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南京、盐城二模作文解析
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版精编版
![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5735316c85ec3a87c2c5a6.png)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8.3.21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答案] B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记。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2018届高三南京二模语文(教师版)教学文稿
![2018届高三南京二模语文(教师版)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76c2485fbfc77da369b122.png)
2018届南京、盐城、连云港高三二模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解析】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
不随便说笑。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
第一空可以根据下文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可以排除“谨言慎行”。
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第二空根据“有些至今还被同行……”可看出此空的含义是常常被同行提起。
因此可选“津津乐道”。
出水才看两腿泥:喻指事情要发展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锥子没有两头尖:喻指人或事物不能两全其美。
第三空根据下文可得知事情不能两全,应填“锥子没有两头尖”。
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 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 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 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 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解析】A 项递进的语序不当,“不仅……还”的意思是进一层的,这里应该是先带动“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再带动“《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
”; B项选自中央一号文件;C 项“概括”“民心”动宾搭配不当,“十大媒体流行语”歧义;D项“受到”缺少宾语中心词,可以加上“的威胁”。
A. 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 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 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南京市、盐城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解析版
![南京市、盐城市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e2724fc4ffe473368abc4.png)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8.3.21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答案] B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记。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南京盐城二模语文作文解析
![南京盐城二模语文作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d1f3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f.png)
南京盐城二模语文作文解析最近啊,这南京盐城二模的语文作文可成了热门话题。
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其中的门道。
先来说说这次作文的题目吧,那可真是够有挑战性的。
题目给出的材料就像一团乱麻,得咱们一点点地抽丝剥茧。
我记得当时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哎呀妈呀,这可咋整”。
就拿其中一个材料来说,讲的是一个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段经历。
曾经我特别想学会弹吉他,觉得抱着吉他自弹自唱那简直帅呆了。
于是乎,兴冲冲地买了一把吉他,还报了个培训班。
刚开始那几天,热情高涨,每天都能练上好几个小时。
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那些和弦按得我的手指生疼,指尖都起了水泡。
每次按弦的时候,都像是在上刑一样,疼得我直咧嘴。
而且那些复杂的指法变换,把我弄得晕头转向。
我当时就想啊,“这啥玩意啊,咋这么难呢?”有好几次,我都把吉他扔在一边,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要不就算了吧,这也不是非学不可的东西。
”可每次看到别人在舞台上潇洒地弹着吉他,我心里又痒痒的,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于是,我咬咬牙,继续坚持。
手指头疼,我就缠上胶布接着练。
指法弄不明白,我就一遍遍地看教学视频,跟着老师的示范反复琢磨。
那段时间,我满脑子都是吉他,吃饭想,睡觉想,走路都在想。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能弹出一些简单的曲子了,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够流畅地弹奏,我真的是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努力。
回过头来再看这次二模的作文,其实和我的这段经历有着相似之处。
它就是在考验我们如何看待困难,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或者目标。
再比如说另一个材料,讲的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参加学校运动会拔河比赛的事儿。
当时我们班参加拔河比赛,大家一开始都信心满满,觉得肯定能赢。
可一上场,才发现情况不妙。
对方那队看起来个个身强体壮,我们这边在气势上就先输了一截。
