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铁岭市朝鲜族高中金宗元

摘要:新课改摒弃了传统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变得非常精彩。但本人在担任学校教学校长几年来,目睹学校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教学设计的若干误区,现将常见误区总结并附案例。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新课改摒弃了传统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变得非常精彩。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也陷入了一些误区,值得去反思,反思如何设计一堂合理的好课。教学设计是为教师们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的过程。笔者现就教学设计的几大环节常见误区给予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最为经典。布鲁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在认知领域,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是继布鲁姆之后,又一位对目标理论有重大影响的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阐明“三维目标”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马杰的ABCD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

用马杰自己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且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马杰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1)行为: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例如,“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

(2)条件: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例如,如果要表述一个“要求学习者能够辨别各种鸟类”的教学目标,那么必须指明的条件是“从黑白图片中,还是从彩色图片中”,“允许学生使用工具或不使用工具”。

(3)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或行为改变的程序)。例如,“学生能够在十分钟内解出二元一次方程”。

马杰的“行为”、“条件”和“标准”的三要素模式至今仍为教育界所接受。用传统的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比较笼统含糊,对其中的含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种提法不能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指导。而使用马杰的三要素模式编写的学习目标就很明确具体,清楚地告诉人们,学生将获得的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在运用ABCD方面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诸如“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样的目标表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表述意味着只要教师组织学习者进行了相关活动,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习者达到了多少预期的学习结果,则常常被忽略。

(2)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在这个意义上,诸如“学生应受到观察的训练”也是一个不合格的目标表述。虽然,这一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但它没有表达教学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结果。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初中二年级学

生在观看各种画风的图片时,应能将微风、狂风、台风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显然“将微风、狂风、台风分别标记出来”表达了具体的、可观察的教学结果。

(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像“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抽象动词,由于含义较广,各人均可从不同角度理解,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这些词语可用来表述总括性的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但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

教学目标编写误区案例:

《称赞》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生字。

(2)会写生字。

(3)背诵课文。

(4)能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识字的方法。

(2)同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写字姿势正确。

(2)懂得课文主题思想。

误区分析:教学目标写得不够具体,应包括包括行为、条件、达到的标准。

改进后: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和含有生字的文字片断或小故事中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

(2)会写“采”、“背”、“板”、“椅”、“但”、“傍”、“清”、“消”8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用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

(5)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儿歌或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课文,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并借助工具书等方法认识生字,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围绕课文重点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通过仿编、续编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正确运用写字姿势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这一思想,能够完成一篇语句通顺的、以其思想为主题的小儿歌或小故事。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将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教学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阶段,必须对学习者的个体、群体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使教学设计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析学习者的: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五大方面。

分析学习者特征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作的只是一些粗略的分析,但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

(2)“一般性了解”,是教师在上新课之前,通过分析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查阅考试成绩,或与学生、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谈话等方式,获得学生掌握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情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显得比较主观。而与一般性了解相比,预测法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准确的。

(3)针对测定学习风格的方法的分析,我个人的见解: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适合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风格不太了解,在回答问卷或征答

表的时候会感到有困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教师很难一一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给平时还没有注意到自己某些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一些线索,启发他们正确地选择答案;缺点是问卷中的题目不可能涉及到全体学生所包括的学习风格。第三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可以不受具体问题的限制,从而更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缺点是如果不能把学习风格的概念准确地向学生讲清楚,那么学生的陈述就有可能不在学习风格的范围之内。

学习者特征分析误区案例:《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一、概述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实验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判别》一节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探索和综合运用,并在活动中进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来自初二(6)班,年龄在十三四岁之间,语言组织能力弱。

2.好奇心、好胜心强。

3.学生基本能借助课件进行学习。

误区分析及改正建议:

1.学生来自初二(6)班,年龄在十三四岁之间,语言组织能力弱。

2.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学生基本上能借助课件进行学习,有小部分学生能上网查找阅读材料并进行浏览。

4.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操作“几何画板”。

5.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描述学生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起点。

