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象灾害研究-以舟山台风灾害为例
估算舟山区域内台风降水量分布的一种方法

估算舟山区域内台风降水量分布的一种方法
范其平;何宽科;李云;张伟红;朱持则;黄晓萍
【期刊名称】《科技通报》
【年(卷),期】2009(25)1
【摘要】利用台风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和浙江省自动雨量站网的分钟资料,用最小二乘法为影响舟山的每个台风降水找到Z-R关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
应用此关系对台风"麦莎"和"卡努"影响期间对舟山区域的降水量分布情况进行估测,得到了降水量估测分布图。
同时,将台风"卡努"影响期间的舟山自动雨量站网的实况雨量、修正前的估测雨量和修正后的估测雨量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Z-R关系,对于雨量的估计有一定的放大,而使用修正后的方法得到的降水量与实际基本相符。
【总页数】6页(P24-28)
【关键词】Z-R关系;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台风;校准;检验
【作者】范其平;何宽科;李云;张伟红;朱持则;黄晓萍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浙江省电力实业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
【相关文献】
1.定量评估旱灾的一种方法——利用降水量估算农田受灾面积 [J], 黄朝迎
2.非线性克里格方法在日降水量分布估算中的应用 [J], 张唯;郑海波;张剑波
3.基于一种统计方法的近海台风风雨分布应用 [J], 郑群峰;王蕊;陈潜;赵春阳;王书欣;李明华
4.综合应用探空、雷达回波、卫星云图资料估算短时降水量的一种方法 [J], 葛小清;王叶仙
5.天山山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估算方法 [J], 赵传成;丁永建;叶柏生;赵求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50年影响舟山的台风气候特征分析

近50年影响舟山的台风气候特征分析王雷;李晓丽;徐哲永【摘要】对近50年影响舟山的台风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台风具有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影响路径主要有登陆型和海上转向型两种;台风影响程度与其移动路径、登陆时的中心强度以及登陆后的维持时间密切相关.台风暴雨地理分布呈现出北部少,南部多,东部少,西部多的特点,灾害性台风大风分布却正好相反.近海转向类、登浙类及登闽类台风是引起舟山台风强降水和灾害性大风的主要移动路径.最后,总结得出了严重影响的四类台风暴雨和二类台风大风环流特征.%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yphoon influenced Zhoushan over the past SO years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yphoons show distinct annual and monthly variations. The typhoon impa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moving track, intensity at landfall and duration time after landfall.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heayy rain driven by typhoon occurred at the north/east of Zhoushan is less than that at the south/west, while the situation of disastrous gale is opposite to the heavy rain. Typhoons shifting to the offshore sea, landing on Zhejiang and Fujiang province are the main tracks which have correspondence with strong rainfall and disastrous gales. Finally, the serious impact of four typhoon storms and two wind circulation features of typhoon are concluded.【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1(028)005【总页数】8页(P36-43)【关键词】舟山;台风;气候特征【作者】王雷;李晓丽;徐哲永【作者单位】舟山市气象局,浙江舟山316021;舟山市气象局,浙江舟山316021;舟山市气象局,浙江舟山31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近年来关于台风气候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宁波舟山港气象灾害风险及服务效益评估

第37卷第1期2021年2月热带气象学报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Vol.37,No.1Feb.,2021孔扬,赵昶昱,王科,等.宁波舟山港气象灾害风险及服务效益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21,37(1):82-90.文章编号:1004-4965(2021)01-0082-09宁波舟山港气象灾害风险及服务效益评估孔扬1,赵昶昱2,王科3,徐建红4,周宜航4,薛国强1,钱燕珍1(1.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浙江宁波315012;2.宁波市气象台,浙江宁波315012;3.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4.宁波市海事局,浙江宁波315100)摘要:近年来海洋经济和港口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气象灾害对港口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影响日益显著。
对港口气象风险及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不仅能促进公众对气象事业的认知,也是各部门制定相关工作规划的重要参考。
采用国际减灾战略风险评估模型,基于1974—2019年气象数据和2013—2019年港口险情事故数据,讨论浙江省宁波市舟山港不同重现期下的灾害危险性、承载体脆弱性、自然灾害风险指数。
采用对比分析法构建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基于致灾因子综合强度指数、港口管制数据、码头计划兑现率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量化。
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2019年港口自然灾害风险偏高。
2017年以来,气象服务通过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作业时间,为港口产生上亿元的服务效益。
提出的评估技术已在宁波业务应用,对类似港口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效益评估;港口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志码:A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1.008收稿日期:2020-03-06;修订日期:2020-11-08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9B10025);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9A610450)共同资助通讯作者:赵昶昱,女,江苏省人,工程师,从事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技术研究。
舟山地区台风降水Z-R关系研究及其应用

