , 结构简式为
举一反三
【变式3】 、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为 变式 】 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 , 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 ,命名方法是按碳、 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 可略去 可略去) 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 末尾的“0”可略去 末尾的 按此原则,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按此原则,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A.CF3Br——1301 C.C2F4Cl2——242 B.CF2Br2——122 D.C2ClBr2——2012 )
【答案】A 答案】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 变式 】 的是( 选 的是(2选)( )

南京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复习题(课后培优)

南京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复习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1-a 7 B .3a 4 C .()61-a 7 D .()121-a 132.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氯仿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B .7.8g 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 AC .17.6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 AD .常温常压下,4.2gC 2H 4和C 9H 18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 A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B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C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 2)、羧基(-COOH),所以其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B .用FeCl 3溶液能区分CH 3COOH 、CH 3CH 2OH 、苯酚三种物质C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都是高级烃D .在酸性条件下,CH 3CO 18OC 2H 5的水解产物是CH 3CO 18OH 和C 2H 5OH5.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可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该物质为( ) A .蛋白质 B .葡萄糖C .淀粉D .油脂 6.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1的无色溶液中:CH 3CH 2OH 、Cr 2O 2-7、K +、SO 2-4B .c (Ca 2+)=0.1mol·L -1的溶液中:NH +4、SO 2-3、Cl -、Br - C .含大量HCO -3的溶液中:C 6H 5O -、CO 2-3、Br -、K +D .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 +、NH +4、CO 2-3、Cl - 7.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醇与金属Na 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8.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酸钾溶液褪色B 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浓H2SO4具有吸水性C 将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硝酸亚铁溶液中,溶液黄色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A.A B.B C.C D.D9.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之 有机化合物(必考)(解析版)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之 有机化合物(必考)(解析版)

专题04 有机物化合物(必考)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 该有机物最多与4molH2反应生成C9H16O2B.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D.与该有机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答案】A【解析】A项,苯环与氢气1:3加成,碳碳双键与氢气1:1加成,因此1mol 该有机物最多与4molH2反应生成C9H16O2,故A正确;B项,苯环、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因此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项,该有机物不含有可水解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项,与该有机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故D错误;故选A。

2.2019年7月1日起,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能使溴水褪色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能用填埋法处理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答案】D【解析】A项,聚乙烯塑料难以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聚乙烯不含有不饱和键以及不能溶解溴单质,因此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B项,易拉罐盒材质是合金,其中含有铝单质,可回收利用,铝属于活泼金属,常见制备方法是电解熔融氧化铝,故B不符合题意;C项,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镉、镍、锰等,对环境危害较大,不能用填埋法处理,填埋处理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等,故C不符合题意;D项,棉、麻是植物纤维,只含有C、H、O元素,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H2O,丝、毛是蛋白纤维,蛋白质由C、H、O、N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S、P等,N、S、P燃烧是会生成其各自的氧化物,合成纤维种类较多,其完全燃烧产物具有多样性,生成物不一定只有CO2和H2O,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复习题(1)

(必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复习题(1)

一、选择题1.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B.甲苯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I2+I-)溶液中滴加几滴HI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A.A B.B C.C D.D5.下列实验的装置、操作及有关描述均正确的是A.①:鉴别Al(OH)3和H2SiO3两种胶体B.②:证明某溶液含有SO2-4C.③: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④:除去C2H6中含有的C2H46.化学与抗击“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氧水中含有H2O2分子B.“84”消毒液应该避光保存C.过氧乙酸(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75%的酒精消毒效果不如95%的酒精7.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D.石蕊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8.下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替代a中饱和食盐水可使产生的乙炔更为纯净B.c中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PH3C.d、e中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D.f处产生明亮、伴有浓烟的火焰9.截止到2020年5月1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482万,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我国的政体优势。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课件(共26张PPT)