6.补充学生兴趣、动机方面的特征因素描述。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安排。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当知识掌握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时,可以更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系统训练。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际能力或方法的培养,那就要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态度或价值观,那就要更多采用突出社会互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当然,一门课、一个单元的教学往往同时会涉及多个目标,所以,要在教学中适当对不同模式加以组合。

二、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必须通过激发学生的某种学习过程才能实现,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考虑将让学生进行何种学习活动,其过程是怎样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习活动的认知复杂性是不同的。(1)低复杂性的认知活动包含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是一种绝对的、非白即黑式的思维模式,其中会尽量减少冲突矛盾。(2)中等复杂性的认知活动需要学生对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避免绝对化,不盲目相信权威。(3)高复杂性的认知活动则体现了更多的辩证思维,需要灵活地、多角度地看问题,需要深刻地进行思考,且具有更高程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具有较高的认知复杂性,就需要选择结构较松散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及教学程序的控制性较低,允许学生进行更主动的、更开放的探索性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发现学习的模式、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模式、非指导性教学等。相反,如果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主要依赖于较低复杂性的认知活动,那就可以选择结构更严格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学程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详细严格的规定,比如程序教学等。

三、学生的特点

教学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活动更多依赖于动作和具体形象,依赖于直观经验,所以应采用突出学生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发现学习。而高年龄阶段的学生则可以更好地进行抽象概括,可以借助于语言符号获得更多的间接性经验,所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模式在这一年龄段上更为有效。另外,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而且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各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客观条件上都有一定要求,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限制。

常见误区:

一、盲目探究。

新课程把探究式教学方式放到重要位置,很多老师错误地认为,一切知识点都应该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事实上,如果每个知识点都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也没有必要。我们可以用讲授的方法介绍背景、科学家的经历等内容。也可以只探究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并融合其它的教学方法。

二、合作学习只重形式,不深入挖掘内涵。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入课堂。由于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很多老师对其不太熟悉,以至于在组织教学中还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有的老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等同于上课时简单地把课桌拼起来,错误地认为“把课桌拼起来”、“同学们围在一起”就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现在把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优生唱独角戏,其它学生当听众。

2、学生把合作学习当成玩耍的好机会,甚至使课堂教学失控。

3、小组成员组合不合理,分工不明确。

4、时间控制不当,正当学生处于急烈的讨论时,老师为了赶进度,一声令下,合作学习嘎然而止。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建议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几点:

1、小组成员在成绩、性格等方面应有差异,应有明确的分工。

2、要控制好交流讨论的时间。

3、合作学习的成果要展示。

4、老师最好以指导者的身份在适当的时候参与某一组的交流。

三、满堂灌改成满堂问

有的老师把大多数知识点以提问的方式呈现,课堂教学以学生看书和老师提问为主,认为师生间的互动就是提问。其实,师生间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比如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探究活动等。如果以单一的提问方式来体现师生间的互动,势必造成“满堂问”的局面,而这样的“满堂问”只是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翻版,我们不能把师生间的互动仅仅理解成课堂提问。如果师生间有了充分的交流,甚至出现一些辩论,从而产生思维的火花,升华所学的知识,这样的互动是不是更好呢?

四、课件大展览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等多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将不同的媒体信息在不同的界面上组合、流通,使用者与计算机可以实现有限的对话。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交互性强等优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有些老师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或者过分追求课件的华丽,以致许多学生更多注意的是绚丽的色彩,精彩的切换效果等等,而对于教学内容却印象不太深刻。就目前而言,我们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相反,还应该继续挖掘和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热闹到处有

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可是有的老师在理解上出现一些偏差,认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有的甚至把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搬上课堂,只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这样的教学是极其有害的,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学生把课堂教学当成看热闹,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很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甚至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我认为,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活动,切忌为了空洞的热闹而组织过多的活动。

六、处处皆表扬

适当的表扬和激励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有的老师片面强调这一点,不管问题多么简单,学生是否答对都大力表扬,老师的表扬来得如此容易,这样下去,学生对老师的表扬会无动于衷,让表扬失去作用。

出现的上述问题,实质主要是没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盲目地追赶潮流,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走进新课改,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具有十几年管理经验的教学管理者,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时也会出现上述问题,会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但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终究会走出新课改误区!我们也必然会从中获得乐趣、感悟和成功!