度 4 8r , 自动 雨量 站 点分 布 及 与 舟 山 雷 达 相 对 3 l各 f
位点 分 布 及 与 舟 山 雷 达 相 对 位 置
Ta e 1 Lo ato f Zho s an a o p e i i a i n s a i n bl c in o u h ut - r c p t to t t o s a he r l tve r d r nd t e a i a a
气 雷达 的 普 及 , 台风 降 水 的准 确 预报 成 为 可 能 。 使 在 过去 的几十 年 中 , 象 学 家进 行 了大 量 理 论 和 经 气 验 的研究 , 立 了反射率 因 子 z和 降水 率 R 之 间 的 建 关系 : Z=A 并 确 立 了 它 的 有 效 性 . 。 例 如 美 R , 3 j 国 WS 8 D使 用 Z=3 0 在 美 国东 部 2 3州 工 R一8 0R /
12 反射 率因 子 Z .
R关 系对舟山地 区台风降水进行雨量估测 , 但结果并 不
令人满意 , 特别 是它对 台风暴 雨严 重低 估 。本文 利 用 20 —20 04 05年严重影响舟 山地 区的多普勒天气 雷达 台 风基数据资料及浙 江省 自动雨量站 网每分钟实测雨 量
在 Z=
舟 山地 区台风 降水 Z R 关 系研 究 其应 用 .
何 宽 科 范其 平 李 开 奇 陈淑 琴 龚 类
( 浙江 省 舟 山市 气 象 局 , 山 3 60 ) 舟 10 0
摘
要
利用 2 0 - 2 0 年 舟 山 多普 勒 天 气 雷 达 台 风 基 数 据 资 料 和 浙 江 省 自动 雨 量 站 网 资 料 , 合 适 合 于 舟 山 地 区 04 05 拟
《2024年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范文

《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以期为相关单位及居民提供风险防范和应对的参考依据。
本文通过收集历史气象数据、实地考察以及结合现代气象预测技术,对区域内的气象灾害类型、风险等级、影响因素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估。
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气象灾害的频发与多发已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特定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气象灾害的风险性更加显著。
因此,开展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对于防范和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概述本文选取的评估区域为某特定区域,该区域地形多样、气候复杂。
历史资料显示,该区域内易发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水、台风等,这些灾害不仅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构成了威胁。
三、气象灾害类型及特点(一)暴雨与洪水灾害该区域内夏季雨水较多,易发生暴雨和洪水灾害。
此类灾害通常伴随着短时强降雨,造成江河湖库水位迅速上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二)台风灾害该区域地处台风多发区,台风带来的狂风和强降雨往往导致沿海地区受灾严重,特别是风力引发的海潮倒灌、建筑倒塌等问题。
四、风险评估方法及流程(一)数据收集收集近十年来的气象观测数据、历史灾害记录、地理环境信息等资料。
(二)实地考察对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地形地貌、河流走向、灾害历史等情况。
(三)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结合收集的数据和实地考察结果,构建包括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灾情损失评估等在内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四)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模型的结果,将气象灾害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五、风险评估结果分析(一)致灾因子分析该区域内暴雨和台风是主要的致灾因子,其中台风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台风季节,沿海地区的风险性显著增加。
(二)风险等级分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部分低洼地带;高风险区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及部分地势较低的盆地。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摘要】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一个容易受台风袭击的地区。
本文从浙江省台风灾害的发生频率、主要特征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还介绍了浙江省气象部门在台风预警服务和灾害应对救援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
结论部分指出浙江省在台风灾害预防和救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强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能够减少台风灾害给当地带来的损失。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浙江省在台风灾害防范和救援方面的努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浙江省、台风灾害、气象服务、发生频率、特征、经济影响、生活影响、预警服务、灾害应对、救援服务、预防成效、气象服务水平、损失减少。
1. 引言1.1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风频繁、灾害严重。
台风是浙江省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当地经济和生活带来不小影响。
浙江省台风灾害的主要特征包括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给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面对这样的灾害,浙江省的气象部门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提供台风预警服务、灾害应对和救援服务,帮助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浙江省气象部门对台风的预警服务十分重要,他们通过多种手段对台风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发布台风警报,提醒民众采取措施防范台风灾害。
气象部门还能够及时提供灾害应对和救援服务,协助地方政府组织人员和物资做好防灾救灾工作。
浙江省在台风灾害预防和救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是减少台风灾害给当地带来的损失的重要途径,需要进一步加强台风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应对和救援水平,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正文2.1 浙江省台风灾害的发生频率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
受暖湿气流影响,每年6月至10月是台风频繁造访浙江省的时段。
据统计,浙江省每年平均受到10-12个台风的影响,其中有的台风会直接登陆浙江沿海,给当地居民和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风云气象卫星在2022年舟山气象预报服务中的应用

