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
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共有以下一些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大小比较,包括分子是1的分数和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单计算和简单应用。其中分
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应用是难点。
这个单元的教学,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折纸、分物等活动,能使学
生清楚直观地感受分数。例如,学习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时,我让学生每人
准备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第一张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1/2,第二张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4,学生很直观地就看到
1/2比1/4大,于是我再带领学生总结分析: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所以分子是1的份数,分母小的反而大。这样分析总结得非常透彻了,但是
学生做题,我还是发现有的学生出错较多,可见这个地方真是个难点。
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时,按照课本上的例题,我特意制作了教学,通过形象
直观的,让学生明确,一个物体或图形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一些物体
也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然后结合第一课时学习的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分数应用第二个
例题到六年级学习了分数乘法时还要再学习,有的学生回家做题不会做,家长竟
然教给孩子用六年级的分数乘法来做,真是不知道这些家长怎么想的,孩子不会
做题,家长首先应该想到看课本例题或问老师呀。
这个单元的内容看似简单,有一些学生掌握的还真不扎实,这几天还得好好
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看起来简单,但因为是新知识,
所以同学们学起来有点困难。
我在设计教学是先从一个小判断入手,意图是引起同学对平均分的注意。另
一个意图是创设矛盾引起同学们的思考,从而导入课题——分数。
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掌握情况是不错的,课堂练习也不错,但是当质疑、
释疑时,一个同学提出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时,而我认为简单,也是因为准备不
充分,没有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儿给与鼓励,并及时发动同学们开动脑筋帮助她,忽视了团队精神的发扬教育,这是我的失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全力准备,做好预设,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全面的估计,从而上好每一节课。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想半个月饼可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到想1/2
以外的分数,在让学生自己猜测、自己想象的基础上得出揭示了课题、得到了
1/3、1/4、1/5等不同的分数。让学生由1/2的意义推广到1/3、1/4等分数的意义,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节课两次让学生动手操作,第一次是在
分完苹果和三角形的1/2以后,让学生动手涂出长方形的1/2;第二次是在明白
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思之后动手涂出圆或长方形的几分之一;通过学生所涂的分
数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的道理。
3、充分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分数的意义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本课借助分苹果的例子,说透1/2所表示的意思,进而让学生自己举出1/2的事例,学生说出了分梨子、橘子、长方形、正方形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又让学生看图联想分数,如看到花,想到一个花瓣大约是花的1/6、看到伞想到
每份是伞的1/8、看到桌子想到1/2、1/3或1/6等等,并且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生活中的物体中寻找分数。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知识点设计太多,几分之一的含义、几
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几分之几的认识都设计到了,但几分之一的比较和几分之几
的认识,讲得不深不透,学生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将几分之几的认识放到
第二课时学习,这样安排也许更好。
教学环节不够紧凑,在让学生动手涂分数时,应有时间限制,学生准备的圆
如果是同样大的,在比较大小时就不会出现找不到比较的图形的现象了。正因为
在两次动手操作时,时间没把握好,以至后续的两个思维性较强的填分数的题没
有完成。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
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
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
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
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
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
宝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
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
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
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
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
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从整数
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在意义上,在读、写方法或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
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分数是本单元的基础,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它的学
习直接影响分数计算的学习质量。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
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送纸同学的活动,
在送纸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
“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明显感到,在这一点上,
做得不够好,学生还未能在活动中未能形成“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尤其
是在练习第3题时,部分学生第一次完成没有注意到第一、二幅是没有平均分,
不能用分数表示,老师提醒后,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