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指导课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3)讲解《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 第二课时: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即取经人物的经历。
(2)通过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3)分析故事中展现的善恶斗争、人性光辉等主题。
3. 第三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教学步骤:(1)选取《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2)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故事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情节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4. 第四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1)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如师徒关系、兄弟关系等。
(2)引导学生探讨人物性格特点,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贪吃懒惰等。
(3)讨论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步骤:(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深入理解作品。
(3)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学生能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学生能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关系。
4. 学生能评价《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
2. 相关的人物关系图、故事梗概图表等。
3.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素材。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能对《西游记》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举例解释:针对情节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较量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和运用。在文学鉴赏技巧方面,教师可以提供鉴赏的框架和方法,如从人物、情节、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深入解读文本。至于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补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对孙悟空形象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典故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为此,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成语接龙、典故讲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中能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紧张,不敢大胆展示自己。针对这一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鉴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的写作风格,分析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将紧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开展互动、讨论、分享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举例解释:通过分析孙悟空在故事中对白骨精的识别和应对策略,强调其智慧和正义感,使学生理解这一形象所体现的正面价值观。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在讨论中,教师应该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讨论效果。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导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大家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西游记》中的情节有何相似之处。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对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这是一部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情节。这个案例展示了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情节理解和人物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第十一至二十回,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等经典情节;
3.第二十一至三十回,探讨女儿村、火焰山等神奇国度的寓意;
4.结合全书,讨论《西游记》中所体现的团结、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_1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阅读《西游记》教案篇1一、阅读方法指导: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
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
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
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
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可提供句式:“从书中页情节(语句)中可看出是个的形象。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五、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阅读《西游记》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二、明确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三、自主学习: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通过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4、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领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熟悉《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2、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程度,如是否看过电视剧、动画片或读过原著等。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1、简单介绍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取经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阅读方法指导1、略读(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目录,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大致内容。
(2)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略读,了解故事梗概。
2、精读(1)选取精彩片段,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2)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如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人物形象分析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物形象。
(五)情节探讨1、让学生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并说明原因。
2、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的曲折性和趣味性,以及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六)主题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的主题,如对正义的追求、对人性的思考、对理想的坚持等。
名著《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两篇】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写作特点。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歇后语引入猪八戒照镜子——花果山猴子——猪八戒的武艺——猪八戒的后背——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猪八戒吃人参果——《西游记》剧组开会——这些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二、回顾阅读方法1、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当你拿到这样一本的书,你通常是怎么读它?说说你的读书方法,或有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
老师总结了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四点。
幻灯出示:(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
三、整体感知1、了解主要内容。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之前你们都从哪些渠道了解过这本书的内容?那么谁来说说书主要内容是什么?幻灯显示:小说的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八到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最后,写的是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2、看目录、说情节、知人物浏览书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 认识了那些特征鲜明人物?板书:情节、人物《西游记》提到的人物有很多,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对于这四个主角,有人喜欢活泼的猪八戒,有人喜欢憨厚的沙和尚,有人喜欢孙悟空,也有人喜欢唐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这样,咱们就替他们来个自我介绍,请你任选一个角色,小组推荐一名来说说。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
3.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4. 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分析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主题思想。
2. 难点: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西游记》原著3. 阅读策略指导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西游记》的插图、电视剧片段等,引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西游记》有哪些了解?作者是谁?主要人物有哪些?二、介绍《西游记》(10分钟)1. 简介作者:吴承恩,明朝文学家。
2. 简介背景:明清时期,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盛行。
3. 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三、分析故事情节(10分钟)1. 举例分析:选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经典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
四、探讨主题思想(10分钟)1. 提问:作品传达了哪些主题思想?2.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阅读策略指导(5分钟)1. 介绍阅读策略:略读、精读、猜读、批注等。
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并运用阅读策略。
板书设计:《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1. 作者:吴承恩2. 背景:明清时期3.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4. 故事情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5. 主题思想: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坚定信仰等作业设计:1. 阅读《西游记》原著,完成阅读笔记。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评课稿

评朱小琳老师《西游记》阅读指导课一、领略原著魅力,让学生带着阅读冲动走出课堂《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一部神魔小说,很多学生就是听着《西游记》故事,看着《西游记》影视剧长大。
可是影视带给他们只是对人物本领与故事情节等浅层次内容了解,而对《西游记》思想吻涵与文学价值等认识与体会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与欣赏《西游记》。
课外阅读活动课第一要务,应该是激起学生强烈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带着更大兴趣甚至是阅读冲动走出课堂。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朱主任用得最多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赏析原著片断,领略原著魅力,让学生明白:“更美妙文字在名著里边。
”“诱导”学生去阅读名著,在说人物形象、品环境描写、聊故事情节时,卖个“欲知详情,请读原著”关子,把学生胃口吊得足足,把学生兴趣激发得浓浓。
这节阅读活动课便成为了学生阅读《西游记》、走进《西游记》引子。
二、把握文体特征,带着方法阅读。
