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照明的发展史
汽车灯具的设计趋势与创新
汽车灯具的设计趋势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灯具的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汽车灯具不仅扮演着提供照明的功能,更成为了车辆的美观装饰和识别标志。
本文将探讨当前汽车灯具设计的趋势以及创新的方向。
一、智能化设计的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汽车灯具的设计也趋向于智能化。
智能化设计使得汽车灯具能够更好地适应驾驶场景和环境,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例如,自动调节亮度和灯光颜色的LED灯具,能够根据行驶速度和周围光照情况自动调整亮度,提高夜间驾驶的可见性;智能高度感应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载重情况自动调节前大灯的照明角度,确保行车安全。
二、LED技术的创新随着LED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LED灯具已经成为当前汽车灯具设计的主流。
LED灯具具有高亮度、低能耗以及寿命长的特点,可以提供更加明亮和清晰的照明效果。
同时,LED技术的创新也为汽车灯具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智能矩阵LED大灯可以根据驾驶场景和环境自动调整光束的形状和亮度,提供更加精准的照明效果;可变色温的LED灯具可以根据驾驶者的喜好和需求调节灯光的颜色,营造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驾驶空间。
三、人性化设计的关注在汽车灯具的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人性化设计上。
人性化设计考虑到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感和视觉需求,提供更加贴合人体工程学的照明效果。
例如,头灯和尾灯的设计注重灯光的柔和性和均匀性,减少对眼睛的刺激和疲劳;车内灯光设计上则注重营造舒适的氛围和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人性化设计的关注使得汽车灯具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装置,更是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舒适和愉悦的灯光体验。
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在当前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汽车灯具的设计也不断追求创新和节能减排。
绿色能源的应用成为汽车灯具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例如,采用太阳能和动力回收技术的汽车照明系统可以减少车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采用可降解材料的灯具外壳能够实现灯具的可回收和再利用。
汽车灯发展史
汽车灯发展史1. 前言汽车灯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夜间行驶中提供照明,还起到了美化车辆外观、提高行车安全的作用。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汽车灯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油灯到现代的LED大灯,让我们一起探索汽车灯的演变和创新。
2. 油灯时代在汽车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油灯作为照明工具。
汽车的问世使得油灯也被引入到了汽车中作为照明装置。
最早期的汽车油灯采用火焰点燃油料来产生光亮,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光线不稳定、易熄灭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使用镁丝和酒精来改进油灯,使其能够更加稳定地发光。
3. 看见电光——电气化时代20世纪初期,电气化技术逐渐应用于汽车领域。
首先出现的是电气化点火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摇曳火器。
随后,人们开始将电气化技术应用于汽车灯光系统中。
最早的电气化汽车灯是由碳丝灯泡和干电池组成。
这种灯泡通过通电使碳丝发光,但由于碳丝易断且寿命短,不太适合作为汽车灯使用。
随后,人们开始使用钨丝来制造灯泡,钨丝具有更高的熔点和更长的寿命。
20世纪30年代,氙气放电灯问世。
这种新型灯泡利用氙气的高温和高压来产生强烈的光线,比传统的碳丝和钨丝灯泡更加亮度高、寿命长。
然而,由于制造成本较高,这种新型灯泡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4. 升级换代——卤素大灯20世纪50年代初期,卤素大灯问世,彻底改变了汽车照明技术。
卤素大灯采用了卤素循环原理,在高温下提供更强亮度的光线,并能够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与传统灯泡相比,卤素大灯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这种技术的引入使得汽车灯光在夜间行驶中能够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
5. LED革命近年来,LED技术的发展引领了汽车灯光的新一轮革命。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耐用、节能、亮度高等特点。
LED大灯相比传统灯泡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LED大灯的亮度更高,能够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其次,LED寿命长,减少了更换灯泡的频率和维修成本;此外,LED还可以通过调整电流来实现不同亮度和颜色的变化,为汽车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创意空间。
汽车照明的发展史
汽车照明系统的发展史汽车照明的发展史大体上经过如下四个阶段:汽车灯具的演变随着汽车光源的更迭而发生。
第一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由燃料(蜡烛、煤油或乙炔)直接燃烧发光。
但存在发光效率很低、光强弱、性能不稳定、操作复杂等明显缺点。
能满足早期车灯的要求。
第二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白炽灯。