比赛一开始,我们这边就被对方拉得节节败退。
这时候,我们队里有人喊了一嗓子:“大家别慌,一起用力!”这一喊,还真把大家的魂给喊回来了。
南京二模作文讲评
![南京二模作文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005751e7b84ae45c3b358ccc.png)
2018南京、盐城二模作文讲评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材料解读这是一则哲理类作文材料。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
这两句话从句式上看,采用“是”“也是”组句,似乎有所偏重,但细审两句话含义又是相对独立的。
立意要兼顾说" 不”和”长大”两个方面,否则视为偏离题。
这则材料,关键词是”说不”、”长大”(成长、成熟)。
这里的“说不”可以理解为对“长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他人”和”我”两方面)的”说不”、拒绝。
既可以为有声之呐喊,也可以为无声的拒绝;既可以是艺术地婉转的拒绝,也可以是直接的坚决的拒绝(要言之成理)“长大”可以是好习惯的养成,是理想、信念的升华,是美好人格的塑造,是宽广情怀的涵养,是心理的成熟,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从材料的具体语境来看,“你”和”长大”主要指向为青年人的成长与成熟,但这不是唯一,也可以虚化为国家、民族、文化等层面的成长与成熟。
(一)从“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这句话立意:这句话的直接表述是: 如何正确对待别人对你的要求、愿望、心意的拒绝,对你认识、观点、想法、方案、能力等的否定。
正确面对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等从而让自己成熟、提高、更好等。
具体立意:上句表述非常清晰,“不”(否定、拒绝)来自他人,说“不”的对象是你,是说别人拒绝你的请求,否定你的判断或追求。
别人对自己的否定和拒绝,提醒我们不能做被宠坏的孩子,不能任性而为,不能有背离公序良俗,背离常理人情的要求和想法,要学会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要学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获得成长。
每个人在学业、工作、为人处事、思想认识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错误和不足,没有人否定你拒绝你,你就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能获得成长。
别人错误的否定和拒绝,也能促使我们更透彻地认识事实,磨练自己,学会忍耐、沟通、协调、说服等技能,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2018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2018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阅卷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0a6f7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b.png)
................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阅卷状况剖析....................一、本次考作文:..........依据以下资料,取角度,自目,写一篇许多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歌除外。
.......没有人你“不”的候,你是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不”的候,也是不大的。
....................二、文资料剖析:.........是一真理作文资料。
............资料由两句组成。
两句从句式上看,采纳“是”“也是” 句,仿佛.................................有所着重,但两句含,又是相独立的。
......................种形式的新资料作文,基本型有两种,一是由一句富含真理性的独....................................................................子之的关系基安分两种:一种是两句中的一句,另一句述...................................要点(多前面,后边资料要点);二是两句是并列或相(也有相反)....................................的关系。
本资料从内涵上看,属于相关系,但有必定的交错含。
...............................三、立意:.......资料,关是“ 不” 、“ 大”(成、成熟)。
..........................里的“ 不”能够理解“ 大” 程中的各样要素(“他人”和“我”..................................双方面)的“ 不” 、拒。
既能够有声之喊,也能够无声的拒;既可...................................以是有理有度有的拒,也能够是无理的拒(要言之成理)。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344e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8.png)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对于中考试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争取更好的成绩、报考优秀的高中,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8年中考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
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地震、海啸、核泄漏,灾难像浪潮般一阵阵地席卷着盛开樱花的国度。
家园被毁,蔬菜、水源被污染,日本国民的艰难处境深深地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我们相信,大和民族不会引颈受(lù) ;我们(qí) 祷,浩(hàn) 宇宙早日迎来甜美与芳馨。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2分)如果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
沃野千里繁华似锦星光灿烂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4、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4分)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①师范生享受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最新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解析