②两烃混合,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或等于26,则该混合物 中一定有甲烷。 ③当条件不足时,可利用已知条件列方程,进而解不定方程。结 合烃CxHy中的x、y为正整数,烃的三态与碳原子数的相关规律 (特别是烃为气态时,x≤4)及烃的通式和性质,运用化学—数学 分析法,即讨论法,可便捷地确定气态烃的分子式。
= g=
18
3.2 g,N(C)∶N(H)∶N(O)=5∶8∶1,则实验式为C5H8O,其分子
式为(C5H8O)n。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得n=1,该有机物的分子
式为C5H8O,结合红外光谱图知A含有—OH和—C≡C—,核磁共振
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1∶1,经过合理拼凑,知A的结
构简式为
答案:C5H8O
【知识扫描】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限定范围书写和补写同分异构体时要看清所限范围,分析已知几 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特点,对比联想找出规律进行书写,同时注 意碳的四价原则和官能团存在位置的要求。 (1)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 一般的书写顺序: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 同时遵循“对称性、互补性、有序性”原则。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记忆中
选择恰当的记忆数量
魔力之七: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 广 度进行过比较精准的测定: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 记忆 广度为7±2项内容。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记忆数量——7组之内!
TIP2:很多我们觉得比较容易背的古诗词,大多不超过七个字,很大程度上也 是因 为在“魔力之七”范围内的缘故。我们可以把要记忆的内容拆解组合控制 在7组之 内(每一组不代表只有一个字哦,这7组中的每一组容量可适当加大)。 TIP3:比 如我们记忆一个手机号码18820568803,如果一个一组的记忆,我 们就要记11组,而如果我们拆解一下,按照188-2056-8803,我们就只需要 记忆 3组就可以了,记忆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复习

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复习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一有机物命名(一)烷烃命名1.普通命名法:(1—10个碳)普通命名法:正、异、新2.系统命名法:(1)选主链:最长原则和最多原则(2)编号:最近、最简、最小原则(3)写名称:(二)烯烃、炔烃的命名1.命名方法(找和烷烃命名的不同点)(1)选主链:最长、最多原则的前提:(2)编号:最近、最简、最小原则的前提:(3)写名称的不同点:2.二烯烃的命名方法:两个碳碳双键表示合并为_____烯,并标明位号。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烷基苯,将作为母体,苯环侧链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称“某苯”2.烯基苯或炔基苯,将______作为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称“苯某烯或炔”3.两个取代基,用____________来表示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

4.三个取代基,用___________来表示。

5.较复杂的苯衍生物,把_______当作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

(四)醇和卤代烃、醛、羧酸的命名(规律为含_____的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1.(1)定主链:(2)编号:2.醇字加在烷基名称的_____,卤代烃的卤字加在烷基名称的______。

3.多元醇命名,选择带羟基____的碳链为主链,______写在醇字前面。

4.不饱和卤代烃通常以不饱和烃作为主链,编号则要使双键的位置最小。

5.醚:先写出与氧相联的两个_____的名称,再加上____字。

(五)酯的命名1.根据相应的____和_____来命名,称“某酸某酯”。

【典型例题】[例1]下列烷烃命名正确的是()A.2—二甲基—3—乙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2,2—二甲基—3—乙基丁烷D.3,4,4—三甲基戊烷[例2]给下列有机物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H(CH3)C(CH3)2CH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给下列有机物命名:(CH3)2C=C(CH3)CH=CH—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判断下列结构式及命名是否正确,若错误,请改正。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
【堂上练习】
下列物质中: (1)
CH3
CH OH
COOH
(2) CH3 CH2 CH2 CH3 (4) CH3CH3
(3)
(5) CH3CH2OH
(6) CH2=CH2
(9)
(7) 乙酸
(8) CH2=CHCH3
(10)
CH3 CH CH3 CH3
Br
(Ⅰ)属于含氧的有机物是 (1)、(5)、(7) ; (2)、(3)、(4)、 (Ⅱ)属于烃类的物质是 (6)、(8)、(9) 属于烷烃的是 (2)、(4)、(9) ; 属于烯烃的是 (6)、(8) ;

原理
利用物质的沸 点不同而使 (液态)混合物 分离
利用物质的溶 解度不同而使 混合物分离
萃取原理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 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 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 液里提取出来 分液原理 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 两种液体液态混合物
适 用 范 围
适用于从互溶的、沸 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中分离出佛点较低的 物质
5,6一二甲基一5一乙基一3一庚醇
CH3 CH3 CH C CH2 CH CH3 CH3 OH OH
4,5一二甲基一2,4一己二醇
四、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
方法 蒸馏 重结晶 萃取
仪器
铁架台、烧瓶 、酒 精灯、温度计、冷 凝器、三角锥瓶、 石棉网、接液管、 导管
铁架台、三角架、 铁架台、烧 石棉网、烧杯、 杯、分液漏 玻璃棒、漏斗
CH3
Br
溴苯
甲苯
②如果有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 可分别用“邻”“间”和“对”来表示 如: CH