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汽车灯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13年美国首先将白炽灯技术应用在凯迪拉克汽车前照灯上。
从此汽车照明进入了电气时代。
接着,先后出现汽车反光镜、启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等新技术,1925年开始汽车真正进入白炽灯汽车灯具时代。
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卤钨灯,很快成为汽车强光源的主要灯泡。
将替代白炽灯、卤钨灯成为新型的汽车前照灯的光源。
第三代汽车照明系统是气体放电灯(HID具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第四代汽车照明系统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LED半导体PN结二极管。
使PN结系统受到激发,当一个正向偏压施加于PN结两端时。
载流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当处于高能态的不稳定载流子回到低能态复合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多余的能量将以光子形式释放,就是LED电致发光原理。
汽车灯具从最原始的蜡烛灯。
近年来又出现了新型HID灯以及LED灯。
自从奥迪家族第一款加装LED前灯的车型R8曝光以来,发展到普遍使用的白炽灯。
国际上高档轿车生产商如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等纷纷推出配有五彩缤纷的LED灯具的新款式轿车以吸引顾客,尤其是日本汽车对LED应用已相当广泛。
被称为一生不需要更换灯泡的汽车灯,国际上汽车电子化中最耀眼的产品之一。
汽车照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慢慢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除了基础的照明之外,装饰成为其另外一个功能,当然,汽车照明灯发展史万变不离其宗,汽车大灯最根本的还是照明,从先前的卤素大灯到后来的氙气大灯,再到现在的LED灯,照明效果和配套的装饰效果越来越突出。
现在汽车灯种类较多,作为汽车外装照明灯,有夜行照明灯、雾灯、转弯时用于弧线照明的曲线灯以及方向指示灯;汽车后部有刹车灯、方向指示灯、与前照灯同时燃点的尾灯、在停车场易于找到的有溯源反射特性的反光镜、倒车灯以及车牌照明灯等。
led灯发展史
led灯发展史
LED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照明产品,它的发展历程如下:
一、LED的发现和提出(20世纪60年代)
1. 196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Nick Holonyak发明了第一颗红色LED灯,开创了LED照明领域的先河。
2. 1964年,日本研究人员发明了第一颗绿色LED灯。
3. 1972年,美国的M. George Craford发明了第一颗黄色LED灯。
二、低功率LED照明技术的应用(20世纪70至80年代)
1. 20世纪70年代末,低功率LED照明技术在时钟、计算器等小型电子产品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2. 1987年,美国的斯坦利·沃特曼(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同发明了第一种锂离子电池,为LED照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三、高亮度LED照明技术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
1. 1994年,日本东芝公司发明了第一颗蓝色LED灯。
2. 1999年,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发明了第一种蓝色LED芯片,该芯片结
构更加稳定,使得白光LED得以产生。
四、高亮度LED照明技术的普及(21世纪)
1. 2000年,台湾三星电子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颗高亮度白光LED灯,标志着高亮度LED照明技术的普及时代的到来。
2. 2006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高效的蓝光LED灯,
该灯可用于水的杀菌、污水处理、植物生长等领域。
3. 2014年,中国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恒流体温控制LED灯”,通过控制
芯片温度,可大幅提高LED灯的寿命。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领域的拓展,LED灯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
更加广阔。
led发展历史与现状 -回复
led发展历史与现状-回复"LED发展历史与现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ED(发光二极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家庭照明、商业广告牌、汽车照明还是电视显示屏,LED 都在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向您介绍LED的发展历史并探讨其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第一部分:LED的发展历史1. 发现LED的早期LED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早期,当时俄国科学家Oleg Losev 发现了以硅碳化物和氧化锆为主要组成物的物质可以发光。
他观察到当电流通过这种物质时,它会以微弱的亮光发出,并意识到它的潜在应用价值。
2. 初期应用:指示器和数字显示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Nick Holonyak Jr.发明了第一个实用化的红光LED。
这种红色LED可以用于指示灯和数字显示。
然而,由于其低亮度和有限的颜色选择,LED在当时的商业应用中并不流行。
3. 高亮度LED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日本科学家Isamu Akasaki、Hiroshi Amano和ShujiNakamura发现了一种新的LED材料:氮化镓(GaN)。
这种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优异的光电性能,使LED的亮度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LED技术的发展。
