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微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4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4篇)教学目标1、熟悉12个字,会写7个生字、词。
2、能娴熟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问的新授阶段1、呈现新教学内容(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2)教师叙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教师在旁订正错误;指出留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教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
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学生先书空7个生字、词。
请两位学生板书。
教师订正错误之处。
供应记忆策略:往:“住”字再加“丿”常:底下是“巾”字(4)运用生字、词特别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非常、很、极)用“特别”这个词造句。
教师提示:教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快乐。
二、稳固与检测依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掰”“抱”“扔”“摘”“扛”“捧”;学生表演这六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准时订正)学生做习题,校对。
三、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缘由学问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头新授课教学(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日我们就来答复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争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其次自然段之后,发觉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问:为什么?大家争论一下。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朗读三年级语文课文,并理解课文表达的含义。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抑扬顿挫的朗读表达能力。
通过短语、句子和篇章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准备:1. 课文教材:选择一篇在学生能理解的三年级语文课文,准备好课文的复印件。
2. 课堂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3. 音频设备:准备好课文的音频录音。
教学步骤:一、导入(无需连接词)引用名言:“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中获得益处。
”——欧几里德教师可引用以上名言,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引导他们明确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二、朗读训练1. 教师依次播放课文的音频录音,让学生先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2. 教师逐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语音流畅。
鼓励学生多模仿,纠正错误。
3. 将课文分段,逐段进行朗读练习。
请学生注意每段内容的重点,提醒他们注意语调的变化。
三、语音语调训练1. 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例如,情感表达时的语调抑扬顿挫、疑问句的提升语调等。
2.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模仿不同语调的朗读方式。
例如,模仿悲伤、喜悦、惊讶等情感的语调。
四、课文理解与朗读1.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读课文,提醒他们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2. 学生互相朗读,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注意对方朗读时的发音、停顿和语调,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3. 教师进行集体评价,并指导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读成果。
五、课堂总结引用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毛泽东教师可引用以上名言,让学生明白朗读语文课文只是提升语文能力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本节课的培训,学生对正确朗读三年级语文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
小学语文10分钟微课万能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10分钟微课万能教案模板第1篇: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篇1:微型课教案】《草虫的村落》微课教学设计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二年级语文教案诗歌朗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诗歌朗读语文教案:诗歌朗读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特点和朗读的重要性;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3. 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诗歌的特点和朗读技巧;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作品的意境;2. 培养学生适应不同节奏和抑扬顿挫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的儿童诗歌作品;2. 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用优美的朗读声音给学生带来一个温暖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美。
Step 2 诗歌特点讲解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特点,如押韵、节奏、形象等,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给学生解释。
Step 3 朗读技巧教学1. 音调和节奏:教师示范朗读几首诗歌,让学生注意教师的语调和节奏,并对学生进行口头解释。
2. 语气和情感:教师示范表达不同情感的朗读,如激动、快乐、伤感等。
引导学生跟读并体验不同情感下的朗读方式。
3. 声音韵律: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读一些有韵律的句子,如叠词、上下起伏的句子等。
Step 4 诗歌朗读练习教师准备录音设备,让学生依次朗读一首诗歌,并将学生的朗读录音进行回放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Step 5 诗歌意境理解教师选择一首带有较强意境的诗歌,让学生仔细听教师朗读,并引导学生表达他们脑海中的画面和感受。
Step 6 创作小诗歌教师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给学生提供一个词,让学生根据这个词进行小诗歌的创作。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指导,如押韵、朗读时的节奏等。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创作的小诗歌,并进行朗读展示;2. 学生可以尝试背诵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诗歌朗读的讲解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和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此外,通过创作小诗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朗读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是学习“朗读”的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让学生们提高自己朗读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朗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字。
2.通过多次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音、语调、语速控制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朗读的乐趣,积极主动朗读,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速;2.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1.经常犯错的语音、语调、语速的纠正;2.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朗读充分感受到语文魅力。
四、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在上课前会通过一些游戏或运动用来热身,比如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些身体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体,提高上课的专注度。