参考文献:

1、林俊《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策略》

2、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5、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

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

幼儿常识课教案大全

幼儿常识课教案大全 【篇一:幼儿园安全常识教育备课教案】 贝贝班安全常识教育教案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孩子识别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的职业着装款式;区分警车、消防车、急救车的外观特点;了解警察、消防员和医护人员各自职业所从事的重要工作内容。 2.帮助孩子们记住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这三种职业所对应的求救电话,并告诉他们在遇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时应该拨打哪个电话寻求救援。 3.教孩子们认识几个公共场所中经常能看到的禁止、警示标识,告诉孩子们标识指示的内容;帮助孩子们从形制特点上对禁止标识和警示标识加以区分。 二、活动准备 1.彩色图片 15副 2.电话模具 1个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先拿出警察抓捕“坏人”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看,让他们观察图中人物的行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人?在做什么?让孩子们直观的看到警察抓“坏人”的场景,能够从中浅显地了解到警察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暴安良保平安。 2.提问:给孩子们展示警车和印有警察卡通人物形象的彩图,向孩子们提问:这是什么车?图上标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帮助记忆:b组(119)和c组(120)图片仍按照工作场景、特种车辆、呼救电话的顺序依次展示并加以讲解。 附顺口溜: a组:有困难,找警察,报警电话110; b组:消防员,能灭火,火警电话119; c组:重伤重病送医院,医疗救护120. 借此来帮助孩子们牢记110、119、120这三个常用的应急呼救电话号码。 4.拿出禁止、警示标识图片各一组,讲解图示内容,并帮助孩子们加以区分。 四、小结

可爱的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但有时候,一些突发的危险也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禁止、警示标识,可以预防一些危险的发生。但是当我们遇到坏人,发现火灾、看到有重伤病员需要救助的时候,恰逢大人不在身边,那??我们应该向谁求助?怎样求助呢? 通过这次安全教育小课堂,我们是不是就知道了呢? 【篇二:幼儿公开课教案】 昂立国际教育幼儿公开课教案 一、前期准备(以下所有的物资均需财务部、行政部的大力支持) 1课程设定: 电话预约两次(在预约之后,于公开课当天早上再电话提醒一次。要求家长提前半小时之内到达即可),通过电话预约来确定上课人数,学生年龄段及上课类型。 2场地安排: 1)公开课教室(包含桌椅摆放、墙体、海报、汽球、光源,电线电缆、音响摄影设备等) 2)说明会现场(包含桌椅摆放、条幅、咨询的教材、赠品、宣传光盘等) 3)登记处(登记表、笔、宣传单);报名交费处(教材及赠品(如书包、学生胸卡、铅笔或其它小礼物等)、报名表、收据、公章、笔、学生课程表、零钱等 4)场外布置(包含气球、引领牌、车辆停放处等) 3.物品准备 1)说明会现场:展示教材宣传光盘电脑(ppt课件)投影,预售教材及赠品(如书包) 2)教学教具(包含图片、实物、头饰、贴贴纸、人名卡、老师胸卡、手偶、糖果等。) 4.课程设置及收费 幼儿班:每周2次,每次90分钟,中途休息10分钟。 5.人员安排 1)课程顾问2名,1人登记并引领,1人答疑收费等。 2)授课老师及助教各1人。 二、公开课流程上课之前简单与学生互动,然后对家长提出听课要求,正点上课。 【教具准备】1.cat,mouse的头饰,大小2套。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的理念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 ...... 嶺£ 册仪- .........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I。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

