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教案

合集下载

《蒹葭》教案范文

《蒹葭》教案范文

《蒹葭》教案范文
教案:《蒹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蒹葭》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蒹葭》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理解《蒹葭》中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蒹葭》中淡淡的情感和暗示;
2.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功能。

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前几堂课的内容,复习《离骚》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阅读《蒹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蒹葭》,学生自己朗读七遍,然后回答相关问题,讨论意义;
4.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分组讨论《蒹葭》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6.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发表自己对《蒹葭》的感受和观点,并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观点。

五、教学手段:
1.课堂讨论
2.小组活动
3.视频展示
4.课件展示
六、教学资源:
1.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2.《蒹葭》课文材料
3.演唱《蒹葭》的音频或视频
七、教学评价:
1.在讨论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广度;
2.观察学生在展示中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观察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够自由发散,是否能够理解多元观点。

八、教学延伸:
1.给学生一些相关习作,让学生通过写作进一步理解《蒹葭》中的情感和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蒹葭》所描绘的深秋景色和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

o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了解《蒹葭》在《诗经》中的地位及艺术特色。

o赏析诗歌中的重章叠句、起兴等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o背诵全诗,并能准确翻译全诗。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o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o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o诗歌所描绘的深秋景色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o重章叠句、起兴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o诗歌中朦胧意境的把握和理解。

o诗歌中某些词语的古今异义和特殊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蒹葭》的配乐朗诵、图片、视频等)。

•《诗经》相关背景资料。

•学生预习材料(包括《诗经》简介、《蒹葭》原文及注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蒹葭》配乐朗诵o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o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诗歌后,有什么感受?觉得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介绍《诗经》及《蒹葭》o简要介绍《诗经》的成书背景、内容分类及艺术特色。

o强调《蒹葭》在《诗经》中的地位,以及它作为一首经典爱情诗的意义。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o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o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2.教师范读o教师配乐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榜样。

o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学生齐读o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整体氛围。

三、深入解读,分析手法1.解读诗歌内容o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感受深秋的景色。

o分析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

2.分析手法o重章叠句: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重章叠句部分,分析其在表达情感、增强节奏等方面的作用。

《蒹葭》语文教案

《蒹葭》语文教案

《蒹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蒹葭》。

理解《蒹葭》的诗意和主题,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感受和表达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会从诗歌中汲取养分,提升个人情感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简介《蒹葭》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

2.2 课文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蒹葭》,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鼓励学生背诵,加强记忆力训练。

2.3 课文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意象描写。

解释一些重点词语,如“蒹葭”、“伊人”等词语的含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音乐等导入,引起学生对《蒹葭》的兴趣。

3.2 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蒹葭》,注意指导学生的语气、节奏和韵律。

鼓励学生背诵,可以进行小组比赛或个人展示。

3.3 课文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感受作者的情感。

讨论诗中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讨论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蒹葭》的感受或分析文章。

4.2 评价:课堂上的朗读和背诵表现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或讨论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相关诗歌学习:推荐学生学习其他有关自然景物或情感表达的诗歌,如《离骚》、《江南》等。

5.2 文化背景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如婚礼、恋爱等,加深对诗歌背景的理解。

5.3 创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自己的诗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12《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2《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2《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秦风·蒹葭》一、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调整语气和语调,能读出韵律和节奏。

2.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比较《关雎》和《蒹葭》的写作艺术,能准确判断“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在写作片段运用。

4.背诵并能默写诗歌。

二、重点难点1.能准确判断“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在写作片段运用。

2.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能背诵并能默写诗歌。

三、学习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五、学习过程(一)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

同学们肯定听过不少由古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刚才大家听的那首歌曲就是由一首诗改编而成,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蒹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蒹葭》这首优美的诗歌。

(二)温习《关雎》,回味艺术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定。

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

现存305篇,又称“诗三百"。

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类,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大多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的叙述叫赋;比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的是比兴手法。