2.展示老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经典的文章或者对儿歌、童谣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模仿其发音、语调、语速等,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发音、语调、语速。
3.朗读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训练,矫正发音、调整语调、掌握语速等要素,提高朗读效果。
4.评价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表彰、奖励优秀的朗读者,或者通过不同的评分标准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等级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把课堂上朗读的文章、对儿歌、童谣等进行反复朗读锻炼,在家里模仿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的质量。
同时,给学生一些练习语音、语调、语速调整的小作业。
六、教学效果通过教学过程,学生们能够掌握朗读的技巧、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速,并且能够准确、自信地朗读课本中的文字。
同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感受到朗读的快乐,提高语言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本篇文章介绍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朗读教案。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朗读技能、提高朗读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分体验到朗读的魅力,提高语文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微课《桥》教案
12.《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桥》,感受洪水的凶猛,分析作者通过系列描写技巧来表现村支书的高贵品质的方法。
(二)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会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教学重难点:(一)分析作者通过系列描写技巧来表现人物的高贵品质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二)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桥》,看看会发生什么?[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二、品读课文,深化主题(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洪水和雨的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明确:突出洪水的凶猛(二)问题设计:洪水如此凶猛,桥如此窄,如果一百多号人没有秩序的同时过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而此时老支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7-23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明确:神态、动作描写——冷静镇定2.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明确:语言描写——舍己为人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明确:动作、语言描写——不徇私情4.问题设计:这位老支书,在洪水面前,他选择了让村民先走,在群众与党员面前,他选择了让群众先走,在自己与儿子之间,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儿子,他始终没有想到自己,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小说的结尾看看会发生什么?5.学生配乐读结尾。
师:随着木桥的一声塌了,眼前出现了白茫茫的世界,窄窄的木桥不存在了,但在人们的心中却架起了另一座桥,这座桥是老汉用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把它叫做?——生命桥6.小结: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但我们要永远记住,在危难时刻那一座座给人们带去生命和希望的桥,永远记住老支书这样的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朗读中体会,分析作品中塑造主人公的方法、品味其精神品质,从而使其学会由具体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三.作业布置:写一篇写人作文,学会用多样化的描写手法去塑造人物形象。
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朗读方式
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朗读方式导语: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朗读方式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学习正确的朗读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朗读的含义和意义;2. 学会正确的咬字发音;3. 了解朗读的基本技巧;4. 提升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正确的咬字发音;2. 学会运用朗读技巧来表达文本内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朗读材料;2. 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朗读作品。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朗读经历,并向学生介绍朗读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理解朗读的含义和意义让学生听一段通过正确朗读表达出的故事,然后与学生讨论朗读与阅读的不同之处。
通过这种比较,学生能够理解朗读的含义和意义,明确朗读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文本的意思。
步骤三:学习正确的咬字发音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将句子分解为字母和音节的组合,逐一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咬字发音。
可以结合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的拼音知识,帮助他们正确发音。
步骤四:了解朗读的基本技巧通过示范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朗读的基本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语调和断句,以及如何掌握适当的节奏和速度。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他们通过模仿来掌握这些技巧。
步骤五:实践朗读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朗读材料,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进行朗读练习。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五、巩固和拓展在教学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朗读作业,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朗读训练。
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的朗读比赛或者朗读活动,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朗读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式,提升他们的朗读表达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四年级诵读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增加学生对中文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感。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选取合适的课文,例如《初夏》,《梦想的花园》等。
2.准备课文的听力材料。
3.PPT或课件,用于呈现课文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简短的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师生一起读一段简短的课文,学生模仿跟读。
步骤二:听、说、读(15分钟)1.让学生先听一遍课文的录音,注意跟读语音语调。
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模仿跟读。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音,选择几个学生进行课文的展示。
步骤三:分角色诵读(20分钟)1.将课文分成若干段,每一段由不同的学生诵读。
2.每个学生要有自己饰演的角色,要求学生发挥想象,适当加入一些动作表演。
3.学生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变化,进行诵读。
步骤四:情感表达(20分钟)1.教师可以选择情感丰富的课文段落,让学生通过诵读来表达情感。
2.学生可以通过改变语调、语音、语速等方式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3.学生可结合表情、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步骤五:合作评价(10分钟)1.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帮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意见。
