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分子化学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2 CH + CH2 CH
CH2CHCH2CH 头-尾
XX
X
X
CH2CHCHCH2 or
CHCH2CH2CH
XX
X
X
尾-尾
头-头
原因:
(1)头尾连接时,自由基上的独电子与取代基构成共
轭体系,使自由基稳定。
(2)以头-尾方式结合时,空间位阻要比头-头方式
结合时的小,故有利于头-尾结合。
6
自由基聚合机理
X
X
终止方式与单体种类和聚合条件有关。
CH2 CH2 + CH CH2
X
X
7
自由基聚合机理
4)链转移反应
链自由基从单体、溶剂、引发剂、大分子上夺取原子而 终止,而失去原子的分子成为自由基,继续新的增长,使聚 合反应继续进行的过程,称为“链转移反应”。
CH2 CH + YS X
CH2 CHY + S X
20
高分子化学
另外,式(3-19)可变为:
log
kd2 kd1
=- Ed (
2.303R
1 T2
-
1 T1
)
若已知Ed,由某一温度T1下的kd1可求出另一温度T2的kd2值。
21
小结 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发剂
热分解型
过氧化物 偶氮类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引发剂分解为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其半衰期。引 发剂的活性常用其分解速率常数或半衰期来衡量。
若严格祛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30
聚合速率
(2)聚合初期 工业上通常将转化率在10%-20%以下的阶段称为聚合初
期。动力学研究中则将转化率在5%-10%以下的阶段称为聚 合初期。 (3)聚合中期
铵[(NH4)2S2O8]。水溶性引发剂,主要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
液聚合。
O
O
O
O
KO S O O S OK
2 KO S O
2 O S O + 2K
O
O
O
O
15
3.5.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1)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氧化剂:过氧化氢、过硫酸盐、氢过氧化物等。
还原剂:无机还原剂
(Fe2+、Cu+、NaHSO3、Na2SO3、Na2S2O3等)、 有机还原剂(醇、铵、草酸、葡萄糖等)。
12
第五节 引发剂
3.5.1 引发剂种类( initiator )
(1)偶氮类引发剂
代表品种: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onitrile, AIBN)。
(CH3)2C N N C (CH3)2
CN
CN
2 (CH3)2C + N2 CN
13
(2)有机过氧化类引发剂 最简单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活化能较高,220 kJ/mol,一般不单独用作引发剂。
(3)辐射引发 以高能辐射(α、β、γ、X射线)引发单体的聚合。
29
3.7 聚合速率 3.7.1 概述 常用转化率—时间曲线表示。整个聚合过程可分为诱导期、 聚合初期、中期和后期等几个阶段。
1. 诱导期 2. 聚合初期 3. 聚合中期 4. 聚合后期
图3—3 自由基聚合的转化率时间关系
(1)诱导期 在此期间,初级自由基被杂质等所阻聚,聚合速率为零。
ln(0. 925 * 10-19)= -146.5*103/8.314 T T= 409K= 136°C 所以,此引发剂使用的温度范围为:136~159°C
3.5.4 引发剂效率(efficiency of the initiator) 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占所消耗的引发剂总量的分率称为引 发剂效率,用 f 表示。 (1)诱导分解( induced decomposition)
诱导分解实际上是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
O
O
O
O
Mx +
COOC
MxO C
+
CO
整个过程中自由基数量没有增加,但消耗了一个引发剂分子,
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过氧化物容易发生诱导分解。
Mx + ROOH
MxOH + RO
25
(2)笼蔽效应(cage effect) 当体系中引发剂浓度较低时,引发剂分子处于单体或溶 剂的包围中而不能发挥作用,称为笼蔽效应。 偶氮二异丁腈在笼子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高分子化学
3.4.1 自由基的稳定性
3.4 自由基聚合机理