【高中化学】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

【高中化学】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

【高中化学】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包括一份达标训练及参考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结构特点1、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C、CO、CO2、H2CO3、碳酸盐、碳化物等,一般认为是无机物。

由于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可以与其它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能以共价键结合;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有机物种类繁多。

2、有机物中的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四同”概念比较二、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类型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大多数有机物熔沸点低、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可以燃烧。

2、有机反应的常见类型(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CH2=CH2+Br2→BrCH2-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CH2=CH2+H2CH3CH3CH2=CH2+H2O CH3CH2OH(工业上制乙醇) CH2=CH2+HCl→CH3CH2Cl(3)聚合反应:小分子通过加成聚合反应的方式生成高聚物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氯乙烯的聚合:苯乙烯的聚合:四氟乙烯的聚合:(4)酯化反应: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中的一种。

(5)水解反应:有机物与水中-H或-OH结合成其它有机物的反应为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常见的为酯的水解。

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一)甲烷(CH4)1、结构:分子式为CH4,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型状为正四面体。

2、物理性质及存在(1)物理性质: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它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g·L-1,大约是空气密度的一半。

它极难溶解于水,很容易燃烧。

(2)存在:甲烷是池沼底部产生的沼气和煤矿的坑道所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 .C 6H 5CH 2OH 和C 6H 5OH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 C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2.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1-a 7 B .3a 4 C .()61-a 7 D .()121-a 133.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换成用水浴加热实验效果会更好B .a 试管上换成长玻璃导管能提高原料利用率C .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来D .向a 试管中先加乙酸,再加浓硫酸和乙醇4.下列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Al 2O 3(s)()NaOH aq →NaAlO 2(aq)()3NaHCO aq −−−−−→Al(OH)3(s) B .NaCl(aq)电解−−−−→NaOH(aq)2Cl −−→漂白粉(s) C .FeS 22O 煅烧−−−−−→SO 32H O −−−→H 2SO 4 D .淀粉−−−−−→淀粉酶葡萄糖酒化酶−−−−−→CH 3COOH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羟基的电子式B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 .H 2O 的球棍模型D .Cl -的结构示意图6.硝苯地平缓释片常用语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硝苯地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8组吸收峰B.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氯代时,有2种一氯代物C.1mol该分子最多可以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D.其酸性水解产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7.已知自动脱水−−−−→R—CHO。

2020-2021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推断题综合练习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推断题综合练习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推断题综合练习附答案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酪氨酸是一种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它的结构简式如下:(1)酪氨酸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填字母)。

A.取代反应 B.氧化反应C.酯化反应 D.中和反应(2)在酪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除酪氨酸外还有________种。

①属于氨基酸且“碳骨架”与酪氨酸相同;②与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③氨基(—NH2)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3)已知氨基酸能与碱反应,写出酪氨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D 5【解析】【分析】【详解】(1)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羧酸、氨基酸和酚的性质,能和羧酸或氨基酸发生取代反应,酚也能发生取代反应;能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酚羟基及氨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ABCD;(2)在酪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①属于氨基酸且“碳骨架”与酪氨酸相同;②与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③氨基(—NH2)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同时满足条件,除酪氨酸外还有共5种;(3)酪氨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肉桂酸是合成香料、化妆品、医药、浆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是。

I.写出肉桂酸的反式结构: __________。

II.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取肉桂酸。

已知药品的相关数据如下:苯甲醛乙酸酐肉桂酸乙酸互溶溶解度(25℃,g/100g 水)0.3遇水水解0.04相对分子质量10610214860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合成:向烧瓶中依次加入研细的无水醋酸钠、5.3g 苯甲醛和6.0g乙酸酐,振荡使之混合均匀。

在150~ 170℃加热1小时,保持微沸状态。

第二步粗品精制:将上述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热倒入圆底烧瓶中,并进行下列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机化学》(第四版)复习提纲

《有机化学》(第四版)复习提纲

有机化学复习提纲《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一章绪论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2、碳原子的SP、SP2、SP3杂化轨道的杂化原理和共价键的构成方式。

3、诱导效应的概念。

4、酸碱的概念。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的命名。

脂环烃、桥环烃、螺环烃的命名方法。

2、环烷烃的环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3、取代环已烷的稳定构象。

4、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自由基型取代反应历程)。

5、烷烃的卤代反应取向与自由基的稳定性。

6、脂环烃的取代反应。

7、脂环烃的环的大小与开环加成活性关系。

8、取代环丙烷的开环加成规律。

9、环烯烃的π键加成与α-氢的卤代反应区别。

第三章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1、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组成。