2.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诵读课通过分角色诵读和情感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相互评价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针对不同的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复习1、听写词语。
2、朗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思考:(1)“我”是怎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的?画出有关词句,读一读。
再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是怎么送报的。
(2)“我”诚实的劳动,得到了怎样的回报?(3)出示幻灯图片,结合课文和画面,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4)读第5、6自然段,指名表演。
(5)指导朗读,加深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互相关怀的一片“真情”。
三、作业1、朗读课文。
收集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例。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2教学要求: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排列顺序,并能熟读、记诵。
教学过程:一、板书:fùxí二、识读声母表1.出示小黑板: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2.指名读23个声母。
3.分两个大组轮读。
4.这是一张南瓜母表,表上声母排列的顺序是不能随便改动的。
我们在教学声母时,先教zcs,后教zhchshr,这是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习,但在记诵这张声母表时,必须把顺序调整过来。
5.齐读表上的23个声母。
三、识读韵母表。
1.出示小黑板:ɑoeⅰuüɑⅰeⅰuⅰɑoouⅰuⅰeüeerɑnenⅰnunünɑngengingong2.指名读24个韵母。
3.分四个组,每个读一行韵母。
4.这是一张韵母表。
谁能说说表上4行韵母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5.齐读表上24个韵母。
四、识读整体认读音节表。
1.出示小黑板: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2.分4个组,每组读一行音节。
3.这是一张整体认读音节表,??表上共16个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是要整体识读,不用拼读。
深圳优质微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微课脚本
《慈母情深》脚本【微课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品析,体会母亲的形象,感受母亲深深的情谊。
通过角色换位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微课过程】一、诵读诗句,激疑导读1.课件出示,配乐《假如爱有天意》,学生齐读(深情地问):她是谁?她就是-------母亲(学生齐说),这么一首诗歌,勾起了我们对母亲的一段段深情回忆。
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是母亲,哺育我们成长。
今天,我们也随着作者梁晓声一起去感受母亲的浓浓情意。
(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自读课文,你能试着填一填吗?填好后和老师的对一对答案吧!读: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jūn】)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23画】)着钱跑了出去。
注意下,龟裂的龟,它在这是个多音字,龟裂一般指手指粗糙开裂。
攥这个字,写法上,我们可以拆开来看,三、品味语言,感受母爱1、这是一个令人为之动容的故事。
作者将慈母对儿子的深深情意揉进了细腻的语言文字之中。
文中哪个细节闪烁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让你心有所动,心有所感呢?轻声读文章,划出来,圈出词语,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动。
2、老师在读到这一处的时候,感触很深:感受慈母形象1指名读。
你来读一下这句话读着读着,哪个词揪住了你的心?(极其瘦弱、弯曲)你母亲的脊背呢?作者记忆中母亲的脊背是怎样的?而现实中的母亲呢?(骨瘦如柴、脸色苍白.....)师:这都是生活的重担压着她呀!我们能不为之心头一颤吗?2、比如说还有这一处:1、这组慢镜头由母亲的背开始想前拉伸,最后定格在那双眼睛上,这是双怎样的眼睛,通过母亲的这双眼睛你读懂了什么?2、这样辛劳的母亲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你能不心头一颤吗?【板书:辛劳】3、还有这一处:1、“龟裂”是什么意思?2、龟裂的手指使你明白了什么?皱皱的毛票说明了什么?这样一位贫穷的母亲:用龟裂的手指细数着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那么坦然从容地把钱塞到了视书如命、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的儿子的手中。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共6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共6篇)第1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的、得、地”的区分与运用》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掌握“的、得、地”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的、得、地”的三种固定搭配。
3、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来正确使用“的、得、地”。
四、教学重难点1、“的、得、地”的区分。
2、“的、得、地”在实际情景中的正确运用。
五、教学设计与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二)、区别与联系1、相同之处:“的”、“地”、“得”三个字都可以做助词使用,他们在做助词时,都可以念轻声“de”。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三)用法1、“的”的用法(1)活泼的孩子美丽的花园快乐的玩耍……(形容词+“的”+名词)(2)鸟的世界故宫的景色小鸟的羽毛……(名词+“的”+名词)(3)他的桌子我的书本她的铅笔……(代词+“的”+名词)2、“地”的用法悲伤地说高兴地写甜甜地笑认真地听快速地奔跑消极地回答(形容词+“地”+动词)3、“得”的用法写得快读得好玩得高兴笑得开心红得发紫白得发光(还有一首简单的口诀,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区分和使用它们,想学吗?跟我读吧!)(四)“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师: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六、巩固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的、地、得”跑(得)飞快飞快(地)跑仔细(的)观察观察(得)仔细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师:练习简单吗?我们提高难度试一下,请看题目) 2、给句子填上“的、地、得”小雏燕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七、用法小结(师:让我们再来回顾“的地得”的用法口诀)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小学语文微课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 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1. 微课课件2. 生字卡片3. 课文朗读音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1. 学生自主观看微课,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针对微课内容,进行讲解和补充。
3.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4.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
5.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微课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完成微课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微课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探索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古诗朗读语文教案
一年级古诗朗读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律,能够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
3.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掌握《静夜思》的韵律和格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难点,让学生准确地朗读《静夜思》,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静夜思》的课文,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律,熟悉古诗的朗读技巧。