4. 白光LED的突破通过在蓝色发光二极管上涂覆磷化物荧光粉,科学家们成功地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使得LED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一发明也使得人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而能够使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照明方式。
第二部分:LED的现状1. 照明领域的广泛应用LED照明在家庭、商业和公共场所广泛应用。
由于其高效能、长寿命和低功耗的特点,LED灯泡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此外,舞台灯光、路灯以及室内和室外广告牌也采用了LED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和节能效益。
2. 电子显示领域的发展LED已经成为电子显示领域的主导技术。
未来汽车灯照明 LED起决定性作用
的 市 场 规 模 可 能会超过 1 0亿 元 ,5 内可 能 年 会形成每年3 0 亿元 的产值 。
根据i u pi S p l在
2 0 年 发布 的 “ 0 0 ED专题报 告” , 09 2 1L 预计 到2 1 4全 球 约9 %的新车将会 在 O3 5
的红 、黄色高亮度L D和 19 年 日本 日 E 93
亚 ,司发 明lG N A 2 兰 、绿 色 高 亮度 厶 \ n a / 103
L ED为标志 ,从技 术上和批 量生产上为
汽 车 灯 光源 L D化 铺 平 了道 路 。 E
式 ,令 汽 车造 型 多样 化。 汽 车厂 商 青
睐LED,完全 是LED本 身 的优 点所 决
38
定 的。
LEl车 灯 在 未 来 汽 车 产 业 中 的 ] _ 发 展
汽车外 部应用也 在不 断发展 ,制 动 灯 、尾灯还有 转 向灯 、倒车 灯 、高位制 动灯等都 已经应 用LE D,其 中制 动灯 、 尾灯还 有高位 刹车灯 应用规模 较 大。而 作 为车辆前 照灯 照明 ,由于 需要 大功 率 的L D,受到技 术 以及L D性价 比的制 E E 约 ,特 别是 在 光 学 、 电 子控 制 、 热 管 理领域 也还有 一定难 度 ,普 及还 需要 三
■ 技 应 T c n lg n p l ain ■ 术 用 e h oo ya da pi t c o
未来汽车灯照明 L 起决定性作用 E D
1 8 年LE 95 D汽车信号灯首次 出现 在 客车上 ,18 年Nisn 0 z 型汽车上使 96 sa 30  ̄ 用L ED高位制动灯标 志着L D汽车灯具 E 时代正式开始 。 国际上著 名汽车 品牌如 宝马、凯迪拉克 、别克、大众 、福 特、
中国路灯发展史
中国路灯发展史一、古罗马时期富人用植物油灯来照亮自家门口,有专门的奴隶负责点灯、灭灯及看灯。
二、15世纪的伦敦为了让伦敦冬日漆黑的夜晚明亮起来,伦敦市长就下令,要求在室外悬挂灯具照明,这就是路灯的初始形态。
三、16世纪的巴黎被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正式颁布了城市道路照明法令,巴黎街头因此悬挂了路灯。
路易十四的统治称为法国历史上的“光明时代”。
四、汽灯的出现汽灯的出现标志着路灯革命的到来。
五、中国的第一盏路灯1843年,中国第一盏路灯是煤油灯,最早出现在上海街头。
六、电灯的出现电灯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并不能大规模使用,等到灯泡经过爱迪生的改进,亮度更强,成本更低,随着这种灯泡的大量出现,电灯代替汽灯走上了道路照明的舞台。
七、中国的第一盏电灯1879年,上海亮起了中国第一盏电灯,但是那时候的马路电灯使用起来很不便捷,需要一台10马力的内燃机发电组,每根电线杆上都要安装闸刀开关,需要人工操作。
八、1906年北京官办路灯京师华商电灯公司首先在北京东城安装了官办路灯,管理路灯的官员叫稽查员。
这些电灯算是北京最早的电路灯。
九、周总理亲自审定天安门路灯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北京进行十大建筑和天安门广场建设。
长安街的华灯也是这时设计制作的。
当时长安街路灯造型设计方案有很多,现在使用的莲花灯和棉桃灯造型还是周总理亲自审定的。
十、智慧城市1993年,智慧城市理念即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等。
十一、智慧路灯2016年,德国汉诺威CEBIT 展上,华为发布了首个多级智能控制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旨在以城市路灯照明作为为切入口,进驻智能照明领域。
机动车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廓灯,示宽灯,后位灯及其灯.
一、汽车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廓灯、示宽灯、后位灯及灯光控制系统类型警报灯(双闪)就是转向灯同时闪烁,只要开起就会两边小灯同时闪烁,用于警告作用,例如车坏了停在路边,开双闪,告诉来往车辆注意,也用于特别时刻,如警车等特种车辆执行任务时。
将灯开关开至第一挡时,前后亮的小灯就是示宽灯。
是表示车的宽度以提示对方和后车。
示宽灯:标识车体的宽度,是示廓灯的一部分,车体的前后都有。
小车因为不需要标识长度和高度,所以前后的示宽灯就是示廓灯。
示廓灯用于在晚上行驶时,让别的车辆看见其实示廓灯和示宽灯差不多,只是示廓灯多在大型车辆上,如大客车,大公交车和大卡车,每一个侧面都有许多,晚上亮起,可以让别的车辆看见该车有多长多宽避免交通事故,尤其是拖挂车,在晚上行驶车斗是黑的,过往车辆不注意就撞上了,有了示廓灯就知道该车是个长车。
示廓灯:标识车体的的轮廓,比如宽度、高矮程度、长度。
比如大车,前脸上下左右四角、尾部上下左右四角、车厢棱角上都有灯,这个就是标准的示廓灯。
前照灯就是大灯。
灯开关顺时针开两档就能打开示廓灯就是小灯,灯开关顺时针开一档就好后尾灯与示廓灯同时点亮,不需要另外开关打开。
前雾灯。
灯开关顺时针打开一档,然后往外拔开一档后雾灯。
灯开关顺时针打开两档。
然后往外拔开两档后位灯:就是标识车体后部的灯,比如车尾的高度、宽度,对于小车,因为不需要高度,所以后位灯就是后示宽灯。
开大灯(远近光灯)时示宽灯(小灯)也亮,开雾灯时要先开启小灯或大灯才有效,开雾灯时若先前大灯开此时大灯也亮,开雾灯时若此时碰对远光大灯也亮,千万别开远光灯,要凋到近光灯或关闭大灯,否则前方一片白茫茫,更看不清,加剧危险。
一定要学会在不同情况下合理使用各种灯光。
会车前要关闭远光灯,不是越亮越安全。
二、汽车车灯使用及操作图解大全(1)雾灯的使用及操作[导读]汽车灯光的使用与行车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正确使用汽车灯光不仅可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同时可以营造出一个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
汽车灯具知识ppt课件
涂胶槽 的作用。
四、汽车灯具主要结构
1、反射型前照灯组成
1.5.1 通气孔:
作 用:实现了灯具内外空气的流动、 交换,保证灯具内部、外部的 压力平衡。
