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结构解析 PPT

合集下载

糖类 课件(共54张PPT)

糖类 课件(共54张PPT)
葡萄糖五乙酸酯
4.发酵成酒精 C6H12O6 酒――化→酶2C2H5OH+2CO2
葡萄糖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物质 有:醛类、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
(2013·昆明高二期末)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 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 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L先后加到2 mL的 新制Cu(OH)2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是五羟基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其结 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因此,葡萄糖具有醛和醇 的化学性质。
2.氧化 (1)被银氨溶液氧化。 (2)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 (3)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被O2氧化。 3.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浓H△2SO4 CH3COOCH2(CH3COOCH)4CHO+5H2O
淀粉 ―碘―水→ 变蓝、葡萄糖 银氨[或――△Cu→OH2] 银镜(或砖红
色沉淀)
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解析】 葡萄糖分子中有—CHO,可发生银镜反 应;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答案】 D
CH2OH(CHOH)4CHO 通过单糖、低聚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 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①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什么?
CH2OH(CHOH)4CHO 【提示】 取患者尿液与Cu(OH)2(或银氨溶液)反应,看是否产生红色沉淀(或银镜)。 如还原成醇、氧化成酸、酯化反应发酵生成酒精。 ①如何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淀粉? ①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什么? ①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什么? 【提示】 取患者尿液与Cu(OH)2(或银氨溶液)反应,看是否产生红色沉淀(或银镜)。

动物多糖ppt课件

动物多糖ppt课件
度。
0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动物多糖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 亡,促进肿瘤细胞的自我消亡
,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0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动物多糖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 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 给,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
扩散。
动物多糖的抗病毒活性
抗病毒作用
动物多糖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抑制 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对机体 的危害。
动物多糖的制备技术及其标准化
当前动物多糖的制备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标准化制备方法,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标准 化制定工作。
动物多糖的应用前景与市场潜力
随着对动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认识的深入,其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 为未来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THANKS
调节剂的研发。
农药增效剂
02
动物多糖能够增加农药的附着性和渗透性,提高农药的防治效
果。
土壤改良剂
03
动物多糖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
可用于土壤改良。
动物多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日化工业
动物多糖具有保湿、抗衰老等 作用,可用于化妆品和洗护用
品的研发。
动物多糖可用于污水处理、重金 属吸附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环保
和连接方式。
04
动物多糖的应用
动物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抗肿瘤作用
动物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可用于肿瘤辅助治疗。
免疫调节
动物多糖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 力,对免疫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
抗病毒作用
某些动物多糖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作用, 可用于抗病毒药物研发。
动物多糖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多糖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不同的单糖分子通过碳-碳键或者碳-氧键连接而成。

多糖的结构不仅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功能,也影响了它们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和发挥。

多糖的结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在多糖结构研究中,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糖基化修饰的多糖结构多种生物大分子都会经历糖基化修饰,这是一种生物大分子表面化学修饰,涉及到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糖基化修饰是多糖结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它影响了多糖在细胞中的功能和分布,同时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所响应。

以壳多糖为例,它是常见的一种多糖,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细菌和真菌细胞壁中,同时也是常见的病原体。

壳多糖的结构研究发现,其糖基化修饰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影响到其生物活性和免疫学特性。

因此,对壳多糖的糖基化修饰的研究对于设计和生产新型抗生素和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糖的三维结构解析在多糖结构研究中,三维结构的研究是另一个重要的方向。

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相比,多糖较为复杂,不同的单糖子基、连接方式和伸展程度都决定了多糖的三维结构。

因此,研究多糖的三维结构就可以从原子层面了解多糖的性质和功能。

目前,多糖的三维结构研究主要通过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来完成。

例如,X射线晶体学可以解析多糖的晶体结构,提供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

电子显微镜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得多糖的三维形态,这有利于了解多糖在细胞和组织中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三、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多糖在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参与免疫调节、细胞凝聚、防御外部信号等。

多糖功能的了解与其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研究多糖的生物学功能也是多糖结构研究的重要方向。

以纤维连接素为例,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是细胞外支架的主要构成元素。

纤维连接素的结构研究表明,其结构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对细胞外基质的组织和机械特性的影响。

同时,纤维连接素在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修饰、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多糖结构分析

多糖结构分析

多糖结构研究方法多糖及其复合物是来自于高等动、植物细胞膜和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之一,自然界含量丰富,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对维持生命活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糖和核酸、蛋白质、脂类构成了最基本的4类生命物质。

由于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多糖的结构关系密切,因此清楚认识多糖的结构是进行多糖研究和利用的基础。

多糖结构比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更加复杂,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从化学观点来看,多糖结构解析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其结构的复杂性。

糖的结构分类可沿用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类方法,即多糖的结构也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与蛋白质或核酸大分子相比,糖链的一级结构“含义”要十分丰富。