2. 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背诵《静夜思》,准备好朗读古诗的情绪和语调。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古诗的魅力,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古诗《静夜思》。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然后讲解古诗的意思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内涵。
3. 学习古诗的朗读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诗的朗读技巧,包括语音语调、停顿节奏等,让学生掌握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4. 学生朗读古诗。
让学生轮流朗读《静夜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感情表达。
5.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古诗的基本特点,掌握了《静夜思》的韵律和格律,提高了朗读古诗的能力,培养了审美情感。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背诵《静夜思》,并且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效果也较好。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少年中国说》微课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泻”“麟”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结合资料体会中国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号参赛选手,我试讲的题目是《少年中国说》(节选),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孩子们好,请坐!一、揭题孩子们,爱国是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和爱国有关的文章《少年中国说》(节选)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字正腔圆)一起读!二、介绍作者1.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同学们都查过资料了,这就是梁启超青少年时的照片,你们看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眼睛(炯炯有神)2.作者是开启文本的窗户,课前孩子们也结合预习单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梁启超先生的了解?生1:你了解了梁启超领导的一项伟大活动。
生2:我听出来了,在你心中,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生3:的确,他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堪称大家。
三、解读题目1.我们来看看,题目中有个“说”,猜猜它的意思?(说话、小说)看看老师带来的资料,小声读读。
2.“说”是一种议论文体,它是谈谈的意思,有古文很多用“说”做题目,比如:《马说》意思就是谈谈马,《爱莲说》意思是谈谈莲花,那《少年中国说》就是谈谈谁?一谈少年,二谈中国,(板书)课文还谈了什么呢?我们去文中找答案。
四、初读课文,检查字音、朗读,梳理课文内容。
1.请孩子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同伴互读的方式认读生字。
老师从你们的神情看出你们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再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和三位同学一致。
2.出示第一自然段,这些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你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都是“少年......则国......”)则就是“就”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在“则”的前面停顿,请你试着读出这种节奏。
3.第二自然段生僻字较多,刚才也有同学读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再把这些难读的词语读准确,一起读!4.刚才大家说,梁启超先生既谈了少年,又谈了中国,快速找找哪个段落在写少年,哪个段落在写中国?(抽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在写少年,第二自然段在写中国,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那么第三自然段在写什么?五、品读第一部分,体会中国少年之责任,有感情朗读、背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朗读小活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朗读小活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朗读古诗词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设置古诗词朗读小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古诗词朗读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和意义,然后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的含义。
接着,教师可以示范朗读这些古诗词,注重语调、停顿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读。
比如,可以设置古诗词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朗读上一句古诗词的最后一个字来接下一句古诗词,从而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记忆力。
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读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再次,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舞蹈等元素,设计一些多样化的古诗词朗读表现形式。
比如,可以让学生配合音乐节奏进行古诗词朗读,或者结合舞蹈动作进行古诗词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最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读展示活动。
在展示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词进行朗读表演,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就,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中设置古诗词朗读小活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朗读教学教案
本文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的课文朗读环节,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份针对性的教学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延伸。
一、课前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领会意境,朗读流畅。
(2)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材准备(1)教师备课笔记。
(2)学生课本、朗读稿、字卡、词语卡片等。
3. 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一段音乐,或者用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为学习本节课文做好心理准备。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如“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之后,都想到了什么?”“你们看了这幅画作,心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 课文朗读(1)学生模仿教师。
教师先朗读一段课文,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语音语调,适当调整自己的速度与语音语调。
(2)学生自读。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朗读,把握好节奏和语调,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发音的不足之处。
(3)点读:针对生词和语法困难的句子,教师以点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这些单词和句子。
(4)整段朗读: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朗读,让每组朗读出自己感觉舒适的音调,达到效果。
3. 评析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析交流,让好的学生分享他们优秀的朗读经验和体会,让其他同学学习、模仿或者借鉴。
二、教学过程1. 集中课堂活动让学生听取篇章,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并分享感受,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三人分组——情境表演学生按三人一组,针对课文中所学的一个小故事进行情境表演,其中一个人担任“讲述者”,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表现所学的故事。
每个学生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演的角色,感受情境,总结经验。
三、课后延伸1. 词语操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讲解生词、短语等,并发放到具体内容的练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诵读课教案