![最新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c23a33770bf78a642954ab.png)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
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
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
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附:作文审题立意解析:二、审题立意叙事性的材料审题当然应当读懂事情的背后。
原先与后来,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提升,原因何在?当然是过去平均化的设计,现在个性化的设计。
因此在呼唤个性发展,自主独创的时代里这一材料内涵直指当下热点。
这则材料的核心立意无疑是聚焦“个体、个性、人性化”这些词语。
教育要尊重个性,制造要体现人性化,城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政治体制要适合各国国情。
要允许个别、另类、异端的出现,要鼓励不同的言论与主义的论辩,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个人的前景无不与“个人”的“个”紧密相联。
而这背后是人权,是尊重,是开放,是包容,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愿景。
立意取“改变”行否?个人认为也可以,这也是导致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因时而动,顺风而转,改变才能适应,在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殊阶段,不变则死。
所谓穷则通,通则变,变则久。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被短板,重环保,创新驱动,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迈向"中高端"。
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华为、联想、中兴、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行列。
显然,改变才有机会,改革创新通向美好前程。
立意取“调整”、“适应”行否?渐离渐远,偏离核心立意,但个人认为——也行!因为是改变一路而来的,同样是战斗机事故降低,作战水平得到提升的原因。
2018届江苏各大市一二模作文总结
![2018届江苏各大市一二模作文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814f29a8114431b90dd8c4.png)
南京、盐城2018届高三二模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一、审题立意二模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说‘不’”是关键词。
“说‘不’”是分别由“他人”和“你自己”发出的动作行为。
说“不”,表示否定、拒绝、喝止。
他人对你说“不”’,可引发你的警觉与反思,有助于你判断是非得失,从而做出调整与取舍。
你自己说“不”,有时是你对他人的拒绝与不满,有时是对自己的叫停与推翻。
材料肯定“说‘不’”在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价值,旨在引导考生对现实生活中无原则的随顺阿谀、无主见的苟同盲从、无节制的自由任性这些不良行为的进行反思针砭,进而树立独立思考、和而不同以及律己克己的优秀品格,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二、判分说明1.判分原则从每一篇作文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公正公平;对每一个分数负责,恰如其分。
2.判分等级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①作文要扣合“说‘不’”与“长大”之间的关系来写。
构成作文材料的两句话都是在谈“说‘不’”与“长大”之间的关系,因此考生行文时不可扔掉“长大”单谈“说‘不’”,亦不可扔掉“说‘不’”单谈“长大”。
当然,判断作文是否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又不可只盯着字面的有无或字数的多寡,要分辨出哪些是过程体现自然生发,哪些是言不及义硬贴标签。
②作文可单写一个方面,也可以两个方面兼写。
从语意表达看,说后一句话是材料要强调的,不无道理;从语法上分析,构成作文材料的前后两句话用“也”联接,是并列关系。
两句话放在一起,彼此彰显,互为补充,共同启发考生对“说‘不’”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刻思考。
考生作文可单写一个方面,也可以两个方面兼写。
南京、盐城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详细解析版
![南京、盐城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详细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8b4039482fb4daa58d4be9.png)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13.(1)言笑晏晏 • (2)小人长戚戚 • (3)朝菌不知晦朔 • (4)扪参历井仰胁息 • (5)决眦入归鸟 • (6)成由勤俭败由奢 • (7)佳木秀而繁阴 • (8)举匏尊以相属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 14.①热爱家庭,②甘于牺牲,③体贴细腻,④ 不善表达。(4分,每点1分) • 15.①萨拉为自己讨厌的房子原来也如此漂亮悦 人而惊讶;②为丈夫想满足自己的愿望悄悄打出 售房广告而感动;③为自己没有体贴丈夫而羞愧。 (6分,每点2分) • 16.①点染出欢乐的家庭氛围,②暗示了乔情愿 牺牲的具体原因,③促成了萨拉的心理转变,④ 推动了情节发展。(4分,每点1分) • 17.①通过萨拉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萨拉的醒悟 与决心;②揭示小说的主旨:美好温馨的婚姻生 活需要双方都具有牺牲精神;③用“情愿牺牲” 呼应上文,使小说结构严谨。(6分,每点2分)
• •
•
•
•
•