风云气象卫星在2022年舟山气象预报服务中的应用摘要:风云气象卫星具有全球、全天候、三维立体观测的能力,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上先进气象卫星的水平,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了2022年舟山地区的3个灾害性天气个例,着重介绍风云气象卫星在台风和大雾灾害性天气中的应用,阐述了风云气象卫星在海岛城市气象预报服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风云气象卫星台风大雾海岛气象1引言气象卫星是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雷达、地面观测站和高空观测的重要补充,具有覆盖广、时效快、受限少等优势,能对气象灾害进行有效监测,并为灾害监测和评估提供高精度和定量的探测资料,在防灾减灾和科学研究中作用显著[1]。
自1988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国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气象、海洋、资源、环境减灾等多个系列民用卫星[2],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源。
气象卫星图像应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3]。
目前气象卫星遥感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台风、暴雨、寒潮、大雾等天气系统的监测,以及火情、水情、雪情等环境与灾害监测方面。
与其它类型的遥感资料相比,气象卫星资料可以更有效地揭示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为天气预报,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提供客观依据[4]。
舟山地处长江口南测、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海域面积 2.08万平方千米,拥有1390个岛屿,常规的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无法覆盖整个舟山区域。
此外,舟山的渔场气象预报服务是舟山市气象台的一个特色服务,预报渔场北至吕泗、大沙渔场,南至闽东、闽外渔场,预报范围大但资料少,因此遥感影像资料的应用对舟山的气象预报尤为重要。
2022年舟山灾害性天气频发,春季多海雾,夏季干旱,9月有2个台风严重影响舟山,其中“梅花”登陆普陀沿海。
风云卫星在这些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判断台风强度、范围和风雨影响程度,尤其是在渔场预报服务以及平流雾的短时临近预报上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烟花”台风路径和强度变化分析

“烟花”台风路径和强度变化分析摘要: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和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大气再分析资料,总结了2016号台风“烟花”的基本情况和对舟山的风雨影响实况,分析了其强度和路径变化的成因,并对降水和大风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副高和西风带系统是决定台风路径的重要因素。
“烟花”台风期间,副高位置偏北偏南,导致台风引导气流弱,移动速度缓慢且路径变化十分复杂。
(2)由于“烟花”移动速度慢,在海上停留时间长,导致海水上翻,洋面能量供给减弱,“烟花”强度没有达到预期(超强台风)。
关键词:烟花路径变化强度分析前言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
由于其地处南北气候交界处,气象灾害频发,台汛期极易遭到台风影响,平均每年都有1-2个台风影响或登陆舟山,台风所导致的风雨影响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台风路径和强度进行准确预报一直是气象部门工作重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气象自动站、卫星、雷达等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台风的监测变得更加准确和精细。
但由于台风结构复杂,其强度、路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给台风的预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变化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和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大气再分析资料,总结了2016号台风“烟花”的基本情况和对舟山的风雨影响实况,分析了其强度和路径变化的成因,并对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台风风雨影响和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烟花”风雨实况“烟花”对舟山的主要影响时段在24-26日。
23日受到“烟花”外围云系影响,全市开始出现阵雨天气,24日到26日,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截止到27日16时,全市平均面雨量326.0 毫米,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影响台风面雨量纪录(244 毫米,0716号台风“罗莎”),其中定海 377.8 毫米,普陀 263.2 毫米,岱山 415.0 毫米,嵊泗 233.3 毫米;过程累积雨量超过700毫米的乡镇1个(双桥726.0毫米),500-600 毫米的乡镇6个,400-500毫米的乡镇有 10个,300-400 毫米的乡镇有12个,200-300 毫米的乡镇有12个;单站最大过程雨量为茶人谷726.0毫米,创有气象记录以来台风过程降雨量新的历史极值(538 毫米,0509 号台风“麦莎”)(图1a)。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近30年来所面临的气象灾害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特点。
气象灾害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灾害类型、地域分布、时间规律、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我国近30年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详细分析。
二、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1. 洪涝灾害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
洪涝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2. 干旱灾害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北方地区。
干旱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 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台风灾害的特点是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强风、暴雨和潮汐等次生灾害。
三、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1. 地域分布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北方地区,台风灾害则主要影响沿海地区。
此外,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还具有不同的次生灾害特点。
2. 时间规律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间规律特征表现为季节性和周期性。
例如,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而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此外,一些气象灾害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如台风灾害的活跃期和静息期。
四、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1. 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
其中,气候变化是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也会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2. 应对策略针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二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气象灾害调研报告