设计要点:通气不通水,可利用通气孔本 身和灯体截面的突然过渡,也可将 通气孔布置成类似迷宫的形式,且 每两个通气孔应布置在不同的水平 面上,以避免形成“过堂风”。 一般情况至少留有2个通气孔。
二、汽车灯具常识
3、眩目光
◆ 定义:前照灯发出的光强度超过 了人的眼睛适应范围的光。
◆ 原因:1.光束分布;2.光源周围 的亮度;3.人眼的生理机能 。
◆ 对策:1.加大发光立体角;2.改 变配光;3.改善道路照明条件, 加宽道路。
二、汽车灯具常识
4、汽车灯具的种类
三、汽车灯具法律法规
1、我国法规清单
3、GB 4785-1998
3.4前照灯电路控制:
1)在位置灯、示廓灯、侧标志灯、牌照灯打开 时远光灯或近光灯才能打开(间歇打开远 光时不适用)。
2)远光变近光时远光必须关闭,近光变远光时 近光可开。
3)远光接通指示器必须配备,近光接通指示器 选装。
三、汽车灯具法律法规
4、GB 4599-1994
四、汽车灯具主要结构
1、反射型前照灯组成
1.6 调光机构:
后盖 线束插座
调光装置 排气孔
四、汽车灯具主要结构
1、反射型前照灯组成
1.6 调光机构(设计要点)
1) 调节机构连接可靠,不得引起松动; 2) 在灯光调节过程中,不能引起反光镜变形,
以防止灯具光分布的改变。 3) 灯光调节方便。 4) 调节装置与灯体密封良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汽车照明的发展史
汽车照明的发展史大体上经过如下四个阶段:汽车灯具的演变随着汽车光源的更迭而发生。
第一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由燃料(蜡烛、煤油或乙炔)直接燃烧发光。
但存在发光效率很低、光强弱、性能不稳定、操作复杂等明显缺点。
能满足早期车灯的要求。
第二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白炽灯。
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汽车灯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13年美国首先将白炽灯技术应用在凯迪拉克汽车前照灯上。
从此汽车照明进入了电气时代。
接着,先后出现汽车反光镜、启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等新技术,1925年开始汽车真正进入白炽灯汽车灯具时代。
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卤钨灯,很快成为汽车强光源的主要灯泡。
将替代白炽灯、卤钨灯成为新型的汽车前照灯的光源。
第三代汽车照明系统是气体放电灯(HID具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第四代汽车照明系统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LED半导体PN结二极管。
使PN结系统受到激发,当一个正向偏压施加于PN结两端时。
载流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当处于高能态的不稳定载流子回到低能态复合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多余的能量将以光子形式释放,就是LED电致发光原理。
汽车灯具从最原始的蜡烛灯。
近年来又出现了新型HID灯以及LED灯。
自从奥迪家族第一款加装LED前灯的车型R8曝光以来,发展到普遍使用的白炽灯。
国际上高档轿车生产商如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等纷纷推出配有五彩缤纷的LED灯具的新款式轿车以吸引顾客,尤其是日本汽车对LED应用已相当广泛。
被称为一生不需要更换灯泡的汽车灯,国际上汽车电子化中最耀眼的产品之一。
汽车照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慢慢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除了基础的照明之外,装饰成为其另外一个功能,当然,汽车照明灯发展史万变不离其宗,汽车大灯最根本的还是照明,从先前的卤素大灯到后来的氙气大灯,再到现在的LED灯,照明效果和配套的装饰效果越来越突出。
现在汽车灯种类较多,作为汽车外装照明灯,有夜行照明灯、雾灯、转弯时用于弧线照明的曲线灯以及方向指示灯;汽车后部有刹车灯、方向指示灯、与前照灯同时燃点的尾灯、在停车场易于找到的有溯源反射特性的反光镜、倒车灯以及车牌照明灯等。
LED照明发展史以及应用
色彩表现
LED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 光线,而且颜色的纯度也 得到了提高,为照明设计 师提供了更多创意空间。
稳定性增强
LED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 提升,使得其使用寿命更 长,降低了维护成本。
LED照明的普及
成本下降
环保节能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 LED照明的成本逐渐下降,使得更多 人能够享受到LED照明的优势。
THANKS
感谢观看
LED照明发展史以及应用
• LED照明技术的起源 • LED照明技术的进步 • LED照明在各领域的应用 • LED照明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LED照明与传统照明的比较
01
LED照明技术的起源
早期的LED研究
1907年
Henry Joseph Round在英国首 次发现硫化锌材料可以发出微弱 的可见光,这是早期关于LED的 研究。
05
LED照明与传统照明的比较
能效与节能性比较
总结词
LED照明在能效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照明,具有更高的光效和更低的能耗。
详细描述
LED照明采用固态发光技术,其发光效率远高于传统照明,如白炽灯和荧光灯。LED的光效可达到100-200lm/W, 而白炽灯仅为10-20lm/W,荧光灯为60-100lm/W。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照明效果下,LED所需的能耗更低,从而 大大降低了能1980年代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高亮度LED出现,开始应用于汽车、建筑和显示屏幕等 领域。
1990年代
蓝光和白光LED的发明,使得全色LED照明成为可能,进一步拓宽了LED的应用 领域。
02
LED照明技术的进步
LED性能的提升
01
02
03
亮度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LED的亮度得到了显著提 升,使得LED照明在更多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氙气灯发展史
氙气灯发展史氙气灯(High intensity Discharge)是指石英管内部充满包括氙气灯在内的惰性气体混合体的一种高压气体放电灯,其显著特点为:高光效、高显色性,全色谱。
说起氙气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程师艾哲顿发明了氙气闪光灯。
