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液体药剂_乳剂制剂技术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技术 第六章 液体制剂

药物制剂技术 第六章 液体制剂

(3)混悬剂(以微粒状态分散,>500nm)
不同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及其特征
液体类别 微粒大小 (nm) 1 低分子溶 液剂 1100 高分子溶 液剂 1100 溶胶剂 乳剂 混悬剂 >100 >500 特 征
以分子、离子状态分散,为澄明溶液, 体系稳定,用溶解法制备 以分子状态分散,为澄明溶液,体系稳 定,经溶胀后再溶解制备 以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聚结不稳 定性,用分散法和凝聚法制备 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 聚结和重力不稳定性,用分散法制备

仿混溶,但不能与脂肪油混溶; 用作溶剂、润湿剂、保湿剂、防腐剂, 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 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

③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通式为H(OCH2CH2)nOH。
PEG200、300、400、600为液体,PEG1000、2000、4000、 6000、12000、20000为固体。
不能混溶。化学性质稳定,但长期受热和光照会徐徐氧 化。可作口服制剂和擦剂的溶剂。
③ 肉豆蔻酸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

由异丙醇和肉豆蔻酸经酯化而制得。为无色澄明易流动 的油状液体,相对密度为0.846-0.855g/cm3。化学性质 稳定,耐氧化,抗水解,不易酸败。 不溶于水、甘油和丙二醇,可溶于乙酸乙酯、丙酮、矿 物油和乙醇,可与氯仿、乙醚、碳氢化合物和不挥发油 混溶,可分散于蜡、胆甾醇和羊毛脂中。 本品无刺激性、过敏性,易于被皮肤吸收,可溶解甾体 药物和挥发油,在外用制剂中可取代植物油作为润滑剂, 也可作为外用药物的溶剂和渗透促进剂。
1、致病菌:口服药品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液体制剂(课堂PPT)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液体制剂(课堂PPT)

最常用。 易霉变,不宜久贮。 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 对苯应酚使、用鞣纯质化和水硼或酸精的制溶水解。度比水大 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延长药效作用 含水10%甘油无刺激性,且可缓解药物 的刺激性;30%以上可防腐。 可供内服,但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
——能抑制微生物(繁殖体,芽胞)生长发育 的物质。
防腐的重要性 防腐措施 1、减少或防止污染 2、严格控制辅料的质量 3、添加防腐剂
24
常用防腐剂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 ▪ 苯甲酸及其盐 ▪ 山梨酸及其盐 ▪ 苯扎溴铵 ▪ 醋酸氯己定 ▪ 其他
25
26
5. 矫味剂(flavoring agent)
制备糖浆剂的方法。
混合法
适用于制备 含药糖浆。
将含药溶液与单糖浆均匀混合制备糖浆剂的方法。
38
例:枸橼酸哌嗪糖浆的制备
[处方] 枸橼酸哌嗪 160g
蔗糖
650g
尼泊金乙酯
0.5g 含药糖浆剂,主药枸橼酸
柠檬香精 纯化水
适量 哌嗪,尼泊金乙酯为防腐
加至
剂,蔗糖为单糖浆,柠檬
1000m香l精为矫味剂。
15
1. 增溶剂(solubilizer)
增溶——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 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solubilizer)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增溶质 (solubilizates)被增溶的物质。
对于以水为溶剂的具药物有,很增强溶的剂的表最面适活HL性B值、为能15够~显18。 常用的为非离子型著表降面活低性液剂体如表聚面山梨张酯力类的(T物we质en。)和聚氧

药剂学-《液体制剂》执业药师考试复习知识点

药剂学-《液体制剂》执业药师考试复习知识点

第九章液体制剂第一节概述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可形成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制剂处于稳定状态如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

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则形成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这种状态的液体制剂处于物理不稳定的状态,如胶溶剂、乳剂、混悬剂。