扌彳-FFFFF-* - F.-F- - - = *XFXF* " ~ ' iFFF-r-F-FFF F-=. FXF —…八 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 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科学活动为例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科学活动为例 作者:王冬兰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类型,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活动类型。因其普遍,故而存在的问题较多,表现在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活动设计领域更为明显。 由于集体教学活动特有的计划性、目标性、系统性、组织性、指导性等特点,需要事先加以规划,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预演的过程,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集体教学活动成功完成的首要保证。 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习的整个过程。[注①]国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注②]尽管学界对教学设计概念界定不同,但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使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过程有一大致把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教学设计主要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为达到预期目标,应该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根据教学设计的含义及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我们不难发现,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活动目标空泛、含糊、缺乏可操作性 例1 大班科学活动——洋芋宝宝 活动目标 1.师生共同创设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与洋芋有关的问题.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洋芋的了情况。 3.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上例中的目标1和目标3过于笼统,不够具体,形同虚设,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完成这样空泛而缺乏操作性的目标,而这种状况常常会造成幼儿学习的无目的性、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还将活动目标与活动建议及活动过程混为一谈,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混为一谈。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行为主体,指学习者,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儿童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儿童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儿童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儿童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操作;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儿童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

编写教案注意事项

编写教案注意事项 教学设计最终要形成实践性教学文本,即写成教学计划,也叫教学方案。写好教学计划是教学设计成果的展示,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学计划的类别包括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也叫做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学设计的书面结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一、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1)授课班级与时间。(2)课题或教学内容。(3)教学目标。(4)课型与课时。(5)教学方法。(6)教具准备。(7)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8)教学过程安排及时间分配。(9)作业。(10)板书计划及笔记纲要。(11)教后反思。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重点,一般包括∶复习、引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几项。当前,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还经常安排自学、尝试、探究、讨论、反馈、操作、实验、演示、质疑等环节。但不管拟定什么环节,都要规划出具体的活动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板书设计,即“做什么”“何时做”“怎样做”都要计划清楚。 二、教案编写的步骤与要求 (一)教案编写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标。在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步∶确定重、难点及关键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 第三步:选择方法。 第四步:选择教学媒体。 第五步:设计教学全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 第六步:设计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 第七步:设计板书。 第八步:教后反思。、 (二)教案编写的要求 教案编写的要求包括∶ 1.实现以人为本 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教学目标。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2.体现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理念 教案撰写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把握、学情考察、教法改进、实践反思上,尽量减少费时低效、抄录应付检查的形式化做法。 3.具备重要信息 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程序与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课时安排、作业等,它们是构成教案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具体写法,允许有个人的特色,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但不管那种写法都要包括这些基本内容。 4.编写教案的要求应因人而异、因科而异,区别对待 从形式上看,教案又可分为详细教案,简明教案和微型教案三种。对于新教师,最好先写一份详案,然后从中缩写出一份提纲式的简案,供上课时作提示和参考用;经验丰富、教材熟悉,学生了解的老教师可写简寒;大多数教师可写介于详简之间的实用教案。对有些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的课时无论什么教师都应写出详案。 5.教案编写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幼儿园中班健康课教案:吃水果注意事项

幼儿园中班健康课教案:吃水果注意事项 Lesson plan of health class in kindergarten: Notes on eating fru its

幼儿园中班健康课教案:吃水果注意事 项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目标: 1、知道夏季吃水果也不能太多,要吃新鲜、洗净的水果。 2、了解健康的饮食常识。 二、准备: 故事课件,电脑,电视机。 三、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客人,看看是谁?” 幼:“小猴子。” 师:“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了,小猴子最爱吃的东 西就是水果了。小朋友们,你们爱吃水果吗?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幼1:“我喜欢吃西瓜。” 幼2:“我要吃草莓。” 师:“那吃了水果后感觉怎么样?” 幼:“饱饱的,很甜。” 师:“可是小猴吃水果之后感觉却不太好,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回事?”(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完整的讲述故事)师:“小猴子买回了哪些水果?买了这么多,它能吃完吗?吃不完怎么办?” 幼1:“买了西瓜、葡萄、桃子、草莓。” 幼2:“这么多吃不完。” 幼3:“就放在桌子上了。” 师:“可是怎么后来小猴子会肚子疼了呢?” 幼1:“吃了很多的水果了。” 幼2:“吃的水果是坏了的水果。” 幼3:“小猴子没有洗干净水果就吃下去了。” 二、听听博士爷爷的建议