(三)诵读诗歌,品读音韵美1.静听范读,校准字音蒹葭()()溯洄()()晞()坻()沚()湄()涘()2.自由诵读,读准字音3.全班齐读,读出节奏4.分组诵读,发现韵律5.总结:全诗三章,似相同又不同,平仄得当,双声叠韵,韵脚和谐,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此之谓音韵美。

(四)翻译诗歌,置身意境美1.同桌合作,借助注释,翻译诗歌。

2.总结: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苇泛白,清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经秦风蒹葭》。

(2)理解《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了解《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解读《诗经秦风蒹葭》。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诗经秦风蒹葭》。

(2)理解《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诗经》的语言特点。

(2)深入解读《诗经秦风蒹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2)介绍《诗经秦风蒹葭》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经秦风蒹葭》,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经秦风蒹葭》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和象征手法。

(2)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5. 课堂练习:(1)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诗经秦风蒹葭》。

(2)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作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诗经秦风蒹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发言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诗歌鉴赏能力。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周老师好!我准备的教案是选自《诗经·秦风》的《蒹葭》。

材料收集于网上,我对其进行了取舍、添加、排序等整合,并列出了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部分。

备课主旨为:让学生通过本课了解诗歌的产生与发展、诗歌的特点、诗歌的欣赏、诗歌的意境、诗歌的创作等方面。

使学生能够分析《蒹葭》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掌握该诗语言运用和写景抒情的特点,且背诵该诗。

我的教学思路大致为:(1)按理论知识、作品分析、拓展训练三大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2)理论讲授,且与讨论、问答、辩论、评析等方法相配合。

(3)制作教学课件(教室里可以用PPT的情况下)不到之处敬请指正!蒹葭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辨识、说明作品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等的含义和用法,掌握该诗语言运用和写景抒情的特点。

2.背诵全文教学重点以景起兴,借景抒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教学难点“伊人”所指何人。

教具准备投影仪、PPT课件。

课时安排3小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遥远的过去,我们不禁会想:我们的祖先,在那时那地,他们是怎样生活和劳作的?他们如何面对战争?如何把酒言欢?...... 那么今天呢,就让我们通过《蒹葭》这首诗歌,一起穿越历史隧道,来到我们祖先的身边看看吧。

备注:也可考虑用一段视频导入,如人们传唱的《诗经》里的歌,生动、形象地展现祖先的生活、劳作等,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背景材料介绍《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

《诗经》本名《诗》,或《诗三百》。

后世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1.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06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节、韵律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经·蒹葭》。

(2)理解《诗经·蒹葭》的内容,把握其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比兴等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经·蒹葭》。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经·蒹葭》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爱情观念等。

(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经·蒹葭》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经·蒹葭》的主题和情感分析。

3.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经·蒹葭》中的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

2. 《诗经·蒹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经·蒹葭》的原文及其注释、翻译。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经》的历史、文学价值等。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2)引导学生关注《诗经》中的爱情诗篇,引出本课《蒹葭》。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蒹葭》,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蒹葭》的内容,体会其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蒹葭》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蒹葭》所描绘的画面。

(2)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爱情观念,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艺术鉴赏:(1)分析《蒹葭》的韵律特点,如押韵、对仗等。

(2)欣赏《蒹葭》中的比兴手法,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蒹葭》。

六、教学拓展:1. 比较《蒹葭》与其他《诗经》中的爱情诗篇,如《关雎》、《桃夭》等,探讨其异同。

蒹葭教案[1]

蒹葭教案[1]

《蒹葭》讲课稿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1、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准确朗读并能熟读成诵;(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写作特点;⑵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重点:把握诗歌内容,领会全诗的情感。

难点:分析伊人形象,体会优美意境。

教具准备与课时安排:多媒体教学,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是什么歌吗?(对了,这是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这么优美动听的歌,它最初的原型是什么呢?(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

)让我们追溯到它的源头,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来共同欣赏《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复习旧知,找一个学生简介《诗经》的基础知识。