液体制剂品种多,临床应用广泛,在药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一)液体制剂的特点在液体制剂中,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发挥药效;给药途径广泛,可以内服,服用方便,易于分剂量,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也可以外用,如用于皮肤、黏膜和人体腔道等;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有些固体药物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胃肠道刺激作用。

制成液体制剂通过调整制剂浓度而减少刺激性;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但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又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都不方便;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非均匀性液体制剂,药物的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二)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非均匀相液体制剂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液体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1.均匀相液体制剂为均匀分散体系,在外观上是澄明溶液。

包括以下几类:(1)低分子溶液剂:也称溶液剂,是由低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

(2)高分子溶液剂: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

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为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包括以下几种:(1)溶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1417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学院: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96—120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础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工艺学性质,是高等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2.课程的作用:依据国家《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药物制剂工职业群的要求,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体的现代职教思想,按照药物制剂工的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制剂岗位的生产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学生完成项目为教学过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起工作任务与岗位技能、相关理论及职业知识的练习。

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药剂专门人才所必需的药物制剂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为药学基础,制药企业管理与GMP实施、制药单位操作技术,后续发展课程为药物制剂检验技术。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质量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根据医师处方合理调配药物的基础知识。

3.熟悉药剂工作的任务、工作制度及药学基础知识。

4.了解新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调配医师处方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

3.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

4.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

(三)素质目标1.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创新意思和创新精神。

4.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合作。

5.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

6.培养严谨、细致、规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药剂学第2章 第7节乳剂

药剂学第2章 第7节乳剂

◆ 增加体内及经皮吸收,
◆ 使药物缓释、控释或具有靶向性。
◆ 提供高能量的静脉注射脂肪乳,副 作用小而药效长的环胞菌素静注脂 肪乳均属亚微乳。
(3). 纳米乳(nanoemulsion)
当乳滴粒子小于0.1 m时,乳剂处于胶体分
散范围,这时光线通过乳剂时不产生折射而 是透过乳剂,肉眼可见乳剂为透明液体,这 种乳剂称为纳米乳或微乳(microemulsion) 或胶团乳(micellar emulsion),纳米乳粒径 在0.01~0.10 m范围。
该种乳剂中的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其总
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 稳定体系。
微乳
微乳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它主要用作药物的胶体性载体,可增大难 溶于水药物的溶解性,提高易水解药物的 稳定性,也可作为缓释给药系统或靶向给 药系统。 如环磷酰胺作成O/W型微乳可提高其抗癌活 性。 德国上市的环孢菌素微乳浓液胶囊剂,其 生物利用度较口服溶液剂高,使肾移植的 排斥作用发生率降低,目前国内已有类似 产品。
⑴ 阴离子型乳化剂
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钠、油
酸钾、硬脂酸钙(W/O)、十二烷基 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化蓖麻油等, 常作为外用乳剂的乳化剂。
⑵ 非离子型乳化剂
在药剂学中较为常用, 脂肪酸山梨坦(即span类,如20,40,60,80 等,W/O型) 聚山梨酯(即tween类,如20,40,60,80等, O/W型)、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商品名称为Myrj, 如Myrj 45,49,52等,O/W型)、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商品名称为Brij,如Brij 30,35,O/W型)、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商品名Poloxamer, Pluronic)、

药物制剂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药物制剂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药物制剂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一测试1.关于液体药剂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化学稳定性较好2.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参考答案:乙醇3.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的是()参考答案:加入助悬剂4.可作为W/O型乳化剂的是()参考答案:脂肪酸山梨坦5.溶液型液体药剂不包括()参考答案:乳剂6.O/W型乳剂在加入某种物质以后变成W/O型的乳剂,称为()参考答案:转相7.不属于乳剂的制备方法的是()参考答案:溶解法8.下列哪个不属于乳剂的类型()参考答案:W/O/O9.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参考答案:微粒半径的平方10.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是()参考答案:减小分散相粒度项目二测试1.混悬剂是将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液体制剂。