2、π键的特性。

3、烯烃、炔烃的命名;烯烃的Z,E-命名法,烯炔的命名。

4、烯烃、炔烃的加氢催化原理及其烯烃、炔烃的加氢反应活性比较。

5、炔烃的部份加氢——注意区分顺位部分加氢和反位部分加氢的条件或试剂。

6、何谓亲电加成?(烯烃中被亲电试剂进攻的不饱和碳上电子密度越高,亲电加成活性越大)7、烯烃、炔烃可以与哪些试剂进行亲电加成,这些加成有哪些应用。

8、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9、亲电加成反应规律(MalKovniKov规律)。

10、烯烃、炔烃与HBr的过氧化物效应加成及其规律。

(惟一只有溴化氢才能与烯烃、炔烃存在过氧化物效应,其它卤化氢不存在过氧化物效应。

)11、烯烃亲电加成与炔烃亲电加成活性的比较。

12、不同结构的烯烃亲电加成活性的比较——不饱和碳上电子密度越高的烯烃或越容易生成稳定碳正离子的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活性越大。

13、碳正离子的结构和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正电荷越分散,碳正离子就越稳定。

14、烯烃经硼氢化—氧化水解在合成醇上的应用;炔烃经硼氢化—氧化水解在合成醛或酮上的应用。

15、碳-碳双键的α-碳上有支链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的重排反应。

(P88)16、烯烃与次卤酸加成及加成规律。

炔烃与水加成及重排产物。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A .C 2H 4B .CH 2=CH 2C .CH 2CH 2D .2.分子结构丰富多样。

下列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 .乙醇B .乙烯C .甲烷D .乙酸 3.下列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Al 2O 3(s)()NaOH aq →NaAlO 2(aq)()3NaHCO aq −−−−−→Al(OH)3(s) B .NaCl(aq)电解−−−−→NaOH(aq)2Cl −−→漂白粉(s)C .FeS 22O煅烧−−−−−→SO 32H O −−−→H 2SO 4 D .淀粉−−−−−→淀粉酶葡萄糖酒化酶−−−−−→CH 3COOH 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羟基的电子式B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 .H 2O 的球棍模型D .Cl -的结构示意图5.下列关于乙醇(CH 3CH 2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 .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 .与乙酸(CH 3COOH)在一定条件能发生酯化反应D .分子中含有羟基6.下列食物属于酸性食物的是A .柠檬B .苹果C .生菜D .火腿肠7.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醇与金属Na 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8.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量的稀硝酸溶解0.1mol 铁粉,转移电子个数一定为0.3N AB .1L 容器中充入2mol NO 和1mol O 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等于2N AC .500mL 0.5mol·L −1的NaCl 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 A D .0°C 、101kPa 条件下,11.2L 三氯甲烷含有的氯原子个数为1.5N A 9.2020 年春节前后,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有机化学_下册__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_下册__复习总结

CF3CO3H
K2Cr2O7
ArNO2
AS2O3 NaOH
+
NH 4 Cl Zn
ArNHOH
ArNH2
ArN=NAr O ArNHNHAr
Zn NaOH (solution)
Zn NaOH/CH 3OH
Zn
NaOH (solution)
ArN=NAr
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的官能团化-芳胺的官能团化
C nitroso compounds
ArOCH3
第九章 醇(酚)的官能团化
CHO
DMF POCl3
OCH3
Me2SO4 NaOH H+
OCH3
N
HCHO/HN(CH3)2 H+
O
OH OH
OH
HCHO/H+
CH2OH
OH
HOH2C OH
OH
第十章 醛酮的官能团化
RCH2CH CH2 CHO R H+ OH RCH2 R R'2NH RCH 稀 NaOH CHO R' RCH2CHOMgBr Ph3P CH2 R'MgBr HCN RCH2CHO NaHSO3
N2Cl H3CO
+
H3N

N2Cl
N2Cl Cl
O2N
7、下列物质进行芳香亲电取代活性并由大到小排序( A、呋喃 B、苯 C、噻吩 D、吡啶

24
8、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由大到小排序: ( ) A、吡啶 B、苯胺 C、环己基胺 D、吡咯
9、比较下列化合物稳定性并由大到小排序( A、呋喃 B、苯 C、噻吩 D、吡咯 )
25
四. 鉴别物质