测定糖链的一级结构,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相对分子质量;(2)糖链的糖基组成,各种单糖组成的摩尔比;(3)有无糖醛酸及具体的糖醛酸类型和比例;(4)各单糖残基的D-或L.构型,毗喃环或呋喃环形式;(5)各个单糖残基之间的连接顺序;(6)每个糖苷键所取的a-或B.异头异构形式;(7)每个糖残基上羟基被取代情况:(8)糖链和非糖部分连接情况;(9)主链和支链连接位点:(10)糖残基可能连接硫酸酯基、乙酰基、磷酸基、甲基的类型等。

多糖的二级结构是指多糖主链间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构象,与分子主链的构象有关,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多糖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由于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的空间里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四。

多糖结构的分析手段很多。

不仅有仪器分析法,如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还有化学方法,如完全酸水解、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反应等,以及生物学方法,如特异性糖苷酶酶切、免疫学方法等。

1质谱(MS)由于MS法在糖链结构分析中具有快速灵敏,样品用量少、结构信息直观的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各种软电离技术的诞生,如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电喷雾质谱(ESI—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质谱(MALDI-MS)等,使得糖结构分析的研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多糖结构表征

多糖结构表征

多糖结构表征多糖结构表征的重要性及其挑战多糖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们在许多生物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细胞识别、免疫应答和能量储存等。

了解多糖的结构对于揭示其生物活性及其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多糖的种类、功能及其结构表征的重要性,并探讨当前在测定和解析多糖结构方面存在的技术挑战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多糖简介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特点,多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同质多糖、异质多糖、半纤维素、脂多糖和肽聚糖等。

同质多糖是由一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异质多糖是由不同种类的单糖组成的,如阿拉伯胶和海藻酸盐。

半纤维素是一种与纤维素类似的生物聚合物,但其结构和组成与纤维素不同。

脂多糖和肽聚糖则是由多个单糖分子与脂肪酸或氨基酸连接而成的。

多糖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淀粉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海藻酸盐是某些海洋生物的细胞外基质,参与了细胞间的识别和信号传递;脂多糖则是细菌细胞壁的一部分,具有免疫刺激作用等。

二、多糖结构表征的重要性了解多糖的结构对于揭示其生物活性及其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多糖的结构表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此外,对于多糖的结构表征也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疗法,以及优化现有药物和疗法的疗效。

三、常见表征方法常用于测定多糖结构表征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质谱和糖基化位点分析等。

其中,NMR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多糖中单糖组成、连接方式和序列信息等;红外光谱可以提供多糖中化学键的信息;X射线衍射可以提供多糖的晶体结构和构象信息;质谱可以用于测定多糖的分子量和组成;糖基化位点分析则可以确定多糖中单糖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等。

四、具体案例分析以纤维素为例,它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同质多糖。

糖类 课件

糖类 课件

果糖分子中含有酮基,为多羟基酮,属于酮糖,其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例2】 葡萄糖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1)上述平衡中的环状结构乙的分子是通过链状结构 甲分子中的________基和________基之间发生________ 反应而生成的。
(2)欲制备 烯为原料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2.麦芽糖 ( 1 ) 分 子 结 构 : 分 子 式 C 1 2 H 2 2 O 11 , 与 蔗 糖 互 为 同 分 异 构 体。
(2)物理性质:白色晶体(常见的麦芽糖是糖膏),有甜味, 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C12H22O麦1芽1糖+H2O稀―H―2S→O42C6H1葡2萄O糖6
③葡萄糖分子被氧化,碳链并不断裂,而是生成含6个C原子的葡 萄糖酸: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一个—CHO,综上所述,葡萄糖的 结构简式为:
4.葡萄糖的物理性质 通常是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 5.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综合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可知与醇、醛的化学性质相似。葡萄糖可发 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1)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 C6H12O6(s)+6O2(g)―→6CO2(g)+6H2O(l) 1mol 葡萄糖按上式完全氧化,放出约2804kJ的热量。
(3)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是无色晶体,麦芽糖是白 色晶体。麦芽糖不如蔗糖甜。
【例3】 有关麦芽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的麦芽糖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C.1mol 麦芽糖水解得到1mol 葡萄糖和1mol 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4.糖的来源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例如: 6CO2+12H2O叶―光绿 ―能→素C6H12O6(葡萄糖)+6H2O+6O2 葡萄糖在植物体内于一定条件下进一步转化,最终生成 淀粉或纤维素(多糖)。