1954年在联邦德国科隆世界照明和电影博览会上,蔡司-依康公司展出了第一只作为电影放映光源的氙气灯。
随着人们对氙灯发光强度高,显色性好等优点的发现与不断创新,氙气灯逐渐被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照明上,掀起了汽车、摩托车大灯改装的狂潮。
2001年汽车氙气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2005年中国开始生产汽车氙气灯。
近几年来,氙气灯除了继续在汽车照明领域发挥着它的长处之外,在大功率民用照明方面也开始展露头角。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道路照明工程的日趋大型化,在日益紧迫的能源、环境危机促进下,“节能减排”已成为现阶段城市道路节能的指导思想。
常州天雄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氙气灯很好地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它具有节能高效、高显色性、宽色温、长寿命、透雾性好、均光性强、价格优等显著特点。
使氙气灯能够批量应用于大功率民用照明是常州天雄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改进的结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解决了氙气灯寿命不够长、启动电压高等一系列问题。
真正做到了“大功率、长寿命、易更替、绿色照明、高效节能”。
常州天雄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光源为主要经营产品的企业,同时配套经营照明电器及附件和灯具等产品。
该企业目前拥有12项国家专利,其中两项是发明专利。
天雄照明的光源产品经过中国最权威的国家电光源检测中心检测,400W 光源的光效最高达149lm/w;出口认证包括欧盟CE和ROHS。
同时,电器产品拥有国家3C认证。
2010年3月,广州市天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始第一代电子式氙气灯的研发。
经过5个月时间的不断实验,第一代电子式氙气灯产品研发成功,产品达到了同类企业最高水平。
同年10月,天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搬迁至东莞市,成立东莞天雄氙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月,天雄照明在东莞建立了第一代电子式氙气灯产品生产线,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试验,天雄照明发现第一代产品(寿命短,光衰较快,容易断弧)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使用要求,于是开始了第二代电感式产品的研发;2011年5月,第二代氙气灯电感式产品研发取得了成功,经过市场的考验,第二代产品光效高,寿命较长,光衰慢,启动电压低,能够符合民用的要求。
汽车灯光技术发展的六个历程
汽车灯光技术发展的六个历程随着内燃发动机汽车的问世,汽车前照灯也相继诞生。
从早期乙炔气前照灯发展到当今的自由面反射镜气体放电前照灯,差不多经历了120年,其演变过程如下:第一代--乙炔气前照灯前照灯具有高的轮廓亮度,乙炔气火焰的亮度比当时的电光源所能达到的亮度高出一倍,因而,在1925年以前使用的汽车前照灯几乎全是乙炔前照灯。
第二代--电光源前照灯1913年发明的带螺旋灯丝的充气白炽灯泡,因其具有较高亮度,给电光源前照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由于汽车电气设备系统的制约,直到1925年,电气照明才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三代--双光灯芯前照灯具备有高轮廓亮度充气灯泡的电前照灯一装在汽车上,就出现了在交会车时因前照灯的强光造成驾驶员炫目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和撞车的严重问题。
因而,对前照灯的设计提出了两个互不相容的要求:一个是如何在不小于100m的距离内使道路和高度至少为2-2.5m的障碍物得到良好的照明;另一个是如何使迎面车辆驾驶员不炫目。
汽车会车时的这种炫目问题,仍是汽车照明技术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会车炫目的问题,1924年,欧洲发明了双光灯芯前照灯之后,美国也出现了带双丝灯泡的前照灯。
然而,欧洲和美国具备不炫目近光的前照灯的光学系统结构原理不尽相同。
其灯泡的差异在于灯丝的形状和位置不同:配光镜的差异在于折光单元的图案和计算不同,因而,近光的配光也有所不同。
近光系统分为欧洲系统和美国系统两种,两大系统的协调问题是当今世界汽车灯光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第四代--不对称近光前照灯双光灯芯前照灯系统属于对称近光系统,近光光型的左右两侧完全相同,因而左、右两侧行驶皆适用。
但由于行车光(远光)变到会车光(近光)时,视见距离缩短,迫使车速降低。
为解决在会车过程中,前照灯既不产生炫目,又能保证对道路具有良好的照明,1932年美国发明了不对称前照灯,它是以基准轴为中心,将光束一分为二,靠近来车一侧的落地距离短(即光束压低,从而防炫),而另一侧光束的落地距离长(即光束抬高,从而增加视见)。
汽车大灯 发展史
汽车大灯发展史汽车大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马车时代。
当时,由于马路上没有路灯,马车在夜间行驶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车开始装备灯具,最初使用煤油或蜡烛作为照明光源。
然而,这些光源的照射范围有限,且光线微弱,只能提供有限的照明和警示作用。
随着电力的应用和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电灯用于汽车照明。
然而,早期的电灯由于技术限制,如碳丝灯丝的脆弱性,无法承受汽车行驶时的颠簸,因此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直到19世纪末,白炽灯的出现为汽车大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白炽灯,为汽车大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碳丝灯丝的脆弱性,白炽灯在汽车上的应用并未立即实现。
直到20世纪初,钨丝的出现替代了碳丝,使得白炽灯的耐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1913年,美国首先将白炽灯技术应用在凯迪拉克汽车的前照灯上,从此汽车照明进入了电气时代。
然而,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仍然较低,无法满足汽车大灯对高亮度和长寿命的需求。
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更先进的光源技术。