()参考答案:错2.混悬剂的稳定性评价时,沉降体积比(F值)越大越稳定()参考答案:对3.下列关于混悬液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毒性药可以制成混悬液4.下列哪一项不是混悬剂的稳定剂( )参考答案:助溶剂5.制备混悬剂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黏度,称为()参考答案:助悬剂6.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 )参考答案:分散法;凝聚法7.根据stokes定律,关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微粒沉降速度与分散介质黏度呈反比;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的平方呈正比8.混悬液的稳定性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参考答案:混悬微粒的润湿与水化;分散相的浓度;混悬微粒的沉降;混悬微粒的电荷与ζ电位9.为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在药剂学上常用措施有( )参考答案:减少微粒与介质间密度差;增加介质黏度;减少微粒半径10.有关混悬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混悬液为热力学稳定体系;毒剧性药物常制成混悬液项目三测试1.乳剂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概述、分类和制备技术

液体制剂概述、分类和制备技术
3、渗透压较高 4、粘稠性
5. 高分子溶液的聚结特性
影响因素:胶体的稳定原理.swf
5.1盐析 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由 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破坏高分子的水 化膜,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
5.2向溶液中加入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等。 5.3絮凝,如盐类、pH值、絮凝剂、射线等
的影响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沉淀。 5.4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溶液混合时,由
加热
溶胶剂
• 固体药物以胶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 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
固体微粒(1-100nm) 非均相分散体系 热力学不稳定
结构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带电性(双电层)
---
水化膜
----
破坏水化膜 •电解质(盐析、絮凝)
+
++
----
+ +
•脱水剂 •相反电荷高分子溶液
++
---
+
+
+
性质
(一)、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
1、定义: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
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注意: 水溶液
2、制法:溶解法、稀释法;蒸馏法
3、用途:矫味、矫臭剂; 分散剂
(二)醑剂 (spirits)
1、定义: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供外用或内服。 2、浓度:5 ~ 20%;
制备中应注 意防水。
1.溶解法(主要):将固体药物直接溶于溶 剂的制备方法
①工艺过程: 称重,溶解,滤过,质检,包装
②操作要求:
• 正确选择称量器具和器械。 • 三查三对:标鉴、记录、称量。 • 配制顺序:取1/2~3/4溶剂+助溶剂+稳定

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阳离子交换树脂: 钠型(稳定): RSO3- Na+ 氢型:RSO3- H+
阴离子交换树脂: 氢氧型:RN +(CH3)3OH氯型(稳定): RN +(CH3)3Cl-
当原水含盐高达3000mg/L时,不宜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纯化水.
第一节、制药用水的制备
(三)纯化水的处理技术
第一节、制药用水的制备
垂熔玻璃漏斗(芽胞>0.5μm)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微孔滤膜滤器
出液口 内装微孔滤膜 进液口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垂熔玻璃滤器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
c)射线灭菌法 辐射灭菌 不耐热 微波灭菌 不耐热 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和臭氧)表面/空气/蒸馏水
d)湿热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 消毒、不耐热制剂 煮沸灭菌 消毒 低温间歇式灭菌 对热敏感制剂 热压灭菌**
第三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 耐高温高压
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影响热压灭菌的因素:
➢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芽胞>繁殖体>衰老体
➢ 蒸气性质
饱和蒸气(湿、过) 除去空气
➢ 药品稳定性和灭菌时间
➢ 其他
pH环境、介质营养成分
二、物理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
首先开启进气阀对夹套进行加热,待夹套压力上升至 所需压力时,将待灭菌物品整齐排列于格车架上,推入 柜室,关紧柜门并旋紧。将加热蒸气通入柜内,当柜内 温度上升至规定温度,柜内压力应达到相应数值时(如 115.5C、67 kPa),开始记录灭菌时间。到达灭菌时 间后,先关闭蒸气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待压力表指针 为零时,即可开启柜门,冷却后取出灭菌物品。