气象灾害调研报告气象灾害调研报告一、引言气象灾害是指气象因素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包括台风、暴雨、干旱、洪涝等多种形式。
气象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对气象灾害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我国气象灾害的现状和防灾减灾工作,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气象灾害的现状1. 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台风季节来临时都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等灾害。
据统计,过去十年中,我国每年平均受台风影响的人数达到数百万人,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
2. 暴雨灾害:暴雨是另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造成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问题。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环境变化,暴雨灾害频发,给城市带来严重破坏。
3. 雪灾:雪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灾害,尤其是在冬季,大规模的雪灾会导致交通拥堵、电力中断等问题。
4. 干旱:干旱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农作物减产等问题。
同时,气候变化加剧了干旱地区的干旱程度和范围。
三、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为了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1.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我国建立了全国范围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手段,实时监测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各级政府将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重建的投入。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
3.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和监测能力,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挑战和建议1. 挑战:尽管我国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亟需提高,特别是对于突发性和强度较强的灾害事件。
其次,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219524969_一次由台风倒槽引起的舟山暴雨分析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2023年第13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13-0141-02一次由台风倒槽引起的舟山暴雨分析罗静静,李帆(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气象局,浙江舟山316100)摘要:通过分析2018年第22号超强台风“山竹”在广东南部沿海登陆后引发远离台风暴雨区域的舟山地区的台风倒槽暴雨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探讨了在台风倒槽与弱冷空气及副热带高压三者相结合处以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台风倒槽;冷空气;副热带高压;强降水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13.042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在中国暴雨天气中,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1]。
而台风灾害的主要部分也往往是由台风暴雨引起的[2-4],台风倒槽暴雨是台风暴雨分析预报中的难点之一。
天气气候分析表明[5],在广东登陆的台风往往伴有倒槽向北伸展并抵达浙闽沿海,有时会产生台风倒槽暴雨,台风倒槽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下中、小尺度系统活动的结果,该类暴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中尺度的特征[6-7]。
台风暴雨除台风环流本身暴雨、台风眼外围螺旋云带暴雨外,台风(低压)倒槽与西风槽带来的冷空气结合而产生的暴雨往往比台风环流暴雨强得多[8-9]。
本文通过分析台风倒槽和弱冷空气以及副热带高压三者的结合影响,引起远离台风暴雨的台风倒槽暴雨以及暴雨区物理量场的变化,探讨三者相结合处以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加深对台风倒槽暴雨的认识。
2018-09-07T20:00第22号“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稳定向西偏北方向移动,9月15日在菲律宾北部登陆,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移动,并于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晏镇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hPa;17日20时因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中央气象台停止对其编号。
舟山地区台风降水Z-R关系研究及其应用

舟山地区台风降水Z-R关系研究及其应用何宽科;范其平;李开奇;陈淑琴;龚(龙天)【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07(018)004【摘要】利用2004-2005年舟山多普勒天气雷达台风基数据资料和浙江省自动雨量站网资料,拟合适合于舟山地区台风降水的Z-R关系: Z=70R1.38,并对其进行有效性确认.应用此关系对台风"南玛都"和"卡努"的降水进行雨量估测并与美国WSR-88D默认Z-R关系及实时雨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小雨量地区,应用美国WSR-88D默认Z-R关系估测台风降水比较接近于实际.但是,对于大雨量地区来说,应用此关系估测台风降水更接近实际雨量,而应用默认Z-R关系估测台风降水,大雨雨量被严重低估.文中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总页数】4页(P573-576)【作者】何宽科;范其平;李开奇;陈淑琴;龚(龙天)【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舟山,316000;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舟山,316000;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舟山,316000;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舟山,316000;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舟山,3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双雷达风场反演拼图在登陆台风\"莫兰蒂\"(1614)强降水精细预报中的同化应用试验 [J], 王叶红;赵玉春;罗昌荣;韩颂雨2.ECMWF极端降水预报指数在华东台风暴雨中的应用研究 [J], 罗玲; 娄小芬; 傅良; 钱浩3.强降水指数THWC的构建及其在海河流域北上台风中的诊断应用 [J], 从靖;吴振玲;李德帅;董畅4.雨滴谱仪资料在“温比亚”台风降水估测中的应用探究 [J], 冯婉悦;施丽娟;王智敏;黄晓;杨莲梅;张林5.ECMWF集合预报在一次台风远距离极端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J], 娄小芬;王丽颖;罗玲;傅良;钱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舟山海域台风浪数值模拟

舟山海域台风浪数值模拟梁连松;李瑞杰;丰青;孔从颖;宋晓波【摘要】为提高台风浪模拟的精度,将Holland台风风场模型与CCMP背景风场相叠加,构造合成风场来驱动SWAN模型。
运用Jason⁃2卫星数据进行验证,比较了不同的最大风速半径计算公式和Holland B参数组合构造出的合成风场对模拟结果影响。
选取最优组合,运用自嵌套,模拟了台风“米雷”通过舟山海域的波浪场。
结果表明舟山群岛对台风浪的阻挡效果明显,台风期间舟山东部海域波高大、周期长且涌浪影响明显,西部海域波高较小且以风浪影响为主。
%To improvethe accuracy of near⁃shore typhoon wave sim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made for typho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yphoon Meari, based on SWAN, with combination of the Holland model wind field and CCMP wind field. The Jason⁃2 satellite data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merged wind fields constructed by different maximum wind speed radius formula and parameter B were compared. Then, the typhoon Meari was simulated by adopted nested grid in SWA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tarding effect of Zhoushan Archipelago for typhoon wave is significant. During typhoon period,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in the offshore areas of eastern Zhoushan Archipelago is higher than the one of the west. The offshore areas of eastern Zhoushan Archipel⁃ago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surge while the western Zhoushan Archipelago areas are dominated by wind wave.【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7页(P582-588)【关键词】台风浪;SWAN;Holland;Jason-2;舟山【作者】梁连松;李瑞杰;丰青;孔从颖;宋晓波【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 河海大学环境海洋实验室,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3;O242.1在台风浪的数值模拟中,波浪场的模拟精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面风场的计算精度。
舟山市2014年十大气候事件doc