(对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来感受它的魅力)2、朗读诗歌(1)、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诗歌,用笔把新认识的与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2)、出示生字词;考查学生学得怎么样?(指名读-齐读生字词)(3)、指名读诗歌—评价(语速太快、沉住气、读准确)齐读诗歌(看来大家把字词都掌握了,就让我们完整的读一读这首诗歌吧!你读的很准确,声音很动听,老师都禁不住想试一试了。

)(4)、老师配乐诗朗读;(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5)、(出示全文的停顿标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诗经秦风蒹葭》的内容,了解其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朗读、解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经》的优美文字,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和意境。

2. 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难点:1. 诗经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 诗经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诗经秦风蒹葭》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经秦风蒹葭》的原文、注释、译文、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诗经秦风蒹葭》,了解其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诗经秦风蒹葭》,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解析诗文: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兴手法,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分享,总结诗文的主题和内涵。

6. 拓展延伸:介绍《诗经》中的其他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经》的艺术价值。

8.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经秦风蒹葭》,并进行相关练习。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诗经秦风蒹葭》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概括、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学博物馆,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邀请古代文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析《诗经》的艺术特色。

3. 开展《诗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经之蒹葭教案

诗经之蒹葭教案

诗经之蒹葭教案诗经两首之蒹葭教案精选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

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的芦苇。

《蒹葭》这首诗出自《诗经》。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板书“蒹葭”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

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

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蒹葭》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蒹葭》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蒹葭》教案设计1教材分析《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

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

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

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一)导语设计: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

《诗经 秦风 蒹葭》公开课教案

《诗经 秦风 蒹葭》公开课教案

《诗经·秦风·蒹葭》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白露时节授课对象:高中学生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白露时节的氛围中,感受《诗经·秦风·蒹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2.精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3.分析和欣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起兴、重章叠句等,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主旨,分析表现手法,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深入理解诗歌中的多重意象和含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观图片、背景音乐、诗歌朗诵视频等)•预习材料(诗歌原文、注释、背景介绍)•互动问答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时节——白露。

在白露这个时节,秋意渐浓,露水凝霜,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样的自然之美。

在这样的氛围下,让我们一同走进《诗经·秦风·蒹葭》,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思念与追寻。

多媒体展示:•播放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观图片,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图片中感受到什么氛围?这样的氛围与《蒹葭》有什么联系?”二、初读感知(10分钟)活动设计:1.配乐朗读:播放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3.分享感受:请几位学生分享初读诗歌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理解。

多媒体辅助:•播放轻柔的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增加朗诵的感染力。

三、精读分析(20分钟)1.诗歌背景介绍(5分钟)•多媒体展示:介绍《诗经》及《秦风·蒹葭》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环境。

2.诗歌内容分析(10分钟)•起兴手法:分析诗歌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句,理解起兴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重章叠句:通过对比不同章节的变换词句,理解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效果。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地位和影响,认识《蒹葭》在《诗经》中的重要性。

2. 分析《蒹葭》的文学特色,领略古人的审美情趣。

3. 解读《蒹葭》的意境,体会诗中的哲理。

4.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

2. 《蒹葭》原文及译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3. 诗歌手法分析:比兴、赋、比、兴等。

4. 诗的意境与哲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蒹葭》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与哲理。

2. 难点:分析《蒹葭》的文学特色,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经》的背景、文学特色及《蒹葭》的诗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蒹葭》的理解和感悟。

3. 鉴赏法:分析《蒹葭》的文学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诗经》及《蒹葭》的背景。

2. 朗读《蒹葭》,让学生感受诗的音乐美。

3. 讲解《蒹葭》的文学特色,分析比兴、赋、比、兴等手法。

4. 解读《蒹葭》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哲理。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蒹葭》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分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以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诗经》其他著名篇章,如《关雎》、《桃夭》等,加深学生对《诗经》的了解。