液体制剂介绍

液体制剂介绍
– 非极性溶剂
• 脂肪油,常用麻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等植 物油
• 液体石蜡 • 醋酸乙酯,常作为搽剂的溶剂
•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 增溶剂
• 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 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增溶
• 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
– 助溶剂
• 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 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 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助溶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 概述
– 溶剂、分散介质
• 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 选择溶剂的条件 – 极性溶剂
• 水(纯化水) • 甘油:鞣质的良好溶媒,高浓度可防腐 • 二甲基亚砜
– 半极性溶剂
• 乙醇:20%以上有防腐作用 • 丙二醇:可口服与肌肉注射 • 聚乙二醇,常用聚乙二醇300~600
• 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药物形成络合物
– 潜溶剂
•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 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 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潜溶
• 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 二醇等
– 防腐剂
• 防腐措施:防止污染;液体制剂中添加防腐剂
• 常用防腐剂
– 乳剂:由不溶性液体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 均匀分散体系
– 混悬剂:由不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 质中形成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 按给药途径分类
• 内服液体制剂
– 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液、滴剂
• 外用液体制剂
– 皮肤用液体制剂 – 五官科用液体制剂 – 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
• 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制成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

液体药剂

液体药剂

单糖浆
橙皮糖浆、姜糖浆
磷酸可待因糖浆、 硫酸亚铁糖浆、急 支糖浆
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1.溶解法(蔗糖)
(1)热溶法。将药用蔗糖置沸水中,继续加热至全溶,趁 热过滤,或降温后加入药物,搅拌、溶解、过滤,并通过 滤器加纯化水至全量,分装即得。 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 物和有色糖浆的制备
(2)冷溶法。室温下将蔗糖溶于纯化水或含药溶液中制备 糖浆剂的方法。 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加入电解质可使双电层变薄,胶粒荷电减少,扩散层 变薄可导致水化膜变薄。故任何电解质超过一定的浓度可 使胶粒聚集 加入高分子溶液到一定浓度,可被吸附在胶粒表面增 加稳定性,称保护胶体 带相反电荷的,总电量相等的溶胶混合发生沉淀,否 则沉淀不完全或不沉淀
3.溶胶剂的制备
分散法: 机械分散法
胶溶法
超声分散法
凝聚法:
物理、化学凝聚
高分子溶液剂与溶胶剂的区别联系:(P19)
溶胶剂:固体微粒分散在水中。例:氢氧化铁溶液 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 均匀体系。 例:胃蛋白溶液
固体微粒
分子状态分
(1-100nm) 非均相分散体系 热力学不稳定
散 均相分散体 系 热力学稳定
溶胶剂:1-100nm

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咸味或不良臭味,儿童尤宜;
高浓度糖浆剂自身具有抑菌作用; 低浓度糖浆剂易染菌,需添加抑菌剂。
分类
糖浆剂按用途可分为单糖浆、芳香糖浆和药 用糖浆三类
分类 特点和应用
举 例
单糖浆 不含药物,供制备含药糖浆 及作为矫味剂、助悬剂使用
芳香 糖浆 药用 糖浆 含芳香挥发性物质,用作矫 味剂 含有药物,有治疗作用
包括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醑剂、甘 油剂、酏剂、酊剂等。 特点:药物分散度大,易吸收;稳定性差,特别 是某些药物的水溶液;多采用溶解法制备