2014年舟山市气候综述2014年,我市气候年景总体正常,气象灾害中等偏轻,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大风、强对流、寒潮、大雾、寡照等,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区建设和百姓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1.气温正常,降水偏多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6.8℃,较常年偏高0.1℃,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7.9℃,为历年同期最高,8月份平均气温26.2℃,为近30年最低;35℃以上高温日数仅定海(35.2℃)出现1天。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439.8毫米,较常年偏多18%,时空分布不均。
2.日照明显偏少,对作物生长不利全市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726.5小时,较常年偏少12%,为近20年来最少,其中定海为有气象记录60年以来最少年份。
特别是2月、8月较常年偏少4成以上,呈现新春缺光照,盛夏少烈日的景象。
3.汛期台风频袭,“凤凰”影响严重出梅后我市先后受6个台风影响,其中9月21-24日“凤凰”台风影响严重,我市沿海出现了大范围11~12级东北到东风和暴雨、大暴雨天气,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28114万元。
4.霾日仍然偏多,程度轻于上年全年定海输入性灰霾天气达40天,较常年偏多15天,但比上年偏少12天,霾天气发生程度减轻,中度霾仅1天,未出现重度霾,且霾天气发生持续时间不长,消散较快。
2014年舟山市十大气候事件一、年初灰霾侵袭趋重1月份缺少雨雪,主要降水过程弱而少;气温偏高明显,平均为7.9℃,创历年最高;月内大风出现偏少,灰霾借弱冷空气频袭岛城,全市灰霾日数平均为13.3天,定海达20天。
图1拍摄1月18日16时30分①定海②普陀山二、2月雨雪连绵2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37.3毫米,比常年偏多9成,平均降水日数16天,呈现明显的多雨寡照。
5-14日出现持续10天连阴雨天气,其中9日转雨夹雪和雪,并于10日在定海和普陀出现积雪,舟山跨海大桥因桥面结冰一度全线封闭。
18日和25日,出现了全市性大雨,历史同期较为罕见。
舟山台风灾害及东部海岛台风降雨量分布特征

舟山台风灾害及东部海岛台风降雨量分布特征
曹美兰;俞燎霓
【期刊名称】《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9)006
【摘要】对舟山市的台风灾害及其东部海岛台风降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伴随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因素引起,历史上对舟山有较严重影响的台风占34.5%.台风降雨量大小与台风路径有很大的关系.台风在浙江中部的台州沿海登陆时,舟山东部海岛的降雨量最大.每年台风雨量占年雨量的1/4-1/3,但不同年份有很大的差别.地形对台风降雨量大小影响也很明显.最大台风降雨量出现在桃花岛.
【总页数】4页(P579-582)
【作者】曹美兰;俞燎霓
【作者单位】舟山市气象台,浙江舟山316000;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1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22
【相关文献】
1.海岛型校园在台风灾害时应急疏散能力评估 [J], 俞笔豪;叶继红;王凤翔;谢利民;莫一贝;戴丹枫
2.台风灾害影响下的海岛旅游社区恢复力研究 [J], 周婷
3.海岛型校园台风灾害下应急管理与对策 [J], 莫一贝;叶继红;俞笔豪;王凤翔;谢利民;戴丹枫
4.海岛型校园台风灾害应急疏散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J], 王凤翔;叶继红;俞笔豪;莫一贝;谢利民;戴丹枫
5.有居民海岛台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J], 于淼;余文公;谭勇华;王德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定海区域大风精细化预报研究

定海区域大风精细化预报研究摘要:本文利用定海基本站、区域站,数值预报产品等气象资料,以定海区域2018年-2019年实况风力为基本数据,统计分析在不同的影响系统、不同的风向下定海本站和区域站大风出现的概率,将数值预报和上级指导预报本地化订正,进行本站预报与实况的偏差对比,提高我台风力预报准确率。
关键词:风力;系统;分布;概率;分析1 引言舟山市位于东海北部,地处中纬度地带,东濒太平洋,西邻欧亚大陆,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º30′—123º25′、北纬29 º32′—31 º04′。
定海区位于舟山本岛,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型季风气候,常年受南北天气系统和东西风环流的交互影响,海洋气象灾害频繁,台风、东风波、入海低气压、强对流、强冷空气等天气系统所产生的风暴潮、海上大风、巨浪等恶劣天气对各类海上交通、跨海大桥、农渔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严重影响着海岛各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
大风预报对于海岛站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气象预报因子,对刚成立不久的定海区气象台来说,定海区域的大风预报是一直是气象服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近年来,我们发现沿用舟山沿海风力预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定海区政府决策和人民群众的精细化预报服务要求。
本文立于定海基本站、区域站、数值预报产品等基本气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指导产品,统计分析在不同的影响系统、不同的风向下定海本站和区域站大风出现的概率,将数值预报和上级指导预报进行本地化订正,将本站预报与实况的偏差对比,以增强我区大风预报能力,提高预报服务的准确率,确保我区人民出行安全,促进本地的农渔业经济发展。
2 造成定海区域大风的不同系统比重及其时间分布利用2018年至2019年定海本站和区域站出现大风(≥8级)的实况日数据,统计造成定海区域大风的不同系统比重。
分析发现,冷空气、高压后部偏南风、低压、雷暴大风、台风等系统是造成定海大风的主要系统。
1509号台风“灿鸿”灾情调查与致灾原因分析