【导读】一年级是小学的开端,语文教育是小学课程的重要核心之一。
经典诵读是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经典诵读课的具体教案,该教案主要基于人教版课程体系。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朗读“《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2、通过朗读实现对“《静夜思》”内容的了解和记忆;3、能够基本理解“《静夜思》”中描述的意象及情感;4、能够在了解“《静夜思》”后,表达对作品的个人感悟;5、培养学生的语言韵律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6、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并准确、流利地朗读出来;2、学生在了解“《静夜思》”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悟,并通过语言表述呈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展示“《静夜思》”全文,通过朗诵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静夜思》”,教师可适当讲解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及作品的名句等。
2、主体环节(1) 阅读训练教师将课文“《静夜思》”分段给学生朗读。
通过分段朗读,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词汇,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以强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朗读训练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将整篇课文分词并进行模仿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同时,教师也会特别强调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3) 情感训练为了更好地从课文中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想法,教师将让学生尝试回想一些生活中曾有过的类似场景,并将这些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相比较,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3、巩固与拓展环节(1) 个人感悟学生在阅读课文并体验作者情感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创作训练学生逐渐理解并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和想法后,教师将通过作文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3篇 一年级语文微课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3篇一年级语文微课案例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3篇一年级语文微课案例,欢迎参阅。
小学一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春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
(谜底是“画”字)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谜底还是“画”)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好重点词句》微课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微课信息
微课名称:朗读好重点词句
选题意图:学生在朗读课文,基本能做到正确、流畅,可做到有感情朗读还是有困难。
针对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读好重点词句,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知识来源: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天地“金钥匙”。
运用对象: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让四年级学生学习朗读好重点词句,激发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爱上我们的语文。
教学用途:在讲课中,启发学生划出文章的重点词句,并进行朗读。
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类型:理论讲授、技能训练
制作方式:录屏、演示文稿
预计时间:9分钟
设计思路: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朗读一个句子,指出教学目的(朗读好重点词句),然后讲授朗读好重点词句的方法和技巧(举例说明),最后总结。
微课设计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好!谁来读读这句话。
“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学生读。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读:我爱故乡的杨梅。
(强调“我”)我爱故乡的杨梅。
(强调“爱”)我爱故乡的杨梅。
(强调“故乡”)我爱故乡的杨梅。
(强调“杨梅”)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重音,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感情。
但是在一篇课文中,一定要根据课文表达的意思朗读。
像刚才这句话,根据课文就应该强调“故乡”,因为这篇课文要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这节课我们就说说如何读好重点词句,用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好重点词句的方法和技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一)划出文章中的重点词句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凡是突出表现主题的词句,就是重点词句。
1、预习时,关注重点词句
自己预习课文时,要一边读书,一边试着勾画自己认为的重点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2、课堂上,补充修改重点词句
由于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划出的重点词句就不是那么准确,所以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老师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不断补充修改自己划出的重点词句。
(二)、读好重点词句
划出了重点词句,然而真正能读好重点词句并不容易,可以运用一下方法和技巧。
1、停顿要准确、合理。
在朗读中停顿非常重要,一篇课文停顿能够分清楚,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表达出来。
2、轻重、速度的快慢要合适。
朗读的轻重指读时声音的加重或放轻。
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频率的快慢。
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时轻重、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听起来都会变得很难听。
一篇诗歌在读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
速度的快慢和停顿,这样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写诗的含义。
如《大地的话》第一节:
假如你是种子,你可以发芽、生根,
请到我的怀里睡。
开花、吐蕊。
这里有新鲜的空气,让枝头的果子
软绵绵的被。
一嘟噜一嘟噜往下坠
这节诗的重点词是:“假如、新鲜、软绵绵、一嘟噜一嘟噜”,“假如、新鲜、软绵绵”表现了大地母亲的博大和慈爱,朗读时,要停顿、语调要舒缓,有亲切感。
“一嘟噜一嘟噜”这个词,它仿佛让我们看见了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因此要重读、快读,读出大地的欣喜之情。
这样读:
3.语气、语调要恰当。
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的语句的声音形式。
所谓语调,就是根据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声调。
一句话的语气主要决定于语调。
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
如朗读《大地的话》最后一段:
啊,大地是我,都是我的宝贝;
我是大地。
一切宝藏,
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在我的体内……
这是全诗的总结,重点词有:精灵、宝贝,大地用“精灵”称呼生命,体现了大地对生命的爱;大地把“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看做是自己的“宝贝”,赞扬了大地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朗读时的语气呢?对,要带着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语调要激昂。
是否可以这样读……
三、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讲了朗读好重点词句的方法:可以通过停顿、用重音加强,通过提高音调,语气突变等突出重点词句,这样可以把文章读精彩,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不过知道了不等于会了,掌握了。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经常练习,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