【译文】 当初,宫禁警卫士兵,历朝相承,只求息事宁人,不想再检查挑选,恐怕伤害人情,因此瘦弱年 老的占据多数。但又骄横傲慢,不听命令,实际无法使用,每次遇到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 各朝之所以丧失国家,也大多由于这个原因。后周世宗通过高平一战,开始知道它的弊端,癸亥 (二十二日),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未必能供养得 起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无用的东西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 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众!”于是命令各军普遍检查挑选兵员,精锐的提升到上军,瘦弱的逐出 军队。又因强健勇猛的战士大多被藩镇所收养,下诏征募天下壮士,全部遣送到京城,命令宋太 祖皇帝赵匡胤挑选其中最好的组成殿前诸班,其余骑兵、步兵各军,分别命令将帅挑选士兵。由 此士兵精干强壮,近代以来没有比得过的,征伐四方,所到之处频传捷报,这就是挑选兵员的功 效啊! 契丹自从后晋、后汉以来,频繁侵犯河北地区,轻骑兵长驱直入,没有任何屏障的阻隔,郊区野 外的农民经常陷入烧杀抢掠的困境。向朝廷陈述政见的人称说深州、冀州之间有胡卢河,绵延横 亘几百里,可以疏通河道来阻截契丹骑兵的横冲直撞。当月,绍令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 使韩通率领士兵、民夫疏通胡卢河,在李晏口筑城,留驻军队守卫。从此契丹军队不敢再过胡卢 河,胡卢河以南的百姓开始得到休养生息。 壬戌(二十三日),后周世宗诏令群臣畅所欲言陈述政事的得失利弊,诏书大致说:“朕对各 位卿大夫,才能没法全部知道,面孔没法全都认识。倘若不采集他们的言论从而观察他们的行为, 明悉他们的意见从而考察他们的忠诚,那凭什么来看出各人才器韬略的高低深浅,了解任用是否 得当!倘若卿大夫陈说了而听不进,罪确实在朕身上。假使我要求了而不说,罪责将归谁呢?” 后周世宗因为朝廷长久没有铸造铜钱,而民间许多人销毁钱币做成器皿以及佛像,铜钱越来越少, 九月,丙寅朔(初一),敕令开始设立机构采集铜来铸造钱币,除了朝廷的礼器、兵器以及寺庙 道观的钟磬、钹镲、铃铎之类准许保留外,其余民间的铜器、佛像,五十天内全部让送交官府, 付给等值的钱;超过期限隐藏不交,重量在五斤以上的判死罪,不到五斤的量刑判处不同的罪。 世宗对侍从大臣说:“你们不要为毁佛而疑虑。佛用善道来教化人,假如立志行善,这就是信佛 了。那些铜像岂是所说的佛呢!况且我听说佛的宗旨是在于利人,即使是脑袋、眼睛也都可以舍 弃布施给需要的人,倘若朕的身子可用来普济百姓,也不值得吝惜啊。” 后周世宗任命枢密院承旨清河人张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当初,世宗在澶州时,张 美掌管州中隶属于三司的钱粮,世宗有时私下有所索求,张美千方百计为他提供满足。后周太祖 听说此事很生气,又恐怕伤害世宗的感情,只是调任张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张美治理财政很 精明,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所以世宗将财政收入的大权授给他;然而想到他在澶州的作为,终 究不将他当作公正忠诚的人来对待。
南京市、盐城市2018年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和答案解析
![南京市、盐城市2018年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d434811a37f111f1855bf5.png)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8.0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内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A.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 谨言慎行律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 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C.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忆。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粮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也包容无数的“小我”。
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它尽可以在一个大结构中,细心经带一个一个的小结构《七月》为平平常常的工作注入了生命,①它是鲜活的诗,也是水久的史②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③它是写实的,却不为“实”所缚④它是粗放的,却不妨粗放中有细腻A ①②③④ C.②①①③ B.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4.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分)A,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2018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2018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阅卷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a7ff3ebb4cf7ec4bfed08a.png)
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阅.卷.情.况.分.析.一.、.本.次.考.试.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二.、.文.题.材.料.分.析.:.这.是.一.则.哲.理.类.作.文.材.料.。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
.这.两.句.话.从.句.式.上.看.,.采.用.“.是.”.“.也.是.”.组.句.,.似.乎.有.所.偏.重.,.但.细.审.两.句.话.含.义.,.又.是.相.对.独.立.的.。
.这.种.形.式.的.新.材.料.作.文.,..基.本.类.型.有.两.种.,.一.是.由.一.句.富.含.哲.理.性.的.话.单.独构.成.,.二.是.由.两.句.富.含.哲.理.性.的.话.(.或.多.句.话.).构.成.。
.第.二.种.类.型.的.作.文.题.,.句.子.之.间.的.关.系.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两.句.话.中.的.一.句.话.为.铺.垫.,..另.一.句.话.为.陈述重.点.(.多.为.前.面.铺.垫.,.后.面.为.材.料.重.点.).;.二.是.两.句.话.是.并.列.或.相.对.(.也.有.相.反.)的.关.系.。
.本.则.材.料.从.内.涵.上.看.,.属.于.相.对.关.系.,.但.有.一.定.的.交.叉.含.义.。
.三.、.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关.键.词.是.“.说.不.”.、.“.长.大.”.(.成.长.、.成.熟.).。