学生有了阅读原著兴趣,但读了以后不一定能体会到原著“名”在何处,所以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方法。
教学中朱主任凭借《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借助思维导图、借助图表、借助资料、借助想象读书方法。
用这个方法可以轻松解读原著中每个故事。
值得一提是,课堂上虽然提供了大段原著,但朱主任并未费时耗力精耕细作,而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形式自读感悟,了解西游故事,品味文学语言,一个个活灵活现人物形象、一场场惊心动魄故事情节与一处处光怪陆离环境出现在学生面前。
此外,朱主任还从整体上指导学生,告诉学者还从整体上指导学生对全书作了一个鸟瞰式结构,告诉学生既可以从头至尾细细品味,也可以摘其一二,重点突破,精读感悟,有效降低阅读难度,减轻心理压力,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升在课外。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西游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等。
2. 故事梗概: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包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
3. 作品主题:探讨《西游记》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勇敢、智慧、团结等。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启发。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作品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故事梗概,布置阅读任务。
2. 第二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进行分组讨论。
3. 第三周:课堂讲解《西游记》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4. 第四周:继续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主题。
5. 第五周:总结阅读心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五、评价方式1.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进度和理解程度。
2.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中的情节。
2. 绘画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西游记》中的场景或角色,创作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提供正版《西游记》原著,方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2. 相关影视作品:推荐一些经典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供学生课后观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
八、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通过测试或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人物、情节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作者、背景、故事梗概2.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3. 重点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4. 故事主题:不畏艰难、勇敢善良、团结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故事主题,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故事梗概、人物形象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分享阅读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人物形象、重点情节等。
3. 讨论: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4. 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答题,检验学生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4.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为学生提供原著或改编读物,方便学生课后阅读。
2. 人物角色卡:制作人物角色卡,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人物形象。
3. 故事情节图:绘制故事情节图,直观展示《西游记》的主要故事线。
4. 视频或音频资料:选择与《西游记》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学习体验。
八、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西游记》与其他古典名著的异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1.2 教学内容: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西游记》的文化内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西游记》的封面、作者图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及作者。
1.4.2 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初步了解。
1.4.3 讲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1.4.4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第二章: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认识主要人物,理解人物性格特点2.2 教学内容: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故事梗概及人物特点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2.4 教学步骤:2.4.1 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2.4.2 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姓名、身份、性格特点等。
2.4.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2.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各个人物的看法。
第三章: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如:奇幻、冒险、忠诚、奋斗等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幽默、讽刺、夸张、想象力丰富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3.4 教学步骤:3.4.1 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列举相关事例。
3.4.2 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举例说明。
3.4.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的看法。
第四章:阅读策略与方法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了解背景、关注人物、分析情节等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做好笔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4.4 教学步骤:4.4.1 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其作者吴承恩、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分析唐僧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认识其性格特点。
3. 把握《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领会其深刻的道理。
4.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故事简介2. 第二章: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分析3. 第三章: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与忠诚勇敢4. 第四章:猪八戒的憨厚可爱与投机取巧5. 第五章:沙僧的任劳任怨与忠诚坚定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领会故事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运用讨论交流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故事简介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2. 第二章: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分析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3. 第三章: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与忠诚勇敢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4. 第四章:猪八戒的憨厚可爱与投机取巧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5. 第五章:沙僧的任劳任怨与忠诚坚定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西游记》中的神仙妖怪与寓意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中出现的各种神仙妖怪,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以及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7. 第七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分析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探讨其反映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8. 第八章: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斗法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斗法故事,了解其展现的人物性格和主题。
主题班会:《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主题班会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5、学生代表发言。
(三)精读片段贯穿全书1、指导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优质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
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西游记》1、课前背诵诗歌。
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四大名著)。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3、生回答。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XXX、XXX、XXX、沙和尚。
课件出示XXX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受。
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交流人物特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举措。
播放XXX、《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XXX的“火眼金睛”(XXX动画片)这次他看出的是谁?5、生回答:XXX。
《西游记》里除了XXX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二、指导名著整书欣赏的方法。
(8分钟)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本人揣摩或请教别人。
三、研读精彩片段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晓得西游记的许多知识,上面咱们就一同来相识《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西游记》的基本信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总结人物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作品中的哲理。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5.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6.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阅读心得和讨论表现。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课堂表现和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游记》原著或改编版本。
2. 课件:相关的人物图片、故事情节插图等。
3. 参考资料:关于《西游记》的背景介绍、人物分析等。
4. 视频资源:有关《西游记》的影视作品片段(可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总结人物特点。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思考题。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作品中的哲理。
5.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6.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7.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

情节美
人 物
美
孙 悟 空
沙 僧 猪 八 戒
唐僧
如 来 佛 祖
观 音 菩 萨
太 白 金 星
二 郎 神
托 塔 天 王
阎 王
玉 皇 大 帝
哪 吒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 有不足。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 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 呢?