有机化合物复习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及习题

有机化合物复习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及习题
D.在烧杯中,加入足量冷水,充分搅拌后, 过滤分离
16
12、已知,1,2—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9.79℃
131.4℃
2.18g·cm- 难 溶 于 水 易 溶 于
3
醇醚等
下图为实验用乙烯与液溴作用制取1,2—二溴乙烷的部分装置图 ,
(1)试在方框内画出乙烯的发生装置图。 (2)B、D中都盛有水,这两个装置的作用分别是 。
12
6、实验室制硝基苯时, 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先加入浓硫酸, 再滴加苯, 最后滴加浓硝酸 B.先加入苯, 再加浓硝酸, 最后滴入浓硫酸 C.先加入浓硝酸, 再加入苯, 最后加入浓硫酸 D.先加入浓硝酸, 再加入浓硫酸, 最后滴入苯
13
7、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
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
FeCl3与苯酚等
6
(7)熟悉一些性质实验操作的注意点:
1、浓硫酸的作用(如在制乙烯和乙酸乙酯中) 2、一些用量及加入的顺序(如制硝基苯) 3、一些实验的操作要点: 如:沸石的使用、温度的控制、不同冷凝装置 的使用、杂质的判别和除去、反应速率的控制 等等
7
有机实验 操作要点

催化剂 (Fe)
温度
( 3 ) C 和 E 装 置 都 盛 有 NaOH 溶 液 , 它 们 的 作 用 是 。
(4)试写出以乙醇、浓硫酸、液溴为主要原料生成1,2—二1溴7 乙烷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15
11、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下列的 实验正确的是( )
A . 在 分 液 漏 斗 中 , 加 入 足 量 1mol·L-1NaOH 溶 液,充分振荡后,分液分离

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5.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知识点一、甲烷、烷烃1.甲烷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空间构型CH 4CH 4正四面体(3)化学性质:2.烷烃的结构和性质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必修)》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1)通式:C n H 2n +2(n ≥1)。

(2)结构特点:每个碳原子都达到价键饱和。

①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呈链状。

②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

(3)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

(4)化学性质:类似甲烷,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燃烧,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①烷烃燃烧的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②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取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CH 3+Cl 2――→光照CH 3CH 2CH 2Cl +HCl ,或CH 3CH 2CH 3+Cl 2――→光照。

3.同系物(1)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的互称。

(2)烷烃同系物:分子式都符合C n H 2n +2,如CH 4、CH 3—CH 3、CH 3CH 2CH 3等互称为同系物。

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互称,如正丁烷(CH 3CH 2CH 2CH 3)和异丁烷。

【特别提醒】(1)在表示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时,比例模型比结构式、球棍模型更能反映分子的真实结构。