师:“肚子疼了,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听听博士爷爷怎么说的吧。”(像小猴这样一下吃这么多的水果,会把我们的胃撑坏的,肚子肯定会不舒服,吃得太多、太杂还会影响消化功能,而且小猴吃的水果有的已经腐烂,不新鲜了,洗都没洗就吃,当然要肚子疼啦!) 师:“下次吃水果时我们要记住不要买太多了,否则就不新鲜了,容易坏掉,而且吃之前一定要洗干净,放在冰箱里的也不能拿出来就马上吃,一次吃的品种不能多,不然要肚子疼的。” 师:“记住博士爷爷的话了吗?” 三、送给小猴的话 师:“可小猴子还知道这些,你们谁能讲讲,告诉它?”(引导幼儿说一说,强化幼儿记忆) 师:“谢谢小朋友们能告诉它这些知识,很有用,以后它会记住的,现在它要休息一下了,我们和小猴子再见吧。”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教案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doc

幼儿户外活动中安全问题 一、利用标志 标志,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使用是可行的。幼儿入园后,已开始接触各类标志,如认识自己生活用品的标志;认识自己所在小组的标志;认识行走方向的标志……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逐渐认识各种较为复杂的标志,并根据标志进行相应的活动。如,部分幼儿园把幼儿的一日活动以流程图的形式固定下来,引导幼儿依据流程图上的标志确定该环节该进行的活动。总之,从幼儿入园开始,标志已经渗入了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以标志进行安全调控是可以被幼儿接受的。 标志的作用是多样的。标志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标明运动的方向与路线。如,一教师组织幼儿在“米”字型的平衡木上进行反应练习,即听教师的信号向下一平衡木跑去。为保证安全,教师在地面上用箭头标明跑的方向。二是标明运动的场地范围。三是标明运动应遵守的规则,如在滑梯上贴禁止往上爬的标志…… 标志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还涉及幼儿对安全标志的理解及执行。首先,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意义,并尝试自己制作幼儿园及班级环境中的安全标志。其次,鼓励幼儿相互进行监督,监督同伴对安全标志的执行情况。最后,教师宜对幼儿遵守安全标志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肯定。 二、建立活动常规 户外体育活动常规的缺乏往往易导致幼儿受伤。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户外体育活动场地较大且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因素较多,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使得活动相对而言较为“混乱”。如,一家长送孩子来园时,正好

是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该家长戏称户外体育活动仅一个“乱”字可以形容。幼儿一拥而上,抢夺器械;骑着三轮车横冲直撞;拿着绳子到处乱挥;对教师发出的警告声不予理睬……如此情景,我们可能在其他幼儿园也曾见到过,虽然这只是局部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忽略的细节——缺乏常规。由于缺乏常规,活动中因混乱导致器械伤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常规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制定与执行应被重视。常规的内容主要涉及下列几个方面:1. 体育器械的拿放常规;2. 体育器械的使用常规;3. 熟悉并能依据教师的指令及手势及时作出反应,调节自己活动的常规。为使常规能被幼儿接纳,首先应引导幼儿理解常规的重要性。如,引导幼儿回顾“混乱”的户外体育活动场景及已发生的安全事故,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其次,引导幼儿(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幼儿)制定活动常规。最后,重视常规的教育。在以往的活动中,当幼儿违反常规时,教师往往给予批评或是简单的惩罚(如惩罚幼儿暂时不能参与活动),正面的教育甚少。但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看,单纯的批评与惩罚并不能让幼儿养成遵守常规的习惯,常规的正面教育应放在首位。但部分体育活动常规(如熟悉并能依据教师的指令及手势作出反应)需要经过训练后才能被幼儿接纳,这就需要考虑常规训练的游戏化,避免常规教育给幼儿带来的逆反心理。 三、合理投放器械 器械使用不当往往也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器械使用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器械拿放环节混乱导致幼儿受伤;二是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少,因争夺器械而发生安全事故;三是在窄小的场地内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多,导致教师无法全面指导而出现器械伤人现象;四是投放的“新器械”(幼儿还不会使

