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答题模板+对点训练(精品)
高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答题模板+对点训练(精品)高考化工艺流程题解法一、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类及解题技巧1.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和分类无机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
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或生产装置)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丰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从主要化工工艺来分可以分为基础化工工艺题和精细化工工艺题;以生产过程中主要工序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纯化工艺流程题)、原材料化学转化工艺流程题、电解流程题、有机合成题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艺生产流程题等;按资源的不同,可将工艺流程题分为利用气体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合成氨工艺流程题)、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海水制盐、氯碱工业、海水提溴碘、海水提镁等)、利用矿产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工业制硫酸、冶铁炼钢等)、利用化石燃料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有机合成工艺题)等。
2.解题技巧(1)解题思路无机工艺流程题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杂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和产率;四是减少污染,注意环保,发展“绿色化学”;五是考虑原料的来源丰富和经济成本;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等。
命题者围绕以上几方面设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①从生产目的(标)出发,读懂框图或流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可以从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高中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解题思路。
1. 浏览题目,明确目的:首先快速浏览工艺流程题,了解题目要求和目的,是制备某种物质、提纯某种物质还是分析某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
2. 分析流程,理解原理:仔细分析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理解每个操作的目的和原理,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反应的条件控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
3. 关注信息,提取关键: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文字信息、图表数据等,提取关键的化学知识和信息,如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溶解度等。
4. 联系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等,解决工艺流程中提出的问题,如判断反应类型、计算物质的产量或纯度等。
二、解题方法。
1. 箭头分析法:顺着工艺流程的箭头方向,逐步分析每个步骤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理解物质的转化和流向。
2. 元素守恒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计算物质的含量、转化率等。
3. 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工艺路线或操作条件,分析其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
4. 数据分析法: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如溶解度、浓度、产量等,进行计算和推理。
三、例题解析。
例题 1:(人教版)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海水ce{->[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镁ce{->[加盐酸]}氯化镁溶液ce{->[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氯化镁晶体ce{->[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无水氯化镁ce{->[电解]}镁。
步骤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步骤④中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的目的是______。
解析: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能与海水中的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从而将镁离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步骤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e{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氯化镁在加热脱水过程中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如果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可以抑制氯化镁的水解,得到无水氯化镁。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模板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模板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模板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工艺流程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
而在化学工艺的学习和考试中,流程题往往是让学生头疼的难题。
以下是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答题模板。
一、题目解析解析题目是答题的必要步骤,可以通过思考各种各样的方法,选取合适的策略解题。
首先,分析题目中所涉及到的原材料、产物、反应条件和工艺过程等方面,理清逻辑关系。
其次,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和工艺方法,确定适当的计算方法和数值,通过计算来解决工艺流程问题。
二、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工艺流程问题。
制定计划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各个环节,确定进度和流程。
三、操作流程对于化学工艺流程题,操作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确定起始物质和终止物质。
然后,按照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公式关系,设定量之间的关系式。
接着,根据化学反应的公式,在计算器上进行计算。
最后,将计算出来的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对比,得出答案。
四、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是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的关键。
在答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反应方程式和计算公式是否正确,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2.注意单位之间的转换,尤其是涉及到摩尔、千分之一摩尔、毫升等单位。
3.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只有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案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4.注意化学工艺流程中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例如步骤之间可能会有产物回收、溶液混合、氧化还原过程等等。
综上所述,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模板包括题目解析、制定计划、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掌握了这些方法,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够成功处理化学工艺流程题了。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一、探究解题思路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原因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知识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原 料:矿石(固体) 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除 杂:控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应是:控制条件,调节PH ,使Mg 2+全部沉淀 1. 解题思路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 仔细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 → 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① 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② 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③ 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