第八章 液体制剂(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八章 液体制剂(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八章 液体制剂
《 药 剂 学 (Pharmaceutics) 》
- 1/183页 -
第八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 第五节 溶胶剂 第六节 混悬剂 第七节 乳剂 第八节 其他液体制剂 第九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2、严格控制辅料的质量: 使用纯化水或蒸馏水,附加剂严格控制质量。
3、添加防腐剂: ① 防腐剂本身用量小,无毒性和刺激性,无特殊气味; ② 能溶解至防腐有效浓度; ③ 本身的理化性质和抗微生物性质稳定,贮存稳定,不与制剂
成分发生作用;
④ 能对大多数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 药 剂 学 (Pharmaceutics) 》
粘稠、味甜、毒性小。 能与水、乙醇、丙二醇任意混合,挥发油、脂肪油不溶 外用:多用保湿剂、>30%防腐、>90%对皮肤有脱水作
用和刺激性。 内服:含量在12%g/ml以上时,有甜味,能防鞣质析出。
《 药 剂 学 (Pharmaceutics) 》
(二)半极性溶剂
乙醇(ε=26) C2H5OH;46.07
水(ε=80) H2O;18.02
甘油(ε=56) C3H8O3;92.09
二甲基亚砜(ε=45) C2H6OS;78.13
《 药 剂 学 (Pharmaceutics) 》
- 16/183页 -
水(water) 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任意比例混溶 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 射用水,药物在水中不稳定易霉变、不宜长久储存 ,配制水性液体制剂时应使 用纯化水。 甘油(Glycerin)
- 14/183页 -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选择溶剂的原则: 对药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不影 响药效的发挥和含量测定;

2-药剂学-液体制剂

2-药剂学-液体制剂
溶剂
称量药物
高浓度溶液 稀释
所需浓度溶液
注意事项
采用粉碎、搅拌、加热等措施加速溶剂 易氧化药物,可采用加热放冷溶剂,或加抗氧剂 易挥发药物最后加入 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溶解,再加其它药物 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宜的助溶剂或增溶剂。
糖浆剂
糖浆剂(syrups)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 糖水溶液。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5%(g/ml)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成为单糖浆或糖浆, 浓度为 85%(g/ml)或64.7%(g/g)。 高浓度糖浆剂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低浓度糖浆剂 应加防腐剂。
其它液体制剂
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 或近饱和的水溶液。药物多数为挥发油。
醑剂(spirits):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内服或外 用。 甘油剂(glycerins):药物溶于甘油中的制剂。外用。 涂剂(paint):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擦皮肤、喉部粘 膜的液体制剂。 酊剂(tincture):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 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分散度与疗效
8 7 6 5 4 3 2 1 0 0 5 10 15 20 25 30 普通结晶 细微结晶
两种磺胺嘧啶口服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一、液体制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分散体系 (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溶液 胶体溶液型 低分子溶液
分散体系
溶胶分散体系 非均相分散体系 (微粒或液滴) 粗分散体系 混悬剂 乳剂
常用的防腐剂
苯甲酸及其盐 水中溶解度为0.29%,乙醇中为43%,通常配成 20%醇溶液备用。用量一般为0.03%~0.1%。 苯甲酸未解离的分子抑菌作用强,所以在酸性 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 苯甲酸防霉效果作用<尼泊金类 防发酵能力>尼泊金类 二者合用防霉效果和防发酵最理想。

第七章-液体药剂

第七章-液体药剂

第七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液体药剂是:将药物(固、液、气体)以不同的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和分散程度(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或其混合形式)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分类一、液体药剂的特点分散度高、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给药途径广(内、外、注射)便于分剂量与服用,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减少胃肠道刺激稳定性差(降解、霉变)携带、运输不便二、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1)均相(单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真溶液)。

(2)非均相(多相)液体制剂;药物是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

内服液体制剂: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部分溶液剂、滴剂等。

外用液体制剂:皮肤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等。

五官科:洗耳剂、滴鼻剂、含漱剂等。

直肠、阴道、尿道:灌肠剂、灌洗剂等。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含义:能显著降低两相间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组成: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两亲性。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1.胶束的形成与结构胶束:在溶液内部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团互相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亲油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集合体,称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CMC。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根据经验,将HLB值范围限定在0~40(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的大小),其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20之间。

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而HLB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强。

3.昙点:对于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或分层,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