教学设计注意事项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 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 “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 “通过观看影片……” “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

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B. 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A .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B. 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

新课改下创新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创新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培养素质型、能力型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教师重要的课题,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素质化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全面素质,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 落实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因素,我们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造活动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因此,那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呆板沉闷,毫无生机,这种课堂教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和新课标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新颖、独特、有创意,更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精心设问,应当多设计开放式的、能启迪创造性思

维的问题、话题或情景,鼓励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等现代技术手段搜集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当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内化为自觉行为,在课堂上做到语言精练,指令清晰。力求占学生时间短,但对学生影响深,使学生收益大。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趣味的、民主的、激励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的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现成功的欢乐。 只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 .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

教学设计要素的注意事项

教学设计要素的注 意事项

教学设计要素的注意事项: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基本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1、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如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①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作为主要依据,教材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比较注重显性教材的运用而忽视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分析既要求对显性教材的运用,也要求对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

②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等(即学生的学历和学情)。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 2、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在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与以往传统教案相比应该有较大变化,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等方面。 ⑴教学目标的主体和维度 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能够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因此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

教学设计和注意事项

1、教学设计注意的基本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学目标表述要清晰、准确、具体,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 (2)、确定教学起点 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3)、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内容集中体现在教科书中,必须经过教师的选择、组织、加工才能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并最终内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要识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不同类型的知识,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4)、教学时间设计 设计教学要充分了解、研究教学时间,并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5)、教学设施设计 教学措施设计要科学、合理、有效。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用、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和教学环境的调控等方面内容。 (6)、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采用的具体方式有: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和各种测试等、教师要根据评价的目标、性质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和选取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及时这一基本准则。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对象: 初二年级学生: ◆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懂得Visual Basic的启动、窗口、保存工程和退出。 ◆懂得数据的类型和变量申明 不足之处: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理念 (一)数学化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数学大众化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 好的教师,善于选用学生身边的人、学生身边的事、学生熟悉的物来实行数学化设计。 [案例1] 一位教师在实行“分数除法”的内容教学时,就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 生: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们想到什么,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 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 根据以上四条信息,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女生有多少人? 我们班有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男生有多少人? 我们班有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男生有多少人? 我们班有男生2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5/4,女生有多少人? 师:你们自己能解答这些问题吗?试试看。 我们看到,在上课前,教师就利用学生熟悉的班级男生与女生人数,引导学生去提问,去组合条件编写题目,从而将生活中的问题不知不觉地数学化了,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情感,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与数学化的意识。 [案例2] “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大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实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教师接着问:如果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 学生很快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或你家所在的村庄、小区)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虽说都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应用题,但是因为学生们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使学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升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水平。 通过开联欢会,能与数学联系起来,与数学的除法、余数等联系起来,这是谁能事前想到的呢?也正是通过这种现实生活的活动,通过活动与数学的巧妙联系,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数学化,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生活需要数学。 (二)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问题化设计理念。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善于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却又富于思考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真正地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处处体现问题化理念,问题化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脑想数学,用脑积极地思考数学或与之相关的问题。 [案例3] 怎样围面积最大 (多媒体出示相关画面,配以画外音) 张大伯家院子里有一个长4米、宽2米用栅栏围成的长方形羊圈。他买来20只羊,不过羊圈嫌小,因为每只羊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怎么办呢?你能帮张大伯出个主意吗? 生:去买些栅栏。 师:是个主意,要买多少呢? 学生动笔算起来。片刻—— 生1:2x10=20(平方米),(2+10)x2就能够了。 生2:不对,4x5=20(平方米),(4+5)x2-(4+2)x2=6(米)。所以,再买6米栅栏就能够了。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科学活动为例 作者:王冬兰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类型,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活动类型。因其普遍,故而存在的问题较多,表现在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活动设计领域更为明显。 由于集体教学活动特有的计划性、目标性、系统性、组织性、指导性等特点,需要事先加以规划,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预演的过程,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集体教学活动成功完成的首要保证。 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实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习的整个过程。国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尽管学界对教学设计概念界定不同,但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使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过程有一大致把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教学设计主要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