考察内容主要有: 1)、原料预处理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调节、溶剂选择)Ⅱ分离提纯Ⅰ预处理 Ⅱ分离提纯Ⅲ 还原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
高考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一、高考工艺流程题常考形式(一)物质制备型【题型方法技巧】明确题目要制备什么物质,给的原料是什么,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并结合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勾勒出原料到目标产物的化学转化路径。
流程中药品、各种条件的选择都是为了能更多地获得产品,核心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围绕这个核心分析药品、操作、条件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或用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要蒸发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进行来抑制其水解。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或强还原性物质,则要防止它们被其他物质还原或氧化。
如产物是含Fe2+、SO2-3、I-等离子的物质,要防止反应过程中O2的介入。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则要注意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去除,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当题目中给出多种物质的沸点、溶解度信息,则意味着需要用蒸馏、高温(或低温)过滤来进行分离。
6.在回答题目中条件的选择原因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是否有利。
(3)对综合效益有何影响。
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等。
(二)分离提纯型【题型方法技巧】1.题型特点分离提纯型工艺流程题多以矿物、各种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除去杂质获得有价值的产品。
考查的核心在各种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以及条件的控制选择上。
虽然把题目形式设计为工艺流程框图,但其实质还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操作的考查。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方法指导衡东二中肖志坚高考化学工工艺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
要能成功应对每一设问必须经过一系列过程:提取信息→储存、加工信息→问题的分解→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待解决问题的整合→组织化学术语进行表达。
这类题常呈现的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这类题常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设问:(1)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速率、原料的利用率等;温度:反应速率、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结晶等。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5)实验基本操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6)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7)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
一、题型结构1.化工流程线路示意图(1)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三线:物料进出线、操作流程线、循环操作线。
2.涉及问题(1)原料的预处理。
(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溶剂等)。
(3)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热、电化学等)。
(4)绿色化学问题(物质循环利用、废物的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充分利用等)。
(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二、解题思路及方法1.解题思路2.解题方法(1)首尾分析法: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的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2)分段分析法: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业流程题,用分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规律及解题技巧
一、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答题规律总结第Ⅰ部分一、【考点分析】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一)原料的预处理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
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2)
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一、除杂、分别、提纯类工艺流程题实质就是对混淆物的除杂、分别、提纯。
①第一,找出要获取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哪些杂质;②而后,仔细剖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响,生成了什么产物;③最后,思虑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掉。
这样才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二、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①先是确立要制备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实用信息,认识产品的性质(拥有某些特别性质的产物,要采纳必需的举措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余杂质,比方:产品受热易分解,可能要低温烘干、减压烘干、减压蒸发等);②剖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认识流程:反响物是什么?反响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响造成了什么结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③从问题中获守信息,帮助解题。
标准化问题要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常常是制备该物质的重点所在。
产物假如拥有某些特别性质,则要采纳必需的措施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余杂质。
如:⑴假如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⑵假如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备水解。
如:制备 FeCl 3、AlCl 3、MgCl 2、Cu(NO 3 )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获取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备它水解,不然获取的产物分别是Fe 2O3、Al 2 O3、MgO 、 CuO;而像Al 2(SO 4 )3、 NaAlO2、 Na2 CO 3等盐溶液, 固然也发生水解, 但产物中Al(OH) 3、H 2SO 4、NaHCO 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 ,在蒸发时 ,克制了盐的水解 , 最后得到的仍是溶质自己。
⑶假如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复原剂,则要防备它们发生氧化复原的物质,如:含Fe2+、SO 32- 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备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⑷假如产物是一种易汲取空气中的 CO 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响)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 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备在制备过程中对 CO 2或水的除掉,也要防备空气中的 CO 2或水进入装置中。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答题技巧一、答题的套路:(1)增大原料浸出率(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的措施:搅拌、适当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浸出液的浓度、固体粉碎增大接触面积(2)提高固体的焙烧效率方法:增加氧气的量、固体充分粉碎、逆流焙烧、适当升温等。