《多糖结构解析》课件

《多糖结构解析》课件

质谱技术
通过电离多糖分子并测量其质量 ,可以获得多糖的分子量和组成 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
通过测量多糖分子中氢原子或其 他原子周围的磁场,可以解析多 糖的精细结构。
生物技术分析法
凝集素结合法
利用凝集素与多糖的特异 性结合,分离纯化多糖, 并进行结构分析。
抗体技术
利用抗体与多糖的特异性 结合,进行多糖的定性和 定量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亲和色谱法
利用多糖分子与配体之间的特 异性亲和力,将多糖分离纯化
出来。
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温度和pH值
在提取和分离纯化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pH值 ,以保证多糖的稳定性和活性。
避免长时间高温
长时间高温会导致多糖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其 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注意防止污染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如微生物、杂 质等,以保证多糖的纯度和质量。
03
多糖的结构解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01
02
03
酸水解
在酸的作用下,将多糖水 解成单糖,然后进行衍生 化反应,通过气相色谱或 液相色谱进行分析。
碱水解
在碱的作用下,使多糖水 解成寡糖和单糖,同样需 要进行衍生化反应,再进 行色谱分析。
酶解
利用特异性酶将多糖水解 成特定结构的片段,再进 行分析。
物理分析法
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
01
多糖可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口感改善剂等用于食品加工中,
提高食品品质和稳定性。
功能性食品
02
利用多糖的生理活性,开发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功
能的食品。
食品包装材料
03
多糖可制成可食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环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多糖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是糖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中心问题之一、因为多糖的结构决定着它们的功能和生物活性。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一、物理方法:1.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方法是多糖结构解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

(1)紫外光谱:多糖在紫外光谱上表现出特有的吸收峰,可以确定它们的环状结构。

(2)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解析多糖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测定多糖分子中的官能团振动频率和强度,可以得到多糖分子的化学结构和键合特性。

(3)荧光光谱:荧光光谱可用于表征多糖的发光行为和其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结合情况,从而推测其结构和功能。

(4)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解析多糖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定多糖中氢、碳、氮等元素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确定多糖的类型和键合方式。

2.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观察多糖与一些特殊试剂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多糖的结构。

比如,酚硫酸法可以用于检测多糖的含量和环状结构。

3.色谱法:色谱法是多糖结构解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

通过对多糖的分离和分析,可以得到多糖的组成和分子量信息。

二、化学方法:1.普通化学方法:多糖的碳水化合物性质决定了其一些基本反应,比如酸水解、酶降解、氧化还原等反应。

利用这些反应可以推测多糖的结构。

2.酶法:酶法是多糖结构解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酶对多糖的酶解反应具有特异性,通过观察酶解产物,可以推测多糖链的连接方式和单糖的种类。

3.质谱法:质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糖结构解析方法,主要有质谱分析和质谱成像两种方法。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得到多糖的精确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尤其适用于大分子多糖的分析。

综上所述,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多糖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

尽管目前多糖结构解析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相信将能更加准确和全面地揭示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多糖结构构象及生物活性概述

多糖结构构象及生物活性概述

3·2 3·2·2部分酸水解
• 通过部分酸水解的方法将多糖水解成易于分 析的小片段。一般来说, 析的小片段。一般来说,吡喃型糖基比呋喃型糖 基稳定,己糖比戊糖稳定, 基稳定,己糖比戊糖稳定,1-6糖苷键对酸水解相 对稳定,主链的糖基比支链的糖基稳定。因此, 对稳定,主链的糖基比支链的糖基稳定。因此, 通过部分酸水解可以判断糖苷键的断裂次序, 通过部分酸水解可以判断糖苷键的断裂次序,推 断可能的糖苷键类型。 断可能的糖苷键类型。多糖可在温和条件下水解 或者在剧烈条件(高温、较高浓度酸)下水解。 或者在剧烈条件(高温、较高浓度酸)下水解。 在完全水解前,终止水解, 在完全水解前,终止水解,可得到不同的寡糖片 段和可能的多糖主链,然后综合采用单糖测定、 段和可能的多糖主链,然后综合采用单糖测定、 甲基化分析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可深入解析多糖结 构。

多糖结构的分析手段很多, 多糖结构的分析手段很多,不仅有仪器 分析法,如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 分析法,如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还有 化学方法,如部分酸水解、完全酸水解、 化学方法,如部分酸水解、完全酸水解、高 碘酸氧化、 降解、 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反应等,以 降解 甲基化反应等, 及生物学方法,如特异性糖苷酶酶切、 及生物学方法,如特异性糖苷酶酶切、免疫 学方法等(见表1) 学方法等(见表 )
表1 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
3·1 3·1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用量均相对分子质 Mw)、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重均相 量(Mw)、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重均相 对分子质量(Mw)和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 对分子质量(Mw)和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 表示。 表示。 目前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主要有渗 透压法、蒸汽压法、端基法、光散射法、黏度法、 透压法、蒸汽压法、端基法、光散射法、黏度法、 超过滤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超过滤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凝胶过滤法 HPGP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和HPGP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等。HPGPC 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快速、 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和重 现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 现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2章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件PPT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2章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件PPT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酸
解析:淀粉属于多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是蛋白质,基 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控制合成淀粉酶的核酸是 DNA 片段,基本组成单位 是脱氧核苷酸。
答案:C
6.如图表示细胞中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据图 回答:
[例 2] 生命科学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 1~3 分别表 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则图 1~3 可分别表示( )
A.多肽、RNA、淀粉 B.DNA、RNA、纤维素 C.DNA、蛋白质、糖原 D.蛋白质、核酸、糖原
[解析] 从图示看出,图 1 可能为多肽,其单体氨基酸有 7 种,图 2 可能为 RNA 或 DNA,其单体是 4 种核糖核苷酸或 4 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图 3 可能是淀粉、纤维素或糖原,其单体都是 葡萄糖。
(1)A 一般是指________;E 在动物细胞中是指________,在植 物细胞中主要是________。
(2)F 是指________;它是由 B 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 脂质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C 是指________,G 是________。 (4)D 是指________。生物体内的 H 分为________和___Hale Waihona Puke ____ 两大类。答案:C
4.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C.携带遗传信息
B.调节代谢 D.储存能量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磷脂是细胞膜、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中的性激素、维生素 D 具有 调节作用;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功能。