2. 对比阅读:介绍相同主题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离骚》、《庐山谣》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拓展视野。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诗经》选本或相关教学用书。

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评论、译文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增强教学效果。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经·蒹葭》。

(2)理解《诗经·蒹葭》的内容,掌握其字词含义和句子结构。

(3)分析《诗经·蒹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经·蒹葭》。

(2)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经·蒹葭》所表现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诗经·蒹葭》。

(2)理解《诗经·蒹葭》的内容和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经·蒹葭》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句式。

(2)分析《诗经·蒹葭》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像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感受《诗经·蒹葭》韵味的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 比较教学法:将《诗经·蒹葭》与其他诗篇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诗经·蒹葭》的内容、背景和文学特点。

2. 学生准备:预习《诗经·蒹葭》,了解其大致内容。

3. 教学资源:诗词朗诵音频、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诗经·蒹葭》的题材和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经·蒹葭》,感受其韵味。

(2)要求学生解析字词,理解句子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经·蒹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分析《诗经·蒹葭》的文学手法和表现技巧。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学习掌握《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章法节奏特点3.背诵诗歌教学重点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把握全诗的主旨教学难点理解“兴”在诗歌中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可见诗歌是文学艺术中的瑰宝。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它具有崇高的地位与深远的影响。

抒情诗是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这是从《诗经》开始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选自《诗经·秦风》的诗歌-------《蒹葭》。

二、内容上品味诗韵1.介绍课文出处:《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2.朗读诗歌。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然后播放课件)3.结合课文注释,给关键字词注音释义,并疏通诗意。

蒹葭(jiānjiā):泛指芦苇苍苍、萋萋、采采: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白露凝结成霜。

为:动词,在这里解释为“凝结成”。

伊人:那个人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从之:跟随她宛:好像晞(xī):干湄:岸边水草相接处跻:高而陡坻(chí):水中的小洲小岛已:晒干涘(sì):水边。

右:道路弯曲沚:水中沙滩“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答: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怀人诗。

一个深秋的早晨,河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诗人在寻找那心中思慕的“伊人”。

伊人仿佛在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上下左右求索,可望而不可即。

细玩诗味,意境飘逸,神韵悠长。

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与求而不得的惆怅。

5.齐读一遍诗歌,体会其中韵味。

三、艺术表现手法上品味诗韵1.提问:《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答: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的是体制,赋比兴指的是表现手法。

《蒹葭》教案(优秀6篇)

《蒹葭》教案(优秀6篇)

《蒹葭》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美丽的编辑为大家找到的《蒹葭》教案【优秀6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蒹葭》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诗经·蒹葭》教案一、引入课题:(播放幻灯片2)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

(播放幻灯片3)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1. 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 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3. 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4. 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1. 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

)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 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播放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

1. 引导: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蒹葭》的教案5篇

《蒹葭》的教案5篇

《蒹葭》的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蒹葭》的教案5篇好的教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蒹葭》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

《诗经秦风蒹葭》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

其中,《秦风》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了秦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情。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篇,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诗经秦风蒹葭》,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感受《蒹葭》的诗意和韵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内容概述《蒹葭》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蒹葭、白露、伊人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秋天的清新、宁静和生机。

诗人以自身的感受,传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2 诗歌语言特点《蒹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蒹葭、白露、伊人等,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诗经》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和《蒹葭》的诗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2 鉴赏法引导学生对《蒹葭》进行文学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蒹葭》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内容4.1 诗歌原文学习《蒹葭》的原文,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4.2 诗歌翻译对照翻译,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4.3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韵律美和意象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蒹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蒹葭》的感想或解析,巩固所学知识。

5.3 课程报告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蒹葭》,了解诗歌内容和背景,准备课堂讨论。

6.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6.3 诗歌原文朗读组织学生朗读《蒹葭》原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 学习《蒹葭》,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提问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诗经》又名什么?有多少篇?《五经》是哪几部?《诗经》分为哪几部分?从表达方式看分为哪几种?《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是什么?齐背《关雎》。