(2)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一般是有利于生成物生成的方向)移动(3)温度不高于××℃的原因适当加快反应速率, 但温度过高会造成(如浓硝酸)挥发//(如H2O2、NH4HCO3)分解//(如Na2SO3)氧化或促进(如AlCl3)水解等,影响产品的生成温度不低于××℃的原因:加快反应速率或者对于吸热反应而言可是平衡正移,增加产率。
(4)从滤液中提取一般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溶质、含结晶水的晶体以及受热易分解的溶质)的方法【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冰水洗或热水洗或乙醇洗)、干燥】(5)从滤液中提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或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溶质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洗涤、干燥】(6)溶液配制、蒸发、过滤以及固体灼烧时用到的仪器(7)控制某反应的pH值使某些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调节pH所用试剂为主要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碳酸盐、碱,以避免引入新的杂质;pH分离时的范围确定、范围过小的后果<导致某离子沉淀不完全>或过大的后果<导致主要离子开始沉淀>)(8)减压蒸馏(减压蒸发)的原因: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如H2O2、浓硝酸、NH4HCO3)受热分解\挥发(9)检验溶液中离子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夜向其中滴入沉淀剂,若无沉淀生成,则离子沉淀完全(10)洗涤沉淀:沿玻璃棒往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11)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某试剂,若———–,则沉淀洗涤干净(12)洗涤的目的:除掉附着在沉淀表面的可溶性杂质(13)冰水洗涤的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14)乙醇洗涤的目的: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得到较干燥的产物;除去固体表面水(15)蒸发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某离子的水解,如加热蒸发AlCl3溶液时为获得AlCl3需在HCl气流中进行(16)实验前通N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O2、H2O等干扰实验(如:O2氧化某物质、H2O使某物质水解)实验后通N2:将产生的某气体全部赶入至后续某个装置,保证产生的气体被后续某个装置的溶液完全吸收——定量实验实验中通N2:稀释某种气体(纯ClO2易分解爆炸)。
(完整版)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高考新题型《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点拨》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
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
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
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
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
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
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
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模板(全方面版)
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判断
熟记常见难溶于水微溶于水的物质
盐酸盐:AgCl、HgCl、CuCl2;硫酸盐:BaSO4、PbSO4、CaSO4、Ag2SO4。
碳酸盐、亚硫酸盐:除K+、Na+、NH4+外均难溶;氢氧化物:除KOH、NaOH、Ba(OH)2、 NH3·H2O外均难溶。
微溶物:CaSO4、Ag2SO4、MgCO3、Ca(OH)2。
温度的
控制
①加热:
加快反应速率或溶解速率;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一般是有利于生成物生成的方向)移动
除杂,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如NaHCO3、Ca(HCO3)2、KMnO4、I2、NH4Cl等物质;使沸点相对较低的原料气化或升华。
②降温:
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放热方向);使某个沸点较高的产物液化,使其与其他物质分离;降低晶体的溶解度,减少损失。
水洗
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类似的还有酸洗、醇洗等
酸作用
溶解、去氧化物(膜)、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水解、除去杂质离子等
碱作用
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调pH
①目的: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完全沉淀下来而除去。
②需要的物质:含主要阳离子的难溶性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即能与H+反应,是pH 增大的物质如MgO、Mg(OH)2等。
③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2+、 SO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④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化学工艺流程题(27题)解题技巧一、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这类题目的本质是对混合物进行除杂、分离、提纯。
首先,要找出需要得到的主要物质和混合物中的杂质。
其次,需要仔细分析加入某一试剂后,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产物。
最后,需要思考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去除杂质。
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二、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这类题目需要先确定要制备的物质,并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如果产品具有某些特殊性质,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他杂质。
接下来,需要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了解反应物、反应方程式以及该反应对制造产品的影响。
最后,需要从问题中获取信息,标准化问题并给出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
如果产物具有特殊性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产生其他杂质。
例如,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需要控制温度。
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需要加相应的酸来防止水解。
对于产物是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的情况,需要防止它们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产物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而变质,则需要注意在制备过程中去除CO2或水,并防止它们进入装置中。
如果题目中包含产物的溶解度信息,则需要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三、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熟悉工业流程中常见的操作和名词,例如蒸发、干燥、水解、挥发性物质等。
对于这些操作和名词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目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Industrial process ___:1) Common exam points and terms in the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stage:① ___ (methods: increasing temperature。
stirring。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必备知识点和答题模板总结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必备知识点和答题模板总结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必备知识点和答题模板总结一、考点分析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反应、反应后果;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反应速率、平衡转化率、综合生产效益(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