多糖结构分析

多糖结构分析

一:多糖中的单糖组分分析一般对多糖进行完全水解,水解条件:封管0.5~3M硫酸或1~6M盐酸,80℃~100℃水解2.5~8h 即可。

或控制水解条件,进行逐步水解,如封管0.025M硫酸,100℃水解15min,30min,45min 等,水解液用碳酸钡或氢氧化钡中和,滤液浓缩后可用纸层析、薄层层析、气相层析或高压液相层析等鉴定。

二:相邻单糖基连接方式分析将甲基化多糖水解得到甲基化的单糖,而此单糖上甲基化之羟基所在的碳原子就是连接键所在。

高碘酸氧化是定量反应,Smith降解是将高碘酸氧化产物进行还原,酸水解或部分水解,从高碘酸的消耗量和不同产物的生成,便可进行糖苷键位置的判断-产物中若有一分子比例的甲酸生成而消耗两分子比例的高碘酸根时,表明多糖的非还原末端或非末端部分有1-6苷键相连的单糖基存在;产物中若有赤藓醇生成,则提示有1-4结合苷键;若有甘油生成,有1-6、1-2结合的苷键或有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基等;若产物中能检出单糖,如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则有1-3苷键存在。

结合¹³C-NMR确定连接位置。

三:端基碳苷键构型分析1:酶解实验:不被淀粉酶水解的多糖,无α-苷键,与纤维素酶有作用者,存在β-苷键。

2;IR:α-型差向异构体的C-H键在844±8cm‾¹处有一个吸收峰;β-型的C-H键在891±7cm‾处有一个吸收峰。

但是,海藻糖、阿洛糖和异阿洛糖的α-型和β-型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就不能以次来判断。

3:¹H-NMR:端基碳的δ值大于5.00ppm者,糖苷键为α-型,小于5.00ppm者,则为β-型。

4;¹³C-NMR:α-型连接的C₁化学位移在97-101ppm,β-型的在103~105ppm。

对甘露聚糖不能用化学位移判断α-型或β-型。

可用裂分常数决定,一般¹Jc-h=170HZ,为α-型,160HZ 者为β-型。

08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08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多糖的结构分析
3、糖链中糖残基间的连接位置分析
(2)酶水解法:由于酶促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且副产物少 的特点,酶水解法是糖链的结构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利
用α-糖苷酶和β-糖苷酶对多糖底物的催化反应来确认多糖链
中糖苷键类型,还可以利用酶学方法分析糖肽连接方式。 美国Maley和Tarention发现内切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 苷酶作为稀释放酰胺连接的糖链的工具酶,为研究与天冬酰 胺连接的寡糖结构开辟了新纪元。
多糖的结构分析
(2)高碘酸氧化法和Smith降解法 高碘酸可以选择性地氧化断裂糖分子中的连二羟基或连三 羟基处,生成相应的多糖醛、甲酸,反应定量地进行。
1-2,1-4键合,每糖基消耗1分子高碘酸,无甲酸生成;
1-6键合,每糖基消耗2分子高碘酸,生成1分子甲酸; 1-3键合,不能被高碘酸氧化。
反应必须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副反应的产生。一
多糖的结构分析
4、糖链中糖残基连接顺序分析
(1)化学水解法 (2)高碘酸氧化法和Smith降解
(3)光谱学法(MS和NMR)
多糖的结构分析
(1)化学水解法 最初用化学降解法,如稀酸(含有机酸)缓和水解,部 分酸水解,也可用乙酰解、碱水解和酸解,将糖链水解成较
小的片段(各种低聚糖),利用柱色谱分离、纯化,分别测
多糖的结构分析
(1)红外光谱法 糖苷键及糖构型的确定:α-D-(1-4)和α-D-(1-3) 交替结合 ,随聚合度的增加,环伸缩振动的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而
大多数是 α-D-(1-6) 结合键的葡聚糖和异麦芽糖没有明显移
动。此外,甘露吡喃糖、半乳吡喃糖在875 cm-1有新的吸收 峰,甘露糖还有810 cm-1特征吸收峰。
三氟三氯乙烷法