20世纪50年代,卤素灯被发明出来,并很快成为汽车大灯的主流选择。
卤素灯通过在钨丝中加入卤元素,提高了灯泡的亮度和寿命,使得汽车大灯的照明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大灯的光源技术不断进步。
1995年,欧洲法规批准使用氙气灯,氙气灯因其高亮度、长寿命和低能耗等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中高端车型。
随后,LED大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大灯技术的发展。
LED大灯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长的寿命,同时还具备更好的抗震性能,使得汽车大灯的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近年来,激光大灯作为“合理的下一步”,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远的照射距离,为汽车大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汽车大灯的技术和应用将会更加先进和多样化。
总的来说,汽车大灯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追求更高亮度、更长寿命和更低能耗的过程。
从最初的煤油灯、蜡烛到白炽灯、卤素灯,再到氙气灯、LED大灯和激光大灯,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为汽车大灯的性能提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汽车灯具术语解释
汽车灯具术语解释一、汽车灯具光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
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
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诞生了。
从早期乙炔气前照灯发展到当今的自由面反射镜气体放电前照灯(即使用凸透镜聚光技术的前照灯),差不多经历了120年。
二、汽车灯具组成和分类汽车灯具总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灯光组,灯光组包括三部分:光源(灯泡)、反射镜及透光镜,以及包括电源线、后壳、前罩等组成;而配光镜、反光镜的设计及二者和灯泡灯丝位置配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灯具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汽车灯具以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照明灯具和信号灯具,照明灯又分为外照明灯和内照明灯;其中,前雾灯和倒车灯既是照明灯也是信号灯。
在这些灯中,属于强制性检验的灯光有外照明灯和外信号灯,因为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
1.名词术语1.1 单灯有一个配光镜,一个或多个光源和一个灯体组成单一功能的灯。
1.2 独立灯具有单独的透光面,单独的光源和灯体的灯。
1.3 组合灯具有分开的透光面,分开的光源和共同灯体的装置。
1.4 复合灯具有分开的透光面,共同的光源和灯体的装置。
1.5 混合灯具有分开的光源(或在各种条件下工作的单一光源),共同的透光面和灯体的装置。
1.6 试验基准轴线灯的一条特性直线,当灯安装在车辆上时,是一条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水平线,是测量配光性能的基准线。
2.分类2.1 单灯或独立灯按其功能、用途和安装位置分为外部照明装置:近光灯、远光灯、雾灯、牌照灯、倒车灯、防空灯。
外部信号装置:位置灯、停车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警告灯、后雾灯、标识灯、示廓灯、反射器、三角形后反射器。
内部照明装置:壁灯、项灯、阅读灯、踏步灯、工作灯、发动机仓灯、行李箱灯。
2. 2 组合灯、复合灯、混合灯在这些装置中,只要包括有近光灯、远光灯、远近光灯、雾灯中任一种的,就属于外部照明装置,否则,属于外部信号装置。
汽车信号与照明系统
自适应照明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 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环 境变化,提供最佳的照明效果。
自适应照明系统还可以减少对其 他车辆和行人的眩光,降低交通
事故的风险。
智能信号系统
智能信号系统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化算法,能够实现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行车安 全性。
智能信号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车辆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通过灯光、声音等方式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避免潜 在危险。
未来汽车信号与照明系统将更加 注重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技 术和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和排放。
THANK YOU
用于照亮前方较远的道路,通常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近光灯
主要用于照亮前方较近的道路,为日常驾驶的主要照明光源。
转向灯
当汽车转弯或变道时,用于警示其他道路使用者。
日间行车灯
提高车辆在日间的可见度,增强安全。
雾灯
前雾灯
在雾、雨或雪等低能见度天气中,提 供更强的照明和警示效果。
后雾灯
与前雾灯协同工作,提高车辆在恶劣 天气中的可见度。
提高行车安全
清晰明确的信号指示
汽车信号与照明系统应提供清晰、明确的指 示,以帮助其他道路使用者理解车辆的意图 和动态,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
良好的照明效果
照明系统应提供足够的亮度,以照亮车辆周 围的环境,同时避免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 眩光。
未来法规的发展趋势
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各国可能会制定更加严格 的排放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采用更加环保的信号与 照明系统。
其他信号系统
总结词
其他信号系统包括倒车灯、示宽灯、雾灯等辅助信号系统。
详细描述