如从海带中提取碘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
调节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一)原料的预处理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
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④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和组成,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和石灰石。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一、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1. 解题思路。
- 读题审题。
- 首先要明确工艺流程的目的,是制取某种物质、提纯物质还是进行物质的检测等。
例如,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目的就是将金属元素从矿石中分离出来并提纯。
- 看清流程中的原料和产品,明确它们的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
比如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_2)为原料制取粗铜,原料中的杂质可能包括其他金属硫化物等。
- 分析流程。
- 按照流程的顺序,分析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方程式。
例如,在矿石酸浸的步骤中,可能发生金属硫化物与酸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离子和硫化氢气体等。
- 关注流程中的条件控制,如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等。
这些条件的控制往往对反应的进行、产物的纯度和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某些沉淀反应中,控制pH值可以使特定的金属离子沉淀而其他离子留在溶液中。
- 解答问题。
- 根据对流程的分析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可能涉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成分的判断、操作名称、产率计算等。
2. 解题方法。
- 原料预处理方法。
- 研磨:将固体原料研磨成粉末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例如,在矿石冶炼前将矿石研磨,使矿石中的有用成分能更充分地与反应试剂接触。
- 煅烧:对于一些含碳酸盐或硫化物的原料,煅烧可以使其分解或氧化。
如煅烧石灰石(CaCO_3)得到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CO_2),反应方程式为CaCO_3 {高温}{===}CaO + CO_2↑。
- 反应条件的控制。
- 温度:不同的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
升高温度可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对于一些易分解或易挥发的物质,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或产物损失。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浓盐酸大量挥发,影响氯气的产量。
- pH值:通过调节pH值可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如在含有Fe^3 + 和Al^3+的溶液中,调节pH值到一定范围,可以使Fe(OH)_3先沉淀而Al^3+仍留在溶液中。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方法指导
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专题一、【考点分析】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察考生运用化学反响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
解此类型题目根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产品②分析流程中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响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响C.该反响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响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效劳。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响条件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响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本钱,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本钱,对设备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关键词】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灼烧〔煅烧〕:原料预处理,不易转化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别离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别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三、【工业流程常见操作】〔一〕原料预处理①溶解: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②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③煅烧:如煅烧高岭土改变构造,使一些物质能溶解。
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④研磨:适用于有机物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测定等。
〔二〕控制反响条件方法①控制溶液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值控制。
调节pH所需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响,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假设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Fe3+,可参加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pH值②蒸发、反响时气体气氛③加热目:加快反响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④降温反响目: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方向移动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外表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溶解损耗〔三〕物质别离与提纯方法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与溶液、浓缩蒸发〕重结晶是利用固体物质均能溶于水,且在水中溶解度差异较大一种除杂质方法。
(完整版)高考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答案
工艺流程题一、化工流程命题立意及考点工艺流程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是传统“无机框图题”的变革与创新。
以化工生产为背景,用框图的形式表述生产流程,是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的重要体现,体系全,考点多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等。
知识落点:信息方程式书写、化学用语的表达、生产条件的控制、物质的分离等。
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二、解题策略1、工艺流程题的结构规律是“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2. 解答基本步骤(1)读题头,得目的,划原料,明产品,解决“干什么”(2)读题问,逐空填答,用语要规范,解决“怎么写”三、化工流程常见考点答题套路(1)增大原料浸出率(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的措施:搅拌、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气体的流速(浓度、压强),增大气液或固液接触面积。
(2)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一般是有利于生成物生成的方向)移动。
(3)温度不高于××℃的原因:适当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造成(如浓硝酸)挥发、(如H 2O 2、NH 4HCO 3)分解、(如Na 2SO 3)氧化或促进(如AlCl 3)水解等,影响产品的生成。
(4)从滤液中提取一般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冰水洗、热水洗、乙醇洗)、干燥。
(5)从滤液中提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或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洗涤、干燥。
(6)溶液配制、灼烧、蒸发、过滤用到的仪器。