自由基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
活泼自由基可引发单体进行自由基聚 合;稳定自由基为自由基聚合阻聚剂
C
CH2 HO
O CH2 CH CH2 带共轭取代基,稳定
①三苯甲烷 ②苄基
③对苯二酚
④烯丙基
R CH COOR R CH CN R CH COR 带吸电子取代基,比较稳定
1.30 个引发剂残基。假定无链转移反应,试计算歧化终止 与偶合终止的相对量。 解:设歧化终止的分率为x,歧化终止产生的 大分子中引发 剂残基含量为x,偶合终止的分率为1-x,偶合终止的产生的 大分子中引发剂残基含量为2(1-x),则有:
2(1-x)+x=1.30
x=0.7
• 作业2: • P117 4
过氧化类引发剂易燃易爆,贮存和使用时的安全要求较 高;偶氮类引发剂的毒性较大,作为医用材料时不易采用。
28
3.6 其他引发反应 (1)热引发
无引发剂,直接在光照下聚合。如苯乙烯的热引发聚合。 (2)光引发
(i)直接光引发 用波长较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单体引起的聚合。
(ii)光敏引发 在有光敏剂存在下经光照后引起的聚合。
HO OH + Fe2+
HO + HO + Fe3+
RO OH + Fe2+
HO + RO + Fe3+
S2O82 + Fe2+
SO42 + SO4 + Fe3+
16
链引发反应
(2)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最常用的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N,N-二甲基苯胺(DMBA)。可用作不饱和聚酯固化体系,引发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制备齿科自凝树脂和骨水泥。
kd Ae RT
1nkd =lnA-Ed/RT
k log d 2 -
Ed
(1 1)
kd1
2.303R T2 T1
log
2.5 10-5 2.0 10-6
- Ed
(1
2.303 8.31 353
1) 333
Ed=123373. 9J=123. 4kJ
23
例:过氧化二乙基的一级分解速率常数为1. 0 1014exp(-146.5103/RT),在什 么温度范围使用才有效?当引发剂的半衰期在1~10h内用时,引发剂较为有效。
I
2R
引发剂分解(均裂)形成自由基,为吸热反应, 活化能 高,反应速度慢。
b. 单体自由基的形成
R + CH2 CH
RCH2 CH
X
X
由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产生,为放热反应, 活化能低,
反应速度快。
4
自由基聚合机理
2)链增长反应
链引发反应产生的单体自由基具有继续打开其它单体π键 的能力,形成新的链自由基。
图3—1 自由基聚合中分子量与时间的关系
9
自由基聚合机理
(3)单体浓度随聚合时间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逐 步提高(图3—2) 。延长聚合时间是为了提高单体转化率。
(4)少量阻聚剂(0.01-0.1%)足以使自由基聚合 终止。
图3—2 自由基聚合中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10
1.对于双基终止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平均每一大分子含有
解: 根据题意kd =1. 0 1014exp(-146.5103/RT),
当令tl/2为1h时:
0.693 1.0 1014 e(146.5103 / RT )
3600
ln(0. 925 * 10-18)=-146.5*103/8.314 T
T= 432K= 159°C
当令t1/2为10h时:
0.693 1.0 1014 e(146.5103 / RT ) 36000
R N+ R
O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O
COOC
R
O
[
N OC
]
R
O CO
R N+ R
O CO+
O CO
17
链引发反应
3.5.3 引发剂分解动力学(rate constant)
引发剂的分解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
积分可得: 或
Rd
d[I] dt
k d [I]
[I]
ln [I] 0
k d t
[I] e kdt [I] 0
解:(1) BPO在60°C和80°C下的半衰期分别为: (t1/2)60= ln2/kd=0.693/2×10-6=346574s=96.27h
(t1/2)80= ln2/kd=0.693/2.5×10-5=27720s=7.7h (2)分解速率常数与分解活化能间符合Arrhenrius式,即:
Ed
t1/2
=
1 kd
ln
[I]0 [I]0/2
0.693 =
kd
例 苯乙烯60 oC在苯中聚合,以BPO为引发剂,在60oC时BPO的 kd=2×10-6s-1,在80oC时BPO的是kd = 2.5 * 10-5 s-1 。求: (1)求BPO在60oC 和80oC下的半衰期; (2)求分解活化能