.这.里.的.“.说.不.”.可.以.理.解.为.对.“.长.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他.人.”.和.“.我.” 两.方.面.).的.“.说.不.”.、.拒.绝.。
2018届南京二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2018届南京二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6207db5ef7ba0d4b733b23.png)
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分析一、本次考试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二、文题材料分析:这是一则哲理类作文材料。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
这两句话从句式上看,采用”是”“也是”组句,似乎有所偏重,但细审两句话含义又是相对独立的。
这种形式的新材料作文,基本类型有两种,一是由一句富含哲理性的话单独构成,二是由两句富含哲理性的话(或多句话)构成。
第二种类型的作文题,句子之间的关系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两句话中的一句话为铺垫,另一句话为陈述重点(多为前面铺垫后面为材料重点);二是两句话是并列或相对(也有相反)的关系。
本贝材料从内涵上看,属于相对关系,但有一定的交叉含义。
三、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关键词是”说不”、”长大”(成长、成熟)。
这里的”说不”可以理解为对”长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他人”和”我”两方面)的”说不”、拒绝。
既可以为有声之呐喊,也可以为无声的拒绝;;既可以是有理有度有节的拒绝,也可以是无理的拒绝(要言之成理)长大”可以是好习惯的养成,是理想、信念的升华,是美好人格的塑造,是宽广情怀的涵养,是心理的成熟,是精神境界的提升。
从材料的具体语境来看,”你”和”长大”主要指向为青年人的成长与成熟,但这不是唯一,也可以虚化为国家、民族、文化等层面的成长与成熟。
(一)从”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这句话立意:这句话的直接表述是:如何正确对待别人对你的拒绝,对你判断和认识的否定。
具体立意:正确认识成长的自由与限制的关系;如何对待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各种约束、规则;长大需要接受现实的磨练和心理的锻炼;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更有利于长大;在说不”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正确对待”苦口”“良药”,等。
(二)从”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这句话立意:这句话中的”你自己不会说不”,既可以理解为”自己”对”他人”的某些行为说”不”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说”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南京、盐城二模作文解析
南京、盐城二模作文试题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
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
材料解析
一
材料结构
本次考试作文材料采用了两句话分两行排列的形式,接近2014年江苏高考题“青春朽或不朽”。
但上下两句用了关联词“是……也是……”,而且没有用“有人说……又有人说”作引,这说明两句话属于同一观点,并非高考的辩证式。
二
核心概念
材料核心概念有二。
说“不”
说“不”,是表达否定或拒绝,不宜泛化为经历挫折、遭遇逆境等。
(固然,可以把“对你说‘不’”理解为环境在排斥你,但这种理解损失了材料原本的意蕴。
)
长大
“长大”,是指心理上的成熟、精神上的提升,决不可偷换为事业成功之类实体性成果。
三
材料观点
及理解分歧
两句话共同指向了“说‘不’”和“长大”间的一个关系:
拒绝、否定可以促进人精神层面的提升。
下面就要看看材料的两句话分别从什么角度讨论了这一关系。
上句表述非常清晰,“不”(否定、拒绝)来自他人,说“不”的对象是你,是说别人拒绝你的请求,否定你的判断或追求。
下句的“不”来自“你自己”,但说“不”的对象是缺失的,补足不同的对象可以得出两种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小投票
两种理解都可以与上句呼应
第一种理解是说要懂得拒绝他人,与上句说“不”的主体和对象互换;
第二种理解是说要学会自我否定,增补了上句说“不”的主体,对象仍是“你”。
从成长阶段来说,知道拒绝别人(下句第一种理解)应该是自我意识的体现,是较早发生的。
被人拒绝(上句)是促成成长的,按序在第二位。
自我否定(下句第二种理解)是更高的发展阶段。
所以,命题人的意图,应该是想取第二种理解,使上下句构成递进关系。
在第二句中特别强调“你自己”,意在突出说“不”的主体是另一个你。
这届高三学生在去年高二统考时都接受过“另一个你”的洗礼。
(“另外一个你总是为你难过。
但是你的另外一个你就在难过中在长;那么就一切都好了。
”)所以理解这次这个题,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歧解毕竟产生了。
而且这个歧解不是命题者预设中的开放式话题。
话说,命题人只是想把两句话弄成一样长度,看起来好看吧。
材料上句,网传出自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但似乎只见到《意林》和作文素材选之类的引用。
下句是命题者自己编的。
如何处理写第二句话第一种理解的文章(比如《面对“道德绑架”,我们要敢于说“不”!》),很考验评分标准制定专家的智慧。
智慧是一种经验,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
四
立意角度
下面说说这个题目可以展开的空间。
因为两句并未构成对立观点,所以不易进行辩证的思考。
也确实很难论证不说“不”也能长大。
所以文章可以从两个方面作一些发挥。
1
针对材料理论,问一些“为什么”,思考一下“怎么办”。
别人对你说的和你对自己说的“不”有什么不同?
是什么造成了没有人对你说“不”?
如何才能做到对自己说“不”?
……
2
把材料的理论进行细化
a
演绎式细化
讲清楚“说‘不’”影响“长大”之间的过程,是议论文理论演绎和记叙文情节设计的重点。
b
分析式细化
“你”可以细分成个人、团体、国家。
说“不”可以细分为有声的拒绝和无声的拒绝,有理的拒绝和无理的拒绝。
“长大”可以是习惯的养成,信念的坚定,人格的塑造,情怀的获得。
c
补充式细化
关于对你的什么说“不”,材料是留白的。
我们可以补上不同的内容
补上“情感”“行为”,那文章主题就是“他律”“自律”;
补上“思想”“理想”,那文章主题就是“观念的更新”;
当然,这里补上的应该是不良或不切实际的东西。
那么补上积极的事物行不行呢?
这就涉及到对于“成大”的理解了。
成长,也可能伴随着自我中积极因素的被否定、拒绝直至消灭,所以有些人越长大越孤单,所以有些人长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