学目标)?为达到预期目标,应该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根据教学设计的含义及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我们不难发现,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活动目标空泛、含糊、缺乏可操作性 例1 :大班科学活动——洋芋宝宝。 活动目标: 1.师生共同创设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与洋芋有关的问题.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洋芋的了情况。 3.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上例中的目标1和目标3过于笼统,不够具体,形同虚设,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完成这样空泛而缺乏操作性的目标,而这种状况常常会造成幼儿学习的无目的性、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还将活动目标与活动建议及活动过程混为一谈,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混为一谈。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行为主体,指学习者,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儿童的行为,而

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新课改教学设计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铁岭市朝鲜族高中金宗元 摘要:新课改摒弃了传统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变得非常精彩。但本人在担任学校教学校长几年来,目睹学校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教学设计的若干误区,现将常见误区总结并附案例。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新课改摒弃了传统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变得非常精彩。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也陷入了一些误区,值得去反思,反思如何设计一堂合理的好课。教学设计是为教师们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的过程。笔者现就教学设计的几大环节常见误区给予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最为经典。布鲁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在认知领域,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是继布鲁姆之后,又一位对目标理论有重大影响的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阐明“三维目标”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马杰的ABCD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

大班健康课教案《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大班健康课教案《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活动目标: 1、了解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通过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出厂期。 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 识。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包装的食品。 2、相同包装的食品,一个有防伪的标记,一个没有。 3、请一位幼儿排练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看一个表演,看看有谁,在干什 么?后来怎么样了? 2、幼儿观看一小朋友表演,内容大致如下: 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包膨化食品,说:“我今天在商店里买了一包 膨化食品。”然后,打开食品袋吃这包食品,接着假装肚子痛。 3、引导幼儿讨论: 师:这位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 幼儿:吃了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 幼儿:老师,我有一次吃了一个烂苹果,后来也肚子痛的,还拉 肚子了呢。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啊? 幼儿:想 二: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1、教师身穿白大褂,扮成医生对小朋友进行检查说:“小朋友, 你是食物中毒了。”医生拿过小朋友手里的食品,观察上面的文字说:“这袋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你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生病不舒服。” 2、师:医生说什么?什么是保质期?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学习观察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幼儿:你吃了这包过期的食品,会生病的。 师:什么叫过期啊? 幼儿:已经不能吃了。 师:对的,过期的意思是超过了保质期,已经变质的东西。 师:那什么是保质期呢? 幼儿:不知道 师:食品生产出来(生产日期)到最后食用的那天之间的那段时 间就叫保质期。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师:我们在商场里选购食品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知 道自己买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有没有过保质期?什么地方会有 这些标记?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看包装袋背面,右下部位有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师在黑板上示范。 (2)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购的商品是质量好的产品呢? 师:有防伪标记和具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都属于质量好的 产品。 (3)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小袋食品,幼儿自己观察、寻找食品的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三:进一步了解食品的食用安全 1、组织幼儿讨论:在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 质期,还要注意什么?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在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选购包装完好的食品,检查食品袋上是否有质量检测合格标记的 产品标记。 4、师:今天老师还带了两包食品,请小朋友看一看一样吗? 幼儿观察 5、师小结:小朋友以后到商店选购食品的时候要把今天学到的本 领用进去,还要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家教给爸爸妈妈,特别是年纪大 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