新授(一)整体感知,理解诗意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解题:《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芦苇。

齐读课文。

指名几位同学上黑板写出诗中难字,并理解其意。

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提示:结合注释,自读为主,有不懂之处可与同桌商讨。

老师巡视指导。

理清诗歌的时间脉络。

边分析边板书。

时间:白露:为霜未晞未已分析诗歌的结构,深入体会重章叠句的特点与好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每章的结构相似,只有一些关键字词不同,给人回环往复之感,叠词的运用,使诗歌具有音乐的美感。

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女生朗读诗歌)(出示页面)明确:忧郁惆怅迷茫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后出示页面:一、蒹葭霜露秋水——凄清的秋景(渲染冷寂落寞的气氛)二、伊人在水中央——可望不可即(空灵悠远的意境)三、上下求索的青年——执著追求(怅惘迷茫之情)作品虽未着意刻画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

伊人----高洁、可敬、可亲、可爱。

主人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

11、出示页面:《在水一方》歌词,老师现场演唱,学生有会唱此歌者请合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蒹葭》教案蒹葭一、重点难点1(重点:以景起兴,借景抒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难点:“伊人”所指何人。

二、背景材料《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

《诗经》本名《诗》,或《诗三百》。

后世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1(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06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

2、《诗经》的题材。

《诗经》的题材十分广泛,它以形象的手法反映了周的建国、周初的经济制度、生产状况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再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悲喜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从整体上来看,它也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史诗。

3、《诗经》的艺术。

《诗经》的艺术手法,前人曾概括为赋、比、兴。

据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一书中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就是说,赋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比喻;兴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引出要歌咏的人或事。

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总结,其实《诗经》的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三方面。

《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写景抒情极富艺术感染力。

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悦耳。

4、《诗经》的流传。

先秦古籍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楚汉相争的战火之后,散佚很多。

但由于《诗经》是口头讽诵的诗,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即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前二者取其国名,后二者取其姓氏。

毛氏说诗,以《左传》、《尔雅》为依据,被称为“古文经学”,其余三家被称为“今文经学”。

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使毛诗盛行,鲁、齐、韩三家诗于魏晋后亡佚。

现在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毛诗》,即汉代毛公讲解和流传下来的本子。

5(《蒹葭》是十首秦风中的第四首。

秦,国名,其地即今天陕西、甘肃部分地区。

关于国风,朱熹在《诗集传》中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朱熹还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歌,各言其情者也。

”三、作品串讲[1]蒹葭[2][3][4][5][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7][8][9]。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蒹(jiān):荻,像芦苇。

葭(jiā):芦苇。

蒹葭:芦荻,芦苇,皆水边所生。

[2] 苍苍:茂盛的样子。

“萋萋”、“采采”义同。

[3] 为:凝结成。

[4] 伊人:那个人,指诗人所追寻的人。

伊,指示代词。

[5]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一方:那一边,指对岸。

sù huí):逆流而上。

从:靠近,追寻。

[6] 溯洄([7] 阻:难,指路险难走。

长:遥远。

[8] 溯游:顺流而下。

[9] 宛:宛如,好像。

中央:中间。

这儿指水中间的小洲,小岛。

翻译:芦荻一片苍苍,白露已凝成霜。

所说的那个人,在水的另一方。

逆流而上去寻他,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他,他仿佛就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10]。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1]。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2]。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3]。

[10] 晞(xī):干。

[11] 湄(méi):水草交接之处,即岸边。

[12] 跻(jī):升高,指地势渐高。

[13] 坻(chí):水中高地,小洲。

翻译:芦荻弥弥漫漫,白露晶莹未干。

所说的那个人,在小河的岸边。

逆流而上去寻他,道路险阻又难攀。

顺流而下去寻他,他仿佛就在水中间。

[14][15][16]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1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4] 已:止,干。