多糖结构解析PPT课件

多糖结构解析PPT课件
防止发生超氧化:控制pH3-5;避光;空白对照实验
完整版课件
10
1→、1→6键型
O H
+ H
H
O 2IO 4-
O H H
C H 3 O
C H 2O H
N aB H 4
O
H O
0
H O H
CHO
+O
H C O O H
HCOC H 2O H
H O H 2C
C2H OH
H +
C2H OH CHOH
OH 2 OC2H O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1注意观察样品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行为。 2测定有关理化性质,如不同pH,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度及层析行为,灼烧实验,化学定性反应等。 3 结合文献调研。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1、元素定量分析 2、分子量测定 3、同位素峰法 4 、HI – MS等
完整版课件
3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基本骨架等的结构分 析)
O C H 3
H
+1O H O H
O H O H
H O C H 3
(2,3,4,6-O-四甲基Glc)
(2,3,6- O-三甲基Glc)
完整版课件
(2,3,6- O-三甲基Glc)
19
(1)各种单糖甲基化衍生物的基峰均为43, 为CH3CO+ ;
(2)被甲基化,乙酰化的单糖分子中,带有 甲氧基的碳原子容易与相邻碳原子间发生断键,形成
醇)。
1 6键合的,最后得到的是甲酸、乙二醇和甘油。
1 4键合的戊糖聚糖,相应的产物是乙烯二醇和甘油。
操作:高碘酸氧化:多糖液加入一定量的15-20mmol/L 高碘酸钠溶液。

多糖结构分析

多糖结构分析

多糖结构研究方法多糖及其复合物就是来自于高等动、植物细胞膜与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之一,自然界含量丰富,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对维持生命活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糖与核酸、蛋白质、脂类构成了最基本的4类生命物质。

由于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多糖的结构关系密切,因此清楚认识多糖的结构就是进行多糖研究与利用的基础。

多糖结构比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更加复杂,可以说就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从化学观点来瞧,多糖结构解析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其结构的复杂性。

糖的结构分类可沿用蛋白质与核酸的分类方法,即多糖的结构也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与四级结构。

与蛋白质或核酸大分子相比,糖链的一级结构“含义”要十分丰富。

测定糖链的一级结构,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相对分子质量;(2)糖链的糖基组成,各种单糖组成的摩尔比;(3)有无糖醛酸及具体的糖醛酸类型与比例;(4)各单糖残基的D-或L.构型,毗喃环或呋喃环形式;(5)各个单糖残基之间的连接顺序;(6)每个糖苷键所取的a-或 B.异头异构形式;(7)每个糖残基上羟基被取代情况:(8)糖链与非糖部分连接情况;(9)主链与支链连接位点:(10)糖残基可能连接硫酸酯基、乙酰基、磷酸基、甲基的类型等。

多糖的二级结构就是指多糖主链间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的构象,与分子主链的构象有关,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多糖的三级结构与四级结构就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由于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的空间里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四。

多糖结构的分析手段很多。

不仅有仪器分析法,如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还有化学方法,如完全酸水解、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反应等,以及生物学方法,如特异性糖苷酶酶切、免疫学方法等。

1质谱(MS)由于MS法在糖链结构分析中具有快速灵敏,样品用量少、结构信息直观的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各种软电离技术的诞生,如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电喷雾质谱(ESI—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质谱(MALDI-MS)等,使得糖结构分析的研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二糖 多糖(教学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二糖 多糖(教学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还原性
非还原糖
还原糖
01
二糖
①水解反应:
蔗糖水稀浴硫,酸
水解液
呈稀弱Na碱O性H
中和液
新悬淀↓
注:稀硫酸做催化剂;NaOH中和硫酸使溶液呈碱性
②脱水反应:
C12H22O11 浓硫酸 12C+11H2O
③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 蔗糖:非还原性糖,不能反应 麦芽糖:还原性糖,能反应
课堂练习
2.(2022秋·上海嘉定)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A.用新制 悬浊液可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浓 可使蔗糖变黑,证明浓 具有脱水性 D.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 ,水浴加热几分钟,加入到银氨溶液中,不能发生银镜反 应,证明蔗糖不水解 【答案】D 【解析】A.葡萄糖是还原性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A正确;B.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而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发生银镜反应只能证明蔗糖发生水解生成了葡萄糖,需用碘单质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 解,因此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B正确;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脱水生 成炭黑,C正确;D.银镜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应先调节溶液呈碱性,然 后再加入到银氨溶液中,D错误;故选D。
课堂练习
4.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时, 除淀粉外,还需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或几种:①碘水;②银氨 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实验时所需上述试剂的顺 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答案】B 【解析】淀粉水解需用④稀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淀粉是否水 解完全要用①碘水,检验水解产物前应用③NaOH溶液中和 稀硫酸,然后用②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故实验时所需上 述试剂的顺序依次是④①③②;故选B。