第18卷第4期2016年12月防灾科技学院学报J.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Vol.18,No.4 Dec. 20161509号台风“灿鸿”灾情调查与致灾原因分析赵慧霞\张建忠\陈海燕2(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2.浙江省气象局,浙江杭州310002)摘要:针对1509号台风“灿鸿”,2015年7月10日至14日,中国气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选取浙江省宁波 市区、余姚、象山,舟山市区和朱家尖等地一些典型受灾点,对“灿鸿”的预报服务情况、灾害影响情况等进行 了详细的现场调查和致灾原因分析。
台风“灿鸿”造成浙江受灾严重的原因主要包括:降雨强度大、大风持续 时间长是致灾严重的主要原因;强降雨与前期梅雨偏多的叠加效应加重了洪涝灾害;当地孕灾环境特征和 2015年强台风影响相对偏早也是造成浙江受灾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台风;“灿鸿”;浙江;灾情调查;致灾原因中图分类号:U69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8047 (2016) 04 - 0044 - 060引言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超强台风级别,英文名Chan-hom)于2015年6月30日20时在 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
7 月2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3日凌晨加强为 台风,4日至6日强度一度减弱,7日凌晨重新加 强为台风,于9日下午和10日凌晨前后加强为台 风和超强台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逼近浙江台 州-宁波-舟山沿海一带,之后与舟山朱家尖沿海擦肩而过,并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图1)。
“灿鸿”给浙江、上海和江苏及其沿海地区带 来强风暴雨,导致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暴雨洪涝和 大风灾害,其中浙江省受灾最为严重[1]。
由于 “灿鸿”在擦过浙江舟山后,沿东北方向在东海北 上,没有深入江苏、河南、山东及东北等内陆,因此 与以往深入内陆的北上台风相比[2-3],没有继续 给大陆内陆造成严重的风雨影响。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台风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浙江省。
本文旨在探讨浙江省台风灾害的特征及其对气象服务的影响。
1.致灾因子复杂多变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面积较小,地势起伏较大,生成台风的环境条件十分有利。
同时,该省地处西太平洋和东中国海交汇处,季风盛行,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日趋剧烈,使得台风在该省形成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致灾因子异常复杂。
2.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些台风给浙江省的农业、渔业、交通运输、水利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温室日益增长的发展速度,同时也放大了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
3.高风险区域明显浙江省有许多狭长的沿海地带、群岛和河口,加之地势复杂,是台风经过时易发生海啸、风暴潮和涌浪等灾害,是灾害高风险区。
二、气象服务特点1.全天候气象监测拥有较为完善的气象监测系统,能够提供全天候气象数据采集,为预报、预警、应急决策等提供重要依据。
2.信息快速传递即时发布台风信息,快速传递预警信息,警示居民关注天气动态,避免对人民群众产生重大损害。
3.多元化服务方式除传统的纸质实体预报、预警、发布外,还拥有多种信息分发方式,便于群众快速有效获得信息。
4.不断创新优化气象服务气象部门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全面的气象服务平台,研究开发新的气象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力求将气象服务向更为智能化和精细化发展。
总之,浙江省的台风灾害特征较为复杂,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气象服务仍在不断创新优化,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快速、智能化的气象服务。
基于2021年两次重要台风过程的舟山市定海区城北水库溢洪预报方法研究