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

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

CH3COO-+H+
(2)酯化反应
+ + CH3COOH
HOCH2CH3
浓硫


CH3COOCH2CH3
H2O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小结: O
CH3—C—O—H
酸性 酯化反应
的体积分数是( D )
A、75%
B、50%
C、30%
D、25%
溴水增重即为乙烯的质量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分子式:C6H6 结构简式可写成:
苯的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化学键。 (2)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 (3)苯分子里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4)键角:120°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取代反应
分步且连锁进行
① CH 4 Cl2 光CH 3Cl HCl
(一氯甲烷)
② CH4 2Cl 2 光CH 2Cl2 2HCl
(二氯甲烷)
③ CH4 3Cl2 光CHCl3 3HCl
(三氯甲烷) (氯仿)
④ CH 4 4Cl 2 光CCl 4 4HCl
b、本实验应采用何种方式加热?
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50-60℃
c、浓硫酸有什么作用?
催化剂和吸水剂
3、加成反应:
在镍的催化下加热:
注意: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能萃取溴而使水
层褪色),说明它比烯烃、炔烃难进行加成反应。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 芳香烃的衍生物
苯的同系物性质与苯有相似性,也有不同
有机物燃烧规律
燃烧通式或C守恒、H守恒——确定CO2、H2O、有机物 的量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提醒注意: (1)两种反应物分子各分两部分,相互交换得到两种产物 分子,其中必有一种反应物为有机物,可以有一种反应物为 无机物。 (2)取代反应一般需要较严格的条件,如温度、压强、催 化剂等外界条件。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 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如乙烯和氢气、氯 气、氯化氢、水的加成反应,苯和氢气的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的特点:断一加二,只上不下。(乙烯、苯等不 饱和烃与H2的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
乙炔(C2H2)和苯(C6H6)所含C、H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但不 是同分异构体。③有些有机物的通式相同,但化学式不一定 相同。例: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但由于n值 不同,故化学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2)结构不同,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碳链异构:指碳原子 连接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②位置异构:指官能团在碳链中 的位置不同,或环上官能团或取代基位置不同产生的异构。 ③官能团异构:化学式相同,物质的类别不同(分子中含有不 同的官能团)。烯烃和环烷烃、醇和醚、羧酸和酯在一定条件 下均可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⑦由苯制取硝基苯 ⑧由苯制取环己烷 ⑨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反应
【解析】 ①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制氯乙烷;②乙 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③乙烯与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中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被氧化,既不是取代反应也不是加成反应。⑤由苯 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制取溴苯;⑥液态植物油和氢气发生加 成反应制取人造脂肪;⑦由苯和硝酸在硫酸做催化剂作用下 发生取代反应制取硝基苯;⑧由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加成反应制取环己烷;⑨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 取代反应。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所代替的反应。如甲烷等烷烃的卤代反应,苯的卤代反应和 硝化反应,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淀 粉、纤维素、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等都是取代反应。 取代特点:有上有下或断一下一上一(断了一个化学键, 下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上去一个原子或原子团)。 可表示为:X—Y+A—B―→X—B+A—Y
浓硫酸 应 2CH3CH2OH ―14―0 → ℃ CH3CH2OCH2CH3 + H2O 可 看 作 CH3CH2OH 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被—CH2CH3 代替,故属于 取代反应。
专题2 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物及同系列等 概念
●专题归纳 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 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列举同分异构体。

烷烃化学性质氧 C取 C一nn化代HH元22反反nn取++应应2n代++::3Xn22+―光―1O→2―C点n―H燃→2n+ n1CXO+2+HXn+1H2O

专题突破·纵引横连
专题1 几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
●专题归纳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根据断键 和成键的位置的不同,有机化学反应可分为若干种类。有 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和反应 条件的影响。根据本章的知识,现对该阶段的反应类型总 结如下:
●典例透析
【典例 2】 (2013·经典习题选萃)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 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1 2 3 45 6 7 8
CH4 C2H4 C3H8 C4H8
A.3
B.4
C.5
D.6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知识网络·宏观掌控



氧化反应:

点燃



Hale Waihona Puke 机 甲烷 CH4+2O2――→CO2+2H2O
取代反应:
CH4


C一H元4+取C代l2― ―→CH3Cl+HCl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通式:CnH2n+2n≥1
合 物
【答案】 ②⑤⑦⑨ ①③⑥⑧
●变式训练 1.(2012·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催化剂 A.CH2CH2+HBr ―△ ―→ CH3—CH2Br
浓硫酸 B.2CH3CH2OH ―14―0 ℃→ CH3CH2OCH2CH3+H2O
答案:B
点拨:取代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 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特点是“有上有下”,反
5.淀粉、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如淀粉遇碘显蓝色,蛋白 质遇硝酸变黄色。
温馨提示: (1)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主要有: ①烷烃和卤素单质(气体或蒸气); ②苯的硝化、卤代。 ③酯化反应。
●典例透析 【典例 1】 (2013·试题调研)现在同学们学过了取代反 应、加成反应,请将下列物质能够发生的反应填写在下表中: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与氯气光照 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由苯制取溴苯 ⑥人造脂肪
3.氧化反应 有机物得氧去氢的反应。如有机物的燃烧、乙烯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乙醇生成乙醛、葡萄糖与新制的 氢氧化铜的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
4.酯化反应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如乙酸和乙 醇的酯化反应。①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酸脱羟基醇脱 氢”;②酯化反应是可逆的;③酯化反应的实质是取代反 应。
1.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①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②碳链的长度可以不同,同时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可 以以单键、双键、三键结合,也可以以长链或环状结合。③ 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2.理解同分异构体中“化学式相同”和“结构不同” 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化学式相同,不能用下面类似的概念代替。 ①化学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同,但相对分子质 量相同,化学式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代替概念中的“化学式相同”。例:乙烯和一氧化碳、氮气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化学式不相同,因此它们不是同分异 构体。②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不一定化学式相同。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