多糖的结构与功能实例解析

多糖的结构与功能实例解析

多糖的结构与功能实例解析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聚合物,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结构与功能作用。

本文将围绕多糖的结构与功能展开讨论,并通过几个实例来解析多糖的具体应用。

一、多糖的结构多糖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直连式和分枝式两种。

直连式多糖是由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依次连接而成的直链,如淀粉和纤维素。

分枝式多糖则是在直链上加入分支的结构,如糖原和半乳糖。

多糖的结构还与单糖的种类及其连接方式密切相关。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它们的连接方式可以是α型或β型,连接方式不同会导致多糖的空间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

二、多糖的功能多糖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具体解析多糖的功能。

1. 淀粉:作为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淀粉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能量供应作用。

淀粉由α-葡萄糖连接而成,其结构呈现出直连式的线性链和分枝式的树状结构。

由于分支的存在,淀粉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和可溶性,有利于储存和释放能量。

2. 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保持细胞形态和提供机械强度起着重要作用。

纤维素是由β-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连式多糖,由于其结构具有稳定性和纤维性,使纤维素成为了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支撑物质。

3. 凝胶多糖:某些多糖具有形成凝胶的性质,可以在溶液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形成半固态的胶体体系。

例如,琼脂是一种经提炼精制的红藻多糖,可以用于制备凝胶培养基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等实验操作。

4. 肝糖原:肝糖原是一种分枝式多糖,在动物体内起着能量储存与供应的重要作用。

当机体需要能量时,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成葡萄糖供给身体各组织。

这为机体提供了一种快速获取能量的途径,保证了正常的生命活动。

三、多糖的应用举例多糖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生物医学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多糖应用的实例:1. 医药领域:多糖可以用于制备缓释药物,通过调整多糖的结构和形态,控制药物的缓释速率,实现药物的持久效果。

多糖结构方面

多糖结构方面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真菌多糖是从真菌细胞壁和组织体的菌丝之中分离出的由十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多聚物。

真菌多糖能通过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系统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治疗肿瘤、心血管、肝炎、糖尿病,甚至爱滋病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的效果,有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

真菌多糖作为药物毒性极小,其在治疗代谢紊乱、感染及癌症等疾病方面的应用正不断增加,它在医疗上是一种很好的佐料。

真菌多糖其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1 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纯度检测1.1 真菌多糖的提取和分离提取真菌多糖的原料,应先用丙酮、乙醚或乙醇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原料中的脂类物质,然后用热水、稀酸或稀碱反复提取,提取液中和至中性后,用甲醇或乙醇沉淀,沉淀物经离心、干燥后,制得粗多糖。

1.1.1 粗多糖中蛋白的去除常用的脱蛋白的方法主要有3种:Sevag法是用氯仿、正丁醇或正戊醇按5:1混合后,加到样品水溶液中振摇,离心除去凝胶状蛋白质,反复多次直至蛋白质除尽为止。

三氟三氯乙烷法[2]是多糖溶液和三氟三氯乙烷1:1混合,在低温下搅拌10min左右,离心得上层溶液, 上层溶液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几次,即得无蛋白的多糖溶液。

三氯乙酸法是在多糖水溶液中滴加3%的三氯乙酸,直至溶液不再浑浊为止,于5~10℃放置过夜,离心除去沉淀即得无蛋白的的多糖溶液,但是此法会引起多糖的降解,不宜采用。

另外还有硫酸铵法和蛋白酶法。

1.1.2脱色多糖中所含的色素一般有两种,即游离色素和结合色素。

游离色素大多呈阴离子状态,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法除去,常用DEAE纤维素或DEAE-Sepharose TM Fast Flow来吸附色素。

若多糖与色素结合,则色素易被离子交换柱吸附,不易被水洗脱,这类色素可采用氧化脱色:以浓氨水(或NaOH溶液)调至ph8.0左右,于50℃以下滴加H2O2至浅黄色,保温2h;根据真菌多糖与色素的结合情况选择合适的脱色方法[3]。

多糖类药物的分析

多糖类药物的分析
39



(2)、部分酸水解、碱水解 选择温和的条件水解多糖,使糖链中某 种类型的键特异性地打断。

(3)、乙酰解 多糖经过乙酰解反应(醋酐、冰醋酸) 可生成乙酰化单糖和寡糖
40
(4)、甲醇解

多糖链在80-100℃条件下与无水甲醇反 应能将糖链变成组成单糖的甲基糖苷。 甲基糖苷能转化为三甲基硅醚衍生物或乙 酰基衍生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粘度法:用已知结构相似的多糖决定K值 ( η = K M2),然后测出待测多糖的特 性粘数η ,计算待测多糖的分子量。

超离心法:根据测得的沉降系数计算多糖 的平均分子量。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子量及分布