这些辅助信号系统在特定情况下提供额外的警示和照明功能,例如倒车灯用于照亮车辆后方,示宽灯用于在夜间 或雨雾天气提高车辆的可见度,雾灯则用于在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提供更强的照明和警示效果。
汽车大灯发展史
汽车大灯发展史
答:汽车大灯发展史是:
1.煤油灯和乙炔灯:汽车诞生在一百多年前的19世纪末,煤油灯与乙炔灯曾被应用于早期的
汽车上,但它们在照明亮度、耐久性等方面的劣势也注定了其不能作为车灯被广泛使用,并被后续产品迅速替代。
2.白炽灯:20世纪初期,车灯逐渐以使用白炽灯为主,白炽灯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用于汽车照
明的“电灯”,它通过电来加热灯丝至白炽状态而发光,它的诞生拉开了汽车车灯电气照明的时代序幕。
3.卤素灯:1964年法国“斯贝”公司生产了首批卤钨灯泡。
为改善升级白炽灯,后来又研发出了
往灯泡内填充惰性气体或卤素气体,以用来延长车灯的使用寿命,这类车灯被称为卤素灯。
4.氙气灯:在卤素灯之后就是氙气灯,一般被简称为“氙灯”。
其与卤素灯最大的区别在于亮度
更大。
5.LED车灯:近年来在众多车型中普及开来,甚至在不少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中都成为了标配。
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外型美观、使用寿命长、能耗较低,亮度高。
6.激光大灯:激光灯也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产品,激光大灯在亮度、使用寿命、耗
能这些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关于国内外汽车灯具发展状况的相关研究
关于国内外汽车灯具发展状况的相关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灯具作为汽车外部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汽车灯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种新型的汽车灯具不断涌现,为汽车安全行驶和美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将对国内外汽车灯具的发展状况进行相关研究。
一、国内汽车灯具发展状况国内汽车灯具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体系。
在技术水平上,国内汽车灯具制造商已经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亮度、节能环保的汽车灯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一定的认可。
1. LED汽车灯具的普及近年来,LED汽车灯具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快速普及,成为了汽车照明领域的主流产品。
LED汽车灯具具有寿命长、低能耗、高亮度等优势,而且在节能减排方面也符合当前环保政策,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国内的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都在大力推广LED汽车灯具的应用,其市场份额逐步增加。
2. 汽车大灯设计的创新随着汽车设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汽车大灯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采用矩阵式LED光源的大灯,具有更好的照明效果和更多的应用场景;采用激光照明技术的大灯,其照明范围更广,安全性更高;采用智能互联技术的大灯,可以实现与驾驶状态和环境匹配的自动调节,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3. 汽车灯具的智能化智能化是当前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汽车灯具也同样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汽车灯具可以实现主动驾驶辅助功能,并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实时调节照明范围和亮度,提升驾驶者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通过与车载导航系统和车辆通讯系统的连接,汽车灯具还可以根据路况和车速实时调整照明模式,提升能见度和行车安全性。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汽车灯具技术更加成熟和先进,汽车灯具制造商在LED技术、智能照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成为了国际市场的领跑者。
在LED汽车灯具领域,国外制造商拥有着领先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照明系统的发展史
来源:百度文库作者:发布时间:2013-2-16 浏览(3458)次
汽车照明的发展史大体上经过如下四个阶段:汽车灯具的演变随着汽车光源
的更迭而发生。
第一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由燃料(蜡烛、煤油或乙炔)直接燃烧发光。
但存在发光效率很低、光强弱、性能不稳定、操作复杂等明显缺点。
能满足早期车灯的要求。
第二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白炽灯。
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汽车灯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13年美国首先将白炽灯技术应用在凯迪拉克汽车前照灯上。
从此汽车照明进入了电气时代。
接着,先后出现汽车反光镜、启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等新技术,1925年开始汽车真正进入白炽灯汽车灯具时代。
20世纪50
年代又出现卤钨灯,很快成为汽车强光源的主要灯泡。
将替代白炽灯、卤钨灯
成为新型的汽车前照灯的光源。
第三代汽车照明系统是气体放电灯(HID具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第四代汽车照明系统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LED半导体PN结二极管。
使PN结系统受到激发,当一个正向偏压施加于PN结两端时。
载流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当处于高能态的不稳定载流子回到低能态复合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多余的能量将以光子形式释放,就是LED电致发光原理。