8
自由基聚合机理
3.4.3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1)可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相差很大。其中链引发反应速率最小,是 控制聚合过程的关键。
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2)只有链增长反应使聚合度增加。从单体转化为
大分子的时间极短,瞬间完成。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中间状 态(图3—1)。聚合度与聚合时间基本无关。
+ CO2 ]
O
[2
CO
+ CO2 ]
[2
+ 2CO2 ]
[
+ 2CO2 ]
引发剂效率与单体、溶剂、体系黏度等因素均有关。
27
3.5.5 引发剂的选择 (1)根据聚合工艺要求
本体、悬浮和溶液聚合宜采用偶氮类或过氧化类油溶性 引发剂,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应采用过硫酸盐、氢过氧化 物或氧化还原引发剂。 (2)根据聚合温度,半衰期和聚合时间相配 (3)根据产品要求 对产品色泽要求较高时,不宜使用过氧化类引发剂。 (4)其他
(3—15) (3—16)
(3—16)
18
链引发反应
半衰期(half life period) :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
的时间,用t1/2表示。根据这一定义,式(3—16)可变形为:
t1/ 2
ln 2 kd
0.693 kd
(3—17)
分解速率越大,或半衰期越短,表示引发剂的活性越大。
实际应用时,常选择半衰期与聚合时间相当的引发剂。
19
链引发反应
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遵循阿累尼
乌斯(Arrhenius)经验公式。
kd
A e Ed/RT d
(3—18)
或
lnk d lnA d Ed /RT
(3—19)
不同温度测得某一引发剂的多个分解速率常数,作lnkd1/T 图,得一直线,由截距求得Ad,由斜率求Ed。 由于Ed 为正值,从式可知,随温度升高, kd增大。
HO OH 2HO
过氧化类引发剂的典型代表:过氧化二苯甲酰(dibenzoyl peroxide , BPO)。
BPO的分解分两步,第一步分解成苯甲酰自由基,第二 步分解成苯基自由基,并放出CO2。
COOC
O
O
2
CO
O
2
+ 2 CO2
14
(3)无机过氧化类引发剂
代表品种为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K2S2O8)和过硫酸
回顾练习
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 合还是阴离子聚合?并说明原因。
CH2=CHCl , CH2=CCl2 , CH2=CHCN , CH2=C(CN)2 , CH2=CHCH3 ,
CH2=CHC6H5 , CF2=CF2 , CH2=C(CN)COOR , CH2=C(CH3)-CH=CH2
(CH3)2C N N C (CH3)2
CN
CN
[ 2 (CH3)2C + N2 ] CN
[ (CH3)2C C(CH3)2] + N2 CN CN
[(CH3)2C C N C(CH3)2] + N2 CN
26
链引发反应
过氧化二苯甲酰在笼子的反应可能按下式进行:
O
O
COOC
O
[2
C O]
O
[
C O+
⑤烷基酯基
⑥烷基睛基
⑦烷基酮基
R3 C R2 CH ⑧三烷基 ⑨二烷基
R CH2 C6H5 CH3 H ⑩烷基 11苯基 12 甲基 13 氢原子
带推电子取代基,活泼自由基 空间位阻提高稳定性,
3
第四节 自由基聚合机理
3.4.2 自由基聚合机理 1)链引发反应
引发剂引发时,由两步反应组成: a. 初级自由基的生成
3)链终止反应
链自由基失去活性形成稳定聚合物的反应。可以分为偶合终止 和歧化终止。
偶合终止:两个链自由基头部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生 成饱和高分子的反应。
CH2 CH + CH CH2
CH2 CH CH CH2
X
X
XX
歧化终止:链自由基夺取另一个自由基上的氢原子或其他原
子而相互终止的反应。
CH2 CH + CH CH2
RCH2 CH + CH2 CH
X
X
RCH2CHCH2CH XX
RCH2CH [ CH2CH ]n CH2CH
X
X
X
两个基本特征: (1)放热反应。 (2)链增长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率极高。
5
自由基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结构单元间的连接存在“头- 尾”、“头-头”(或“尾-尾”)两种可能的形式,一般 以头-尾结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