色谱条件: 凝胶柱(分子量大小),示差折光检测器。 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LogMW = a+b tR MW为重均分子量,tR为保留时间 待测多糖分子量(GPC专用软件): 重均分子量 Mw=∑(RIiMi)/∑ RIi Mi为供试品在保留时间ti 时的分子量,RIi在第i部分中 被洗脱物质的量(重量)。
6


O- (N-)糖苷键型糖蛋白
O-糖苷键 N-糖苷键
7
磷酸乙醇胺残基
磷脂酰肌醇-聚糖的糖 蛋白
8
蛋白聚糖

软骨蛋白聚 糖:聚集体的分
子量非常大(大 约为2×108), 其中含有透明质 酸、硫酸角质素、 硫酸软骨素、连 接蛋白、核心蛋 白和大量的寡糖 链。
9
多糖组成-单糖
吡喃 呋喃
六员环糖类似于吡喃,所以又称之为吡喃糖,而五员环糖
27

蒽酮法测定糖含量(总糖)

原理:多糖在浓硫酸中 水解后,进一步脱水生 产糠醛类衍生物,与蒽 酮作用形成蓝色化合物, 620nm进行比色测定。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

多糖结构解析的方法一类是传统的化学方法,一类是波谱学方法。

2.1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用来对一些简单的单糖、二糖和寡糖进行分析的经典方法,同时亦可应用在多糖的结构解析上。

它是通过完全酸水解、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 降解、甲基化分析和气质联用对多糖进行解析的。

2.1.1 水解法水解法通过完全水解将多糖链分解成单糖,这是分析多糖链组成成分的主要手段。

水解法包括完全酸水解、部分酸水解、乙酰解和甲醇解等。

水解后的多糖经过中和、过滤可采用气相色谱、纸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8]和离子色谱法[9]进行分析。

2.1.2 高碘酸氧化法高碘酸可以选择性的氧化断裂糖分子中的连二羟基或连三羟基处,生成相应的多糖醛、甲酸,反应定量进行,每裂开一个C—C键消耗一分子高碘酸,通过测定高碘酸消耗量及甲酸的释放量,可以判断糖苷键的位置、直链多糖的聚合度和支链多糖的分枝数[10]。

2.1.3 Smith降解Smith降解是将高碘酸氧化产物还原后进行酸水解或部分水解。

由于糖残基之间以不同的位置缩合,用高碘酸氧化后则生成不同的产物。

根据降解产物可以推断糖苷键的位置。

在降解产物中若有赤藓糖生成,则提示多糖具有1→4结合的糖苷键;若有甘油生成,则提示有1→6、1→2结合的糖苷键或有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若能检出单糖,如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则有1→3糖苷键结合的存在[11]。

2.1.4 甲基化反应甲基化反应是用甲基化试剂将各种单糖残基中的游离羟基全部甲基化,进而将甲基化多糖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其羟基所在的位置即为原来单糖残基的连接的位置。