当温度降低到昙点以下时,有些溶液恢复澄明,有的则难以恢复。

因此需加热灭菌的这类制剂应格外注意。

吐温类有起昙现象,但某些聚氧乙烯类如泊洛沙姆188等水溶性极好,在常压下直至沸点也观察不到昙点。

药剂学之液体制剂-乳剂相关知识

药剂学之液体制剂-乳剂相关知识

药剂学之液体制剂相关知识1药剂学:乳剂的基础理论概述乳剂(emulsions)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形成液滴的液体称为分散相(disperse phase)、内相(internal phase)或非连续相(discontinuous phase),另一相液体则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e medium)、外相(external phase)或连续相(continuous phase)。

1丨乳剂的基本组成乳剂由水相(用W表示)、油相(用O表示)和乳化剂组成,三者缺一不可。

根据乳化剂的种类、性质及相体积比(φ)形成水包油(O/W)或油包水(W/O)型。

也可制备成复乳(multiple emulsions),如W/O/W或O/W/O。

O/W与W/O型乳剂的鉴别方法见表9-2表9-2 水包油(O/W)型与油包水(W/O)型乳剂的简易鉴别法鉴别方法水包油(O/W)型油包水(W/O)型外观通常为乳白色接近油的颜色稀释性可用水稀释可用油稀释导电性导电不导电或几乎不导电水溶性染料外相染色内相染色油溶性染料内相染色外相染色2丨乳剂的分类根据乳滴的大小,乳剂可分为普通乳剂、亚微乳、纳米乳。

(1)普通乳剂(emulsions):普通乳剂液滴大小一般在1~100um之间,普通乳剂一般为乳白色、不透明液体。

(2)亚微乳(submicron emulsions):亚微乳的粒径大小一般在0.1~1um之间,常用作非胃肠道给药的载体。

如静脉注射用亚微乳的粒径一般控制在0.25~0.4um范围。

(3)纳米乳(nanoemulsions):纳米乳的粒径大小一般在10~100nm之间。

当乳滴粒子小于100nm时,其粒径小于可见光波长(380~780nm),纳米乳剂处于胶体分散系粒径范围内,此时光线通过纳米乳时不产生折射而是透过,用肉眼观察纳米乳为透明液体。

有些文献报道将纳米乳称为微乳(microemulsions)或毫微乳(millimicroemulsio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乳剂制剂技术 分类 水包油型(O/W型)和油包水型 (W/O型)及复合型乳剂(或称多 重乳剂)、微乳、亚微孔 。
7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组成: 水相、油相和乳化剂。
乳剂中除油相和水相外, 需有起稳定作用的物 质——乳化剂。
乳剂的形成 •乳化所需能量 •适宜的乳化剂 •适宜的相比
8
乳剂制剂技术
亲水亲油 性
大小
10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形成 具有适宜的相比
油、水两相的容积比称为相比
相容积比在25%~50%时乳剂稳定性好
影响乳剂类型最主要的因素:乳化剂种类,乳化 剂性质、HLB值
11
乳剂制剂技术 一、乳剂的处方
乳剂应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三部分组成 口服乳剂的分散介质常用纯化水 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分散剂、增稠
象。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外观较粗糙,容易引起絮凝甚至破裂
31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稳定性
2.絮凝 分散相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产生原因:与电解质、离子型乳化剂、絮凝、乳剂
黏度、相比等因素有关。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液滴及乳化膜完整,但稳定性降低,趋于合并破 裂
乳剂中液滴周围的乳化膜被破坏导致液滴变大称合并。
合并的液滴进一步分成油水两层称为破裂。
5.酸败
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生水解、氧化等,导致 酸败、发霉、变质的现象。
添加抗氧剂、防 腐剂等,可改善
34
乳剂制剂技术
三、乳剂的质量评定
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测定
不同用途乳剂对粒径大小的要 求不同。
分层现象的观察 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41
模块二 液体制剂
处方分析
硅乳
处方: 硅油300CS
2ml
二氧化硅(4-5号) 1.0g
平平加A-20
0.12g
尼泊金乙酯
0.01g
加至水
100ml
制法:取上述诸药共同加热至75℃,电动搅拌成乳。
42
模块二 液体制剂
思考:制剂设计
某药物的结构如下,其 物理化学性质为: 白色 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溶 于丙酮,略溶于乙醇、 氯仿、乙醚,几乎不溶 于水,无味,几乎无臭。 乙醇溶解度,50 mg/mL。 熔点:158 ℃ -162℃。
分散
非均相
一种 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5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特点
①药物制成乳剂后分散度大,生物利用度提高; ②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 ③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 剂,易于服用; ④外用乳剂可改善药物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 激性; ⑤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