(7)控制某反应的pH 值使某些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调节pH 所用试剂为主要元原料预处理除杂、净化 产品分离提纯 反应条件控原料循环利用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素对应的氧化物、碳酸盐、碱,以避免引入新的杂质;pH分离时的范围确定、范围过小的后果(导致某离子沉淀不完全)或过大的后果(导致主要离子开始沉淀)。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工艺流程大题的解题策略
• 二、常考的两类题型及习题讲评
类型一 以工业废料再利用为情境素材
•
[典题试做] 先做后看效果更好
•第(5)问 • 本问属于创新考查,要求学生能根据信息书写陌生 方程式。根据信息判断,以合成的三甲基镓为原料, 使其与NH3产生系列反应得到GaN和另一种产物,根 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甲烷生成,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为Ga(CH3)3+NH3===3CH4+GaN。
第(6)问 本问考查学生归纳与论证能力,首先能从表中获取数据, Ga(OH)3 的溶
• 5.GaN可采用MOCVD技术制得:以合成的三甲基 镓[Ga(CH3)3]为原料,使其与NH3产生反应得到GaN和 另一种气态产物,该气态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②金属离子在工艺条件下的萃取率(进入有机层中 金属离子的百分数)见表2。
• 表1 金属离子浓度及开始沉淀的pH
金属离子 浓度/(mol·L-1) 开始沉淀pH
Fe2+
1.0×10-3
8.0
Fe3+
4.0×10-2
1.7
Zn2+
1.5
5.5
Ga3+
3.0×10-3
3.0
•表2 金属离子的萃取率
金属离子 萃取率/%
• 1.根据Ga与Al同主族,写出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 置________________。“浸出”时铁酸锌(ZnFe2O4)产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提 示 : 第 4 周 期 ⅢA 族 ; ZnFe2O4 + 4H2SO4===Fe2(SO4)3+ZnSO4+4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专题一、【考点分析】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一)原料的预处理①溶解: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②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③煅烧:如煅烧高岭土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
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④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二)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值的控制。
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④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重结晶是利用固体物质均能溶于水,且在水中溶解度差异较大的一种除杂质方法。
②过滤——固、液分离③蒸馏——液、液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⑥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⑦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四)常见名词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水洗: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四、【常见文字叙述套路】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注意: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②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五、【难点解析】要解好这类题,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
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
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
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
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 ,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
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
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
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例1: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上图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种)。
(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36 kJ·mol-1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2=+473.63 kJ·mol-1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从题目中可知,该题中的实验目的是从工业碳酸钠中提纯出碳酸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的杂质有Mg2+,Fe3+,Ca2+,Cl-和SO42-等,所以该流程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杂质除去并得到纯净的碳酸钠固体。
流程图中加水是使可溶物质溶于水,少量的Ca2+与CO32-生成沉淀CaCO3。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很显然是将Mg2+、Fe3+转化成Mg(OH)2、Fe(OH)3沉淀,再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
但这一步骤对Cl-和SO42-是没什么影响的。
所以流程图中出现了一个蒸发浓缩结晶和趁热过滤的操作,这肯定是为了使一个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或减小的物质析出来,通过读图可得出Na2CO3·H2O符合这一条件,这样可以通过趁热过滤除去Cl-、SO42-和一些沉淀不完全的离子。
由于Na2CO3·10H2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非常大,如果降温,一定会析出来而影响主要产物,所以要趁热过滤。
答案:(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OH)2、Fe(OH)3、CaCO3。
(2)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10H2O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
(3)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
(4)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Na2CO3损耗且产物Na2CO3混有杂质;原因:“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Ca2+,Na+,Cl-,SO42-,OH-,CO32-,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CaSO4,Ca(OH)2,CaCO3等沉淀。
(5)Na2CO3·H2O(s)=Na2CO3(s) + H2O(g) ΔH=+58.3kJ/mol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
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
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
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SO4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3)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2+、SO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4)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5)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2、寻找在制备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制备原理,从中了解流程图。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会发现,大多数题目都会给出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但一般会涉及到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操作。
所以在明确了实验目的之后,再写出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观察有没有副产品,如果有,剩余的步骤就是分离提纯了。
例2:工业制备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
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上图。
(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填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