甲基化反应的关键在于甲基化是否完全,通常采用红外光谱法检测3500㎝-1处有无吸收峰,以此来判断甲基化多糖中是否含有游离的羟基(-OH)。

甲基化的方法有Purdie法、Hamorth法、Menzies法和Hakomori法等[12]。

现在使用较多的是Ciucanu和Kerek[13]方法,它是将多糖样品溶解在DMSO中,加入NaOH 粉末和碘甲烷,混合在密封瓶中25℃搅拌6min即可,方法简单,重复性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1→2位键合(1→2,6类似)
O H
H
O
H
O H H
H O
0
H O H
IO -4
C2H OH
C H 2O H
O N aB H 4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 +
C2H OH
CH OO HC OOC H 2O HH O H 2 C
OH 2 O2CHOH
O
C2H OH
以1→4位键合(1→4,6类似)
O H
C2 O HH
C H 2 O H
①喷试剂A,室温风干;②将纸浸入B液中,待斑点显色;③再浸 入C中以洗去滤纸上的氧化银;④水冲洗1小时左右,风干,显棕黑 色斑点。
2、乙酰解 冰醋酸溶液加入少许硫酸进行 乙酰解,可以生成乙酰化单糖通过气相色 谱鉴定。
原因:因为1-6糖苷键多糖对酸水解相对 稳定一些,但在乙酰解中则优先断裂,有 利于结构的研究。
C2 O HH
+ O H O H H HO H H O0IO -4 O OO H O H C O N C a B H 4OH C O H 2 O 2 H O CH O H H + 2 O C H C2 O H O HH O H C C2 2 H C O O H H
度及层析行为,灼烧实验,化学定性反应等。 3 结合文献调研。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1、元素定量分析 2、分子量测定 3、同位素峰法 4 、HI – MS等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基本骨架等的结构分 析)
1、官能团的定性及定量 2、测定并解析化合物的有关光谱 (UV,IR,MS,HNMR,CNMR等) (4) 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1、 结合文献调研 2 、结合光谱解析及官能团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 1、测定CD或ORD谱 2、测定NOE,NOESY或ZD-NMR谱 3、进行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或人工合成
多糖结构解析
多糖(Polysaccharide)是天然大分子物质, 是天然化合物中最大族之一。多糖结构的分析较 蛋白质结构分析复杂,一方面是因为组成多糖的 单糖品种繁多(目前已知的单糖有200多种); 另一方面即使只有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其连接方 式的不同以及可能有分枝(蛋白质没有分枝), 所以多糖的结构种类就很多,不容易分析。
3、碱降解
4、酶解
二、糖与蛋白之间连接键型分析
β-消除反应
原理:糖温和条件下稀碱水解,可以把与肽链上丝氨酸 的羟基或苏氨酸的羟基相连的单糖或糖链水解下来。与 天冬酰胺相连的N-型连键则不能被稀碱水解下来。所 以,β-消除反应在糖蛋白的结构分析中,常被用来区别糖 链的连接性质。
方法:将糖样品用浓度为0.2mol/L的NaOH溶解,在60℃ 水浴反应1hr.。以0.2mol/L的NaOH溶液为参比,在230270nm范围内扫描。
过碘酸及其盐的氧化反应
多糖的非还原末端或非末端的(1→6)键与邻三元醇相似,其与 过碘酸盐作用则糖环开裂得到一分子比例的甲酸而消耗二分子比例 之过碘酸盐。非末端的(1→2)或(1→4)键与邻二元醇相似,其 开裂后产生二分子醛而消耗一分子比例之过碘酸盐。对于非末端的 (1→3)键或C-2和C-4有分枝的则不受过碘酸盐影响。因此多糖氧 化后定量测定过碘酸盐的消耗、甲酸的生成和剩余糖的比例,就可 确定多糖中各种单糖的键型及其比例。
结果判断:在270nm处无明显吸收峰增加,提示:糖与蛋 白之间的连接键属非O-型糖苷键。
三、结构研究的化学方法
完全酸水解
阐明结构的第一步就是鉴别多糖的单糖组成。多糖酸水解是常用 的方法。多糖水解的难易与其组分中单糖的性质、单糖环的形状和 糖苷键的构型等有关;含有糖醛酸或氨基糖的多糖不易水解,α型较 β型易水解,吡喃型戊聚糖较吡喃型己聚糖易水解,呋喃糖苷键一般 较吡喃糖苷键易水解。水解后中和水解液,然后用层析方法分析, 常用的层析方法有纸层析、纤维粉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近几年这 种酸水解方法分析已经达到完全自动化。
一、组成成分分析
1、酸水解 1-3N硫酸,100℃,水解6-8小时。用碳酸钡 中和,G4漏斗过滤,蒸发皿蒸干。
气相色谱分析 纸层析(PG):
展开剂: 正丁醇∶乙酸∶水=4∶1∶5; 正丁醇∶吡啶∶水=6∶4∶3
显色剂:常用硝酸银显色剂 A:16%硝酸银水溶液∶丙酮=1∶9(V/V) B:1%NaOH乙醇溶液(W/V) C:6 mol/L氢氧化铵
1、过(高)碘酸氧化 原理:可选择性断裂糖分子中连二羟基或连三羟基,生成
相应的多糖醛、甲醛或甲酸。
结果:
1 2或1 4键:每个糖基仅消耗一个分子的高碘 酸,无甲酸释放。
1 3位键:不被高碘酸氧化
1 6位键:消耗两个分子高碘酸,同时释放一个分 子甲酸。
然后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甲酸释放量。
部分酸水解
控制水解条件得到几个单糖连在一起的寡聚糖。水解得到的较低 分子量的寡聚糖可用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和分配层析等方法分离。 其中最常用的为硅胶挤压层析和碳柱层析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高压 液相层析。解析寡糖结构较多糖简便的多,但需减少回复现象,水 解时多糖的浓度小于5%。
碱降解反应
碱降解通常发生在单糖的羟基或羧基连接的酯上。多糖还原端的 单糖逐个被剥落的碱降解反应常称为“剥皮反应”。分析多糖碱降 解所得到的醛酸就可推断出原来单糖的键型。酶降解反应发生在分 子的非还原端。
防止发生超氧化:控制pH3-5;避光;空白对照实验
1→、1→6键型
O H
+ H
H
O 2IO 4-
O H H
C H 3 O
C H 2O H
N a B H 4
O
H O
0
H O H
H C C + O O H HO OHC OC H 2O HH O H 2C
C2O HH
H +
C2O HH CHOH
OH 2 OC2O HHC2O HH
多糖结构测定的意义
从天然物质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多糖化合物即 使具有很强的活性与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但如果 结构不清楚,则无法进一步开展其药理学与毒理 学研究,也就不可能进行人工合成或结构修饰改 造工作,更谈不上进行高质量的新药开发研究, 其学术及应用价值将会大大降低。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1注意观察样品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行为。 2测定有关理化性质,如不同pH,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