汽车灯具从最原始的
蜡烛灯。
近年来又出现了新型HID灯以及LED灯。
自从奥迪家族第一款加装LED前灯的车型R8曝光以来,发展到普遍使用的白炽灯。
国际上高档轿车生产商如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等纷纷推出配有五彩缤纷的LED灯具的新款式轿车以吸引顾客,尤其是日本汽车对LED应用已相当广泛。
被称为一生不需要更换灯泡的汽车灯,国际上汽车电子化中最耀眼的产品之一。
汽车照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慢慢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除了基础的照明之外,装饰成为其另
外一个功能,当然,汽车照明灯发展史万变不离其宗,汽车大灯最根本的还是照明,从先前
的卤素大灯到后来的氙气大灯,再到现在的LED灯,照明效果和配套的装饰效果越来越突出。
现在汽车灯种类较多,作为汽车外装照明灯,有夜行照明灯、雾灯、转弯时用于弧线照明的
曲线灯以及方向指示灯;汽车后部有刹车灯、方向指示灯、与前照灯同时燃点的尾灯、在停
车场易于找到的有溯源反射特性的反光镜、倒车灯以及车牌照明灯等。
夜行照明灯俗称“大
灯”,合理使用大灯应做到会车时变成近光,会车后及时变回远光,以放远视线,弥补会车
时造成的视线不清。
汽车照明类型
汽车照明从设备商来看,主要分为驻车灯、示宽灯、近光灯、远光灯、前雾灯、后雾灯、转向灯、警示灯、制动灯、倒车灯、车牌灯等等。
示宽灯是用来在夜间显示车身宽度和长度的;驻车灯是停车关闭点火开关后打方向灯开关,显W,公共汽车顶灯有向荧光灯发
展的趋势;阅读灯则装于乘员席前部或顶部,聚光时乘员看书不会给驾驶员产生眩目现象,照明范围较小,有的还有光轴方向调节机构。
行李厢灯是装于轿车或客车行李厢内,当开启行李厢盖时,灯自动发亮,照亮行李厢内空间。
门灯则是装于轿车外张式车门内侧底部,开启车门时,门灯发亮,以告示后来行人、车辆注意避让;踏步灯是装在大中型客车乘员门内的台阶上,夜间开启乘员门时,照亮
踏板;仪表照明灯,装在仪表板反面,用来照明仪表指针及刻度板,功率为2W•仪表照明灯
一般与示位灯、牌照灯并联。
有些汽车仪表照明灯发光强度可调节;报警及指示灯,常见的有机油压力报警灯、水温过高报警灯、充电指示灯、转向指示灯、远光指示灯等,报警灯一般为红色、黄色,指示灯一般为绿色或蓝色;工作灯是车辆维修时可以移动使用的一种随车低压照明工具,电源来自汽车发电机或蓄电池。
功率一般为21W,常带有挂钩或夹钳,插头
有点烟器式和两柱插头式两种。
汽车照明更新换代
卤素大灯
卤素大灯灯泡内的惰性气体中掺有某种卤族元素气体。
卤素灯泡尺寸较小,壳体用耐高温、机械强度较高的石英玻璃和硬玻璃制成,充人惰性气体压力较高,掺入的卤素一般为碘或溴。
因工作温度高,灯内工作气压比其他灯泡高得多。
又利用卤钨再循环原理,因此钨的蒸发受到了有效的限制。
在相同功率情况下,卤素灯的亮度是白炽灯的 1.5 倍,而寿命是白炽灯的2-3 倍。
卤素灯泡从外形上分H1、H2、H3、H4四种,其中H4双灯丝灯泡广泛用于前照灯,H1、H2、H3灯泡为单灯丝灯泡常用作辅助前照灯(如雾灯和探照前灯)。
氙气大灯
氙气大灯的全称是HID( HighIntensityDischargeLamp )气体放电灯,它利用配套
电子镇流器,将汽车电池12V电压瞬间提升到23KV以上的触发电压,将氙气大灯中的氙气电离形成电弧放电并使之稳定发光,提供稳定的汽车大灯照明系统。
目前氙气大灯经常被误读“疝气大灯” , “氙” xian 一声(阴平),与“仙”字同音,“疝”读shan 四声(仄声),与“扇子”的“扇”同音。
氙气灯是一种含有氙气的新型大灯,又称高强度放电式气体灯,英文简称HIDIntensityDischargeamp.. 氙气灯打破了爱迪生发明的钨丝发光原理,在石英灯管内填充
高压惰性气体-Xenon 氙气,取代传统的灯丝,在两段电极上有水银和碳素化合物,透过安定器以23000 伏高压电流刺激氙气发光,在两极间形成完美的白色电弧,发出的光接近非常完美的太阳光与普通灯泡相比,氙气灯泡有两个显着的优点:一方面,氙气灯泡拥有比普通卤素灯泡高三倍的光照强度,耗能却仅为其三分之二;另一方面,氙气灯泡采用与日光近乎相同的光色,为驾驶者创造出更佳的视觉条件。
氙气灯具使光照范围更广,光照强度更大,大大地改善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汽车HID 氙气灯与传统卤素灯不同,这是一种高压放电灯,它的发光原理是利用正负电刺激氙气与稀有金属化学反应发光,因此灯管内有一颗小小的玻璃球,这其中就是灌满了氙气及少许稀有金属,只要用电流去刺激它们进行化学反应,两者就会发出高达4000K-12000K 色温度的光芒。
它采用一个特制的镇流器,利用汽车电池12V 电压产生23000V 以上的触发电压使灯启动。
启动时0.8 秒的亮度是额定亮度的20%,达到卤素灯的亮度,并使大灯4秒以内达到额定亮度的80鸠上。
在灯稳定后镇流器向灯提供约85V供电电压保持
灯以恒定功率运转。
LED 大灯
LED灯在汽车方面应用已相当丰富,例如汽车车内照明、系统状态指示灯、日间行
车灯、雾灯以及装备LED的后组合灯的车型目前也越来越多,在这其中最常见的还属刹车灯
和转向灯。
目前,装配LED照明灯具的汽车的价格也呈现出越来越低的趋势,例如自主品牌
车型比亚迪、奇瑞,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凯悦等车型的后组合灯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了LED光源,而且LED在汽车信号灯中已经完全进入了市场中低端车型。
LED前照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市场上反应一直是褒贬不一,但是LED应用于汽车
前照灯已被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和车灯生产商所重视。
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其相对其它光源具有节能和长寿命的优点。
在当今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社会环境下,LED的发展前景宽广毋庸
置疑。
LED光源与环保低耗永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11年欧洲将全面强制使用昼行灯
(DRL ,而LED技术主要针对降低C02排放与燃油消耗的降低。
汽车灯具已经成为汽车漂亮的外形和功能的重要构成,但汽车车灯的最基本作用———安
全,在购车时却常常被人忽视。
目前汽车前照灯的远近光灯主要使用卤素与氙气光源等单光源系统,这大大限制了汽车灯具的造型。
但随着大功率LED技术发展,LED作为远
近光灯的光源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LED可采用多光源组合形式,这将完全改变汽车前照灯
的形状和布置方式。
过去用卤素灯或氙气灯光源无法实现的概念车造型,使用LED光源都能
得以完美的实现。
例如,LED光源可以使用多颗光源排列,多只反射镜或透镜进行光学设计,
让灯具更加紧凑。
设计师们可以使用2颗LED组合成近光灯,也可以用更多的模块来组合出近光灯,而这些模块可以完全的服从造型设计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