混 合
初乳 初乳
干胶法(油 中乳化剂法)

乳剂
湿胶法

(水中乳
化剂法)
乳剂
23
乳剂制剂技术
3.胶乳法
二、乳剂的制备
先制备初乳。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应为:
植物油、水、胶为4:2:1 液状石蜡、水、胶为3:2:1 挥发油、水、胶为2:2:1。 干胶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注意:用干燥乳钵、一次加 入比例量水、同一方向研磨。
纯化水
适量
吐温-80 12.5g
甘油
19g
糖精
0.3g
香蕉油香精 0.9g
共制
1000ml
制法:水、甘油、糖精混合,粗乳机搅拌5分钟,少量鱼肝 油润匀苯甲酸、西黄蓍胶投入粗乳机,搅拌5分钟,投入吐 温-80,搅拌20分钟,投入鱼肝油,搅拌80~90分钟,杏仁 油香精、香蕉油香精投入搅拌10分钟成粗乳液。投入胶体磨 研磨,2~3次,二层纱布过滤,静置脱泡,即得。
乳剂长时间放置,粒径变大,产生 分层。4000rpm离心15min不分层, 可认为稳定。
稳定常数的测定 黏度的测定等
乳剂离心前后光密度变化 百分率称稳定常数
1.测定合并速度常数K log N=log N0-k·t/2.303
2.测定合并时间 3.升温离心
35
模块二 液体制剂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药剂
一、合剂 二、搽剂和涂剂 三、洗剂和冲洗剂 四、涂膜剂 五、滴耳剂
36
模块二 液体制剂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药剂 1.合剂
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 成分的口服液体制剂(滴剂除外)。 单剂量灌装的合剂也称口服液。
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 如防腐剂、稳定剂等
37
模块二 液体制剂
2.搽剂和涂剂
搽剂:药物用乙醇、 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 的溶液、乳状液或混 悬液,供无破损皮肤 揉擦用。
可制成哪些类型的 液体药剂?
43
【整理归纳】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非均相液体药剂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内服、外用液体制剂
乳剂制剂技术
1
乳剂制剂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乳剂类型及其处方组成、工艺过程、 乳化剂的种类及选用。
➢学会乳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定,了解 乳剂的形成和不稳定现象。
➢学会典型乳剂的处方及工艺分析。
2
乳剂制剂技术
【典型制剂】
例1 鱼肝油乳
处方:鱼肝油 368ml
西黄蓍胶 9g
苯甲酸
1.5g
杏仁油香精 2.8g
润滑、消毒、止痒、 收敛、消炎等
39
模块二 液体制剂
40
模块二 液体制剂
处方分析
• 硝酸咪康唑溶液 处方:硝酸咪康唑 1g 二甲亚砜 15g
森林果香精 0.38g 乙醇 约28.15g 纯化水加至 50mL • 复方氢氧化铝混悬液 处方:氢氧化铝 4.0g 三硅酸镁 8.0g 羟甲基纤维素钠 0.16g Aricel RC 591 1.0g(微晶纤维素 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分散剂) 苯甲酸钠 0.2g 羟苯甲酯 0.15g 柠檬香精 0.4ml 纯化水加至100ml
乳化能力很弱或无,但能提高乳剂黏度,并能 使乳化膜强度增大,防止液滴合并。
增加水相黏度: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西黄蓍胶、阿拉伯 胶、黄原胶等 增加油相黏度:鲸蜡醇、蜂蜡、单硬脂酸甘油 酯、硬脂酸、硬脂醇等
18
乳剂制剂技术
一、乳剂的处方
乳化剂的选择 • 根据乳剂的类型 • 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 • 根据乳化剂性能 • 混合乳化剂的选择
32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稳定性
3.转相
某些条件的变化而引起乳剂类型的改变。
O/W型乳剂 W/O型乳剂
产生原因:
乳化剂的性质改变:
O/W型乳剂中加入氯化钙→ W/O型(油酸钙生成)
添加反类型的乳化剂: 相比的影响:
不可逆
33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稳定性
4.合并与破裂
不可逆过程,振摇不能恢复均匀状态
W/O型乳剂中,边加边搅拌,乳匀机匀化得W/O/W型复
合乳剂。
28
乳剂制剂技术 二、乳剂的制备
4.特殊乳剂的制备
29
乳剂制剂技术 三、乳剂的质量评定
乳剂的稳定性 絮凝
转相
合并 破裂
分层
酸败
30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稳定性
1.分层(乳析)
Stokes定 律
乳剂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液滴上浮或下沉的现
混合顺序。 21
乳剂制剂技术
二、乳剂的制备
2.新生皂法 硬脂酸、 油酸等
脂肪酸 碱
搅拌 或 振摇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三乙醇胺