[15] 涘(sì):水边。

[16] 右:向右拐弯,这里指道路迂回弯曲。

[17] 沚(zhǐ):水中小洲,小岛。

翻译:芦荻密密稠稠,白露尚未全收。

所说的那个人,在水的岸头。

逆流而上去寻他,道路险阻又弯陡。

顺流而下去寻他,他仿佛就在水中洲。

四、内容分析《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

1(主要内容。

《蒹葭》写抒情主人公在一个结着霜的秋晨,沿着河水去追寻所仰慕思念的人,可是不管他怎样努力也没法接近。

道路艰难而遥远,河水迂回而曲折。

“伊人”一会儿在水那边,一会儿又像在水中央,一会儿又似在水之岸。

总是扑朔迷离,可望不可即。

2(层次分析。

《蒹葭》共分三章。

每章均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每章前四句。

首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第二层,每章后四句。

描述追寻伊人而不可得的境况:道阻且长;幻象迷离。

全诗流露出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伊人”所指何人,关于“伊人”之所指,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是秦之君子隐于河上,秦人慕之而作;有的认为是想念朋友之词;有的认为是贤人隐居不仕之作;有的认为是一首思慕恋人的情歌。

据毛传说:此诗为针对秦襄公在取得西周自岐山以西的土地后,未能寻求深明周礼之贤才来协助自己治理国政而作。

作诗的目的,是“劝君求贤人使之”。

按《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诸侯叛周幽王,联合西部少数民族武装于公元前771年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作战有功。

周平王因此在东迁时,封襄公为诸侯,“赐之以歧以西之地,襄公于是治国。

”为此诗人切盼秦要摆脱文化落后状况,要渴求贤德之人振兴西周的礼乐教化,以巩固秦在西周旧址的统治。

像这样把所怀之“伊人”,理解为国君应当渴慕、追求的能够安邦定国的贤才,亦可备一说。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

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一般来说,研究者都认为《蒹葭》确系怀人之诗。

至于所怀何人,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

但从诗人所流露的情绪来看,全诗只有敬慕之意,渴望之思,而无亵慢之情、儿女之私。

显而易见,这个诗中的“伊人”是超凡脱俗、可钦可敬的人。

五、写作特点1(以景起兴,借景抒情。

以景起兴,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诗中所写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

对于心中思慕的“伊人”,主人公知其地,而莫定其所。

他就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希望与“伊人”一遇。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用清秋萧瑟的景象来烘托主人公空虚和惆怅的感情。

2(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本诗所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寻时间的延伸;“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移动,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虽然只用了几个字来表现,但其间的微妙变化和幽深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3、词汇丰富,富于变化。

描绘蒹葭的繁茂,三章分别用“苍苍”、“凄凄”“采采”三个同义的叠词,表现道路的艰难。

分别用“长”、“跻”、“右”,描述道路的遥远、陡峻、迂曲,表现“伊人”的可望不可即。

分别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以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等句子,显示“伊人”位置的移动。

在重复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重复。

4(意境矇眬,含蕴不尽。

《蒹葭》主旨含蓄,意境矇眬。

“伊人”飘忽不定,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

其实,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它就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回响,也就都可以从《蒹葭》矇眬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练习1(有人认为《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诗,诗中的情人望之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

”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我们认为《蒹葭》是一首怀人的诗。

将此诗简单地理解为“怀念情人”的诗,失之主观偏颇。

至于所怀何人,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但从诗人所流露的情绪来看,全诗只有敬慕之意,只有渴望愿见之思,而无儿女之私。

显而易见,这个“伊人”是超凡脱俗、可钦可敬之人,又是难求之人。

对于此诗,理解为怀人之作即可。

如“固执以求之”,就会失之于穿凿附会。

2(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以下作用:(1)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

全诗由三章组成,每章分别由“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起兴,造成一种迷茫、矇眬的氛围。

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使诗歌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恰到好处地配合了诗人缠绵情感的抒发,具有委婉动人的艺术魅力。

(2)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诗歌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与思念之情的流动。

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诗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加浓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