要全面、公正,要学Hale Waihona Puke 欣赏别人,不能以偏 概全。(多角度)
阅读名著的方法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 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通读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 大意) ④精读片断﹑品析情节﹑解读人物
通过刚才的学习,结合我们的学习实 践来说一说,阅读《西游记》后,在今 后的学习中将会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
西游记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 名著的方法和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 象,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看法。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学习唐三 藏一行人毫不退缩的坚定勇气。
概括故事
该书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沙僧师徒四人结伴西行取经的故事。 前七回描写主要人物形象孙悟空的出 世和大闹天宫等故事,塑造了一个叛逆的 英雄形象。八至十二回,交待了取经故事 的缘起,为取经前奏。十三回至一百回是 故事的主体,写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 十一男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他们自己也 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深入了解作品内容。
2.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了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学习沙悟净的忠诚与坚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分析孙悟空与唐僧的关系,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引导学生从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通过分析白骨精的形象,提高学生对邪恶事物的辨识能力。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步骤1. 预习引导: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指定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2. 课堂讲解: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借鉴观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的人生智慧,提升个人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a. 介绍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西游记》的背景b. 分析《西游记》的文学地位和影响2. 第二课时: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a. 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b. 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c. 分析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3. 第三课时:欣赏《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a.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品读b.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c. 讨论片段中的主旨和寓意4. 第四课时:培养批判性思维a. 分析《西游记》中的矛盾和不足之处b.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c.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5. 第五课时:汲取作品的人生智慧b.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c. 鼓励学生将作品中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升个人品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对作品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3. 课后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简化版教材。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3. 学生作业本和感悟分享纸条。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2. 第二课时:掌握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 第三课时:欣赏精彩片段4. 第四课时:培养批判性思维5. 第五课时:汲取作品的人生智慧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㈠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语言表达,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
3、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㈡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㈣教学课时:1课时㈤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幻灯)(齐读)《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代代相传。
今天我们首先阅读《西游记》。
二讲故事先看一段录像。
(电视剧片断)刚才这段录像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断--孙悟空大闹天宫。
看来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些同学迫不及待地想给大家讲讲小说中的精彩故事。
(学生讲故事)三交流读书方法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也很精彩。
《西游记》80万字,要把一本很厚的小说读完确属不易。
你是怎样了解这些故事的?在阅读过程中你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一起交流感受和体会。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板书)观看前言或简介,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浏览目录了解有哪些故事情节。
采用跳读法,选出自己喜欢的故事章节读,对喜欢的故事情节仔细分析,全面了解。
遇到不懂得问题打个问号,先接着往下读,等有时间可对问题细细揣摩,或参考注释和译文,搞清不懂的问题,或请教老师、同学和父母。
......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教师指导品读经典片段下面我们一起品读分析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也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片断。
在艺术上,本段中人物形象最为突出,而且分别对照,个个鲜明,即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唐僧都各有特色,绝不相同。
下面我们抓住主要情节和关键句,分析本段体现了各自的什么特点?白骨精三变1变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着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着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着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着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着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课文《猴王出世》导入。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哪一部文学作品?(生答《西游记》)
二、猜故事激发兴趣
师:《西游记》同学们都读过吗?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能不能根据图片猜出这是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
过渡语:同学们所读的青少版语言通俗易懂,但好多精彩的描述也被删减了,而《西游记》原着在人物的刻画,情节的描写等方面则更加细致更为生动,这节阅读课,我们一起走进《西游记》原着。
三、指导名着整书阅读的方法。
1.读“薄”
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拿到一本书,我们应该怎么读?(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主要人物。
介绍作者、背景、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梗概。
这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③采用浏览法、选读法阅读全文,把握大致情节。
你看就这么简单,我们通过观前言后序,观看目录,通读浏览或选读,便对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就是将这本书读“薄”了,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就应该读薄,但光读薄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感受到书的精华,更重要的还要将书再读“厚”。
2.读“厚”
①现在老师出示《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段,这段文字选自第七回,原着中的语言表达与我们现在还是有所不同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出示原文。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
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
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指名说,相机引导理解“一路云光”“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
②读了这个片段,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那些画面?
③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大圣?(本领高强、性情顽劣……)
④欣赏影视片段
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西游记》也被搬上了银幕,我们就来看一看导演和演员们是如何演绎这部作品的。
边看边说,电视剧中表演者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等加以扩充,使得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
⑤总结方法
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感受了人物形象,也可以继续想象扩充故事内容,这正是读经典片断的一种方法。
出示:细读:解疑,想象扩充,理解品味无形之中,我们又将这本书读厚了。
四、感悟经典语言魅力
1.《西游记》中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有许多传神的描写,精妙的语言,出示蟠桃描写片段
2.读一读分析语言的精妙将蟠桃的颜色味道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出来,让人看见了文字就觉得这蟠桃的确鲜美无比,真是将物写活了,而且是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也让读者赞叹,像这样的诗词在《西游记》中屡屡出现,比如对水帘洞、三星仙洞以及其他诸多山壑、环境、人物的描写、可见作者吴承恩可谓功底深厚。
五、总结拓展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还没读完《西游记》的同学继续读下去,读完的同学不妨再多读几遍,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
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板书: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
读“薄”
>细读:解疑,想象扩充,理解品味
读“厚”。