基于2021年两次重要台风过程的舟山市定海区城北水库溢洪
预报方法研究
邱璟怡;朱丹丹;张鑫;邵思学
【期刊名称】《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年(卷),期】2024(41)2
【摘要】文章基于2021年影响舟山的两次重要台风过程,将面雨量、定海国家基本气象站降雨量和城北水库周边自动气象站降雨量作为水库降雨量值,分析了城北水库溢洪前的蓄水量和溢洪后的溢洪量。
研究得出,2021年影响舟山的两次重要台风过程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将定海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降水量作为主要参考数据,有较明显的实际应用优势;每1 mm降水量可以造成城北水库约5000 m~3的水库溢洪量/水库蓄水量。
研究得出的预报方程可为定海区城北水库溢洪时间、溢洪量等要素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邱璟怡;朱丹丹;张鑫;邵思学
【作者单位】舟山市定海区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6
【相关文献】
1.基于ESDA方法的区域乡村群体风貌规划体系研究--以舟山市定海区乡村为例
2.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形成过程探析——基于舟山市定海区的调查
3.桂西北两次台风
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与预报概念模型4.舟山市定海区临城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以金山区水库村为例5.基于LSTM网络的洪家渡水库入库流量预报方法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气象灾害研究——以舟山台风灾害为例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081班李萍:台风灾害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浙东舟山地区是我国台风登陆摘要摘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本文粗略地把1960—2009年“载入志书,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影响舟山的台风大致按活动路径分成四类,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影响特点。
关键词:舟山台风灾害1前言舟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群岛构成的城市,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入海口,是中国除台湾外唯一伸向西太平洋的群岛型港口旅游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台风是对舟山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舟山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2020)》表明台风、暴雨、雷电、大雾、大风、雪灾、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和冰雹等十类对舟山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中,其中台风影响最为严重),据1951-1988年统计,年均影响4.3次,最少2次,最多9次(《舟山市志》)。
研究分析影响舟山的台风气候规律对于做好台风灾害评估以及科学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影响台风定义和使用的资料本文将底层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凡台风中心进入115°—130°E,25°-35°N的范围以内,由台风单独或与其它天气系统共同作用造成舟山极大风速≥17.2m/s(8级)或过程降雨量≥25mm,称为影响舟山的台风,列入台风统计。
使用的资料为中国气象局1960—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和NCEP/NCAR 全球逐日再分析资料,降水和大风资料为舟山市所辖4个县区中定海、普陀和嵊泗3个人工观测站的资料,另外一个测站岱山站因部分观测资料不规范,未列入统计。
3舟山致灾台风概述对舟山造成较大破坏的台风可以粗略分为登陆浙江型、转向北上型、登陆台闽型和其他型三种(以下简称为A、B、C、D型)[1]。
前两种类型较为常见。
登陆浙江型(A)型又可分为登陆宁台温型(A1)、正面登陆舟山型(A2)。
但登陆舟山型极为罕见,建国以来仅有三个台风正面登陆舟山岛。
转向北上型(B)台风则显得很特别——这类台风对容易起风的海岛的影响远远大于内陆。
登陆闽台型(C)常由降水、风暴潮等带来灾害。
其他型(D)包括登陆上海江苏等地,发生几率很小。
台风的致灾方式一般有风、雨、潮三种方式。
舟山地处海岛,受台风影响时风力往往十分猛烈,尤以嵊泗、普陀两地为甚,城区往往出现持续9级以上,甚至是暴风、飓风风力。
而较长的海岸线也使得舟山成为风暴潮的重灾区,风暴潮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最为惨重。
而由于舟山陆地地域狭小,地形以丘陵为主,间少量平原,因此相对于大陆地区而言降水量不大,但也可能造成较大灾害,而由于定海在四区县中地形起伏最甚,因而台风影响过程中全市的降雨中心往往位于定海区,其他区县降雨量则相对较少。
4舟山致灾台风的时间分布规律4.1年际变化特征1960—2009年50年间,影响舟山的台风总数为187个,年均3.7个,其中中心风力8—9级12个,10—11级32个,12—13级46个,14—15级32个,16级以上65个,12级及以上台风占影响台风总数的76.5%。
从近50年影响舟山台风总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影响舟山的台风年际变化显著,最多的年份是2004年,达10个,其次是1961年和1981年,各有7个,最少的是1967年和1995年,无台风影响。
台风影响数超过4个(平均值)的有16年,等于4个的有12年,少于4个的有22年。
从年代变化特征分析,台风影响数20世纪90年代最少,仅为26个,其次是60年代为35个,影响最多的是最近10年,达44个。
4.2月际变化特征分析近50年影响舟山台风的月际变化特征显然可见,5—11月舟山均有台风影响,12月至次年4月无台风影响,台风频数5—8月呈逐月递增,8—11月呈逐月递减,影响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三个月,共有165个台风影响,占总数的88.2%,尤以8月最多达64个,占影响台风总数的34.2%,11月最少,仅有1个。