多用于乳膏剂的制备
乳剂
新生皂(钠皂、 有机胺皂为O/W 乳化剂,钙皂为 W/O型乳化剂)
22
乳剂制剂技术
二、乳剂的制备
3.胶乳法
工艺流程:
乳化剂 油
水混 合Biblioteka 乳化剂 水剂、助溶剂、润湿剂、缓冲剂、乳化剂、稳定剂、 矫味剂以及色素等。
12
乳剂制剂技术
一、乳剂的处方
优良乳化剂的基本条件:
乳化能力强。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界面张 力,在液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乳化剂本身稳定,对不同的pH值、电解质、温度 的变化等应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对人体无害,不应对机体产生近期和远期的毒副 作用,无刺激性。且来源广,价廉。
38
模块二 液体制剂
3.洗剂和冲洗剂
洗剂: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 消毒、消炎、止痒、
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
收敛、保护等
分散介质:水和乙醇
冲洗剂:用于冲洗开放性伤口或腔体的无菌溶液
4.滴耳剂
专供滴入耳腔内的外用液体药剂。亦可 以固态药物形式包装,另备溶剂临用前 配成溶液、混悬液应用。
溶剂:水、乙醇、甘油、 丙二醇及聚乙二醇等
湿胶法不必是细粉,可制成胶浆(水2胶1)。油相分次加 入胶浆中。
24
乳剂制剂技术
二、乳剂的制备
注意点
• 温度:升高温度降低黏度,有利于乳剂形成。同时增 加液滴的动能,使液滴聚集甚至破裂,一般不宜超过 70℃。界面剂浊点。
• 乳化时间:乳化开始阶段,机械力作用可促使液滴的 形成,但液滴形成后继续施加机械力,可使液滴之间 的碰撞机会增加,导致液滴合并。另外,乳化时间与 乳化剂的乳化力、器械及所制备乳剂的量有关。
19
乳剂制剂技术
二、乳剂的制备
工艺:处方→称量(水相、油相、乳化剂等)→乳化→ 质检→包装→贮存
制备方法
机械法 匀乳机、胶体磨 新生皂法 如石灰搽剂 胶乳法 干胶法、湿胶法 特殊乳剂的制备 微乳、复合乳剂
20
乳剂制剂技术
1.机械法 油相 水相
二、乳剂的制备
乳化剂
乳匀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