4.3台风影响时段和天气持续时间影响舟山台风的初终期间隔时间,平均72日,间隔最长的是1961年,从5月20日到10月6日长达139日;间隔最短的是1968年,从8月14日至9月5日,只有22日。
影响最早是2006年5月18—19日的0601号台风,影响最迟是1972年11月8—10日的7220号台风。
影响台风大风的持续时间一般在2日左右,短的只有1日甚至几个小时;雨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3—4日。
一次台风天气持续时间最长的是1963年在福建连江登陆的6312号台风,从9月9日开始至9月15日结束,台风雨维持7日,舟山全市普降大暴雨。
另外有些年份,在短时间内接连遭受多个台风袭击,使遭灾的时间延长,灾害加重;如1990年8月19日—9月15日的28日时间里,舟山先后受9012号、9015号、9017号、9018号4个台风影响,由于风雨持续时间长,导致大面积受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5各路径类型台风影响特点及实例按照“载入志书,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粗略标准,1949-2007年共有44个台风对舟山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按各类影响路径以实例说明。
5.1浙江登陆(A型)5.1.1登陆宁台温型(A1)登陆舟山以南的浙江沿海的这类台风占严重影响总数最多,发生频率最高。
登陆台州、象山沿海的台风一般都会对舟山造成较大的风雨潮影响。
影响期间风向变化一般为东北-东北东-东-东南东-东南风,尤以台风登陆时的东南东风或东南风最为猛烈,如果登陆后以NW-NNW路径移动,那么由于危险半圆效应,东南风-南南东风甚至偏南风对舟山的影响会更大。
同时,东北风有利增水起潮。
典型案例1:7413号台风。
1974年8月19日登陆浙江三门。
作为七八十年代台灾高峰的开端,7413也足够在舟山台灾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舟山四区县站台都记录到不俗的风力,嵊泗站最大持续风速29m/s,定海城区亦有9级持续风力。
众所周知,7413在象山打破了5612的潮位记录。
在舟山,它没能做到,但创造的潮位依然在历史上位居第六。
另外,舟山有三人在此次风灾中不幸丧命。
图17413号台风移动路径典型案例2:9015号台风。
8月31日登陆浙江台州。
《舟山年鉴》中这样描述:“风雨强度强、范围大、移速快,仅次于1956年8月1日大台风”。
事实也正是如此。
登陆后快速西北行所放大的半圆效应使普陀站记录到持续风速36m/s。
降雨量则显一般,普陀站仅74.4mm.全市损失1857万元,死亡三人。
图29015号台风移动路径典型案例3:9711号台风。
8月18日登陆浙江温岭,舟山受其影响甚多。
普陀嵊泗两站持续风速均达到31m/s,阵风分别为37m/s与44m/s。
定海过程雨量达238mm。
而众所周知,9711的威力在于其风暴潮。
农历七月十五夜,定海水文验潮站的潮位达到1976年建站以来的最大值——10.68米,仅次于5612号台风时的潮位。
舟山四区县城区全部因海水倒灌受淹。
海水轻易越过滨港路,渔都沈家门顿成泽国,一般水深0.8-1.5米。
舟山市150条海塘遭到不同程度毁坏,其中7条全线溃决。
全市5人死亡,而经济损失则达到了创记录的、难以置信的25.68亿元,即便是经济飞速发展8年后造访的麦莎也难望其项背。
图39711号台风移动路径此外,对舟山造成较严重影响的此类台风还有8707、8909、9219、9417、0004、00080414、0515、0716等。
5.1.2正面登陆舟山型(A2)由于舟山群岛纬度偏高(北纬30度线穿过舟山本岛),面积又小,因此除非有副高单体稳定在黄海-日本上空引导西北台,或是西脊点位置恰倒好处引导转向台,又或是其他怪异路径,否则台风很难直接登陆舟山。
历史上仅有三个热带气旋登陆舟山,分别是4906、7910、9806,均对舟山造成了较大影响。
(注:按照中央台标准,只有当热带气旋中心位于舟山本岛及有桥与之相连的岛屿时,才将该台风定义为登陆舟山)典型案例:7910号台风。
8月24日登陆舟山市普陀区。
其实7910的路径更类似于一个转向台,只因转向点太西太北而“碰巧”撞上了舟山岛东部。
在此之前一个星期,舟山刚刚遭遇7909号台风的北上袭击,损失惨重,7910的正面登陆无疑是雪上加霜。
舟山各站风力强劲,普陀、定海、岱山、嵊泗的持续风速分别达到33m/s、22m/s、28m/s、29m/s,位于嵊泗站以东的嵊山站更达36m/s。
定海站过程雨量达到325mm。
四区县不同程度受淹。
全市死亡10余人,经济损失惨重。
图47910号台风移动路径5.2转向北上型(B型)转向北上型台风因远离大陆,通常被很多人忽视,但事实上这类台风会对海岛及内陆突出部(如象山、北仑、镇海等地)造成严重影响。
顾名思义,转向北上型可以分为转向型和北上型两种,但两种类型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取决于副高形态(面积)为块状或狭长型,因此这里将其归为一类。
对于北上台而言,在东经124度及以西经度北上会对舟山会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台风的特点可以用“来得慢,去得快”来概括。
而对于转向台,转向点位于北纬28-30度、东经124度以西时会对舟山造成较大影响。
北上台影响时,风力逐渐由东-东北东-东北风转为北风,期间风速缓慢增强,至转为北风时风速达到最大值(即所谓“来得慢”),再由北风迅速转为北北西-西北-西北西,风力也迅速减弱(所谓“去得快”)。
转向台的风速变化与此类似,只是最大风速时风向由转向点纬度决定(一般为东北-北北东风),当台风离开转向点时风力迅速减小。
另外,对于舟山而言,东北风最易增水,因此B型台风也容易引起风暴潮[2]。
还有,当转向台抵达转向点时速度通常会减慢,甚至有“赖”着不走的,比如桑美一世。
案例1:8310号台风。
9月27日于北纬29.0-30.0度,东经124.0-124.2度区域转向。
8310号台风在靠近浙北沿海时依然维持着CAT.4-CAT.3的强度,因而成为转向台造成严重破坏的一典型案例。
舟山五站中竟有四站记录到持续飓风风速:普陀35m/s,岱山37m/s,嵊泗40m/s,嵊山46m/s。
而嵊山站的这个风速也成为舟山实测持续风速之冠,至今无“台”能敌。
嵊泗站阵风达到50.5m/s。
而此转向台带来的降水则非常之少。
全市损失惨重,8人因灾死亡。
图58310号台风移动路径案例2:0012号台风派比安。
8月30日于东经122.9度北上。
派比安一世逼近舟山时不断增强,眼区又较大,北上时眼墙扫过普陀区,离登陆舟山的标准只差毫厘。
普陀站记录到持续风速30m/s,阵风>40m/s。
嵊泗站记录到阵风44.4m/s。
普陀站过程雨量98.2mm。
由于正逢农历初二大潮汛,四区县城区又一次因海水倒灌受淹。
岱山县城老城区受淹最深处达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